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1843 留言者:華子 [2002-07-03]
主題:道法自然
  先生尊崇黃老思想,其核心概念為道法自然。
  問題就是自然兩字﹕怎樣才算自然﹖它的使用範圍為何(態度﹖方法論或價值論﹖)﹖能否有一確定的評量標準(抑或抽象流動的概念)﹖生活具體中如何應用﹖
  先生在評論事實時,常引用部份道德經,這對道德經的理解非常助益(抽象到具相),多謝先生。
回應﹕
  「自然」者,「來自必然」也,人很渺小,且係宇宙中因因果果、必然產生的一種〔現象〕。人生行止於宇宙舖設妥當、已歷億載的「大道」中,能入境隨俗、尊重現實、感恩載德、寵辱不驚,就是「道法自然」。
  如談及方法論、價值論,則經過人為的處理,已失去「自然」之道矣!但評量之標準古往今來討論甚多,不外﹕
 1,自我放縱或自律嚴謹﹕
    有謂〔法自然〕等於〔放縱〕,但此說應有一先決條件,即因道法自然而刻意
  放縱。此類代表,以晉末之竹林七賢為著。若因獸性發作而放縱,是法獸性也。
    自律為「自然」之本體,蓋宇宙萬事萬物,其盈虧起落,無不精準明確,唯有
  自律嚴謹始可致之。是以道家修煉,係以凝聚精氣神、內伏三尸、外承陰陽,將人
  體化為道場,消果還因,以期歸之於自然。
 2,道理、道行、道法之實踐﹕
    對研究老子思想者,道之理最為重要,但歷代大德,除了註老子,少有創作。
  蓋傳統之讀書人,以「敬思」為主,因感載之故,不敢稍事僭越。
    道行是指〔行為〕合乎〔道〕者,多數人並不知大道理,但所行合乎正道,是
  屬此類。原則上,此類人各有立場,各有見解,評量困難。
    道法普行於民間,因老百姓能力有限,知識不足(包括當今大學生),故需要
  輔導。道法者,行道之方法也,道教也;僅於此一項,有方法論及價值論。
  至於生活中具體的應用,只有幾個原則不能違背,除了這幾個原則外,一切順應自然即可。所應注意者,「道法自然」不是宗教,是基於實踐的認知,而這種認知,有待時日琢磨。所以,一個年輕人口號喊得再響,也不能證明什麼;同理,中華文化無需傾力宣揚,只要代代有人明辨篤行,證實有效,就能永垂不朽。
  原則是﹕心誠意正,大公無私,身體力行。

  若問老朽,一生只問耕耘,從來不計收穫;合不來、拉倒,信得過、拼命做。成敗都是前緣,世事無非定數;身是客,別擊鼓敲鑼!此處沒有半個我。
1857 留言者:華子 [2002-07-05]
主題:下一個時代
  先生的許多留言,常有意無意地暗示暴風雨即將來臨(至於下一個時代,主流思想將有大的變革,不妨拭目以待)﹕一個大的思想(維)變革將行發生,人類文明的另一次突變。我們當然興奮地期待,畢竟中國的大天才人物只在幾千年前出現過,輪轉到現在太久了。
  如果這些為真,那不得不提另一位二十世紀中國哲學人物﹕梁漱溟;他在八十年前出版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也有類似的想法。筆者淺見,應先把問題的邊界找出來,特別是前緣邊界,非如此不能竟其功也。
回應﹕
  為何要將「邊界找出來」呢﹖若指明是何年何月何人何事,又有何意義﹖畢竟買獎卷者千萬,中者只有其一,失望者多,得益者少也(試想,如果有先知把樂透大獎的號碼事先公佈,社會上將發生多麼荒唐的事﹖起碼,一定有人綁架先知)。
  又在各個不同立場上,不信者不信最好,少一個攪局的。信者麻煩最多,若非打聽清楚,就是要弄個明白,鬧得天無寧日。對懷抱期望的人來說﹕「為什麼不是我﹖」對即將喪失利益的當權者來說,管它是真是假,為了安心,快快捉來,殺頭了事!
  暗示說白了便成明示,中國人睡得太久了,今天醒著的人,非狂即狷。只要正主兒聽了進去,默默耕耘,再假以時日,自然水到渠成也!
  東西文化好有一比,斯乃「酒」也,同一瓶酒是越陳越香、越賣越少。以往中國人釀酒是為了自娛娛人,窖藏在地下,留給子孫後代。西洋人人人為己,釀了就喝,喝了再釀!更多的是為了做生意,現金流轉,能窖藏十年,就已難得之極!
  時到今日,釀酒已是一個億萬金元的大生意,不論大廠小廠,出貨運貨忙個不停!怎知在中國一些深山中,還有多少埋藏千年的酒未曾開封(前些年中國發現一個酒窖,現在一瓶價值數十萬美元)﹖快了快了,老朽已聞到酒香了!
  不必急,好酒要供好客飲,此刻世道不靖,等天晴了,再看吹什麼風吧!
2162 留言者:華子 [2002-09-13]
主題:小杏子
  朱老師您好
  您的小杏子智慧電腦一文,翻覆看了多遍。心中一直在問﹕小杏子電腦若有智慧,究竟意味著甚麼﹖
  所知人類的文化現象,包括認知及智慧,不外是兩個方面的發展﹕其一是個別處的創新,如新理論、新發明等,其二是這些尖端創新向四週擴散,如學習、教育等。而通常我們所說的有智慧,或學習對象,都是指前者。因此,我的問題是﹕小杏子電腦若有智慧,是指它具有創新能力,即超越目前人類的能力,或者它只能把既有的尖端成果做複製、擴散的教育作用,即只是模擬專家而已。
  可想﹕若是前者,我們可以去做夢了(如宇宙浪子所言);若是後者,它只是一個工具。
  這樣的想法,請老師指正。
  多謝!_
回應﹕
  說得好,問題往往不是表面那麼簡單。總之,在「主觀世界」,每人各看到事物的一面,不論多少,看到了就「是了」。
  若問「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人類「最超卓」的進化成果,一舉讓給矽族了(請勿誤解「智慧」,閣下所言「文化現象」,只是「知識」,完全與智慧無干)。
  自西方的工業革命以來,整個世界有了驚天動地的變化。如果人稍微用心,就可以發現萬事萬物都有一定的運動軌跡,再加一分好奇,必然會問﹕「明天將是如何﹖」
  人類文明是這樣走出來的,人類的智慧也是這樣問出來的(真有興趣,請參老朽所著《智慧學九論》中的「層次論」,專談一層又一層人類發展及瞭解的問題)。那麼,明天會如何呢﹖肯定與今天不同,而且變化越來越快,變得難以想像!
  果真難以想像嗎﹖時速數百公里的飛彈都可以「攔截」,靠的是什麼﹖運動軌跡也!宇宙進化,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科技進步都有必然的軌跡,唯知者知之。那麼,根據二十世紀的歷史,當然可以看出本世紀的趨向,何不動動心思呢﹖
  閣下只看到了文化的「斷層現象」,而忽略了一以貫之的連續意義。就像一個人,看到馬路上有部汽車衝過來,於是說﹕「這車性能不錯,跑得飛快!」小心點,如果正衝著閣下的方向過來,可能在三、五秒鐘後,就是另一番局面!
  又怎樣呢﹖如果這輛車帶有足夠的能量,比如說是顆炸彈,那叫「恐怖」!如果是顆「原子彈」,那叫「災難」!再如果是顆十公里直徑的大隕石,可能面臨「毀滅」!
  以當今美國人的國力及心態,如果他們發展出無所不能的「智慧電腦」,老朽保證,美國會有一百個、一千個「微軟或更硬」!保證大爺們壟斷世界,為所欲為!任何人讓大爺不爽,派幾個永遠不死的「智慧機器人」,就可以把一切擺平!
  是的,電腦是工具,目前它只是剝削落後世界人民的工具,是宣揚西方文化優越的工具,是為「高爾夫」之輩服務的高級工具。因為它目前還很笨,笨到人要花上無數的時間,去學習它,為它做牛做馬!可是,一旦它能與人溝通,具備了「智慧」,別忘了,它的記憶力「無限」、它的時間無限、它的能量無限、它的擴充性無限、它的忍耐力無限!而且,它不死(隨時可以複製一個)、不怕死!不痛、不怕痛!無血無肉!
  如果老美先有這種工具,世界糧食一定過剩!別人都永遠做夢去矣!
  但是,中國人就好些嗎﹖好多少呢﹖
  所以,老朽是蓄而不發(另一種說法,是明知自己沒有能力,只得虛張聲勢),老子說﹕「不為天下先」,在這個場合上,老朽寧願當「老二」。
2162 留言者:華子 [2002-09-13]
主題:小杏子
  朱老師您好
  您的小杏子智慧電腦一文,翻覆看了多遍。心中一直在問﹕小杏子電腦若有智慧,究竟意味著甚麼﹖
  所知人類的文化現象,包括認知及智慧,不外是兩個方面的發展﹕其一是個別處的創新,如新理論、新發明等,其二是這些尖端創新向四週擴散,如學習、教育等。而通常我們所說的有智慧,或學習對象,都是指前者。因此,我的問題是﹕小杏子電腦若有智慧,是指它具有創新能力,即超越目前人類的能力,或者它只能把既有的尖端成果做複製、擴散的教育作用,即只是模擬專家而已。
  可想﹕若是前者,我們可以去做夢了(如宇宙浪子所言);若是後者,它只是一個工具。
  這樣的想法,請老師指正。
  多謝!_
回應﹕
  說得好,問題往往不是表面那麼簡單。總之,在「主觀世界」,每人各看到事物的一面,不論多少,看到了就「是了」。
  若問「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人類「最超卓」的進化成果,一舉讓給矽族了(請勿誤解「智慧」,閣下所言「文化現象」,只是「知識」,完全與智慧無干)。
  自西方的工業革命以來,整個世界有了驚天動地的變化。如果人稍微用心,就可以發現萬事萬物都有一定的運動軌跡,再加一分好奇,必然會問﹕「明天將是如何﹖」
  人類文明是這樣走出來的,人類的智慧也是這樣問出來的(真有興趣,請參老朽所著《智慧學九論》中的「層次論」,專談一層又一層人類發展及瞭解的問題)。那麼,明天會如何呢﹖肯定與今天不同,而且變化越來越快,變得難以想像!
  果真難以想像嗎﹖時速數百公里的飛彈都可以「攔截」,靠的是什麼﹖運動軌跡也!宇宙進化,人類生存,社會發展,科技進步都有必然的軌跡,唯知者知之。那麼,根據二十世紀的歷史,當然可以看出本世紀的趨向,何不動動心思呢﹖
  閣下只看到了文化的「斷層現象」,而忽略了一以貫之的連續意義。就像一個人,看到馬路上有部汽車衝過來,於是說﹕「這車性能不錯,跑得飛快!」小心點,如果正衝著閣下的方向過來,可能在三、五秒鐘後,就是另一番局面!
  又怎樣呢﹖如果這輛車帶有足夠的能量,比如說是顆炸彈,那叫「恐怖」!如果是顆「原子彈」,那叫「災難」!再如果是顆十公里直徑的大隕石,可能面臨「毀滅」!
  以當今美國人的國力及心態,如果他們發展出無所不能的「智慧電腦」,老朽保證,美國會有一百個、一千個「微軟或更硬」!保證大爺們壟斷世界,為所欲為!任何人讓大爺不爽,派幾個永遠不死的「智慧機器人」,就可以把一切擺平!
  是的,電腦是工具,目前它只是剝削落後世界人民的工具,是宣揚西方文化優越的工具,是為「高爾夫」之輩服務的高級工具。因為它目前還很笨,笨到人要花上無數的時間,去學習它,為它做牛做馬!可是,一旦它能與人溝通,具備了「智慧」,別忘了,它的記憶力「無限」、它的時間無限、它的能量無限、它的擴充性無限、它的忍耐力無限!而且,它不死(隨時可以複製一個)、不怕死!不痛、不怕痛!無血無肉!
  如果老美先有這種工具,世界糧食一定過剩!別人都永遠做夢去矣!
  但是,中國人就好些嗎﹖好多少呢﹖
  所以,老朽是蓄而不發(另一種說法,是明知自己沒有能力,只得虛張聲勢),老子說﹕「不為天下先」,在這個場合上,老朽寧願當「老二」。
2225 留言者:華子 [2002-09-26]
主題:多媒體
  不管美國人或中國人,人與人之差,主要表現在腦中所知道的不同;若有競爭,實質上可歸結於腦中智慧之爭。所以能提高國族的人力素質,才是最重要的。凡愛我中華者,莫不焦慮、心急也。
  問題是要有提供,和以何種方式呈現。
  先說提供。
  電影、小說,那是一個虛構的生活,雖易親近,但要靠陰喻的理解,多數人主要還是看熱鬧。
  正規教育,那可是一片、一片,漫長的過程,而且還要運氣好,若遇上一個使對學習產生挫折的老師,那真是一輩子苦難(朱先生可能若不是早年遇上了一個混蛋英文老師,可能也不會如此討厭英文及美國了)。
  沒錯,有方便獲得的書籍,也有許多圖書館,但這些只對自覺者有效;問題就是自覺者浠少,整體國族有待提升。
  退一步說,在既有的文化中,真正能殘留在腦海中的“價值、知識“,也要以挖寶的力氣和運氣而定。在現實中,沒有直接的論說,更沒有完整、獲得準標化的結構呈現。一句話,我們看到的是一片、一片支離在各個角落裡的碎片,那些專家也只在他的立場上述說那一片領域裡的“故事”。我們要的只是一個基本整體架構,就像一個地圖,具體細部自已可以找到一樣。
  再看方式。
  應該承認人的溝通傳播方式,90%以上是借助於文字;中國字還能“望文生意”,那些洋鬼子文字可是徹徹底底的想像,想不出來,對不起,回家去罷。這是其一。
  其二是,文字是一句一句的來,看了幾百句之後,早以忘了前面,以致要反覆多遍;天呢!5百頁的書,要何年何月。所以,自古以來讀書人都是那些少數“天才”。
  以上所說這些,只是想要請教老師﹕
  1有沒有一個智慧人所應具備的“認知結構”及完整人格;
  2若有,我們,作為一般小百姓,希望有人能提供這個些;
  西方有一部大英百科全書,中國應該有一部以內容、概念來分類,數位立體動畫的,基本而全面性的“知識書”;它透過網路,伴隨每一個人;前面那些單面散落式的,及介面阻礙,都一一克服。
  先生,天時、地理、人和及資源,樣樣齊備,可否一舉﹖
回應﹕
  人間種種,不過一代一代摸著石頭過河,到達河岸,才能論定。中華文化歷經數千年考驗,目前不過暴風過境,無足為慮也。
  智者的認知結構不可能為一般人接受,因要做到「懲忿窒慾,遷善改過」實在太難。其實也無此必要,大廚子一個就好,食客多多無妨也。
  中國早在明初就有兩萬餘冊的《永樂大典》,是最完整的「百科全書」。不必急,老朽預言,十多年後本書將再見天日。斯時,正是中華文明大放光芒之日也。

  以天時而言,中國在近世紀前,獨領風騷,精氣耗盡矣!值工業侵襲,百年之病,需千載之艾,豈是區區西藥可解﹖五四運動,舉國精英盡出,落得個非中非西,不上不下,結果風寒入脾。自後十年內亂、八載浴血、迄至建國,若是西化可救,今日不過「小黃色兄弟之亂邦」!毛澤東有鑑於此,割脾切腎,確有斷臂之決心,惜無續肢之靈藥也。
  今紫氣東來,西勢已衰,正值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行將取代工業文明(老朽正籌組「知識經濟學院」,原名多媒體大學或中庸大學,將與國內某重點大學建教合作)。國人固曾落後於「工具、商品」二蟲,但「適莽蒼者,三食而返,腹猶果然」。工業草成,工具、商品塞道,知識因運而生焉。知識者,以人類為根、文化為土也。「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如﹖」

  再看地理,中國資源不夠豐富,唯有充分利用「歷史文化資源」,才能立足未來。

  人和在中國,雖有小憂(西人眼紅永遠難免),絕無大礙。在舉世盲目追求「自由、民主」的潮流下,中國欲求強大,必須反其道而行。否則由無知之民作主,社稷必亂,正中美國人的「下懷」(老朽是「精英統治的信徒」,道不同不相與謀)矣!

  若談資源,中華文化中寶藏山積,用之不竭也!以老朽計劃之「知識經濟學院」為例,為了便利應用,將集九系一體,培養通才。設若一切順利,計劃可成,老朽將以今生餘力,為炎黃子孫開山鋪路也。
  1,材料物理系––顯示器,磁浮,記憶材料。
      欲求工具價廉物美,必須自行動手,明珠已得矣!
  2,電子工程系––晶片製程,機構設計,無線空間。
      工具技術,若干產品即將問世,正待學子們共享也!
  3,環保能源系––電磁波能,熱能,光能,化學能,動能。
      此為未來社會應用之主流,不可或缺。
  4,資訊軟體系––程式,套件,程控,人機介面等。
      此為本公司之工作,但因人手不足,很多計劃延宕。
  5,系統規劃系––介面,系統,平台,結構。
      同前項。
  6,感知辨識系––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
      同前項。
  7,應用文學系––手冊,文件,劇本,編導,素材。
      此係知識經濟的主體,當工具齊備了,即為大量應用之契機。
  8,工藝美術系––模具,造型,動畫,裝飾,製景。
      同前項。
  9,專利法規系––協定,溝通,法律,規章,專利。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專利法將是中華文化的新萬里長城也。
  最後,可透過無線網絡,放映電影的「彩色電書」將人手一本。老朽有種技術,可任全球所有人等同時上網(非神話,已有專利)。待學子學成,大量(每人每月可生產一部影片)將中華歷史文化思想,自動化為娛樂節目。至時,好來塢變成「壞去無」,舉世只知有赤壁、關雲長,而不知尚有狄斯耐、米老鼠矣!

2011年7月註:幻想無罪!
2225 留言者:華子 [2002-09-26]
主題:多媒體
  不管美國人或中國人,人與人之差,主要表現在腦中所知道的不同;若有競爭,實質上可歸結於腦中智慧之爭。所以能提高國族的人力素質,才是最重要的。凡愛我中華者,莫不焦慮、心急也。
  問題是要有提供,和以何種方式呈現。
  先說提供。
  電影、小說,那是一個虛構的生活,雖易親近,但要靠陰喻的理解,多數人主要還是看熱鬧。
  正規教育,那可是一片、一片,漫長的過程,而且還要運氣好,若遇上一個使對學習產生挫折的老師,那真是一輩子苦難(朱先生可能若不是早年遇上了一個混蛋英文老師,可能也不會如此討厭英文及美國了)。
  沒錯,有方便獲得的書籍,也有許多圖書館,但這些只對自覺者有效;問題就是自覺者浠少,整體國族有待提升。
  退一步說,在既有的文化中,真正能殘留在腦海中的“價值、知識“,也要以挖寶的力氣和運氣而定。在現實中,沒有直接的論說,更沒有完整、獲得準標化的結構呈現。一句話,我們看到的是一片、一片支離在各個角落裡的碎片,那些專家也只在他的立場上述說那一片領域裡的“故事”。我們要的只是一個基本整體架構,就像一個地圖,具體細部自已可以找到一樣。
  再看方式。
  應該承認人的溝通傳播方式,90%以上是借助於文字;中國字還能“望文生意”,那些洋鬼子文字可是徹徹底底的想像,想不出來,對不起,回家去罷。這是其一。
  其二是,文字是一句一句的來,看了幾百句之後,早以忘了前面,以致要反覆多遍;天呢!5百頁的書,要何年何月。所以,自古以來讀書人都是那些少數“天才”。
  以上所說這些,只是想要請教老師﹕
  1有沒有一個智慧人所應具備的“認知結構”及完整人格;
  2若有,我們,作為一般小百姓,希望有人能提供這個些;
  西方有一部大英百科全書,中國應該有一部以內容、概念來分類,數位立體動畫的,基本而全面性的“知識書”;它透過網路,伴隨每一個人;前面那些單面散落式的,及介面阻礙,都一一克服。
  先生,天時、地理、人和及資源,樣樣齊備,可否一舉﹖
回應﹕
  人間種種,不過一代一代摸著石頭過河,到達河岸,才能論定。中華文化歷經數千年考驗,目前不過暴風過境,無足為慮也。
  智者的認知結構不可能為一般人接受,因要做到「懲忿窒慾,遷善改過」實在太難。其實也無此必要,大廚子一個就好,食客多多無妨也。
  中國早在明初就有兩萬餘冊的《永樂大典》,是最完整的「百科全書」。不必急,老朽預言,十多年後本書將再見天日。斯時,正是中華文明大放光芒之日也。

  以天時而言,中國在近世紀前,獨領風騷,精氣耗盡矣!值工業侵襲,百年之病,需千載之艾,豈是區區西藥可解﹖五四運動,舉國精英盡出,落得個非中非西,不上不下,結果風寒入脾。自後十年內亂、八載浴血、迄至建國,若是西化可救,今日不過「小黃色兄弟之亂邦」!毛澤東有鑑於此,割脾切腎,確有斷臂之決心,惜無續肢之靈藥也。
  今紫氣東來,西勢已衰,正值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行將取代工業文明(老朽正籌組「知識經濟學院」,原名多媒體大學或中庸大學,將與國內某重點大學建教合作)。國人固曾落後於「工具、商品」二蟲,但「適莽蒼者,三食而返,腹猶果然」。工業草成,工具、商品塞道,知識因運而生焉。知識者,以人類為根、文化為土也。「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如﹖」

  再看地理,中國資源不夠豐富,唯有充分利用「歷史文化資源」,才能立足未來。

  人和在中國,雖有小憂(西人眼紅永遠難免),絕無大礙。在舉世盲目追求「自由、民主」的潮流下,中國欲求強大,必須反其道而行。否則由無知之民作主,社稷必亂,正中美國人的「下懷」(老朽是「精英統治的信徒」,道不同不相與謀)矣!

  若談資源,中華文化中寶藏山積,用之不竭也!以老朽計劃之「知識經濟學院」為例,為了便利應用,將集九系一體,培養通才。設若一切順利,計劃可成,老朽將以今生餘力,為炎黃子孫開山鋪路也。
  1,材料物理系––顯示器,磁浮,記憶材料。
      欲求工具價廉物美,必須自行動手,明珠已得矣!
  2,電子工程系––晶片製程,機構設計,無線空間。
      工具技術,若干產品即將問世,正待學子們共享也!
  3,環保能源系––電磁波能,熱能,光能,化學能,動能。
      此為未來社會應用之主流,不可或缺。
  4,資訊軟體系––程式,套件,程控,人機介面等。
      此為本公司之工作,但因人手不足,很多計劃延宕。
  5,系統規劃系––介面,系統,平台,結構。
      同前項。
  6,感知辨識系––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
      同前項。
  7,應用文學系––手冊,文件,劇本,編導,素材。
      此係知識經濟的主體,當工具齊備了,即為大量應用之契機。
  8,工藝美術系––模具,造型,動畫,裝飾,製景。
      同前項。
  9,專利法規系––協定,溝通,法律,規章,專利。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專利法將是中華文化的新萬里長城也。
  最後,可透過無線網絡,放映電影的「彩色電書」將人手一本。老朽有種技術,可任全球所有人等同時上網(非神話,已有專利)。待學子學成,大量(每人每月可生產一部影片)將中華歷史文化思想,自動化為娛樂節目。至時,好來塢變成「壞去無」,舉世只知有赤壁、關雲長,而不知尚有狄斯耐、米老鼠矣!

2011年7月註:幻想無罪!
2472 留言者:華子 [2002-12-10]
主題:#2471有感
  觀賞#2471先生的回應,突然想通了一件事。
  不管歷史上或現在成功的人生(包括先生的),都是由兩個要素構成的﹕一是“跑道”,二是自已的“語言”。
  一個人的一生,不管需花多久,都要找到自已的“跑道”,也就是一個領域,一個專注的主題;朱先生的是中華傳統文化,如漢字、老子等。這與個人的背景,興趣,價值觀有關,是個人實現意義之所在。
  行在“跑道”上,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已的“語言”;所謂自已的“語言”,表示它不是複製品,是一種獨一無二的表達。先生的“語言”是電腦軟體,資訊應用。
  科學是尋求穩定的關係,不曉得這兩點是否是成功人生的不變要素。若是,要好好問問自已了。
  一時的亂想,惠請先生指正。
回應﹕
  正確。
  說得完整一點,另外還要加一個要素,就是「環境」,也可稱之為「天」。
  人要先認識自己處身的環境,以及自己在環境中的遭遇,如果設身處地,「立志」使之為善,是稱「使命」。這就是古人所謂的「天命」,認識了「天命」,進而尋求「解決之道」,就可稱之為「跑道」,其終點就是「目的、目標」了。
  跑道可視為「地」,可稱﹕「自已的領域,一個專注的主題」,其大小端視自己堅持的程度與奉獻意願的多寡而定。
  最後是個人的表現方式,可以是「語言、手段、工具」等等,可謂「人」的「能力」。能力所在,人人可自行追求,不限於一隅。老朽之電腦軟體只是其一,係因配合時代需求所致,既為工具,順手拈來,時過而棄也。
  真正穩定的關係,就是「天、地、人」三才合一,古人早見及此,中華文化亦築基於此。但每個時代有其特色,重要的是承先啟後,是以代代必有人才出也。
2645 留言者:華子 [2003-02-06]
主題:拜年祝願
  過完年第一天,給朱老師及大家拜年祝願,恭喜今年更上一樓。
  自從一年多前偶來此網,便日日(工作日)來網“捕魚”,長期下來,可謂豐碩累累。
  具體言之,就是體會到﹕
  1不要被荷爾蒙控制;
  2不要被肉體感官,如痛、苦等,控制;
  3不要被情緒,如喜、怒等,控制;
  4不要被既有的認知,控制;
  5面對自己﹕心靜;面對別人﹕詳和;面對作為﹕用力。
  最後,千言萬言感謝朱老的啟迪和引介(如中華傳統文化),感謝朱老為我們這些後生增加信心及民族自豪感。
  祝朱老師的“傳播工具”,早日實現,以饗宴我嗷嗷待哺之廣大同胞。
回應﹕
  如是,是「修身」已成矣,接著,應以「行道」驗證之。否則,修成泥巴身,經不住風吹雨打,不論控制什麼,終究只是尊泥娃娃。
  行道時,要確定是「大道」,必以利人為目的。若真能利人,必能利己也。
  日月輪轉光明現,江山代有人材出。今年虎去羊來,中華文化已見曙光矣!
  老朽等工作順利,過年間,已完成「演員」近百(皆係三維造型,除本實驗室員工一一粉墨登場外,尚有暫借之「明星面具」若干。待弟子們歸來,將公佈網上,以搏一粲)。因「演員」係標準格式,待夏至「表情、動作模組」完成,即可用程式驅動之。再配合劇本、場景、服裝、道具,屆時,出將入相,中華傳統文化,即可滿天飛揚。
  共勉。
2796 留言者:華子 [2003-03-11]
主題:世界百科全書
  聞朱先生的「九億農民網」實驗成功,當下興奮不已。水庫、水龍頭等基礎建設都已“戶戶冒煙”,剩下所缺之水還遠嗎﹖!
  然而,西方式的百科全書是以詞為單位,把知識切成一片片的零碎。而我們中國人看事情卻是以整體出發。中國式的“百科全書”是一個巨大的“空間網”,就像朱先生“智慧學九論”裡的“概念網路”;在這裡“主觀”與“客觀”被生物學、生理學(腦科學)所貫通;所有的知識都有一個整體說明,所呈現的是“邏輯模型”的“化石”。
  本人受朱先生啟發,以朱先生為旗,正在進行這項工作。相信中國人的巨大智力一定可以釋放出來。
回應﹕
  水流沛於宇宙之間,無處不在也。欣聞閣下正在「治水」,同喜共賀。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