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93 留言者:九洲 [2009-03-10] |
主題:﹟9378則,論文提交。 主觀與客觀 於主、客觀兩座標間,選擇一立足點,所觀察之現象與經驗聯結,其個人感受為相對主觀。跳脫自我立場,以旁觀者處之,不介入、不干擾,無為而為即相對客觀。 以個人工作而言,忝為公司一分子,服從公司規範,盡其個人所能。縱使公司有許多不合理現象,諸如效率低落的人工作業、權責不清的管理制度、工作時間漫長又無合理假日等。也因如此,八年來,人事流動頻繁,己是常態。 以上純屬個人對公司之主觀認知,並非其他員工、主管、股東皆與本人想法雷同。若想繼續在公司工作,為五斗米折腰,唯放棄自我主觀意識,配合公司管理文化,順勢而為,乃生存之道。 「不合理」、「合理」是比較性問題,有比較就有得失;有得失就悠關利害。人人追逐一己之利,必紛擾不堪。主觀者以個人利害作判斷,客觀者以公司整體營運為考量,公司不存,焉談個人?否則相反,兩者是相互依存。 客觀者,無視當前利害得失曲直,不忮不求應因外在環境的變化。所謂「萬善莫若水」,水無自我、分辨、選擇,隨遇而安之三態性質,乃客觀真實之表現。 主觀個體乃客觀整體分之一,主觀者屬個體功能之動態,客觀者乃整體藍圖之靜態。個體作用於整體,客觀導引主觀,主觀導循客觀,相互修正推衍邁進。 |
回應﹕ 「於主、客觀兩座標間,選擇一立足點,所觀察之現象與經驗聯結,其個人感受為相對主觀。」老朽看遍天下論述,從未得見如此高見! 1,何謂「主、客觀兩座標」?既已「定義」了主、客觀座標,還討論什麼? 2,誰「選一立足點」?上帝乎?即令上帝,客觀乃全體,點落何家?荒唐! 3,「觀察之現象與經驗聯結」?怎樣聯結?如何導通?磁浮列車乎? 4,「其個人感受為相對主觀」?「個人=上帝」?主觀座標難道沒有主觀? 5,「其」是誰?何謂「相對主觀」?哲學變身為玄學乎? 上述一句話中字字玄疑、處處險阻!張飛大戰岳飛!每戰扣4分,共扣25分! 糟糕!下一句定義,老朽愧難理解!程度不足,無以為繼,判「雙方同時」出局! 若欲「自創品牌」不難,但要找得買家!恕老朽眼中不進砂子! |
#9392 留言者:小白 [2009-03-09] |
主題:#9378作業 論性開放 今人鼓吹性開放,學校向學子灌輸性教育、派發避孕套;媒體充斥性愛資訊;學者公然討論性事;男女以性感為傲。專家認為:「食色性也!性行為何恥之有?強行抑壓隱藏,是食古不化!」此說對重視個人感受者,完全正確;但於人類整體立場,則屬謬論。 「性交」是肉體生命的繁殖機制。在叢林裡,野獸赤身露體,隨意求偶交合,當然自然不過。然而人之為萬物之靈,是能抑制獸性,結社群居,建立倫理道德,致力於精神生命的探索和昇華。若社會上性慾橫流,人們動輒解褲以對,文明世界與蠻荒何異? 或曰:「性開放不等同提倡濫交!」須知,性慾對生命體之引力極大,隨時驅使其履行傳種任務。古今中外,能像柳下惠般坐懷不亂者佔極少數,大部份群眾的自制力缺如。尤其是青少年一輩,身心幼嫩、涉世未深,即灌以大量性愛資訊知識,能自持者少之又少。 現代社會亂象叢生,少女墮胎、性病肆虐、非禮、強姦、亂倫等問題層出不窮,正是性開放之惡果!而當人們沉淪慾海,除了個體獲得瞬間的快感,對人類的長遠利益有何貢獻? 聖賢建立倫理道德,營造保守風氣,絕非頑固迂腐。而是其深悉人性、高瞻遠矚,以社稷大局為重。望鼓吹性開放的專家學者三思。 |
回應﹕ 「聖賢建立倫理道德,營造保守風氣,絕非頑固迂腐。而是其深悉人性、高瞻遠矚,以社稷大局為重。」此二句實係一句,中間之句點應改為分號,否則前句不能成立。扣2分。 文句流暢,僅扣2分。 主題掌握甚佳,前後一貫,加8分。 論理發揮清晰,層次分明,加8分。 轉折稍弱,無反面意見,酌加6分。 結論「望鼓吹性開放的專家學者三思。」太弱,彷彿只是對學者陳情之文!一句「狗屎」,壞了整盤佳餚!酌加5分。 總分:30+28+8+8+6+5=85(分) 既然愛寫「陳情文」,且加寫一篇。 陳情文之要點不外: 抬頭對所陳之對象,可寫:「敬啟者」 內容有二:1,事由。2,主旨。 最後具名及身份資料,於本網只係練習,以XXX代之即可。 |
#9391 留言者:網主 [2009-03-09] |
告網友: 日前老朽曾云將繳出作業,今奉上「貼圖」數幀。 其中「民間故事」係為今後圖文系統「定調」,以傳統國畫之通俗形式,人物力求取真、景色寫意,建築則以工筆為主。此雖係平面圖形,但經由程式處理後,可得立體效果。老朽繪此,祇供參考,實際應用之精密度將超過數倍。由於老朽已難以投入實際作業,來日但任「藝術指導」,僅需掌握「風格、效果」即可。至於繪圖者,將另行徵聘,或論件計酬,水準應超過老朽所作。 另有「吉他少女、其他」數幀,係以YUI之相片為憑,老朽曾被其氣質所迷,今作此圖以資紀念。 圖文系統已在測試階段,目前所測試者,為沈子所作之「常識資料庫」。蓋電腦自動化之成敗,端視電腦程式能否根據語言文字、將靜態圖形轉化成為動作影像,此一試千鈞是也! 例如某場某人曰:「上茶侍客。」若不知此話「內涵」,將動輒得咎焉。而在本系統中,電腦程式將此四字之體用因果求出,再將之分解成為「人事時地物情理法」八大常識。處理時根據「時程(若為影片則依「蒙太奇」規則)」,查閱常識庫(以下一概寫為〔常〕),內容如下: 人:主人身份地位〔常〕,決定命令傳達之「受命者(假定為侍者)」。 侍者根據「客人」數量、地位、位置等因素〔常〕,決定執行細節〔常〕。 事:侍者領命,赴取茶之場所〔常〕,路徑〔常〕。 時:依前述決定(如蒙太奇)。 地:場所〔常〕,禮數〔常〕,動線〔常〕。 物:茶具等〔常〕,端茶方法〔常〕。 情:主客間之關係〔常〕,奉命者之態度〔常〕。 理:若無必要可忽略。 法:「上茶」之法,端視「傳統禮教」而定〔常〕。 由上可知,此常識庫乃人類終極之文化工程,全部由沈子一人完成(老朽愧不能及)。如今程式部正式測試之,如若正確,各「虛擬演員」應知拿、端、送、取、飲、用、應、對等常識。 設客人有三,侍者(奉命者)取來茶盤,上置三杯。侍者首先至客人之長者(先已定義)前,視客人與主人之關係〔常〕而決定奉茶態度。當茶盤送達客人面前「適當距離」,客人(虛擬演員)需知如何「取茶、用茶」,其態度、姿勢必須符合實際〔常〕。 其次,侍者送茶至第二順位,侍者需自動偵測「動線」,繞過障礙,行至客前,如儀。 (沈補:所舉之例為行為之析解,若論物則有結構、材質、功能、用法…等;若論人則更複雜,有暇再論,或日後可逕問小杏子。) 此僅一例,其餘千千萬萬無數動作行為、態度表情,俱需一一印証。如今已證明「可行」,但要「合情合理」尚須時日;若要做到盡善盡美,則有賴學生們終身不懈的努力了。 總之,本室目前在丁一的加持下,僅管外界風暴連連,室內一個個老僧入定、背負著文化重責勞力勞心。苟有所成,其成係成自中華文化之優越性,吾輩不過適逢其時,俯拾於途;若敗,則係努力不夠、德行未足,再繼續奮鬥可也!大道無功,行者自行,本室為所應為,成敗休咎聽天由命,準此。 網主人白 |
#9390 留言者:乾乾 [2009-03-08] |
主題:再投論文一篇 論修身 修身乃是做人的根本,貫穿于人生之始終者也。 人生一如旅程,從一開始的矇昧無知,然後接受家庭和社會的影響、教育,再到長大成人、成家立業,最後是服務社會、報效國家。旅途是否順利,首先要求車子結實;人生有無虛度,根本就在于修身。 人是精神與物質的共同體,推而言之,家庭、社會、國家乃至宇宙莫非如此。人在天地之間,物質之營養不離日月地球之精華,精神之指南自然以聖賢之經典為準。聖賢之言,培本育德,開啟人智,乃修身之資糧也。修身之要,「大學」言之至詳。內由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外達齊家治國平天下。而根本仍在于修身,所謂「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也。 查古今中外歷史興衰,其成敗得失無不與當事人的修身息息相關。以眼前的金融危機而言,其肇因即在于華爾街精英的失德敗行也。而應對之道,根本還是在于修身。 所以欲求人生之完整者,唯修身可致。蓋修身之極致,主觀意識與客觀真實可致一也。即古人所謂「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學生 敬上 |
回應﹕ 「乃是」有誤,前已言之。扣1分。 題目與「學生敬上」應另分則。亦已言之如前,一戒不改,扣1分。 「修身乃是做人的根本,貫穿于人生之始終者也。」此「根本」如何「貫穿人生終始」?題未「破」、皮已傷,怎可丟下一句「玄機」就以為天下大治?觀點錯誤,扣4分! 「旅途是否順利,首先要求車子結實;」說得不錯,來得突然!前文未將「車子」與「修身」扯上關係,變成突來的外太空訪客,令論文成為科幻小說矣!觀點錯誤,扣4分! 「人是精神與物質的共同體,推而言之,家庭、社會、國家乃至宇宙莫非如此。」由人「推」到家庭、社會、國家、宇宙,憑什麼?有「車子、輪子」嗎?人是實存的「個體」,而餘者皆虛擬之「群體」,若這般「推下去」,人豈非推輪子的上帝?觀點大錯!扣4分! 「物質之營養不離日月地球之精華」?此話費解!「物質之營養」?指什麼?「營養」者,營於養於某種機體也!居然也能不離「日月地球之精華」!這又是什麼(日月精華指「光能」,地球光能何在)?用詞太花俏、理解不透徹!又是「觀點錯誤」,再扣4分! 「精神之指南」、「修身之資糧」、皆係「主觀創新觀念」!當人基本功夫不足,上了舞台就表演飛簷走壁,一定會摔個頭破血流!汝之毛病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做學問要「實在」,論文要寫自己懂的、能靈活應用的,千萬別以為寫篇萬言書就成為超人、能救世界!扣4分! 「查古今中外歷史興衰」若將「歷代」寫錯為歷史,小錯!再若以為「歷史有興衰」,麻煩大矣!蓋歷史者,史家所書之記錄也,何來興衰?何謂得失?已扣太多了,殺得手軟了,放過一馬吧! 「其成敗得失無不與當事人的修身息息相關。」「其」是誰?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董狐、印書商?怎麼又來個「當事人」?「東扯西拉」!再放過一驢! 「以眼前的金融危機而言,其肇因即在于華爾街精英的失德敗行也。而應對之道,根本還是在于修身。」 又來了!前文一字未提華爾「滋」的舞步(失德敗行)與「衍生商品」的關係,一下子要精英們修練七經八脈,可忙壞了天下英豪! 「所以欲求人生之完整者,唯修身可致。蓋修身之極致,主觀意識與客觀真實可致一也。即古人所謂「天人合一」之境界也。」大話連篇!如此天人即可合一乎? 後文免評!出局! 暫借篇幅,再說幾句「廢話」!各位的問題,在於「國文水準」低落!文字理解不足,談什麼「大理論」?但要提升各位的文字水準,又不能不實事求是,用嚴正的論文、以作調教工具! 老朽有言在先,特別寫了一則淺顯、平凡的「論文」,所懼者,即為各位之「幼駒行空」也!切記:「不要討論大而無當的課題、不要用奇特難解的新詞(觀念)、不要講些自己都不懂的廢話」!上文為證! 又:已輪至「第二循環」,然所有已貼上之「論文」,皆是「平鋪直述」,非偏即頗!查論文者,面面俱到、圓滿自足以供討論之文也!於「起、承、轉、合」四則,「起」係為「破題(解釋明白)」,用以將「外殼」破開,以求呈現內肉!不幸,各位以為自己飽了就好,強迫閱者囫圇吞棗焉! 「承、轉、合」相當於黑格爾之辯證法「正、反、合」。孰料,各位之論文,即令東「轉」西「彎」,仍在原地,與「承」還是一脈相承! 其實,「承」者「正」也,將所破之題說個清楚明白(用能懂的文字、用人知的例證)! 「轉」者「反」也,正面講完了,換個角度來講!最好的轉法,是轉到反面,是所謂「面面俱到」也(500字之面面=正反)!以上文為例,將「華爾街精英不修身」當作「反面」例證(當然要用事實),以與「正面說明對比」之。如是,論點才有「力量」,才不是空洞的口號! 可以這樣說:「正」指正方論點、「反」指反方論點,凡正反皆屬單方面之「主觀」,論文之所論,應為「正反之合」,即為「客觀」之道理! 哲學就是如此簡單,只緣世人多愚昧,自己不懂,又想騙人,於是生產了一堆「堆肥」,用來餵養愚人! |
#9389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3-07] |
主題:答#9378則作業 尊師重道 師者,五倫之一;倫理者,尊長敬先之道也。尊重「天地君親師」,人民有所依循,社會必重禮儀、講道德。今世人人唯我獨尊、不尊師長,師亦不重道,已非「師道」矣。 古之所稱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今道之不傳,惑之不解,唯重授業,此非師,實乃教員。 余剛入大學時,發現昔日尊稱的「老師」已改叫「教員」,很是疑惑。及至畢業留校任教,自己成了教員,才明白其真正含義。原來,教員乃教西式謀生技術之員工,其與學員不分尊卑。教員所傳,非大「道」,乃小利也。教員之「業」,職在推銷知識、宣傳廣告,其將學員當作下線、客戶。余「惑」更甚,如此教員與演員、推銷員何異? 兩年前,於罟網得遇恩師,起初積習難改,不懂禮數;後漸覺己非,發心習道。所習何「道」?倫理道德也。道之所存,即師之所存也。余誠心請教,心懷感恩,尊重之情,油然而生。 感恩之餘,知道行道。於是,余在「教員」工作之空閑,去私塾義務教兒童讀經,教以禮儀秩序,誦以四書章句。孩童們有樣學樣,所學者,人生之根本也,本立則道生;余所教者,倫理道德也,大道也。是師道矣! 師道不尊,雖教大學生只能稱「教員」;尊師重道,即使教兒童,亦謂「老師」。是故,唯尊重始有師道。 |
回應﹕ 「已非師道」不合論述,應為「已無師道」,扣1分。 蓋論及「已非」,必有「實為」,是故與所論不合。而「已無」則對「既有」,恰如所述。此類「字義」常有「微言」,今人忘忽濫用,但為文者不可不慎。 「今道之不傳,惑之不解,唯重授業,此非師,實乃教員」應置於「起」。蓋全文之重點在於「教員」(提及九次),一文二百餘字,「教員」二字約佔十分之一強,份量不可謂不重矣!而未能於起始處「立論」,實乃「本末」倒置也。扣4分。 「余惑更甚」與前數句「失聯」,應加以「連結子句」如:「因此」或「基於前述」,否則「惑甚」?此屬表達不當,扣3分。 總扣分:1+4+3=8(分) 主題掌握正確度佳,但因未先定義「教員」,全文力道鬆懈,酌加6分。 論理發揮清晰度甚佳,唯不夠深廣,酌加8分。 轉折處理合理度可,酌加7分。 結論表達果斷度,精簡明瞭,甚佳,酌加9分。 總分30+(30-8)+6+8+7+9=82(分) 汝為文進步不少,唯「流暢度不足」,每每前句未終,後句又起。最好完稿後,自己扮演「外人」,先忘掉主觀認知,精讀數遍,以達到順暢為止。汝得分合格,可試寫「書信」一篇(無須參考尺牘,格式不重要,語調第一),200字左右,以測其詳。 |
#9388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9-03-06] |
主題:提交論文 朱夫子尊鑒: 以「知足常樂」為題,交論文以篇。 因為美國次貸風暴引起的全球資本市場萎縮、股市大跌,本人亦不能倖免,略有損失,心有怏怏焉!母親見之,說:「吾兒忘記汝少時,吾家窮的無隔宿之糧,而汝今有房子、車子...,亦不欠人錢財,為何不樂?忘汝父父之訓乎?若衣食無慮,則多讀聖賢之書。」 老子在《道德經》說:「禍莫大于不知足。」乃是勸告人要少欲、知足,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又有誰能做到呢?許多聰明人因不知足、心役于物,不知人生之樂。有人從三級貧戶做到一國之首,因多欲而貪得無厭,如今卻身繫柃梏且「窮的只剩下錢」,雖富而貧;有人身居陋巷、曲肱而枕之猶為安樂,讀聖賢書、學聖賢事,雖貧而富。 知足常樂與積極進取並不矛盾,如果人人安於現狀,不思有所作為,則人類社會不能持續發展,亦不可能存在。所以,人須正視主客觀條件所允許達到程度,不超越規律的限制,隨時調整積極進取的心態;不要「人心不足蛇吞象」,不知節制而成貪欲,撐破了肚皮,因此釀成人生悲劇。 當今社會,物質文明過度的發展,人們追求利益、權勢、金錢、美色,失去了自我而變得貪婪、不得滿足。知足須是自覺的,正因如此,我們更應該學會如何知足,不要讓自己天天生活在奢望不斷、憂傷不止的陰霾中,只要衣食無慮,就應「知足常樂」。 |
回應﹕ 所云「交論文以篇」有誤! 「本人亦不能倖免,略有損失,心有怏怏焉!」此語全係主觀,有失「嚴正性」(與驚嘆號無絕對關係,9387則老朽曾評不可用驚嘆號,係指其情緒因素)。屬表達不當,扣3分。 母親之言,亦屬私事,見諸「破題之起」,論點薄弱。屬觀點錯誤,扣4分。 「而汝今有房子、車子...,」標點紊亂,扣2分。 「忘汝父父之訓乎?」多一父字,何以粗心如此?扣1分。 「忘汝父父之訓乎?若衣食無慮,則多讀聖賢之書。」分句錯誤,問號後,未必續接前文。在感知上,「忘父訓」為一事,「若衣食無慮,則多讀聖賢之書」則係母意。表達不當,扣3分。 「乃是勸告人要少欲、知足」,乃是重複,蓋「乃」於述詞常為「是」,概念用錯,扣1分。 「乃是勸告人要少欲、知足」,勸人不可寫作「勸告人」,蓋「勸」為述詞,「勸告」則係動名詞,可以寫作「一種勸告」,而不能寫成「一種勸」;「是勸告」可、「是勸告人」非。扣1分(若指「是勸告:人要少欲」,則須扣2分。正解應為「勸人少欲、知足」)。 「因不知足、心役于物,不知人生之樂。」用語不佳,因所扣已多,不擬再扣。 「柃」應為囹,扣1分。 「梏」應為圄,扣1分。 「窮的只剩下錢」為一本書名,讀者有限,談笑則可,用作論文,不倫不類,表達不當,扣3分。 「知足常樂與積極進取並不矛盾」,此語遽然而終,未見申論,且與後文氣不連、意未貫,正應加以「論述」,否則可稱之為以文害義也。屬觀念錯誤之類,扣4分。 「如果人人安於現狀,不思有所作為,則人類社會不能持續發展,亦不可能存在。」豈非推翻「知足常樂之立論!?!後文卻來個「所以」!!!所以什麼?!?證明自己自相矛盾、不知所云乎??? 作業論述至此,已慘不忍睹!雖分四則,但完全不符起承轉合之規律!後文拒評!判出局! |
#9387 留言者:逆海風 [2009-03-06] |
主題:論文提交:「自立之道」 自立之道 自立者,能憑藉一己之力,立於天地間也!蓋人處於世,時有風浪捲來,苟無能自立,必將隨波逐流而不能自己。故為人者,首重自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是知,自立之基,在於培養一己之學識、能力。有充足之學識、能力,才能生存於人群社會之中。雖時代有異,然其理如一,學為因,立為果,明白昭然。 而自立首需者,乃做人處世之道。此中國古聖之所重,亦生存於人世必備之常識。明乎此,言有禮,行有序,可無大過。 次者,維持生存之技術。需知財者為養命之源;技術則是謀生之道。苟生存無著,惶論其他? 此外,更需有自強自立之精神。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外在之環境變動不已,昨日之是,轉眼成今日之非。是人生惟一可憑恃者,自強不息之精神也。 然觀今世,能自立者寥寥無幾。蓋西式學堂林立,填鴨知識成習,使學子常識低落,獨立思考能力闕如,此可謂時代之大病。及此病之害,在於跟風。 跟風者,跟隨流行,即從眾之行也。然眾人之行,必短視而難及遠。倘世有異變,跟風成習之眾無能應對,則成災矣。 故似此依賴於自己不瞭解,且不可控制之事物,距自立已相去天壤。 是知自立之道無他,靜心學習工作,不隨眾同狂,鍛鍊一己獨立之精神,可矣。 |
回應﹕ 「自立者,能憑藉一己之力,立於天地間也!」為何用驚嘆號?在此乃「理性破題」,不可「感性表達情緒」。因讀者見到「主觀情緒」,會被捲入同意與否之判斷,進而失焦也!標點用錯,扣1分。 「而自立首需者,乃做人處世之道。」在此,「而」字不佳,但不損文意,屬認知不當,扣1分。 「明乎此,言有禮,行有序,可無大過。」不通!論理者,唯理是論,無理不堪入大雅之堂也!「言有禮,行有序」非明即有,而係勤學、慎思、知理、篤行所得者.屬觀點錯誤,扣4分。 「此外,更需有自強自立之精神。」立論有誤,苟無此精神,何來「子曰」?無此段,蛇象已成;多此一段,是謂「畫蛇添足」!蓋本末不可倒置句,是屬「觀點錯誤」,扣4分。 「惶(=形容人心不安狀)論」,係「遑(=忽忙狀)論」之誤,扣1分。 「及此病之害,在於跟風。」「及」字多餘,扣1分。 「故似此依賴於自己不瞭解,且不可控制之事物」,其間應用「、」號,扣1分。 總計扣分:1+1+4+4+1+1+1=13(分) 主題掌握順暢,加8分。 論理發揮尚可,加5分。 轉折稍弱,加4分。 結論果斷度佳,加8分。 總計:30+(30–13)+8+5+4+8=72(分) 「論理」需多作練習,始能逐步掌握分寸;「轉折」則要求思路寬廣,「跟風」雖然可用,但未能陳述理由,淺淺帶過,顯得「文氣」不足。 可再輪班練習,望能更上層樓! |
#9386 留言者:阿勇 [2009-03-05] |
主題:試作論文 論賭博 賭博是人為了競逐利益而以金錢或物品作抵押並作出選擇的遊戲。選中了,獲得回報;選偏了,本金就被沒收。 近年,澳門賭業興旺,各地賭客蜂擁而至。我們只曾聽到賭場大賺,很少聽見賭徒能夠致富。相反,報紙裡常見不少人因賭博而弄得欠債纍纍,甚至破產、喪命。既然弊大於利,為什麼竟還有那麼多人孜孜不倦於賭博呢? 人性本貪且惰,總渴望能不勞而獲,故賭博才能歷久不衰。除了麻雀、撲克等賭博遊戲需藉技術勝出外,其他多只依賴運氣。賭場便依賴此類遊戲如骰寶、輪盤等賺錢。在大數法則下,賭博原本必是有來有往,勝負差距不會太大。但事實上賭場的收益遠比賭徒為多,原因是遊戲裡暗藏對其有利之規則,使賭場只會輸少贏多。 即便賭徒早知這一事實,卻總以為自己是特別的一個,運氣會比其他人好。失手了不願認輸,只會把注碼加大,渴望一局翻本,卻是越輸越多。而贏了的人自以為手氣好,也不願立刻就走,常玩至輸光為止。結果,就憑這些人性弱點,賭場收益每年以數百億計! 人世間存在著形形色色各種誘惑,身陷逆境非全由運氣造成。賭徒除了是輸給賭場一早設下的陷阱外,也輸給了自己那不願服輸、自以為是的心態。既知賭場為一陷阱,當知賭博只可怡情,不可沈迷,以免樂極生悲也! |
回應﹕ 「賭博是人為了競逐利益而以金錢或物品作抵押並作出選擇的遊戲。」此句太長,雖不算錯,但不合「修辭」要求。因人腦的臨時記憶體不大,在一句話中,概念太多,易生混淆。文章用作溝通,應以令人感覺舒適為原則。故老朽為文,力求每個子句保持在二十字以下,以代表個人風格。 若改成:「賭博是人為了競逐利益,而以金錢或物品作抵押、並作出選擇的遊戲。」與原意無損、且利於閱讀,是謂利人無所謂多少,有心為貴是也。 「我們只曾聽到賭場大賺,很少聽見賭徒能夠致富。」也是修辭小疵,一句話中兩個「聽」字,能改則應改之。「我們曾聽到賭場大賺,少見賭徒能夠致富」精簡扼要。又「只曾」於「過去式」中,是否為「只」,存疑;「聽見」改為「見」,更鏗鏘有力!蓋「聽見=傳云」,見則係「目睹」也! 「報紙裡常見不少人因賭博而弄得欠債纍纍」不佳,宜改為「報載不少人因賭博而弄得欠債纍纍」足矣!第一是避免與前「見」字相重;其次「報紙裡」有語病,至少也該把「裡」改為「上」。蓋「裡」有在「實體之中」意,而「上」則名符其實。 「除了麻雀、撲克等賭博遊戲需藉技術勝出外,其他多只依賴運氣。賭場便依賴此類遊戲如骰寶、輪盤等賺錢。」屬「分句不當」,中間之句點宜改為「斷號(,)」扣2分。 「賭博原本必是有來有往」不妥,「原本=必是」,蓋本體及前因不能變更也!屬概念認知不當,扣1分。 「但事實上賭場的收益遠比賭徒為多」不妥!蓋「但」字意為「改變」,文中前指:「在大數法則下,賭博原本必是有來有往,勝負差距不會太大」;而後文為:「賭場只會輸少贏多」。兩者性質有別,用了「但」字將令文意扭曲。屬表達不當,扣3分。 不錯,只挑到幾根魚刺,扣2+1+3=6(分) 主題掌握明確,加10分。 論理發揮清晰,加8分。 轉折未見,只是順水行舟,酌加3分。 結論尚可,加5分。 總分為30+30-(2+1+3)+10+8+3+5=80(分),成績優良。按規定,應「加貼一篇」,體裁不拘,不限為「論文」。 題外話:賭博為今世「商業經濟」之一環,由其體用因果視之,人類「自熟趨腐」,實乃自然之道也! |
#9385 留言者:小兆 [2009-03-04] |
主題:#9378則作業 談節儉 金融風暴以來,全球人民消費力減弱,百業蕭條。臺灣政府為促進經濟成長,鼓吹人民消費,使得節儉似乎不再是美德。 然,想我中華從古至今、源遠流長,若所崇尚的價值觀不確,何以至今依然屹立!是否該用「努力消費」來取代「節儉」,實在值得深思。 人生有起有落,一般大眾,總有一天會失去或是減低,獲取財貨的能力。人若習慣於放縱物慾,不知有所儲備,於人生的寒冬來臨時,將不知所措。 社會上,不斷鼓勵努力消費,且美其名為經濟成長,導致資源快速消耗。就在資源即將枯竭的同時,也是人揹負苦果的開始。 樂觀的人或許會說:「慾望刺激人進步,科技可解決問題」。只是,當前情勢看來,科技的進步顯然比不上人心慾望膨脹的速度。 節儉者,人能自我控制約束也。傳統社會裡,教化大眾節儉,珍惜物力,使資源不致匱乏、環境得以平衡。 而有才能的人,因能克制自身的慾望,更可以將有限的資源妥善利用於造福人群上,於是社會上安定合諧。 以往中國人還自尊自重的時代裡,未見因推崇「節儉」,致使科技落後,毫無創造發明;如今倒見,各西方國家經濟受創甚重,百年風光有所黯淡。我們是否該全盤接受西方經濟理論,鼓勵消費,仍要仔細思量。 |
回應﹕ 評:「想我中華從古至今、源遠流長」,為什麼用「、」?如何「等價」?扣2分! 「若所崇尚的價值觀不確,何以至今依然屹立」,說不通!什麼「價值?什麼「屹 立」?突如其來之貴客,攪亂一池水! 寫論文與寫小說有別,在於要與人討論,而所討論者只限於「破題」的範圍,否則 吵上一輩子也得不到任何結論!扣4分! 「一般大眾,總有一天會失去或是減低,」減低什麼?如係「獲取財貨的能力」, 就不應該分成「子句」,需知,標點能改變文意!扣2分。 「人若習慣於放縱物慾,不知有所儲備」也是泊來品!每次用語都要引進「外勞」, 不怕失業乎?表達不當,扣3分。 「不斷鼓勵努力消費」多了「努力」二字,蓋「鼓勵」後面須接「動作行為」,而 「努力消費」無需「鼓勵」!認知不當,扣1分! 「且美其名為經濟成長,導致資源快速消耗。」為什麼?該講理由時,怎能臨場退 縮?如此,與誰討論?因為此語中有兩義: 1,「經濟成長」必然導致「資源消耗」。 2,因「美其名」而導致「資源消耗」。 認知不當,扣1分。 「以往中國人還自尊自重的時代裡,未見因推崇「節儉」,致使科技落後,毫無創 造發明。」本句雖屬一句,但易生誤解: 1,「以往中國人還自尊自重的時代裡,未見因推崇節儉,致使科技落後,」 「毫無創造發明。」是指「科技落後」故無發明。 2,「以往中國人還自尊自重的時代裡,未見因推崇「節儉」,致使科技落後, 毫無創造發明。」應為「致使科技落後、毫無創造發明。」這正是「、」該 用之際,用了「,」就該扣2分! 何謂節儉(是不花錢)?未破題,觀點錯誤,扣4分。而在「合」中言:「節儉者, 人能自我控制約束也」觀點再錯!若「自我控制約束=節儉」,那本想買顆五克拉的 大鑽,在極度「自我控制約束」下,買了十克拉,算是哪門子「節儉」?再扣4分! 總扣分:2+4+2+3+1+1+2+4=19(分) 主題未破題、無定義,不能加分。 論理不清,酌加5分。 轉折不明,酌加4分。 結論尚可酌加8分。 總分:30+19+5+4+8=66(分) 需知寫論文要求「嚴謹」,作者應對所言前後呼應,句句斟酌!今汝「假定」人人都懂,一大堆應該「定義、論理」之處都囫圇以吞了!因平素缺乏訓練,「鼓勵努力練習」可也!尚可繼續投文,唯在80分以下、須依時間先後,排隊以待。 |
#9384 留言者:修行人 [2009-03-03] |
主題:提交論文 請老師指正: 醫療與保健 醫療的目的是為了延長壽命與減少痛苦,但是在現代商業化的醫療體系中,延長壽命與減少痛苦變成手段,而利潤才是目的所在! 三年前家母得了乳癌初期,進了台大醫院治療。想不到醫院生意火紅,病床緊張,病人在開刀日前一天的晚上十點,才得知病床所在。對於治療方式全由醫生說了算,毫無討論餘地。手術前醫生說切除不多,但開完刀才知乳房全切,連腋下的肌肉也切除,而醫生只說了一句:「避免癌細胞擴散」!手術後的化療,醫生則決定施打健保所給付的藥劑,雖然每週都有抽血檢查,但半年後藥都打完了,醫生才說此藥無效,需再自費30萬買新藥(買毒藥也不需視病人所需,而是依藥廠規定,原本是36萬,但可買五送一),重新施打! 上醫院看病,成效只能聽天由命,人們對醫療品質也就沒有多大信心。因此,在自助自救的心理下,各式的保健食品與器材、各種養生與保健之法都大行其道。但是龐大的醫療與保健市場除了活絡經濟、創造些富人外,對國人的健康又有何助益? 人要活得健康,醫療不可靠,那就靠自己。適度的運動、均衡的飲食、規律的生活是最基本的保健方法,進而學些中醫的養生之道,就是不能除病,也能延年益壽。 |
回應﹕ 論「醫療與保健」,但是有個黑洞把「保健」給吃掉了,變成了獨角戲!就像一場冠軍挑戰賽,但見甲冠軍穿著入時,繞場一週,卻未見乙冠軍風範!是怯場乎?是走秀乎? 何謂「醫療」?何謂「保健」?文中但見「看病」之過程,「貨不對辦」!這是論文最大的忌諱,形同「欺騙」!零分! 再提﹟9378則憲法: 1,破題:述明主題(起)。 2,立論:闡明立場及論點(承)。 3,申論:擴大範圍(轉)。 4,結論:總結論見(合)。 「破題」者,首先應「述明主題」!「述明」者,更應「定義明確」,比如「醫療」、「保健」屬於常識,但為了討論,必先「明確界定討論之範圍」,否則=亂槍打鳥!以本文為例,所述為「作者看病的痛苦經驗」,只是千千萬萬不同的事件之一,無論可立也! 至於「立論」,更得先闡明「主觀立場」,本人是「醫師」或是「病人」等等;此外,尚得提出「論點」,是「社會價值」或「專業技術」等等。 已閱三篇論文,無一合格,本無意「嚴格要求(沈子一再點醒「放低標準」,否則無人應徵!老朽實話實說:此處無人願學,老朽正好放假)」,但本文已經蛻變成為「散文」!再下去,說不定有人把情書、訴狀都搬了上來!是故,老朽不得不求救於憲法法庭焉! 蓋老朽正忙得日夜不分(不久將出示「成果」,休以為老朽只是「待歸」),無意教人寫情散心!但若見人大才塗炭,怎堪袖手?如今,連老朽「有言在先」之法寶都已失靈!奈何?好在老朽尚有退場機制!蓋有錯可評、可改,但為文觀念不清、是非不明,雖然字皆字,恕老朽無能,無閑入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