轉简體   復原    
8357 留言者:華子 [2008-12-01]
主題:作業
  1、具:指事;
  2、體:會意;
  3、抽:會意;
  4、象:象形;
  5、會:會意;
  6、意:會意;
  7、辰:指事;
  8、丁:指事;
  9、我:會意。
回應﹕
  1,錯。2,半。3,半。4,對。5,半。6,半。7,半。8,錯。9,半。
8358 留言者:秦漢唐 [2008-12-01]
主題:答8346則作業
  1,具  象形
  2,體  形聲
  3,抽  形聲
  4,象  象形
  5,會  會意
  6,意  形聲
  7,辰  指事
  8,丁  假借
  9,我  會意
  學生  敬上
回應﹕
  1,錯。2,半。3,半。4,對。5,半。6,半。7,半。8,半。9,半。
8359 留言者:修行人 [2008-12-01]
主題:註明六書名稱
  請老師指正:
  1,具:指事。
  2,體:形聲。
  3,抽:會意。
  4,象:象形。
  5,會:會意。
  6,意:形聲。
  7,辰:假借。
  8,丁:指事。
  9,我:轉注。
回應﹕
  1,錯。2,半。3,半。4,對。5,半。6,半。7,半。8,錯。9,錯。
8360 留言者:至周 [2008-12-01]
主題:#8346文字分類練習
  依基因字典,「註明」是加強解釋、表明詳盡的意思;但您說勿查字典,只得當練鐵頭功了。
  1,具:象形(和且的形狀相似?)。
  2,體:會意(骨加豊,骨骼豊足,構成身體?)。
  3,抽:會意(手加由,手移動的方向?)。
  4,象:象形(大象的形狀,直立呈現,節省空間)。
  5,會:指事(??加田加日,指集合?)。
  6,意:會意(音加心,心的聲音,一種表現的型式?)。
  7,辰:指事(廠加長,比山還高的地方,天際?)。
  8,丁:指事(一加??,可深入平面以下?)。
  9,我:會意(手加戈,手握兵器,保護自已)。
回應﹕
  規格不符!
8361 留言者:阿三 [2008-12-02]
主題:試答
  1,具 - 指事
  2,體 - 形聲
  3,抽 - 形聲
  4,象 - 象形
  5,會 - 會意
  6,意 - 會意
  7,辰 - 假借
  8,丁 - 指事
  9,我 - 假借
回應﹕
  1,錯。2,半。3,半。4,對。5,錯。6,半。7,半。8,錯。9,半。
8362 留言者:沐杰 [2008-12-02]
主題:作業練習
  1,具:指事。
  2,體:會意。
  3,抽:指事。
  4,象:象形。
  5,會:會意。
  6,意:會意。
  7,辰:會意。
  8,丁:象形。
  9,我:會意。
回應﹕
  1,錯。2,半。3,錯。4,對。5,半。6,半。7,錯。8,半。9,半。
8363 留言者:小兆 [2008-12-02]
主題:試答六書
  朱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
  1,具:指事。
  2,體:會意。
  3,抽:會意。
  4,象:象形。
  5,會:會意。
  6,意:會意。
  7,辰:指事。
  8,丁:指事。
  9,我:會意。
回應﹕
  1,錯。2,半。3,半。4,對。5,半。6,半。7,半。8,半。9,半。
8364 留言者:朴石 [2008-12-02]
主題:8346則作業
  朱老師:
  您好!完成﹟8346作業,請老師指正。
  1,具: 象形  2,體:會意 3,抽:形聲
  4,象: 象形  5,會:轉注 6,意:會意; 
  7,辰:指事  8,丁:指事 9,我: 會意。
  樸石敬上
回應﹕
  1,錯。2,半。3,半。4,對。5,錯。6,半。7,半。8,錯。9,對。
8365 留言者:網主 [2008-12-02]
告網友:
  各位答得不差,但盡皆囿於單一答案,其實,只有「後人硬性規定」、不合自然才有此可能。蓋六書乃東漢許慎所著,係歸納已成現實之漢字所得,難以斬金截鐵,兩、三種答案必有可能。其中「轉注」極少,在老朽所收之字中,不到十個,聊備一格也。

  1,具-會意。(原字象雙手捧貝狀)。
  2,體-會意,形聲。
  3,抽-會意,形聲。
  4,象-象形。
  5,會-象形,會意(象氣之集也,系統交集,聚合也)。
  6,意-形聲,會意(心上之音,受到動靜的影響)。
  7,辰-象形,指事,假借(象草木強出,萬物始動;
              (指三月,務農之時也;假借為地支之五)
  8,丁-象形,假借(象夏時萬物充實狀;又象人頂立,男子;假借為天干之四)
  9,我-會意,假借(象持戈英勇之形,持戈者;假借為第一人稱)。

漢字教學之二

  認識六書,只表示知道漢字發展有一定之規律,東漢許慎能著《說文解字》,大是不易。雖然在先秦就有「訓詁學」,基於歷代語言不斷變化,學者須考證古書用語與當代之別,用以編著註疏書籍。但對「文字」本身之研究,不論是釋義或應用,卻是乏善可陳。
  老朽未讀過訓詁之書,理由很簡單,老朽從來不是「好學生」。但是,即令到了研究漢字之時,老朽仍然特立獨行,寧願自己胡思亂想,也不願翻書找資料。為什麼?理由更簡單!如果訓詁學有用,白話文不可能形成氣候。而白話文已經偏離了漢文思維的主流,其來有自,老朽怎能隨波逐流!
  獨立思考的優點在於能開啟嶄新的方向,缺點則易於悖離傳統,一至於荒腔走板。所幸老朽曾對易理痛下苦功,頗得其中三昧,兼以對電腦認識透徹,是能一舉破解五千年之大謎,而發漢字基因。基因既得,思維認知及理解分析更是軍渡陳倉,從而規劃常識為概念網絡焉。
  老朽著《智慧之旅》,詳述生平遭逢,用以見證人心乖張、道德淪喪,不得不避走偏鋒。然基於漢字奧秘涉及人類前途,《道德經》第三十六章:「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又第二十九章:「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執中不成、履偏尤險!
  老朽忝為道家信徒,今握「漢智真經」在手,能不慎乎?一己得失固如浮雲,但明知叢林虎狼在側,火藥、指南針之為虎作倀,為人子者能不慎乎?於斯,無緣宜藏、緣至始張。神器之為神器,豈不識之無之輩所能企及?欲究其實,罟網所載,錙銖無遺,唯時人速食成習,縱入寶山,亦難免兩手空空。

  於老朽編著《字易》時,曾有多位網友協助,不到一個月,就大功告成。但是後果卻似石沉大海,未見「思有所明」焉!究其因,「字易」有一公式,參與者不過「依樣畫葫蘆」,葫蘆畫妥,葫蘆模葫蘆樣。但畫者並未「用心」,不曾充份應用,時間一久,就全部還給老朽,空留惆悵!
  此次老朽學會教訓(老狗未老),每講必出習題,且將全部保留,以供未來「取士」時視為「作業」成績。蓋如今教學方式,係利用高壓填塞,學子們習以為常,早已喪失「隨時用心」之能力矣!老朽之能「與眾不同」,正因為在校成績不佳,一切端靠自動己腦,所行盡係「無人」之康莊大道!
  因此,老朽決定由最基本之「人性認知」講起,且每講皆有作業,寧願辛苦閱卷也不願白擲入水!

  人性認知者,因人性之常,對概念之認知也。
  「認=言忍,多想而後分辨明白,承受」;「知=出口如箭之快速,引申理解、認識、覺察也」,是知:對事物想清楚後再開口表示者。換句話說,千萬不可不經大腦,如同一道雷達波,一遇對象立即彈回!至於多想什麼?則非任何人所能控制,一切早就被習慣所支配矣!
  只是,習慣可以改進!問題在個人願不願改!
  再談「人性」,這是個大題目,直可以寫一套叢書!但在「溝通」上,只須說明人所「關心」之重點即可。此重點不外於:刺激感受、經驗分辨、客觀印證、利害判斷而已。基於個人成長過程中「主觀」之形成,在在與環境條件有關,其中家庭教育居首。本文不可能一一討論,因此只計「通例」、不論個人。
  刺激感受原是兩碼事,但概念之妙,在於一念雙通,於語文溝通上,是稱「文氣」。文氣又來自「字意」,字意源自「字理」,字理之深、廣、涉及大環境或整體者,是謂「字義(義=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若人真能識文,豈是查查字典,寫寫情書之輩也哉?!

  字意:文字所代表之概念內涵。
   例:明==日月皆有光,可見可知,引申為下一個可知者。
  字理:文字內涵之相關影響。
   例:明--看得見,才可以有效地處理、應用。
  字義:為何文字有此內涵?
   例:明--因人對事物之理解,視覺佔八成,故不明必不知。
        又明理之人必係大公無私者,故屬正性之概念。

  本日作業:
  解釋「理(道理)」字在組合時,與其組合之字的字意、字義、字理。
    以「明理」為例,答案格式(可查字典):
    X,字意:可知之道理。  字理:看得見之道理。  字義:能理解之道理。
  1,條理
  2,合理
  3,道理
  4,知理
  5,講理
  6,事理
  7,情理
  8,無理
  9,天理

  恕老朽時間有限,只能評定「對半錯」,不可能一一修改,務請先想清楚是幸。

      網主人白
8366 留言者:遊子 [2008-12-02]
主題:答8365則
  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請老師指導:
  1,字意:可條列之道理。  字理:有系統之道理。   字義:能分類之道理。
  2,字意:合常識之道理。  字理:眾人認可之道理。  字義:能被接受之道理。
  3,字意:有道之理。    字理:可行之理。     字義:君子之理。
  4,字意:可認知之道理。  字理:能學習之道理。   字義:能深究之道理。
  5,字意:可陳述之道理。  字理:傳遞道理。     字義:能理解之道理。
  6,字意:事物之道理。   字理:處理事物之道理。  字義:能執行之道理。
  7,字意:人情之道理。   字理:可感受之道理。   字義:能感人之道理。
  8,字意:沒有道理。    字理:不知道理。     字義:不能明理。
  9,字意:自然之道理。   字理:最極致之道理。   字義:不可違背之道理。
  學生  敬上
回應﹕
  見8383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