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92 留言者:拈花微笑 [2008-10-07] |
主題:竟然登陆成功 朱老师,我經常到這個网站來學习。终于可以留言請教了。激動哦。今天先發帖踩個脚印哦。 |
回應﹕ 這個腳印可以媲美阿姆司壯的一大步!只是,蜀道難,難於上月球!小心腳步為是! |
#7907 留言者:拈花微笑 [2008-10-14] |
主題:有同感 看到老師說“當時間太多,刺激的感受緩慢,人的思考超過,會鬆懈、怠忽,決策草率、無趣!若人鬆懈怠忽,生而無趣;再若決策無趣,必胡思亂想。”確實是這樣啊。我現在的狀態就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沒有人生的目標,整天渾渾噩噩的。慚愧啊。 |
回應﹕ 人生目的不是任何人可以決定的,沒有很正常,且99%的人都沒有!再說,如果人人有目的、人人有能力,以人類自私自利的本性,宇宙早就毁滅了!再說:若人具有「一死百了」之認知,人生渾渾噩噩與目標明確有何分別?所以,休被本網所縛,且努力認清自己,說不定這就是人生目的! 其實,老朽一直强調,宇宙中因果本存。既然本存,在「第一因」到「最終果」之間,若有任何變化不符因果律,則因果不存!是以,宇宙、人生一切現象,該發生的必然發生、不該發生的則永遠無望!西人强調「人定勝天」,結果呢?連小小的溫室效應都控制不了,且百年來吹捧的資本主義自由金融舞台也轟然崩垮了! 當然,阿Q式的自我催眠不可取,但阿S般自我膨脹已經把地球搞得這副模樣,難道人不能再省思一番?石油危機、經濟崩盤有什麼不好?大家省吃儉用、深居簡出,只有身體更健康,心理更穩定。如此,社會平安了,地球有救了,人類才能正經八百地做個人,而不是物質的奴隸! 對傳統中國人來說,人要「修鍊(學習仙佛聖賢之榜樣)」,目的要能「成長、成熟」,以便成功地面對社會。 《易經》乾卦下三爻云: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易經之下三爻,對人生而言,率指中年之前。初,成長期;次,學習期;直到而立。若是「君子(讀書人、有上進心者)」,應該朝夕不怠、小心翼翼,全神控制自己。 於是,「君子待時而動」,只有當人準備好了、不再是一具「家獸」,自然會有「天生我材之機兆」。但渾渾噩噩混日子,則等於是平白浪費青春,把最有彈性之生機糟塌了,以後呢?如同殘花敗柳,每天吃喝玩樂,也只是苟延歲月,天天等死而已! 以老朽為例或許不够公平,但在三十七歲以前,老朽是隻「狗也嫌」的混球!但所幸從未「混日子」,且充分地利用時間,不停地東學西摸,妙的是一一都派上了用場。所以直到今日,老朽不但不等著死,而且早已參透了生命,控制了無常,才可以在此現身說法。 那麼,該如何利用時間?用在什麼地方?尤其是在機緣未至之際,該如何自律? 當然,在此先必須假定:假定識者下定決心,願意自律(否則下文看都不必看)! 一、控制自我心性: 人的「心性」很明確,心是感官的樞鈕;性指感官的特質。感官永遠「等待著」 接收外界訊息,心則等著分辨。如果沒有變化,這種循環便不斷重覆。時間稍久, 感覺閥便自動提高,這時心中的變化也變得遲鈍,於是有了「無聊、煩惱」。 知道原理了,不難對症下藥。人如果能控制「心態」,忽略掉感官外來的刺激, 「無聊、煩惱」便盪然無存! 要如何練習「控制自我心態」呢? 首先,要知道一項物理定理:能量之强度與距離平方成反比。換句話說:人生來 本不具自我控制力,練習的目的,是要將控制力拉到自己身邊來。因此,控制力的 强度,與練習開始到終止之間的長度相反,不練等於沒有(吃喝要練、玩耍要練、 辨識要練,人生就是練習的過程,只是人不自知罷了)! 其次,雖然各人條件不同,但剛開始練習時,最好簡明為上。其理有三: 1,不必再學習繁複的新課題。 2,越簡單,感覺閥越容易發生效用。 3,練到專心一致,時空俱泯,即告成功。 宗教之所以成功,就是利用了這種「不二法門」。比如佛教專唸「阿彌陀佛」, 基督教唸「我主耶穌」,老朽則由「數綿羊」開始。 待心性受到控制,相當於有了忍耐度、穩定性、抗壓力之提升。 二、培養道德品格: 在當今亂世,這點大是不易,因為近墨者黑,這個社會早被西方染成自由色。西 式道德=功利,人間一切無不以力權財利為度,以便滿足白色貴族們的英雄欲! 所以,如果前條「控制自我心性」尚未練成(要能一心不動,若能比美柳下惠, 老朽將必叩首九數),一切免談! 培養之法無他,遠離小人及一應引誘之環境,讀聖賢書、思利眾事。其成效與時 間成正比,以一般智力而論,十年有成。既成,小我式微、大我維揚,每當環境中 風吹草動,大我必先奮發,是其時也! 三、學習謀生技巧: 謀生技巧非「終生事業」,其目的係供「君子待時」之過渡。「職業無高低」, 用勞力者宜於健體;動腦汁者利於增智;錢賺得多,乃天賜水源,蓄之以供他日不 時之需;錢少,沙漠漫漫,實為考驗心志最佳現場! 大材無虞,小草風吹必動!而風隨氣流,各人機緣已由前則「道德品格」確定。 自是,人生就位矣! 閣下近而立之年,既有此覺,當可趁機由控制自我心性開始。假以三載,再事培養道德品格(即令自命已具道德品格,若不從聖賢書下手,也必係「野狐道」),領悟力强者,至少也需一年。若覺者無法深浸於書中,此路不通焉。再若不能字字服膺,必將心生忿忿,如斯,止之可也。 |
#7908 留言者:拈花微笑 [2008-10-15] |
主題:感谢朱老师 今天一早登陸網站,就看到老師的留言。自己也暗暗發了決心,不能再浪費時間。我確實到而立之年了,o(∩_∩)o...,老師怎麼知道的?我看老師的《智慧之旅》,特別是老師早年的經歷,感覺心有戚戚焉。最近一年了吧,對自己也很迷茫,曾有一段時間迷上算命,總想從命理上尋求一些信息。後來還看了一些佛教方面的東西,最後的感悟就是,順其自然就好,多行善事。那我就想學點什麼呢?讓自己的生命充實起來,不枉來這世上走一遭,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很有興趣。學易經吧,群經之首。看了半天,還是什麼也不懂。看了老師些的《易經明道錄 》《易理探微》,可能是生性愚鈍吧,也不明白。謝謝朱老師。 |
回應﹕ 不必急,有覺不容易,有緣更難。進一步,因緣而覺,覺之愈深,緣涉愈廣。待得心定神寧了,人生自有領悟。《智慧之旅》所介紹的,只是一種「過程」,智者應設法將之抽象化。果真,當知人盡自私,而僅有無私者得以透悉自私之真面目,從而摒棄之。 命相不必算,因果既存,應該如何就如何、又何必知道?易經更須等到晚年,否則不可能略窺皮毛!道理很簡單:易理所解釋者,悉皆宇宙、人生「經驗法則」。一個人事不知、且疑惑漫天之青年,憑什麼無中生有地參透其中道理?更何況,千年以來,真正理解《易經》者,不超過一巴掌! 那麼,該如何啟航?簡單:由數綿羊開始,看汝一口氣能數幾隻? |
#7942 留言者:拈花微笑 [2008-11-03] |
主題:闲情逸致 o(∩_∩)o...,朱老好有闲情逸致哦。 |
回應﹕ 老朽老式讀書人,不識火星文。 |
#9202 留言者:拈花微笑 [2009-02-02] |
主題:回复 春節期間看《問道武當》。福壽康寧應該是幸福、平安的總結吧。 |
回應﹕ 閣下非拈花,乃插花;且非微笑,是哈哈大笑也!本則作業係延續以往之餘緒,一以貫之!凡不識陋規者,首次寬恕,再來必取消會籍,以長保老朽福壽康寧! 觀迎參加學習,但須嚴守課堂規矩!不知者請先閱前言,尤以#9167及#9193二則,不懂,無從下手!如今老朽道成將去,恕不接受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