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8524 留言者:小程 [2008-12-09]
主題:練習
  被髮左衽:亂髮露體,自甘於野蠻、暴力,放任感官;自絕於文明,放棄思想。
  自以為是:囿於自我,惟我獨尊。罔顧他人感受與勸告,無視真實的客觀環境。
  泛濫成災:量多而有害。堆砌而不加梳理,傳播而不顧影響,到時候適為所害。
  無所適從:沒有明確的指導思想,不能把握事物的根本,處事沒有必要的主見。
  推己及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認識自己,理解他人。設身處地替別人著想。
  一目瞭然:容易辨識、認知。對事物有清晰的認識,對信息高效、有序的整理。
回應﹕
  1不確,非原意。3不全,非僅量多而已。
  好自作主張,常能中鵠,但為學不踏實。
8525 留言者:朴石 [2008-12-09]
主題:8495作業
  朱老師:
  您好!完成8495作業,請老師指正。
  水滴石穿:水滴力雖小,持之以恒,頑石也能穿透。
  自強不息:人當法天,時時嚴格自律,勇猛精進。
  厚德載物:人當效地,涵養道德以承載萬物。
  鍥而不舍:身心集中一處,鏤刻不停。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石頭自然露出來;條件成熟結果自現。
  知恥後勇:知道了恥辱,而後有奮發努力的勇氣。
  樸石敬上
回應﹕
  大致正確.
8526 留言者:至周 [2008-12-09]
主題:#8495主題解析練習 
  天地玄黃:舉頭望天,俯首見地,天光藏青,地色土黃。
  宇宙洪荒:空間廣大,時間無涯,水草遍際,不可思量。
  日月盈昃:太陽熾熱,月亮寒涼,陰晴圓缺,昏入晨出。
  辰宿列張:星雲變動,草木生長,分明見序,有弛有張。
  寒來暑往:炎夏既退,燥熱遠離,白露冰霜,寒冬將臨。
  秋收冬藏:禾熟當聚,約束總結,年終即至,倖存不揚。
回應﹕
  此乃千字文,非成語.
8527 留言者:網主 [2008-12-09]
告網友:
  本期成語解釋與老朽所料相若,知多數「自作主張」將「成語當創作」也!成語多有「典故」,不可「棄典忘祖」!老朽無時間且無能力一一更正,有志向學者宜自查字典為是。
  但是,所謂功夫看罩門!老朽於各位文中,若看出若干端倪,則列舉之;無則無。

漢字教學之七

  顯然,人要有效地利用電腦,就必須與電腦真誠地溝通,令電腦瞭解人的需求。問題在於:有誰瞭解人如何與人溝通的?不錯,誰都知道是用語言、文字,但是有誰知道什麼是語言、文字?學者專家鑽研終身,無非以語文闡釋語文,令已懂的人多懂一點所不懂的,令不懂的人更是不懂!
  換句話說,人人以為「溝通」兩字不難理解,但是,又有幾個人知道「什麼叫做溝通」?分明不知道什麼溝通,但是人人都在「莫明其妙地溝通」!其結果,是臭水溝通連臭水溝,養肥了不少蛆蟲蒼蠅!尤其是在「高科技」當道下,農藥加上殺蟲藥劑,武力再來金融海嘯,舉世人人自危!
  事實是:溝通者,以語文為溝渠,互通彼此之觀念也!進一步說:概念為記憶中、認知經驗之索引,當概念層層開展,同時調動了所有相關的經驗,也就是說對相關的概念有了觀念。這種觀念,令人能「一觀即能生念」,既已生「念」,對任一「主體」而言,可稱「理解」。
  由上可知,漢字不同凡響之處,在於先天具足二進位分類結構。也可以說,自先聖伏羲開始,就已洞察文字概念的奧秘,將「變易之理」設計成為思維的架構。繼而千秋以降,讀書人於潛移默化中,相互溝通,約定成俗。待得資訊時代到來,當二進位結構大行其道時,電腦的漢字理解終於水到渠成。
  
  鸚鵡學語,不過嘩眾取寵;走狗乞食,只因媚外崇洋!惜乎西方思想淺薄,死抱著一個創造論不放,故難窺《易經》堂奧、視「一元分兩儀、兩儀分四象」為「迷信」!不亦愚哉?宇宙萬有分明來自虛無,但因華夏孽子智力不足,只見洋月亮圓,外星人或上帝說了算數,自己老祖宗便被丟到一邊去了!
  洋人寫了本Caos,說二分法每到「週期三分裂」便頓成「混沌」,今人喻之天象。五千年前伏羲氏演八卦,早就見及「視覺基因成體而止於八卦」!是以周文王出,直接進入由64卦,釋爻而不再立卦。國人自甘墮落,自民初便全面西倒,以至於老朽不得不懸網自了也!
  前五課已介紹到「週期三」,分裂之後又待如何?現將第四維接上即可知曉。第四維相當於(不等於)三維空間加上一維時間,以下之概念就可以全面開展了。只惜,三維空間加一維時間,已形成兩套交互的系統,其間關係非常複雜。正因如此,此四維索引無法以二分法行之,是成混沌。
  然而,混沌中亦有規律,為了承續前面的二進位分類原則,將之分成四族,則可分成八類,二分至此為止。二分雖不易,但三分、四分未必不可行,基於承續系統一貫之精神,取四分,得8*4=32,遂有32屬。再於32屬下各分八種,則共有256種,正好湊成一個電腦資料的基本數--字元。
  不懂電腦結構者無法理解,何以要「湊足一個字元」!同理,不懂老莊思想的人,也不可能領會何謂「道法自然」!偏偏國人自以為學會了「來來來,來上學」,「道法自然」有何難懂?問題是古今幾人曾經做到了?同理,能開機玩電腦遊戲,人都時髦了,但又有誰「設計過電腦」?

  在初,於討論分類觀念時,經常使用「維數」說明層次的觀念。但隨著討論的深入,二維、三維易與其他觀念混淆。為了解說方便,本分類必須賦與「專用名稱」,今後不再另加解釋。如下表所示:立場之主觀、客觀共稱「二觀」,現象有「四族」,認知有「八類」,類別有「32屬」。



  1、立場有「二觀」:
概念為供傳達信息之載具,載具必有一立場,於立場中傳達特定之信息。
其靜態者指客觀事物,是立場之體。(以英文論,係名詞等。)
動態則為主觀變化,是立場之用。 (以英文論,係動、形容詞等)

  2、現象有「四族」:
體有抽象、具象,用有認識、行為,皆可於靜態下分辨、觀察。
  抽象有「象、數、性、徵、關係、意義、條件、利害」等因子。
  具象有「形、色、性、質、數、量、位、能」等因子,可供辨識、應用。
  認識有「刺激、分辨、狀態、感受、程度、印象、情緒、希冀」等。
    (認識多為形容詞)
  行為(或反應)有「能力、意念、目標、動作、功效、判斷」等。
    (多為動詞或副詞)

  3、認知有「八類」,類下有「32屬」,屬下有「256種」:
抽象者分:定義,應用。此類無體、無形、無色。
  定義者多供辨知,係人為假設者。
          如:符號、語法、根源、現象。
  應用者多係對象,係現實環境之代稱。
          如:規範、人際、資訊、意義。
具象者分:本存,人造。此類有體、有形、有色。
  本存者多為「自然形」,無特定機能。
          如:本體、肢體、植物、動物。
  人造者多為「幾何形」,有特定機能。
          如:食衣、住行、起居、工作。
認識者分:感知,狀態。此類為人被動接受者。
  感知者為因覺而知,由接收刺激到產生印象。
          如:刺激、感覺、心緒、認知。
  狀態則為所知之果,辨知各種變化的狀態。
          如:化態、動態、界態、知態。
行為者分:能力、經驗。此類為人主動發生者。
  個體指生命本具者,由官能進至智能。
          如:官能、體能、技能、智能。
  社會則需要學習,包括做事待人等行為。
          如:生活、溝通、行事、控制。

  本期作業:

  以各人自作之「系統分類」作業,凡已通過者,可於8類下試分32屬。
  (如無把握,作業不必貼上網)。
  範例如上。

    網主人白
8528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09]
主題:覆試系統分類
  朱夫子尊鑒:
  依先生之教,從「務實」做起。從「基本電學」的「直流電學」的觀念,來做系統分類。
  電,體:雲中陰陽交會,正電子、負電子相交所釋放的電能。
    字首〔雨〕,體:陰陽之氣聚為雲,水從雲下。
    字身〔申乙〕,用:象陰陽交會閃光之形。
  
  流,用:水從高處順著山川向下移動,為必然的趨勢也。有「移動」之義。
    字首〔水〕:體:液體。
    字身〔 〕:體:川也。川為體,其用為流水。
   
  直,用:十目所視者,不偏不曲也,應當。
    用:連續而不變。
   字首〔目 〕:用:視也
   字身〔十〕:體:十之數也。
   
   水流:水在川中由水位能高之處向水位能低之處的移動。
   直流:流必有向,在單位時間內,移動的方向,固定不變。
   電流:電子在電導體川中由電位能高之處向電位能低之處的移動。
   直流電:在單位時間內,電子在電導體川中移動的方向,固定不變。
   
  
  (一元–點):                    直 流 電
                       ┌───────┴───────┐
  一維(兩儀–線):          極性               流向
                 ┌────┴────┐       ┌───┴────┐
  二維(四象–面):     陰極        陽極       反向       正向
              ┌──┴──┐  ┌──┴──┐  ┌──┴──┐  ┌──┴──┐
  三維(八卦–體)   負電 符號(–)正電  符號(+) 放電    蓄電  蓄電    放電
  蓄電為體,放電為用;放電為體,蓄電為用。
回應﹕
  三維不妥.
8529 留言者:襄助 [2008-12-09]
主題:系統分類練習
  (一元–點)                電腦(系統)
                  ┌───────┴───────┐
  一維(兩儀–線):      硬體              軟體
              ┌───┴───┐       ┌───┴───┐
  二維(四象–面):  輸入      輸出      指令      數據
            ┌─┴─┐   ┌─┴─┐   ┌─┴─┐   ┌─┴─┐
  三維(八卦–體):現有  外接  圖像  聲音  宏觀  微觀  定義  數量
回應﹕
  輸出入係功能非硬體!指令數據非軟體!
8530 留言者:秦漢唐 [2008-12-09]
主題:再答8495則作業
  老師一語中的,學生反思後、發覺仍沉淪於「愚迷境」。﹟8503則學生誤解題意,誤認應該以「理解境界」(「因為」、「所以」)和「剖析境界」(「反之」、「必然」)之格式為文。作業不及格,正心誠意,重新再做,懇請老師再次費心指正。
  野人獻曝:田夫以曬日為寶,欲獻之與其王。原喻無見無識,引申為自謙之詞。
  游刃有餘:良庖以薄刃解牛,以無厚入有間。原喻技合於道,引申為揮灑自如。
  呆若木雞:紀渻子為王訓雞,至似木雞乃成。原喻德全智熟,引申為不知所措。
  朝三暮四:狙者騙愚猴不知、朝暮三四無別。原喻愚笨無知,引申為反覆無常。
  指鹿為馬:當權者稱鹿為馬,無人敢言真相。原喻強姦民意,引申為是非不辨。
  螳臂當車:螳螂臨車豎嫩臂,欲攔車之去路。原喻自不量力,引申為以卵擊石。
  學生  敬上
回應﹕
  頗有進境,很好!做學問理當如此,遲早有成!
8531 留言者:阿勇 [2008-12-09]
主題:留言#8495則練習
  昨天電腦有壞,未得上網,故現在補交昨日作業。
  守株待兔:人性本貪且惰。指人以不正當方式求獲,費時且一無所得。
  好逸惡勞:指人貪享一時的安樂,厭惡辛勤的勞動,懶惰且短視。
  囫圇吞棗:把棗子整個吞下,不加咀嚼。意謂只憑含糊認識,而不究細裡。
  斷梗浮萍:無根之萍,飄浮大海無所定住。意謂到處飄泊,生活不定。
  寵辱不驚:無論得寵或受辱皆不動心,意指無視名利得失之處世態度。
  悲從中來:痛苦的感情從內心自然發出,意指流露真誠的哀傷。
回應﹕
  大致正確。「電腦有壞」不通!
8532 留言者:乾乾 [2008-12-09]
主題:試答8527則
  朱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請老師指正。



  注:恒星和黑洞按照質量各分四個等級。
  另,有個問題想請教老師。昨天看了一篇文章,提到關於時間,如果站在太空(地球之外)則時間的觀念會不同,因為人類的時間觀念來自於地球的自轉和公轉。
  請問老師,對於時間到底如何理解才符合宇宙真實?
  學生 敬上
回應﹕
  「天文」何指?若做三維分類只屬練習,但若分成32屬,則必須符合「真實」,否則難以為繼。上次老朽已經告知,云「此次大有進步」者,前半所答之觀念也!旋又曰:「行星與星雲不搭配,八成的黑暗物質遠較行星重要得多」!如此分類已成「笑話」矣!
  蓋若談「天文科學」,所列錯得太多;再談「科普天文」,內容也有問題。「行星」所佔比例,不到宇宙中的億分之一,怎能與「星雲」相提並論?星系屬「天象」?為何置演化?與星雲何以差上許多?
  老朽時間有限,不可能一一為汝解說,已告不妥,應知止矣!
8533 留言者:朴石 [2008-12-09]
主題:主題分類練習
  朱老師:
  您好!修改以“拳法”為主題的分類,請老師指正。
                    拳   法
             ┌────────┴─────────┐ 
  立場:       身法                 心法
         ┌───┴─────┐       ┌────┴─────┐
  現象:    功架        招式      元性(先天)   識性(後天)
       ┌──┴──┐   ┌──┴──┐  ┌──┴──┐    ┌──┴──┐
  認知:  身架    氣脈  本招     變式 直覺     本能   感知    反應
  樸石敬上
回應﹕
  很好!缺點是「區間用字重複」,如一維是法、二維亦然。雖然字字有別大是不易(老朽之分類也難避免),但能免則應免。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