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09 留言者:修行人 [2009-02-03] |
主題:提交#9201作業 請老師指正: 一,定義「平安」: 1,萃取主題: 平:氣舒且分也,坦也,均齊也,治也,正也,和也,使無變化。 安:象室中有婦,家中有照料,穩定態。 2,選擇交集: 定義之目的:令文字觀念易於掌握。 定義之對象:「治也、正也、和也、使無變化」與「穩定」。 交集:和也,穩定 3,調整:和諧而穩定 二,定義「幸福」: 1,萃取主題: 幸:逆於早死,是免凶也,指有利的感受。 福:垂示多厚,祥瑞也。 2,選擇交集: 定義之目的:令文字觀念易於掌握。 定義之對象:「逆於早死,是免凶也」與「祥瑞」。 交集:免凶,祥瑞 3,調整:免兇險而現祥瑞。 三,試論「平安」、「幸福」。 人民結社聚會共同生活,若社會治理得正,必能和平安定,而社會安定了,人民的生活才能免兇險而現祥瑞。 |
回應﹕ 一、正確。 二、正確。 三、正確。「而」用於句首,相當於「但是」,此處用得不對! |
#9208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2-02] |
主題:答#9201則作業 一,定義「平安」: 1,萃取主題: 平=氣舒且分也,坦也,均齊也,治也,正也,和也,使無變化=舒和、均齊、無變化。 安=象室中有婦,家中有照料,穩定態=穩定。 2,選擇交集: 定義之目的:令文字觀念易於掌握。 定義之對象:「舒和、均齊、無變化」與「穩定」。 淘汰無交集者:均齊、無變化。 所餘者:舒和、穩定。 3,調整: 平安=人民生活+舒和+穩定=人民生活平和穩定的狀態。 二,定義「幸福」: 1,萃取主題: 幸=逆於早死,是免凶也,指有利的感受=免凶、有利的感受。 福=垂示多厚,祥瑞也=多厚、祥瑞。 2,選擇交集: 定義之目的:令文字觀念易於掌握。 定義之對象:「免凶、有利的感受」與「多厚、祥瑞」。 淘汰無交集者:免凶、多厚。 所餘者:有利的感受、祥瑞。 3,調整: 幸福=人+有利的感受+祥瑞=人感到有利和祥瑞的狀態。 三,試論「平安」、「幸福」: 平安者,生活平和穩定也;幸福者,心中充滿祥瑞也;二者皆為人所樂見。唯倫理道德可使社會平安、人民幸福。 |
回應﹕ 一、正確。 二、正確。 三、正確。但非「人所樂見」而係「人所企求」。 |
#9207 留言者:阿勇 [2009-02-02] |
主題:作業試答 一,定義「平安」: 1,萃取主題: 平=治也,正也,和也,使無變化。 安=家中有照料,穩定態。 2,選擇交集: 定義之目的:令文字觀念易於掌握。 定義之對象:「治也,正也,和也,使無變化。」與「家中有照料,穩定態。」 淘汰無交集者:治也、正也、使無變化。 所餘者:和也,家中有照料,穩定態。 3,調整: 「平安」=生活和諧而穩定的狀態。 二,定義「幸福」: 1,萃取主題: 幸=逆於早死,是免凶也,指有利的感受。 福=垂示多厚,祥瑞也。 2,選擇交集: 定義之目的:令文字觀念易於掌握。 定義之對象:「逆於早死,是免凶也,指有利的感受。」與「垂示多厚,祥瑞也。」 淘汰無交集者:逆於早死、免凶、垂示多厚。 所餘者:有利的感受,祥端也。 3,調整: 「幸福」=生活美好的感受。 三,試論「平安」、「幸福」: 人平安便無生活之虞,幸福則心情愉快,於是身心得以放鬆,有益健康。 |
回應﹕ 一、正確。 二、正確。 三、可參加奧運乎?太褊狹了! |
#9206 留言者:逆海風 [2009-02-02] |
主題:#9201作業提交 請老師指正: 一,定義「平安」: 1,萃取主題: 平:氣舒且分也,坦也,均齊也,治也,正也,和也,使無變化。 安:象室中有婦,家中有照料,穩定態。 2,選擇交集: 定義之目的:令文字觀念易於掌握。 定義之對象:「氣舒且分也,坦也,均齊也,治也,正也,和也,使無變化。」與「象室中有婦,家中有照料,穩定態」。 淘汰無交集者:氣舒且分也、坦也、均齊也、治也、正也、和也、象室中有婦,家中有照料。 所餘者:使無變化、穩定態。 3,調整: 「『使無變化』『穩定態』」不通,去「使」,得「『無變化』之『穩定態』」,成為一狀態。 「無變化」與「穩定」同義,取「無變化」。 「平安」=無變化之狀態。 二,定義「幸福」: 1,萃取主題: 幸:逆於早死,是免凶也,指有利的感受。 福:垂示多厚,祥瑞也。 2,選擇交集: 定義之目的:令文字觀念易於掌握。 定義之對象:「逆於早死,是免凶也,指有利的感受」與「垂示多厚,祥瑞也」。 淘汰無交集者:逆於早死、垂示多厚。 所餘者:是免凶也、指有利的感受、祥瑞也。 3,調整: 「有利的感受」止於感受,改為「有利」。 「免凶」與「有利」同義,取「有利」較通暢。 「幸福」=有利之祥瑞。 三,試論「平安」、「幸福」。 平安是無變化之狀態,幸福為有利之祥瑞。不變則易於應對,有利始得生存。故平安、幸福為人終生追求之憧憬。 |
回應﹕ 一、正確。 二、正確。 三、正確。 |
#9205 留言者:牧牛 [2009-02-02] |
主題:作業提交 一,定義「平安」: 1,萃取主題: 平:氣舒且分也,坦也,均齊也,治也,正也,和也,使無變化。 安:象室中有婦,家中有照料,穩定態。 2,選擇交集: 定義之目的:令文字觀念易於掌握。 定義之對象:「氣舒且分也,坦也,均齊也,治也,正也,和也,使無變化」與「象室中有婦,家中有照料,穩定態」。 淘汰無交集者:氣舒且分也,坦也,均齊也,治也,正也,;象室中有婦,家中有照料。 所餘者:和也,無變化,穩定 3,調整: 「平安」=生活和諧穩定。 二,定義「幸福」: 1,萃取主題: 幸:逆於早死,是免凶也,指有利的感受。 福:垂示多厚,祥瑞也。 2,選擇交集: 定義之目的:令文字觀念易於掌握。 定義之對象:「逆於早死,是免凶也,指有利的感受」與「垂示多厚,祥瑞也」。 淘汰無交集者:逆於早死,指有利的感受,垂示多厚。 所餘者:免凶也、祥瑞也。 3,調整: 「幸福」=免凶的祥瑞。 三,試論「平安」、「幸福」: 社會和平安定是人民生活幸福的前提與基礎。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就是保護人民最大的福祉。 |
回應﹕ 一、正確。 二、正確。 三、「幸福=免凶的祥瑞」被誰污掉了? |
#9204 留言者:華子 [2009-02-02] |
主題:作業 一、定義「平安」。 1、萃取主題: 平:氣舒且分也,坦也,均齊也,治也,正也,和也,使無變化。 =氣舒,坦,無變化。 安:象室中有婦,家中有照料,穩定態。=有家,穩定態。 2,選擇交集: 定義之目的:令文字觀念易於掌握。 定義之對象:「氣舒,坦,無變化」與「有家,穩定態」。 淘汰無交集者:坦,有家,態。 所餘者:氣舒,無變化,穩定。 3、調整: 氣舒、穩定為狀態,缺主體,由「氣舒」可引伸為內心。 平安:內心之穩定。 二、定義「幸福」。 1、萃取主題: 幸:逆於早死,是免凶也,指有利的感受。=有利的感受。 福:垂示多厚,祥瑞也。=祥瑞。 2、選擇交集: 定義之目的:令文字觀念易於掌握。 定義之對象:「有利的感受」與「祥瑞」。 交集:祥瑞感受 3、調整: 「祥瑞感受」為狀態。改為:有祥瑞感受。 幸福:有祥瑞感受。 三、試論「平安」、「幸福」。 平安者,內心穩定也;蓋氣舒則心安,心安則平安。幸福者,有祥瑞感受也。 惟內心平安,始有外顯祥瑞之氣象。 |
回應﹕ 一、正確。 二、正確。 三、正確。 |
#9203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9-02-02] |
主題:作業9201 朱夫子尊鑒: 試答如下,請您指正。 一,「平安」 1,萃取主題: 平=氣舒且分也,坦也,均齊也,治也,正也,和也,使無變化。 安=象室中有婦,家中有照料,穩定態。引申:居家生活穩定。 2,選擇交集: 平+安=使無變化+穩定態 3,調整: 平安=居家生活穩定而無變化。 二,「幸福」 1,萃取主題: 幸=逆於早死,是免凶也,指有利的感受。 福=垂示多厚,祥瑞也。 2,選擇交集: 幸+福=有利的感受+祥瑞 3,調整: 幸福=無病、無災、有一口田可耕(指有工作能自食其力),且享壽天年。 三,平安、幸福為人人所追求。但人欲深似海;永遠無法填滿。若一心追求物欲而不知節制,則永遠得不到平安幸福。 |
回應﹕ 一、正確。 二、正確。 三、正確? 汝始終難以將問題簡化,更不知如何融合,須知,有捨才能有得也!表面上看,三題都正確,但實際上,三個答案分道揚鏢,各謀其是!難怪汝曾說「人民一思想,執政者就害怕」!若為汝把脈,可斷曰:七經不通、八脈分散,倫理缺乏,道德存疑!雖然好學不倦,卻慣於囫圇吞棗,不過把各種知識堆得滿滿。 前述:「平安=居家生活穩定而無變化。」 「幸福=無病、無災、有一口田可耕(指有工作能自食其力),且享壽天年。」 而:「平安+幸福」卻搖身一變,成了:「平安、幸福為人人所追求。但人欲深似海; 永遠無法填滿。若一心追求物欲而不知節制,則永遠得不到平安幸福。」 果如是,一、二兩則豈非虛晃一招、做做面子,只為了應付老朽那個老糊塗?果如此,汝浪費了寶貴的賺錢時間,老朽也浪費了為日不多的光陰!兩個瘋子,各所為何來? 果如a+b=ab,則「平安+幸福」應該=「居家生活穩定而無變化。無病、無災、有一口田可耕(指有工作能自食其力),且享壽天年。」否則,尚有a+b=cd乎? 真不知汝從事電子工程,用的是哪一套邏輯閘?可能只在巴西有賣! |
#9202 留言者:拈花微笑 [2009-02-02] |
主題:回复 春節期間看《問道武當》。福壽康寧應該是幸福、平安的總結吧。 |
回應﹕ 閣下非拈花,乃插花;且非微笑,是哈哈大笑也!本則作業係延續以往之餘緒,一以貫之!凡不識陋規者,首次寬恕,再來必取消會籍,以長保老朽福壽康寧! 觀迎參加學習,但須嚴守課堂規矩!不知者請先閱前言,尤以#9167及#9193二則,不懂,無從下手!如今老朽道成將去,恕不接受挑戰! |
#9201 留言者:網主 [2009-02-02] |
告網友: 各位觀念大有進步,是知,問題出在「定義」,以往介紹漢字基因,誤以為無此必要而失之交臂。所幸,血止於此,今後正宜多作練習,逐步漸進。 上則作業:試論「人類社會與倫理道德」 參考答案: 人是社會動物,人類行為與社會息息相關;倫理道德是社會和平安定的基礎,人若追求刺激冒險,當必背道而馳。 本則作業: 試論「平安」、「幸福」。 網主人白 |
#9200 留言者:小兆 [2009-02-02] |
主題:試答#9196則作業 一,定義「人類」: 1,萃取主題: 人:象人之形,有靈性的高等動物。 類:物種之特性,同異可辨者。 2,選擇交集: 定義之目的:令文字觀念易於掌握。 定義之對象:「象人之形,有靈性的高等動物」與「物種之特性,同異可辨者」。 淘汰無交集者:象人之形、同異可辨者。 所餘者:有靈性的高等動物、物種之特性。 3,調整: 靈性為人之特性,故人之異於獸者,靈性也。 「人類」=靈性為其特性的高等動物。 二,試論「人類」社會與倫理道德。 人類社會因具倫理,故不同於叢林、野外。人有道德約束自我私心,才具靈性,而有別於獸。 |
回應﹕ 一、正確。 二、正確。但「野外」不妥,係地域用詞。與叢林並行者,應稱「荒野」。 由於漢文有接近理想之對稱特性,「對聯」文學實舉世唯一。此外漢文之「觀念」 詞分際明確,據以為文,極易理解。是以明清曾有「四字文」格式流行,每兩字為一 組,四四分明。但自白話文後,人們常將單字概念與觀念合用,故含糊不清。 凡「、」號之用,必係前後觀念所組成之概念相對稱,(靜對靜、動對動)。如所 用之「叢」對「荒」、「林」對「野」。如斯,其性質合,對文章之觀感一致,是以 有所理解。 據實以道,學者多多鑽研,當知:漢字乃最具科學思維、最有邏輯條件之文字。老 朽於「漢字基因」中獲益良多,不敢自專,望學者努力練習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