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留言者:長假 [2001-04-03] |
主題:第六問﹕第一集全書之主題為何﹖(限三十字) 道法自然,個体遑論自由。 緣起則行,緣滅則止,順應自然,可矣。 |
回應﹕ 不可也! 「累比法」不等於「累加法」!把前五問的各主題加到一起,只能謂之「雞尾酒」。第一集中可問的主題極多,那些沒有加進去的會罷工的! |
#127 留言者:楊許 [2001-04-03] |
主題:試答第六問-第一集全書之主題為何﹖ 天地自有規律, 唯有親自體驗各種經歷, 了悟其中綠由, 才能隨心所欲, 為所當為。 |
回應﹕ 沒有到那裡,還有十一集要談也。 |
#129 留言者:小狐貍 [2001-04-03] |
主題:第一集全書之主題為何﹖ 各人動機、目的殊異,為了知道所求為何而展開的旅程。 |
回應﹕ 重點未掌握,應以全集為念。 |
#131 留言者:小羅 [2001-04-04] |
主題:試答第六問-第一集全書之主題為何﹖ 災關 |
回應﹕ 尚未行至關前。 |
#132 留言者:劉代德 [2001-04-04] |
主題:回答【問題六】﹕ 主題﹕ 智慧初步辨清「真偽」,欲知真偽必須全盤「經驗」。 |
回應﹕ 第一集僅為全書1/12,且集集不同,在「起承轉合」之間,必有關聯。如若答案皆籠統含糊,豈非「集集如一」了﹖ 文祥在月球工作,必意有所指(那段試牛奶的故事,是整體的導引,也如同首尾的一對括號,把全書納入一體。但「強龍不壓地頭蛇」,短短的百餘字,對各集若米粒之珠,就不能再放光華了)。文祥既離月球,遠赴火星,原因何在﹖豈是「小事一樁」﹖然後,千奇百怪、文祥衣紅紛紛就位,就算串戲,也有其熱鬧可言。 老朽平生識人不多,但因工作關係,轉戰天涯,常與「高手過招」。事實證明,當年老朽愚見,今已變為「常識」。與老朽來往的各類博士專家,若不到一萬,起碼也有數千。彼等所知所見,無非「事後之明」,且「明見其樹,而不見其林」。何也﹖抓不住「主題」!認不清環境!甘居「牛角尖」中,各為己謀故! 成住壞空四劫,天理也。在某一特定範疇中,其機制莫非因能量激發而成;繼之,能量因有而聚,因聚而固,既固,則住之;終於壞極而空,能量再次循環。 「祇緣身在此山中」,今世人人求住,卻不知住於危地。若有覺者,唯覺「夢幻泡影」,人生所為何來﹖四劫雖係「天理」,天有好生之德,必有解脫之道。是我佛因一大機緣,以無比慈悲,數十年說法,示人以自處之道也。 其道之一,小乘、大乘而至最高乘,層層接引,上能知下,見林亦得見樹,始稱智慧。今佛經遍傳,已成森林,其樹無盡,雖植樹人亦未能知置身何地矣! 要之,能明辨林、樹,見林樹亦得見山,見山而知山河大地、芸芸眾生,是矣! 是以「主題萃取」是治學致知的不二法門,是追求智慧的唯一途徑。萃之精,取之實,層層主題皆明,天下無不可知、不可得者。 老朽授徒,數十年來,唯「主題萃取」是問。今見網友困惑趑趄,特為眾說,以期通透明瞭(如剝洋蔥,每次提示一層,至有人答對而後已)。 |
#133 留言者:何伊達 [2001-04-05] |
主題:答第六問 人無分辨真假的能力。 |
回應﹕ 此乃事實,但並非本集之主題,難道法慧禪師、逍遙子諸人亦皆如此﹖否則彼等怎配為本集之主角﹖ |
#134 留言者:陳昱伯 [2001-04-05] |
主題:回答【問題六】 背景之闡明 |
回應﹕ 「背景的闡明」,背景是什麼﹖太籠統了,只能稱為「概要」,而非「主題」。因有其主,主有所題,本集之主題極為明顯,只是內容太多,人就迷途了。其實,用「累比法」一一列出來,找出其中的「最小公倍數」,也就是了。 主題相當於「燈塔」,指明了方向,人才懂得如何在茫茫大海中航行。 |
#135 留言者:陳昱伯 [2001-04-05] |
主題:回答【問題六】 闡明環境與人之立場 |
回應﹕ 「闡明環境與人」指的是什麼﹖閣下有三十字的資本,省吃儉用,未用到恰好,等於是浪費。要珍惜資源,善用資源,人生永遠富有。 本書風格獨具,必有與眾不同之處,作者「滿紙荒唐言」,如無所指,讀者們豈不正是「一把辛酸淚」﹖ |
#136 留言者:阿南 [2001-04-05] |
主題:試答題六 智慧難求,判斷力為追求智慧之初機;眾人因緣際會,緣肇於機 |
回應﹕ 因緣際會是實,何緣何會﹖ 「智慧難求」不能作為主題,蓋將杜賢絕緣也。 |
#137 留言者:陳文忠 [2001-04-05] |
主題:答第六問 覺者,因機緣已至。故在許多事件的互動過程中,發覺人類前景堪憂。 |
回應﹕ 此為一景,尚有其他也。 「機緣」所在,必須說明,否則事事皆機緣,字字是文章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