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11 留言者:秦漢唐 [2008-11-22] |
主題:答8198則主題萃取 一、 1,認知界:二鼠等至虎死變臭,也沒吃到虎肉。 2,理解界:體:鮮虎肉;用:大補。 體:爛虎肉;用:不可食。 體:虎爪; 用:危險。 二鼠知虎爪危險、虎肉大補,虎肉爛後才知不可食。 3,剖析界:因:二鼠前懼虎威,後懊悔至「酸葡萄」。果:吃不到虎肉。 事前畏首畏尾、事後推責悔恨,此正是鼠輩行為,不足成事。 二、 1,認知界:兩小兒自以為是。 2,理解界:體:茶、牛奶、可樂等;用:適合各自口味。 苦甜僅是主觀感覺,各人主觀皆不同。 3,剖析界:因:兒童幼稚,僅有主觀立場。果:其對話令人啼笑皆非。 兒童以主觀為客觀,天真幼稚,令人啼笑皆非。 三、 1,認知界:一少年沉迷於毒品,難以戒除。 2,理解界:體:毒品;用:使上癮。 毒品使人易上癮,難戒除。 3,剖析界:因:癮者迷於感官誘惑。果:無可救藥。 意志不堅定者易受感官誘惑,一旦上癮,無可救藥。 四、 1,認知界:一學徒未學到師父精髓。 2,理解界:體:死知識; 用:解決具體的問題。 體:客觀觀念;用:指導人的行為。 「道法自然」是一客觀觀念,沒有具體功用,卻可指導一切行為。 3,剖析界:因:學徒將觀念當「死知識」。果:學無所得。 因:師父依觀念而行。 果:道法自然。 學徒將「道法自然」當知識,學無所得;師父自然而行,是稱「道法自然」。 五、 1,認知界:師父臨終詢問徒弟們的志向。 2,理解界:體:主觀觀念;用:虛幻。 「公平」是主觀觀念,僅屬個人虛幻的理想。 3,剖析界:因:所求屬於客觀。果:可以得到。 因:所求屬於主觀。果:如水中月。 所求即有所得,求實得實,求虛是虛。 六、 1,認知界:一人耕田遇一蚯蚓抱怨。 2,理解界:體:犁; 用:翻土。 體:地盤;用:保護個人利益。 相對於蚯蚓之窩,翻土乃公義。 3,剖析界:因:公義損傷到私利。果:重私者抵制、抱怨。 私利受損時,重私者便不顧公義,專事抱怨甚至抵制。 七、 1,認知界:一居士問和尚掃心之法。 2,理解界:體:殿上掃帚;用:掃地上渣滓。 體:佛之智慧;用:去心中煩惱。 無論哪里的掃帚都只能掃地上渣滓,佛心才能去除心中煩惱。 3,剖析界:因:和尚無道。果:掩耳盜鈴。 因:和尚有道。果:點撥居士應靜心,戒定生慧。 若和尚無道,當借給居士掃帚,此可謂掩耳盜鈴。若和尚有道,乃點撥居士應先靜心,由戒定生慧。 感激老師費心批改。 學生 敬上 |
回應﹕ 一、1,正確。2,不確。3,正確。 二、1,正確。2,不確。3,不確。 三、1,正確。2,不確。3,不確。 四、1,不確。2,不確。3,正確。 五、1,正確。2,不確。3,不確。 六、1,正確。2,正確。3,正確。 七、1,正確。2,正確。3,不確。 |
#8210 留言者:庚子 [2008-11-22] |
主題: |
回應﹕ 系統未妥,無資料。 |
#8209 留言者:阿奇 [2008-11-22] |
主題: |
回應﹕ 系統未妥,無資料。 |
#8208 留言者:襄助 [2008-11-22] |
主題: |
回應﹕ 系統未妥,無資料。 |
#8207 留言者:襄助 [2008-11-22] |
主題: |
回應﹕ 系統未妥,無資料。 |
#8206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1-22] |
主題: |
回應﹕ 系統未妥,無資料。 |
#8205 留言者:小湯 [2008-11-21] |
主題: |
回應﹕ 系統未妥,無資料。 |
#8204 留言者:秦漢唐 [2008-11-21] |
主題: |
回應﹕ 系統未妥,無資料。 |
#8203 留言者:阿三 [2008-11-21] |
主題:主題粹取練習 一、 1,認知界:老鼠無膽吃虎肉,卻藉詞強辯沒吃才好。 2,理解界:體:主見;用:判斷。體:膽識;用:冒險。 有主見、有膽識者有所判斷、有所作為;無主見、無膽識者連做錯事 都不願承認。 3,剖析界:因:承認錯誤即承認無知,並承擔責任; 果:欠勇氣者不願承認錯誤。 承認錯誤有損自身利益,無知、欠勇氣者不願承認錯誤。 二、 1,認知界:不喜歡的就是苦的。 2,理解界:體:感官;用:產生主觀感受。體:語文概念;用:溝通。 小兒以主觀理解的「概念」表達主觀感受。 3,剖析界:因:概念不清者,以概略近似之概念表達主官感受; 果:難以準確有效溝通。 概念不清者,難以準確有效溝通。 三、 1,認知界:欲戒惡習卻不能捨棄惡習,如此戒毒無疑緣木求魚。 2,理解界:體:毒品;用:快感。體:意志;用:自制。 戒毒需靠自己堅強的意志以抵禦毒品的誘惑。 3,剖析界:因:缺乏意志力,抱依賴他力的心態;果:不能成尼椄r。 缺乏意志力,抱依賴他力相助的心態的戒毒者,不可能成尼椄r。 四、 1,認知界:一學徒自以為懂了道法自然之道,其實不然。 2,理解界:體:主觀認知;用:理解客觀事物。 人常無知卻自以為知。 3,剖析界:因:人對事物之主觀理解視等同客觀真實;果:自以為是。 主觀認知不一定全等同客觀真實,或誤解而不自知,反自以為懂了。 五、 1,認知界:小徒弟認為師父什麼都給二徒弟是不公平的。 2,理解界:體:師父;用:無私授徒。體:小徒弟;用:流露人性的自私。 無私的人沒有公平不公平的觀念,自私的人則視不利己的為不公平。 3,剖析界:因:人自私而又主觀;果:別人得到的比自己多,就認為不公平。 自私而又主觀的人,自己得不到別人得到的,就認為不公平。 六、 1,認知界:蚯蚓同意翻土之必要,卻埋怨翻拆了牠的地盤。 2,理解界:體:翻鬆的泥土;用:有利長遠生存。 體:蚯蚓巢穴;用:有利短暫生存。 蚯蚓不願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3,剖析界:因:明事理;果:能有所取捨,以顧全長遠利益。 明事理者能有所取捨,願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七、 1,認知界:和尚點化某居士。 2,理解界:體:學佛;用:明心見性。 和尚反諷某居士犯了著相毛病。 3,剖析界:因:著相;果:不能證得佛法。 著相者不能證得佛法。 |
回應﹕ 一、1,正確。2,正確。3,正確。 二、1,正確。2,不確。3,正確。 三、1,正確。2,正確。3,正確。 四、1,正確。2,不確。3,不確。 五、1,正確。2,不確。3,不確。 六、1,正確。2,正確。3,正確。 七、1,正確。2,正確。3,正確。 |
#8202 留言者:禪心 [2008-11-21] |
主題:答﹟8198 一、 1,認知界:兩鼠等候時機,欲食垂死之虎。 2,理解界:體:時機;用:趨利避害。 掌握正確時機才能達成目的。 3,剖析界:因:惑於表象。果:誤判時機。 只看表象,不加思索,必錯失良機。 二、 1,認知界:小兒們各說其喜歡的飲料。 2,理解界:體:飲料;用:解渴、補充營養。 人藉飲料來解渴、補充營養。 3,剖析界:因:感官經驗。果:喜好分別。 感官經驗因人而異,故造成個人喜好的不同。 三、 1,認知界:某戒毒所中一少年決心戒毒。 2,理解界:體:決心;用:達成某種目的(戒毒)。 矢志戒毒無速成,從不再接觸毒品開始。 3,剖析界:因:引誘。果:動搖心志。 誘惑常令持志不堅者動搖,故能避免則宜免之。 四、 1,認知界:學徒問師父學道的用處。 2,理解界:體:學習;用:獲得知識或技能。 學徒認為學道須有個用處。 3,剖析界:因:尼Q心態學道。果:不能與道合。 有所求而學道,將背道而馳。 五、 1,認知界:即將圓寂的師父交待後事。 2,理解界:體:公平;用:拉進差異、求取平衡。 徒弟要求師父須公平給與。 3,剖析界:因:有欲望。果:想滿足。 欲望因人而異,永遠無法滿足。 六、 1,認知界:蚯蚓認為某人犁田翻土侵害其地盤。 2,理解界:體:犁;用:翻土。 人用犁來疏鬆土壤。 體:家;用:遮風避雨。 遮風避雨的家不容外人破壞。 3,剖析界:因:只重個人利益。果:不管公利、不肯犠牲。 自私之人只重個人利益,不肯為公利犠牲。 七、 1,認知界:居士問師父能否用掃帚掃去心中的渣滓。 2,理解界:體:金剛經;用:背誦、悟道(空性)。 某居以為背誦金剛經可以悟道。 體:掃帚;用:掃除渣滓。 某居士想用掃帚掃除心中渣滓。 3,剖析界:因:有為、有用、有知。果:不空。 因:空。果:無為、無用、無知。 空即無有,有即無空;以有為法求空,與空不相應。 |
回應﹕ 一、1,正確。2,正確。3,正確。 二、1,正確。2,不確。3,不確。 三、1,正確。2,正確。3,不確。 四、1,正確。2,正確。3,不確。 五、1,正確。2,正確。3,不確。 六、1,正確。2,不確。3,正確。 七、1,正確。2,不確。3,不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