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8669 留言者:小人 [2008-12-16]
主題:問題
  老師:我的文字不行,不敢參加學習。我也對政治無興趣,但是我對阿扁出來很擔心,老師能不能開示一下?
回應﹕
  開示什麼?老天決定的事,誰能改變?台灣人喜歡坐過山車,上了天、說多風光就有多風光!老朽早說過,有什麼人民就有什麼政府!有怎樣的政府就有怎樣的後果!要知道,中國人的腦袋比西方人機伶得多,阿扁是時代的總代表!他要把「民主、自由、人權、法治」這些洋玩意玩殘玩透,玩出個最高的金氏紀綠,地震十級加海嘯百丈!
  擔什麼心?在不重視倫理道德的地方,沒有什麼是非公義,唯有強者生存!有了這些佐證,待下一個時代到來,再回頭看看,就能領悟老朽所謂的「愚昧時代」了!
8668 留言者:網主 [2008-12-16]
告網友:
  上則作業,顯然百年「白話教育」完全失敗,各位所作,無一人合格!雖然「白話」是「人人皆能明瞭之言語(用白話說就是:「每一個人,都能夠聽得懂、看得明白的語言和文字」,俗謂「空口說白話」)。但是,起碼要有一定之水準!起碼要和水溝一樣高!太低了會倒灌成災的!
  民初五四運動造就了一批「大師」,只惜不到百年,白話、文言就「灰化」了!而今是「火星文」當道,老朽據網鼓絃而歌,所歌者,不過白話外加之乎也者矣焉哉而已。
  上題也可視為「翻譯」,「起碼」也得符合「信雅達」的要求!這樣簡單的題目,有人連「信」都不顧了!「達」到目的者也不多,充其量與本網銀貨兩訖!至於「雅」!各位自行欣賞吧!大學畢業、已進入社會多年、在老朽面前忽悠良久,文言不文、白話不話!半紅加半藍,不亦「均紫」乎?

  上則講了「口語」,所以作業中「口」業大作,令老朽憶及一段軼事:

  老朽旅巴時,常教巴人燒中國菜。他們都很欣賞「蛋炒飯」,我教以配青蔥加少許醬油,炒勻即可。
  有次,該巴人請老朽吃飯。第一盤是熱騰騰的、深褐色的「咖啡豆」!
  老朽大異:「咖啡豆也能作菜?」
  「不是咖啡豆!」
  「那是什麼?」
  「你教我的蛋炒飯呀!」
  「那怎麼變成深褐色了?」
  巴西朋友有點難為情,說:「我覺得醬油好吃,所以多加了一些!」

原文: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改寫成白話文:

  求學的時候,時時刻刻地練習功課,不是很愉悅的事嗎?如果有朋友從很遠的地方來,我會多麼高興啊!假如別人不知道我,有什麼關係?何必生氣?要有寬大的心胸、才是一個堂堂正正的讀書人。

漢字教學之十二(未完)

  「概念組合」甚為重要(數年前著於「詞易」,不幸老朽過忙無法兼顧,擱置已久。今趕著鴨子上陣,內容早已不復記憶,只得略示其端,希有志於此之賢者再接再厲,自重自強),斯乃文字運用之基礎。待老朽講完此則後,即可練習「古漢文作文法」矣(其餘分類最後再講)。
  「概=完成平斗斛的短木棒」供作標準用,「念=此刻之心,想也」。「概念」係一種約定俗成的認知,因「有概而得念」,每一概念恆以一個漢字代表之,故習慣上,單一漢字即稱一個「概念」。其實,每一個「概念」,相當於一個微微宇宙,以「功能鍵」與「概念基因」緊密相連,形成網絡。
  歷史上所用過之漢字雖多,經由專家收集者,高達十萬多字。但其中九成以上係因寫錯、刻錯或難以辨認、於今已無價值之「死字」,即令尚在使用中之萬餘漢字,也頗多錯訛字、異體字。好在漢字來自「生活常識」,舉凡不符合常識者,一概無法流通於廣庭大眾之中。
  「生活常識」係人類生活認知,與環境條件、傳統習俗無法分離。兼以社會發展迅速,古今中外尚無一人能加以陳述、或整理分類。但於中華文化中,經先聖前賢的分析歸納,得到「體、用、因、果」四種聯結鍵。此四鍵能將「概念」聯結成體,如符合常識、能夠理解,即稱「觀念」。
  (但請注意,本文所討論者「文字」。「概念組合之觀念」,斯乃「狹義觀念」,與《智慧學》所討論之範圍不同,請勿「斷章取義」。)

  「體=行禮之骨架,系統結構之本,引申人所認知對象」。
  任一系統都有其「本」,既為「行禮的骨架」,對傳統中國人就於「人生認知之本」(今禮失求諸野矣)!可以說「體=人生認識的基本概念」,一應靜態、可知可識者皆為「體」。
  「體」分抽象及具象兩種,且若非抽象即屬具象,符合二分法準則。抽象之體為視覺感官所能辨識之象,屬於「現象屬」、有「形、色、性、質、數、量、位、能」等「表象」。具象之體為實物之本體、肢體,或植物、動物,乃「具象屬」。此屬均具觸感,且對所有有效。
  由是可知,因體有象,「感」與「象」所接觸之「鍵」,是稱「體鍵」。凡體鍵符合常識,其鍵之功能成立,是為「觀念」,否則無效。
  如:「著色」--色可因有色物質而添著於物體表面,觀念成立。
    「著性」--性不可著,此觀念無解。

  「體」存在於自然界,各有其「功能」,此功能對人來說,便稱之為「用、作用」。故有體必有用,有用必有體,人對事物之解,悉數來自「體用觀念」。因此,只要掌握了宇宙中的體用觀念,加上分層分類,就可以瞭解萬事萬物。
  所謂「功能」,是站在人類立場,對人的各種需求而論者。人的需求又來自「感官刺激」,而正常人以視覺為主(佔八成以上,盲者之所以有知,來自後天學習),學者能瞭解視覺現象,其餘自可類推。
  「體」本存於大自然中,可稱為「自然體」,其現象無窮無盡。人為了應用方便,特以符合人類認識、習性,設計製造了一些具有固定「功能」之物體,是稱「人造體」。
  無論自然體或人造體,必然具備「形、色、性、質、數、量、位、能」等現象之用:
    1,形有方圓角矩格稜板塊條片扁錐橢珠球丸畸鱗螺面腡周環等,所有形之辨識悉
      以邊沿效應而定。其邊沿之形成以本體之外側變化為主,
       認識族之「形狀」概念係形容各種抽象體形之感知程度;「體狀」則為形容
      具象屬之感知程度。
    2,色只有「有無」兩類,凡有,則可以認識族之「色狀」形容之。故色之用只供
      「辨識」。
    3,性指體之「性狀」如:純粹雜混淆濃稠黏粘淡乾燥涸汔炕旱潮濕溼潤浹肥腴等。
    4,質指體之「質狀」如:緊脆韌鬆稀細緻稹密重輕精疏弛酥硬堅牢固鞏剛柔軟等。
    5,數指體之「計數」如:各種數詞。
    6,量指體之「計量」如:各種量詞。
    7,位指體之「位置」如:上下前後左右內外裡中央匝周圍間隔邊頂底表端旁側等。
    8,能指體之「能量」如:明朗亮昭晟暗晦暝曖昧曄暐焯煥炤燁熹炳煒煌燦爛輝等。

  「用=從卜中,指可施行,支配,需要,功能,有效應」,代表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對事物所積累之功能認識。事實上,能量變化為宇宙進化之基礎,生物界利用能量變化生存,以迄於今。只是,人類係唯一能將「用」系統化,納入生活常識,從而融為文明的核心。不幸,居馨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今人唯知享受功用之果實,而高陞為梁山泊軍師--勿用矣!
  「庸=續用,平凡,小事」,漢字中,「用」之義平凡而專致。儒家之學獨尊「中庸之道」,中庸者,中而正,庸而平凡。西方尊狩獵傳統,英雄主義盛行,事事力求標榜自我,急功近利!於斯,以變逐利,時尚優先,假知偽識大行其道,「人生常識」反而淪為垃圾古董!
  老朽崇華斥洋、尊古貶今,正因時人已迷失於西潮之故!九年來,老朽聲嘶力竭,一再揭櫫「體用之學」與常識之關係。近日始知,有些網友就是「有看沒有見」,一切努力盡付浮雲流水中!顯然,有機農業方始其萌,殺蟲劑尚當其道,潛蟲勿用!

  老朽日暮黃昏,無意據網以教常識焉!知者知之,不知者不妨依賴現代物質文明,生活無礙,斯可矣!蓋常識雖無所不在,但微塵其眾而微。沈子為杏子建立「常識庫」,已耗時數年,豈一語能解(適才沈子來此,出示一菜葉云:已長黴菌矣!人若「用」心,心必有用,何需專家)!

  職是之故,餘鍵各自參之,老朽分身乏力,今後是無問不答。
  用鍵:事物概念之應用、或意識所認知的系統。
  因鍵:事物概念之根本、係變化之初始態。
  果鍵:事物概念之現象、係變化之終止態。

本則作業:
  試舉十例,指出觀念與常識之關係。

    網主人白
8667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16]
主題:覆試8638
  朱夫子尊鑒:
  能用所學到的知識做事情,不是很高興嗎?
  有朋友從老遠的地方來看我,不是很快樂嗎?
  別人不知道我是誰,我也不會發脾氣,不是很有修養嗎?
回應﹕
  「做事情」?不嫌太早?「發脾氣」太嚴重!
8666 留言者:朴石 [2008-12-16]
主題:8638則作業
  朱老師:
  您好!完成8638則作業,請老師指正。
  學習呀,不斷地複習,(其過程中)內心不是時常在感到愉悅嗎?
  遠方的好友來作客呵,難道不是件快樂的事情嗎?
  他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惱怒,這也算是君子了吧?
  樸石敬上
回應﹕
  ()何為?
8665 留言者:華子 [2008-12-15]
主題:作業
  不斷練習的學習不是很有趣嗎?同學從遠方來難道不快欒嗎?既使默默無聞,孤獨但不寂莫,難道不突顯高貴嗎?
回應﹕
  「不斷練習的學習」+「不是」+「很有趣」是子句+子句+子句!太複雜!「同學」不等於有朋!「默默無聞」?寂「莫」?
8664 留言者:心一 [2008-12-15]
主題:练习!
  學習(新知識)時,能夠時常溫習(舊知識),不是很高興嗎?
  要好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
  別人不瞭解(自己),(我)也不怨恨(他們),這不也是君子(的行為)嗎?
回應﹕
  非知識論!太多()!太多「也」!
8663 留言者:小白 [2008-12-15]
主題:#8638作業
  學習事物後時常練習它,不也是一種喜悅嗎?有朋友從遠方來哦,不也是一種快樂嗎?得不到別人理解而不生氣,不也是一名君子嗎?
回應﹕
  「學習事物後時常練習它」是半文半白,可算「小白」!「從遠方來哦」文氣已斷!「一名君子」?最好不是一名偽君子!
8662 留言者:漁儿 [2008-12-15]
主題:漢字教學之三
  1,條理 陰-有序之道理(人); 整理之道理(地);易理解(天)。
  2,合理 陽-符合道理(人); 尊重客觀事實(地);易接受(天)。
  3,道理 陰-行動之道理(人); 作事之道理(地);成事之保證(天)。
  4,知理 陽-認知道理(人); 道不遠人,可認知(地);知理,方可明理(天)。
  5,講理 陽-講求道理(人);道理可用言行講求之(地);講理,方可服眾(天)。
  6,事理 陰-事物之道理(人);理解事物之道理 (地);剖析事物之前提(天)。
  7,情理 陰-合情之道理(人); 尊重人的感情(地);易感人(天)。
  8,無理 陽-不講求道理(人);不尊重客觀事實(地);無理即無道(天)。
  9,天理 陰-本存之道理(人);天乃本存,自然 (地);不可違背之道理(天)。
  1,先生用陰陽屬性解釋漢字的詞性,讓我對漢字不分詞性的理解頓開茅塞!沒想到中國思想的「吾道一以貫之」是如此的徹底!
  2,我是這樣來理解先生教的「三才之分」:先確定對象,再依人的立場來分三才,其立場與「地」有關。如漢字教學之三作業,理解對象是「理(道理)」,依九個不同的理解立場(地)而得九種「三才之分」,即為九個概念:1,條理 - 9,天理。
  不知我這樣理解對否?
回應﹕
  1,理解斯可!無必要如此!只有「大道理」可以動大手術!老子曰:「治大國若烹小鮮」!
  2,正確。
8661 留言者:修行人 [2008-12-15]
主題:提交作業
  請老師指正:
  反複熟練已獲得的知識,哈!能不快樂哪?朋友大老遠的來找我,嘻!怎能不高興呢?別人不知我的能耐,我也不在意,哦!這算是有才德的人吧?
回應﹕
  將哈哪嘻呢哦吧刪去!還有什麼?
8660 留言者:真善美 [2008-12-15]
主題:白話文練習
  朱老師:
  您好,完成作業,請老師指正。謝謝您!
  學習知識而且能夠時常地溫習它,不是件很高興的事嗎?
  有好朋友從很遠的地方來看我,不是件很快樂的事嗎?
  別人不知道我的德性,也不用生氣,這不正是君子的行為啊?
回應﹕
  「我的德性」不易解!「君子的行為」不通!「不是件很」重複。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