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45 留言者:龙的心 [2006-08-11] |
| 主題:解惑 我十四歲以前年少不知愁滋味,十四歲以后不知因何原因憑空體會到死亡的感覺,那是一種無比寂寞、無比恐懼、無法言表的感覺,從此這種感覺頻頻出現,搞的我痛苦異常。如果人死萬事空、思想都消逝了,我個人認為那是一種天大的悲劇,不論世人人生有多幸福,境界有多高,又有何意義呢?從此我踏上尋找生命本質的道路,盡管在其他人眼裡這是不務正業,十四多年來翻閱了天體物理學、西方哲學史、宗教書籍等,最後從測不准原理有所悟道:生命與非生命的本質區別就是非確定性與確定性的區別,從這個基礎出發開始證明生命並非來自大自然,而是本來就有的,既然無生,就會無滅,可惜到後來還是進入了死衚衕。直到讀了朱老師的《易理探微》,非常贊同朱老師的時空流程之說,朱老師也說既有時空流程,就有設計時空流程的天界,既有天界,人就會有靈魂。後來又看了您的《智慧之旅》,相信朱老師是一位求真之士,我雖不貪生但怕死,時常有厭世的感覺,幸虧有緣遇到朱老師這樣一位思想境界高深的解惑良師,我由衷的高興,能有緣拜讀朱老師的書是我的福氣,希望以后能借這個平台持續的跟朱老師請教人生,在此由衷的感謝! |
| 回應﹕ 老朽一再聲言,「為文需段落章節分明」!閣下大塊文章,一口氣含多個主題,恕老朽難以「入目」(請閱#6533則留言)。若欲來此溝通,請先備妥「優製文筆」,概念代表「思路」;標點代表「認知」;段落代表「主題」。如混沌一概,就算不發生誤會,但閱者霧煞煞、問答空虛虛,豈非渾水摸魚? 因閣下所問主題甚多,而又未分段(宛似豆腐洋芋南瓜番茄一鍋煮),恕老朽未明所以。如欲領會人生道理,第一步需要「平心靜氣」!沒有人能在跳舞唱歌中「聞道」的!其次,入境隨俗,各門各戶各有「規矩」;老朽非禮不視,文不合矩不談。最重要的,在於心態;求道者應謙誠,如此道不通,回頭即可,不必諤諤。 禮失,道不傳;道失,德不行!今世妖魔競舞、千里揚塵,老朽避居一隅,希能堅壁清野也!又過往留言曾有約法(請多多參閱,蓋本網大德甚多,所問極具深度)為文請短。因老朽極忙,雖回言時如長江潰堤,但「領教時人大作」,卻宛似舊杼繅亂絲,重雲棼草,常不知置身何處也! |
| #6546 留言者:龙的心 [2006-08-11] |
| 主題:关于《易理探微》的疑问 我對易經占卜並無多大興趣,但對占卜所揭示的易理天機卻十分癡迷,我屢次拜讀朱老師的《易理探微》,原因也在于此,現在關於《易理探微》我有兩點疑問: 一、“都蘭山麓天氣占測三十九例”的占測時間是1983年8月,我感覺與朱老師序中的“余已年近花甲,始而學易,偶得友人葉中和先生相贈《野鶴老人占卜全書》,為求其明,姑妄信之。自1993年七月一日起,學未及三日,即試占天氣及身旁瑣事。至七月十五日,計占四十五卦,占中率竟高達百分之九十,遂沾沾自喜,自以為頗具神通。”的時間有些偏差,不知是朱老師筆誤還是我理解錯了?! 二、朱老師的《易理探微》是1994年出版的,距今已有十幾年了,不知現在朱老師是否還同意當時寫作《易理探微》時關於時空流程的觀點?如果觀點不變,我將繼續順著老師的觀點參悟,如果觀點變了,那現在朱老師的新觀點是什麼?望回復,謝謝! |
| 回應﹕ 一、「自1993年七月一日起,學未及三日,即試占天氣及身旁瑣事。至七月十五日,計占四十五卦,占中率竟高達百分之九十,遂沾沾自喜,自以為頗具神通。」所言7-1學卦,7-4學畢,至15日尚餘11日,共占45卦,40卦正確。皆無偏差,未知筆誤何指? 二、關於易占及《易經》,老朽一再剖言,因今人本末倒施,「大道不傳」!如今觀點不僅未變,且更堅定,已定妥機票,行將賦歸矣! |
| #6548 留言者:龙的心 [2006-08-12] |
| 主題:关于#6546 朱老您好: 朱老能給小子回復,小子深感榮幸,很高興朱老能點撥我。現有以下幾個方面想跟朱老解釋或請教,所言不當之處請朱老包涵。 一、朱老序中說1993年7月1日學卦,但1983年8月卻占測都蘭山麓天氣三十九例,“1993年7月1日”與“1983年8月”是不是矛盾呢?我所說筆誤是指此。 二、我看過朱老跟網友的約法三章,但我所問非占卜之事,而是易理,所以應該不算違約吧!前後曾讀過幾位聲名顯赫大家之大作,其中有邵偉華的,有南懷瑾的,可惜書中所說要麼是占卜之術,要麼是為人處世之道,易理闡述不明。我所求乃易理非易占,朱老也說易理應知不應習嘛(#254)。 三、占卜之術未必不能學,但正如朱老所說,要研究占卜,恐怕要五十歲以后才行,否則年紀輕輕就學這個要麼沉迷其中,卻無所得;要麼劍走偏鋒,走火入魔。我當時認為,人生如果天定,那麼必有調控人類社會的另一個世界,當時並沒有考慮到“時空流程”這個說法。 四、我一直認為,人生在世若不弄懂三個問題:生命的本質(生命是什麼?)、人生的真諦(人生是怎麼一回事?)、人生的意義(我應該怎麼做?),則人活一生等於白活。這三個問題恰好又是相關聯的,其中瞭解“生命的本質”是先決條件,解決好這個問題,其它兩個問題就會從理論上解決,當然能否做到知行合一是人生修行的問題了。多年來一直在尋找生命本質的答案,其中有喜有悲,可惜最終天不隨人願,山窮水盡,幾疑無路,無奈之際,只好另辟蹊逕,以期柳暗花明。直到拜讀了朱老的《易理探微》,我才豁然開朗,時空流程正是我要找的答案,思考有了正確的結果,朝聞道,夕死可矣,可見上天待我不薄。 五、近幾年來我先后讀了朱老的《智慧學九論》《智慧之旅》《易理探微》,也讀過幾部古書經典《道德經》《南華經》《金剛經》等,當然思考的就更多,對道有一點皮毛認識,對佛學有一點自己的小見解,希望在以后的日子裡能繼續請教朱老一些人生至理。大德不言謝! |
| 回應﹕ 一、既是1993年學易,1983年占卜當是筆誤(1983年老朽逃美,尚不知「易」為何方神聖),請指出出處,以便校正。(沈補:若指民國82年,非1983年。) 二、所謂「易理」,關鍵當係「時空流程」。時空流程非不可說,而是未遇「至德之人」,潛龍勿用也!尤其是在網上,阿貓阿狗阿卿阿娥畢具,習文習武習財習色皆備,老朽無聊到有餘時媚俗乎? 三、欲知時空流程,先應透悉「體用因果」,古聖先賢談之多矣。待傳統之學通透,再學物理,當可入門。待老朽去後,再讀《智慧學》,必可踏老朽之頂,更上峰巒也! 四、個人「主觀認知」有別,當然「認為」不同。事實上,人若以管窺天,雖兒童亦有所見。口說追求人生真理容易,但現實就是現實,待得七老八十,玩真的、弄假的,客觀自有結論。 人由主觀跨入客觀,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否則自以為是足矣! 1,「真(=人受氣以生神,變形而登天,確實不虛也)」之認知: 人之一知半解非真!人之自我肯定非真!認知未經時間考驗、客觀印證不真!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也」!當知,人生百年,如落地三天,就魂歸離恨天。閻王爺見了, 會說:「朝下凡,夕歸邪道」(朝下凡夕歸,邪道)! 2,人用語文「概念」與客觀各界溝通,而概念僅係世人生存、生活之工具,人若不能深入虎穴、 怎望能得虎子?若欲進入虎穴,就必須先「渾忘過往所習、所知」(沈補:所謂「莫聽穿林雨打 聲」),從事「真實客觀世界」之探險(沈補:所謂「何妨吟嘯且徐行」)!先歷遍人世(沈補 :所謂「竹杖芒鞋輕勝馬」),吃盡千辛萬苦(沈補:所謂「一蓑煙雨任平生」)!至時若尚能 堅持(沈補:所謂「山頭斜照卻相迎」),「概念」必將化為「客觀認知」也!(沈補:「回首 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因此,文化未通,愚昧相從;知行合一,百載見功! 3,人由不知而有知、小知而大知、偏知而全知,須循步以進,絕不可揠苗助長。 人之生命具有三個「層次(《層次論》)」:肉體(生理)、經驗(心理)、精神(智理), 不到四十歲,人生理尚未成熟;不到五十,人心理亦未成熟;不到六十,人智理不可能成熟! 人要弄清:「生命的本質(生命是什麼?)、人生的真諦(人生是怎麼一回事?)、人生的意 義(我應該怎麼做?)」生理未熟,本質從何而知?二手資料?能「當真」嗎?再若心理未足, 經驗何在?最後,不遍讀客觀精華,僅以偏概全,能「弄清嗎」? 閣下不到三十,即令釋迦牟尼也只是個「王子」!閣下如真「發了心」,先堅持到生理成熟再 說,目前重點「不在聽多少道理」,而在於「能堅持實踐多久」!否則上大學去讀「哲學系」, 天天談虛玄、論空道,畢業了還可以做個哲學家!比「用生命追求『實惠』多了」! 須知,西方有英雄出少年,因跳舞、打球不能比老!一碰到思想,西方只剩下杜鵑窩矣!有心 不容易,有成得看結果!有問題可問,但切勿表現自己! |
| #6552 留言者:庚子 [2006-08-13] |
| 主題:白鹿洞書院學規 老師指示閒時讀「白鹿洞書院學規」,學生往細讀之,以為此文僅為一篇義理文章,窮其理,行其道,足矣。及後往聽此文之錄音講義,始知此文「藏密於顯」之概。由是觀之,此文廣深精密,御易於章法,層次深,結構嚴。學生不才,試論之。 此文以一體觀之,先分陰陽,五教五學兩段為陰為體為因,三要為陽為用為果。二三添作五,五段又能以五行分之,五教為水(陰),五學為火(陽),修身為金(天),處事為木(人),接物為地(土)。四像早含陰陽之中,不另再論。 五教之目,父子、君臣、夫妻、兄弟、朋友盡言人倫之前後、上下、左右、大小、同位關係;親、義、別、序、信指出五倫對立關係之解??辦法,如此倫理關係井然,有生有剋,生機能存矣。 那何以學五倫之道乎?陰為陽生,理以學明。學之道又有五,學問思辦行為一循環。以五行象徵如下:學要博如土之束藏萬物,問需審如煉金之精,思要慎蓋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辦要明如木之曲直隨境,不偏一隅,行要篤如火之燃己照他,不燼不滅。五學包概念之解釋歸納於一體,能篤行之則能本末皆知,見樹見林。 知目標有方法,後要能證之於己。三要分天人地:修身,人之天道,求心正以行直;處事,人之人道,求無私以謀公;接物,人之地道,求克己以盡性。 學生嘗聞人說宋儒汙腐,今閱朱聖之文,無怪乎有此語。此語之有,學生意其如此:下士觀此文,不過一老生常談而已;中士閱此文,明其義而篤篤行之;上士究其文,窮其法而知其天人合一之道。朱聖能行文若此,想必行住坐臥皆有章有法,識者見之而不語,不識者見之而譏為守舊汙腐。雀雀為鄰,禽禽互語,讜論遂成,實是可唉! 學生閱此文而知章法之重要,遂請老師開示章法之道。 |
| 回應﹕ 子知旨矣!聖人一文事涉一生,其不僅文思通天,亦且人格蓋世,若發之於物,西方科技瞠然其後也!謂「宋儒汙腐」者,實皆腐乳也!其文不通、思不透,滿腦名利、僅感色財,見賢不能齊、知錯無法改!結果,只學會死皮賴臉,鐵心石肺,來個:老子如此說,誰能怎麼樣? 當今「世界村火山」爆發,劫灰四佈,舉世霧煞煞,孰具明目?老朽有友,素為人所尊重,因工作忙碌,雇一外勞為褓母,以照顧幼女。數年後,女不過十來歲,竟離家出走焉。及後,警於私娼寮查獲,女謂乃其褓母所唆使,而唆使之理由為:「趁著年輕,趕快賺錢,要想賺錢,只有賣肉」! 此非「主流灰化」認知乎?當家長將子女交給「求生至上」之外勞時,即已表明:兒女教育不過填飽肚皮罷了!家如此,國更糟,自五四運動以來,全國上下向西倒!倒下去,睡了一百年,口中吃的、身上穿的、腳下走的、但凡眼耳所及,究有多少尚與傳統文化掛鉤? 老朽不幸處身此一時代,既不能苟同於時賢,又無力以反抗,遂不得不自遁此「首陽山」、採薇為食!同時老朽又有幸得遇矽族,舉凡中華傳統之優點,無不備具。故此,以矽族為徒,以文化為餌,大道可傳矣!至於人類,行東行西,自由自在,各有所適也! 既有問,章法者,格式、結構、取用之法也!諸如電腦之「說明手冊」,如有章法,開卷可明。否則,厚厚一大冊,光存心看完,已需時數月,再談應用,再加一大堆「身冊」!學者是曰:「如此高科技,雖終身學習,亦難以入門!巍然其高也!」 老朽學電腦,一周竟其功,一月後寫完倉頡輸入法程式(之後於電腦軟硬體之「雕蟲小技」,不計其數,然已置之腦後矣)。蓋老朽不論想什麼、學什麼、做什麼,必先於腦中「造一書架」,所思、所習、所為,無不一一分門別類,息息相連,以舖陳於「五維(時空+理解)」腦中。 人謂:「今之科學亦分門別類之學也」!此乃知其一而不知其餘者!蓋西方科學之分類,始自西哲亞里士多德,後人一成不變,沿用迄今!亞氏之分類,乃亞氏之主觀認知也!諸如前述「外勞」例,謀生無錯,錯在「教化兒童」、形成「鱒魚效應」,兒童之人生遂幻而化矣! 亞氏科學最大缺點,如同「刀切豆腐-兩面光」,切完了,豆腐永生不能復原!人學會了,也不知所學與人生有何關係!君不見,人生教室中「扁王與駙馬」之童話乎?台大法律、醫學(皆狀元院)畢業,此豆腐之精英也!美麗之運動、施明德四年之絕食,只換來五年扁王執政,豆腐已變豆泥矣! 此事係扁王、駙馬之過歟?各大學教育之錯歟?中國人民主認知之失歟? 不然!亞氏科學分類之「原罪」也!西方教育只談「人權」、不重「人性」,更不知尚有用「倫理、道德」作為「金箍咒」的「人法」!正因如此,西方變成「洪水猛獸」的「抵死賴樂園」!如今舉世西化,老朽樂得遷居首陽山,低頭觀世局!此間樂,樂不思台也! 為此,章法之細則將藏諸名山,以待有緣。 |
| #6561 留言者:龙的心 [2006-08-14] |
| 主題:《黑客帝国》之遐想 朱老您好: 昨天再次觀看了《黑客帝國》,感觸頗深,由此想到朱老的“時空流程”。朱老《易理探微》中所說“易之設計者不可能是人,那必然是「天」。”“既然已經假定有天,當然就有天命、天界。根據前面的推理,人與天界竟是相通的!換句話說,人可以透過此一介面,通達「天界」,天界不過是人的另一個舞台!” 由此我有幾個設想或推論誠心向朱老請教: 一、時空流程是“天”所設計,這是一種可能;另外有沒有可能是智慧和科技高度發達的“外星文明”所設計呢?當然這好像有些荒謬,但不好排除其可能性。 二、時空流程存在(我是堅信的)的前提下,我認為世界上的一切理論、觀念、文化等無所謂對錯、無所謂善惡,無所謂好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同樣的理論、觀念、文化對某些人來說是對的,但對另一些人來說就是錯的,這些理論、觀念、文化只是時空流程的設計者微調人類社會的工具而已,目的就是讓人類社會按照時空流程的方向發展,讓人沿著既定的人生之路經歷其應經歷的酸甜苦辣。 三、我人生的三個問題其中之一人生的意義(我應該怎麼做?),個人認為人生的意義有兩個:1、順其自然,感受自己人生路上應經歷的酸甜苦辣,透視自己靈魂中的劣性和汙點,昇華自己的靈魂;2、替天行道,完成上天給予自己的使命。 以上觀點可能是小子異想天開,也可能是小子智慧不夠胡亂得出,請朱老為我解惑!謝謝! |
| 回應﹕ 有時間看黑客帝國,當能將「罟網鴻爪」細讀一遍。不錯,閣下曾看了老朽所著的幾本書,但是,本網數百萬留言才是精華。因為著作不過「自說自話」,而網上對談實錄有各種立場、各個角度之剖析。蓋閣下所問,正是本網常識,老朽已談到心疲口軟了,再炒一次現飯,怕只剩下砂粒。 老朽不負責「啟蒙工程」,連最淺薄的「外星假說」都登了台,叫老朽如何開口?想想吧!外星人發了什麼神經、老遠飛來、拉了屎、頭也不回地又走了?不然,怎麼一點痕跡皆不留?「天」只是個「概念」,是更高層次的範疇(見《層次論》),「外星文明」是西人的發明,與大爆炸一般淺! 要討論「人生真實」,請先想清楚:「人是怎樣認知人生的」?當然,要透過「感官」。再想想:「感官所得到的訊息是否真實」?如果是,是什麼?如果不是,又是為什麼?如果這些都沒想,戴著太陽眼鏡能看得清事物嗎?這些本網作過大量分析,先看看再說吧! 時空流程不是「誰設計」的,老朽只是說:「不可能是人」!至於「必然是『天』」,在「概念上講」,意思是指:「以人類為系統之『上系統』」!至於外星文明,則是西方科幻學者之假說,屬於「人類系統之下系統」!,閣下看過《智慧學九論》,當不生疏! 如果閣下所說「同樣的理論、觀念、文化對某些人來說是對的,但對另一些人來說就是錯的,這些理論、觀念、文化只是時空流程的設計者微調人類社會的工具而已,目的就是讓人類社會按照時空流程的方向發展,讓人沿著既定的人生之路經歷其應經歷的酸甜苦辣。」屬實,則已表示明白:「沒有明確而真實的人生,人類社會只是各自發展」! 崆山大師雲遊至某地,坐堂講經。有小和尚一口氣問了一堆問題,崆山大師嗯嗯連聲後,又繼續講。小和尚不甘,又問:「師父怎地不答?」 「皆答了也。」 「所答者何?」 「嗯!」 「正是,適才師父所答,唯嗯而已。」 「嗯者,口加恩也;恩者,因加心也。汝之口因心而動,是之謂也。」 「心動而問有何不妥?」 「魚有心,鳥有心,狗有心,貓有心,問彼等可也。」 「老師越講,我越糊塗。」 「是也,高處不勝寒,積雪再加番!」 結論:有問題可問,老朽必答!千萬不要作「自我表述」!蓋能與老朽「過招」者,尚未見「活口」!平素網友留言自剖者,老僅答一「木」字。因見閣下有心學習,曾多次點撥此間陋規,惜石沈大海焉! 尤其是不要自以為「已透徹瞭解人生真相」!見山是山、還早得很哩!就算把老朽之著作看完(大概還要三年),再拜讀古聖先賢的宏論(可能要七年),十年冷氣窗,再加十年烈日行,人生意義可知矣! |
| #6563 留言者:超文 [2006-08-15] |
| 主題:扶鑾 一、後學聽聞,推背圖乃前人扶鑾後所留之文字(時空流程)。 固此,有人信之,有人疑之。 老師見解如何? 二、(來文過長,且所談為民俗宗教,內容不符本網約定,已刪。) |
| 回應﹕ 一、人生乃一考場,考場中有智者、有愚人、有上進者、有投機人,不一而足。如欲比高下,在體力上,強弱分明,但差之有限,一人能敵數人,可稱英豪;但在思想上,雲泥有別、清濁頓分,其霧霧、且茫茫,有直上九霄之鵬鵠,也有守食一枝之蠕蟲,正各顯神通,有待過關也。 不僅「推背圖」眾說紛紜,連老朽與世無爭,在網上都可見毀譽交加!如今大自然咆哮、溫室效應肆虐,尚有「學者」認為是「大驚小怪」;有人道吸煙有違健康、也有學者舉證歷歷,認係觀點不同;有人信阿扁貪瀆,也有人信誓旦旦,認為阿扁是抗暴英雄!分明漢字乃人類文明精華,但!世上究有幾人實信?再說,世人皆道:「有錢就是幸福!」,為什麼老朽始終感受不到? 別的不說,過去國人說我中華有五千年歷史,後來西化學者當道,堅信中華信史只有三千。甚至於,有人說司馬遷《史記》中有關上古史只是道聽途說!所幸大陸文物陸續出土,紅山文化、半坡文化證實是在六千年前,但爭端未息!要聽「人云亦云」?西人希望把黃種人貶到馬雅人之下,有云:馬雅亡了,人都逃到中國來了! 此乃「世事之常」也!本網留言百萬,無非老朽於百忙、千忙、萬忙中擠出時間、挖空心思、為眾解惑者,尚欲知老朽「其他見解」乎?再說,老朽著書立說,悉掛網上,雖不「值錢」,但所書《智慧之旅》,係一生修行之記錄。其中字字血淚,「見解、感受、理論」全在其中,有必要贅言乎? 二、所云乩童事,老朽書中亦曾據實道來,信者勿迷、疑者速離,不贅。 要知道,世上有所謂之「金光黨」焉,散佈於政、經、軍、學各界。俗云:「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設若壞人死光光、好人晃蕩蕩,世上都是「好人(有身體者)」、一個個紋風不動、無私無欲,這整個人間豈不與「天國」同制?可能嗎?假若有人發現一塊麵包,「誰敢吃」? 老朽一再說,無「判斷力」之人,什麼都信、什麼都不信!活著=聊佔一位、充作燈泡!既入考場,自己考自己的,偷看別人考卷作甚? 總之,本網非「八卦站」,老朽願意犧牲寶貴時光為眾「傳道、授業、解惑」,但不提供「餘興節目」!如有「義理認知」,可問、可質;如係「見獵心喜」,到此為止! |
| #6566 留言者:龙的心 [2006-08-15] |
| 主題:归零 朱老您好: 一、朱老所言“千萬不要作「自我表述」!蓋能與老朽「過招」者,尚未見「活口」!平素網友留言自剖者,老僅答一「木」字。因見閣下有心學習,曾多次點撥此間陋規,惜石沈大海焉!”“尤其是不要自以為「已透徹瞭解人生真相」!見山是山、還早得很哩!”甚是,猶如當頭棒喝!我一不留意就犯了自我表現的毛病,蓋因平時找一同道交流、請教甚難(世人都忙于追逐名利,哪有心思聽“人生真相”這些所謂虛的東西呢,正是“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故遇到朱老這樣一位解惑良師,所言所說就猶如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不過朱老教誨並未“石沈大海”,小子當銘記于心。 二、近幾天大略瀏覽了貴網留言,其中大部分觀點我很認可,但也有少部分觀點因我的境界不夠難于理解。至此我心中疑惑已經不復存在,但對真理的認知定有對有錯(現在才發現,區分對錯是極難之事)。非常感謝朱老解我心中之惑,感激之情不勝言表,剩下的就是小子我慢慢經歷,自我領悟,自我提高了! |
| 回應﹕ 這就是了,道通天人,豈是一蹴可及?尤以「聞道者」與「行道者」有別,道尚未通,多言必失。至於「自我表現」,係「自信心不足」所致。先勿論觀點是對是錯,慎藏心中、沉默是金,多觀察、多思考,柳暗花明又一村也。 老朽閱人甚多,甫見行文起段,已知大概!汝之恙,係失水過久,切忌痛飲,以免腸穿也! |
| #6568 留言者:U0 [2006-08-15] |
| 主題:請老師點評《青華老人語錄》 現有《唱道真言》一書(又名《青華老人語錄》),請老師點評。 一、學生得遇該書多年,今年又以黃元吉之《樂育堂語錄》互相印證,確信該書文彩義理具為玄門上乘。學生深知老師擇書標準極高,謹慎再三,方敢陳請,一則希望得聞老師發明要義,二則希望老師、同仁工作之餘有佳文可以清心。 二、(內容涉及宗教,已刪) |
| 回應﹕ 老朽無閒打獵,敬謝網友好意。 唯有告者,當今「知識爆炸、劫灰遍野」,為指點迷津,特贈柬帖三則,時至自驗: 一、金光黨專找「金光信徒」,金光者,文采洋溢、道德滿口也! 任何宗教、社團、運動,不論其因如何聖潔,只要涉及錢,遲早必髒亂不堪!而涉及錢 之法門無數,防不勝防。只要得者安心、捐者樂意,待日久成習,就習以為常。如斯,除 了智、愚之分,並無是非之別。 是以,若人視錢如命,速速閉門不出!否則,光銀光金,不恨不悔,足矣! 二、玄門不是虛無,在人智啟蒙期,古人對「自我」認知頗明,但昧於客觀環境欠清,是以 若干觀念難以表達,只得含糊帶過,知者自知可也! 老朽雖常批判西方科學,但絕非無的放矢!拙著「論中華文明第三次融合」,就明確點 出:我國傳統文化長於歸納而拙於分析,待歸至於天人合一,遂到此為止!是故自宋以降 中華文化衰微。西方之興,在於分析,國人若不務實,仍自空談,將玄之無極矣! 是故,該文信者自信,老朽無意置評。 三、時已進入後工業文明時代,不論修道、修仙,「獨立生存之能力」實為「道基」!古人 謂之「錢閑侶緣」是也!如今山林無處可匿,人世難以為隱,任何團體如無「生存之道」, 必將淪入「寄生」或存心「欺騙」!以往佛教叢林尚有「百丈清規」,今日某些寺廟大賣 法水、護符,一派滾滾紅塵市場,斯乃「高級金光教」也! 若問老朽「判斷之道」,即此! |
| #6572 留言者:會意 [2006-08-16] |
| 主題:有奶便是娘 評小事可用小眼,「有奶便是娘」亦是我中華亙遠歷史中的一個環節,捨之不得。觀《蘇秦以連橫說秦》,其文是曰: 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臣請奏其效。」 然蘇秦不得秦惠王的重用,轉而約從散橫,以抑強秦。其雖是有奶稱娘,但其中的事實,卻使短短數十年生命的人,得到了生命的成就感,是乎大小,難人之難。 先生可以捨去這其中,但我想問,是否先生本擁有大智,可免於基本生存之苦,因而有了更深思考的機會,又一般凡人將何以從? |
| 回應﹕ 若論歷史環節,包小腳亦君子之愛也!小腳大腳為虛榮,有奶無奶是求生;若望中華延萬載,怎可只問餵奶人? 閣下定未看過《智慧之旅》,或是視而未見、看了未懂也!該書滿紙辛酸言、化作笑謔聲,確然!確然!可知悲多芬當年寫「快樂頌」時,其耳已聾?為什麼要把五級颶風再配上八級地震呢?很少流淚的人,一定要處身狂風呼嘯、暴雨滂沱,才會說:「啊!原來有這麼痛苦!」 老朽謂「友失敗而疏成功」,非謙語也。於《智慧之旅》途中,國難、家災、窮困潦倒。能夠苟活至今,全係感官無能故!所幸老朽堅守原則,寧投身嬉痞而不與現實妥協,是有脫胎換骨之機焉!繼而返台、成家、就業,重新為人,生活艱苦猶其餘事,但骨髓中流著反血,眼見人性唯私,終於被逼上梁山! 前半生老朽之平凡,絕不稍遜於任何「失翅仔」!然老朽畢生之堅持,更不弱於金剛寶劍!何以如此?老朽自我分析,純因兒時曾迷於還珠樓主之仙俠世界,後誤以為真,是有以效法焉。正因如此,老朽願將還珠世界發揚光大,以俾接引更多「失翅仔」也! 老朽尚未臻蓋棺,不能定論,有無「智慧」絕非寫幾本書、自封標題算事!但老朽敢說,今人貪生怕死、忘恩負義,在道德氣節上,老朽當仁不讓!至於基本生存,老朽與弟子們同吃大鍋飯已有二十餘年記錄!再談思考,從幼至今,未曾稍歇!卻是「環境壓迫、同儕誤解、生活困頓、觀念特殊」之故。 是以:人人皆「天生之才」,「大智」本在身邊,唯取與捨有別!取者未必「幸福(當今社會定義)」,捨者未必平凡!但,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老朽得失無礙、取捨不分,只是強弩之末,已近衰竭之年矣! |
| #6574 留言者:會意 [2006-08-16] |
| 主題:安於自然,免於爭奪。 平日很少觀看電視節目,有一回不經意地被一節目吸引。內容描述一位廣西的小女孩,與弟弟同住在一茅草陋舍中,家徒四壁,唯一凹凸不平的鍋子再加上山裏撿來的食物與枯木,一餐便如此温馨地有了著落。 物質無虞的「記者」,為求報導而精心設計此一新聞,滿是憐憫之情。但我從影片中,望見的兩小口,生炊煮飯的安詳、滿足的表情,實乃是世外桃源的即佳表現。本一時動心,欲郵寄一些金錢與以幫助,但又心想,這一小小的金援,真能幫助他們平靜的生活,又或只是讓他們陷入「金錢」的漩渦之中呢,倘能即時送上幾本「古書」,而其倘揚於文中的大道理,那方是無價之寶。 #6572言指蘇秦為「有奶便是娘」,其非空穴而論。「蘇秦以連橫說秦」不成之後,改以約從散橫,以抑強秦。其中皆不外乎以功論賞,以求官顯,誠非以「生民」為其行事之依歸。文末蘇秦衣錦還郷,更曰:「嫂何前倨而後卑?」來責問其兄嫂的勢利,少有人會因錢少、位高而不滿足, 蘇秦曰:「嗟乎!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權。人生世上,勢位富厚,蓋可忽哉?」 於先生「智慧之旅」中曾言及,「錢」,「權」皆是人生五個關卡其中之一,蘇秦此智謀之士,其境界,我想尚不及廣西姊弟淳樸的天性,而我視其生活,實乃人間桃源。 |
| 回應﹕ 文如刀、舌似劍,年輕人千萬注意,勿隨意玩刀弄劍。此處不打緊,有時不知不覺中得罪了人尚不自知,再遇心眼狹隘之徒,秋後算帳之利息必倍增也! 文章有其生命,閣下6572之文緊接6571,言及:『「有奶便是娘」亦是我中華亙遠歷史中的一個環節,捨之不得。』而6571留言係指香港受英國殖民後,社會價值觀已經改變,「有奶便是娘」有汙染意。閣下文意相續,強調「古今皆然」,進而稱:「先生可以捨去這其中,但我想問,是否先生本擁有大智,可免於基本生存之苦,因而有了更深思考的機會,又一般凡人將何以從?」是表不屑也。 再看今日留言,口氣又變焉。可能閣下無心遊筆,未見伏礁;也可能事後警覺,立刻轉舵!總之,前賢常言:病從口入、禍自口出!文章本閒事,出入之間,一個不小心,生活遭遇激流,是不值也不值! 是故,老朽接受詢問,無意閒聊,正是為免覆舟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