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77 留言者:小楊 [2008-11-12] |
主題:8071則之主題萃取練習 朱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請老師指導: 1,認知界:老闆派二人觀察山上火災,二人只觀察而不參與救火。 2,理解界:體:語言;用:溝通認知。 誤解對方言語,會導致錯誤的反應。 3,剖析界:因:語言為一種模糊概念;果:錯解概念會造成判斷錯誤。 因:以表面字義墨守成規;果:未能因地制宜而造成危險。 未深入理解對方言語意義,無法因環境來採取正確的應變。 學生 敬上 |
回應﹕ 1,正確。 2,不確。此「誤解」非誤解,乃愚笨。 3,不確。 |
#8076 留言者:華子 [2008-11-12] |
主題:練習 主題萃取練習,敬請老師指點。 一、認知界:消防員促大漢救火,大漢辯解觀望。 二、理解界:體:責任;用:表現。 大漢只知老闆責任,不知社會責任。 三、剖析界:1、因:大漢自私,果:找借口觀望。 2、因:大漢狹隘教條,果:錯誤執行命令。 大漢不是貪生怕死找借口,就是心胸狹隘錯執行。 |
回應﹕ 1,不確。 2,不確。 3,不確。 |
#8075 留言者:乾乾 [2008-11-12] |
主題:答8071則文案 朱老師: 您好。 試答如下,請老師教誨: 1,認知界:二大漢滑詞推卸救火責任。 2,理解界:體:老板指令條文;用:推卸責任。 大漢以老板指令條文為借口,推卸救火責任。 3,剖析界:因:拘泥條文;果:違背常識。 因:利己至上;果:違背良知。 利己至上之人利用深文刻法,為推卸責任而不顧良知常識。 學生 敬上 |
回應﹕ 1,不確。主題扭曲,實二笨蛋也! 2,不確。非「推卸責任」,實乃無知。 3,不確。 |
#8074 留言者:阿奇 [2008-11-12] |
主題:答#8071主題萃取練習 1,認知界:山上起火,兩盲從之大漢自以為盡責,只觀火不救火。 2,理解界:體:看火;用:採取必要行動。 看火之目的是要確認火勢大小,採取必要行動。 3,剖析界:因:盲從命令;果:無法溝通,觀火不救火。 盲從之人自以為盡責,不知變通,難以溝通。 |
回應﹕ 1,正確。 2,正確。 2,正確。 |
#8073 留言者:曾凡 [2008-11-12] |
主題:#8071 主题萃取练习 1,認知界:兩大漢領老闆之命觀山火之勢,拒不協助消防隊員救火。 2,理解界:體:山火;用:危害。 體:責任;用:達成目標。 體:救火:用:公益。 3,剖析界:因:固守已責,不知變通;果:不分事情輕重緩急。 因:不分事之輕重緩急;果:於事無補,作壁上觀。 人皆有其立場與目標,若不能基於一致,則無法溝通。 非常感謝朱老之教誨:“主題非文章,不夠精簡。”這確實是主題萃取時易犯之病。學生正努力改進之。體用指性質,因果指過程,此觀念乃傳統文化之精華。對此,當用心觀察、體會、分析世事,明心見性。 |
回應﹕ 1,不確。 2,不確。 3,不確。 |
#8072 留言者:禪心 [2008-11-12] |
主題:試答#8071 1,認知界:山上起火,消防隊員忙於滅火,兩大漢只在場觀火。 2,理解界:體:消防隊員;用:滅火。體:兩大漢;用:看火。 (上述體用如果答對,是否可再抽象成-體:責任;用:表現、執行?) 各自執行所負之責任。 3,剖析界:因:期待達成任務。果:授與責任執行。 拘泥固執,不知變通,往往自受其害。 |
回應﹕ 1,正確。 2,不確。 3,正確。 |
#8071 留言者:網主 [2008-11-12] |
告網友: 前則文案,有兩個重點,1,胡氏之貪圖富貴。2,胡子語文不通,難與大戶溝通。此則於認知境界之難處在於長話短說,蓋主題者,「題目」也,怎能長篇大論? 此外,體有何用?因有何果?習者不妨於寫後,先行用思考驗證之。體用指性質,因果指過程,此觀念乃傳統文化之精華,早被時賢所棄。若網友實在無法瞭解,不學可也,免生煩惱! 原文: 昔者,湘西有某大戶,富甲一方,納有小星數人,各擅姿色,各霸一房。時值抗日戰起,兵燹遍野,禍延內地,各房遂自理財產,作鳥獸散焉。 日寇降後,大戶重整旗鼓,步履蹣跚,各房一一歸隊。唯大老婆胡氏,腰纏萬貫,移居海外,已與洋人再婚,育有子女多人。 此乃時代悲劇也,胡氏之難於回歸,其理犖犖大者有三: 一、已適洋居,未能遽改也,尤以子女率皆洋種,落地生根矣! 二、昔為大房,三千寵愛皆為群妾所分,生趣毫無,已義無反顧也! 三、今世流行世界村、民主潭、自由人,鄉音頻改鬢毛催,豈有不高飛之理哉? 唯天有不測之風雲,於911一役後,全天下恐怖之勢成。胡氏所適之新夫,於商場折翅之餘,樹倒猢猻散,子女又奔東西。造化弄人,胡子赴大陸謀生,於長沙得識該大戶,時年已老耄,為一地方企業總裁。雞與鴨講,對話如次(皆透過翻譯人員為之): 大戶:「君有何能耐?」 胡子:「某有一半中國血統。」 大戶:「既如此,何以不擅漢語?」 胡子:「實母之過也!曾以為中國必亡,習之無益。」 大戶:「今何以來此求職?」 胡子:「所求不多,唯能糊口,望乞接納。」 大戶:「糊口事易,唯君來此必有所圖,何不據實以告?」 胡子:「實則母氏曾言,於此間有一親人,名xxx,但久覓不得。」胡子不識漢字,特將其音拼出,書於紙上,呈大戶。 大戶觀後,曰:「難怪!難怪!汝之拼音與我輩有異。既如此,本人可介紹君赴北京,該處必有能識此音之人也。」 主題萃取建議: 1,認知界:胡氏貪圖富貴羈美,胡子語文不通、欲投奔某大戶而不果。 2,理解界:體:語文;用:溝通認知。 語文不通,人與人之間,無法互動。 3,剖析界:因:語文為國家民族之根本;果:語文不通必成陌路。 因:追求富貴者常輕視語文;果:無法㗕通良機頓失。 唯利是圖之人輕視語文,待環境改變,無法把握良機。 又一則: 山上起火,消防隊員急急赶來,見兩個彪形大漢,在山邊叉手觀望。 消防隊員說:「你們快來幫忙!」 大漢說:「不行,我們有我們的責任!」 「有什麼責任比救火還重要?」 「老闆知道失火,叫我們來看,不能違命。」 「光看有什用,快救火呀?」 「我們只負責來看,別的與我無干。」 「山火燒過來多危險,你這叫負責?」 「老闆只叫我們來看呀!我不是在看嗎?」 網主人白 |
#8070 留言者:至周 [2008-11-12] |
主題:8055.練習 1,認知界:一位混血兒(胡子)為尋親而求職,被某大戶婉拒而轉介。 2,理解界:體:胡子說話不實;用:尋找親人。 胡子赴大陸謀生,想先在大戶之處謀職安身,繼而尋找其母曾提及 之親人。 3,剖析界:因:胡子先天的條件異常,後天又未對大戶據實以告;果:未被大戶接 納,而建議胡子可赴京北上尋知音人。 胡子的長像和口音與當地人不同,又未對大戶坦誠,故胡子求職遭 拒。但是大戶聽出其口音特質,故仍提點胡子一個方向。 |
回應﹕ 1,正確。 2,不確。 3,不確。 |
#8069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1-12] |
主題:主題萃取 朱夫子尊鑒: 1,認知界:胡母忘祖不歸,亦以中國必亡,漢語習之無用,未讓其子學習漢語,以致 不能與大戶使用「漢語音」或「漢文字」溝通。大戶亦以其個人意識形態,不愿接 受胡子之拼音,請胡子另謀高就。 2,理解界:體:文字、語言;用:生存、溝通之工具。 「X京」拼音本是給「外國人」學「說」中文用的,漢字的「辨」、 「識」、「讀」、「寫」對外國人則須下苦工非易事。 3,剖析界:因:絕大多數的外國人學的是「X京」拼音,大戶以其「X西」意識使用 「X西」拼音;果:胡子(外國人)成為意識形態下的犧牲品。 中文的標準拼音早在一九一八年就訂定了,「隔絕」了別人,也就「孤立」了自 己。 左正飛敬答 |
回應﹕ 1,文太長,非主題。 2,半確。解釋不確。 3,不確。 |
#8068 留言者:遊子 [2008-11-12] |
主題:答8055則 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請老師教誨: 1,認知界: 罔有中國人血統的胡氏之子卻不擅漢語,導致久覓不得之親人雖近在眼前而不識。 2,理解界: 體:文字;用:溝通。 語言文字為人與人溝通之工具。 3,剖析界: 因:使用之語言文字不同;果:胡氏之子無法與親人溝通。 使用不同之語言文字,即使有相同血統之人亦無法溝通。 學生 敬上 |
回應﹕ 1,正確。 2,半確。解釋不確。 3,半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