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0 留言者:乾乾 [2008-12-08] |
主題:試答#8495則 朱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有邯鄲學步之感,請您指正。 1,殊塗同歸:山頂唯一,登頂之道殊多。謂人之成長經歷雖異,而能達同一境界。 2,天壤之別:鳥翔天際,蚓鉆壤下,人居中觀察,比之擬之,而知其差別之巨大。 3,人欲橫流:人之慾望無窮,若不築壩以防之,修堤以導之,勢將如洪水之滔天。 4,地老天荒:地難老也,天其荒乎。有情人唯願此情長久,感天動地,與之同壽。 5,非昔是今:為言今日樣樣是,必斥往昔種種非。是非端在立場,今昔事乃借口。 6,如履薄冰:人小心走過薄冰,其心態為而如哉。人生險難重重,時刻保持此心。 學生 敬上 |
回應﹕ 「殊塗」應為「殊途」。「非昔今是」兩觀念不對稱,應為「今是昔非」。 「地老天荒」指永恒的未來,非「地難老、天其荒乎」。 觀文,小心翼翼,謹謹慎慎,可及遠也! |
#8499 留言者:小兆 [2008-12-08] |
主題:作業練習 請老師指正: 寢食難安:擔憂某事,心難平靜,導致難以入眠、食慾不振。 如虎添翼:本就頗具能力,又增加新的才能,因而更加精進。 怨天尤人:逆境之中,不自我檢討,只責怪他人、埋怨命運。 無懈可擊:找不出鬆懈、不週全之處,可以供他人趁機擾亂。 盡棄前嫌:兩人因某事而有怨隙,卻能拋開成見,不再計較。 老謀深算:能深入的思考週遭之環境,與本身有何利害關係。 |
回應﹕ 無懈可擊:「找不出鬆懈、不週全之處,可以供他人趁機擾亂。」標點誤置,易誤解。 「鬆懈、不週全」不能平行斷句;「…不週全之處,可以供他人趁機擾亂。」不通! 盡棄前嫌未必指兩人,書之於此,表示觀念偏差。 老謀深算解釋未達意。 |
#8498 留言者:沙粒 [2008-12-08] |
主題:試答今日作業 朱老師: 您好! 試答今日作業: 1,捨本逐末:拋棄重要的東西,去追求枝節的或不重要的,比喻做事抓不住重點。 2,苟延殘喘:暫且、苟且的延續殘餘的呼吸,比喻卑微、勉強的活著。 3,斷章取義:截斷一篇文章,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道理。指引用與原意不符。 4,以貌取人:只根據一個人的外在形象、相貌來判斷人品質、能力的好壞。 5,不三不四:不象這也不象那,形容人不正派,不倫不類。 6,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風,比喻倚仗有權??的人來欺壓人。 沙粒敬上。 |
回應﹕ 「不三不四」遠較所述深刻。 觀文,心理穩定性不足,遇事容易緊張。 |
#8497 留言者:逆海風 [2008-12-08] |
主題:#8495作業 請老師指正: 黨同伐異:人有利則聚,聚則結黨排他。據不同觀點、所屬團體而攻擊他群體。 爾虞我詐:人因利害而交涉,一方利則另方害,是故彼此懷疑,使用手段相欺。 朝三暮四:資源分配恆定,愚人因獲得時間之異不滿,引伸人心行為反覆無常。 白駒過隙:白駒過隙,迅速且難辨。喻人生短暫,時間經過極快,易逝而難留。 簞食瓢飲:形容生活物資簡陋,典於論語。喻其人不重物慾,自得於學問之中。 畫龍點睛:龍者體龐形繁,難畫之至。古雲點睛即飛去,喻能掌握整體之核心。 |
回應﹕ 很好. 觀文,好用心計,求全求真. |
#8496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08] |
主題:答8495 朱夫子尊鑒: 一飯千金:在困境中得人相助,應銘記不忘。得志時,應予以相助之人厚謝。 對癥下藥:要解決問題不可只觀其表象,必須察其原因,方能做正確之處置。 居安思危:安樂時,必須想到未來亦可能有危難,先做準備,以防不時之需。 亡羊補牢:出了差錯,必須及時設法更正補救,以免繼續遭受到更大的損失。 背道而馳:雖具有好條件,如一切所行,皆與欲達之目標相反,則不會成功。 三令五申:上級對下級,對命令多次重覆說明,使下級明暸、服從而能遵行。 |
回應﹕ 「對癥下藥」應為「對症下藥」,蓋「癥=病的徵兆,困難所在」,無法「下藥」也! 遣字恰當,很好。 觀文見性:上進心強,工作努力,知恩必報,有過必改。 |
#8495 留言者:網主 [2008-12-08] |
告網友: 漢字教學之六 教至「類別分析」,因其內容須連續講解,講義尚在寫作中,先暫以本則代之。 人是經驗動物,甫生,連生存能力皆無,需要父母、社會呵護,以至成長。而成長期間,由純然主觀之個體進而融匯於團體之中,這種融匯全賴溝通,否則不能和睦相處。於茲,語言、文字應運而生,是稱「精神介面」,其重要性與食物之於肉體完全相同。 在傳統中華文化中,素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之論,所謂「讀書高」者,所指係「讀聖賢書、學溝通文」也!是以人人得以溝通達意,先解人需、後理情事!中華文明歷五千年不衰,即令嚴冬冰凝,也有春山含笑之時。 不幸自上世紀五四運動而後,國人被髮左衽,滿口蝌蚪呀唔,吃喝玩樂無礙、升官發財有道,已無人重視語文矣!如今,同是中國人,同居一地,甚至兄弟姐妹之間,語文只是發洩謾罵之工具,以供朝野社會上下、雞鴨貓犬齊聲耳! 老朽怪胎,因早年沉迷仙俠小說世界,所接觸者,唯獨一人之說。日久成習,滿以為「理當如此」。旋道成下凡、返回人間,竟然發覺群蜂競舞,人人自以為是,萬事無一標準!及長,又見師長同學、社會賢達,無非人云亦云,莫衷一是!老朽處處碰壁,於情於理不堪聞問,遂自繫罟網焉。 於今,互聯網上有網數億,網上蚊蚋無數,但見情色財氣,鮮得一義。而本網僅談文化,枯燥蒼白,八年來網友數千,不離不棄。每為報答網友,老朽傾囊以授,然巨石沒頂、海濤依舊。幾經分析,始知:老朽錯矣!錯在彼此語文異途,網友們所云乃西式雜文,老朽則係耄口曩思故。 連日來,老朽由主題而義理,一一測試,果然各位多已習慣於「文字表面」。更糟的,是百年來,國文只教「詞組、文法」,而此二者一概是泊來品!所謂泊來品,無不光鮮其表、敗絮其中,用為語文,其膚淺程度,只能供作談情說愛、生財之道用! 這正是今世之「泥石流」泛濫成災也!一語多釋,同文異見,夫妻各夢,父子成敵!法律本應有唯一標準,但在各種利字當頭之執法、立法者及律師操弄下,早已令人無所適從!其結果,人只相信錢財,因為錢財不會開口,不須與人溝通! 若人不能與人「正確無誤地溝通」,人必不能信任任何人!若人不知概念的定義,必不可能得到正確無誤的觀念!若人不具備正確無誤的觀念,人人自以為是、人人與他人為敵、人人向金錢物欲投靠,這個人間還剩下什麼?除了爬滿地球表面的「物奴」以外? 可是,物奴們聽得懂人話嗎? 話說回頭,人話有必要說給物奴們聽嗎?只是,知人性始有人性,推己及人。縱然人難免一時「糊塗」,事物有一定的因果,宇宙有一定的流程,該受罪的人,罪總得受完才是!漢字漢文該當潛藏,潛藏就是!輪到老朽來講「故事」,老朽上台就講,管他有幾個人聽得進去? 其實,漢字係以「生存大義」為象,「單字概念」為基,每字皆有固定之概念,用以表達天人關係。然因社會日趨複雜,概念組成觀念,觀念代表廣泛。自是,與其說以「概念溝通」、毋寧說是「觀念溝通」。因為概念係「約定俗成」,既已俗成,是為「溝通之器」,而「器」無須再行溝通矣! 當人以觀念溝通時,又基於方塊字的特性,整齊的規律易於「一目瞭然」。故而常以組合之「複合概念」代表某一觀念,或多個複合概念所組合之「事件觀念」。前者常被稱為「詞組」,後者則為「成語」。經常,成語就是某一故事之「主題索引」,只需四個字,就說明了數以千倍、萬倍的內容。 這種觀念溝通雖然功能強大,但在一些「持技而驕」的文人俗士濫用之下,往往一篇文章變成了堆砌雜碎、吹噓炫耀的大倉庫!久而久之,「想當然耳」無限上綱,漢字便失去了應用價值。所以,驕文必敗!漢字終於走上了末路! 然而,世事盛極必衰、衰久必起、能正則盛。隨著國家的興旺,民族自信心逐漸恢復,苟若漢字精華得傳,傳之有人,何慮漢字不能大放光芒? 本日作業,把「萃取主題」反向,將成語當作「主題」,解析成為文章。 試寫六則成語,各限三十字以內之註釋(可查詞典)。 網主人白 |
#8494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08] |
主題:覆試7943 朱夫子尊鑒: 1,認知界:某師見其生,行事不利于社會,捫心自愧,辭職再讀書,覆以教人。 2,理解界:因為教師只教技術,所以學生只學到了做事技術,而不知倫理道德。 3,剖析界:反之,教師應以教做人為先,技術為輔;否則學生挾技術為害社會。 |
回應﹕ 1,正確。2,正確。3,正確。 |
#8493 留言者:小程 [2008-12-08] |
主題:練習 (一元-點) 氣 象 ┌───────┴───────┐ 一維(兩儀-線): 大氣 氣流 ┌───┴───┐ ┌───┴───┐ 二維(四象-面): 氣溫 氣團 氣候 天氣 ┌─┴─┐ ┌─┴─┐ ┌─┴─┐ ┌─┴─┐ 三維(八卦-體)氣壓 氣層 冷氣團 暖氣團 冷熱 乾濕 陰 晴 1,認知界:某生上學不讀書,畢不了業還怪別人。 2,理解界:因為某生認為考上大學就代表水平足夠了,所以不再用功。 3,剖析界:反之,如果認為人生處處是考場,必然加倍努力,不虞畢不了業。 |
回應﹕ 分類有進步。 1,正確。2,正確。3,正確。 |
#8492 留言者:朴石 [2008-12-07] |
主題:8477則練習 朱老師: 您好!完成8477則練習,請老師指正。 1,認知界:某生考上大學後未上一節課,5年後也要求畢業。 2,理解界:因為畢業是對大學學習過程的總結,所以未上一課的某生不能畢業。 3,剖析界:反之,玩了五年的某生如果能畢業,那麼畢業就成了毫無意義的形式。 二分法練習二次都沒能通過。分析原因,很重要一點是平時思維習慣滿足于西方分類法,還有一點是對事理未真正貫徹過“格物”功夫,練習時全暴露了。先是以“天”,后是以“閥”,中間試過幾個概念,但分的過程中就感覺很難,難在習慣也難在不真正理解內在事理。 以“拳”為題,再試一次,請老師指正。 ![]() |
回應﹕ 1,正確。2,正確。3,正確。 分類還是老毛病,「拳=雙手握米時,手指在掌心握成一團」,在此指什麼?若指「拳術、拳法」尚可,但應注明。且體、用時前時後,表示只是硬填,並未形成「系統核心」!這是「做學問」的大礙,宜小心為之。此外,概念數長短不齊,僅分到三維不妨,若再分下去,將目為之奪,難以專注矣!是故,從事基礎工程,文字之簡練功夫不可或缺。 文字之簡練全等於思維之精確!人之大腦容積相近,但個人能力相去天淵!何以如此?若有一桶,有人裝滿了廚餘,還能有什麼用處?由於空間有限,人生時日也甚短暫,而宇宙中變化無限!要想多知多識,唯一的訣竅,就是「取材要精、堆置要齊、安排有序、內容有用」!如斯,是稱精確! 老朽曾在本網出題收徒,令寫自傳以200字為限。當時考倒一大票,未來要求更高也! |
#8491 留言者:阿奇 [2008-12-07] |
主題:答#8438漢字教學之五練習 「天」, 譯文:會意字,最「大」之上尚有「一」,人所知環境之上限。 系統:為一開放系統,上系統未知,下系統包括人所知各系統。 性質:性包容,質含虛實。用其包容以涵蓋各系統,用其虛實以生養萬物發展進化。 認知:動、靜之間為天,涵蓋全部時間、空間,包括所有認知現象。 介面:動靜。 基因:能量。 (一元-點): 天(能量) ┌───────┴───────┐ 一維(兩儀-線): 規律 現象 ┌───┴───┐ ┌───┴───┐ 二維(四象-面): 結構 流程 抽象 具象 ┌─┴─┐ ┌─┴─┐ ┌─┴─┐ ┌─┴─┐ 三維(八卦-體):兩儀 三才 體用 因果 空間 時間 靜 動 |
回應﹕ 「天」之基因為「能量」,但未必就是所分類之系統。若以能量為系統,所分析者八竿子打不到一處!且「具象--靜、動」何指?「流程」有何體用?並非將一應詞組掛上便稱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