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10 留言者:網主 [2008-12-04] |
| 告網友: 漢字教學之四 各位表現不錯,唯「層次」領會不足,尚須時日磨練。唯多人有一通病:「陽」係「動詞」,不能用「名詞」的「之道理」。要之,今後作業用心,正確觀念逐步養成,自能得心應手也。 當今國文教法洋化,常亥豕不分,以致國人心智混沌,思維打結!目前老朽之漢字教學僅上了三堂課,尚有許多罣誤,無法瞬間釐清。且待一個月後,各位當知傳統文化之精緻也! 又,抱歉之至,老朽尚未介紹「無字」之用法,便出了「無理」一詞,令很多人不知所措。蓋「有無的概念」係漢文化之精隨,大道失之已久,非各位之罪也。 二、漢字分類結構 再看概念分類,就知曉門道了!以往,沒人願意下功夫,老朽也樂得輕鬆。今人只能學技術,只適合填鴨式教育,大義全無,還管你什麼微言?何以此說?蓋天下之真理、常是最簡單、最易解者。而匠人所示,每以繁複冗雜唬人,好騙得暴利!於是,人人得見秋毫之末,而忽略輿薪之存,事事金玉其表! 各位雖只上了三堂課,但若用心,不難明珠在握矣!再看下表,簡單明瞭,當知重要無匹,實乃宇宙真相之「概念化」也!《易經》一應奧秘,莫非訴諸此表形式;電腦所有功能,亦無不來自此一結構!老朽竊之、發之,平生所知,不過如此爾爾! 緣視覺乃生命與炁能接觸之始,故從生命立場視之,炁能無非「點、線、面」之基本形式而存在(但於人之立場而論:「點、線、面」不過一種「觀念」,只存於思維的分析過程中)。迨至面組成為體,物質界遂「成形」焉!既成形,諸體雜成,無窮無盡! 「點」無結構,可視為零維,與他維無干;「線」為一維結構,一維有兩端可以與他維相接;「面」為二維結構,於一維之垂直向延伸之;「體」為三維結構,係於面之垂直向延伸之。準此,宇宙中空間結構底定,生命體感官之認知遂止於此(變化為四維=空間+時間)。 將前述講解象徵化、圖形化,使「點=概念(一元)」、「線=一維(兩儀)」、「面=二維(四象)」、「體=三維(八卦)」,於焉,下表遂成! (一元-點) 概 念 ┌───────┴───────┐ 一維(兩儀-線): 靜態,客觀(體) 動態,主觀(用) ┌───┴───┐ ┌───┴───┐ 二維(四象-面): 抽象 具象 認識 行為 ┌─┴─┐ ┌─┴─┐ ┌─┴─┐ ┌─┴─┐ 三維(八卦-體)定義 應用 本存 人造 感知 狀態 能力 經驗 一元指「根本」,在此是談「概念」,所以「一元=概念」。然而,任何概念都成自無法估量的刺激變化,一個概念又可不斷分析、永無止境!因此,利用陰陽二進位分類加上三才結構,化繁為簡,便有了一個概念系統。再進一步將此概念系統交互連結,成為概念網絡,就可以供認知理解之用。 當然,理論須有根據,人是根據感官刺激來認識外界的,所以分類法則應符合人類感官特性。此外,如果要將概念網絡實現在電腦上,就必須採用二進位結構。奧妙的是,漢字概念之形成,正好基於陰陽兩儀、四象八卦--二進位的原始分類。 而從人的認知來看,視覺所見悉皆為「體」,各體有別,都必須以「概念」代表之。而「兩儀、四象、八卦」不過是一些象徵,只供分類之層次定義用。至於「一維、二維、三維」則是一種科學定義詞,各代表一種可累進的空間狀況。 雖然如此,三者卻有著完全相同的「結構式」!為什麼?是偶然嗎?是人們穿鑿附會嗎?或者是宇宙中原本有著真實的規律,只待有心人去發掘而已?如今,電腦問世了,而電腦的結構又「形成巧合」。所不同的是,電腦只具0、1兩儀,相當於此二分法之結構根本,所以能無盡分割! 這個道理很簡單,0、1兩個符號,非0即1、非1則0,正是二分法的規律。由於電腦結構符合二分法的規律,所以在處理「資料」時,只要將該「資料」設計成為二分的形式即可。 至於「將資料設計成為二分法的形式」,有兩種方法,其功效相去天淵,完全不可以道理計!一種是將資料「編號」,再將號碼轉成二進位形式(digit )。如此,電腦所「知」只是一個二進位數目字,不多不少!另一種方法是令電腦結構與「資料」之結構相合,如斯,則「電腦與資料相通」! 說穿了,電腦效率高,是基於其二分的結構能將所有貯存之二分訊息聯結。如果存貯的是「符號」,所取出的就是符號!再如果存貯的是「原始信息」,電腦所取出的就是「原始信息」!電腦絕不例偷懶,只要人有本領,能將電腦的忠誠、移作人所需要的用途。 本日作業,試申論:(不可超過十字。) 1,為什麼兩儀相當線? 2,為什麼客觀是體? 3,為什麼主觀是用? 4,為什麼客觀是靜態? 5,為什麼靜態是體? 6,為什麼動態是用? 7,為什麼主觀是動態? 8,為什麼非主觀即客觀? 9,為什麼概念要用二分法? 網主人白 |
| #8411 留言者:遊子 [2008-12-04] |
| 主題:答8410則 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請老師指導: 1,線有兩端,象徵兩儀。 2,本體本存,屬客觀。 3,應用在人,屬主觀。 4,靜態穩定,集眾念趨客觀。 5,本體不變,屬靜態。 6,應用需活,屬動態。 7,動態善變,表己思為主觀。 8,主觀屬我,非我即人。 9,感官認知,對比而得。 學生 敬上 |
| 回應﹕ 大致正確。 |
| #8412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04] |
| 主題:答8410 朱夫子尊鑒: 1,因線有兩個端點。 2,體為視覺對物的認知。 3,用為意覺對物的認知。 4,客觀不隨空時而改變。 5,體只占空間而無時間。 6,用為空間與時間皆變。 7,因主觀隨空時而改變。 8,符合二分法之規律。 9,符合電腦的資料結構。 |
| 回應﹕ 不易理解。 |
| #8413 留言者:至周 [2008-12-04] |
| 主題:#8410概念分類練習 1,因為概念可連成一線。 2,因為主觀難見識自體。 3,因為主觀始產生用途。 4,因為客觀均衡而平靜。 5,因為靜態恆定始具體。 6,因為動態變化可動用。 7,因為主觀偏私而浮動。 8,因為自然現象所規律。 9,因為二分法正合自然。 |
| 回應﹕ 不易理解。 |
| #8414 留言者:逆海風 [2008-12-04] |
| 主題:#8410作業作答 請老師指正: 1,為什麼兩儀相當線? 答:因一線之兩端相反。 2,為什麼客觀是體? 答:客觀本存,如體自在。 3,為什麼主觀是用? 答:主觀有異,因人別用。 4,為什麼客觀是靜態? 答:主觀認識,見之為靜。 5,為什麼靜態是體? 答:無作用他系統之故。 6,為什麼動態是用? 答:能作用他系統之故。 7,為什麼主觀是動態? 答:因具立場能認識行為。 8,為什麼非主觀即客觀? 答:無立場始得全面。 9,為什麼概念要用二分法? 答:因合於人的感官辨識。 |
| 回應﹕ 大致正確。 |
| #8415 留言者:華子 [2008-12-04] |
| 主題:練習作業 1、為什麼兩儀相當線? 因都具二分法之結構。 2、為什麼客觀是體? 客觀為認識對象(體) 3、為什麼主觀是用? 主觀為認識結果(用) 4、為什麼客觀是靜態? 客觀為人類共知(靜) 5、為什麼靜態是體? 靜態為認知對象狀態 6、為什麼動態是用? 動態為認知結果狀態 7、為什麼主觀是動態? 主觀隨個人不同(動) 8、為什麼非主觀即客觀? 客觀是全體主觀之合 9、為什麼概念要用二分法?漢字形成於二進分類 |
| 回應﹕ 不易理解。 |
| #8416 留言者:小兆 [2008-12-04] |
| 主題:作業練習 1,動靜相對,如線兩端。 2,視覺所見,大抵相同。 3,體之用,見人見智。 4,對不同之人,需不變。 5,體未用,無所變。 6,有所用,體將有變。 7,因人而異,有所變化。 8,二元分類,非0即1。 9,人只能辨識相對狀態。 |
| 回應﹕ 不易理解。 |
| #8417 留言者:琉璃 [2008-12-04] |
| 主題:试论 朱先生 您好: 1,一線兩端,概念一體兩面。 2,本存之原理與體相通。 3,將原理概念化得以運用。 4,兩者屬性相通。 5,本存之空間與體想通。 6,本存之流程與用想通。 7,主觀隨週遭環境而變。 8,兩者皆屬存在之現象。 9,可無盡分割,詮釋概念。 |
| 回應﹕ 2,3,4,5,6,8所言不易理解。 |
| #8418 留言者:乾乾 [2008-12-04] |
| 主題:試答#8410則 朱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請您指正。 1,為什麼兩儀相當線? -線有兩個方向,即分兩儀。 2,為什麼客觀是體? -客觀為主觀交集,為體。 3,為什麼主觀是用? -主觀為個體變化,為用。 4,為什麼客觀是靜態? -全體為一,止于一故為靜。 5,為什麼靜態是體? -靜態為基礎、坐標,為體。 6,為什麼動態是用? -動態為活動、變化,為用。 7,為什麼主觀是動態? -個體應對炁能變化,故動。 8,為什麼非主觀即客觀? -陰陽相對,非左即右。 9,為什麼概念要用二分法?-道法自然。 學生 敬上 |
| 回應﹕ 大致正確。 |
| #8419 留言者:阿勇 [2008-12-04] |
| 主題:練習 1,兩儀亦兩極端組成。 2,客觀無分辨心,屬體。 3,因用者有意,主觀也。 4,客觀乃真實,不變。 5,靜者呈固定之態,故屬體。 6,動者需用能量,故屬用。 7,主觀因立場而變。 8,無主則無客,無客則無主。 9,人只能從比較得認知。 |
| 回應﹕ 大致正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