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舊 502 留言者:cghb [2000-09-17]
主題:
  先生,我是一名大陸學生,已拜讀了先生的智能之旅,對先生的情操深為佩服。現正在拜讀其它文章。
  我還下載了漢字基因,瀏覽了一下,似乎先生想找出漢字中的基因。我深愛中華文化,有一些關於中華文字的不成熟的觀點,希望先生指教。
  我以為中華文字對於物質名詞主要是以象形為主,而對於反映思想和情感的主要是以會意為主。
  而現在的流行觀點似乎是以文字以形聲為主。我以為中華文字是我們的祖先逐步發明創造的。早期可能多用象形來表達一些基本物質,而後來隨﹖﹖文化的發達,越來越多的思想和情感類的詞需要表達。於是人們根據中華的哲學思想抽象了一些基本的思想基因,創造了不少文字,並對原來的表示物質的文字加了一些思想抽象。然后人們才對一些含共同的基因的文字採取了相近的讀法。而后人據此以為中華文字是以形聲為主,則是因果倒置。大陸在造簡體字時也主要是以形聲為原則,所以不少字破壞了原有的意義。
  現在國際的流行看法是中華文字是從中東傳來的,大陸的學者也隨聲附和,我覺得這很可笑,因為只要認真研究一下中華文字就可發現其與先秦哲學的關聯。
  另外,關於漢字輸入,我也一些看法希望先生指教。大陸主要有以下幾種輸入法。一種是拼音輸入法,其優點在於上手容易,無需訓練。缺點在於重碼率高。改進的方法是以詞為單位,建立一個常用詞的數據庫,並隨時根據用戶的輸入來調整常用詞。
  產品主要有拼音加加和清華紫光。不過它們的重碼率依然不低,尤其是輸入非常用詞的時候,比如古文。還有以句為單位的,比如微軟輸入法的2.0版本,九M多,我試用了一下,很不理想。
  還有一種是以字形為主的,如五筆字形。其優點在於重碼率低,其缺點在於拆字不好,把漢字拆的亂七八糟。要死記硬背很多東西。我沒有用過它。另外還有一些形聲結合或聲形結合的,不過沒什麼很成功的產品。
  上面是鍵盤輸入的,還有就是手寫輸入和語音輸入。手寫輸入的現在識別率已很高,但致命缺點在於手寫輸入效率太低。還有就是語音輸入,如IBM voice。主要方法該是建立一個用戶的語音數據庫再加一些人工智能的東西。我試用了一下,比我想像中的要好,但還遠不如鍵盤輸入。而且對電腦講話總覺得很不舒服,有礙思維的發揮。
  總體而言,我覺得好的輸入法應該是重碼率接近于零的,不能把時間花在選詞上,而且輸入的時候要保證思維的流暢性。輸入中文一個字該像輸入英文一個單詞一樣。所以理想的輸入法該是鍵盤輸入,以拆字為主,而拆字一定要有內在邏輯性,不是死記硬背的。先生發明的輸入法在港臺很流行,不過可惜我用的是簡體中文windows,不可以用。
  其實我的理想之一是發現這麼一種方法,固定的基因組成了所有的漢字,就像英文由26個字母一樣。但絕對不能是拼音化那種東西,因為它損壞了漢字的優點而得不到英文的優點。先生似乎正在做這樣的工作。我這樣想的原因之一在於現在電腦對於中文的編碼要花去太多空間了。英文只要128個編碼,而現在的unicode要花去幾萬個給中文。即使這樣仍有很多非常用字沒有被包括進去。其實它的意義應該遠不止此。比如國人對自己文字的理解,以及機器翻譯等等。
  不知不覺就寫了一大堆,呵呵。我是搞IT的,以上想法只是閒暇思考所得,望先生指教。
回應﹕
  所見極為正確,足證公道本在人心。今日社會雖受西化侵襲,然若疾風不至,又怎知勁草遍地﹖
  漢字之形音義三者一體,以簡馭繁,博大精深。老朽已窮三十年之功,期將之與資訊系統融合為一。如若順利,明、後年當有小成。君尚在就學,西方科技不可不知,不可不精,進而深研中華文化,西學中用,自必為人類造福也。
  所可告者,以漢字基因奠基,以平民百姓為念,本系統精簡異常,量產之下,世人不分貧苦孤寡,人人可得。繼而應用方便,專家學者更能一展長才,俾曠原花開也。
舊 502 留言者:cghb [2000-09-17]
主題:
  先生,我是一名大陸學生,已拜讀了先生的智能之旅,對先生的情操深為佩服。現正在拜讀其它文章。
  我還下載了漢字基因,瀏覽了一下,似乎先生想找出漢字中的基因。我深愛中華文化,有一些關於中華文字的不成熟的觀點,希望先生指教。
  我以為中華文字對於物質名詞主要是以象形為主,而對於反映思想和情感的主要是以會意為主。
  而現在的流行觀點似乎是以文字以形聲為主。我以為中華文字是我們的祖先逐步發明創造的。早期可能多用象形來表達一些基本物質,而後來隨﹖﹖文化的發達,越來越多的思想和情感類的詞需要表達。於是人們根據中華的哲學思想抽象了一些基本的思想基因,創造了不少文字,並對原來的表示物質的文字加了一些思想抽象。然后人們才對一些含共同的基因的文字採取了相近的讀法。而后人據此以為中華文字是以形聲為主,則是因果倒置。大陸在造簡體字時也主要是以形聲為原則,所以不少字破壞了原有的意義。
  現在國際的流行看法是中華文字是從中東傳來的,大陸的學者也隨聲附和,我覺得這很可笑,因為只要認真研究一下中華文字就可發現其與先秦哲學的關聯。
  另外,關於漢字輸入,我也一些看法希望先生指教。大陸主要有以下幾種輸入法。一種是拼音輸入法,其優點在於上手容易,無需訓練。缺點在於重碼率高。改進的方法是以詞為單位,建立一個常用詞的數據庫,並隨時根據用戶的輸入來調整常用詞。
  產品主要有拼音加加和清華紫光。不過它們的重碼率依然不低,尤其是輸入非常用詞的時候,比如古文。還有以句為單位的,比如微軟輸入法的2.0版本,九M多,我試用了一下,很不理想。
  還有一種是以字形為主的,如五筆字形。其優點在於重碼率低,其缺點在於拆字不好,把漢字拆的亂七八糟。要死記硬背很多東西。我沒有用過它。另外還有一些形聲結合或聲形結合的,不過沒什麼很成功的產品。
  上面是鍵盤輸入的,還有就是手寫輸入和語音輸入。手寫輸入的現在識別率已很高,但致命缺點在於手寫輸入效率太低。還有就是語音輸入,如IBM voice。主要方法該是建立一個用戶的語音數據庫再加一些人工智能的東西。我試用了一下,比我想像中的要好,但還遠不如鍵盤輸入。而且對電腦講話總覺得很不舒服,有礙思維的發揮。
  總體而言,我覺得好的輸入法應該是重碼率接近于零的,不能把時間花在選詞上,而且輸入的時候要保證思維的流暢性。輸入中文一個字該像輸入英文一個單詞一樣。所以理想的輸入法該是鍵盤輸入,以拆字為主,而拆字一定要有內在邏輯性,不是死記硬背的。先生發明的輸入法在港臺很流行,不過可惜我用的是簡體中文windows,不可以用。
  其實我的理想之一是發現這麼一種方法,固定的基因組成了所有的漢字,就像英文由26個字母一樣。但絕對不能是拼音化那種東西,因為它損壞了漢字的優點而得不到英文的優點。先生似乎正在做這樣的工作。我這樣想的原因之一在於現在電腦對於中文的編碼要花去太多空間了。英文只要128個編碼,而現在的unicode要花去幾萬個給中文。即使這樣仍有很多非常用字沒有被包括進去。其實它的意義應該遠不止此。比如國人對自己文字的理解,以及機器翻譯等等。
  不知不覺就寫了一大堆,呵呵。我是搞IT的,以上想法只是閒暇思考所得,望先生指教。
回應﹕
  所見極為正確,足證公道本在人心。今日社會雖受西化侵襲,然若疾風不至,又怎知勁草遍地﹖
  漢字之形音義三者一體,以簡馭繁,博大精深。老朽已窮三十年之功,期將之與資訊系統融合為一。如若順利,明、後年當有小成。君尚在就學,西方科技不可不知,不可不精,進而深研中華文化,西學中用,自必為人類造福也。
  所可告者,以漢字基因奠基,以平民百姓為念,本系統精簡異常,量產之下,世人不分貧苦孤寡,人人可得。繼而應用方便,專家學者更能一展長才,俾曠原花開也。
舊 523 留言者:cghb [2000-09-25]
主題:
  人和電腦的區別,理性主義者認為是思想,電腦不會問為什么;感性主義者認為是感情,電腦不會笑哭。我曾試圖教小侄女加法,教了半天都沒有用,后來發現她根本沒有加法的概念。但是顯然過不了多久她就該會算朮了。真奇妙。人是怎樣對萬事萬物逐步形成概念的﹖思想和感情從何處來﹖百思不得其解,望前輩指教。
回應﹕
  「感=咸+心﹕咸者同也,心上之同為感」。
人對世界的認知源於「感官」,感官在接受了各種刺激後,生理器官根據其「利害」及「程度」,釋出適量之「激素」於血液中。
心為內感器官,其功能之一,即為「感應」激素之作用。舉凡其感應之「同者」,是稱「經驗」,而「相同之經驗」始有所「感」而生其「情」,謂之「感情」。
是以,人無經驗,即無所感,而無「相感之情」。
「理=玉+里﹕玉石之長度、大小及紋路等可知之客觀現象」。
理必客觀,人類知識越發達,代表客觀認知越完整。客觀雖建立在主觀之上,但主觀不能「傳播」,客觀卻可藉文字、語言,擴散到無盡的時空。
電腦是客觀的,故可接受「客觀」之「理」,但先決條件,要先「以理解之」,如斯而已。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