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7920 留言者:至周 [2008-10-22]
主題:生存
  請問老師,和而不流的人,在臺灣能夠有生存的空間嗎。
回應﹕
  如今雖科技發達,農藥無所不在,但未聞蚊蠅稍戢。若問「生存」,以老朽為例,每日兩餐(早餐不定)、每餐六分飽,共約300g粗食,值市價20元(港幣)。如斯,600元生存有餘!住處問題較大,但若不挑剔,大小無別。是言,只要有日光、空氣、流水,生存空間應與「和、流」無關。
  日前,曾有網友留言,彼謀得一職,係大樓管理員。據老朽所知,大樓管理與台灣、聯合國管理無別,且可和可流、可和而不流、可不和且不流。事實上,人如知「為何而活」,即令活在地獄中,亦有大自在!更何況台灣也好、美國也罷,只要心中活活潑潑,又有什麼分別?
7925 留言者:至周 [2008-10-29]
主題:客觀
  請問一個力行「抗衡不合四維八德的壓迫者」的人,將前述的概念做為在臺灣生活的動力,是空洞的個人見解,或是一種具體的公理呢。
回應﹕
  萬萬不可有這種想法!蓋這是一種「政治口號」,在台灣人人熱衷於「政治」,但連職業政客們都不知所云!又何必淌渾水?在這些人心目中,社會上只有「執政」與「在野」兩種人。他們基於「民主、自由」的人權,只要「話出自對方之口」,就必須堅決反對,否則不算民主自由!
  因此,一旦有任何人提出了任何口號,必然會興起另一票反對者!四維八德、國家民族、獨立建國、道德操守、社會價值、人生幸福皆不例外!既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嘴巴長在自己頭上,連臉都可以不要,還有什麼話說不出口?要知道,瘋狂之為瘋狂,正是瘋狂的後果!
  台灣人養尊處優已久,凡富而不好禮者,三代以下盡成忘恩負義之徒!老朽於《智慧之旅》一書中,在在揭櫫社會上彌漫之歪風,遲早有變!如今已走到懸崖的邊沿,若不經歷陣痛,將難以脫胎換骨!是以僅僅二三子之覺醒,於眾酣震天之際,還是閉目打坐、潛龍勿用為是。
  宇宙有宇宙的規律,人生有人生的遭遇。在任何社會上,任何一個主觀個體都有其必然的經歷。所謂經歷者,不過「地圖」上之標示罷了,根據時空流程,該走到哪裡便是哪裡。台灣不是宇宙的中心,在地圖上也不過小小一點。千萬不要用放大鏡看,因自我膨脹太高,會很難保持平衡的!

  想清楚些,四維八德之好,好在實行者自己心安理得、好在與人無爭!那麼,自己遵守就是,別人有別人的孽,別人有別人的因果!老朽曾有「十年困厄」,困厄之因,就在於不自量力,想推行四維八德!其後果是被懲得「四脚八竅(四脚朝天、八竅流血)」!如今想通了,躲在網上,自救自贖!

  註:閣下留言費解之至,茲說明如下:
   「抗衡不合四維八德的壓迫者」一語不通順,而且很曖昧。
    蓋「不合四維八德的壓迫者」可能有三種解:
     1,不配合「四維八德」的人壓迫他人。
     2,「不符合四維八德」的壓迫者。
     3,其他不知之解。
   「抗衡不合四維八德的壓迫者」不是「一種概念」,而是一種複雜的「社會行為」。
    蓋一個單字或一個詞組才能稱為「概念」。
   「概念」不能成為「生活的動力」,因概念不具能量也。
   「具體的公理」亦不通,蓋「公理」只是一種觀念,絕對不可能「具備本體」!

  寫文章要多多練習,先「想清楚」,表達時應將「人事時地物情理法」陳述明白。最好是將文章寫好後,放上幾天再看,是否還能理解。因為寫時印象尚存,當然記得寫的是什麼;但時間一久,忘了原意,必須透過文字去理解。以本例而言,老朽也是「猜的」,好在今天正閒,所以分析如上(否則便「木」了)。
7931 留言者:至周 [2008-11-01]
主題:練習
  阿呆是我的伙伴。
  阿呆是我的伙伴,我們昨晚在聊天。
  阿呆是我的伙伴,我們昨晚在聊天,他說了一個故事。
  阿呆是我的伙伴,我們昨晚在聊天,他說了一個故事,我覺得很有內容。
  阿呆是我的伙伴,我們昨晚在聊天,他說了一個故事,我覺得很有內容,抑且還能發人深省。
回應﹕
  正確,很好,唯〔抑且〕應為〔亦且〕.
7941 留言者:至周 [2008-11-03]
主題:練習
  阿呆是我的…伙伴,我們昨晚在聊天,他說了一個「故事」,我覺得很有內容;亦且還能發人深省!
  原文為:
  阿呆是我的伙伴,我們昨晚在聊天,他說了一個故事,我覺得很有內容,抑且還能發人深省。
回應﹕
  只是換了標點,而且換得糟榚!
  〔阿呆是我的…伙伴,〕--只能表示猶豫,本句中無此必要。
  〔他說了一個「故事」〕--加了「」,又怎樣?
  〔我覺得很有內容;亦且還能發人深省!〕--分號用法不對(兩個子句性質不相等)!
7950 留言者:至周 [2008-11-04]
主題:練習
  主題三界:
  1,認知界:
    教者如未曾親身經歷過痛苦--制止自已的「高徒」即將、或已經做出有辱師門、危害社會的事,將很難察覺自己的修為不足。
  2,理解界:
    教者只授一己技術之長,忽略生活與倫理、公民與道德,將很有可能製出危害社會的「好學生」。
    學者只習個人謀生之技,無視風骨和氣節、立場和手段,會極為容易踏上仗技凌人的「陽關道」。
  3,剖析界:
    生,人所欲也;義,亦「人」所欲也,兩者不能兼得,自盡有違天理,則「人」當居易而取義也。
回應﹕
  1,認知界來了太多客人,喧賓奪主!千萬注意,抓xx之主題,切不可與yy扯到一塊!
  2,無理解跡象!完全是閣下主觀。
  3,下水道堵塞!不通!「生,人所欲也;義,亦人所欲也」!是哪個「剩鹹」所云?
    〔兩者不能兼得,自盡有違天理,則「人」當居易而取義也。〕老朽不懂!
7973 留言者:至周 [2008-11-05]
主題:練習
  主題三界:
  1,認知界:
    一講者自願居側位,不爭奪,不推讓,符合坐主位者的風範。
  2,理解界:
    講經者現身說法,其言行舉止,皆是聽講者當學習的道理。
  3,剖析界:
    願甘居下位者,又能為所當為,與人無爭,一切順應自然而然。
回應﹕
  1,不確。
  2,不確。
  3,不確。
7979 留言者:至周 [2008-11-06]
主題:7974.練習
  主題三界:
  1,認知:官商勾結,使多數人日漸愚昧而自甘墮落、坐以待斃。
  2,理解:商人、財團,以浮華的食、色、衣、住等方式,讓很多官員、人民自願拋棄傳統道德。
  3,剖析:
    因為多數商人唯利是圖,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人民在獲得生存條件後,過半會因為無法節制欲望,而見利忘義。
    所以執政者當使人民節約欲望、克制自已、注重禮義,使商人無法不擇手段地獲取暴利;人民當察覺政商勾結、族長不公不義時,若無退避之路,即當自立自強。
回應﹕
  1,不確。不可自加意見如:使多數人日漸愚昧而自甘墮落、坐以待斃。
  2,不確。不可自加意見如:商人、財團,以浮華的食、色、衣、住等方式,
               讓很多官員、人民自願拋棄傳統道德。
  3,不確。應就原文剖析,否則天下臭文穢章漫天過海矣!
7990 留言者:至周 [2008-11-07]
主題:練習
  1,認知界:一對父子之間從談話到行動,而使原本住處產生改變。

  2,理解界:生存於落後環境中的人,一但見聞相對繁榮的生活方式,就會心生嚮
        往,競起傚尤。
  3,剖析界:事物興衰有其因,人如只見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結果便會得不償失。
回應﹕
  努力不懈是好事,但應「用心」!
  1,認知界:要述明對此文案「懂了什麼」。
       「我知道了,為什麼上海繁榮,連月亮都比這裡圓!」
       這句話代表了「無知」!未點出這兩字,就表示「看嘸懂」!
       所以:「從談話到行動,而使原本住處產生改變。」就此溝不通了!
  2,理解界:正確。證明比以往有進步。
  3,剖析界:因═無知而為。果═災禍必至!
       不可自作主張:「事物興衰有其因」在本文無著。
       「結果便會得不償失」看到月亮是「得」乎?
8013 留言者:至周 [2008-11-08]
主題:練習
  1,認識界:小沙彌僅憑已見,未深思熟慮,便逾越禮法,胡亂的述說大道。
  2,理解界:小沙彌修為未足,誤會立地成佛--成為眾人禮讚的對象,就能成佛。
  3,剖析界:昔孟母擇鄰處,人既見賢思齊,更當安份守已。
回應﹕
  1,陳述不確。
  2,正確。
  3,不確。本則乃「負面教材」,道理正係點明何謂「自以為是」。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