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9752 留言者:初學者 [2010-02-13]
主題:拜年
  朱老師、沈老師:
  過年好!恭祝兩位老師身體健康,平安幸福!並祝工作室各位兄弟姐妹工作順利,心想事成!
   初學者 
     敬上
回應﹕
  謝謝!
9751 留言者:牧牛 [2010-02-13]
主題:新年好!
  祝老師、沈老師及工作室全體人員新年快樂!
  大年三十,再向老師請教牛年一個問題。
  黃曆幾百年都沒有審訂了,而五術與黃曆息息相關,特別是毉術,老師對此有什麼看法?
回應﹕
  謝謝!
  時間者,任何事件由始至終之間、其變化之關係也。由於西洋無「象數觀念」,故將時間設為「數目」,數目與數目之間,無其他意義。而漢字有概念,且常以「數系」代表各種「連續性系統認知」(見以往說明)。是以用「甲子」兩個系統,分別代表各種數系及其關係,是稱「事件變化始終之間」。
  至於曆法,祇是根據一定原則,假定某一參考點、作為主觀認知之始點,然後循環不止。但因客觀上係參考日月等天象之運行,故此,必須符合自然規律。然而自然本諸自然,無法用人工之「精準」分割,歷代常有修整,以供農耕社會之運作。古時朝庭設有天官,專司此職,以俾認知同步,統一遵行。
  關於傳統曆法,大家常有一種誤解,以為係一種自然律。事實上,普天之下,沒有任何一種曆法談得上符合自然。以現代科學而論,利用原子振盪可以將每年之「秒誤差」降到千分之一。可是,這只是一個「精準」的數據,與宇宙真實「毫無意義」。那麼,以「星象」修訂的曆法就「有意義」了嗎?
  有人認為,時序轉移,修訂總比不修訂好。換句話說,修訂的目的是「糾錯」,所以,該修!此事好有一比,天上的北極星,幾乎指著地球的正北方,常被航海用作指標。然而,那麼巧?指的是「正北方」嗎?事實上,差得遠遠超過十萬八千里!而且北極星正在不斷離開北方,百年後,「北極星」又要以星換星了!
  其實,北極星運動速度極快,但因離地球的有680光年(光線一年所傳播的距離),所以在人類眼中,視差完全無法辨別。我國傳統曆法亦然,為了因應環境,人為之精確度,在百年之中,只是五步十步之差,有誰需要知道春分早來了幾分鐘?如果說算命,原本就是略數,少幾個小數點,有誰算得出來?
  要談到「五術」,最重要的觀念,在於宇宙中的「固定流程」。人生如同流水,身在水流中,無法自主,只知身邊一切都在變化。可是,如果人站在遠處看,長江大河靜止不動,一絲水花皆無。問題在,什麼叫「站在遠處」?幾公尺?公里?有誰知道衡量人生的單位是什麼?知道了,人生的大謎就解開了!
  在歷史上,每個皇帝登基,都想有個屬於自己的黃曆,以便「留名」!修訂的「天官」,當然更能揚名立萬,所以修來修去,煞有介事!事實上,為了校正閏月、日蝕、節氣倒有必要,但不校也差不到哪裡去!這更彰顯了甲子系統的靈活性,反正是象徵符號,多多少少和少少多多沒分別多少!
9750 留言者:網主 [2010-02-13]
告網友:
  *每日一得 2010年2月13日 週六 室溫22度 濕度60% 薄晴 除夕

屋頂花園
  
  屋頂花園峻工(係上月底,時正介紹結構邏輯中),劫數告終。六十天來塵與土,幾個工人叫與吼,總算恢復了舊時平靜,唯微微農場搖身一變,成為小型盆景展覽會場!
  填土已移,空間由陶缸取代,計有各式大小盆景以閱兵式排開,大異前景。丁一送來名貴老榕,似是得獎作品,由嶺南著名大師護送。其枝葉亭亭、根幹繞繞,高可及人,寬約三尺,疏落有致,英立挺拔。遠觀如綠妝仙子折腰,近視莫非老婦托盤,其下長鬚飄逸,無風自動,間雜以附石凹凸,頗饒古趣。
  嶺南派講究「蓄枝截幹」,為了觀賞枝托的角爪美,故意摘去葉片,稱為「脫衣換錦」。沈子一見,大表贊許,心有戚戚!蓋沈子凡事一絲不苟,桌上灰塵嚴禁,文房諸寶就位!地面必須精光發亮,牆壁更應清清爽爽!是以一見園中樹葉泛黃、或尖緣已枯,必細心一一摘去。
  老朽乃自然派,人生偷懶尚且不及,緣何自找煩惱去摘樹葉?沈子胸有成竹,將所摘之葉一一疊在手心曰:「別急,等新葉長出再看,就一派自然了。」
  果然,新葉冒出,一枝嫩綠。再過幾日,又見濃蔭滿盆,沈子更忙焉。老朽正在自然欣賞,突聞沈子一聲斷喝:「嘿!居然還有漏網之魚!」手到葉除,原來新葉邊緣又見枯黃也!
  鄭板橋詩:「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沈子喜竹,將之崇為經典。竹性爽直堅韌,盆景過於委屈,特另闢平台,將竹一字排開。此竹名「金鑲玉」,莖直節長,黃身綠條,頗有觀賞價值,排排成趣。沈子每每留連其間,或拂其幹、或平其土,意氣相投焉!
  老朽最迷金桂飄香,常為之意醉神迷。職是之故,每遷一居,必購以自娛,恨無土不安。此次由黑沙搬來老友六盆,厚植於花園,終於宿願得償,以酬其勞。然因桂香不能及遠,沈子好心,又購得數盆,置於老朽房中。無奈老朽怕吵,門窗緊閉,桂株為爭取自由,落葉示威,真真「貴」人緣淺!

  於今,來客若見一鼻長伸,東聞西嗅,毋須懷疑,其人必係老朽!

      網主人白
9749 留言者:無知 [2010-02-11]
主題:繼9731問讀書
  那篇文章中作者還提到,孔夫子的身份是士,地位也就比平民高一點點。當時不知道它什麽用處,就刪掉了。現在想想,這應該是作者確定其語義的重要依據。
  夫子曾言“吾道一以貫之”,先生亦曰“不二”,兩相比擬,仿佛於“道”略知端倪。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提及上古有真人、中古有至人、其次有聖人、其次有賢人,敢問先生於彼等道途之見。
回應﹕
  讀聖賢書不能咬文嚼字,不論孔子身份為何、也不管士農工商,有道理就有道理、沒有就無!道理沒看出來,專在枝微節末上下功夫,那叫做舞文工匠!
  本網說過無數次:「道=路」,夫子的與老朽的沒有分別,老朽的與別人的也是一樣!人生一場,只要正正當當地走下去,於心無愧、於理無虧,「道途」就是人生該走的「路途」!
  真人、至人、聖人、賢人皆是人,只不過時代有先後之別,做人有難易之分。由上古迄今,歷經數千年,人們對路途上有貢獻的前人,飲水思源、感恩戴德,其時之愈遠、敬之愈篤,於斯而已。若專一追究名稱大小,一如各地為了發展「觀光經濟」,一味比賽古人塑像之丈尺,而不知其價值、意義!於眾有何得哉?
9748 留言者:漁儿 [2010-02-11]
主題:一千年前的朋友 第一章
  第一章 “那個他”和“這個他”- 克羅德-羅阿
  “那個他”大約生活在一千年前(1037-1101);“這個他”現在就在這,此刻,正看著一隻有著幽雅的東方情調花紋的蝴蝶。蝴蝶在他寫字、做夢的小閣樓的窗戶邊,煽動著翅膀。對這只蝴蝶,就在它煽動翅膀時候,“當下”意味著什麼?對“這個他”呢?對“那個他”呢?
  當“這個他”說“那個他”是朋友時,他想要說什麼? “這個他”沒見過、也永遠見不到“那個他”,望不見他的臉,看不到他眼睛的顏色,聽不見他的聲音,聞不到他的氣味。“那個他”講的語言“這個他”不會講,雖說現在還有人講,但也講得不完全一樣了,因為這語言隨著世紀在改變,在時間的瀑布、洪水、地震中,已簡單、自然地磨損了,就象卵石在時間的急流中磨損了一樣。
  "友誼"對於在世的人,我們可以看見、聽見、摸到、聞到的人,已是不容易理解的了,更何況是對一段痕跡的"友情",對一個影子的"同情",對一個缺席者的"討歡",這是理智的感情嗎?可是,感情就一定得是理智的嗎?
  花園的蝸牛爬行時,在葉子上留下一條小小發亮的跡印。一個人的足跡,在一千年后,讓我們猜測到什麼?
  為什麼去愛那遙遠幾世紀前的“那個他”? 而那成千上萬本該成為“這個他”的朋友的人,卻被時間洪流所吞沒,沒留下一點痕跡,什麼也沒有。
  為什麼,為什麼的為什麼,為什麼的為什麼的為什麼,轉向說不出的詫異,轉向存在的驚訝。朋友要解釋什麼是朋友時,是怎麼說的? “因為是他,因為是我”。
  當“這個他”想念“那個他”時,他有時會有種猜測、慾望、放肆,說“因為他就是我”。
  當然這不是真的。但只要有一點認同的閃光,一點把“那個他”和“這個他”相溶的火花,恒星時鐘幾千分之一的幾千分之一秒,就足以讓“那個他”和“這個他”發出同一聲音,“我就是你”。
  注:因擔心留言太長,沒附原文。
回應﹕
  這個蘇東坡已歸化為洋西皮矣!姑不論原詩如何,蘇子之境界不可能駐留在「這個、那個他」上!不妨看看這首:「人生到處知何似,恰似孤鴻踏雪泥;雪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
9747 留言者:漁儿 [2010-02-11]
主題:Claude Roy和苏东坡
  謝謝先生的鼓勵!自知離理解漢字的精義還有很遠的距離,會繼續前行。
  先生為國人不能正確認識傳統文化的價值、捧著金碗要飯,而發出深重、憂傷的歎息。我能感覺到此歎息的分量。如今,在幾乎所有前沿的領域:從人工智能、NP-hard問題求解、複雜系統、心理學、。。。、到現代藝術,都有西方學者自覺地到中華文化中尋找啟發,因為,他們深刻而悲觀地意識到了自己文化中致命的弱點。
  雖然,他們只是西方知識分子中的很小一部分,但卻是特別的一部分:敏感、品味挑剔、富于批判精神。他們對中華文化的叩問,引起我反思。反思之一:如果中華文化僅有異國情調,是不可能如此打動他們的;那麼,到底是什麼打動了他們,其普世價值是什麼?
  幾年前的一天,同事米歇爾(Michel)和我聊天:
  “漁兒,你知不知道蘇東坡?”
  “當然,中學時讀過他的‘赤壁賦’,他是個大詩人。”,
  於是,Michel就如數家珍地和我侃起蘇東坡來,說蘇東坡不但是傑出的詩人,更是了不起的人道主義實踐家,給窮人看病、種水稻、修房子、築橋樑、建學校、。。。、簡直是東方的達-芬奇!直到把我的臉說紅為止,因為,他說的許多我並不知道。我問Michel怎麼會如瞭解蘇東坡,他說他讀了克羅德-羅阿(Claude Roy)的書“一千年前的朋友”(L‘ami qui venait de l’an mil, Su Dongpo 1037-1101)。於是,我找來此書,剛讀了第一章,就有點明白Michel在和我談蘇東坡時、那強烈的語氣和嚮往的神情了。
  Claude Roy(1915-1997)是當代法國著名詩人、小說家、評論家。文革中的一個春天,他來到中國,從北京到杭州,一天晚上,在西湖邊和他的中國友人散步,月光皎潔,Claude Roy感歎此景,中國友人告訴他,一千年前一位叫蘇東坡的中國詩人在一首詩中也寫下了同樣的感歎,並把此詩念給他聽,心靈的共鳴使Claude Roy開始研究蘇東坡的詩,並由此去追尋蘇東坡的人生,於是,把他的感想寫成了這本書“一千年前的朋友”。
  我試著把第一章譯成了中文,附上想與先生和網友們分享,並給先生和網友們拜年、祝春節愉快!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能量變化呈正弦波形式,起伏交互,振蕩無休。易經謂:「剝極必復」,指世事有其必然之過程,時機荏苒,月隱日出。人有肉體及精神雙重生命,二十世紀物質文明當道,西方首蒙其利,實則適受其害。蓋肉體需要物質,但物慾常拖累精神,人常陷於迷惘而自省,最終必將激發精神認知,先期覺醒。
  好好學習中文吧!休教碧眼兒,摘盡我千載文化精華!
9746 留言者:常溯 [2010-02-11]
主題:菩提即無聊
  為文段首空兩格,不敬亦無得。若要論兩格,其一示小德,便民於視文;次之,引先人之智而後為文,是故再空一格,兩格於是成焉。
  只此兩空格,便叫華子用盡所思,不得而嘗。理通不通人,只有自己了;理通又通人,誰能知你了;理通又通理,管他誰人了。
  人曰:「若是如此了,不若寡母死兒子,指望誰明了?」來來去去幾多回,不就為文在先了,但談何事?人智自是曉!
回應﹕
  木。
9745 留言者:超文 [2010-02-11]
主題:接觸未來
  小程兄於#9742的留言,令後學想起一部電影:接觸未來。
    
  電影大意是講:女科學家伊莉接收到一組外星人傳來的「訊號」。外星人回傳希特勒的演講影片,當時由地球傳送出去的。由於宇宙太大,所以至今才收到回傳的「訊號」。
  訊號表面是邪惡的希特勒,深層的是承載影片訊號裡頭的「數字」。「數字」經過解碼後變成幾張圖,人類看不懂外星人傳來的平面圖,因為外星人是立體思考。要把圖拼成立體形狀,才能看懂全貌。
  
  http://www.youtube.com/watch?
v=rartCUdlgJ4&feature=related
  0:14那張圖。
  那圖的樣貌概念,類似小程兄的圖。
  後學不懂TFR,只是三這個數字,太特別了。
回應﹕
  宇宙本相乃多層次,但因人類受感官限制,最多只能認識「三維」。甚至於人類文明發韌之初,也不過是「線性思維」,能認識到「平面」,已屬不凡。然而,隨著矽族問世,多層次思維將大放光芒。如果老朽精力充沛,必將於未來五術中講解多層次思考法。
  時代飛躍進步,人若死抱著以往之成見,必將落伍於進化流程中。須知,網絡影像通訊即係「四維溝通」之初步,「立體思考」已涵蓋其中,唯今人尚未盡悉其妙。如果本室圖文系統完成,當可證明:「漢字乃三維訊息」,再以「單頻通訊」傳輸,即可達成四維溝通之境地矣。
9744 留言者:華子 [2010-02-11]
主題:邏輯與三才
  記得羅素說過(如果沒有記錯的話):「現代邏輯其實就是數學」。然而,邏輯或數學也有三才:
  天:關係,如加、減、剩、除、等於,等等;
  地:條件,如前提、公設,等等;
  人:元素,如X、Y、數字,等等。
  若從這三才方面去把握、拆解邏輯或數學問題,其實它們就沒那麼難理解了。下面是那個「最難邏輯題」第一問之邏輯值表:
  DA=是        TRUE   FALSE │DA=否  TRUE  FALSE
  --------------------------------------------------│-------------------------------------
  DA為是嗎?      是  是    否  否 │      否  否   是  是
  你是TRUE嗎?    是  是    是  是 │      是  是   是  是
  B是RANDOM嗎?  是  否    否  是 │      是  否   否  是
  --------------------------------------------------│-------------------------------------
  B是RANDOM    DA      DA   │      DA     DA
  B不是RANDOM      JA      JA│         JA     JA 
  
  註:三個一組之當且僅當關係,如:否.是.否=否.(是.否)=否.否=是,餘類推。
  
  這道題之條件,除了只三個元素且各身份唯一(只有唯一才有「若A為Random,B和C必非Random。」成立)外,還隱含TRUE及FALSE必須知道自已的身份及誰是RANDOM,否則,無從回答那三個問題(說假話也要先知道真話)。
回應﹕
  已聲明不談邏輯。
9743 留言者:網主 [2010-02-11]
告網友:
  每日一得 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 室溫25度 濕度71% 昨日薄晴

無聊

  適才,老朽在看電視影片,沈子見問:「你覺得無聊嗎?」一語驚醒夢中人,老朽有表現出無聊的神情嗎?看電影是常事,尤其對所從事之工作而言,怎能少看?沈子此言必有所因,老朽不便多問。自退休以來,每日忙於著書立說、網友留言……對了,關於邏輯門,老朽曾大言詹詹,結果卻不了了之,不談了?(沈補:過年放假,是我一年一次做飯的時間。中午朱老師到廚房來問我要不要幫忙,我立刻說不用。後來回想自己老是說話太絕斷,心有所愧。晚上至朱老師房間打掃時,便問了這一句話。不是他太無聊,是我太忙,等事情過了半天,才有時間表達歉意。表達得似乎又太含蓄,也不算含蓄,嗯,得告訴小杏子去!)
  的確,老朽抱著一盆滾水,剛出大門,便凍成堅冰,著實寒冷!但所幸老朽無愧無憾,即令風暴驚天動地,也有老來聽雨僧廬下,一任風雨到天明之雅量!拼搏半生,如今,學生們克紹箕裘,一應工作正密鑼緊鼓地進行著,成事祇是時間早晚。老朽責任已了,所餘不過在旁備詢,充做打氣筒而已。
  不論如何,年老最大的優勢,便是「適可而止」。知識易學、觀念難懂!這本是人類思維上的天塹,否則人人都堆在金字塔頂,塔下一無磚石,連三角形都畫不出來!老朽素來有個毛病,見到「苗子」就想拔!拔的高、枯的快!所以,且按下那股衝動,回頭一看,什麼都是空空,以致被沈子抓包!

  無聊?非!但是,沒氣的皮球,有勁嗎?無非!好在天行尚健,何須憂煩!且繼續看電影,等待果陀!

       網主人白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