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舊 481 留言者:劉代德 [2000-09-13]
主題:
  分享與文化人的接觸經驗
十年前參與「民間美術」的「紙路」展覽,其中的作品完整的把中華文化中的精髓揭露無遺,主持展覽的呂秀蘭女士,在誠品書局的演講中,也將此一精神,準確的種入每一位聽講者心中,經過這麼多年,這些種子也應該都在各處發芽成長了。貴賓王鎮華先生,因大學變學店,遂離校創辦「德簡書院」,兩人均為「腰直米稀」之族,王鎮華老師以易理的觀點描繪中華文化與「紙路」主題之間相互呼應,圓融飽滿,使得我們這些後生晚輩,獲益非淺。
兩人在文化上是飽滿的,但在電腦科技的應用上卻是空乏的,我想這在文化人身上是極普遍的現象,解決此一問題的方案﹕必須透過,對他們的文化工作有興趣,又能接受電腦的「新生代」充當「介面」方可解決。
錢對他們的重要性來說,倒也不是全在生計上,而是在出版的成本太高,以及時空的限制,當時的我用BASIC寫醫檢程式度日,因不會推銷商品落得窮光蛋一個,錢這部份是一點忙也幫不上,只好充當義工在「民間美術」打雜,幾個月後因自己的生計問題也就離開了他們。
多年來一直在思考文化與科技結合的問題,想找到一種不需要「錢」而能解決生計問題,又能鞏固文化的方案。以目前的電腦及通訊科技,所發展出來的國際網路及網站使得出版的成本超低,並且同時打破時空的限制,所幸多年來不為高薪所動,省下時間勤練電腦功夫,硬體從主機到所有週邊,軟體從低階寫到高階,今天自組電腦架設網站一點都不礙事,總算是等到寬頻租費降低,又可以幫助他們了!一個強調一對一互動式的教學網站終於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將它誕生了!
一個有生命的網站是需要靈魂的,在您的網站上,透過那浩然的正氣,不僅看到了生命!也看到了靈魂!
回應﹕
  宇宙真實簡單且美麗,是人類萬千年來,有意無意利用主觀相互溝通,最後架床疊屋,成為繁複無匹的花花世界。
文化有兩途,一是不斷分裂,一是永續融合。兩者相輔相成,實際上,「同中有異,異中有同」,也可以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卻又隱隱間渾然一體。
在同的立場,人人皆然,是稱「人性」。而個人性格各異,基於生理結構、心理認知、生存條件、生活環境等等因素,差之毫釐,去之千里。尤其是「人有私欲」,當人畜有反叛性格之際,一切由心,若非大善,即成大惡。
在「天」的立場,公私分明,整體為公,公利是善;謀己為私,循私是惡。然而,如前所言,人何嘗不是「公中有私,私中有公;善中有惡,惡中有善」呢﹖
天道好還,特示以「時間」,以為去私謀公,改惡遷善的不二法門。何以﹖考驗也!譬如鍛鐵,鐵中雜質混陳,每次爐冶、錘煉,都會淘汰一些雜質,次數愈多,時間愈久,其鋼質愈精。最終,百煉精鋼,必是經得住考驗者。
人生亦然,人心有百念,百念又生萬念,此起彼落,了無已時。待人定得下來,主攻一項,是稱有得,若得之未久,又攻他項,是前功盡棄也。然「未久」者何﹖「久(=象人灸艾,時甚長,至病去為止也﹚」指事件自始而終所需之時。
既經鍛煉,艱苦備嚐矣,事項已知,人生亦明,所餘猶其餘事,未足道介。所應知者,俗人以個體生死事大,未知生命息息相生,永無已時也(老朽不談小乘,然俗人只能接受小乘,是因果報應、生死輪迴之謂,知其屬實可矣。﹚
先生所為適足以證,無錢者無力,必也,付出時間、心力,久之是成。然錢財無主,此刻屬己,轉瞬易人,用之已無。若人旦夕逐無,為錢所縛,終無所得。人生之成,唯有超越「物、我」,通達天地,與宇宙同體。
呂秀蘭女士、王鎮華先生,是有成之人也,尚請代為致以無上敬意。
若網站有何需要協助之處,尚請告知,老朽有一倉頡基金,可略解文化人之憂也。
舊 483 留言者:張亦蘋 [2000-09-13]
主題:
  先生您好﹕
 我是一個幼教老師,目前台灣幼教充斥著ㄧ股西風,開放式教育、蒙特梭利教學、人本學派、全語言教學…………
 因為社會出現變化,知識的結構和傳播的格局自然出現變化,所以此風並非無易,只是如何讓中華文化,(例如﹕我個人相當欣賞孔子所重視的--詩教,所為溫柔敦厚詩之教也,是種兼文藝.音律功能的教育﹚和西方教育學派結合是我所思考的一個問題。
 台灣孩子的啟蒙教育大多是在托兒所幼稚園,如果每一個孩子都是種子,那整個社會大環境所提供的就是土壤.陽光.空氣.營養,如果中華文化是營養素之ㄧ,那可以肯定的是
A台灣孩子欠缺了這個營養素。
 可是當前這個社會的成員,小孩口中的大人,真正重視並能傳遞中國文化給這群小小孩的又有幾人,大人曾經是小孩,小孩長大又成為大人…一個循環接著一個循環,難道真的只能等到孩子長大再自行去體悟學習嗎﹖
 教育如果是傳遞中華文化的方法之一,那身為幼教老師的我們要如何紮這根呢﹖
回應﹕
  閣下所揭櫫的問題,遠非「幼教」一樁所面臨者。值今之世,人類文明尚未成熟,突而其來的知識爆炸,令有識之士無所適從,豈僅台灣一隅之幼教乎﹖
  本土意識、大中華文化、全球一體化等等,無非人們各據山頭,搖旗吶喊,但聞群山響應,嗡嗡不絕,卻無人能道明其中原委(有關內容,以往本網討論甚多,如有興趣,請閱欄內標題「思想文化、人生宗教」等﹚。
  若專談「教育」,教者是否已知「人性」﹖瞭解社會的「行向」﹖認識客觀世界的「未來發展」﹖否則據何以教﹖從何以育﹖
  是以,所謂教育者,不過人類「社會行為」之一,由無知中學習,經錯誤而更正。設若社會大方向已經迷失,人又能「學習」到什麼﹖如何分辨「正誤」﹖
  老朽不過一介狷夫,拋頭露面,只為喚醒國人,萬事須由自己做起。先認清「自我」(大不易也﹚,再來觀察世情(難上加難﹚,最後明定取捨(萬中求一﹚。至於閣下目前的工作,努力盡責即可,一切順應自然,庶幾無愧矣!
  再者,聖哲有言﹕「邦有道則仕,無道則隱」。今人每每倡言﹕「人定勝天」,結果天下大亂,人性已迷。斯值潛龍勿動,宜含光養韜,自我充實,以免受池魚之殃。
舊 491 留言者: [2000-09-15]
主題:
  請教朱先生,
何謂”善事”,何謂”惡事”﹖怎麼樣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善還是惡﹖
回應﹕
  從古至今,思想家各有立場,致未能達成一致的看法。在我國,孟子曰性善,荀子主性惡,其實兩人的見解略同,一謂性應善導;一謂法以止惡。須知「善、惡」不過行為的兩端,「揚善」易趨於偽,「止惡」則令人苦。儒家真正的主旨在於「中庸之道」,行之千年,中華文化之偉大,就在於不以單純的善惡,定義人間的準則。
西方不然,基督以「原罪」主人性本惡,必須以信仰之淨化導之向善。信仰又應有所宗,是以「天堂、地獄」成為「最後的審判」。這種思想主導了一千多年,時至十八世紀科學昌盛,知識大開,理性主義蔚為時尚,善惡遂委由律法判定。
實則,人類世界為一超級大實驗室。待至工業革命、重商主義以降,如今物質掛帥,社會型態丕變,倫理道德破壞,法律制度難彰。兼以自由、人權如火如荼,舉世貧富分化,強弱殊懸。「善惡」已無合理且實用的闡釋,人之行為漫無標準,危機重重。
先生所問大矣哉,老朽生平為公,不事己謀,自私自利者莫不以「大奸巨惡」視之,恨若「死敵」。老朽自張本網,授人以隙,遂難免蜚語流言也。然旁觀者無不知「是非善惡」,祇緣人各有志,「動機、立場、目標」不同,行為有異也。
本網之「動機」,正是緣於當今「善惡難分、是非不明」;因而自擇「立場」,將一己為文化奮鬥之理念,「不計成敗,公諸於世」;其「目的」以四維俱張,「令智者明,令惡者彰」。須知國人能力才智絕不低於外人,祇因中華文化包容性強,人各安分守己,致為宵小所趁,終成俎上之肉。
白紙方顯污穢,寸言唯心,明理致遠;芥子可納須彌,一網之秋,可知其餘。若得結納天下高人,同振文化於泥塗,是善;僅舉名利大纛,一己成就獨佔企業,是惡!
再問,何以知之哉﹖天示之理,人明於心,眾行獨往,寵辱無驚!
舊 502 留言者:cghb [2000-09-17]
主題:
  先生,我是一名大陸學生,已拜讀了先生的智能之旅,對先生的情操深為佩服。現正在拜讀其它文章。
  我還下載了漢字基因,瀏覽了一下,似乎先生想找出漢字中的基因。我深愛中華文化,有一些關於中華文字的不成熟的觀點,希望先生指教。
  我以為中華文字對於物質名詞主要是以象形為主,而對於反映思想和情感的主要是以會意為主。
  而現在的流行觀點似乎是以文字以形聲為主。我以為中華文字是我們的祖先逐步發明創造的。早期可能多用象形來表達一些基本物質,而後來隨﹖﹖文化的發達,越來越多的思想和情感類的詞需要表達。於是人們根據中華的哲學思想抽象了一些基本的思想基因,創造了不少文字,並對原來的表示物質的文字加了一些思想抽象。然后人們才對一些含共同的基因的文字採取了相近的讀法。而后人據此以為中華文字是以形聲為主,則是因果倒置。大陸在造簡體字時也主要是以形聲為原則,所以不少字破壞了原有的意義。
  現在國際的流行看法是中華文字是從中東傳來的,大陸的學者也隨聲附和,我覺得這很可笑,因為只要認真研究一下中華文字就可發現其與先秦哲學的關聯。
  另外,關於漢字輸入,我也一些看法希望先生指教。大陸主要有以下幾種輸入法。一種是拼音輸入法,其優點在於上手容易,無需訓練。缺點在於重碼率高。改進的方法是以詞為單位,建立一個常用詞的數據庫,並隨時根據用戶的輸入來調整常用詞。
  產品主要有拼音加加和清華紫光。不過它們的重碼率依然不低,尤其是輸入非常用詞的時候,比如古文。還有以句為單位的,比如微軟輸入法的2.0版本,九M多,我試用了一下,很不理想。
  還有一種是以字形為主的,如五筆字形。其優點在於重碼率低,其缺點在於拆字不好,把漢字拆的亂七八糟。要死記硬背很多東西。我沒有用過它。另外還有一些形聲結合或聲形結合的,不過沒什麼很成功的產品。
  上面是鍵盤輸入的,還有就是手寫輸入和語音輸入。手寫輸入的現在識別率已很高,但致命缺點在於手寫輸入效率太低。還有就是語音輸入,如IBM voice。主要方法該是建立一個用戶的語音數據庫再加一些人工智能的東西。我試用了一下,比我想像中的要好,但還遠不如鍵盤輸入。而且對電腦講話總覺得很不舒服,有礙思維的發揮。
  總體而言,我覺得好的輸入法應該是重碼率接近于零的,不能把時間花在選詞上,而且輸入的時候要保證思維的流暢性。輸入中文一個字該像輸入英文一個單詞一樣。所以理想的輸入法該是鍵盤輸入,以拆字為主,而拆字一定要有內在邏輯性,不是死記硬背的。先生發明的輸入法在港臺很流行,不過可惜我用的是簡體中文windows,不可以用。
  其實我的理想之一是發現這麼一種方法,固定的基因組成了所有的漢字,就像英文由26個字母一樣。但絕對不能是拼音化那種東西,因為它損壞了漢字的優點而得不到英文的優點。先生似乎正在做這樣的工作。我這樣想的原因之一在於現在電腦對於中文的編碼要花去太多空間了。英文只要128個編碼,而現在的unicode要花去幾萬個給中文。即使這樣仍有很多非常用字沒有被包括進去。其實它的意義應該遠不止此。比如國人對自己文字的理解,以及機器翻譯等等。
  不知不覺就寫了一大堆,呵呵。我是搞IT的,以上想法只是閒暇思考所得,望先生指教。
回應﹕
  所見極為正確,足證公道本在人心。今日社會雖受西化侵襲,然若疾風不至,又怎知勁草遍地﹖
  漢字之形音義三者一體,以簡馭繁,博大精深。老朽已窮三十年之功,期將之與資訊系統融合為一。如若順利,明、後年當有小成。君尚在就學,西方科技不可不知,不可不精,進而深研中華文化,西學中用,自必為人類造福也。
  所可告者,以漢字基因奠基,以平民百姓為念,本系統精簡異常,量產之下,世人不分貧苦孤寡,人人可得。繼而應用方便,專家學者更能一展長才,俾曠原花開也。
舊 503 留言者: [2000-09-17]
主題:
  順莊兄話題,可否請朱先生解惑﹖何謂人生﹖如何找尋人生價值、意義、真相﹖
回應﹕
  首先且定義一下「真理」,老朽贊成黑格爾所說﹕「全部為真」,故全部的道理始可稱真理。先生所問主題為「人生」,故「人生真理」應包括「宇宙演進、生命、人類」之全部。在此不談宇宙真實(題目太大,所涉知識太深廣﹚,茲假定「生命」是「宇宙演進」之一種現象,而「人類」是「生命演進」的過程,當知「人類」必非終站也。
  何謂「人生」﹖人之生也,生命之存,存而後活,此「時間過程」是謂也(關於「時間」論述,請見以往留言﹚。
  人生價值,皆因「環境」而定。在「生命演進」的立場,「個體生存、傳種接代」是第一步,所以設就了「生理」的各種需求,讓「感覺」控制人的一切行為。而在嚴酷的環境中,為了「生存」,「好死不如歹活」,生存的「價值」最高。到了不得已,至少要把「種」留給下一代,以維護「生命價值」。待「生存無虞」時,「首要問題」解決了,但是「時間」刺激「感官」,這時,「生活」的價值,恒為滿足「感受」的需求。
  然而,人在「生活」的時間過程中,基於歷史、地緣的背景,有些人與他人「溝通、交流」,能夠跳出「自我」的桎梏,擴大視野。及至發現宇宙中「生命」源遠流長,個體僅屬其環節之一。於是超越生理的探索開始了,心靈擺脫了感官的束縛,利用各種介面傳載經驗。如同湍流之於「河床」,活水一波一波奔向大海,斯為「文化」。
  那麼,是什麼價值更高呢﹖這就產生了「生命意義」的疑問。
  如果只為傳種接代,地球已經不勝負荷,再生下去,是進化還是退化﹖
  多一個、少一個「我」,「我的生存」又是為了什麼﹖
  例如「少林」是個武術宗派,其武術一代一代傳衍下來,「少林派」人人盡知,而派中多少英雄豪傑,如今安在﹖對少林宗派而言,其武術「價值」最高。再看人生活在「文化」中,文化存續價值才是進化的精華。若環境惡劣了,「為文化奮鬥的價值」最高。當然對不識文化為何「物」的人,對其主觀立場而言,這種價值觀就毫無意義。
  因此,結論是﹕「個體是主觀的,只是一種載具;文化屬於客觀,是人類的載體」。若人自以「載具」為滿足,其價值就是把其載具維護得光鮮亮麗;再若有人傾心於「文化載體」,當然會不顧「生理」的利害,願為一些抽象的觀念犧牲個體生存(這些論述,以往留言討論甚多,故僅舉其大綱﹚!
舊 504 留言者:少帥 [2000-09-17]
主題:
  cghb言﹕「現在國際的流行看法是中華文字是從中東傳來的,大陸的學者也隨聲附和,我覺得這很可笑,因為只要認真研究一下中華文字就可發現其與先秦哲學的關聯。」
這話真夠嗆的了!不過,還有呢﹖比如說大陸有些學者更說「商周時代的車戰戰術其實是由西方傳來的」,不用多言,其意也就在說諸如《六韜》、《孫子兵法》等中國兵法受西方的影響。只是這也很好笑,最簡單的推理是,如果中國兵法「源自」西方,則何以西方古時竟無所謂「兵法」存在,照西方的標準,連西羅多德的《歷史》與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都算兵法,如果以這樣的標準來衡量中國古籍的話,那中國先秦諸子個個都成兵家了,《周易》、《周禮》、《逸周書》、《左傳》、《國語》、《戰國策》、《竹書紀年》等等亦不例外(幸好沒人說畫八卦的伏犧其實是西方人,不過倒是有人說八卦不是伏犧畫的。這兩種「策略」,大陸學者很「常用」,當然也受西方「影響」。又比如說,最近市上有人竟說其實《道德經》是古埃圾人傳來中國的,這是後一種策略;又有說甲骨文跟《聖經》是有關的,這是前一種策略。除此外是漢字要改它來個「拼音化」,其前奏就是「簡化漢字」。不信!我相信熟悉簡體字的人都知道,有些簡體字只留其「音」,不留其「形」。不完全是草書的緣故。﹚。所以我的推斷是,有人在搞「心理戰」,其目的在於撤底毀滅中華文化(因為無中華文化,則無中國人矣。現在若要來個「種族淨化」,在國際上是「很不人道」的作法。所以陰謀家便改弦易轍,來個「釜底抽薪」之計。﹚,至於是誰﹖大家還妨仔細推敲推敲!正因如此,所以華人更應警惕啊!「警勝殆,柔勝剛」。
回應﹕
  文化衰微,必有妖孽!今之妖孽數典忘祖,媚外崇洋,積之又極也。君不信,總有一天,有人會引經據典,謂中國老祖先原係埃及的奴隸,是「摩東」帶過來的!
中華文化不興,這種邪說不止。其實,文化本一大熔爐,有價值的保留之,無意義的淘汰之,誰要回到幾千年前去證明什麼﹖所謂正本清源也者,無非根據「原始文本」,若言「漢字」來自外太空,「漢字」仍為漢字,中華文化還是中華文化。
為這些邪說勞神,不值也!
舊 505 留言者:閒人 [2000-09-18]
主題:
  呵呵!八卦不是伏犧畫的。是伏犧到漢堡留學時跟萊布尼茲學的,所以我們的文化叫漢文化!
回應﹕
  不僅伏羲,北京原人也曾到美利堅「鍍過金」,不然,為什麼連骨頭都被搬走了﹖
17 留言者:阿南 [2001-03-11]
主題:請老師指點迷津
  恭賀朱老師再度開張!去年首次上網,不巧即遇封網。實是期盼已久!
  誠如老師所說﹕「人人都有問題,但未必人人敢問,或不知從何問起」,我是兼而有之,如今斗膽一問,懇請老師指點迷津。
  此段封網期間,拜讀了老師所有著作,惟或許是資質不佳吧,總是只得領略一二成,與朋友談論時,想要引用闡述您的觀點,卻總是辭不達意,我想我的問題可能出在「連問題都不知從何問起」吧!從接觸您的大作,下載您所有著作,網站上所有留言,期望自己能夠「理路清楚,言之有物」,卻不得其門而入,到底問題出在哪裡﹖雖我總不認輸,只覺得自己猶未覺醒,或有頓悟的一天﹖
  舉例言之,三年前,金剛經我讀了,我知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六祖壇經我也看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但我卻沒有悟的感覺。
  該如何整理自已的思緒﹖值此知識爆炸時代,科學新知日新月異,電腦網路發展,讓人千頭萬緒,追之莫及,加上現代出版事業發達,每逛書店,總有看不完的書,我也毫不吝惜地大筆採購,如今家中書籍堆積如山,易經、老子、莊子等類書籍就有三四十冊,加上其他想學的財經企管、股市操作、佛教經典、人文藝術、休閒育樂、網頁製作、古典叢書、百科全書及一些個人專業書籍(土木工程科),恐怕有上萬冊之多,我把賺來的錢都拿去買書了!
  只覺得自己思緒雜亂無章,該如何整理訓練,去蕪存菁,懇請老師開示。
回應﹕
  善哉大問!閣下自謂「思緒雜亂無章」,正係「病徵」也。
  今世「知識爆炸」,其結果是「垃圾遍野」,人無所適從,難以抉擇。
  應投之以藥,即為「去蕪存菁」之不二法門(前答之導引可供參考)。
  「蕪」者「艸+無(通舞)=群草亂舞狀」,用之於知識,是知識泛濫也。「菁」者「艸+青=草之本色」,於知識為知識之根本也。
  自有文化以來,人各有見,所見不一,無非真實萬象之一見。人非生而知之者,恒須學習,而所學所知又限於時空環境,愈演愈雜,遂難明是非矣。
  每隔一個時代,當知識泛濫成災,必有大德生焉,去蕪存菁,遂成必然。此類大德未必僅為一人,舉凡有「覺」其濫者,即屬「機運」。再若能銳身急難,力求化繁為簡,是得其「機緣」。進而不計成敗,努力不懈,即為大德也。
  閣下讀書甚多,已知其「蕪」,是已逢此「機運」也,所缺者尚未知其「菁」何在。僅以《易經》為例,「易」者「日月互變」之理也,一陰一陽,恒動不息。由此不斷細分,而有兩儀、四象、八卦,此即其菁也。餘者皆可以此推之,推至「蕪亂」,猶未能止。故詳究此互變之理,千萬冊易書皆瞭然一心矣!
  《金剛經》亦然,一句「無我心」即道足其餘,若已生心,則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至理已明矣!三千部大藏經豈非其蕪哉﹖
  在《宇宙浪子》第十二集第九十三回中,胡妁之『掠略屢驢濾』讀書法,可以參考。要之,在腦海中掠讀之後,建一分類目錄,隨時可調用,知無不盡矣(再請參閱《宇宙浪子》第五集三十四回)。
  假設有一圖書館,藏書億萬冊,無目錄可資查尋,則有書莫如無書。今之網絡,知識無限,覓之無地,遂成泡沫。老朽以漢字基因為目錄,字字有機可循,雖讀書不多,但所知所識,在在不落人後。其故何在﹖緣大腦中略知綱領,頗有餘裕,尚可旋馬。遇事以漢字究其根源,挈其綱領,便知其餘,足矣!
19 留言者:陳文忠 [2001-03-12]
主題:五育並重?
  請問老師﹕
  老師於留言#13中有言﹕「是以『德、智、體、群』四育,是年屆人必修的法門」。不知為何獨缺「美」育﹖
回應﹕
  美者,生命體之謀略也,感官為求生之介面,凡有利於感官之刺激,概可稱之為美。各人對「美」之認識皆有不同,絕對主觀,是屬「私密」性之範疇,不可統一訓練也。
  統一之「美」,必有是非好壞的標準,將是人生最大的災難。蓋人之生存環境不一,得失參差,相去不可以道里計。所幸基於主觀條件,在不同的情況下,各人內心之美感皆有所適。否則,將「美」者釐定名次,強者佔先,弱小者難以生存也。
23 留言者:阿南 [2001-03-14]
主題:善護念
  謝謝先生的解答!觀諸先前解惑問答,其實答案泛見於您大作中,只是小子資質駑鈍,不求甚解,遂至一知半解。
  先生於前述「導引」心法中提到﹕「首先要能『駕馭』自己的意念,練至萬緣無視,一心不起。」是否即金剛經所言﹕「善護念」之意﹖吾嘗試之,只覺理論簡單,但實行起來,要至一念不起,卻是萬難。靜坐下來,意守丹田,往往思緒紛飛,此起彼落,欲罷不能;嘗靜心觀念,不求不懼,亦未能竟其功。「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可謂知易行難,更遑論「將自己的意念化為精剛寶劍,以至吹毛斷鐵」、「出入空冥」,尚祈先生點撥一二。
  先生指點以漢字基因為目錄,遇事以漢字究其根源,故能提綱挈領,小子故知之,然此亦需累數十載之功,非一蹴可幾也。小子當勉力習之。
  另貴網中尚未能得覽《宇宙浪子》第十二集,是否能早日提供下載﹖
回應﹕
  難易也者,河溪之判也。人若滿足於所知所識,自必取易捨難。但若知所不足,當應苦而思之,困而求之,至滿足而後止。
  今人習佛者眾,率皆墮入魔惑。何也﹖人人燒香叩頭,修廟貼金,若果得以成佛,豈非錢多之徒成佛希望最大﹖佛所教者,教人自攝其心,其心「無我」,佛道自成。
  佛者河也,人乃溪也,成溪易,聚河難。人生漫漫,正因其難,始值得終生追求。否則撒溺成溪,一日可成其兆,入土即失其蹤矣!
  前所教者,有人不識導引之妙,在未練成隨意肌以前,開始即用腹肌之力。一用力,腹腔便硬成一團,永遠難有按摩之效矣!同理,止念亦然,人若強迫自己「不想」,心情緊張之餘,潛意識立起而捍衛,人心即成一戰場,久久難息!
  是以,欲求「止念」,有一「觀止」之法門。欲觀其止,應先觀其「動勢」,至勢之衰,其動必止。
  假設要參﹕「我愛她,她不愛我,沒有她,我如何活下去﹖」
  先求「動勢」,即令自己不能停止之原因。
  千萬不要想「我、她」,一想就無止無盡,節外生枝矣!動勢相當於觀念中不斷發展之力量(簡單說,等於研究動詞),在此例中,當然是「愛」與「活」。
  明智之人,應單純在「什麼叫愛」、「什麼叫活」兩者痛下功夫,千萬不要離了題。如果離題,就無法參透,要下次再來,直到真正瞭解為止。實際上,一般人無法真正瞭解「什麼叫愛﹖」會越想越糊塗。等到想不通了,潛意識為了保護自我,自然而然就停止下來,那不是達到目的了嗎﹖萬一想通了,增加了智慧,不是更好嗎﹖
  為什麼不是想「我、她」等名詞、代名詞呢﹖因為那涉及記憶的資料庫,是無限的,人會越想越興奮(即令痛苦,也是興奮的一面,稱之為負面的興奮)。所謂興奮,就是在某種刺激下,神經亢奮,肌肉緊張,讓人無法休息。
  動勢是中性的,不涉及資料庫,對一般人而言,懂就懂,不懂就會逃避。既然要想「止念」,就要把握一點,「不能逃避」!堅持下去,把難題丟給潛意識!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