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59 留言者:小張 [2005-07-21] |
| 主題:看書與閱曆 以前看先生的《智慧學九論》,看不懂,也看不進。現在再看,都能定下心來且若有所得。看來定要年過不惑,且翻過幾個跟斗才能看懂。可在現實生活中,吾人翻跟斗的機會比較少。怎麼辦? |
| 回應﹕ 正而且常也!西洋文化淺薄,沒有深度,因欲嘩眾取利,便專究「兒童至上」。不論文學、戲劇、藝術、音樂,無不以討好青少年為意。鬧得久了,連政治、軍事、經濟、科技也只剩下好人、壞人之分。中國人有樣學樣,把西方速食當作營養餐,白白糟蹋了一百多年,閣下回頭算早了! 《智慧學九論》一書不祇是「理論」,其中有大量「未來主流」。能為人上人,怎能「有惑」?要智珠在握,哪能狀聲迷色?人沒過四十,等於沒換過皮的猴子,腦子裡除了「哥哥妹妹我愛你」,就是「酒色財氣穿腸過」。薑是老的辣,等這一波「物質垃圾流」消逝了,少年維特消瘦了!人才知道,越老越好! 何謂「翻跟斗」?有馬戲團式;有奧林匹克式;有江湖把戲式;也有正經八百式!有人翻得不亦樂乎,像孫悟空就翻進了南天門!也有人翻斷了脖子、手腳,一輩子坐在輪椅裡面!當然有人怕摔,躲進溫室、包上棉被,一輩子平平安安,以備最後敲鑼打鼓、完屍抬入棺材! 所謂現實生活者,各人的宿命也!老朽常說,人生是個試場,「現實」正是「考題」。隨波逐流容易,看穿現實大難,立場要先選定,莫待事後怨天尤人。 問題在於:當鯉魚要跳龍門之際,「圖」的是什麼?魚非常清楚!而「萬物之靈」呢?「智慧」吃不飽、穿不暖,偏又看透一應愚昧虛偽,有本事不能為一己所用,何苦來哉?就憑這一點,若人有惑、「閱歷」不足,有關思想的書,決不能看懂,甚至於心煩意亂才是「正理」! |
| #5671 留言者:陳氏 [2005-08-04] |
| 主題:回應球賽留言 沒錯,中國人要第一,仍要行很大段路。幸好有老師這麼愛國及有理想的人,希望老師能有帶頭作用,不謹在CPU世界佔一席位,更讓中國成為資訊大國! |
| 回應﹕ 世事有利有害,不可兼得亦不能兼廢。第一不見得就「好」,落尾也未必就「壞」。好如何?壞怎地?難說!難說!既有此論,是不得不說! 中國人的優點也正是缺點,西方人的缺點,也是其不可原諒的優點。中國人樂天安命,十幾億人口,幾乎餓扁了肚皮,卻沒鬧出危害天下的大亂子,不能不讓人恭誦一聲阿彌陀佛。就算中國人向西方看齊,鄭和下西洋,早年殖民天下,全世界都已變成了黃皮膚,如今互相殘殺,流的血還不是滿地鮮紅? 中國原本就是「資訊大國」,千年來一直如此,任誰都否認不了,老朽有勞無德。只是百年來中國人被狐狸精迷了本性,突然間「不識漢字、不讀古書」,以致於認洋為師,急功近利、數典忘祖! 老朽不才,只是「未染洋習、師法古人」,一塊隕落廢棄之頑石而已。所幸因時際會,於此資訊工業階段,充當一名「工匠」,重拾漢家重器。至於CPU,較諸和氏壁何?時代一過,功成身退,等同垃圾一堆!笑生華髮謔當年,來日自有「人上人」,無須耽憂也! 老朽愛國是實,愛民族也不後人,但老朽更愛全人類、愛地球、愛宇宙。一旦站在制高點,個人渺小不堪,忝云「帶頭附尾」,也不過一大堆奈米碳管,若只顧一己,終究經不起陣陣風吹雨打。然而,如果老天垂憐,老朽能喚醒國魂,於億萬國人中,得二、三子承先啟後,尚有永續之望,可賦歸矣! |
| #5673 留言者:星晨 [2005-08-05] |
| 主題:問題 學習時應時常向自己提問。 請問應如何提問? 如何分辨問題之好壞? |
| 回應﹕ 首問範圍太廣,暫且設限於某一確定之主題內,否則不易回答。此外,問者立場當為「學子」;目的則為「求知以助生存」;方法假設為「自修」(如在校就學,問時應視教師之態度及原則而定,切勿一概而論),應無庸置疑。 第一問: 所學之內容「正確性」如何? 正確性有三:1,於客觀事實。2,於溝通方式。3,於社會價值。 第二問: 學後對自己及環境之因果如何? 凡事有因必有果,是稱「機械律」,絕對不可忽略。 第三問: 學時,如係理論,應究詰其「理」;若係技術,則多考量「實用」。 至於「如何分辨問題之好壞?」已溢出學子、師長、甚至人類能力所及矣!人不過一種「生命體」,歷經數百萬年,漸漸脫毛換骨,對世事略知一、二。努力學習就好,執意分辨是壞。 閣下總做過「夢」吧?在夢中,除了主觀的感受,人能分辨什麼?待「醒來」有了「比較」,始知為夢。人生呢?不到另一次「醒來」,豈不等於「夢話連連」? |
| #5674 留言者:星晨 [2005-08-05] |
| 主題:問題 學生果然不懂提問,不然的話便應如老師所說設在一確定之主題內才發問。 「正確性」中「於溝通方式」是什麼意思? 學生曾想是否指學習時,學子不能理解書中的原意。但又覺不妥。可否略作解釋? 「學後對自己及環境之因果如何?」 學生發覺學習一些知識後,對環境有了更深的瞭解。這是否包括對各種具體情境下的因果關係的瞭解? |
| 回應﹕ 溝通方式有很多,比如說表示「憤怒」、「悲哀」等是稱「情緒溝通」。但因前題是「內容」,故唯有用「正確之語言及態度」,始可溝通。此處之「正確」,包括雙方對「語言、概念」的共同理解、及「彼此心平氣和」的情緒等。 閣下素不「用心」,對老朽要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人欲「上進」,不是「有問即可」,重要的條件,在於能「自我反思」、「篤敬施行」!老朽說了千萬遍,符號也是「概念」,書寫時應有一定的格式(如今「網絡文學」無品無格,不在話下),用得對才叫「正確」。 正確是:「每段開頭要用兩個全形空格符號表示」,(網絡文學一律齊左,那是電腦工程師無文字水準,手舞工具當關刀之故)在他處,反正「文字不重要」,人人以訛傳訛。本網以「維護中華文化自命」,不得不「自找麻煩」,不但要回答各種問題,還要「代改文章」(已代改),奈何? 此例正是「不正確之溝通方式」,且是和那些「順口胡說成習」網吧混久了,已不知「是非黑白」的因果。一旦遇到「毛坑裡的石頭」,恐怕只有各說各話的下場了。 (遇到另一課題,空一行表示分別,讓閱者一目瞭然,是禮貌、也是自我理解的程度表現。)「學後對自己及環境之因果如何?」指的是兩方面,一是自己對因果的認知;另一則是指所學與環境的因果。前者一己自知,後者則須與客觀環境印證。 比如說,學了「生命工程」,應知此知識與人類社會的因果關係,如果有害於人類,當應「犧牲小我」(一己之生計)。老朽從事資訊科技,三十年來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即「能否發展智慧工程」。早期,老朽所得答案為「否」,故而韜光養晦,隱忍不作。待一再印證,人類文明已至迴光返照,老朽為了保存「文化精髓」,不得不預為「概念理解」赴湯蹈火,是此之謂也。 |
| #5675 留言者:星晨 [2005-08-05] |
| 主題:道歉及問題 朱老師: 教師教訓得對,學生定當時常自我警惕,不再犯這些錯誤。 有關老師所述「內容正確性」中的「社會價值」問題。固然部份社會價值能通古今,如「父慈子孝」等。但部份社會價值會跟隨社會而改變,如現今的僱傭關係己日漸變得「絕利益化」。那麼學生應如判斷? 學生 星晨 |
| 回應﹕ 人活著不是只為今天,治亂相繼,世道無常,所以人才需要接受考驗。問題在:如果只求「活著」,那不妨學學做個低等動物,起碼沒有「求生」的麻煩。如果「想做人」,請多讀古書,因為今天來自過去、智慧來自經驗。不論如何,看看前賢的認知,開卷有益,不限東方、連西方的先哲也足資借鏡。 |
| #5694 留言者:陳氏 [2005-08-15] |
| 主題:中國與印度將成3大經濟體 《商業週刊》指出,到2050年,中印將晉世界3大經濟體,尤其以科技領先。這個預測與老師所做的不謀而合。但我相信有老師一直以來完善的計劃,不用等到2050年,希望中國便能成為資訊科技大國。 |
| 回應﹕ 如今現實指數高企,中國必盛論已不脛而走,錦上添花大有人在。 問題不在於中國是否名列「暴發戶」班輩,而是中國「人品、人格」素質如何。今天舉世不齒美國人行逕,然而憑良心說,絕大部份美國人水準不差。中國人呢?只是「財多、人肥、腿短」,沒受過中華文化之薰陶者,道德淪喪、常識低劣,待蛆蟲遍地,到3050又如何? 很不幸,老朽只看到別人尚未料及之處,要讓十三億人「脫胎換骨」,絕非替世界來料加工可得。要者,精神食糧也,即所謂「資訊科技」。然,科技事小,資訊事大。時賢本末倒置,重科技而輕資訊,是老朽一生致力文學、音樂、藝術之人文素養,且奮鬥不懈之主因。 如若今年一切順利(天有不測風雲,不得不審慎樂觀也),圖文系統完工後,明年可望出片百部(全係傳統中華文化之結晶,時賢之「大作」,在所不碰),之後中華文化鋪天蓋地,狗見都嫌。誰是大國並不重要,只要人人知禮、明禮、守禮,人人和平相處,老朽於願足矣。 2011年8月註:不幸一個611事件,不測風雲又臨! |
| #5700 留言者:不才之人 [2005-08-17] |
| 主題:反省 看到#5694則老師的回應,心中有所感慨,台灣正是如此,台灣有好山好水只是我們不珍惜,功利教育讓我們利慾薰心,忘記好好的愛護這塊土地,台灣目前其實並不需要經濟奇蹟,再多幾個經濟奇蹟台灣就不能住人了,台灣最需要的應該是「道德奇蹟」才對。 |
| 回應﹕ 有此感觸,就是良知。 沉痾不難看出病癥,但若不知病源,奇蹟更需要奇蹟!人獸原本同流,及因有了思維,清濁遂分。中國老祖先在三千年前就已發現,人若不「自制」、不肯犧牲「小我」、社會遲早必亂,因之「禮教」遂萌。而今國人「洋化」,隨阿哥哥陶醉,百年來數典忘祖,「道德」早已成了「倒得」! 如果要講求「民主自由」,絕大部份的無知愚民寧願天天「花天酒地、肉林慾池」、而罔顧眼前的「民族劫難、生態危機」!放縱多好?誰還願意受拘束?只要昧著良心,滿口虛言妄語,騙過了愚民,就可玩權弄勢,幾個狐群狗黨沆瀣一氣,把「笨蛋」炒成「混蛋」,加上洋大人「助興」,人人變成糊塗蛋! 那倒得呢?恰反其道抗其德!這一代人早已西化成癖,盡成白雪公主裙下之小矮子!若談「道德」,先不說《紅樓夢》中大觀園門前的石獅子,這些小矮子連漢字已皆「詞組化」,遑論老祖先「微言大義」?公帑為私、上下其手,更別談台灣政壇有幾個人清白!除了口頭上討好選票的「倒得」,有誰「夠資格談『道德』」? 老朽對台灣是剪不斷理還亂,畢竟生活過十多年的「恩地」,多番力求報答,都被視為劇毒。國民黨是老字號,民進黨是新販場,統統唯私利是圖!老官僚把老朽當作「共產黨」!新官僚則直斥為「外地狼」!兩面不是人!世事本然,物生蟲必已腐,既腐,唯有期之下一代矣! 話說回頭,豈止台灣如此?舉世在「美僚」支配之下,哪裡不需要「道德奇蹟」?但奇蹟從何來?上帝已釘在科學十字架上!失速的賽車,還剎得住嗎?老朽等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冀圖以中華傳統文化,在教育、娛樂、資訊天地中,為人類保留一點「生機」,這何嘗不需要奇蹟? |
| #5703 留言者:小小 [2005-08-18] |
| 主題:常shi 朱老师 你好! 什么是常shi,怎樣才算有常shi? |
| 回應﹕ 猜shi係「識」字。 若是「常識」(本網討論甚多,請見前言),常=日常,識=認識;指日常應有之認識。 在日常生活中,不困不惑,遇事應付裕如之人,是稱有常識。 「常識」來自生活環境,人人依循一定之規律,為所應為,形成恒常。「知識」專指從事某些事項所「應知應識」,必須透過學習而知。常識無限、概括即可,知識精密、必須明確;有常識者可學任何知識,但有知識者未必具有常識。 |
| #5706 留言者:旅人 [2005-08-20] |
| 主題:對於生命的困惑 朱老師:您好! 前幾日從網路上搜尋到您的網站,這幾日流連於您的著作與問答中,驚嘆與感佩您無私的胸襟與廣達的智慧,而您於中華文化的傳承與使命,更叫晚輩慚愧自己已經忘了我從何處來的問題,生起了自省與思齊之心。 在老師的相關留言與著作中,您提到了人要順從生命之流、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空間皆在同一向度上的理論等,讓吾好生困惑〈並非質疑,而是智慧不足〉,欲跟老師請教的是:如果命運之軌已然安排好,順從生命之流是否意味著聽天由命?怎麼知道自己獨特的人生使命與目標?我該如何開闊自己的胸襟,而非只鑽營於一己之私?如何讓自己的思緒更加地澄明?如何活得更有能量? 感謝老師費心解答!後生晚輩恭聽老師的教訓! 敬祝:安好! 學生 敬上 |
| 回應﹕ 很好,問得透徹,樂於奉聞。 「生命之流」係指「生命」之洪流,人流淌於生命之中,渺似微塵,能不自覺乎?諸如長江黃河中,有蟻隨波而流,蟻所見,唯水而已。旁觀者或謂:「水在動,有蟻漂於水上」,然此「旁觀者」已然超出「蟻」之認知條件,絕非蟻之族類也。 若將時間比為水,人比為蟻,是知:「除非人能絕對客觀,否則,人不可能察知時間在動。」 然而,似乎任何人皆認為:「人在成長、變化,相對於時間為動。」其實,這是當人具備了「文化生命」後,在客觀立場理解環境狀況之結果(無相當文化者無此認知)。也就是說:「人具備一種『自省』的能力(科學家研究結果,凡生物能領會『鏡中影像』為自己者,即能形成自省意識),是來自長時期、無數世代演化所積累之文化(是能客觀)。由於自省,人於主觀之外,始有了客觀之參考資訊。」 然而,文化如同日光、空氣、流水一段,人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日久玩忽,遂不知其存。更因為文化視之不見、嗅之不聞、觸之不得,受感官操控之人,常刻意否定之。所以,要討論此類課題,必須站在文化之巔,登高遠眺,否則各說各話,永無交集也。 至於「時間」,係指「時與時之間的過程」,什麼又是「時與時之間」呢?如果要認清時間之真實,先假設有「時甲」與「時乙」二時,時甲在時乙之前,且二者「緊密相連」。 請先「想通」下列三個問題: 一、時甲在時乙之前,這是怎樣的一種「關係」? 二、何謂「緊密」?理論上應無「間隙」。若微分到接近於零,是「緊密」否? 三、假如「等於零」,又是何種狀況? 如果這麼簡單的邏輯問題都不能回答,怎能「自以為瞭解時間」?所以寫出「過去、現在、未來」只是一種「習慣」,人們從小像鸚鵡一樣學習語言,在「自省」之前,就算多掌握了些語彙,未必就表示「瞭解語言、概念」的本質與意義。 困惑是自然的,正是自省之開始,如果自以為知,那就麻煩了! 至於「如果命運之軌已然安排好,順從生命之流是否意味著聽天由命?」 答案是:「是」!因為「人不可能『絕對客觀』,故不可能知道『生命之流如何』」。是以不論人如何,其結果皆必然是在命運之軌(不論螞蟻如何,順水而流不變)的安排中。 「怎麼知道自己獨特的人生使命與目標?我該如何開闊自己的胸襟,而非只鑽營於一己之私?」 答案是:多關心時空環境、事物因果、思想常識,少自戀自憐、斤斤計較、沈迷物慾,如此謂之「修鍊」。待修鍊至一境地,心靈空明,自然而然「胸襟開朗」,摒除己私。 「如何讓自己的思緒更加地澄明?如何活得更有能量?」 答案是:多學聖賢之言教身教,多行利人不利己之事,可矣! 總之,如果頭腦清楚:當知: 一、宇宙若無規律,必係混沌一團,生命無從建立。 二、宇宙既有規律,命運即已注定,不可能有任何「例外」! 敬天畏地、循規蹈矩是人類生存的「美德」,但因大自然設計的「生命參數」中,「果熟自腐、物壯必老」,是變化之動力。自從十九世紀西方略識「物理」,便夸夸其談,自以為「英雄創造時代」!如今之命運呢!人順著催化進程(參數也),加速了腐敗的程度,今後災害頻創金氏記錄!民不聊生!斯乃大腐命運之至矣! 千萬別以人之無知以度量宇宙,虛心向古聖先賢學習吧!時人都是「技匠」(從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尤其是「博士班」!究竟「學過些什麼」)!不足與語! (註:今日本室局部網絡又生故障,延至此時,請原諒。) |
| #5707 留言者:小人 [2005-08-21] |
| 主題:為什麼年齡成了天塹 老師:在前面留言中,老師說人之年齡是天塹?為什麼?難道天才和普通人一樣? |
| 回應﹕ 又上了洋鬼子的洋當矣!請問:「誰不是『天生的』?父母不過是『代孕』體」!既然人人都來自自然,人人都沾了「天」的光!所以,人只要成「才」,就是「天才」! 洋人為了彰顯「自我」、崇拜「英雄主義」,便想方設法,「創造超人」,供「強者謀利」!其結果,幾百年來,舉世黑白難分、是非不明,普天之下成為一潭渾水。人只要廉恥喪盡、唯利是圖,就可以脫光了衣服,堂而皇之,大家一齊來此渾水摸之! 在人類歷史中,幾乎有幾百萬年(且假定老祖宗「也是人」),只重視「經驗」。而經驗是一加一等於二,不經不驗、不成不立,所以「任何族長」,都是長者、老者!當然此法則不能援用於運用「本能之獸類」,牠們不需要經驗,強壯就行。也因此,千、百萬載以降,人獸有別! 只是,人體中有各種各樣的器官、結構,其功能、性質多少有些分別。在「傳統中國」(請注意,老朽認為今日之中國與傳統之中國是「絕然不同之兩種觀念」),除了讀書做人,除了千秋萬載,其它的一律「不入流」(剛剛相反,今日西流為主,傳統之流已成兩極冰流)! 故而,略有些「小聰明」,在琴棋書畫上過人一等,「傳統中國」是不予以鼓勵的。但西方為了「近利」(根據經驗法則,利於永久始稱為利,利於一時則稱近利),不惜「揠苗助長、折枝成形」,以致人類「玩物喪志」,常追求斤斤之微利,而罔顧人類之永續發展! 君不見,「天才」都是被「有心人士」所吹捧的玩偶!除了得利的強者,究有幾個「天才」得到過人生幸福?有口頭上虛榮的稱號、有實際中被壓榨的工奴、有令人心嚮往之的夢幻、有令「普通人」顧影自憐的錯覺!就算真有「天才」,也是「明天才有」,而明天呢?永遠=「明天」! 老朽從不受騙,自幼耳聰目明,與其他「天才」無異!隨便拿一兩樣本領出來,都可以「驚世駭俗」!所幸老朽頗有「大志」,不以一些摸不著邊際的美言所惑、無意「成器」,執著地追求「人生真相」。終於,37到期,明心見性了,現在,想什麼玩什麼!然而七老八十了,要哪一「天才」走人? 最後,老朽下一定義:天才=五成努力+五成機運=命運%=普通人 閣下所問第二個問題與「主題有別」,老朽答得熱鬧,幾乎忘本! 「為什麼年齡成了天塹」?正因為「人生真正的價值在於經驗,而經驗值適等於經歷年歲之和。」此中唯一有待說明者,年歲之和有「個人、群體」之別,於群體是稱「文化」。問題在文化也需要個人經驗去「印證」,所以個體之年齡,便成為「極難逾越(非不能)」之「天塹」。 道理很簡單:在進化立場上,物種之傳衍重於一切;而進化之目的,是貫通宇宙之層次。 驗證很容易,於青春期之男女,沒有不被性荷爾蒙所蒙者!一切「道理」免談!於而立之年,為了生存奮鬥,也無可厚非;至於養尊處優之公子哥兒,早就陷入軟紅萬丈了!人必須過了「不惑之年」,才「夠資格」思考!進入「知天命」始能明心!再到「耳順」才叫「客觀」!直至「隨心所欲不逾矩」,才達「天界」! 所以:天齡就是人生的天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