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10361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12-02-15]
主題:
  朱夫子尊鑒:
  
   夫子,是學生失禮了。尚請海涵。
  
   實因每次帖文時,我都是先寫在WORD上,再貼上送出。有時因別的事情而暫時中止操作電腦,而又讓電腦開著,再回來操作時,直接從WORD作拷貝然後粘貼就送出去了,未能先去留言版核對是否有新的留言,加之可能南北半球又有時差,這次貼上後回到討論區一看,心就知要冒犯先生了,實在無對先生不敬之心。
   因為 先生曾提及說我不夠用心,才使用了認知三界的方法,來作思維歸納,想請 先生指正思維的方法是否正確。實際上,從小唸書到大學畢業,未曾去單獨的、真正的去了解每一個「漢字」的字義,小學的老師也從未解釋漢字的字義,可能他們也解釋不出吧!大學念的是電機,一星期只有四節課是國文,教大學國文選的教授,對我們也是輕輕放過。
   說實在的,中國去年起在巴西的四所州立大學開了孔子學院,本州也在其中之一。我去看過了他們製作的課程,這個課程直接就教一個單句,別說是詞,更何況是單字了。一回想起來,我們小學的教育好像也是如此,記得小時後看的第一本長篇書是西遊記,當時好像是看懂了,可是現在要我把書中的每一個漢字單獨解釋出來,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總之,在下對先生只有崇慕之心,絕無挑戰之意,一切冒犯之處,尚祈諒之。
   學生
     黎明近焉 敬上
回應﹕
  誤會不算冒犯,只是貼文上網涉及「公信」,理應小心從事,以免留下污點。
  所用「三界」方法不正確,係因「認知基礎不足」之故。例如所述:
    【旦】認知:日初出於地。
       理解:日出有光,有光則明,天已明的狀態。
       剖析:明則顯。「旦」字表示,天色「明顯」的狀態。
  於「剖析」時,理應將「所理解者」剖之析之,而非再重複或加強一次!「明」與「顯」之別,在於五步與十步,皆在同一層次!而「三界」不是複寫上三次、而是要跨越「三種不同的層次」,各層相互垂直,垂直不能平行描述!既已理解有光,明而得視,顯與不顯,只是程度之別,絕對平行。若欲剖析,當應求知「明顯的後果」,諸如內容、影響、條件等。

  值今香車美人當道之社會,漢魂失魄已久,職是之故,老朽不得不捨命以赴也!不僅《字易》等書整裝待發,連「漢字基因」也要作大規模的修訂。兒時胖不算胖,老來胖更難堪,如今陽氣甫昇,遲早夜逝旦來,中華文化將獨領風騷,現在努力不晚。只是,要學就得深入虎穴,多下功夫築基。待搞清楚概念、觀念,動靜、主客的分野,再加上字首、字身的關係,漢字不難學。像這種「公倍因子」,總共才幾百個,比電腦軟體程式的指令還少,但若不能「舉一隅以三隅反」,半隅難為!
10359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12-02-15]
主題:「旦」字之最小公倍因子
  朱夫子尊鑒:
  
  此次採用「認知、理解、剖析」三界作思維歸納,求出下列組合字之最小公倍因子,請 先生指正。
  
  【旦】認知:日初出於地。
     理解:日出有光,有光則明,天已明的狀態。
     剖析:明則顯。「旦」字表示,天色「明顯」的狀態。
  【笪】以竹笞之,「明顯」的責罰,使犯錯者明也。
  【坦】土地寬平,「明顯」的可見日出。
  【袒】解開衣縫,「明顯」的露出肉體。
  【但】人之行為,「明顯」的公開與眾人知曉。古人不夜行,夜行者,宵小也。
  【擔】敢做敢說,「明顯」的氣概。
  【怛】心之感受,「明顯」的露於外。
  【查】「明顯」的天色,可仔細檢察、考察「木」(事物)。
  【靼】「明顯」的可在白天買賣的革,柔革也。(古時,夜間光線不良,看不出革的好壞。)
   「明顯」乃為上述之組合字之最小公倍因子。
回應﹕
  人之好名,竟如此乎?老實說,汝來此經年,亮翅揚弩,長篇大論,早已載諸罟冊!於#10357則,老朽已公佈正確答案,公佈之時間為深夜一時,而五個小時後,汝又傳此文於05:51!苟汝未閱前文,是只知一己夸夸其談,罔顧他人見解!再若明知老朽禁則,但因所見不同,為了民族大義、大義滅師!唯聞,君子伺機而噬,老朽不過荒山野叟,竟有此「明顯」之榮光乎?
  再者,答案是「明白」,老朽且於#10354則,釋曰:『明晰不如明白,蓋「旦」表時間,「白」已足,「晰」更進一層,在此不宜。』難道「明顯」較明晰更接近「真理」乎?網友們頗能「體諒」老朽,#10349則中,老朽懇曰:「請體諒老朽時間有限,大篇文章看不完,只把最小公倍因子寫上即可」。汝能無視乎?為何將所有解釋一一列出?欲將軍伐卒、掃蕩到片甲不留乎?
  須知!中華文化精髓,漢字之價值,不可能因「明顯」而明顯!因中華文化之偉大,正在於「倫理道德」!時賢只顧彰己、昧於尊上,老朽寧願隱逸罟網、不出江湖,是無意遭臭蛋洗身也!於倫理,有大義也不可滅師,師不肖,遲早會被眾生唾棄;於道德,當能顧念老朽苦心,以近八十之耄,猶孜孜為漢字謀。難道本網千萬言,老朽對漢字之造詣竟低汝一皮乎?

  休以什麼:「認知、理解、剖析」三界作思維歸納,即令搬出玉皇飭令,在此次最小公倍因子萃取中,「明白」絕對勝過「明顯」。為什麼?「明顯」者,恒指所觀察之對象,「明」而可見「顯」而易見,意謂「視覺可見」之程度明顯!但於「組合各字」,除「可見」外,尚有「意識認知」之義!既視「明」且心「白」,「白」在此並非顏色,係指「清徹無濁通透」之至!
  當然,自由民主時代,人人平等、各有所見,求同可存異;同時,自由民主時代,言論自由,何妨尊重對方?賢者舞劍,老朽退避;高人挑戰,老朽垂簾!本網老朽擁「主場優勢」,說話算話!「笪坦袒但怛查靼」之公倍因子為「明白」,乾坤堅欲學醫,且待「明顯認識已錯」再見!汝若不滿,敬請另著字典!老朽各種材料悉已公開,一切免費,但請刀下留德!
10358 留言者:漁儿 [2012-02-15]
主題:概念分类(6)
  是的,學生的問題首先出在,對「分類」觀念理解有誤。
  在系統認知的角度,「分類」指對事物做系統的整理、所形成的具有層次結構的系統,而不是簡單地將一些事物匯聚。如此,「分類」就是一種系統觀,故我所引之例,是「骨、昜、皮」之「組合字」,與「分類」毫不相干,從而,留言(#10337)的問題,就成了似是而非的「偽問題」。
  
  學生很慚愧,只有繼續努力!多謝先生辛苦的指教!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不必介意,自古以來,文字研究者一向就是「自說自話」,老朽之舉早就笑翻了一票魚腩肚!然而,時代在進步,科學之有今天,也曾犧牲了幾代人!老朽沒像布魯諾般葬身火窖,也沒有克卜勒那麼悽慘,能赤手空拳建立一個「理性主觀規律」,不留些誤解的痕跡,那是不可能的。漢字是人類文明的頂峰、是人智冠冕上的巨鑽,其價值尚有待肯定,而努力是無止境的,互勉。
10357 留言者:漁儿 [2012-02-14]
主題:「坦笪袒但擔怛查靼」之最小公倍因子
  試分析「坦笪袒但擔怛查靼」之最小公倍因子為「明白」。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正確。
  再出一題:「銲桿焊悍捍睅趕稈駻」之最小公倍因子。
10356 留言者:修行人 [2012-02-14]
主題:「旦」之最小公倍因子
  請老師指正:
  「旦」之最小公倍因子為:可見者。
回應﹕
  可見只係感覺之第一步,見之「白」始代表意識知也。
10354 留言者:揚帆 [2012-02-14]
主題:「旦」
  朱老師:
  「坦笪袒但怛查靼」的最小公倍因子:【明晰】。
回應﹕
  明晰不如明白,蓋「旦」表時間,「白」已足,「晰」更進一層,在此不宜。
10353 留言者:無知 [2012-02-14]
主題:問「仁」
  先生于#10342則中釋「仁」,請問,為何「仁」要引申至「有影響性」?
回應﹕
  問得好!「見賢思齊」即為影響,此乃倫理道德價值所在!然而,在四維八德中,真正具有影響力的,恒為「孝、仁、信、義、禮」。蓋,忠常止於於一己,愛也出自本性,至於和平、廉恥,常與大環境息息相關,非二三子可以自決者。
  #10342則,「囚皿」原字從囚,指囚人食皿。緣任何社會若有犯罪之人,必須施以牢獄之應,牢獄本意原為「隔絕」,以免再危害他人。古聖人曾設計了「劃地為牢」,在民風純樸之際,斯為人天美談。然而,人本獸,所謂犯罪實乃「自我失去控制」,而每個人「自我」之定位,必須施以教化;教之文則文、教之質必野,是故「仁義禮智信」遂用為教化影響之始。
  須知,今日監獄中食住不愁,但於古代,物質困乏,一般百姓常望而興嘆。苟罪犯尚可「食皿」,豈非「仁政」?凡行仁政者,若非考慮對人性之正面影響,其所為何?當然,每每有宵小混吃混喝,但既為仁政,當不惜米糧、而毋坐失影響之良機也!
10352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12-02-14]
主題:「既」之(最小公倍因子)(三)
  朱夫子尊鑒:
  試作「既」之(最小公倍因子),請先生指正。
  
  【既】{用}香而食,食【滿了】而飽。
  組合字:概溉廐慨暨
  
  概:使斗斛【滿了】的短木棒。
  溉:以水濟土,使土的含水分【滿了】。
  慨:心之感受【滿了】。
  暨:到之日.日子【滿了】。
  廏:貯物之屋,貯存【滿了】穀香和兵器。
  
  【滿了】乃此物五字之「最小公倍因子」。
回應﹕
  不通,有用心,但思路不廣,故難得虎子!
  老朽別無他長,但識天機、人性、地理(近年始趨成熟),今生所作所為,無非「為所該為、避所應避,人棄我取、人趨我離」。此次萃取漢字之「最小公倍因子」,其意義重大,實因人類社會面臨考驗,宇宙進化行將轉進故。於焉,天機已萌,老朽針對人性,將漢字「物理化」,以令時人與時代相啣接,將人類文明軌道略加調整、以符合下一階段矽族駕馭之旅程。
  由網友們回答可知,百年來吾人之教育方式無非瞎人摸「白象」,西化的結果是學子只重數字、世人嚮往物質生活。以至於,滋油放妊、群魔街舞,惡夢與美夢譜長生,求職加就業共徘徊!人人大腦空空,偏偏殿堂上又無佛駐足!
  老朽實在是時日有限,只能再詳細解說一遍,有緣無緣在此一線!

  緣如以「死背活記」的學習漢字方式,可培育博士億萬,但卻無一竅可通(老朽小學時逃國難、中學逃家難,幸未受污染)。蓋拼音文字本係將音符代表字形,唯有「死背活記」成習,始可隨意應用之。漢字不然,因漢字源自象形,係視訊與人心交織的「天錦」(視訊位處腦後丘,約佔大腦八成資源,聽覺僅約一成),其中有顯性、隱性,有一義深入、多層互循的機制存焉。若人不知究裡、無法以自身經驗與之融匯,不論浸淫久暫,人所得者,最多與拼音文字同,絕對不可能貫通,遑論人天淵玄?
  由於視丘係各種感覺訊息集中處,傳送到大腦皮質的特定部位前須先經各部門匯演,所以視訊的培養與人的「智能」成正比。漢字的繁複結構(係網狀,老朽名之為「概念網絡」,而音訊係線狀)功能極強,但是,若不知端倪,學習時也難度倍增。為此,老朽所設計的「漢字基因」,說穿了,就是將「網狀結構」化成「線性資料」;同理,將文字解釋抽出「公倍因子」,也是為了便於後人學習。
  正因各位線性思考成習,一旦面臨概念網絡,就像孫猴子陷入盤絲洞,趑趄難行!傳統之讀書法,係費上多年苦功,將幾本經典背得滾瓜爛熟。這樣有個好處,因為死記比活背好,死的一輩子存屍腦中,不離不去;而活的隨時會棄素投葷,遇到辛辣的拔腿飛奔!待所習漢字進入腦丘網絡,自然而然搭建起「認知」高速,是故能睿智無礙,傳統之中華文明得以光輝萬世!而今,漢字降格為符號,全國學子十四載快樂教化,造車、築路一等一,但一遇到疑難雜症,一個個抓耳撓腮,咸謂:得去哈佛向林旋風取經!

  且以這「五字幫」為例,先取各字精華(解釋之字數太全、太多會令人眼花瞭亂,常無從取捨,應精簡之),再行分段萃取(今後回答請直述答案,不必效顰)。萃取時應考慮五字共同之條件,否則以漢字的網絡特性,字字相關,其最大公倍因子直可充斥宇間也(故宜萃取多次,以得最符合「五字幫」之共同因子為止,若無,可去之)!
   原釋:【廄】崖下空可供進食,家畜飼養處。
      在表層可知:崖下有空間,可飼家畜,供進食。
       進一步分析:此刻必已飼家畜、進食畢。
        再萃取:〔飼家畜、進食〕為一「事件」,「廄」字表示,「飼養事件已畢」。
         因子為「事畢」。
   原釋:【暨】食畢而旦,到之日。
      在表層可知:進食後,天已明。
       進一步分析:進食畢,天亮了。
        再萃取:〔進食畢〕為一「事件」,「暨」字表示,「進食事件已畢」(天亮了為另一因子)。
         因子為「事畢」。
   原釋:【慨】內心感受,事畢深刻狀,憤激,悲也。
      在表層可知:內心感受深刻。
       進一步分析:此刻必在深刻感受(憤激)之後。
        再萃取:〔內心感受〕為一「事件」,「慨」字表示,「感受事件已畢」。
         因子為「事畢」。
   原釋:【溉】水事畢,再以水濟之。
      在表層可知:水澆畢,再澆水。
       進一步分析:此刻澆水已畢。
        再萃取:〔澆水〕為一「事件」,「溉」字表示,「澆水事件已畢」。
         因子為「事畢」。
   原釋:【概】用短木棒勻平斗斛畢,斗斛不精準,接近。
      在表層可知:用短木棒勻平斗斛,勻畢。
       進一步分析:此刻必已勻畢。
        再萃取:〔用短木棒勻斗斛〕為一「事件」,「概」字表示,「事件已畢」(斗斛不準另議)。
         因子為「事畢」。
  基於「五字幫」皆有因子「事畢」,該五字幫之「公倍」因子當為「事畢」(其餘因子非「公倍」)!

  前次汝歸為「此時此地」,可荒天下之大唐!後略有進步,歸為「完畢之事實、結果」,卻又畫蛇添足!此次竟回到深山,來個「滿了」,須知「滿」係空間詞,果真五子時空交錯耶?何其迷途如斯?

  再出一較簡單之題:求「坦笪袒但怛查靼」之最小公倍因子。
10351 留言者:小程 [2012-02-13]
主題:「概溉廄慨暨」之最小公倍因子
  先生:「概溉廄慨暨」之最小公倍因子,歸為「飽和」,不知可否?
回應﹕
  不可,因除「既」字本身,餘者無一適用。
10350 留言者:漁儿 [2012-02-13]
主題:「既」之「最小公倍因子」
  試分析如下:
  
  既:香而食、食而飽,圓滿結束,可續后事也。故「既」之「最小公倍因子」可理解為:結束、相繼。
  概:用平鬥斛量度結束,近似。
  溉:水流盡,以水濟之。
  慨:心竭盡,感受深刻。
  暨:夜晚結束、相繼白日,到之日。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該五個字之共同因子才能謂之「公倍因子」,當五字共同因子過多時,取其最少數且共同具有者,始謂之「最小公倍因子」(如#10338則所答)。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