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8291 留言者:阿奇 [2008-11-27]
主題:答#8281主題萃取練習
  1,認知界:濟公點化求佛之人,真佛不玩法術,家中老母即真佛。
  2,理解界:佛在心頭不假外求,老母愛子之心即佛心。
  3,剖析界:人常捨近求遠,不知時刻用心思索,所求就在身邊。
回應﹕
  1,不確(老母非佛)。2,正確。3,正確。
8290 留言者:富景 [2008-11-27]
主題:# 8281主題萃取練習
  朱先生您好:
  1,認知界:濟公告訴某人:「真佛就在自家中,何來求我!」
  2,理解界:母親待子無私,不正是佛心的表現!
  3,剖析界:一般人無視於身旁已擁有的珍貴事物而盲目的向外追求。
回應﹕
  1,正確。2,不確。3,正確。
8289 留言者:心一 [2008-11-27]
主題:练习
  1, 認識界:某人虔心求佛,卻不知如何作佛,濟公點化之。
  2, 理解界:法術不是佛,求佛當從生活中點滴的小善做起。
  3, 剖析界:放棄責任,為求佛而棄老母於不顧,則遠離佛矣。
回應﹕
  1,正確。2,不確。3,正確。
8288 留言者:阿三 [2008-11-27]
主題:主題粹取練習
  1,認知界:濟公點化某人,學佛必先從孝順做起。
  2,理解界:學佛之本在做人;做人之本在孝順。
  3,剖析界:佛身、佛法皆非相,學佛不能著相,著相而不孝,非與佛境相應。
回應﹕
  1,不確。2,正確。3,正確。
8287 留言者:秦漢唐 [2008-11-27]
主題:答8281則主題萃取
  1,認知界:濟公點撥某人,示以「佛在身邊、毋庸外求」。
  2,理解界:自性即佛,諸相皆妄。
  3,剖析界:迷失自性者,捨本逐末,求佛求法皆是虛妄。
    學生  敬上
回應﹕
  1,正確。2,正確。3,正確。
8286 留言者:網主 [2008-11-27]
告網友:
  自本月一日起,為了萃取主題,忙亂經月,各位很像用彈弓打鳥--偶中多不中!雖然舉世有這種能力的人不多,但正因如此,老朽雅不願帶著這種絕活駕返道山!只是,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各位挖空心思,老朽也打破腦袋,偏偏想不出問題所在!若不知問題,當不在三界中、淪落五行外了!
  物理學有條定律:「宇宙中沒有絕對相同的時空坐標值」。既然沒有相同的時空,每個人的立場迴異,見解必然不一(因容錯標準難定)。果真如此,從古至今,豈非人人自說自話?老朽自以為是,在此夸夸其談,妄想與網友們溝通,是否上演幻廬版本的「米性應怕死波」--一場荒唐大夢?
  老朽深信人性具足相同的基因,我國傳統的讀書人常能詩文互通,彼此之間惺惺相重。只惜今世在西風吹襲下,唯物是尊,精神生活已經蕩然無存(美式娛樂只提供感官刺激)!網友們成長其中,容或一時受環境影響、或被習慣朿縛,對文章的主題自是陌生,難免惶惑無措。
  老朽一再反思,是否教法有誤?時正在撰寫「文易」,要述明其「易」,必須一步一步反推至最初的基因。這才發現,老朽雖一再講解「漢字基因」,但顯然懂者不多!假如連abc都不知道,英文豈非天書?再憶及當年花蓮農校教書,學生們連1+1=2都不知道,還能教什麼?
  當年,老朽做了「逃師」!這次不能再逃了,因為連走都會變成「走屍」!如今連農夫都做過了,每天看著悉心培植的幼苗成長,感到無比的安慰,何不重拾教鞭,從漢字基因講起?
  不過,人老了,精力消退,不知還能堅持多久!再說,明春圖文系統有望成央A工作將如海嘯來襲!也罷,且教一天算一天!只要有一個學生願學,地獄未空,老朽就成不了佛!
  暫定自12月1日開始,主題停步,開教漢字基因,兼講「字易、詞易、文易」。

      網主人白
8285 留言者:至周 [2008-11-27]
主題:#8281主題萃取練習
  1,認知界:人多半需見法身始生實信,活佛為普渡救人而現身說法。
  2,理解界:愚人只相信感官剌激,真人透過理性建立確實信念。
  3,剖析界:愚人需聞活佛提點,方知「至親」才會奮不顧身救人、是真正的佛。
回應﹕
  1,正確。2,不確。3,不確。
8284 留言者:九洲 [2008-11-27]
主題:#8281主題箤取應答
  1、認知界:濟公之法,意指佛無真假,只有愚智之分。
  2、理解界:體:障眼法術;用:測試智愚。
        體:定見;用:不變。
        某求佛無定見,常見異思遷,卻不知私乃愚之本。
  3、剖析界:因:求佛;果:老母。
        佛即眾生、眾生即佛。
回應﹕
  拒評!見8263則!
8283 留言者:華子 [2008-11-27]
主題:練習
  1、認知界:濟公點化求佛者,真佛就在自己心中。
  2、理解界:體:真佛;用:心明理澈。
        真佛就在自己心裡,求佛就是求己心明理澈。
  3、剖析界:因:信徒求佛不識佛;果:枉費經年又辛勞。
        「佛在心頭迷不識,妄求天邊浮雲滯」-﹟5451
回應﹕
  拒評!見8263則!
  又露本來面目矣!
8282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1-27]
主題:答8281
  朱夫子尊鑒:

  1,認知界:濟公渡與人知,佛不用外求,家中老母即是佛。
  2,理解界:母聽兒呼:「佛陀救我!」,心焦,放下一切,前往營救。
  3,剖析界:人母對其子女之情最真,肯為子女犧牲一切,即為子女之佛。
回應﹕
  1,不確(老母非佛)。2,不確。3,不確。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