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1829 留言者:初學者 [2002-07-01]
主題:
  之前有為網友談及現今越是受人敬重及信眾布施與護持越多之高僧,其廟語越金璧輝煌,晚輩有針對此點請教住持,其解釋為現代佛教需遷就世俗觀念吸引信眾入門,等信眾修行一定程度後便不會執著廟宇好壞與否,否則破敗不堪佛寺誰要入門。過去在臺灣某為法師也有不少信眾,以倡導所為觀音法門著稱,現已移居美國,並已蓄髮,穿著自行設計所謂仙女衣,一身珠光寶氣到處現身說法,在美國據稱也有不少信徒,該師父解釋其與不同面貌示眾,在考驗信徒是否能堅定其信仰,而不隨其外相而起心動念。這種講法似乎有道裡,不知老師認為如何﹖
回應﹕
  人心腐敗至此,標準的金光騙局也!同樣,信不信由人!
  老朽只信《金剛經》,凡與經上不合,老朽便認定是邪道。
1853 留言者:初學者 [2002-07-04]
主題:
  老師
  打坐與念佛何種較易培養定的功夫,相較下淨土宗是否較禪宗不易開悟。
  以現有程度幾乎無法了解金剛經含意(包括文字及意義),如何入門較佳。
  謝謝
回應﹕
  打坐與念佛功效不同,打坐要時間空間,且要有正確的指引,否則不易奏效。念佛隨時隨地可用,簡單容易,但也易流於形式。開悟視修為而定,與宗派無關。但修淨土宗者執著於淨土,習禪者自以為能通玄,都是魔障。
  程度不足表示時機未到,一是多充實自己的語文能力,再不然找得道的大德學習。其實,金剛經只有一句話、一首偈,懂就懂,沒什麼難的。那一句話是﹕「人不要執著於我相」(=不要有私心);偈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換句話說,人生只是機緣一場,體悟機緣要緊,不要浪費在無謂的物質享受上。
  要解機緣為何,很簡單﹕安分做人,嚴於律己,遇事盡力,不要怨人。日子久了,經驗多了,心中平靜,智慧自生。
1868 留言者:初學者 [2002-07-08]
主題:
  老師
  記得沈小姐提到專心可從吃飯掃地中訓練。但吃飯掃地不用大腦,那顆念頭不斷的心(腦)要依附在那裡﹖我做事總是虎頭蛇尾,意志力如何緞練﹖
  謝謝老師指點一二
回應﹕
  專心訓練法請見老朽自傳,第一冊,冬至.
1970 留言者:初學者 [2002-07-21]
主題:
  老師
  不起心動念或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與麻木或槁木死灰差異在那裡
回應﹕
  文中已說得明白,只是自己未見而已。
  「槁木死灰」無手無腳、無腦無心,木頭是枯槁的,作為灰,又是死的。
  「麻木」是發麻的木頭,木頭再加發麻﹖豈非連風吹也不動!
  「心不動念」,是有心而不動於念頭。是什麼念頭呢﹖沒有說明。為什麼不說明呢﹖因為這是一個考題、填充題,能提供小抄嗎﹖
  「無所住而生其心」是已經生了心,但是要能「生而不住」,就是不要一直想下去,一念生二念,二念生四念,四念生八念,人心變成「八卦」了!
  一般人感官過敏,心思瞬變,用「麻煩」去餵養「煩惱」,把「煩惱」當作老祖宗供著,時時捧在心頭膜拜。今人多半全面向「美式思維」靠攏,追求血液沸騰、狂歌勁舞的自由!更有甚者,把生理武器用在爽處,衝衝殺殺,直到後悔為止(這不正是「金光黨、美人計」嗎﹖美人要生意好,永居世界第一,不騙不欺,「安榮」何在﹖)。
  「不起心動念或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是對「修行」者而說,人為什麼要修行呢﹖因為只要是還有一點道德良知,或者見識過中華文化者,發現世人「所行不正」,故而發願修之、正之,以行向符合社會大眾、國家民族以及人類未來的康莊大道!
  比如說,年輕時,人的情關待過,鮮有不為情動心起念的,能不動最好。為什麼不動最好呢﹖因為人的思想尚未成熟,對人事認知懞懞懂懂,此時控制不住生理衝動,一不小心就掉入進化優勝劣敗的漩渦中,成為弱肉強食的祭品!
  中國傳統教育所謂「十年寒窗」,正是把年輕人的時間、精力、希望沈浸在讀書上。西式教育不然,現在讀書像是進馬戲學校,玩得痛快,爽翻了天!商業跨進校園,人人都以「超級xxx」為榮,社會大亂,終有一天步美國後塵,不必投票已成美人!
  就算不得已,動了心,只要不付諸行為,就是無所住。不住在當時的心念裡,換一個風景名勝處,遊山玩水去吧!修行人修到此處,就可以摒除生理的騷擾,不做老美的買辦賣腿,不做進化上的感官奴隸!那才是真正的大自在!大大自在!自由自在!
9615 留言者:初學者 [2009-12-09]
主題:难以全懂
  朱老師:
  您好,
  學生學習《智慧學》自覺難以全部看懂,不過對其中的舉例和部分淺顯的內容還是感覺有所收穫,想請教老師是繼續一知半解的讀下去呢還是等提升漢字水平和修養后再學習?(倉頡輸入法還未入門,只能以簡體輸入,請老師見諒。)
  初學者
     敬上
回應﹕
  漢字水平不夠可見「一斑」,待程度升高當知「全貌」,各有所得也!
9637 留言者:初學者 [2009-12-21]
主題:对联含义
  朱老師:
  您好!
  今日想起一副對聯"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往中流,問君何處安身;無過去心,無現在心,無未來心,還汝本來面目。”感覺不能透徹理解,敬請老師注解。
      初學者
    敬上
回應﹕
  這幅對聯是佛教禪宗的正法,若無宗教認識,本聯宛如大漠飛沙,來無影、去無蹤!但若是基督教、回教人士,本文可謂「文字遊戲」!由於本網避談「宗教」,所避者,具有「不死精神」之原旨教徒也。蓋《智慧學》有言,「信徒」對所信必信以為真,文化人對宗教人,等於岳飛戰張飛,何苦?
  對聯係中華文化之奇葩,其結構精巧獨到,其認知登峰造極,舉世唯此一家!對聯概分上、下聯,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尾字用仄声,下聯尾字用平声。字句相對、境界相依,宛似一個小小世界、網羅了三千大千!其中有人焉、有氣焉、有境焉,不一而足。
  以所問之本聯而論,文句上頗不合理,如三個「不住」對「無過、無現、無未」,若謂「住此岸、住彼岸、無中流」與「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也難配對,更不合平仄!但因係宗教題材,意境優先,故可忽略。只是若言對聯,委實不住於心、無法恭維。
  若以下文代之,較為理想:「不住」對「無思」;「此岸、彼岸」對「今天、明天」;「中流」對「剎那」;「本來面目」是仄起、「行處安身」是平落。如是對仗分明、平仄工整,兼以意境未減,更增妙趣。
   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問君本來面目。
   無思今天,無思明天,無思剎那,還汝行處安身。

  蓋「住」者,吃喝拉撒睡之都也,人生一住,痛苦煩惱就此安居!「岸」者,雙腳之所依也,匪岸,人必隨波逐流也!苟若「不住」,「問君本來面目」?當然,無宗教信仰者,答曰:「財色溫柔鄉也」!問題在,人只是「活在此一瞬間」,財色溫柔到幾時?
  「思」者,人類意識之作用也,一應內分泌紛至沓來,「過去、現在、未來」或「今天、明天、剎那」無時無刻不在衝擊中!如果人不知人生真實、不知宇宙本然,只是追逐外太空、內核子,總有一天,人會自問:生命是為了什麼?到那時,即令否認了佛道基督,白蓮教、法輪功必登大位!
  所以,這就是對聯之妙了,一幅上聯拉開了序幕,然後下聯宣告終結,簡單明瞭,卻又發人省思!若有人能動一心,就是一念之功德,但要「透徹理解」,則需多想多思。畢竟,到了「中流」之「剎那」,人生如飲水,冷暖自知也。
9637 留言者:初學者 [2009-12-21]
主題:对联含义
  朱老師:
  您好!
  今日想起一副對聯"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往中流,問君何處安身;無過去心,無現在心,無未來心,還汝本來面目。”感覺不能透徹理解,敬請老師注解。
      初學者
    敬上
回應﹕
  這幅對聯是佛教禪宗的正法,若無宗教認識,本聯宛如大漠飛沙,來無影、去無蹤!但若是基督教、回教人士,本文可謂「文字遊戲」!由於本網避談「宗教」,所避者,具有「不死精神」之原旨教徒也。蓋《智慧學》有言,「信徒」對所信必信以為真,文化人對宗教人,等於岳飛戰張飛,何苦?
  對聯係中華文化之奇葩,其結構精巧獨到,其認知登峰造極,舉世唯此一家!對聯概分上、下聯,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尾字用仄声,下聯尾字用平声。字句相對、境界相依,宛似一個小小世界、網羅了三千大千!其中有人焉、有氣焉、有境焉,不一而足。
  以所問之本聯而論,文句上頗不合理,如三個「不住」對「無過、無現、無未」,若謂「住此岸、住彼岸、無中流」與「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也難配對,更不合平仄!但因係宗教題材,意境優先,故可忽略。只是若言對聯,委實不住於心、無法恭維。
  若以下文代之,較為理想:「不住」對「無思」;「此岸、彼岸」對「今天、明天」;「中流」對「剎那」;「本來面目」是仄起、「行處安身」是平落。如是對仗分明、平仄工整,兼以意境未減,更增妙趣。
   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問君本來面目。
   無思今天,無思明天,無思剎那,還汝行處安身。

  蓋「住」者,吃喝拉撒睡之都也,人生一住,痛苦煩惱就此安居!「岸」者,雙腳之所依也,匪岸,人必隨波逐流也!苟若「不住」,「問君本來面目」?當然,無宗教信仰者,答曰:「財色溫柔鄉也」!問題在,人只是「活在此一瞬間」,財色溫柔到幾時?
  「思」者,人類意識之作用也,一應內分泌紛至沓來,「過去、現在、未來」或「今天、明天、剎那」無時無刻不在衝擊中!如果人不知人生真實、不知宇宙本然,只是追逐外太空、內核子,總有一天,人會自問:生命是為了什麼?到那時,即令否認了佛道基督,白蓮教、法輪功必登大位!
  所以,這就是對聯之妙了,一幅上聯拉開了序幕,然後下聯宣告終結,簡單明瞭,卻又發人省思!若有人能動一心,就是一念之功德,但要「透徹理解」,則需多想多思。畢竟,到了「中流」之「剎那」,人生如飲水,冷暖自知也。
9752 留言者:初學者 [2010-02-13]
主題:拜年
  朱老師、沈老師:
  過年好!恭祝兩位老師身體健康,平安幸福!並祝工作室各位兄弟姐妹工作順利,心想事成!
   初學者 
     敬上
回應﹕
  謝謝!
9906 留言者:初學者 [2010-08-18]
主題:如何养生
  朱老師:
  您好!
  近來大陸“養生專家”可謂層出不窮,但大部分都是水貨,他們講的大都是騙人錢財的鬼話。想請教一下老師當今我們該如何養生?
      初學者      
         敬上!
回應﹕
  凡是人潮聚集之處,必有小偷;凡是油水充足之地,不缺蠅蚋。人類在地球上生存至今,天生萬物供養,人若還不知足,想方設法苟延歲月,當然就有穿鑿附會之輩來阿諛迎合。反正人窮只要求「謀生」,只有當口袋中的鈔票太多了,想溜出觀光遊水,大家湊和湊和,南北貨齊全。
  若問「該如何養生」?簡單!不要糟賤自己就是「不二法門」!什麼叫「不糟賤自己」?簡單,尊重自己、愛護自己的環境!今世的人最嚴重的病癥是貪婪、愚昧。所以,金光黨、詐騙集團、美式衍生商品才能大行其道!於是蟑螂螞蝗蚊蟲群集,社會上便有了花花綠綠的連場好戲。

  以老朽自己為例,因為沒有欲望需求,生活平淡,生存輕鬆容易。因為生活平淡,睡得早、起得早,每天除了工作還是工作,習慣了,沒工作反而難過。因為工作成了習慣,壓力變成了享受,別人的批評變成了悅耳的笑話。這一來,「己生已養」,滋味十足,無須再加油添醋矣!
  還有一法,叫做不予理會!愛護生命是種美德,世上有些人不吹不騙等於找死!饒了他們吧!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