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留言者:一學生 [2001-03-24] |
主題:無欲則剛﹖ 何謂'無欲則剛'﹖ 為何'無欲'就會'剛'﹖ 兩者有甚麼關係呢﹖ 請朱老師指教! |
回應﹕ 欲(谷+欠=谷低於山,有所不足也)字指內心受影響,而不滿足之謂。因不足不滿,心有所動,故各念雜陳,變來變去,人難以安。 剛(岡+刀=山脊如刀,堅也利也)字指堅硬不變,斷物立折者。 當人不滿足,就有需求,在需求前,人必低頭,是不夠剛強。人若知足,必無需求,任何引誘皆不能動,是「無欲則剛」也。 |
#舊 156 留言者:一學生 [2000-05-28] |
主題: 請問'朋友'之定義為何﹖如何介定某人為自己的朋友呢﹖ |
回應﹕ 「朋」字有兩說,一說為肉肉相並,另一說原字為貝,貝貝為鄰。實則其義相同,皆指﹕「同類相聚」也。「友」字原形為兩隻手,「手手相接」。故「朋友」指「常聚在一起的人」,千萬不要寄望太高。 蓋人生而「無知」,繼而「無助」(過去尚有家庭觀念,多少有些照料,今之倫理喪失,家庭破產,子女不過是肉慾發洩下的後遺症矣﹚,終於「無聊」。家庭如同旅館,學校是個市場(販賣知識﹚,寺廟教堂則成了千年的精怪,裝修得金壁輝煌、美侖美奐,但是除了查詩誦經(尚可得片刻內心的安寧﹚外,完全與當前的世事脫節。 人被一些糊塗人「召」來,身體一天一天變化,神智卻一天一天惶惑,怎麼辦呢﹖家長不懂,學校不理(其實,學校的老師們,又何當不是另一批家長呢﹚,社會一片擾攘,自由、民主、人權、平等、牛市、熊市、財市、權市!孩子們得到什麼﹖「白眼」! 於是一具一具無助的「肉」體聚在一起了,至少,大家有共同的痛苦感受,稱之為「朋友」是當之無愧的。只是在「朋友」之間,要瞭解清楚,「盲人問道於盲」的結果,被問者常自充明眼人,那就麻煩大了。首先,是非不明,容易出錯;其次人多勢眾,容易肇禍;最糟的是,把「朋友」當作「先知」,處處跟隨,事事依賴,喪失了獨立性。 「無聊(聊字=耳+卯。卯者,晨時,萬物興茂之時。指耳中茂盛的談笑,有興趣,但屬無意義之事也。﹚」年輕人能「聊」些什麼呢﹖如果腦中無「貨」,人越聊越「虛無」。君之問明矣,是希望在認知上有所助益,果然,是對「朋友」期望過深也。 要介定「益(益字=水+皿。皿中有水為利。﹚友」,不難,人之益有二,一為物質,一屬精神。物質受時間限制,時過則價值遞減;精神無限,終生可得其益。一般人把生命定義在肉體的存在上,故重視現實生活的物質。真知者常能兼顧現實,先習薄技一身以求生存,餘時餘力則放在精神的追求上。 至於如何追求,方法不一,而最理想的,是讀聖賢書,學習做人(人間世,以人為主,不知做人,難以生活。﹚道理;同時學習知識,以之從事謀生技術的鑽研。這些是無限於「時空」的「朋友」,其境界智慧,絕對比身邊順手可「牽」的高明得多。不要怕難,只要專心一致,益友自能與你「大聊而聊了」。 |
#舊 173 留言者:一學生 [2000-06-06] |
主題: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曰﹕「報怨以德」,然孔子則曰﹕「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請問何者為是﹖另謝謝朱老師數日前的答覆。 |
回應﹕ 理解他人的言語,首先要摒除自我的主觀認知,否則是「他話自說」也;其次是具備足夠的「資料庫」,以免「掛一漏萬」;而最難的,是要能透悉對方的三個「溝通基因」﹕「動機、立場、目的」(在此不談動機,因為那是「他心通」的法門也﹚。 「自我主觀立場」是人的桎梏,「理解」之「法門」(無法不能解,無門不能入﹚。比如說,「愛」人人喜歡,「愛字」卻有「兩解」,由於老朽之意識型態(主觀立場﹚,只取「受心」一解,實則「愛字」是上手、下手(或作緩行﹚,抓在心上不放。這叫「佔有」!「獨享」!「自私自利」!多麼可怕!我反對,由此就可以看出我的立場! 在一般人,愛是自私的,所以我怕人說「愛」(因為「我愛妳」=「我要獨享妳」﹚!尤其是西方人「愛的支票」,能不能兌現要看條件,不論有無,每日都得開。但對一些聖者、賢者,立場必為「公」(否則非聖非賢﹚。更進一步的理解,就要談「目的」了(在「與基因有約」中,老朽曾介紹過「溝通的基因」,在此從略﹚。 以「愛」而言,聖賢自有其目的,「老子」是「順遂自然」,追求宇宙的和諧。「孔子」的目的是「社會教育」,以能實現為準。「佛陀」要令人「了脫生死」,故以「涅槃」為最終境界。「耶穌基督」則為了「贖罪」,將「天堂」當作承諾(目前宗教皆已西化,「向前(錢﹚看」者,其目的何在﹖路人應知﹚。 《道德經》第63章﹕「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以德報怨,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意指一切世事不要窮於分辨,由無到有、少到多、小到大、易到難都只是過程而已。「怨」之於「德」,正是如此。一個國家沒有外患,內部一定紛爭不止;人若從不生病,身體就沒有免疫能力;外來的刺激只是一時的,卻能激起己身的奮鬥精神。一時的憤恚是「怨」,是因,努力成就之果,不正是「德」嗎﹖ 《論語》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在孔子時代,社會繁榮,諸侯互相征伐不已。當然,這是無法逃避的現實,孔子便教以「人與人相處之道」(老朽以往很鄙視孔丘,現在知錯了,自己目前何嘗不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在講究社會「公義」下,「老子」所說便顯得太理想化了,果然以德報怨,那麼別人對你施之以德呢﹖還有什麼更高的回報﹖ 其實這只是文字的(含糊﹚微言大義,怨字=夗+心;夗者夕臥,彎也,心上不直也。所以孔子說﹕「心上不直,以直報之。」是一己之「直」。老子講的也一樣,德字=彳+直心;人與人之間以直心相待,是彼此間的「直」。此直彼直又有多少分別呢﹖萬事不要看表面,語文切勿囫圇吞,是稱智慧。 |
#舊 264 留言者:一學生 [2000-07-22] |
主題: 請問如何能捨掉'情'(包括愛情、友情)呢﹖為何朱老師您在六月的留言版中稱呼自己做'無情人'呢﹖'情'對於您來說,是無意義還是累贅呢﹖懇請賜教。 |
回應﹕ 「情」之難捨,宛如「肉體飛昇」也。肉體是物質,受引力限制;「情」屬精神,因時空變化而「附生」。然識者應明辨其「本」,有來自「肉慾需求」者,有係「機緣合和」、「氣機相吸」之因果,更有來自「心靈感應」,不得解脫者。 生命體為適應生存,感官發展出一種功能,對「安全有利」(辨識容易為利;熟習不異為安;經驗配合稱全﹚的刺激,提供一種「激素」,人之「內感」立刻能認知,以「概念」表達之,即稱「美」。人心對「美感」有氣機相吸的因果,故人人好「美」,唯若不知「美之為何」,「七情」(人的喜、怒、哀、懼、愛、惡、慾七種情緒﹚便產生「六慾」(眼、耳、鼻、舌、身、意之需求﹚。 僅以「男女」之情而論,若係視覺提供的「美感」,其強度高,而功效不久。蓋感官對「同」容易忽略(住機場之側、入鮑魚之肆、賞芝蘭之姿,皆久而不覺﹚,必常「見異思遷」。故這種情,常教人以「生死相許」,其實是最不可靠的,雖難捨而常捨。 再若男女之間,因長時間相處,基於瞭解而生情者。由於雙方多所瞭解,彼此較能相互容忍,但又失去了新奇性。故其持續性長,而糾葛不斷,雖欲捨而難捨。 只有雙方建立在「理性」上,因「心靈感應」而生之情,同時要能摒除「肉慾」,這種情不能捨,也不必捨。 我佛「因一大機緣」而誕生,是「神性慈悲」之情也。有情是情,無情亦是情,「情(=心+青﹕心理之狀況﹚」之一字,人必有之。既然人必有之,即屬自然的本體,當非「無意義」,亦不能說是「累贅」。只是人除了「人情」之外,尚有「天情」,也就是每一個人的「責任、使命」(傳種接代也是其中之一﹚。人當先追求瞭解「我」是誰,既知之,是為「覺者」。覺者繼續努力,慎識「情根」,去除枝葉,是稱「悟」。覺悟後「行道」,「有情不為情所執」,始稱「圓融」,終歸佛體。 如若對「情」處理不當,立即生「孽」,孽之可怕,無與倫比也。 |
#舊 275 留言者:一學生 [2000-07-25] |
主題: 如何能得到別人信任﹖除了努力實現自己的承諾之外,還有甚麼可以做﹖今人喜歡信口開河,以致真假難辨,應如何自處呢﹖ |
回應﹕ 「信(=人+言﹕人言﹚」有正有負,漢字採「正性表述」,凡負性者另加「否定詞」。故人言為信,人若言之不能兌現,即「無信」可言。至於他人所言,不妨觀之、察之,有信者信之,無信者遠之,切勿與不信者深交,遲早將為所賣也。 然應注意者,信有小信大信,積小未必成大也(騙術之一,即用小信為餌﹚。 |
#舊 313 留言者:一學生 [2000-08-02] |
主題: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其義為何﹖為甚麼「不失德」,反而被視為「無德」呢﹖是不是「不失德」代有私心呢﹖ |
回應﹕ 「上德不德」是說上面的人(大德﹚不應該用「倫理道德」做帽子,那才是「德(=二人+直心﹕指人之本﹚」。下面的人不用大腦,「等因奉此」,就非「本來」了。 |
#舊 333 留言者:一學生 [2000-08-04] |
主題: 別人的閒言閒語,不理可也。「小小苦楚等於激勵」!別人不懂你所言為何,不代表不可行也。我不信一位’活在自己用想像力建構出來的一個小小世界’的人能為副主席的(若是,其公司也相當兒戲!),以其上下同事為渾人乎﹖貪其難以對現之想像能賺錢乎﹖不言而喻哉! 敬祝朱老師能破除萬難(包括荒言謬語),專心工作/研究! |
回應﹕ 學者當知,所謂「道德文章」者,「道德」在前,「文章」隨後。「國之將亡,必有妖孽」,今道德淪喪,家國敗落如斯!是「恃技傲物」之妖孽遍地也! 真相不可不知,責任不能不盡,相忍為國,互勉之可也。 |
#舊 465 留言者:一學生 [2000-09-07] |
主題: 常聽別人說﹕「我這樣做(即幹了某些行為﹚是很正常!此是人之常情呀!」,然我想,雖然正常,然未必正確也!繼而深思,何謂正確呢﹖是問心無愧嗎﹖望朱老師能指教一二。 |
回應﹕ 問得好!表面看來,這是件不足道介的小事。其實,古往今來,許多聖賢據以教導我們的,就是何謂「正確」。 只是,不知道別人的「立場」與「目標」,就不能「判斷」。例如有人問﹕「某人向東走,正確與否﹖」答者從何加以判斷﹖所謂「正(=一+止﹕止於一,無第二選擇﹚」是指唯一的,如果不知道其「立場」,怎知何者為一﹖「確(=石+??﹕石位於高處﹚」者明顯實在,更需要有「標的」。根據立場與標的,兩者之間最短的距離,效率最高;而立場與標的的交集度,則與正確程度成正比。 人有私心,為了便於逞慾,常常隱藏個人的立場及標的,此「人之常情」也。若問如此「正確與否」﹖若為了達到欺騙的目的,當然「正確」!再問該人「是否無愧於心」﹖保證當時絕無愧色(否則就不做了﹚!問題是時過境遷,愧不愧又另當別論了。 聖賢不一樣,他們是站在「人類的立場」,以「大同世界的目標」來考慮的。因此,他們所謂的「正確」,是希望人人都能在同一立場、共赴同一目標。只是人原本是「野獸」,不過多了一點「靈性」,偶而或能略窺一二「靈界」,但身體感官卻緊緊被「物界」束縛著,一個「小我」藏在個中,苟且偷生,自以為「是」。 在「自私自利」的原則下,有誰會把自己的立場與目標暴露在眾目之下﹖「自以為是」的人,一旦知道自己「不是」,又如何苟且﹖常人就是凡人,人從幼至長,活在「凡人」群中,習慣於用錯誤掩飾錯誤,結論便成為「人之常情」。 人獸有別,在於「人」知道什麼叫做「立場」,什麼叫做「問題」,如何達到「正確」;而「獸」只是生存在環境中,「毫無問題」,「活著就正確」。 問題在於﹕「人的立場」多得不可計數,文化越悠久,變化越複雜。如果以宇宙「進化」的角度,由淺入深來講(當然還有其他各種不同的立場及說法,正因如此,人生立場目標未定,就談不上「正確」﹚,可以分成下面幾類﹕ 生存﹕常人云﹕「好死不如歹活」,真的嗎﹖那人與獸有什麼分別﹖如果人願意活得和野獸一樣,那唯一的「正確」,就是「活著」! 生活﹕活著不是一剎那,人無時無刻不面對一些相關的因果。在生存的社會之中,舉凡社會制度、倫理道德、良知行為,在在都影響著生活的品質。於是人有了「價值觀」,成為生活的導向標竿,也是一己的自我「避風港」。進一步,人又會詳究「人、我」,擴大見識的視野,從而懷疑生活的意義,晉升至精神境界。 生命﹕人只是一個組合的機體,其每一個細胞都承襲了「原始」的生命信息。姑不論時間的起點何在,須知「生」源之於「命」,即令一種生命體的消失,也是另一種生命的延續滋養。因此,「生命」是一整體,只因個人「感知」的立場有別,故認知不同。人的分別,就在於認知的「同異」,逐異者,宛如人海中之泡沫,隨潮汐而浮沉。趨同者當不斷努力學習,將「小我」擴大至「大我」,由海面上升,至於天際,何「正確」之有﹖ |
#舊 494 留言者:一學生 [2000-09-16] |
主題: 請問何謂'角動量'﹖ 它與'動量'有關係嗎﹖ |
回應﹕ 「角動量」是「動量」之一,因其「動向」依循一定的方向、一定的「角度」進行,故稱「角動量」。 「能量」恒動,因而「守恒」。也可以說,根據人類到「今天」的認知,宇宙間充斥著一種最基本(當然,如果有人能發現更基本的,人類文明又要登上另一台階了﹚的「﹖」。由於無可名狀,僅知一切變化因之而產生,便假定一個名稱為「能量」。 比如說,「光有能」,是因為生命體受到「光」的作用。為什麼呢﹖科學家發現,「光」是電磁波的一小段,而宇宙中任何一種變化,都有可能產生不同頻譜的電磁波。而電磁波以相同的速度在宇宙空間中傳播,又引發了其他各種變化。 這些變化到底是什麼呢﹖打破砂鍋問到底,就必須瞭解宇宙的真相了。麻煩的是,宇宙無限,而人生短暫,有誰能用有限去瞭解無限呢﹖ 宗教家說得很簡單,宇宙最終就是「神」,不必再花腦筋問了。科學家不服氣,但時到今日,或許還有人在努力,但主流科學說到「能量」為止,再不多談了。 這不表示「能量」就是真理,作為一個學生,考試歸考試,私下不妨多想想。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老實說,只要多學肯想,收穫會大得很。 再談「角動量」,這就是個很好的課題。如果能量不斷在宇宙中傳播,想想看,是「一條直線傳下去嗎(在能量場的影響下,無此可能)」﹖如果不,只要有一點點「角度」,那不就成了「角動量(在該能量場中)」嗎﹖ 所以,為什麼宇宙不是「充斥著角動量」呢﹖「角動量」為什麼不就是「基本」呢﹖多花腦筋想想!轉轉彎,當作猜謎,也蠻有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