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9608 留言者:阿成 [2009-12-07]
主題:如何判斷念頭是正?
  朱老師:
  您好!
  學生進來自覺讀古文比以往明白了許多。一是漸漸掌握了古文以字為單位的特點,讀書的思維方法有所轉變;二是即使碰到不認識的字也能根據漢字基因來分析字的含義,進而推測句子的完整文義。自問自己連漢字基因的門檻都為見,只知道些皮毛,但確實從中得到了極大的益處,而自己的些許進步都來自老師的在網上誨人不倦的諄諄教誨。
  學生目前的問題是看了不少書,自己感覺明白了很多的道理,和別人討論起來也頭頭是道。但是道理一用到實際的日常生活中,卻是無處著力。進來念頭叢生,益覺紛擾,幾不能專心做事。因此想從實處入手加以練習,控制自己紛亂的念頭。今日看到陽明先生的“念如何可息,只要是正”,心有所感,但還是不能契入。請問老師,該如何判斷自己的念頭是正,如果念頭偏離了正,又該如何改正?
回應﹕
  這是「現代人」的通病,生在物質充裕的社會上,從小就接受了自由自在的學習方式,大腦變成感官的童養媳,欲改不易矣。蓋慣性是宇宙的基石,生命能夠欣欣向榮,就是拜慣性之助。傳統讀書人講究家庭教育,堅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有系統的人才訓練方程式,其因在此。
  「念如何可息,只要是正」的說法是對的,但是先要有一「正」的目標,否則無「正可正」!何也?「正」者,止於一,即止於目標!苟無目標,其一化身千萬,陽明先生只能上「陽明山仰德大道」去見識光鮮大戶了!當然,賺錢也算目標,要如阿扁一樣,聚精匯神,什麼都能丟掉,也算一「正」!
  問題在,人生要「正」得堂堂皇皇,要能流芳百世,那就得從小做起了。有人說,反正一死百了,不趁活著撈過夠,死了豈不後悔?是嗎?人連「生」都不知好歹,誰知道死了怎樣?如果活著只為撈些放在海外銀行的數字,就算「止於一正」,那只能說是活著的目標「正為撈數字」!

  話說回來,先瞭解什麼叫「人生」吧!真理是:「人生的過程永遠在現在」!這話是說,人的意識中心只是個「空心大老倌」,只負責接受各種刺激、並歸納分析成為最佳的「生存抉擇」。當刺激傳到意識中心時,時間已消逝了,過去已不存在了,人所感知的,只是那一瞬即逝的、不存在的「現在」!
  阿扁是「領略人生的救星」!想想他的處境吧!他為什麼大聲疾呼政治迫害?為什麼要咬緊牙關振筆寫書?為什麼在法庭上神氣活現?為什麼聆判時雙腿發軟?為什麼?「過去=假的」、「現在=痛苦不堪」!阿扁所表現出來的,都是『現在』的真實感受!也就是說:「不論人活多久、多風光,只有『現在』算數」!
  那麼,自從人生下來,「一」就沒有選擇的餘地了!祇是,西方有個狩獵叢林,其人沒有「文字化育的文化」,所以男男女女、飲食交合,無非人權!而近百年來,西風東漸,金髮碧眼、凸胸凹腹,豐姿美態的吸睛器充斥!中國人被搞糊塗了,滿以為只要搖搖屁股就叫性感,「一」於是一飛躍入花花世界!
  對老西來說,活著無非獵人、被獵!不是騎上別人頭、就是得被他人騎,人人有罪難贖!於是,得過且過,自幼由家人帶著參加各式轟爬,青春期集體無遮大會,到了成齡,分分合合更是天天換換!有什麼叫「正」?反正先行者在上幾世紀撈夠了,後繼者「正」好把家產一次敗光,最好人人心猿意馬!

  既然有心求「正」,老朽不得不拿脈開藥,只是這帖藥非常苦澀,說不得要多多忍耐。

  一、先練「自制」:
    人若不知倫理、必無道德;再若不能自制,人就是禽獸化身!
    1,自制之一:心猿正法。
      所謂「念頭叢生」正是「心猿」,斬之不赦,就地正法!
    2,自制之二:專心做事。
      什麼都不要想,一坐下來,做事就做事,養成良好習慣!

  二、再服「正氣」: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流形者,各種形式也,知此,且不分辨,服之即可。
    人之病,常在於「貪」,手上有了工作,還在想其他更理想的。其結果,手上的
   一個還沒做好,天上的也不知飛到哪裡去了!
    1,如稍有自制力,試著在一個小時內,專心從事當前的工作。
    2,一個小時過去了,可以稍息,再攻另一個小時。
    3,當時間如飛地過去,已經分不清到底做了多久,就只剩下「正氣」!

  三、最後「自驗」:
    該如何判斷自己的念頭是正,如果念頭偏離了正,又該如何改正?
    簡單,心中一亂就是「不正」!
    只要做到「一心不亂」,即已止於一,是正也!
9609 留言者:康兒 [2009-12-08]
主題:如何判斷念頭是正?
  想請問老師「一就沒有選擇的餘地了!一於是飛躍花花世界!」「一」指的是?「雜然賦流形」是正氣存於各種形式否? 「貪」與目標末達和乏安全感有關否?謝謝!
回應﹕
  「正=止一」,故所談之「一」,悉皆正之所應止也。
  查網絡上文天祥之正氣歌(分段、標點係老朽所加):

正氣歌並序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廣八尺,深可四尋,單扉低小,白間短窄,污下而幽暗。
  當此夏日,諸氣萃然:雨潦四集,浮動床幾,時則為水氣;涂泥半朝,蒸漚歷瀾,時則為土氣;乍晴暴熱,風道四塞,時則為日氣;檐陰薪爨,助長炎虐,時則為火氣;倉腐寄頓,陳陳逼人,時則為米氣;駢肩雜遝,腥臊汗垢,時則為人氣; 或圊溷、或毀尸、或腐鼠,惡氣雜出,時則為穢氣。
  疊是數氣,當之者鮮不為厲。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間,於茲二年矣,幸而無恙,是殆有養致然爾。然亦安知所養何哉?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彼氣有七,吾氣有一,以一敵七,吾何患焉!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也,作正氣歌一首。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及現,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錐,在漢蘇武節。
  為巖將軍頭,為稽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長山舌。
  或為遼東帽,清操厘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狀烈。
  或為度江輯,慷慨吞胡羯;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旁簿,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三綱實絲命,道義為之根。
  嗟余遘陽九,錄也實不力;楚囚纓其冠,傳車送窮北。
  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陰房闃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驥同一皁,鸛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
  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存,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故而河岳、日星、浩然皆是所賦之流形。而「一」乃各晦氣之剋者,斯即「正氣」也!
  「貪」之原因甚多,且所賦之「流形」也不少!未達目標謂之「心虛之貪」;缺乏安全感謂「怯懦之貪」;而尚未啟步就妄顧左右則謂之「趑趄之貪」。所謂之貪也,係求其實有而不知所止、知應止而不知其「一」也。故於所開之藥中,須逐步前進,待能自制,自知何處可止、何之為一矣!
9619 留言者:秦漢唐 [2009-12-10]
主題:罟網分類建議
  朱老師:
  您好。
  學生看到#9599則留言時,即想到可以使用tag(又稱標籤,是目前部落格上常用且較為靈活的分類方式,功能類似於關鍵詞)作為罟網分類的補充。但又奇怪於無人提此常見功能,遂自問是否有明顯不妥,經細思後方提此建議,僅供老師參考。
  使用tag標籤時,須先在網站中增加此功能,然後將全部留言一一添加標籤(與原有分類並不沖突),也可由老師規劃好標籤的條目後,交給他人代勞,學生樂意效勞。
  比如,一留言中既談到技術、又與圖文系統相關時,可歸類於「知識技術」,並在該留言後添加「圖文系統」等多個標籤。標簽的應用比較自由,尤其適用於文中含有多個主題的留言,標籤之間皆為並列關係,相同標籤的留言也可一並閱讀。
回應﹕
  謝謝。
  目前老朽太忙(其實,十年來沒有「不忙」之事,只是退而難休、近日忙甚),分類主要的困難在於資料太多,全部掠讀一遍就耗時半月。本室之網絡係九年前所設,該員工現已離職,若欲改進,麻煩多多。好在運行尚稱方便,且全部留言皆已分類完畢,如有必要,日後再行考慮,謝謝了。
9620 留言者:狐狸 [2009-12-11]
主題:學習日記第二周
  時間飛快,于本網學習已然又過一周。
  本週除倉頡練習進入到Level5外,讀書進度緩慢,蓋因不得要領,東看西看。昨夜看至智慧學九論,方才有所領悟。可喜在于,最近看書,常欲拆解文字,探知基因本意,自覺與唐兄架構《識字圖書》之重要,當多下功夫。
  罟網書目不少,叫入門人看得眼花繚亂。學生猜想是否有一定次第,令初學由易到難。此書目閱讀順序,不知朱老能否建議一二?
回應﹕
  老朽著書原非供人學習之用,故未曾整理。汝開口一問簡單,須知閱讀順序大為不易。何也,老朽之學,天南地北,無非繼先聖前賢,為後人搭橋鋪路者。今中華文化幾亡,國人文字已去道日遠,兼以經過主觀洗腦,恒迷信市儈之金光而不識真珠之純樸。是以掛網只供緣熟,至於初學者,唯有自求多福。
  不過,既有此問,且略作簡介,以供參考:
  一、漢字基礎:
    字易、漢字基因工程、漢字基因字典
  二、小說
    巴西狂歡節、東尼!東尼!、智慧之旅、宇宙浪子
  三、藝術
    多媒體劇作導論
  四、心志
    經書錄音
  五、綜合
    罟網鴻爪、罟網雪泥、古文觀止錄音等
  六、資訊
     中文電腦漫談、組合語言的藝術、中文字形產生器
  七、思想
    老子止笑譚、易經明道錄、易理探微、智慧學九論、層次論、智慧學
9632 留言者:一碗清水 [2009-12-16]
主題:知錯
  老師您好!
  首先感謝老師的指點,雖然是寥寥數語,但讓學生感到又是慚愧又是敬佩。慚愧的是學生急功近利,概念未熟,自以為是。老師償云,掌握概念即能到達智慧彼岸,又云要有十年之苦功。學生目前學習老師著作尚不足半年,便棄基礎而望高山,實乃有表現自己的心也。
  敬佩的是老師認真的態度和對智慧的運用,一字一點,境界立見。學生知錯,學生當用心學習,方不負此莫大之機緣。
  學生:一碗清水拜上!
回應﹕
  欲觀世事,原有兩面。若當作月考成績,不及格就是不及格;若視為模擬考試,正宜反省自躬、升級可期。由汝之建議看來,在校必係高材生,頗得時賢之三昧。所惜者,時賢悉皆「五四精英」,既未能親聆聖賢古訓,又不知漢字微言大義。彼等等因奉此,漢魂既亡,祭以三牲,雖留遺憾,難言厚非!
  老朽者,累經重劫,實乃前古餘孽也!不過據本網以作瓦釜之鳴,略奠遊魄逝音。如今網中六五滿載,無非寄望於天亮前後,待人智漸復,再振王綱也!須知,暴雨不終朝,世事縱否、其泰必至!夫龍潛於淵、鳥棲草木;蟾光之明,可供蚊蠅競舞,尚不足下田插秧也!
  十年之病尚求百年之艾,今中華文明已垂痾百載,不急於此一時!
9634 留言者:雪浪浮花 [2009-12-17]
主題:力行《弟子規》
  朱先生好,在讀經私塾裡(讓小孩子誦讀四書五經等,暫不求理解,在黃金記憶期吸收聖賢智慧,日後再做理解),力行《弟子規》對培養孩子的德行有無必要,應該如何配合讀經?謝謝!
回應﹕
  請不要把「暫不求理解」與「培養德行」混為一談,緣「暫不求理解」係指孩子大腦功能尚未成熟、經驗缺乏,難以囫圇吞棗;但「培養德行」卻是「做人之基本功」,需日積月累、習慣成自然!祇是,在古代,由於國人重視家庭,家教優先,德行之培養乃生活常態。故於千百年的經驗中,根本沒有這個問題,孩子的德行與「弟子規」並行不悖!
  如今,家庭不過是個食色交易場,男男女女、餐餐會會,子女等於是聊解寂寞或婚姻保障之金箍咒!說好聽點,家長把子女交給國家社會,是為了良好的教育;說得坦白些,是家長忙於賺錢、追求刺激,反正養老靠鈔票,一死百了,誰管身後事?於是乎,人各有志、心各所之,除了人權、自由、法治、享樂,人生不過如斯!
  至於所問要看「立場、目標」而定:如果教學經書是為了點綴文教昇平,大聲朗讀、外加「大聲公」即可!再如為了孩子的未來,則要仔細預測未來社會型態,小心畜羊有成,驅入獸檻!
  但若人本著良知、行所應為,篤信傳統文化,勿令斷絕。是則,不論孩子們理解什麼,學而時習之,言行一致,道成自然。待孩子成長之日,經驗與德行同登,讀經之價值必垂千古。
9635 留言者:小白 [2009-12-17]
主題:問題
  為什麼人會喜歡模倣真實世界的小工藝品呢?如老師在大學時,曾用鐵絲扭成小小腳踏車(《智慧之旅》寒冬篇),維妙維肖,深受同學歡迎。而縱觀世界各地,除了西方流行的娃娃屋、模型、微雕等手工藝,我國亦有「盤景」之傳統藝術,將宏觀山林濃縮於方寸。究竟人對「微型世界」的迷戀,是基於什麼心理?老師可否從人性角度剖析此現象?謝謝。
回應﹕
  這是生物界自然的通律:因食物鏈係以小供大,體積大者必然能量充足,獵食性強。致生命體在億萬載的演進中,視覺對大於自己的影象,形成「恐懼」的體用認知,避之得免於被獵食。反之,體積小則多無威脅(病毒、細菌不在感官範圍之內),再若安全(體圓、動緩、皮嫩)、能控制,更易於親近寵愛。
  所謂微型世界,必須是人所熟稔的事物,由於小巧、在掌握之下,能令人滿足「高高在上」的「造物感」。不過,喜愛與迷戀有別,前者是自然之本性,後者則屬於不正常的變態。蓋「無所住而生其心」大可喜而愛之,若迷之戀之乃至於不可自拔,不論面對什麼,對人而言都被看作孽障!

  當知體用因果乃大自然之規律,千年前漢儒即已見及,今人但言科學,豈無慚乎?
9636 留言者:一碗清水 [2009-12-17]
主題:感謝老師
  老師慧目如鉅,可謂一眼看穿人情世事。學生碩士畢業,學理,蓋因學生從小就聽過有批林批孔之說,故對孔孟之道反感。原以為理科中有道理在,但上學十幾年不知理在何處。學上的越高越迷茫,一些所謂的教授無理可言,仁義禮智信無一可見。轉而求文,讀過不少國內外的名著,以求世間道理所在。
  學生困苦迷茫之際偶遇秦漢唐君,秦君給學生介紹老師的作品,然學生羈于俗務,一直到今年七月份才開始精讀老師著作。罟網留言很多都能給學生以心靈上的震撼,智慧上的昇華,也使學生得窺中華文化之一斑,漸識道理之所在!
  學生在此要感謝秦君,更感謝老師給後學提供這樣一個平臺,得以使眾人掃愚知慧,得趨真如。學生在此有一私心,希望老師能長織此網,更希望圖文系統早日出世,一掃陰霾。如今內地物欲熾盛,如果能有更多學子得聞老師之教誨,相信中華文化光復就會更快一些。
  學生:一碗清水再拜!
回應﹕
  中華完全不同於西方的狩獵社會,係以農立國,重視天時地利人和,實乃最珍貴之「理性文化」。由七千多年前的黑陶文明開始,生活至上、家庭第一;當時已經出現簡單的「文字」,而未見濃厚宗教色彩;後有連山易、歸藏易直到周易,一貫結構邏輯思維;是有春秋戰國的諸子百家,以迄道儒,無非重情合理守法。
  在人智成熟之前,且放下「宇宙真實」不談,任何人能遵循人間規律、探索心靈認知,就符合自然之道。符合自然之道,就是合情合理;人能合情合理,當然須要以理性掛帥。

  理性之一:重視思想。
    由三千年前春秋戰國之諸子百家之思想為例,放眼世界,遠遠超越其他民族。即
   令與今日相比,除了工具之精密度、石油能源與物質生產不及外,觀念認知毫不多
   讓。不料,上世紀一個政治風潮,中國人全面轉向,請來西方重視物質的德先生,
   是有「因求真理而學物理」的百年迷途。

  理性之二:維護現實。
    生命必需生存,生存不能忽視現實,而人生的現實是生活、家庭、社會、環境。
   千百年來,中國人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理念,就完全建立在現實上。
   西人不然,他們在兩千年的基督教統治下,唯有「信主」是圖。不幸,自十六世紀
   的文藝復興後,宗教破滅,西人不得不全面投向物欲,不識人生現實為何。

  理性之三:追求完美。
    中華是舉世唯一沒有本土宗教的民族,這是由於宗教的本質必須「止於信仰」,
   而在信仰下,「完美」受到限制。然而,人心的問題複雜,當佛教東來後,國人始
   勉強創立了「道教」。只是,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道教只是中華文化的「草根形
   式化」,「完美」的追求尚在進行當中。
   
  至少,中華文化中,在在都有「道法自然」的身影。何謂「自然」?自始至終,一本其然也!「其然」是什麼?宇宙的真實本質也!「宇宙的真實本質」又是什麼?其中有「人」焉,人之外又有「宇宙」;人以主觀看宇宙、宇宙則以客觀概括人生!是故,人與宇宙恒為真實之本質,兩者缺一不可!
  「易理」正是這種「真實本質」之演繹之理!一為真實,既始,遂有兩儀;兩儀者,一陰一陽,缺一不可!陰者自陷,聚之為主觀一己;陽而永動,是為客觀宇宙!五千年前,定居華夏之古人即見及此,知人生為主觀、客觀二元真實,互為表裡,其理湛然!
  「易理」既為真實,真實永恒不易,所易者,任一「事件」之自「始」而「終」也!此始、終之間,是稱「時間」;始終之理,則為「因、果」。苟若將此「時間」書為「流程」,設有溪水之體,以高低為用,是有「流」焉。於此,溪水之體用、因時間之因果,遂有各種「事件」自然而然之變易也。
  進一步觀之,在體用因果下,萬事萬物無不遵之循之。是謂:萬緣俱前定,天下無新事也!既然,中華文化該興,必興;該亡,必亡!老朽等人,該盡力以赴,必赴;該袖手旁觀,必觀!既然必然,自然之道焉得不自然耶?是以,圖文系統該出,必出;該敗,必敗!世事之理如此,夫為人,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可矣!
9638 留言者:阿德 [2009-12-22]
主題:幻境與換境
  老師您好:
  前一陣子聞見老師您身體欠安,學生甚是擔心,當時本想留言於老師您,但因覺得應讓老師您養好身體為要,還是希望老師您以保重身體為要,能繼續為大中華之文化努力。
  知道老師您不談政治,但學生還是希望能與您談談近日大陸之陳先生,來台灣簽署其貿易等相關協定,而並於今日於台灣台中之晶華酒店簽定其協議,而該場地位於台中縣、市交界之處,不巧正是學生所住之處附近,而學生原以為居住於該縣、市交界之處之三不管地帶,可躲避其紛擾,可專心研究老師您所研究之漢字等相關研究技術,並可將其整合等方面,不料!學生所住之處,目前竟變成了眾矢之地,一大早每個路口皆有警察維安站崗,遇車即檢、遇人即問,各政治人物、團體也利用此機會大張旗鼓,表演各式政治秀!帶領著善良無辜之百性、老人、小孩,於寒冷之氣溫下,抗爭推擠警方!而附近之無辜為生活百性,飽受困擾!上下班、學交通堵塞不說,還深怕遭其池魚之殃,難道這就是所謂的保障自由?言論自由?如果一部份人打著如此旗號,大肆喧囂鬧事,但竟是犧牲了另一部份人的自由,而這一部份人的自由又該由誰來保障?還是因為這一部份人他們因為善良,不會抗爭只會好好生活安居樂業,所以依照「會吵的小孩有糖吃」之理論,政府就保障會吵的小孩之自由權利,然後犧牲了不會吵的小孩之自由安居樂業的權益?
  另,最近看到台灣等各大電腦硬體等生產商,繼如 Asus 等先前所帶動之 Eee PC 迷你小筆電風潮後,於年初又拋出了「電子書」之風向球,而於各式相關展覽、研討會等,紛紛打著總產值有幾百億、數位出版、環保節能等口號,而至目前為止,學生於幾場發表、研討會、展覽,還是「只聞樓梯響」階段,學生用老師您所開發之電書閱讀已有一些時日,而在聽聞各大廠相繼開發電子書之消息後,更是感到憂喜參半,因為如果依照先前迷你小筆電之模式,七寸、八寸、九寸、十寸、在各大廠商相繼於市場上玩了一圈之後,使用者終於知道筆電還是要十二寸左右的大小才會易於使用,太小則不方便使用,也只能是玩具,不是很實用!所以市場還是又回到十二寸左右的筆電為主流。而電書方便,學生之道老師您當時是希望電書於量產後,其售價約50元美金,可讓窮鄉僻壤之窮人可藉電書獲取智慧,而學生擔心此次之電子書風潮,不知是否真能落實,降低成本,環保節能等部份,還是又一次的只是商人們騙錢的口號,然後在市場又玩了一圈後,使用者終於又知道了電子書不如傳統書籍般之閱讀,然後又再市場無產值或等之數位內容之情況下,又再度回到了實體書籍出版的主流,而各廠商又再度把先前之口號忘的一乾二淨,使用者又再一次的當了一回白老鼠?
  再想請問老師,不知何時會再舉辦研討會?如若方便學生希望可以參加,學生希望可將老師您所研究之漢字等技術,可變成教材將其供大專院校之學生學習,有鑑於目前台灣學生之中文程度不佳是事實(學生自己的中文程度也不好),又遇到了這場資訊革命,在「微軟新注音」的肆虐下,其同因異字之文章已在網路上變為常態,而現階段中文又分繁、簡之分,若台灣再不重視其嚴重性,或許往後中文這個文字在人類的歷史上即成為歷史了,或許到時要仰賴老師您的小信子來教大家中文了,所以學生覺得老師您的圖文、理解系統是一個教育中文的好方法,讓學生於課堂上以中文編寫邊自己的劇本故事,就如老師您所說的:文章寫的好,戲就演的好。我想這將會是個劃時代的課程。
  如若打攪老師,望請包涵,謝謝!
  不才學生阿德敬上。
回應﹕
  老朽尚有剩餘價值,昊天不願回收雪藏,故賤軀無礙,多謝關心。

  政治舞台係王公貴族駐足處,從古至今,無異春花秋月,世間多些點綴,人心有所考驗也!再觀歷史,檯面上出將入相,清唱久了,必來個全本鐵公雞,熱鬧熱鬧;若是男女調情過膩,就穿插些小丑,打諢逗趣;國治民安之後,人心麻木,自然靜極思動!話說權勢利祿、酒色財氣,怎會少得了奸臣賊子上下一齊?
  尤其是,時賢西式輪盤玩上癮,無不東施效顰,把民主自由當作私心的護身符。為了嚇死活人,搬來無知百姓搖旗吶喊、狂歡競舞,以便騙得天下供己踏、搶來國器當家產!至於當權者,無非是哈美、哈佛,哈得洋文哇哇叫,早將國魂當柴燒!如今一見大財主,怎麼不會、跪地求饒!
  人無遠見,必有近辱!十年前台灣芳華正盛,卻上上下下來個戒急用忍,白白把青春當作浮世繪送給日本佬!如今大陸已成世界強國,連歐美都不得不放下身段,委曲求助。只惜台灣早從小龍萎縮成蠶蟲,只餘材料加工,再不躲到大陸傘下,遲早會連越南都比不上,成為滄海桑田、寄居蟹一籠!
  螞蟻窩有螞蟻,八哥窩裝八哥,自由民主專養腦滿腸肥的人權鬥士!看看十七到二十世紀吧!葡人鬥垮了,來個西班牙的無敵艦隊,然後,英國創造的日不落落盡了,躺在小美人懷中廝混到這個世紀!多少自由?有多民主?韓戰、越戰、阿拉伯恐怖大戰,神神氣氣!最終栽在紐約華爾街的肥貓手裡!
  百姓又奈何?做人的方法儘多,最好是做個觀眾,何妨看看熱鬧、笑笑閒氣?好戲還在後頭哩!

  電子書已是昨日白花,老朽說到做到(已將一切技術公開、不再介入),仁至義盡。從業者不爭氣、消費者不捧場,《宇宙浪子》中有言:「弱者可救不可扶」,金言玉語也!至於說哥本哈根氣候會議,工業發達國家對地球始害之、終棄之,人類已給自己挖好了墳墓,環保還能保什麼?電書又在哪裡?

  研討會?老朽已經「退休」,目前只是等待最後的一課搖鈴,以便對文傳有所交待。餘時「勤於寫作」,不過是冬蠶成屍絲方盡,無意人前丟現眼。再說,中文、漢字已有傳人,不虞失傳矣!

  《智慧之旅》第一句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心頭過,便是人生好時節。」老朽心無愧疚、一身清風,目前所存方寸之地,唯鍵一盤、唯網一方,如是而已矣!
9641 留言者:你我他 [2009-12-26]
主題:「思因」之心得報告
  朱老師:
  您好!
  學生我數月前讀到老師於「#舊 14 」則留言,其中說到『若「思其因」,人心止,腦則靈明也。「思因」者何?從漢字基因而論,是「因在心上=恩」也。人思恩,世事恒美,已廣積善緣矣!思恩圖報,是種善因矣。如此因因果果,人必「知足」,知所往,是「天堂」之唯一捷徑也。』
  我對此感觸頗深:「思因」乃老師所論『訓練「垂直思維」之法』,世事人生無非因果,「思因」則知恩,「思因」之教育意義非凡。
  我將此「思因」之訓練貫穿到自己「修身」、「處事」上,又在本人目前教學工作中訓練學生「思因」,自覺效果較為明顯(部分學生能信受奉行此「思因(恩)」訓練,吾期以其能磨礪十年;又曾就此「思因教育」撰一數學教學小論文,獲一「慧眼」好評,吾需繼續探究)。自覺此乃「大道」。
  特報告此一心得,敬請老師批評指正。
       學生 你我他 敬上
回應﹕
  很好!恭喜!此確係「大道」,有待發揚!蓋「知恩」乃做人之根本,「倫理道德」由此而生。設若已參透「思因」之由,可對四維八德一一剖析,當會發現,若非人之知恩,其與木石無異(連禽獸都知趨向「衣食父母」)!而木石雖一本自然,但對人類社會則不啻全盤否定也!
  諸如「忠」,為圖私利而忠於無恩於家國之「君」,是謂「愚忠」。此類愚忠常是「混水摸魚」之良機,沆瀣一氣之流也!「孝」亦然,有人以「親生父母」為「恩」。但何謂「親生」?性荷爾蒙作祟也!一男一女,苟合交尾,興奮有之,思因則無!應知「養父母」非親非故、唯以仁愛相繫!斯乃「恩」,且恩重如山也!
  苟循此思路,繼續探究下去,將可一正「倫理道德」之頹風!蓋倫理道德之被污蔑,即因人們習以為常,不事「反思」,不知何謂「知恩」、為何需要「圖報」也!
  論語.學而: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何謂「慎終追遠」?只是在祖宗牌位前叩三個頭、上三炷香?錯!錯!錯!「慎終」者,心態認真,小心從事,以至其極也!祖宗之「極」為何?賜與生命也!緣何謂「賜」?乃捨己以育而非插柳成蔭也!「思因」之結果,正是「知恩」!故可謂:「知恩圖報,民德歸厚矣」!

  值今亂世,人之缺失,即誤以為科學萬能,略得一技即獨立自主、不思恩、不敬賢!其後果,焚山填海、環境敗壞,人為財奴、財盡人亡!汝果若能盡發其徵,令學子確實做到「知恩必報」,則人心平安、社會幸福,實乃無上功德也!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