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31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20] |
主題:練習8730 朱夫子尊鑒: 噫嘻!是知:簡能而任;人既老,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回應﹕ 改了字,不代表文氣能變也! |
#8730 留言者:網主 [2008-12-20] |
告網友: 眼見各位觀念日漸清楚,無限欣慰,這些觀念原是「做人」的本位,如今卻成「絕學」矣!所幸絕事絕配焉,絕人無後、絕學有人!該絕必絕,無絕不絕! 今日週六,本擬小休,但此乃作文最後一課,下週將講解漢字分類。 漢字教學之十六(續昨) 其實,各位作文程度不算差,所差者,「修辭」也!一談到修辭,舉凡中文科班畢業者,無不各有己見,振振其詞!蓋修辭者,各人作文之習慣也,習慣成自然。凡能嘩眾者,必能取寵;取寵越高,越是「自以為是」,黑白遂成主觀。否則,字字難以取捨,下筆維艱,何以成文? 然,老朽讀書不多,不僅不曾嘩眾(只有贈眾)、且更從未取寵(不涉情色)!因素來篤信體用因果(不知此石猴子是否來自峨嵋),見文輒逐一試之,頗能得箇中之妙!自是所見古文,除下三濫之垃圾糟粕外,無不義理湛然!究其因,得下列數條體用準則,釋之如下,據以為老朽之修辭論: 一、文氣一貫、文理一致、文義一尊。 一貫者,統一也,切忌東天下雨西天晴!一致者,止於一也,心中有主宰,不偏不 倚!一尊非己,天人合一! 設:「人事時地物」=主體,如斯,八大概念中,「情」=文氣;「理」=文理; 「法」=文義。 故:同一句話中,主體不可改變;主體若改變,必須改為子句、或另成一句。 如:我走進房中,他對我說:… 子句:當我走進房中時,他對我說:… 另成一句:我走進來,到了房中。他對我說… 同一段話中,文氣不可改變。 如:怎麼會有這種事?太過分了!啊!你真乖。 改:怎麼會有這種事?太過分了!你別裝乖賣好! 同一則話中,文理不可改變。 如:做人做事的原則是倫理道德,你最好騙他簽名。 改:做人做事的原則是倫理道德,你最好說服他簽名。 同一篇文章中,文義一尊,永不改變。 文義者,為文之「正義」也!所謂正義,公平、公正、公義也。對所描述之 觀念應以主題為中心,其餘陪襯一律平等,不可因一己之私好,有所偏廢。 如本文。 二、主體完整、客賓生動、配合無間。 「主體」同前,「客賓」者,描述之其他概念也。文中應將主體交待清楚,而所應 用之概念皆「各為主體」,稍有不慎,即有可能喧賓奪主。故此文章句段不宜太長, 將主體交待完畢,即另起爐灶,是能清楚明白! 客賓生動者,不受局限也。有時同一句段中有某觀念夾雜、若不加解釋,難以明白。 因此,可以各種有異於文字之符號分隔之(如同「『』」〔〕{﹜等) 凡一句已畢,他句繼之,凡容易混淆者,應加以「連接詞、介係詞等」,以為區分。 如:前段: 「有時同一句段中有某觀念夾雜、若不加解釋,難以明白。因此,可以各種有異 於文字之符號分隔之。」 其中,「因此」二字即係分隔之用,否則,將之刪除,文意難明。如: 「有時同一句段中有某觀念夾雜、若不加解釋,難以明白。可以各種有異於文字 之符號分隔之。」 三、廢字無有、廢句無存、廢論無得。 省略廢字:避免重覆(故應廣學多識),下週之講義中,分類中多為「同義詞」, 有助選取(斯乃老朽箱底貨也)。 文中,若係「主詞」,凡已具明或自己,不必重複: 如:我走到房中,我向他打了個招呼,我說:… 改:我走到房中,向他打了個招呼說:… 又若主詞為眾適用、或有推己及人之意,也宜省略: 如: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一句話中,無特殊意義、且可取代之字,應避免重複: 如:我走到房中,走到他的面前。 改:我走到房中,停在他的面前。 如:人各有見,振振有詞。 改:人各有見,振振其詞。 注意:加強印象非重複,如:廢字無有、廢句無存、廢論無得。 又經老朽多年經驗(為文超過千萬),又增第四條如次: 四、標點正確、段落分明、覽文如圖。 標點如鏡頭運用,段句若劇情陳述,概念乃精神所在。 罟網有載,不贅。 經過一天之沉澱,觀念更為清晰(以老朽經驗,最多三天),發覺原定之「詼諧」文氣不足。但以整體而論,不宜再改,遂略加修飾,以為定奪。 下文即經過修辭者,其中:〔yy〕表示新增之字,(xx)表示所刪除之字 2006年春,余以古稀之齡,每日猶 工作不懈。〔公司〕(丁一)憐余老邁,特 丁一不妥,蓋非局中人,無從瞭解。為文 購一樓(四層、獨棟大)供余工作、休養。 最忌:「認為別人一定知道」。而用「公司」 時因後工業時代,環境污染幾至病病相因。 則可。 〔公司〕(丁一)知余學農,擬於屋頂建一 有機農場,自耕自食,以保健康。 時澳門賭業大興,威尼斯聳地而起,工 人水漲船高,遍覓不得。僅室內裝修就耗時 兩年!旋又逢世金融風暴,〔公司〕(丁一 忙於週旋)已無暇兼顧。08年,余偕〔同 「工作人員」易被理解為「修建大樓」之 仁〕(工作人員)進駐,自行修建屋頂農場 工作者。改為「同仁」即妥 。 焉。 務農最〔耗〕(需)體力,而今,余所 「耗」字有辛苦意,下文之「暗自叫苦不 缺者,體力也(暗自叫苦不迭)。既而,屋 迭」就可以省了。 頂農場建妥,每日種菜澆花,腰痠背痛,無 以復加。沈子自台大中文系畢業後,即隨余 征戰南北,兼習天文地理、電腦人事,未曾 或逆。然論及澆水除蟲,沈子〔以〕(另有) 原文粗糙且過於強調沈子的態度,不確。 「網絡學派」〔為師〕(真傳,獨立超然), 與余意〔水油難容〕(悍梗不容)。 余自忖科班出身,怎能屈服於火星文充 斥之〔無稽〕謬論?〔且沈子素來言聽計從 應強調「沈子素來言聽計從」,是知其堅 ,何以一反常態〕?(與沈子爭執之餘)余 持必有道理。簡單一句話,力有千鈞也! 老臉無光,內心難平,既思:余何所圖也? 將轉戰農業(或退休)乎?沈子凡事認真負 責,曷不將農場事全權付與?余既有有機蔬 菜可食,又得修身養命之妙,何樂而不為? (刪於焉,大局遂定。) 日昨,寒流來襲,風狂(天冷)〔氣 高潮之至,成之自然也!無須捏造。 凍〕。余安坐電腦檯前,〔心定神閑、〕敲 鍵疾書。突聞沈子〔在樓頂〕大喝:「快來 人!把擋風蓬支架起來!」接著,(步履匆 匆)〔大樓上下一陣大亂〕,眾人匆匆登樓 而去。 余〔略啜香茗,靈思泉湧之際〕(再書 與前段對比,於情於理於法,讀者必可心 兩行),又聞沈子喝聲:「糟糕!白菜有 領神會。 蟲!」「啊呀!這麼多?」「多也要捉,不 然菜被蟲吃光了!」〔「少嚕囌!快捉!快 捉!」〕 〔噫嘻〕(書至此)!是知:能者多勞, 另增一段,是為結語。文氣可變,以資呼 〔勞者多憂〕(所爭是責);人既老,〔以 應文起之初也! 退為進,〕撒手乃福也! 惜乎!人老而愈貪,是故,國亂不止也! 再將括號去除,得文如下: 2006年春,余以古稀之齡,每日猶工作不懈。公司憐余老邁,特購一樓供余工作、休養。時因後工業時代,環境污染幾至病病相因。公司知余學農,擬於屋頂建一有機農場,自耕自食,以保健康。 時澳門賭業大興,威尼斯聳地而起,工人水漲船高,遍覓不得。僅室內裝修就耗時兩年!旋又逢世金融風暴,公司已無暇兼顧。08年,余偕同仁進駐,自行修建屋頂農場焉。 務農最耗體力,而今,余所缺者,體力也。既而,屋頂農場建妥,每日種菜澆花,腰痠背痛,無以復加。沈子自台大中文系畢業,即隨余征戰南北,兼習天文地理、電腦人事,未曾或逆。然論及澆水除蟲,沈子以「網絡學派」為師,與余意水油難容。 余自忖科班出身,怎能屈服於火星文充斥之無稽謬論?且沈子素來言聽計從,何以一反常態?余老臉無光,內心難平,既思:余何所圖也?將轉戰農業乎?沈子凡事認真負責,曷不將農場事全權付與?余既有有機蔬菜可食,又得修身養命之妙,何樂而不為? 日昨,寒流來襲,風狂氣凍。余安坐電腦檯前,心定神閑、敲鍵疾書。突聞沈子在樓頂大喝:「快來人!把擋風蓬支架起來!」接著,大樓上下一陣大亂,眾人匆匆登樓而去。 余略啜香茗,靈思泉湧之際,又聞沈子喝聲:「糟糕!白菜有蟲!」「啊呀!這麼多?」「多也要捉,不然菜被蟲吃光了!」「少嚕囌!快捉!快捉!」 噫嘻!是知:能者多勞,勞者多憂;人既老,以退為進,撒手乃福也! 本則作業: 文義不可變,試著改進下文之文氣: 噫嘻!是知:能者多勞,勞者多憂;人既老,以退為進,撒手乃福也! 網主人白 |
#8729 留言者:心一 [2008-12-20] |
主題:练习 1. 認識界:古稀之朱老,仍工作不懈。屋頂農場,欲親耕,與弟子爭,終悟。 2. 理解解:朱老能克服人之面子問題,放手于弟子。故能專心于文化傳承。 3. 剖析界:反之,如果人因礙於面子,事比親躬,則累及其身,文化傳承難矣! |
回應﹕ 1,對。2,解解,太不小心!3,太嚴重! |
#8728 留言者:心一 [2008-12-19] |
主題:作文练习 1. **時間:夜 地點:蘇軾庭院 (庭院全景,由柵欄圍成,院內花草樹木錯落有致,院中一屋) 旁白:(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2. **時間:同上 地點:蘇軾室內 (蘇軾端坐於桌前看書,左手執書,右手扶髯。) (少頃,左手揉眼,略顯倦意。乃合書,置於桌上。立,雙手置腰間,欲解衣。) 旁白:(解衣欲睡) (燈滅,窗外射來一束月光,蘇軾放下雙手,抬頭向窗外望去) (畫面切至窗外,一輪圓月掛於夜空) 旁白:月色入戶 (畫面切至室內,蘇軾走到窗邊,向窗外望去) (畫面切至窗外,院內花草樹木,月光下,現草木影。) (畫面複至室內,蘇子立於窗前,賞月。遂取帽,戴上。) (緩步走到牆邊,取下一長衫。) 旁白:(欣然起步) 3. ** 時間: 同上 地點:蘇軾庭院 (畫面由上而下,從深邃的天空漸至庭院地面。) (蘇軾行數步,停,稍頃,複前行 。) 旁白:(念無與樂者) 4. **時間:同上,地點:承天寺門外 (畫面由上而下,漸見承天寺大門,上有承天寺字。) 旁白:(遂至承天寺 ) (蘇軾走向寺門,拾級而上,穿過寺門) 旁白:(尋張懷民) 5. **時間:同上 地點:承天寺院內 (蘇軾走進門來,繼續前行,懷民房緩緩地出現。) (室內燈光明亮,懷民之身影秧在窗上。) 旁白:(懷民亦未眠 ) 6??**時間:同上 地點:懷民房前 (蘇試行至屋門前,叩門。) (窗子上見懷民走動的身影,懷民開門。) (蘇軾左手指向外,邀請狀。) (懷民出,關門,二人並肩而行) 旁白:(相與步於中庭) 7. **時間:同上,地點:承天寺中庭 (中庭地面特寫:月光如水般灑向地面,) (月光下,竹柏之影縱橫交錯,隨風而動,恰似水中之藻行。) 旁白:(庭中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 (畫面轉向周圍的樹木,竹柏相間而生。) 旁白:(蓋竹柏之影) (畫面漸切至夜空,一輪圓月掛在天空) 旁白:(何夜無明月?) (畫面複至庭院之樹木,見竹柏交錯而生 旁白:(何處無竹柏?) (畫面再切回地面,蘇軾和懷民庭中散步。) 旁白:(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耳。) (庭院景漸漸由近爾遠,二人越來越小,漸消失在寺門) (切至中庭全貌的俯視圖,由近爾遠) |
回應﹕ 「旁白」後不可加()。文中錯字頗多。 |
#8727 留言者:真善美 [2008-12-19] |
主題:主題萃取練習 朱老師: 您好,完成作業,請您指正。謝謝您! 1,認知界:作者在農事上與沈子意見相左,後由沈子負責農場,始得安心休養。 2,理解界:因為沈子是負責之人,故可將農場交給她管理,作者也能安享晚年。 3,剖析界:工作需要接續,生命需要傳承,若是後繼有人,此乃人生一大樂事。 |
回應﹕ 1,對。2,對。3,對。 |
#8726 留言者:修行人 [2008-12-19] |
主題:提交作業 請老師指正: 1、認知界:朱老新家自建有機農場,因農事與沈子爭執,後想通交責享福。 2、理解界:因為朱老想通放下面子,才能得以自在,責任才得交棒。 3、剖析界:反之朱老親力親為,不止擔責勞累,且失去傳承的機會。 |
回應﹕ 1,對。2,對。3,未必。 |
#8725 留言者:襄助 [2008-12-19] |
主題:主題萃取練習 1,認知界:朱老想於屋頂自耕自食,與沈子爭執種田之法,後因體力不繼而放手。 2,理解界:做事要量力而為,年老要休養。 3,剖析界:人生經驗多,可把時間用在精神方面。 |
回應﹕ 1,對。2,對。3,對。 |
#8724 留言者:逆海風 [2008-12-19] |
主題:#8714作業提交 請老師指正: 1,認知界:作者值古稀於新屋屋頂務農,與沈子爭論,幾思,遂將責任交付之。 2,理解界:因為人老體衰乃自然現象,勞力工作便難以負荷,於面子卻有不甘。 3,剖析界:反之,放下面子讓工作責任能傳承,便能成全工作之果與休養之福。 |
回應﹕ 1,對。2,對。3,對。 |
#8723 留言者:秦漢唐 [2008-12-19] |
主題:答8714則主題萃取 1,認知界:作者於自建農場務農中,與沈子爭執,細思後全權付沈;安之若貽。 2,理解界:因為沈子克紹箕裘、認真負責,所以當委以全權,沈子亦堪當大任。 3,剖析界:反之,做人做事能自強不息、為所當為、銳身己任,必然心安福至。 |
回應﹕ 1,對。2,對。3,對。 |
#8722 留言者:華子 [2008-12-19] |
主題:作業 認知界:某翁屋頂種植有機菜園,惟與弟子做法相左,退出耕種,反得福壽。 理解界:爭執雖臉面無光,但能者多勞,所爭是責,退一步海闊天空。 剖析界:人老體衰乃自然規律,多讓優秀年青人發揮乃休養之福分也。 |
回應﹕ 1,對。2,對。3,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