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9 留言者:華子 [2008-12-13] |
主題:補作業 簡述漢文憲法: 漢文的根本規則惟二,一是尊先後之序,二是以本義為基準。尊先後之序指先出現的概念先理解,後到者為補充;而概念一升格為觀念則退居幕後,觀念成主角。以本義為基準指以概念之形成源頭為基調,引伸為補充。 |
回應﹕ 對。 |
#8608 留言者:心一 [2008-12-13] |
主題:练习 1,認知界:少林僧學武說而不練,妄以武技之威名嚇退賊人。 2,理解界:平時學武不練功,靠武技之威名難嚇賊人。 3,剖析界:反之,他若平時苦練武功,必能擊退賊人 |
回應﹕ 1,對。2,對。3,未必。 |
#8607 留言者:真善美 [2008-12-13] |
主題:繳交作業 朱老師: 您好,完成作業,請老師指正。謝謝您。 1,認知界:一個自誇武功高強卻光說不練的和尚,遇到只想吃飽又不怕死的賊。 2,理解界:因為和尚平常不勤練武,所以遇到賊時,只有言語的恐嚇根本沒用。 3,剖析界:做任何事都需要平常就下功夫,遇到突發狀況時,才能夠派上用場。 |
回應﹕ 1,對。2,對。3,對。 |
#8606 留言者:修行人 [2008-12-13] |
主題:提交作業 請老師指正: 1,認知界:光說不練的武僧,遇要錢不要命的賊。 2,理解界:因為武僧??有真材實學,所以只能動口。 3,剖析界:反之,??有真功夫的武僧,必然虛渡光陰,而後悔莫及。 |
回應﹕ 1,對。2,對。3,未必。 |
#8605 留言者:秦漢唐 [2008-12-13] |
主題:答8598則主題萃取 1,認知界:光說不練之僧舌戰餓賊。 2,理解界:因為該僧日日空談、光說不練,所以沒有真本領。 3,剖析界:反之,紙上談兵之輩不知深淺,遇事跳出搗亂,無濟于事。 |
回應﹕ 1,錯(舌戰?)。2,對。3,錯。 |
#8604 留言者:逆海風 [2008-12-13] |
主題:#8598作業提交 請老師指正: 1,認知界:有少林寺僧空談武技,遇一賊走投無路,寧死一求。 2,理解界:因為少林寺絕學無數,所以有寺僧光說不練,自命高強。 3,剖析界:反之,有人身陷絕境,必然以死相搏。 |
回應﹕ 1,對。2,錯。3,錯。 |
#8603 留言者:小程 [2008-12-13] |
主題:練習 1,認知界:一僧學武不踏實,唬賊反激起賊之凶性。 2,理解界:因為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所以此僧嚇唬不成,反被賊人威脅。 3,剖析界:反之,踏實練功,必然會有一拼之力,不容賊人猖狂。 |
回應﹕ 1,錯。2,錯。3,對。 |
#8602 留言者:小白 [2008-12-13] |
主題:#8598作業 1,認知界:一名經常論武但不練的寺僧,遇上不怕死之悍賊。 2,理解界:因為寺僧光說不練,實戰時只能束手待斃。 3,剖析界:反之,若人務實篤行,必能真正解決問題,更上層樓。 |
回應﹕ 1,正確。2,正確。3,正確。 |
#8601 留言者:阿奇 [2008-12-13] |
主題:答#8598主題萃取練習 1,認知界:少林僧人談武不練武,賊至時欲以言退敵,賊寧死不屈。 2,理解界:因為武技需下苦功才能精進,所以懶惰者避之,光說不練。 3,剖析界:反之,勤練武者遇敵時心有所恃而從容自在;懶惰者則色厲內荏。 |
回應﹕ 1,正確。2,正確。3,正確。 |
#8600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13] |
主題:答8598 朱夫子尊鑒: 1,認知界:有少林寺僧人,不苦練功。賊人至,想以少林絕技之名,嚇退賊人。 2,理解界:因為,自己沒真本事。所以,借用他人之名,掩飾自己之無能。 3,剖析界:反之,求人不如求己,痛下苦工,勤練功夫,功成,只怕賊人不來。 |
回應﹕ 1,正確。2,正確。3,正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