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舊 151 留言者:小生 [2000-05-27]
主題:
  先生致力於開發智慧電腦,有沒有想過先開發人腦呢﹖先盡己(人腦)再靠外物(電腦),不是比較好嗎﹖且人類的大腦應尚未完全開發使用吧﹖
回應﹕
  所言極是,這也曾是我多年困擾的問題,在沒有得到「正確」的答案以前,我按兵不動,隱居山上幾達十年之久。或許是老朽生不逢時(也可能是正逢其會﹚,所見所識的人,無一不是自私自利、眼光短淺而又愚昧自傲(只是程度高低有別﹚之輩。
  《道德經》第二十九章﹕「…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什麼是神器呢﹖「智慧」是也。既然宇宙中有智慧存在,又為什麼不能為之﹖
  我發現人眼可觀巨察微,人耳可聽有及無,人腦更可及於無垠無際。但人受到肉體機構的限制,就是難以離開自己區區的「方寸(約四萬立方公分﹚」。一旦有利,取之奪之,無所不用其極;遇有不遂,輒怨天尤人,從不反思自省。城堡壘起,人已「獨立」於天地之間,既獨立於「天地」之間,凡「巨微、有無、分際」則不過是表皮神經之末矣!
  數十年來,老朽帶著幾個弟子,居無常所,食不定職,何也﹖遇有「上才」,老朽施展渾身招數,導之誘之,窮至心勞力絀,始知「金剛之質」,成之於天,雕之不成;而比比皆是之材,雖能捏之成形,其形終究難持久,不出三天,又原形畢露矣!
  鈍者不銳,銳者不堅,堅者不柔,柔者不鈍。人之初始,質性已成,環境教養又賦與習性。今之「教育」,僅為「知識速成」,與「智慧」相去天淵。人若無「智(知日者可知宇宙也﹚」,知(矢口﹚為用,當求其速。人若欲「看花」,豈可「走馬﹖」老朽力薄,無能回天。知日為智,知不可為而為,是愚之昧也。
  及至多研易理,終於恍然!人生不過一盤棋局,人乃其上之「子」,舉凡動、止、行、識,其實係「著棋者」之意念也,人之賢愚,事之成敗,唯有棋者得以決之。人不必妄自菲薄,也毋需自命不凡,為所當為,「時至」是「成」也(按「成」字﹕戊+午〔原字為午〕陽氣茂盛之極,將終,就也,畢也,正面的結果﹚。”
舊 152 留言者:晚輩 [2000-05-27]
主題:
  朱先生您好﹕晚輩有幾個問題請教﹕1,在讀完智慧學九論之後,發覺此種系統概念學是極具效率的思考模式,請問要如何培養此一模式﹖2,先生於智慧之旅中提到抓主題的方法,而在留言區之中亦曾說到先生是以看電影的方式培養學生抓主題,那麼先生如何知道自己所抓的主題是否正確﹖3,宇宙浪子中,先生以小說的方式說明追求智慧者的種種考驗,以及過關的方法。請問以宇宙規律的觀點,為何會有此現象﹖
回應﹕
  1,宇宙演化的模式,是基於「恒動」的能量變化。變化的模式,可謂之「機能」。而機能的取捨,則依循「用(作用力與反作用力﹚與不用(空無﹚」,以決定持續或終止。這個準則於人亦然,人之功能來自各組織器官之配合;各器官決定於細胞之機能強弱;細胞則全賴血液、氧氣的供應。當「用」之際,能量消耗大,血液補充勤而快;如若「不用」,則細胞大可「養尊處優」,久而久之,退化消失,無影無蹤矣!
  人甫生,大腦的神經細胞數目已經確定,成長只負責神經原的聯接(即為學習﹚。而聯接的效率,以幼年期最高(君不見幼犢甫生,即掙扎站起,否則如何求生﹚,至青春期(花不鮮、蜂不至也﹚,性徵發展蔚為「主流」,大腦學習即遲緩下來。中年忙於謀生(結果矣,家累﹚,傾向於「實務」。及後,來日無多,人貪戀黃昏晚霞,已屬廢物。可見大自然從來沒有打算「用人」,所「用」者,只是將人視為「細胞」而已。
  然而在恒動的過程中,人腦可以積累一些「資訊」。由涓涓點滴開始,百萬年來,匯流成海,是為「如來、未來」。既知如此,若將「細胞」視為「個人」,「此細胞 組成的整體,必然是高於「人」的「﹖」。假定「﹖」為「天」,人能知之,是「心(腦只負責記憶,尚須血液驅動之,兩者共稱曰心,非心臟也﹚」之功也。
  故培養思維模式,須由教育方式著手,先教人以「常識」(人與人的關係,人與事的關係,人與環境的關係﹚,再培養人之目的方向(人生、社會問題的癥結所在,以及自我主觀及客觀環境的依存條件﹚,最後才授以解決問題的方法。

  2,既為「主題(主字=、+王。、=象燈火之形,使明也;王=貫穿三才者。「主字」指能使人全明者。題字=是+頁。是字﹕日+正(或曰日之止﹚,恰好也;頁為古之「頭」字,最重要者。故「主題」是指﹕重要且能使人明者,可用作綱領之標示者﹚」,當知其為「一」,用之以「提」「萬」有者。
  蓋人之記憶力有限,而發生的事物無窮(由上網可知,沒有「搜尋器」,資訊將如大海撈針;即令有了工具,但未及於主題,仍然浪費時間﹚,必須有一簡捷的方法,寓萬於一(此法即為歸納,納須彌於芥子﹚。設若得一而不得其萬,則無「主」亦非「題」。
  是以隨時逢事即歸納,歸納後立即印證,常「用」大腦,訓練成良好的習慣,自知「主題」是否正確。而正確者,記一即可,知一可得萬。果如此,以簡馭繁,大腦之功能必將超人萬等也。以看電影為例,若見歸納之主題即知電影之內容,是稱「正確」。

  3,此同於第一答。君知「浪子」之心矣,人之堡壘難攻,正如「細胞」不可以「語志」。然宇宙進化不止,層次漸升,人必非其終站。洪水流經河道,「思維」藉資訊傳播,宇宙能量豈僅是電磁波而已哉﹖
  老朽生而為「人」,既知「人」離善美甚遠,又知人非未來之「主題」。「棄暗投明」可乎﹖「抱殘守缺」能否﹖難!難!難!難於「不二」,是名「不二」。一己之不二是一,世上尚有萬人求二,是不得不以「未來」示之,亦教以「不二法門」也。
舊 153 留言者:林一鳴 [2000-05-27]
主題:
  先前提到的情關。對我一個20多歲的小伙子來說,體內常感到理性與動物性的交雜。請問要如何才能擺脫橫流的物慾,昇華精神的層次﹖
回應﹕
  人生之過關斬將,正是探索宇宙真實的一大命題,不可等閒視之。
宇宙中的物體有「成、住、壞、空(佛的啟示)」四個過程,此過程係立足在「存在」的立場,以「時間」流程考量之。但在探索的立場,跳出「時間」的範疇(當然要用純理性,拋離常識認知﹚,於「存在」之外,時間又是什麼﹖(日前曾解釋時空四維之因數,人若參透了認知的維數關係,當知時空僅於物質層次有效也。﹚它存在嗎﹖
時間不可能存在,因「過去」已成過去,並不存在(大腦中只有事件的記憶,並無時間﹚;「未來」還沒有來,不能知、不能說;而「現在」呢﹖即令微分到億億分之一秒,仍然還在已經過去的過去、和沒有到來的未來之間!「現」前的,並不存「在」。
需知「時間」(時字=日+士+寸,日者太陽,可知也;士者明理之人;寸者法度。係指人可明之法度。間字=門+日,門中見日,是門縫有隙,系統的界面,不連續的狀態也。﹚中國人早定義為一種令人明理的法度,且人只能領略其不連續狀態之間者。因此,要瞭解「時間」這個系統的真相,自須跳出這個系統,否則不可得「明」。
「物」在「成、空」之間,由成而空,難以為繼。宇宙在長時期的進化中,根據排列組合,有一種可能性產生了,是物種在其「生存過程」中,將特性延續給另一「物體」。如此,是稱「生命」(生字=象草木長出,活著,起始,不熟。命字=人一+叩。人一者,天地人三合,集也。叩者,頭碰觸地,以示自微。指人叩服於天地間,奉令治事也;又為稟受的生存規律者。﹚是指能受「天」命而生者。
這種排列組合,代代延續下來,利用「生理」誘因將人的感官牢牢繫住(如同人以繩繫狗然,以免不聽話也﹚。人若自以延續人類「物種」為職志,當然應服膺天命,努力生產。再以前面所說的機制來看,能參透時空,回到宇宙本體(佛家謂之涅槃﹚的人,自然不在成住之間。人、狗之別,在於人尚知有繩,人、神之別,在於解脫與否也。
千古以來,雖曾有無數「覺者」,但茲事體大,要歷經千辛萬苦,增益理性,克制感性,務求自拔於軟紅浮泥。出家是其中一策,以免沾染,但未必就能得「道」。堅忍是另一法門,唯須方向明確,認識清晰,智慧甫生,自得解脫。
一般大眾,各有其機緣,如有此「自覺」,是根性自發也。若是,應順其自然,隨緣不住,身雖為「人」,「心」無沾染,能得能捨,勿種後孽,機緣自成。
老朽三十七歲始「明道」,經多番掙扎,機緣成熟,至四十四始有所「得」。二十年來,混居人世,修道行道,雖不敢說「一念不生」,但已證得「心身俱淨」。
覺者須知,所謂「色相」,皆生之於「心」,心若有所屬,專心一致,諸念自泯。最緊要的,千萬不能再結「情種」,春風一吹,前功盡去也。
舊 154 留言者:呂亦坤 [2000-05-28]
主題:
  先多謝大師指點在下迷津。當 明白大師公開3D動畫技術之難,望大師切勿介懷。 實不相瞞,在下學習3D程式設計年餘,書看了不少,但覺「身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請問大師可否介紹幾本3D動畫技術或程式設計的好書呢﹖謝謝!
回應﹕
  目前之3D動畫處在萌芽時期,在當今的商業法則下,早起獵人捕鳥,早起的鳥兒吃蟲,而早起的蟲兒則供鳥為食。作獵人、作鳥、作蟲,任君自選也。要為獵人,大可自起爐灶,雖三年五載,多吸收別人經驗,必然有成;要為鳥,學習現成的套件,生計無愁;若為蟲,跟著眾人起哄,蝗蟲多了、勢大了,也能嚇得獵人半死!
我是農夫,不做獵人,農夫工作勤勞,收益有限。青山綠水,濃春密秋,唯有心性平和,得失無礙的人,才能勝任。等到瓜果成熟,自有田園之樂,君歸去來兮﹖
舊 155 留言者:王水 [2000-05-28]
主題:
  若果要誘導世人由凡智提升到智慧,能否以「利害、幸福、進化」三個層次的目標作循循善誘﹖!先用外在的利害誘使人們學習和提升觀察、分析、判斷、行動等能力。然後籍著得到的能力認清更上一層次的「利」(內在心靈﹚、「害」(外在物質﹚,從而追求人世的幸福。最後以內外智力去追求更大的「幸福」–生命的進化。
回應﹕
  有此心得,已登堂矣!欲以教人,當然可以。人欲得智慧(智慧是人「通達」的性質,不是知識,無法以文字語言傳授﹚,必須嚴格自律,《六祖壇經》中開示﹕「定、靜、慧」為不二法門。《中庸》也說﹕「先定而後靜,靜而後慮,慮而後得。」
  「三才論法」是以正三角鼎立為準,如何「平穩」呢﹖訣竅為三才必須根據「天」之規律、「地」之基礎、「人」之變化。君所述三者,利害與幸福同屬「感受」,前者為正負,後者指程度,至於「進化」,不可用在「人」,人只能進「步」,再「化」便成為「鬼」矣。查進字=+隹。者行動狀,隹為短尾鳥。係指鳥飛也。化字=人+匕。人者行為、人物,匕者原為與人反相之形,象徵改變。改變得如鳥之去,人不能也。
  能用心及此,可喜可賀,祝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舊 156 留言者:一學生 [2000-05-28]
主題:
  請問'朋友'之定義為何﹖如何介定某人為自己的朋友呢﹖
回應﹕
  「朋」字有兩說,一說為肉肉相並,另一說原字為貝,貝貝為鄰。實則其義相同,皆指﹕「同類相聚」也。「友」字原形為兩隻手,「手手相接」。故「朋友」指「常聚在一起的人」,千萬不要寄望太高。
  蓋人生而「無知」,繼而「無助」(過去尚有家庭觀念,多少有些照料,今之倫理喪失,家庭破產,子女不過是肉慾發洩下的後遺症矣﹚,終於「無聊」。家庭如同旅館,學校是個市場(販賣知識﹚,寺廟教堂則成了千年的精怪,裝修得金壁輝煌、美侖美奐,但是除了查詩誦經(尚可得片刻內心的安寧﹚外,完全與當前的世事脫節。
  人被一些糊塗人「召」來,身體一天一天變化,神智卻一天一天惶惑,怎麼辦呢﹖家長不懂,學校不理(其實,學校的老師們,又何當不是另一批家長呢﹚,社會一片擾攘,自由、民主、人權、平等、牛市、熊市、財市、權市!孩子們得到什麼﹖「白眼」!
  於是一具一具無助的「肉」體聚在一起了,至少,大家有共同的痛苦感受,稱之為「朋友」是當之無愧的。只是在「朋友」之間,要瞭解清楚,「盲人問道於盲」的結果,被問者常自充明眼人,那就麻煩大了。首先,是非不明,容易出錯;其次人多勢眾,容易肇禍;最糟的是,把「朋友」當作「先知」,處處跟隨,事事依賴,喪失了獨立性。
  「無聊(聊字=耳+卯。卯者,晨時,萬物興茂之時。指耳中茂盛的談笑,有興趣,但屬無意義之事也。﹚」年輕人能「聊」些什麼呢﹖如果腦中無「貨」,人越聊越「虛無」。君之問明矣,是希望在認知上有所助益,果然,是對「朋友」期望過深也。
  要介定「益(益字=水+皿。皿中有水為利。﹚友」,不難,人之益有二,一為物質,一屬精神。物質受時間限制,時過則價值遞減;精神無限,終生可得其益。一般人把生命定義在肉體的存在上,故重視現實生活的物質。真知者常能兼顧現實,先習薄技一身以求生存,餘時餘力則放在精神的追求上。
  至於如何追求,方法不一,而最理想的,是讀聖賢書,學習做人(人間世,以人為主,不知做人,難以生活。﹚道理;同時學習知識,以之從事謀生技術的鑽研。這些是無限於「時空」的「朋友」,其境界智慧,絕對比身邊順手可「牽」的高明得多。不要怕難,只要專心一致,益友自能與你「大聊而聊了」。
舊 157 留言者:川哥 [2000-05-29]
主題:
  朱大師﹕晚輩資質平庸,不甚了解您所謂的〔不二法門〕﹖再來,〔情關〕必是孽緣嗎﹖晚輩也想過關斬將,然始終不得其門而入,慾火纏身,如處人間地獄!每每想到相愛之人,因為客觀環境、出於無奈而下嫁他人,就覺氣短!時至今日不過一年多餘,余竟已條件具備,可惜東風已逝,豈可力挽狂瀾,壞人姻緣!唉~![花開堪折則須折,莫等無花空折枝!]---同情場失意者共勉之!還請前輩開示。晚輩生之于一蓆小屋.美國矽谷
回應﹕
  天有陰睛,睛者,可見之青;人有心情,為心感之睛。若以「無常」論之,「情」心起起伏伏,乃大自然本色也。勞動於大地之上,仰天吃飯,自不得不聽天由命,休想違拗絲毫。然則,今人居斗室之中,早已脫離自然(是對是錯,實另一主題﹚,為什麼還要管天睛、下雨呢﹖「情」就是緣(緣字=糸+彖。糸為細絲,彖是豕走之現象、徵兆。意謂﹕由一些線索所繫之現象﹚,是「人心」被繫縛,不能自主也。
「情」是「孽」嗎﹖(孽字=薛+子。薛是一種生長快速的草,難以除盡;子乃其種。指生生不息,去之不盡的現象。﹚那要看立場而定,養馬者之選種以生機旺盛為必要條件,有情無情與他無干,唯「孽子」是問。人生能得一解語知音,相伴終生,那是再理想不過,卻不見得要以情相繫(理想是基於理也﹚。但若站在自己的需求上﹕「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這種立場,則一定是孽!
為什麼呢﹖想想看,「花」折之後,能嬌艷幾時﹖供在案頭,目送其凋,那時情又何在﹖恐怕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吧﹖古往今來,天下有幾對「非怨偶」呢﹖(神仙美眷不同,因為只有斷絕了「性」關係,才能做神仙。﹚今天「慾火纏身,處人間地獄」還不難解脫,等到結了婚,生了孩子,再發現「累贅纏身,處永生地獄」,怎麼辦﹖
人永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就算「愛人嫁為他人婦」又代表什麼呢﹖如果真是為了愛,為什麼一定要佔有愛人的「身體」呢(何嘗不是被佔有﹚﹖「不破壞他人」是美德,過去的已經不存在,還拼命在記憶中捕捉,那叫「愚昧(愚字=禺+心。禺是母猴子,坐在人心上,其意已明。昧字=日+未。指太陽未出,什麼都看不見。﹚」!更糟的是「少年無愁強說愁」,人生為了虛無中的一些殘感,痛不欲生,那叫「荒唐(荒字=草+巟。巟字為亡+川,是水亡。一個沒有水源之土地,野草雜生狀。唐字=庚+口。庚者續也,口者言也,人云亦云之謂。荒唐指人儘談些沒有意義的話﹚」!
請放心(把煩惱的心放下來,冷靜一下﹚,時間正是「不二法門」,保證過不多久,天道好還,看到路邊另外一朵嬌艷的鮮花,「心情」就改變了。老朽平生供養過不少鮮花,所幸未待凋謝,已成「昨日黃花」,人無所「佔有」,就無處可住矣。
佛曰﹕「無所住而生其心」,不論善知識是否追求菩提,是否覺者,法門無二也。
舊 158 留言者: [2000-05-29]
主題:
  1,成、住、壞、空可當四象﹖然四象正先生所謂獨釣寒江雪處,無先後(時間﹚之〔象〕。此中關捩請先生指示。
2,法界,有法乃成世界,先生江雪獨釣處,此世界有法可得否﹖
3,若無時間生命如何可得﹖請先生指示一維生命之具體﹖
回應﹕
  1,「成、住、壞、空」非四象也,「四象」是依同一平面之四個方向而定義者(如東南西北、上下左右等﹚。嚴格說來,「成、住、壞、空」是一「事件」,指以時間為軸,所截取的四個歷程。因此,「獨釣寒江雪」實為一種「狀態」,於成住壞空中,任何一段都可大釣特釣。然「成」之時,所釣乃魚;若「住」,則為漁夫;至「壞」,是「正事」不做(漁夫之正事乃維生,若炸魚則已壞矣﹚;老朽所釣為「空」,唯雪而已。若問空釣何象,是雪溶為水,水凝若雪,釣者常釣,鉤上永空是也。
2,法界乃因法所成之世界,是有法象,因成之於法,故受法所限也。寒江釣雪,雪無「實體」,無從著鉤,是非法也。非法亦法,因法(法字=水+去。去者由此至彼。水之去必有規律也。﹚有「去」,是故可「去」,去法無法,是稱非法。若問「非法」可「得」否﹖「得(得字=彳+貝寸,或作見寸。彳者行為;貝寸乃手持貝財。得者,因行為而有利也﹚」屬法界,故「無法」則「不可得」。欲釣江雪,「去法」立至。
3,君知矣,生命因有「生」故有「命」,乃一維之時間流程也。此流程為「用」,用必有本「體」,若以一維示之,設有一繩,截繩為「段」,段始為「成」,段末為「空」,其間匪「住」即「壞」。此段即可象徵某人之「生命」,繩係以「纖維」連之,連者「法」也,亦具生命。以「去法」而觀,繩體何存﹖是無繩乎﹖非也,「因緣際會」而已!此緣必有用,此際將成空,唯「因」永存,隨「時」而「會」。我佛藉一大「因緣」而問世,你我亦然,是大是小,依法而定。小者不過恒河沙粒,大者若三千大千。人不能破除自我生命的執著,其繩甚短,其命不過終生也。
舊 159 留言者:陳智民 [2000-05-30]
主題:
  汝為「邦復」,吾為「智民」。你我之名與願,雖異卻同。只想說聲,這些年來你辛苦了!你的所做、所為、所言,我都看到了。你所播下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種子,已經悄然的在我心逐漸茁壯,無奈能力未足(目前為成大企管四年級生﹚,只有不斷求自我智慧精進,以求早日出師。吾只有一問﹕「如何教人思考﹖其中的關鍵為何﹖」,我是個喜歡獨立思考的人,我思考模式是環繞在﹕「事物的本質是什麼﹖」、「事物的全貌是什麼﹖」「事物的有效原則與做法又是什麼﹖」、「事物的極致是什麼﹖」四大主題上。請問這樣的思考模式是否有何盲點,如果以這樣的思考模式教人,是否能啟發他人獨立思維能力的開始呢﹖最後,希望你還有沈紅蓮小姐能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因為中華文化需要像你們這樣的人來散播思維的種子,期望有那麼的一天,能夠機緣見你們一面。
回應﹕
  教「人」本難,教人「思考」更難,要教得有「效益」,是「難上加難」。關鍵在於生命體並非為思考而生,人類只是生命體之一種,「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人的思考能力來自於「解決問題」,人若沒有問題,哪裏需要思考﹖再若人不具思考能力,便會不斷地製造問題,讓別人去操心。
孟子說得好﹕「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這種大任,來自於「蒼天」,在「今天」,這叫做「蔑視人權」!因此,關鍵問題在於世俗的因因果果,已經「造就」了無數本非問題的荒唐問題。
果真要學「思考」,首先要為「人所不能為」,其次要為「人所不能」,最終要為「人所不」!這不是咬文嚼字,需知水流向下,歸依於海,人性向利,聚集於己。人所追求者,莫非私利,如果學會「思考」,能量越高,私利越重,豈眾人之福哉﹖
思考有如梵天的火種,可以照耀人心,也可以燎原成災。莊子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老子說﹕「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也」。當個體的能力有限時,為惡尚小,否則強弱懸殊,俎上魚肉任憑宰割,視諸當今世局,君無感於衷乎﹖
當然,吾人不能因噎廢食,「薪火相傳」自有其必要,但擇人而教,也是不容忽視的至理。君既有所問,老朽不得不答。以君言思考的四個重點而言,全貌與極致重疊,蓋在思考中,必須透過「概念」,兩者分異不大。
至於「效率」,其判斷的方法涉及「目的」。試舉一例﹕君欲求職,清潔工立可就業;販毒者容易致富(也隨時可入獄﹚;選民代人見人怕;去劫機瞬時名滿天下。這些都是捷徑,還要「思考」什麼﹖思考學理﹖思考人生﹖追求瞭解宇宙真實﹖限於各人的機緣、才智,有人頓悟,有人漸進,有人終生無著,又該如何講求效率﹖
要教人,唯有教人「做人」,人世是個「考驗、磨練的試場」,待「銳角」磨鈍了,人才能瞭解什麼叫「人」。只有瞭解「人」的真相後,「瞭解真相的人」才會心生慈悲,是稱「圓融」。人心圓融了,知道「感恩」,能夠「喜捨」,做人才能成功。要到做人成功了,亦即「思維考試」合格了,人與天齊(大字與天字,皆成之於人字﹚。到那時,人的思考與天互通,是成之於自然也(思字=田+心,指人耕耘於心也。考字=原字從老,去匕為ㄎ,取氣不舒之意。引伸為測試氣之舒也。思而考之,以求目的之終﹚。
舊 160 留言者:林大千 [2000-05-30]
主題:
  朱老師您好 看完了您的老子止笑譚 自以為茅塞頓開 斗膽依據您 (執簡御繁) 的概念理念 使用(天地人)和(陰陽)兩種分類方式 把整本書歸納成幾個簡單的字 請您指教------天--虛--陽--容易--陰--不居功 人--為--陽--為天下--陰--不言 地--嗇--陽 --由小做起--陰--儉才能廣------ 試說明如下------ 天 容易 心虛 才能容納一切變化 事情才能成功 不居功 才能繼續作更多該做的事 不會因為功成卻陷入四顧茫然之境地------人 為 人生要時時努力工作 老子說順其自然 不是叫我們懶惰 為天下 人生才有價值 為公益而工作 通常很有成就感 而只有容易 才能持續公益活動 因為眾人意見多 不言 多說話 常會壞事 引來側目 輕諾寡信 不如多作少說 進行當中不要老是誇耀自己將作的事情 阻力較小 功成也不要居功 不要自衿自誇------地 由小做起 事情才能成功 再大再難的事情都能成功 儉才能廣 因為所圖者大 所以資源要節省 才不會後繼無力 所以凡事要講求效率------所以我把整本老子道德經(老子止笑譚)整理成三個概念 虛 為 嗇 再細分成 容易 不居功 , 為天下 不言 , 由小做起 儉才能廣 希望這樣一來 可以發揮執簡御繁的功效 增進概念網絡的效率功能 敬請朱老師批評指教 末學 林大千敬上
回應﹕
  君已得《道德經》之旨趣!但要言不繁,已備不添,陰陽兩字已足。君言作為註釋則可,然《道德經》之精髓在於「篤行」,否則多一學究,噪音更繁矣。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