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327 留言者:小羅 [2001-05-07]
主題:問老生常談
  老師常教人要去私為公,
  但人有私心為本能反應,
  人們心想口說服務大眾,
  所行所為卻是假公濟私,
  是否有方法能檢查自己,
  不因本能反應而落入假
  公濟私而不自知?
回應﹕
  問得好!這是千古大謎,也是人生最大的障礙,能想到這點,已經是「覺者」了。但不必急於得悟,因前路迢迢,風雨飄搖兼霧濃,把腳步放穩,慢慢走吧!
  為什麼,「人體」就是一個「心靈」的牢籠,各種感官有各種不同的需求,不滿足它們,就等於「痛苦」。更別輕信心靈,須知它有若一個被判無期徒刑的囚犯,其「需求」遠比肉體的胃口還要大,而且難以捉摸!難以滿足!
  「公(八+ㄙ=八為兩個相背之形,ㄙ是私之本字;公即為背私之意)」代表私的總和,「無私」不等於「有公」(0+0≠1),事事為他人著想,違背自己利益,那才是「公」(與私相背)。檢查的方法很簡單,只要看一個人的生活享受(工作需求是另外一回事,不可混為一談),如果服務者超過了被他所服務的人,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假公濟私」,什麼理由都不必聽。
336 留言者:遊子 [2001-05-08]
主題:續問“婚姻的意義”
  那如果夫妻其中一方已經沒有將心放在這個家庭裡面了,婚姻還有意義嗎?還是應該為了子女死守住這種虛擬的感覺呢?
回應﹕
  人生不可用是非、選擇題作解,前所答者,因應所問也。若已有子女,當思及自己所能負擔之責任,夫妻不和,鎮日爭吵,未必能善盡職責。但動輒以仳離為念,一離再離,終無已時,當事人與子女受害更大。
  解題之關鍵,在於一己,若能「明心見性」,當知「浮生如夢」。珍惜「手中所有」,勿作「飛鳥之期」。人生結孽容易積德難,犧牲小我,容人克己,退一步海闊天空,方能得「大自在」也。
352 留言者:鄧智 [2001-05-17]
主題:請問
  何謂『明心見性』?
  以及要如何才能做到?
  謝謝。
回應﹕
  「明心見性」也者,係指人能「明己之心,見人之性」也。蓋「己心本私,人性唯利」,此乃生命體之本能,僅能掙扎於七情六慾中。人若甘願浮沉人海,順水而流,自是「大江東去不回頭」,無可厚非。
  然人間有所謂「覺者」,是知人生之無奈,覺天地之無垠者。既然已覺,當應努力「修行」,是「逆流而上」也。有人溯至源頭,得功名利祿焉,是則仍在河中,僅履不沾水而已;有人得悟,悟及身體僅為廬舍,遲早與草木同朽;有人更進一步,「明心見性」,推己及人,知人於肉體之外,尚有「精神」,是矣。
  追求之道,在於「去私寡慾,捨己為人;不問收穫,但求耕耘」。行之既久,心清意明,甫達其境,智慧自生也。
373 留言者:田智青 [2001-05-19]
主題:念念相續,一念成,念念成
  念念相續,一念生,念念生
  禍福生焉
  是否當無所住其心?
回應﹕
  遇事需先知「體用關係」,刀為工具,亦可殺人,人豈有見刀而懼之理?
  「專心一志」乃刀鋒也,可為善亦能作惡,解決問題時,專心一志問題當然無存。但時易勢移,「專心一志」既了,則是另一問題矣!
  「無所住而生其心」者,係指「修行態」,事事如此,已成仙矣!人生目的不同,所採「體用關係」恆異,慎思慎辨,可得而知之也。
382 留言者:吳明示 [2001-05-20]
主題:有感而發
  人生不如意事時常八九
  似乎很難做到
  不遷怒 不二過
  此與電書無關
  乃有感而發
  請先生開示
回應﹕
  「人生不如意」是指「所求太高」者,天養萬物,從未匱缺。唯人之需求不盡,永不知足,怎得「如意」?要如「何意」?
  老朽三十歲前,少不更事,心高氣傲。既知錯,不再幻思妄求,愈近老年,心益平和,事益如意。若問:「如何意哉?」答曰:「遇事盡其在己,如斯而已。」
397 留言者:慧通 [2001-05-23]
主題:鯉魚躍龍門
  鯉魚有意躍龍門
  搖頭擺尾向源頭
  黃河帶雨春上漲
  一躍而望黃河上
  惟見黃河濁了濁
  不見龍門無奈河
  孤負平生透不過
  切忌不透遭點額
  http://a112.com/cgi-a112/wwwboard2/wwwboard.cgi?job=click&subjectno=51&page=3
回應﹕
  龍門心頭坐,鯉魚河中游;未即亦未離,水淺何須愁?
425 留言者:廣達 [2001-05-31]
主題:哀悼李國鼎
  2001/5/31李國鼎歿
  今天哀悼科技之父
  某日也得哀掉中文電腦之父
  後生吾輩要以王安之敗為戒
  盼先生指指要看哪邊
  另回353
  才疏學淺,朦朧不清,不敢造次,敬請見諒。
回應﹕
  曷談「哀悼」?是杞人憂天也。日來適論及「人生」,個人「生死」如白駒過隙,但人類「生命」則綿亙久遠,當今社會物質充斥,人們「生存」無憂,若得「生活」愜意,便是祥禎。苟知此,生死不過另一個生命的循環。既無憂,豈有所「哀」?
  個人成敗事小,整體方見真章。「人生」猶如演戲,「舞台」太小,或搭得不夠高,只容得下十數位「觀眾」,又何需「上台」?
  如今美國勢力日正中天,若登台點將,國人之皎皎者無非流螢殘燭,未足道介也。要之,國人能放棄「私利」,不計黨爭,各盡己力,共抗洪流。待國家振興之日,雖平民百姓,足不出戶,亦能為高台貴人,是成矣!
456 留言者:泡泡 [2001-06-12]
主題:請教問題
  朱先生您好:
  我在星期日的一個節目中看到您的專訪。您說了一段話”如果你知道你的使命,在今生也完成你的使命,這就是天道!!”
  晚輩有一點不解,請問個人要如何知道自己今生的使命是什麼,進而完成天道呢??
回應﹕
  要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麼」,很簡單,多學習「聽話」就行了。當然,要知「天命」,就要「靜心地」聽「天說話」。
  人老想「做主角」,只願自己「表達」,不肯聽「他人說話」。就算非聽不可,也是一邊聽、一邊打心裡反駁,或者是拼命找一大堆理由,為自己辯護。這一來,別人說的都沒有聽見,怎能算是「聽話」呢?
  「天說話」不是靠嘴巴,而是用「徵兆」,會聽話的人也不僅用耳朵,而是用「心」。比如說,有人罵你,你「聽見了」,立刻反唇相向,惡言以對。結果是彼此仇恨日深,無時無刻不乘隙報復,人生宛如地獄。
  這就是「天」在「說話」了,後果就是天所表達的「徵兆」。人們冤冤相報,那也是一種相互毀滅的「使命」!人既然不是「野獸」,要用心想想,人生應該是這樣的嗎?黨同伐異,錙銖必較,各各露齒以向,人生在世所為何來?
  靜下心來,體念一下「天的立場」,如果「聽到」天在說:「以牙還牙,齒牙盡脫;以德報怨,天空海闊」。會「聽話」的人,自然聽天命行事了。
  既聽天命,氣定神閒,一般小人物的噪音哪還聽得進去呢?
459 留言者:chang [2001-06-12]
主題:能力之培養
  培養什麼樣的能力,才能讓人不論面對未來之任何環境,
  皆能掌握人生之正確方向呢?
回應﹕
  大問題,正因問得太大了,不易回答。蓋所謂「皆能掌握人生正確的方向」,幾乎把「人生對策」都包了下來。當然,這也有答案,那就是修成聖賢仙佛,只是一般人浮沉於「生死」慾海,可望而不可及。
  不論如何,既有此覺,老朽可以稍作指引,但知而不行,則屬枉然。
  試想有一部汽車,若問要滿足人心各種需求,其必備的條件為何?
  當然先要列出「人心各種需求」,才能說明其「對應的條件」。後面試舉數例,略事分析,且一併將「人所應培養的能力」,依次類推,平行考慮之。
  1,表示身份:車要用最貴的材料;人則冠以矯虛的裝飾。
  2,引人注目:車形狀奇特、色彩鮮艷;人標新立異、恣意妄為。
  3,環保經濟:車要改用其他能源;人要徹底反省,改變生活習慣。
  4,安全可靠:車要用結實的材料;人要有實在的技術。
  5,舒適宜人:車內採柔軟的結構;人要態度溫和,容忍異己。
  6,易於駕馭:駕駛盤要靈活、剎車要有力;人腦筋靈活,自制力足夠。
  7,馬力強大:車引擎健全,動力向量一致;人能力充足,行事目標清楚。
  8,面面俱到:不可能。

  人的問題,是「五官向外」,所以只知要求他人,而疏於律己。一個人如果從小(車在工廠中)未受過「自律」的訓練(相當於引擎不良,未能將能量集中),長大後(出了車廠)習性固定了,就很難回頭了(這就是老朽打算放棄這一代的理由)。
  人為什麼要自律呢?西方人動輒向外「發洩」,其後果如何?但「自律」絕非「自棄」、「自閉」,而是「反照自心」。人本「動物」,獸性早具,既而為人,應先明自己之過錯、進而自新之(相當於出門前,先檢查剎車)。
  人唯有在能自律後,方能明確地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為何(否則只是放眼社會,有樣學樣)!知道了方向,再學習因應之道(打造引擎、車身),始能有成。
  關鍵在於前述第八條,「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有一得必有一失,一失亦有一得!就算下定決心「見賢思齊」,也該知道,人生哪些非要捨棄不可。
  這種由無到有,兢兢業業努力上進的結果,就是「智慧」。要注意「智慧」沒有「天才」,人不經過五、六十年的歷練,穿透層層關山,皮毛終是皮毛!
461 留言者:蘇聖中 [2001-06-13]
主題:欣見新時代的中國人
  雖僅而立 少有奇遇  以新時代中 中國文化傳承者  自居於世
  心中志向 欲遠足蹇  鬱鬱於版築 但求 以吾工之巧 養自己父母而已
  雖有同伴 多隱而拮踞  歎世道之衰 痛感 天地閉 唯隱耳
  偶然 見先生訪談   見操守氣度與智慧  挺立於濁流
  憶  子曰   學道以安人 堯舜者 學道以安百姓者也
  先生 事業骨幹已成  將大可 安天下 留斯文也
  德不孤  必有鄰    欣喜之際  特書文以慶之
  願先生  多為事業辛勞  晚點退休隱歸 多利世人耳
回應﹕
  風狂雨驟一扁舟,槳舉篙飛逆勢遊;莫道衣濡兼履浸,且觀天搖地撼秀。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