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8302 留言者:秦漢唐 [2008-11-28]
主題:答8298則主題萃取
  1,認知界:某人因避繁而學斧;行事時,不管是否合適,一律斧砍。
  2,理解界:斧利可刪除細節,而缺點在於刪盡則無物。
  3,剖析界:若人投機取巧、急功近利,則必有其害隨之。
  學生  敬上
回應﹕
  1,正確。2,正確。3,正確。
8301 留言者:阿奇 [2008-11-28]
主題:答#8298主題萃取練習
  1,認知界:一人煩於讀思而學斧,不思所學何用,以斧採桃,樹倒果傷。
  2,理解界:斧用以砍劈,用之採桃費力又無效;欲取巧而無腦,自任其害。
  3,剖析界:人見繁而煩,避讀思而腦袋空乏、不知變通,自任其害。
回應﹕
  1,正確(讀思不可連用,思不可讀)。2,正確。3,正確。
8300 留言者:九洲 [2008-11-28]
主題:#8298主題箤取練習
  1,認知界:某以斧代手取果,樹倒果落,卻疏於果源自枝、幹、根。
  2,理解界:斧的功能和鋒利是給會用者用之,否則適得其反。
  3,剖析界:某妄想以捷徑取代築基,未料絕技帶來浩劫。
回應﹕
  1,正確。2,正確。3,不確(浩劫太大了)。
8299 留言者:至周 [2008-11-28]
主題:#8298主題萃取練習
  1,認知界:猴子不用心,弄斧謀生,園主見其形貌心性,委之採桃,誰料不果。
  2,理解界:靈長目之異種又不用心,欲傚人求簡單之技謀生,以直事與願違。
  3,剖析界:明心見性即有謀生之用,捨本逐末,弄巧成拙。
回應﹕
  怎麼了?自己照鏡子了?
  1,不確(無猴)。2,不確(考古乎)。3,不確(何本何末)。
8298 留言者:網主 [2008-11-28]
告網友:
  佛教公案無非指點眾信:佛心佛性,人本具足,修之在己,不假外求!顯然各位對佛教瞭解不深,誤以為「老母為佛」!實大謬不然!此則「在家之老母」象徵「人心之真佛」。由於人心已昧,總以為「上海的月亮比較圓」。於是乎建了金光閃閃的大雄寶殿,拼命叩頭,以為佛會大發慈悲,拉上一把!
  濟公者,「撥亂反正」之真佛,係雲門禪宗之代表。蓋自佛教東傳以來,正正經經講道理者比比皆是。而大雄寶殿建多了,信眾成河,人看多了殿上的泥巴像,無人認識真佛!其結果,人人外求,佛教已經成為金光黨的大本營了!於是濟公「問世」,其瘋瘋顛顛代表人性真實之另一面,是「破而後立」也!

原文案:
  某人虔心求佛,後遇濟公活佛施法救人。
  某一見,立刻跪地求曰:「請憐信徒愚誠,多年來不辭辛苦,只求作佛。」
  濟公笑曰:「汝放著真佛不拜,求我何來?」
  該人問:「信徒唯見活佛是真。」
  濟公曰:「錯矣,汝所見者,為吾之障眼法術。有謂,真佛不玩法,玩法非真佛。」
  該人又問:「果真?」
  濟公曰:「若吾所說不實,即非真佛;否則汝當應信之。」
  該人問:「真佛在何處?與信徒有緣乎?」
  濟公曰:「真佛正在等汝,此緣大矣!吾且付汝神行法力,急火速西行。至天明,當見一村,可大呼三聲:『佛陀救我!佛陀救我』,時門中一人披髮倒履相迎,即是真佛也。」
  該人信之,果於天明,見一柴門中、一老嫗聞聲披髮倒履相迎,竟是其老母焉。

  1,認知界:濟公點化求佛者,返家得見其母。
  2,理解界:父母養育之恩不報,佛道難成。
  3,剖析界:自性本具,明心見性是佛。妄心外求,不見自性無功。

  本則象徵當今世態,應不難解。

  某煩於多讀多思,希能學一簡單之絕技。
  有識者教之用「斧」,曰:「斧者,鋒銳而力猛也,一斧砍之,萬事皆簡也。」
  某喜而受之,盡得所傳。
  後至一桃園,園主徵人採果,某曰:「某有特技,可敵數人。」錄之,委以採桃。
  某大斧砍之,其樹盡去,落果遍地,簡至無完桃可採矣!

    網主人白
8296 留言者:朴石 [2008-11-28]
主題:完成8281則練習
  朱老師: 
  您好!完成8281則練習,請老師指正。

  1,認識界:濟公點化某人應去求拜的真佛就是他自己的老母。
  2,理解界:某人不辭辛苦到處尋佛,濟公點化他其實真佛就在身邊。
  3,剖析界:真佛不拘與“法”與“相”,信佛拜佛就該從身邊親人做起。

  樸石敬上
回應﹕
  1,不確(母非佛)。2,正確。3,不確。
8295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1-28]
主題:字易
  朱夫子尊鑒:

先生不必氣餒,只要先生願教,就有人願學。「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此中華文化之寶,幾十億中國人中,至少,會有一人能傳承下去吧。
回應﹕
  謝謝!其實,傳承已無憂,蓋有沈子克紹箕裘,小杏子千秋永範也!老朽之所以氣餒,在於各位品格優秀、好學殷勤,已係當今社會無價之瑰寶矣!較諸上網之數十億「遊民(遊戲機民)、聊民(聊天室民)、購民(購物網民)」,高明安止百倍?君豈不見貪官高呼:錢沒放進口袋,我哪裡錯了?
  西式認知為人獸同好,西式理論係優勝劣敗,西式策略是人盡使愚。孰料天機公允,先進先毀!權高勢重者先愚,富足滿志者先敗,西方社會早已成為現代叢林、人獸無別矣!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其徒子徒孫,尚能遺禍萬年!老朽眼見地獄滿載,寸步難行,心情沉痛,如斯而已!
8294 留言者:小兆 [2008-11-28]
主題:主題粹取
  朱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
  1,認知界:某人求作佛,卻不知何為佛。濟公點化,母親對於自己即是真佛。
  2,理解界:法術是佛用來濟世的手段,並非會法術,就是真佛。
  3,剖析界:有慈悲為懷、犧牲奉獻的精神,才稱的上是真佛。
回應﹕
  1,不確(母親非佛)。2,不確。3,不確。
8293 留言者:沐杰 [2008-11-28]
主題:主題萃取練習
  認知界:人求佛於濟公,濟公指點其認錯對象,佛當如奉獻畢生之母親者。
  理解界:欲償人願,不假外求。
  剖析界:母親對子女之無私付出等若佛祖慈悲心。
回應﹕
  1,不確(母親非佛)。2,正確。3,不確。
8292 留言者:小程 [2008-11-28]
主題:練習
  1,認知界:某人只求作佛、不顧作人,濟公點化其從人子做起。
  2,理解界:某人一心超凡,渾忘根本。
  3,剖析界:某人囿於自我、罔顧他人,唯有感之以仁愛,或可救治。
回應﹕
  1,正確。2,正確。3,不確。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