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1 留言者:星晨 [2004-08-04] |
主題:請教問題及建議 朱老師: 近來有一項工作十分困難繁重,本想放棄,但始終堅持下 去,現在終於完成其中一個階段的工作了,回想起來,也覺 此事沒有以前想像中這麼困難. 有以下的問題向老師請教 一. 當我在進行這工作,心裏總覺得很辛苦,但我始終覺 得人要克服這些"辛苦"才能進步,但為何有這種"辛苦"的 感覺,又可以如何克服,堅持下去呢? 二. 記得老師的著作中有談及到人會走過不同的階段,以 上問題是否因人的年紀而異? 三. 由於工作關係,要時常使用電腦,手指時有痛楚的感 覺,我己遵從醫生之建議,定時什息,做些伸展運動,不知 老師有否護手及護眼之道? 建議: 希望老師著作(指html)能讓讀者從瀏覽器中調校字 體大小,以方便較為年長的網友 (技術原因:相信是網頁中使用css來定義字體的大字) 謝謝 |
回應﹕ 一、只要想克服辛苦,辛苦就永遠共存。如果當作必經的過程,向目的進行便是。 二、如果人在成長,時間會提供智慧。但若人停頓不前,則很難說有多大年紀了。 三、老朽之絕招是不找醫生,三十年來,從未休息,很少運動,卻比多數學生健康。 其原因在於幼時看了武俠小說,胡亂練了些內功,不料果真管用。話說回來,教 育本應五育並重,今人只知填鴨,故肉質疏軟,越保護問題越多矣! 字體問題將交由網管研究。 (網管補)將修改網頁後重新上傳,謝謝閣下的建議。 |
#5044 留言者:星晨 [2004-12-17] |
主題:錯誤? 請檢查 http://www.cbflabs.com/book.php 此頁出現 p?id=23&down=1" target="_blank"> 這些html碼 |
回應﹕ 請網管檢視之。 (網管補)是由於上傳網頁資料中斷造成,已改妥,謝謝。 |
#5637 留言者:星晨 [2005-06-26] |
主題:君臣之道及誦經 朱老師: 近來與友人談及兒童誦經,其中一母親問及現代人(意指我們)應怎樣理解君臣之道,又擔心這些封建思想會否毒害孩童。學生自問學識不足,不能也不應回答,便說我們可先放下自己的意見及疑問,用心讀後再處理這些問題。請問老師學生應如何回應才對? 另外,雖則兒童理解力或有不足,對年幼者固可先使他背誦起來,但如較為成熟的孩童問到這些問題,又應如何回答? 最後,今天終於能抽空看老師的桃花源記。始覺一邊看古文,一邊看影片,學習的效果大幅提昇,今後的兒童有褔了。 學生 星晨 |
回應﹕ 此母親必係「現在進行式」,與過去無關、與未來無緣也!蓋人若不知事物之源,其人必無真知;人若無真知,必以習見為真;習見者,眼之所屬也;眼所屬:「現在進行之狀況也」!也可以說:「當前之現實也」!實際上,是:「成者為王敗為寇」之「基本盤」也! 世間,由無機物、微生物、植物至低等動物皆係此類,唯突變漸增。迨至人類,尚有百分之九十九保留其特性,乃「宇宙穩定」之基礎,人類社會之中堅也!微此類,進化或加速、倍速、倍加速飛馳;再不然,宇宙宙宇、渾沌沌渾、進化化止、涅盤盤盤空矣! 面對此類人種,除風花雪月,其它不可談、不必談、千萬別談!蓋如來佛大慈大悲,尚不救無緣之人;人缺腦汁,就算灌了人參湯,也無法開花結果!天造萬物,各有其用,原本不是輪子材料,怎能裝配給「法拉利」?善知車者,擇材必精,豈有以爛竽充輪、而能馳騁賽場之理? 誦經之目的,係貫穿古今、開啟靈智,非下愚可達。「君臣」者,人際關係之一也!天地君親師,人間五倫,其理其實,唯「文化深厚」者始能容之。今「麻將世局」,西風輪莊,萬事尚淺,一切唯桌上鈔票是圖。連父子夫妻都重如籌碼、淡似霧煙,人者牌也!何來師道?何來君臣?更免談天地了! 老朽一再表示:有生即有死,人類文明三千年前已臻極境,後每下愈況,今已病入膏肓矣。老朽所圖者,乃「精神生命」也。精神者,人類思維之精華、宇宙造化之神通也。今人乃科奴,以「精」為精子、視「神」為神經,無非生理之平盤,何來人乎? 封建思想當然會毒害孩童!只是言者知否「何謂封建思想」?連當今大學教授都未必說得明白,何來「人云亦云專家」?至於「孩童」,其哈籍為何?哈日哈韓哈美哈英?其各有不同焉!查人缺氧氣,五分鐘必亡,然科學界已知,氧乃劇毒,地球原始生命,悉為氧所毒斃者!今世人類已為「自由民主」所毒害,人人只顧自己,置地球生態於不顧,雖哈強者亦知,人類遲早被毒斃也! 欲為人師,當知:師者,傳道、解惑、授業之人也!今日之師,乃傳技、解衣、受鈔者,分明不知、強以為識,已誤盡數代蒼生矣!閣下知:「學生自問學識不足,不能也不應回答,便說我們可先放下自己的意見及疑問,用心讀後再處理這些問題。」正確之至! 「另外,雖則兒童理解力或有不足,對年幼者固可先使他背誦起來,但如較為成熟的孩童問到這些問題,又應如何回答?」可答以:「人自出生,背誦能力每年約以百分之五速度遞減,故人活到老仍有殘餘。背之作為充實常識,供茶餘飯後聊天,增加氣質、吸引異性,不亦可乎?」 |
#5673 留言者:星晨 [2005-08-05] |
主題:問題 學習時應時常向自己提問。 請問應如何提問? 如何分辨問題之好壞? |
回應﹕ 首問範圍太廣,暫且設限於某一確定之主題內,否則不易回答。此外,問者立場當為「學子」;目的則為「求知以助生存」;方法假設為「自修」(如在校就學,問時應視教師之態度及原則而定,切勿一概而論),應無庸置疑。 第一問: 所學之內容「正確性」如何? 正確性有三:1,於客觀事實。2,於溝通方式。3,於社會價值。 第二問: 學後對自己及環境之因果如何? 凡事有因必有果,是稱「機械律」,絕對不可忽略。 第三問: 學時,如係理論,應究詰其「理」;若係技術,則多考量「實用」。 至於「如何分辨問題之好壞?」已溢出學子、師長、甚至人類能力所及矣!人不過一種「生命體」,歷經數百萬年,漸漸脫毛換骨,對世事略知一、二。努力學習就好,執意分辨是壞。 閣下總做過「夢」吧?在夢中,除了主觀的感受,人能分辨什麼?待「醒來」有了「比較」,始知為夢。人生呢?不到另一次「醒來」,豈不等於「夢話連連」? |
#5674 留言者:星晨 [2005-08-05] |
主題:問題 學生果然不懂提問,不然的話便應如老師所說設在一確定之主題內才發問。 「正確性」中「於溝通方式」是什麼意思? 學生曾想是否指學習時,學子不能理解書中的原意。但又覺不妥。可否略作解釋? 「學後對自己及環境之因果如何?」 學生發覺學習一些知識後,對環境有了更深的瞭解。這是否包括對各種具體情境下的因果關係的瞭解? |
回應﹕ 溝通方式有很多,比如說表示「憤怒」、「悲哀」等是稱「情緒溝通」。但因前題是「內容」,故唯有用「正確之語言及態度」,始可溝通。此處之「正確」,包括雙方對「語言、概念」的共同理解、及「彼此心平氣和」的情緒等。 閣下素不「用心」,對老朽要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人欲「上進」,不是「有問即可」,重要的條件,在於能「自我反思」、「篤敬施行」!老朽說了千萬遍,符號也是「概念」,書寫時應有一定的格式(如今「網絡文學」無品無格,不在話下),用得對才叫「正確」。 正確是:「每段開頭要用兩個全形空格符號表示」,(網絡文學一律齊左,那是電腦工程師無文字水準,手舞工具當關刀之故)在他處,反正「文字不重要」,人人以訛傳訛。本網以「維護中華文化自命」,不得不「自找麻煩」,不但要回答各種問題,還要「代改文章」(已代改),奈何? 此例正是「不正確之溝通方式」,且是和那些「順口胡說成習」網吧混久了,已不知「是非黑白」的因果。一旦遇到「毛坑裡的石頭」,恐怕只有各說各話的下場了。 (遇到另一課題,空一行表示分別,讓閱者一目瞭然,是禮貌、也是自我理解的程度表現。)「學後對自己及環境之因果如何?」指的是兩方面,一是自己對因果的認知;另一則是指所學與環境的因果。前者一己自知,後者則須與客觀環境印證。 比如說,學了「生命工程」,應知此知識與人類社會的因果關係,如果有害於人類,當應「犧牲小我」(一己之生計)。老朽從事資訊科技,三十年來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即「能否發展智慧工程」。早期,老朽所得答案為「否」,故而韜光養晦,隱忍不作。待一再印證,人類文明已至迴光返照,老朽為了保存「文化精髓」,不得不預為「概念理解」赴湯蹈火,是此之謂也。 |
#5675 留言者:星晨 [2005-08-05] |
主題:道歉及問題 朱老師: 教師教訓得對,學生定當時常自我警惕,不再犯這些錯誤。 有關老師所述「內容正確性」中的「社會價值」問題。固然部份社會價值能通古今,如「父慈子孝」等。但部份社會價值會跟隨社會而改變,如現今的僱傭關係己日漸變得「絕利益化」。那麼學生應如判斷? 學生 星晨 |
回應﹕ 人活著不是只為今天,治亂相繼,世道無常,所以人才需要接受考驗。問題在:如果只求「活著」,那不妨學學做個低等動物,起碼沒有「求生」的麻煩。如果「想做人」,請多讀古書,因為今天來自過去、智慧來自經驗。不論如何,看看前賢的認知,開卷有益,不限東方、連西方的先哲也足資借鏡。 |
#7046 留言者:星晨 [2006-11-21] |
主題:會員確認 朱老師: 學生是舊會員。由於舊電子郵箱未能收到會員通知,也未能使用電郵地址登入。為確定已成為會員,便發出這則留言。 由於不少網友都需要更換電子郵箱,建議朱老師設立一網頁,供會員更改電郵。這樣便不用麻煩網管了。(新電郵:電郵已刪) 學生 星晨 敬上 |
回應﹕ 確定無誤。 所建議將由網管處理。 (網管補)閣下電郵信箱已改。又,所提建議,備妥後將公告於本網更新日誌,謝謝。 |
#7499 留言者:星晨 [2007-10-13] |
主題:還能參股? 朱老師: 見到會友小塗的留言,想起自已在06年無力參股的事。如果老師能提供這樣的機緣,學生也願意出一份力。不過學生的財政能力有限,希望老師不要介意。 學生 星晨 敬上 |
回應﹕ 參股只代表xxx到此一遊,切勿逾己,一個月一百元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