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舊 155 留言者:王水 [2000-05-28]
主題:
  若果要誘導世人由凡智提升到智慧,能否以「利害、幸福、進化」三個層次的目標作循循善誘﹖!先用外在的利害誘使人們學習和提升觀察、分析、判斷、行動等能力。然後籍著得到的能力認清更上一層次的「利」(內在心靈﹚、「害」(外在物質﹚,從而追求人世的幸福。最後以內外智力去追求更大的「幸福」–生命的進化。
回應﹕
  有此心得,已登堂矣!欲以教人,當然可以。人欲得智慧(智慧是人「通達」的性質,不是知識,無法以文字語言傳授﹚,必須嚴格自律,《六祖壇經》中開示﹕「定、靜、慧」為不二法門。《中庸》也說﹕「先定而後靜,靜而後慮,慮而後得。」
  「三才論法」是以正三角鼎立為準,如何「平穩」呢﹖訣竅為三才必須根據「天」之規律、「地」之基礎、「人」之變化。君所述三者,利害與幸福同屬「感受」,前者為正負,後者指程度,至於「進化」,不可用在「人」,人只能進「步」,再「化」便成為「鬼」矣。查進字=+隹。者行動狀,隹為短尾鳥。係指鳥飛也。化字=人+匕。人者行為、人物,匕者原為與人反相之形,象徵改變。改變得如鳥之去,人不能也。
  能用心及此,可喜可賀,祝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舊 160 留言者:林大千 [2000-05-30]
主題:
  朱老師您好 看完了您的老子止笑譚 自以為茅塞頓開 斗膽依據您 (執簡御繁) 的概念理念 使用(天地人)和(陰陽)兩種分類方式 把整本書歸納成幾個簡單的字 請您指教------天--虛--陽--容易--陰--不居功 人--為--陽--為天下--陰--不言 地--嗇--陽 --由小做起--陰--儉才能廣------ 試說明如下------ 天 容易 心虛 才能容納一切變化 事情才能成功 不居功 才能繼續作更多該做的事 不會因為功成卻陷入四顧茫然之境地------人 為 人生要時時努力工作 老子說順其自然 不是叫我們懶惰 為天下 人生才有價值 為公益而工作 通常很有成就感 而只有容易 才能持續公益活動 因為眾人意見多 不言 多說話 常會壞事 引來側目 輕諾寡信 不如多作少說 進行當中不要老是誇耀自己將作的事情 阻力較小 功成也不要居功 不要自衿自誇------地 由小做起 事情才能成功 再大再難的事情都能成功 儉才能廣 因為所圖者大 所以資源要節省 才不會後繼無力 所以凡事要講求效率------所以我把整本老子道德經(老子止笑譚)整理成三個概念 虛 為 嗇 再細分成 容易 不居功 , 為天下 不言 , 由小做起 儉才能廣 希望這樣一來 可以發揮執簡御繁的功效 增進概念網絡的效率功能 敬請朱老師批評指教 末學 林大千敬上
回應﹕
  君已得《道德經》之旨趣!但要言不繁,已備不添,陰陽兩字已足。君言作為註釋則可,然《道德經》之精髓在於「篤行」,否則多一學究,噪音更繁矣。
舊 166 留言者:林大千 [2000-05-31]
主題:
  關於道德經感謝朱老師棒喝,使我免於走入(光說不做﹚的歧途我曾經認真研讀您的智慧學九論許多次,對於具體物件的因果,勉強還能領略,但是對於抽象觀念的因果,就很難體會,懇請朱老師詳加開示,感激不勝。
回應﹕
  「抽象觀念」即《金剛經》所謂﹕「不住於相,不住於聲香味觸法」所得之念。蓋「抽象(抽=手+由﹕手從某處出,指脫離也。象=巨大的動物之形,其力大體強。﹚」者,忽略其表徵以求真實也。表象既抽,所餘不可見、不可聞、不可觸。「觀念(觀=雚+見﹕雚鳥眼大視準,注視。念=今+心﹕此刻之心。注目以視,悉心以思也。﹚」
  人若非特殊機緣,自幼至長,所習所知,不外感官的運用及後果。久而成習,習重難遷,在潛意識中,遂以具體事物為唯一判斷標準。
  若「生命」之跳脫物質世界然,精神之排列組合,也在極少數「人類」的大腦中形成。精神比生命層次高,力量大,傳之深遠,但其形成之機率微小。有如堆土成山,在「文化」、「思想」發達的社會上,情況稍佳。只是「噪音」也較大,多數人宛似山腳的土塊,是故高處不勝寒也。
  君欲體認,必須先經「戒」之法門,蓋「戒(戒=戈+手手﹕廾原示雙手,指雙手持戈,不能他顧也。﹚」者,止習用靜也。人實為感官之奴隸,為感官而生,因感官而動,喜怒哀樂全賴感官。若不革不戒,則永遠受形相所役,無從抽象也。
  至於「戒」之一法,建議參閱《六祖壇經》,老朽一應認知,皆源於此也。
舊 188 留言者:小生 [2000-06-13]
主題:
  請問「相」、「象」、「像」有何不同﹖
回應﹕
  問得好,這一類還有如「形、型」「獲、穫」等,連出版界職業「校對工程師」都攪和不清。有次還害得老朽動了肝火,保證「字責自負」,才過了「編輯」那一關。
  緣今日的教學理念、方法及教材,都源自民國初年。民國初年沒有什麼對錯,只是人們飽受內戰的蹂躪,還有幾個人能安下心來、從事深遠的教育工作﹖更重要的是,舉世面臨史無前例的大變革,西化學者如胡適之、陳獨秀等,適逢其會,他們臨渴掘井,發起了「新文化運動」。
  其歷史地位不容置疑,但談及著作思想,卻幼稚無比。尤其是他們接受了西方教育,不僅不懂傳統文化思想,且全力發揚他的「聖經」,將傳統文化(除了「紅學」,連易經都不懂﹚,一概打入死獄,遺毒至今。是以今日「山河雖在文化殞,肢體健存大腦空」!中華文化早已名存實亡,我輩不過西式的雜種文化人罷了!
  君不信,買幾本「字典」來看看,保證都是西式的「辭典」(所謂的 Vocabulary ﹚!再看「哲學思想」,中國先賢彷佛是四川打箭爐保護區的「大熊貓」!一個世紀來,所有的「碩學大師」們,都已「改名換姓」、「數典忘祖」了!為什麼﹖是否在文化上我們「也」應該做做「次殖民地」﹖漢字的「字」竟不如西方的「辭」﹖

  若非老朽早先了悟生死,已經知道世事的規律,想到這些就會氣沖牛斗,火冒三丈(目前還剩三寸﹚!老朽「一息尚存」,唯有「遠眺來世」,我們這一代無非是些衣冠楚楚的「洋買辦」。喪失了「思維」的「動物」,還奢談「什麼文化」﹖
  是「漢文化」低劣乎﹖請教「學者專家」們,全世界還有什麼「文字」,能包容所有的「常識、義理、智慧」,不須要查字典,就能靈活應用的﹖
  謝謝網友們為老朽操心,怕佔用了太多的時間。其實不必怕,老朽的時間從來沒有多過,也從來不曾少過,活著只為「傳道」。務農的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但問耕耘,不談收穫。這個區區的小網,只要能對各位略有助益,解疑釋惑,也就善莫大焉了。

  「相=木+目」,眼看樹木(烏龜看綠豆﹚,漢字的木字旁代表「生機」,目字代表觀察(原字橫寫,為眼之象形。如「眼」字,為目+艮,是觀察所艮、止之處也﹚,觀察樹木象徵木亦可能在觀察人,有彼此之意。
  當然,所觀察之內容,正是相字的本意。且用「辭」來印證一下,只要知道「相之體」為「觀察所得」,「相之用」=「彼此」,「用」常在前,「體」在後。如體在前,必為一種「人稱」如﹕相公、相士,或是「物件」﹕相宅、相府、相片等。
  屬「用」之彼此如﹕、相關、相愛、相同、相爭、相見、相瞞、相錯、相混、相激、相當、相類、相埒、相向、相稱、相乘、相等、相須、相乖、相重、相斥、相得、相符、相牟、相應、相較、相殺、相左、相干、相殘、相碰、相互、相配、相象、相迫、相伴、相饒、相侔、相倚、相知、相合、相會、相像、相偕、相似、相仿、相依、相信、相憐、相持、相投、相抵、相撲、相抗、相撞、相接、相擁、相距、相吻、相屬、相騙、相尋、相對、相差、相並、相峙、相續、相繼、相好、相娛、相異、相疊、相交、相親、相違、相逢、相近、相連、相通、相迕、相處、相詭、相護、相識、相遘、相遇
  屬「體」之觀察結果如﹕照相、骨相、貧相、看相、拜相、良相、福相、真相、窮相、輔相、宰相、露相、惡相、破相、形相、互相、面相、色相、丞相、儐相、命相、假相、吃相、屬相、薄相、首相、變相、將相、亮相、識相、

  「象」為圖形字,「象形」即指大象之形。在商朝時中原有大象,但並不普遍。每當有人初見大象,無不訝異(那時沒有介紹生態的影片﹚,回家對親人炫耀,光一隻「長鼻子」就把人搞糊塗了(當然是杜撰的,我那時還很小﹚。因此,象之一字,代表了對一件可「見」而未知的「徵兆」。
  象字只有體,用亦為體,如其「辭」﹕星象、景象、具象、卦象、印象、現象、形象、象徵、象形、象限、險象、氣象、假象、抽象、表象、對象、萬象、幻象、跡象等。

  「像=人+象」即人的「象徵」,「人」有什麼象徵呢﹖在古代事物比較單純(祇緣尚無網絡也﹚,人間與動物世界接近,熟悉與否是生存的主要保障。人之象徵熟悉全靠外表,因之「像」即指「形相」的略同者。像之辭﹕影像、照像、雕像、銅像、鑄像、相像、想像、肖像、形像、像樣、像片、偶像、好像等。

  「形=幵+」幵是並立的二根桿子,是毛髮,人一見即知者。「型=刑+土」,指用刀於干,置之於土,是一種「固定的」模式、方式,以利工作(凡有「土」之字,多指工作工具、環境地域等﹚。
  此二字相差千里,居然台灣教育下的專家們混為一談(「意識型態」指意識已定型之狀態,偏有人認為應寫為「意識形態」!意識可見乎﹖何形之有﹖保證那些「學者」、「專家」們會歷歷列舉過去之訛,傳之以訛﹚!

  「獲=犬+廾隻」指靠狩獵所得,「穫=禾+廾隻」為耕種所得,兩者的分別在於前者用力,後者靠「自然」之助。當有人說﹕「我收獲良多」代表﹕「由於我的拼搏,才得到很多。」而「收穫良多」是自然得到的,等於欣然接受。

  漢字的微言大義,已「微果僅存」矣!絕非市場坊間和今日小學可習而得之者!君子不爭,容人為上;謙受益,滿招損,多研漢字,思路必廣。
  唯此,老朽未竟之業,非電腦操作系統,而係「漢字基因字典」也!
舊 209 留言者: [2000-06-25]
主題:
  小生對於「道」理,人們總是知道而不常做到呢﹖
回應﹕
  宋理學家對「知難行易」及「知易行難」曾意見紛陳,事實上,「知行、難易」之間的關係,第一層在於「主觀、客觀及自我、他人」立場的分別。主觀=容易,客觀=困難;要求他人=容易,自我控制=困難。第二層則是「因果、體用」,「由因而果」=容易,「倒果為因」=困難;「得體得用」=容易,「失體失用」=困難。
  舉例而言之﹕「我要明理」,第一層﹕主觀(胡思亂想﹚=知易;客觀(旁觀佐證﹚=行難;先明理而要求(因果﹚=知難行易;先要求而明理(倒果為因﹚=知易行難;有具體事例(已明體用﹚=知易;無具體事例=知難。
舊 215 留言者:小王 [2000-06-27]
主題:
  朱先生在網上苦口婆心為眾生指點迷津,猶如一盞明燈。 在此先致上晚輩最高的敬意。今晚輩有一問題請問﹕文天祥衣帶贊曰﹕”孔曰成仁,孟云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從今而後,庶幾無愧。”對於吾輩後人有何人生啟示﹖還請朱先生您不吝開示一番。若蒙開解,不勝感激,謝謝!
回應﹕
  君一席問,問盡儒家思想之精髓矣!為了便於理解,先用漢字基因釋字,再用認知基因(行為、立場、目的﹚分析如下﹕
  漢字基因﹕「仁」=人+二﹕人與人之間的灰色區域,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以待。「義」=羊+我﹕羊者犧牲之祭品,以我為祭品,謀取眾利。「聖」=耳口+壬﹕耳聽口說悉一任自然,指不逾矩之人。「賢」=臣又+貝﹕手牽手,付之以貝,指能助人之人。「庶」=+廿火﹕屋下眾盛,發也,引用於語詞相當「如此」。「幾」=+戍﹕小絲+工作,力小而戍,數目不定,機會微少。「愧」=心+鬼﹕心中有鬼,不安狀。
  認知基因﹕先看儒家行為的「兩儀」、「四象」。
  「靜」﹕「體」–道統,理論。
    「用」–人民,生命。
  「動」﹕「因」–教化,實行。
    「果」–生活,安樂。
  再看立場的三才,若欲知儒家思想,當應知﹕
  「天」﹕國家社稷。
  「地」﹕生存環境。
  「人」﹕我、你、他。最後目的是「一」,即禮記之「禮運大同篇」也(最早之共產思想﹚。

  孔子終生所教,不外一個「仁」字,也就是「忠恕」之道,待人以寬,律己以嚴。到了孟子,他更進一步,強調要犧牲自己,服務他人。只有在個人能犧牲自己的利益,社會上始有真正的、和諧的人際關係,才能達到天下大同的境界。
  先聖前賢誨人不倦,著書立說,其目的,不外令後學領悟社會生態及人生意義。若學者知之,則就算不夠多(相當少,庶幾﹚,也能無愧(心安﹚了。
  儒家之思想曾令中國屹立世界三千年之久,今日一時蒙塵,無須憂心。正如山林野火,滿目焦黑,然風化雨育,隔年又是一片新綠。
  人性貪婪,短視愚昧,聖賢們仁至義盡,良有以也。世事盛衰生滅,勢所必然,一個時代之殞落,正是另一個時代的契機。真正有價值的思想,必然根植人心,經得住考驗。有心之後學,是愚是智,為凡為聖,端視一己之覺悟也。
舊 233 留言者:林一鳴 [2000-07-06]
主題:
  前日問及書法一事,先生分析精闢。偶然翻閱梵谷畫作,「恍然」。其實道理簡單,現今電腦影像軟體可仿製產生梵谷的畫作,可是無法創造一梵谷;同理,電腦可重覆王羲之,但無法創造另一王羲之。攝影表達世間所見的客觀真實,是「同」。畫家旅行的隨筆,反映心境,因各自不同,是稱「異」。有同有異,如同宇宙同時包含了「一致性」與「多樣性」,因此這世界有秩序同時又富於變化。以上小小心得,供網友參考指教。附帶一問﹕為文時遇到「恍然」兩字,深怕用錯字,查了一下國語字典,意謂﹕忽然。但「恍」字﹕心 光,是否指心中有光,靈光乍現之意﹖
回應﹕
  正是,此外,古人用燭,燭光搖曳不定,故又作不定解。
舊 234 留言者: [2000-07-06]
主題:
  靜座須意守丹田否﹖如何能做到﹖素食是否更有利於身心﹖
回應﹕
  1,「意守丹田」是「練氣功」的訣竅,除非有「明師」在旁指點,不可率為也。
  2,素食也要看目的,如為有益「身心」,也未必。任何事「過猶不及」,素食有「大素」、「長素」、「間素」及「齋」等,「齋(=齊+小﹕齊者規律,小者不大﹕小小的規律,指保持肅靜的書房,或人不吃肉食。﹚」本指出家人所食,出家人心存慈悲,不吃「可動」之生命體。「素(=+糸﹕光澤之絲,指單而純之性質。﹚食」係簡單而純淨之食物,坊間自以為是者,加油添醋,人云亦云者推波助瀾,遂成花花世界。實則人生道理簡單至極,沒有智慧的人就喜歡弄成複雜如「很有學問狀」,實則愚者自愚。
  「中庸之道」是絕對正確的(請細讀《中庸》,比老朽講得透徹﹚,食物須均衡,飲食要節制,心情要輕鬆,觀念要凝聚,身心自然康泰了。
舊 272 留言者:skylees [2000-07-24]
主題:
  嗨,朱先生您好。敝人自開網以來,就常常上網察看留言,遇有疑惑而求教,先生都不吝解惑,非常感激。也因為對先生著作多有涉獵,對先生德行有相當程度的瞭解,也非常欽佩先生「人棄我取」,捨身救「中華文化」的氣節。先生在之前回覆網友的留言嘗謂「使大眾有知,使智者無欲」,敝人認為「使大眾有知,易;使智者無欲,難」。今日亂象叢生,多為智者有欲使然,設若大眾從無知到有知,從無所慾到有慾,屆時亂象、資源浩劫豈不加倍接至﹖但又憐惜大眾淪為「俎上肉」的現狀。要讓大眾知或不知,試問先生會如何裁量呢﹖如何使智者無欲呢﹖
回應﹕
  誠然!誠然!
  「使大眾有知」是入世觀;「使智者無欲」則為出世法,「難、易」是「相對論」,但不能一概而論也。
  有知必有欲,蓋「求知」亦欲,若謂「無欲則剛」,斯人若非「大智若愚」,即已成仙成佛矣!老朽有欲,欲求中華文化大盛於世,豈是「智者」所為﹖
  「欲(=谷+欠﹕谷低下,有所不足﹚」亦可分,「私(=禾+﹕禾之於己﹚欲」謀己,必有害於「公(=八+﹕背己之需﹚」;「眾欲」求全,不得不為。
  是以,老朽之「欲」,若係大多數中華兒女之所同,則屬「眾欲」,是「智者不可無欲」也。是耶非耶﹖當俟眾人之醒,醒後始知。
  所謂「入世」,是人生於世間之職責。從古至今,人世未曾得有一日清寧(所謂治亂者,無非五步與十步之別﹚,既入人世,就是一場考驗。考場中,不見「考官」,考生有作弊者,三榜及第,容或飛黃騰達,終究「紅樓一夢」;有埋首疾書者,兢兢業業,中規中矩,不過一生庸庸碌碌,混個溫飽。有逃避者,「不視、不聞、不言」,人生白來一趟,尚未過關;有憤世嫉俗者,人生變成一潭污泥,陷溺日深。
  其故安在﹖既墮紅塵,難知人生真面目也!
  繼而「出世」,在千年前,「知識」尚未「解嚴」,人們恒以「宗教」形式行之。為了不受欲望干擾,唯有避居深山,圖個清靜。但是又怎樣能讓人脫離塵世這個花花世界呢﹖於是,「神話、神通」出現了,人嚮往之,篤信之,係因﹕
  前提﹕人不可能理解人生的一切真相。
  假設﹕有人自以為知,或人不知自己所知是否真實。
  推論﹕最理想的方法,是說得與現實相差甚遠,難以求證。
  這便是「宗教」,人不必追究,相信就好。然而宗教也很有可能「接近真實」,但必然是先於「知識」之普及(否則不是宗教﹚。以中國的神話、神通為例﹕順風耳、千里眼、騰雲駕霧、呼風喚雨,如今不都實現了嗎﹖連長生不老也快了,五年內,「衰老基因」調整技術將會試驗成功,人類還有什麼夢想﹖頭上發光﹖那算哪一門子﹖
  老朽寫作《宇宙浪子》一書,即因見及人人夸夸其談,要「解決人類問題」,竟然不知問題就在人自己。老朽便決定用小說形式說明之,假定所有今人所提出的「問題」都解決了,世界是否會「好一點點」﹖事實上絕無可能,世界就是世界,真實永遠是真實,從來未曾好過或壞過。只是「有『我』就有『問題』」,人不願由「自我」下手,問題永遠是問題,誰也解決不了。
  所以,說「易」不易,說「難」不難,但視「動機、立場、目標」而定。
舊 280 留言者:陳先生 [2000-07-26]
主題:
  早一段日子,生活上發生一事,以往也發生過,遍遍和批命書寫的一樣。本不理它,但卻巧合得令人驚愕,這些事不論是好是壞,卻令我覺得人生不由己。如果一切由天定,人生有多少是屬於自己﹖生存為何﹖
回應﹕
  「屬於自己」﹖「自己」又是誰﹖如果「真正」知道自己是「誰」,那就能知「有多少屬於」自己。這個「誰(=言+隹﹕說鳥﹚」字設計妙極,說鳥﹖意猶未盡,人必接問﹕「說什麼鳥﹖哪一隻」,說人亦然,追根究底,時至自知。
  生存之目的,即為求知「自己為誰」。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