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7913 留言者:老劉 [2008-10-17]
主題:咨詢朱先生手書之事!
  朱先生:
  您好!
  先前向您索取手書,看到其他網友紛紛反饋收訖。我因在內地,恐為路途遙遠,到達時間較長而一直在急盼。而今過了近月餘,尚未收到您的手書,不知什麼環節出錯?
  煩勞您了!
  
  順祝安康!
                        不才弟子 老劉
回應﹕
  抱歉之至,當立刻補上三體「白鹿洞書院教規」一副,請笑納。
7912 留言者:無形 [2008-10-16]
主題:痛苦的奥秘
  朱老師 您好
  謝謝的你的第一次回復,后學將不斷努力直到不行。
  曾經在《智慧之旅》裡面看過先生對基督教的看法已懷疑。不知道先生對他的看法現在是否有所新的認識? 我冒昧在幾個月前給先生送去由英國作家C.S Lewis寫的《痛苦的奧秘》,不知先生是否收到?老師閱讀后覺得如何?但首先我要表明我的立場,我是個有神論者,但不是個基督徒,我對基督教也一直抱著懷疑的態度,給老師寄書,目的純屬分享,除此之外別無他意。
  會給先生送上此書的原因很簡單,這麼多年來都從先生那裡得到了太多,希望如果值得分享的也希望與先生一起分享。其二,我在菲律賓生活過七年(亞洲唯一的基督教國家),所以避免不了會接受的這個宗教的一些信息。4年前一位大學教授,嘗試跟我傳福音,我當時就把先生在《智慧之旅》冬至裡面對那位高年級同學的辯論搬上來講,他卻很高興得介紹我去讀《痛苦》一書,他說這本書回答了所有那些高智商者對基督教的質疑。
  這位教授至今我回國了,還跟我保持聯繫,從未停止過要讓耶穌“拯救”我的動作。在認識他之前,對基督教除了懷疑,還有就是排斥于厭惡,因為我遇到的基督徒多數都是表裡不一,充其數隻不過些“星期天基督徒”。但這位教授用他的表裡如一的言行舉止改變了我對該教的看法。
回應﹕
  人老了,思想停頓了,新觀念無法接受。任何人寄來的書,對老朽而言,都是「天津包子」(狗不理)!
  老朽對基督教的認知已經「買單」!雖上帝親來也難改愚衷!世人有各種各樣,閣下所遇那類教授,老朽遇多了,更加證明空氣是透明的。閣下信與不信自決,萬勿將帳單掛在老朽頭上,免得有朝一日,老朽回去下不了台!其實,人生的問題非常簡單,該向誰叩頭,就會自動奉獻。無奈老朽被地藏王催眠了,只送不收!
7911 留言者:網主 [2008-10-16]
告網友:
  茲將「罟網鴻爪」中之「產品股票」項更名為「利害風雲」,以便將老朽開網後所面臨之各種挑戰納入項下。
       網主人白
7910 留言者:無有真假 [2008-10-16]
主題:控制自我心性
  讀到朱老師的層次論,以往混沌的頭腦忽然通透很多,於是開始全面研讀老師所傳授的理念和智慧,尚在努力中。
  終於有了機會註冊留言,又心中恍惚,不知如何提問、提何問題?學生不善言辭,報到一下,以謝師恩!
  以前見有人拿人和動物進行對比(如《狼圖騰》等),最初的作者也許為了告誡人們應當汲取動物具有的優秀品質,繼續發揚為人性的光輝;但到了時賢們發揮的時候卻變成了人和動物對比,頗有樂于返祖的趨勢。讀到前面老師教導的控制自我心性,正好對我的病症合適。人本來源于動物,身體保留著動物的某些特性,那些與人類的發展不相適應的部分理應克服拋棄,才有機會成為真人。
  我當悉心遵照老師所教導勤習之,以免錯失此等機緣。學業不精,報到完畢,潛前再謝!
回應﹕
  此道漫長,所經悉為廣漠廢墟,宜自備乾糧、多攜飲水,辛苦了。
  所云係世紀時尚,由下列「公式」,可知端倪:
   E=MC^2
  其中,E指能量、權利、資金、觀念;M指質量、信眾、主流知識、市場佔有率;C為時間
  將各種變數代入,可得結果如下:
  若E=能量(軍事力量):M=殖民地(市場佔有率);C=時間
   此式成立,故西方以船砲利為目的,以期佔有全世界之資源及利益。
  若E=觀念(西方至上);M=主流知識(西徒認知);C=時間
   此式亦然,故西方大舉招納「留學生」,大力鼓吹其個人英雄主義。
  若E=觀念(人是動物);M=主流知識(西徒認知);C=時間
   此式亦然,故西方大肆宣傳「性享受」,認定人只是血肉一團。

  西方文化之源可追溯於希臘之泰利斯,迄後希臘三哲大放光芒。蘇格拉底可比擬為中國的「名家」,與惠施一樣,專在「定義」上下功夫;柏拉圖充其量是個「文學家」,其《理想國》與《對話錄》曾影響一票人;亞里士多德沾了其學生亞歷山大的光(鬼谷子也),秀了兩把刷子,將學術分類搬上了人間舞台。
  不幸歐洲在羅馬帝國崩潰後,基督教君臨天下,統治了千餘年。直到十四世紀,文藝復興成為時尚,為了取代基督教義,便將希臘三哲捧為擋箭牌。於是,亞里士多德的分類大行其道,科學成為顯學。到二十世紀,物質泛濫,人慾橫流,地球透支過度。二十一世紀,大自然反撲、人類社會敗壞,是有今日。
  西方文化淺薄,西人極重私利,從古至今素無「完人」。除了基督教的「封誥」外,沒有「聖賢」,以致根本不信人間有聖。而我國恰恰相反,整個文明都建立在先聖前賢之懿行上。西人不信,理所當然;而如今之國人,經過民初之五四運動,早已徹底西化!不僅不信聖賢之說,且以之為恥,難怪會「獸性累發」了!

  其實,宇宙進化採正弦波形式,如同鐘擺般不斷反覆。中國承平太久,久到人心麻木,大腦灰化。所以一個個寧願喪權辱國,但知手抓權利、身卡位置,所圖只為滿足感官需求!不過,物極必反,老朽喊了多年(在浪子書中,開宗明義就預言自由經濟破產),如今全球金融風暴,且看始作俑之美國還能神氣多久?
  路總要走下去,多觀察、認真學習、全力篤行,其他不必理會。
7909 留言者:子文 [2008-10-15]
主題:阿赖耶识
  先生所言之宇宙、人生「經驗法則」是否與佛教之「阿賴耶識』有所關係?末學深知貴網規定不談宗教,此番實乃純以求知角度請教有關這第八識的問題,還望先生開示。
回應﹕
  宗教係宗嗣某人之所教者,如若有人執老朽之言,口口相傳,斯與宗教何異?所異者,教徒所信仰,常非「道理」而係「神通」。老朽認為「神通」亦係一理,若能化為概念,其神始通。而要解釋神通,耗時經年不說,能吸引者恆為神智不清之遊魂。老朽最重要之工作未了,無暇打野,據此說理已足。
  老朽對佛學了解有限,僅知阿賴耶識乃唯識宗所謂之第八識,係眾生與生俱來者。此識老朽尚無法以概念釋之,但知與老朽所謂之「經驗法則」無關。

  經驗法則乃人類生存在宇宙間所得之經驗,於人為的認知、歸納後,所得到的概念。在中華文化中,由於概念深植於「漢字基因(惜處馨蘭之室,國人久而不聞其香)」,而基因之四大「功能鍵」,係「體用因果」。也就是說,概念所代表之內容,為人類經驗所組成、供人理解體用因果之法則。
  因此,概念只是概念,若無個人經驗之印證,不可能對該概念產生信念。如無信念,則對以該概念所組成之「語句」難以構成認知。例如:老朽曾經言及,在新居屋頂建一「有機農場」。每一網友看了,必然都有不同的認知,但也必然與老朽所說的毫不相同。
  同理,阿賴耶識是一組概念,所有唯識宗的佛教徒都耳熟能詳。但是,如若嚴格地研究一下,老朽保證每一個人的認知都各式各樣。那麼,三千年下來,到底還有幾分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意?宗教之所以受人詬病,並非宗教的教義不真,而是每個人的「人生經驗」並不相同。正因如此,老朽絕口不談宗教。
  人生的問題正基於此,由於沒有絕對一致的「全同概念」,每一個人都「各據一隅」,難有絕對之交集。茲假定人對概念之認知程度為80%(據老朽所知,事實上僅有五成),當某甲與某乙溝通時,80%*80%,所得之經驗認知僅有64%。等而次之,人人口耳相傳,傳到最後,有機農場即令不養鷄,也難保不是陶淵明筆下荒蕪的田園了!
  近日老朽在整理罟網,近千萬言的老朽常談,究竟有多少飛入各家的堂前燕?當然,老朽非常知足,近來網上每日都有兩千多網友流覽,不再多說兩句,恐怕有違「經驗法則」了!
7908 留言者:拈花微笑 [2008-10-15]
主題:感谢朱老师
  今天一早登陸網站,就看到老師的留言。自己也暗暗發了決心,不能再浪費時間。我確實到而立之年了,o(∩_∩)o...,老師怎麼知道的?我看老師的《智慧之旅》,特別是老師早年的經歷,感覺心有戚戚焉。最近一年了吧,對自己也很迷茫,曾有一段時間迷上算命,總想從命理上尋求一些信息。後來還看了一些佛教方面的東西,最後的感悟就是,順其自然就好,多行善事。那我就想學點什麼呢?讓自己的生命充實起來,不枉來這世上走一遭,對中國的傳統文化也很有興趣。學易經吧,群經之首。看了半天,還是什麼也不懂。看了老師些的《易經明道錄 》《易理探微》,可能是生性愚鈍吧,也不明白。謝謝朱老師。
回應﹕
  不必急,有覺不容易,有緣更難。進一步,因緣而覺,覺之愈深,緣涉愈廣。待得心定神寧了,人生自有領悟。《智慧之旅》所介紹的,只是一種「過程」,智者應設法將之抽象化。果真,當知人盡自私,而僅有無私者得以透悉自私之真面目,從而摒棄之。
  命相不必算,因果既存,應該如何就如何、又何必知道?易經更須等到晚年,否則不可能略窺皮毛!道理很簡單:易理所解釋者,悉皆宇宙、人生「經驗法則」。一個人事不知、且疑惑漫天之青年,憑什麼無中生有地參透其中道理?更何況,千年以來,真正理解《易經》者,不超過一巴掌!
  那麼,該如何啟航?簡單:由數綿羊開始,看汝一口氣能數幾隻?
7907 留言者:拈花微笑 [2008-10-14]
主題:有同感
  看到老師說“當時間太多,刺激的感受緩慢,人的思考超過,會鬆懈、怠忽,決策草率、無趣!若人鬆懈怠忽,生而無趣;再若決策無趣,必胡思亂想。”確實是這樣啊。我現在的狀態就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沒有人生的目標,整天渾渾噩噩的。慚愧啊。
回應﹕
  人生目的不是任何人可以決定的,沒有很正常,且99%的人都沒有!再說,如果人人有目的、人人有能力,以人類自私自利的本性,宇宙早就毁滅了!再說:若人具有「一死百了」之認知,人生渾渾噩噩與目標明確有何分別?所以,休被本網所縛,且努力認清自己,說不定這就是人生目的!
  其實,老朽一直强調,宇宙中因果本存。既然本存,在「第一因」到「最終果」之間,若有任何變化不符因果律,則因果不存!是以,宇宙、人生一切現象,該發生的必然發生、不該發生的則永遠無望!西人强調「人定勝天」,結果呢?連小小的溫室效應都控制不了,且百年來吹捧的資本主義自由金融舞台也轟然崩垮了!
  當然,阿Q式的自我催眠不可取,但阿S般自我膨脹已經把地球搞得這副模樣,難道人不能再省思一番?石油危機、經濟崩盤有什麼不好?大家省吃儉用、深居簡出,只有身體更健康,心理更穩定。如此,社會平安了,地球有救了,人類才能正經八百地做個人,而不是物質的奴隸!

  對傳統中國人來說,人要「修鍊(學習仙佛聖賢之榜樣)」,目的要能「成長、成熟」,以便成功地面對社會。
  《易經》乾卦下三爻云: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易經之下三爻,對人生而言,率指中年之前。初,成長期;次,學習期;直到而立。若是「君子(讀書人、有上進心者)」,應該朝夕不怠、小心翼翼,全神控制自己。
  於是,「君子待時而動」,只有當人準備好了、不再是一具「家獸」,自然會有「天生我材之機兆」。但渾渾噩噩混日子,則等於是平白浪費青春,把最有彈性之生機糟塌了,以後呢?如同殘花敗柳,每天吃喝玩樂,也只是苟延歲月,天天等死而已!

  以老朽為例或許不够公平,但在三十七歲以前,老朽是隻「狗也嫌」的混球!但所幸從未「混日子」,且充分地利用時間,不停地東學西摸,妙的是一一都派上了用場。所以直到今日,老朽不但不等著死,而且早已參透了生命,控制了無常,才可以在此現身說法。
  那麼,該如何利用時間?用在什麼地方?尤其是在機緣未至之際,該如何自律?
  當然,在此先必須假定:假定識者下定決心,願意自律(否則下文看都不必看)!

  一、控制自我心性:
    人的「心性」很明確,心是感官的樞鈕;性指感官的特質。感官永遠「等待著」
   接收外界訊息,心則等著分辨。如果沒有變化,這種循環便不斷重覆。時間稍久,
   感覺閥便自動提高,這時心中的變化也變得遲鈍,於是有了「無聊、煩惱」。
    知道原理了,不難對症下藥。人如果能控制「心態」,忽略掉感官外來的刺激,
   「無聊、煩惱」便盪然無存!
    要如何練習「控制自我心態」呢?
     首先,要知道一項物理定理:能量之强度與距離平方成反比。換句話說:人生來
    本不具自我控制力,練習的目的,是要將控制力拉到自己身邊來。因此,控制力的
    强度,與練習開始到終止之間的長度相反,不練等於沒有(吃喝要練、玩耍要練、
    辨識要練,人生就是練習的過程,只是人不自知罷了)!
     其次,雖然各人條件不同,但剛開始練習時,最好簡明為上。其理有三:
      1,不必再學習繁複的新課題。
      2,越簡單,感覺閥越容易發生效用。
      3,練到專心一致,時空俱泯,即告成功。
     宗教之所以成功,就是利用了這種「不二法門」。比如佛教專唸「阿彌陀佛」,
    基督教唸「我主耶穌」,老朽則由「數綿羊」開始。
    待心性受到控制,相當於有了忍耐度、穩定性、抗壓力之提升。

  二、培養道德品格:
    在當今亂世,這點大是不易,因為近墨者黑,這個社會早被西方染成自由色。西
   式道德=功利,人間一切無不以力權財利為度,以便滿足白色貴族們的英雄欲!
    所以,如果前條「控制自我心性」尚未練成(要能一心不動,若能比美柳下惠,
   老朽將必叩首九數),一切免談!
    培養之法無他,遠離小人及一應引誘之環境,讀聖賢書、思利眾事。其成效與時
   間成正比,以一般智力而論,十年有成。既成,小我式微、大我維揚,每當環境中
   風吹草動,大我必先奮發,是其時也!

  三、學習謀生技巧:
    謀生技巧非「終生事業」,其目的係供「君子待時」之過渡。「職業無高低」,
   用勞力者宜於健體;動腦汁者利於增智;錢賺得多,乃天賜水源,蓄之以供他日不
   時之需;錢少,沙漠漫漫,實為考驗心志最佳現場!
    大材無虞,小草風吹必動!而風隨氣流,各人機緣已由前則「道德品格」確定。
   自是,人生就位矣!

  閣下近而立之年,既有此覺,當可趁機由控制自我心性開始。假以三載,再事培養道德品格(即令自命已具道德品格,若不從聖賢書下手,也必係「野狐道」),領悟力强者,至少也需一年。若覺者無法深浸於書中,此路不通焉。再若不能字字服膺,必將心生忿忿,如斯,止之可也。
7906 留言者:道涵 [2008-10-14]
主題:天道盈虛自有公理
  不好意思朱老師,第一次留言,剛剛按了太快,不及留言。首先跟老師報告一下,有一個機緣上易經課程,我有引用老師易經明道錄部份卦象,作為教材上課,事後才跟老師說,跟老師說聲抱歉失禮了。上老師網站觀看文章好幾年,老師回文之中,令人省思。從中學習不少,對其心性有警惕作用,不會不小心失了方寸。
  自身剛從身體病痛中好轉,差一點開刀住院。人之身體健康真的要好好注意。從身體劇烈疼痛深刻體會到人生無常,卻又是如此脆弱。人生不過百年,安其身立其命也是不易。看看身處環境一再沉淪,看看對岸中國提升,有昨是今非之感。有時想想老師人不在台灣,卻在海峽另一端,令人好生可惜,不能就近求教,請老師當頭棒喝。
  從網站中知道道不孤有其鄰,也是一個清流所在。常令我靈台為之清明。最後想推薦老師網站給一些朋友不知可行否,有些都是問題學生,是否會造成老師負擔。
回應﹕
  本網所公佈之材料,悉可任意引用,不必客氣。蓋文化者,「公產」也,老朽唯恐所行不義,無法謀利於社會。既有此機緣,適可公而開之,多多益善。
  人生無常,人世多殃,君子宜修身養性,篤思習靜,可免病痛勞苦。國家社會亦然,凡打拼成性者,必多所損折。即令曾贏一次,九成皆輸,得不償失。尤其是追風逐夢之輩,最後往往落得一場空,所為何來?
  何謂「問題學生」?生於治世,順應環境,自無問題﹔但於亂世做個乖寶寶,何嘗不是「問題學生」?蓋亂世者,社會風習敗壞、是非黑白不分之際也!若人只知等因奉此,或仰上鼻息、指鹿為馬,斯人也,其「問題為缺乏判斷能力」!如今台灣之疾,正係「此類濫好人」太多,致令鼠輩猖狂!
  老朽實乃標準之「壞問題學生」,所幸當年社會風習保守,兼以家教嚴格,始得倖免於災。若有此類青年,請授以老朽自傳《智慧之旅》,信必有助。果若彼等能常來本網,雖留言內容艱深,但有多媒體可供觀賞、漢文樂園亦宜駐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苟能導引一人步入正途,亦係一大功德也。
7904 留言者:漁儿 [2008-10-13]
主題:容+易(3)
  反省自己之所以把“容易”理解得那么走样,一個主要原因是急躁,沒有细思先生的解答,加之“觀察者与觀察物的關系”是一個困扰我很久的問題,所以就生硬地把“容易”理解成觀察者的態度“開放(容)+靈活(易)”了。
  先生“容易”的释解應該是指一個“動作”,做一件事的過程“容易”,因為其“易”包“容”在其過程中。“容”与“易”兩字前后相關。這样理解可否?
回應﹕
  非急躁、實乃中文程度不足也!如今學校只教技術,人盡工匠,漢字蛻變為符號矣!符號者,分別阿貓阿狗斯可,以之丈量、記事、傳情亦不失其要。只是學者大腦中符號處處、概念網絡未建,與宇宙真實、人生大道遙不可及,已難以與老朽溝通矣!
  新來網友,敬請「先閱罟網鴻爪」,恕老朽不作堂奴、不炒現飯!此等漢字規律,如「字易、文易」等,老朽早已說得口敝舌爛!人若不知,食色享受不妨,但於老朽殿堂中,豈非鷄同鴨講?

  且網開一面,對「文句」定義如下:
  「一句話」係概念網絡中有系統之基本組合,其中包括「體、用、因、果」:
    體:概念之本,可為人事時地物情理法。(西方文法定義為「主詞或名詞」)
    用:概念之用,含動作、行為、心態、表情等。(西方文法定義為「述詞或動詞」)
    因:經驗內涵,含各種既有現象。(西方文法定義為「形容詞介係詞等」)
    果:概念之終,表達之目的。(西方文法定義為「受詞」)
  就這麼簡單,但却道通天人!本網乃一「文化大觀園」,閣下剛進第一道門,且勿大驚小怪,覽畢全園再說吧!

  另有一事,藉此篇幅廣而告之:
  老朽正在整理「罟網鴻爪」分類,以便於網友流覽。其中,「電影分析」將改名為「藝術戲劇」﹔「漢字基因」改為「漢字精華」。前者加入了有關音樂、劇本等之留言﹔後者則加入了《智慧學》之各講。至於「其他事項」,皆屬難以分類者,留之以示其實。
7903 留言者:晨曦 [2008-10-13]
主題:#2158
  一向只知先生為中文電腦和輸入法之先驅,不知亦為傳統中華文化大師,失敬。  
  ﹟2158
  《我國一直沈湎在心物二元糾結的境界中〔已不知當時所指為何〕。由於多數人只關心生活,這種境界僅屬於某些士人,而非大眾實用的知識。然而,在傳統的封建社會中,儒家加以巧妙的應用,倒也導致了長時期的安定和諧,只是安定阻礙了進步,以致停滯不前。》
  所言及是,然而先生可曾想過,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何在?在下認為傳統易學之誤也。傳統易學中的太極、八卦、六十四卦,皆為平面二元系統。《傳統的封建社會中》,人類世界局限於平面,在傳統易學的點化下,漢唐均極盛世,其後《也導致了長時期的安定和諧》。但到了近代,人類世界趨向三元四元,吾人卻仍陷於二元思維《停滯不前》,才被西人超越。
  伏羲創立的易學,本是四元。八卦、太極、六十四卦等皆為『物』:三元之實體,乃三元宇宙之模型。而演繹太極得乂、爻、干、支,既為時計曆法═時間第四元。伏羲易是集科學與非科學的綜合性系統,可惜失傳,否則日心說、相對論﹍﹍等等,豈會由西人發見。
  伏羲易學的失傳,導致傳統易學成為無根之樹,雖枝葉尚茂卻難免衰敗。故欲宏揚中華文明,必須為其尋根。然駁根不易,難為普羅易學『大師』接納。
  先生不喜長篇大論,暫告段落。最後請教:『若』伏羲易學得證重現,且與傳統易學有所矛盾,先生的立場何為?乞恕失禮。
  附:伏羲系統圖: 
http://picasaweb.google.com/suncrownhk/
pKzpbC#5220269874499870370
回應﹕
  老朽,一介山野愚夫也,頗曉鳥語獸行,恕不明時賢讜論。老朽確曾下山採購補給,因格格不入,今已自備糧粖,足敷駕鶴之需矣!昔日,因素性孤陋寡聞,恐易學失傳,不幸付梓《易理探微》《易經明道錄》二書。及後,方悉市中「易經大師」多如過江之鯽,且各持己見,雖伏羲亦啞口無言也!
  自後,老朽發誓噤口封聲,已於本網聲明無數!閣下初來,尚請多閱「罟網鴻爪」,蓋船過水無痕,恐觸「伏礁」。查易經曾稱「羣經之首」,因深入而淺出,人人可據以高論焉。老朽出世已久,所謂宏揚中華文化者,唯倫理道德而已!至於易理,悉已交付矽族,當與「人」無涉矣!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