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72 留言者:秦漢唐 [2008-12-02] |
主題:8365則作業 1,字意:排列整齊之道理。 字理:可羅列之道理。 字義:能分析並理順之道理。 2,字意:共同之道理。 字理:聚得攏之道理。 字義:匯成客觀整體之道理。 3,字意:人所共行之之道理。 字理:公正、客觀之道理。 字義:具有普遍意義之道理。 4,字意:已明白之道理。 字理:可立即應用之道理。 字義:心領神會之道理。 5,字意:可溝通之道理。 字理:公平、公開之道理。 字義:能共享之道理。 6,字意:一過程之道理。 字理:可供描述之道理。 字義:包含體用因果之道理。 7,字意:感性之道理。 字理:反映心緒之道理。 字義:能感同身受之道理。 8,字意:沒有之道理。 字理:找不到之道理。 字義:不能感知之道理。 9,字意:宇宙整體之道理。 字理:至大之道理。 字義:超越人所能理解之道理。 |
回應﹕ 見8383 |
#8371 留言者:九洲 [2008-12-02] |
主題:#8365應答 1,條理,字意:逐條之理。 字理:脈胳之理。 字義:清楚分明之理。 2,合理,字意:適當的道理。 字理:完整的道理。 字義:有共同的道理。 3,道理,字意:行為的道理。 字理:做人做事的方法。 字義:人生精要的道理。 4,知理,字意:認識的道理。 字理:理解的道理。 字義:能察覺的道理。 5,講理,字意:要表達的道理。 字理:可討論的道理。 字義:可深究的道理。 6,事理,字意:行為狀態之理。 字理:行為過程之理。 字義:行為變化的道理。 7,情理,字意:感官認知的道理。 字理:心理感受的道理。 字義:情緒變化的道理。 8,無理,字意:不存在的道理。 字理:不能接受的道理。 字義:違反常態的道理。 9,天理,字意:自然規律之理。 字理:不可逆的道理。 字義:至極本存的道理。 |
回應﹕ 見8383 |
#8370 留言者:乾乾 [2008-12-02] |
主題:試答#8365則 朱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請老師指正: 1,條理--字意:樹木長出之道理。字理:可羅列之道理。 字義:有脈理可循之道理。 2,合理--字意:同一之道理。 字理:集於一處之道理。 字義:系統三才合一之道理。 3,道理--字意:行道之道理。 字理:最重要之道理。 字義:系統首要之道理。 4,知理--字意:言出于口之道理。字理:已能表達之道理。 字義:已能理解之道理。 5,講理--字意:把道理說出來。 字理:把道理說得深密。 字義:深究道理。 6,事理--字意:行為之道理。 字理:已發生之道理。 字義:所記載之道理。 7,情理--字意:心的本性之道理。字理:情感之道理。 字義:認知、感受之道理。 8,無理--字意:看不見之道理。 字理:沒有之道理。 字義:不能理解之道理。 9,天理--字意:自然之道理。 字理:本存之道理。 字義:無上之道理。 學生敬上 |
回應﹕ 見8383 |
#8369 留言者:逆海風 [2008-12-02] |
主題:#8365作業作答 請老師指正: 1,條理,字意:有脈絡之道理。 字理:能羅列分類之道理。 字義:能分辨之道理。 2,合理,字意:適切之道理。 字理:能約定之道理。 字義:有交集之道理。 3,道理,字意:有意義之道理。 字理:可使用之道理。 字義:能遵守之道理。 4,知理,字意:可理解之道理。 字理:可認識之道理。 字義:有規律之道理。 5,講理,字意:可說之道理。 字理:可深究之道理。 字義:有內容之道理。 6,事理,字意:可行之道理。 字理:可為準則之道理。 字義:合乎經驗之道理。 7,情理,字意:可感之道理。 字理:可感性認知之道理。 字義:能感受之道理。 8,無理,字意:不存在之道理。 字理:沒有用處之道理。 字義:不能感受認知之道理。 9,天理,字意:自然之道理。 字理:運行萬物之道理。 字義:本自存在之道理。 |
回應﹕ 見8383 |
#8368 留言者:襄助 [2008-12-02] |
主題:練習 1,條理 字意:可羅列之道理。 字理:有脈象之道理。 字義:能依循之道理。 2,合理 字意:可交集之道理。 字理:適當之道理。 字義:能聚集之道理。 3,道理 字意:重要的之理。 字理:可行之理。 字義:要遵守之理。 4,知理 字意:可認識之道理。 字理:可覺察之道理。 字義:能理解之道理。 5,講理 字意:可討論之道理。 字理:可深究之道理。 字義:能表達之道理。 6,事理 字意:可記載之道理。 字理:行為之道理。 字義:事件行為之道理。 7,情理 字意:可感受之道理。 字理:認知之道理。 字義:慾望與理性之道理。 8,無理 字意:沒有之道理。 字理:看不道之道理。 字義:不能理解之道理。 9,天理 字意:自然的道理。 字理:廣大的道理。 字義:要瞭解之道理。 |
回應﹕ 見8383 |
#8367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02] |
主題:答8365 朱夫子尊鑒: 1,條理,字意:有次序之道理。字理:可組織之道理。字義:能整理之道理。 2,合理,字意:不相悖之道理。字理:可接受之道理。字義:心有義之道裡。 3,道理,字意:可遵循之道理。字理:可篤行之道理。字義:人當行之道裡。 4,知理,字意:可領悟之道理。字理:可使用之道理。字義:人求真之道裡。 5,講理,字意:可說明之道理。字理:可討論之道理。字義:求是非之道裡。, 6,事理,字意:有因果之道理。字理:可執行之道理。字義:求判斷之道裡。 7,情理,字意:有人心之道理。字理:有感覺之道理。字義:人性私之道裡。 8,無理,字意:沒緣故之道理。字理:不可行之道理。字義:缺乏義之道裡。 9,天理,字意:大自然之道理。字理:不可違之道理。字義:天道公之道裡。 寫到這,突然發覺「字意、字理、字義」,好似先生講的「天、地、人」三才,又似主題萃取的「認知、理解、剖析」三界。 |
回應﹕ 有此認知,開竅矣!至少應知「民無所知」也! |
#8366 留言者:遊子 [2008-12-02] |
主題:答8365則 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請老師指導: 1,字意:可條列之道理。 字理:有系統之道理。 字義:能分類之道理。 2,字意:合常識之道理。 字理:眾人認可之道理。 字義:能被接受之道理。 3,字意:有道之理。 字理:可行之理。 字義:君子之理。 4,字意:可認知之道理。 字理:能學習之道理。 字義:能深究之道理。 5,字意:可陳述之道理。 字理:傳遞道理。 字義:能理解之道理。 6,字意:事物之道理。 字理:處理事物之道理。 字義:能執行之道理。 7,字意:人情之道理。 字理:可感受之道理。 字義:能感人之道理。 8,字意:沒有道理。 字理:不知道理。 字義:不能明理。 9,字意:自然之道理。 字理:最極致之道理。 字義:不可違背之道理。 學生 敬上 |
回應﹕ 見8383 |
#8365 留言者:網主 [2008-12-02] |
告網友: 各位答得不差,但盡皆囿於單一答案,其實,只有「後人硬性規定」、不合自然才有此可能。蓋六書乃東漢許慎所著,係歸納已成現實之漢字所得,難以斬金截鐵,兩、三種答案必有可能。其中「轉注」極少,在老朽所收之字中,不到十個,聊備一格也。 1,具-會意。(原字象雙手捧貝狀)。 2,體-會意,形聲。 3,抽-會意,形聲。 4,象-象形。 5,會-象形,會意(象氣之集也,系統交集,聚合也)。 6,意-形聲,會意(心上之音,受到動靜的影響)。 7,辰-象形,指事,假借(象草木強出,萬物始動; (指三月,務農之時也;假借為地支之五) 8,丁-象形,假借(象夏時萬物充實狀;又象人頂立,男子;假借為天干之四) 9,我-會意,假借(象持戈英勇之形,持戈者;假借為第一人稱)。 漢字教學之二 認識六書,只表示知道漢字發展有一定之規律,東漢許慎能著《說文解字》,大是不易。雖然在先秦就有「訓詁學」,基於歷代語言不斷變化,學者須考證古書用語與當代之別,用以編著註疏書籍。但對「文字」本身之研究,不論是釋義或應用,卻是乏善可陳。 老朽未讀過訓詁之書,理由很簡單,老朽從來不是「好學生」。但是,即令到了研究漢字之時,老朽仍然特立獨行,寧願自己胡思亂想,也不願翻書找資料。為什麼?理由更簡單!如果訓詁學有用,白話文不可能形成氣候。而白話文已經偏離了漢文思維的主流,其來有自,老朽怎能隨波逐流! 獨立思考的優點在於能開啟嶄新的方向,缺點則易於悖離傳統,一至於荒腔走板。所幸老朽曾對易理痛下苦功,頗得其中三昧,兼以對電腦認識透徹,是能一舉破解五千年之大謎,而發漢字基因。基因既得,思維認知及理解分析更是軍渡陳倉,從而規劃常識為概念網絡焉。 老朽著《智慧之旅》,詳述生平遭逢,用以見證人心乖張、道德淪喪,不得不避走偏鋒。然基於漢字奧秘涉及人類前途,《道德經》第三十六章:「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又第二十九章:「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執中不成、履偏尤險! 老朽忝為道家信徒,今握「漢智真經」在手,能不慎乎?一己得失固如浮雲,但明知叢林虎狼在側,火藥、指南針之為虎作倀,為人子者能不慎乎?於斯,無緣宜藏、緣至始張。神器之為神器,豈不識之無之輩所能企及?欲究其實,罟網所載,錙銖無遺,唯時人速食成習,縱入寶山,亦難免兩手空空。 於老朽編著《字易》時,曾有多位網友協助,不到一個月,就大功告成。但是後果卻似石沉大海,未見「思有所明」焉!究其因,「字易」有一公式,參與者不過「依樣畫葫蘆」,葫蘆畫妥,葫蘆模葫蘆樣。但畫者並未「用心」,不曾充份應用,時間一久,就全部還給老朽,空留惆悵! 此次老朽學會教訓(老狗未老),每講必出習題,且將全部保留,以供未來「取士」時視為「作業」成績。蓋如今教學方式,係利用高壓填塞,學子們習以為常,早已喪失「隨時用心」之能力矣!老朽之能「與眾不同」,正因為在校成績不佳,一切端靠自動己腦,所行盡係「無人」之康莊大道! 因此,老朽決定由最基本之「人性認知」講起,且每講皆有作業,寧願辛苦閱卷也不願白擲入水! 人性認知者,因人性之常,對概念之認知也。 「認=言忍,多想而後分辨明白,承受」;「知=出口如箭之快速,引申理解、認識、覺察也」,是知:對事物想清楚後再開口表示者。換句話說,千萬不可不經大腦,如同一道雷達波,一遇對象立即彈回!至於多想什麼?則非任何人所能控制,一切早就被習慣所支配矣! 只是,習慣可以改進!問題在個人願不願改! 再談「人性」,這是個大題目,直可以寫一套叢書!但在「溝通」上,只須說明人所「關心」之重點即可。此重點不外於:刺激感受、經驗分辨、客觀印證、利害判斷而已。基於個人成長過程中「主觀」之形成,在在與環境條件有關,其中家庭教育居首。本文不可能一一討論,因此只計「通例」、不論個人。 刺激感受原是兩碼事,但概念之妙,在於一念雙通,於語文溝通上,是稱「文氣」。文氣又來自「字意」,字意源自「字理」,字理之深、廣、涉及大環境或整體者,是謂「字義(義=犧牲小我完成大我)」。若人真能識文,豈是查查字典,寫寫情書之輩也哉?! 字意:文字所代表之概念內涵。 例:明==日月皆有光,可見可知,引申為下一個可知者。 字理:文字內涵之相關影響。 例:明--看得見,才可以有效地處理、應用。 字義:為何文字有此內涵? 例:明--因人對事物之理解,視覺佔八成,故不明必不知。 又明理之人必係大公無私者,故屬正性之概念。 本日作業: 解釋「理(道理)」字在組合時,與其組合之字的字意、字義、字理。 以「明理」為例,答案格式(可查字典): X,字意:可知之道理。 字理:看得見之道理。 字義:能理解之道理。 1,條理 2,合理 3,道理 4,知理 5,講理 6,事理 7,情理 8,無理 9,天理 恕老朽時間有限,只能評定「對半錯」,不可能一一修改,務請先想清楚是幸。 網主人白 |
#8364 留言者:朴石 [2008-12-02] |
主題:8346則作業 朱老師: 您好!完成﹟8346作業,請老師指正。 1,具: 象形 2,體:會意 3,抽:形聲 4,象: 象形 5,會:轉注 6,意:會意; 7,辰:指事 8,丁:指事 9,我: 會意。 樸石敬上 |
回應﹕ 1,錯。2,半。3,半。4,對。5,錯。6,半。7,半。8,錯。9,對。 |
#8363 留言者:小兆 [2008-12-02] |
主題:試答六書 朱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 1,具:指事。 2,體:會意。 3,抽:會意。 4,象:象形。 5,會:會意。 6,意:會意。 7,辰:指事。 8,丁:指事。 9,我:會意。 |
回應﹕ 1,錯。2,半。3,半。4,對。5,半。6,半。7,半。8,半。9,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