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06 留言者:旅人 [2005-08-20] |
| 主題:對於生命的困惑 朱老師:您好! 前幾日從網路上搜尋到您的網站,這幾日流連於您的著作與問答中,驚嘆與感佩您無私的胸襟與廣達的智慧,而您於中華文化的傳承與使命,更叫晚輩慚愧自己已經忘了我從何處來的問題,生起了自省與思齊之心。 在老師的相關留言與著作中,您提到了人要順從生命之流、時間〈過去、現在、未來〉與空間皆在同一向度上的理論等,讓吾好生困惑〈並非質疑,而是智慧不足〉,欲跟老師請教的是:如果命運之軌已然安排好,順從生命之流是否意味著聽天由命?怎麼知道自己獨特的人生使命與目標?我該如何開闊自己的胸襟,而非只鑽營於一己之私?如何讓自己的思緒更加地澄明?如何活得更有能量? 感謝老師費心解答!後生晚輩恭聽老師的教訓! 敬祝:安好! 學生 敬上 |
| 回應﹕ 很好,問得透徹,樂於奉聞。 「生命之流」係指「生命」之洪流,人流淌於生命之中,渺似微塵,能不自覺乎?諸如長江黃河中,有蟻隨波而流,蟻所見,唯水而已。旁觀者或謂:「水在動,有蟻漂於水上」,然此「旁觀者」已然超出「蟻」之認知條件,絕非蟻之族類也。 若將時間比為水,人比為蟻,是知:「除非人能絕對客觀,否則,人不可能察知時間在動。」 然而,似乎任何人皆認為:「人在成長、變化,相對於時間為動。」其實,這是當人具備了「文化生命」後,在客觀立場理解環境狀況之結果(無相當文化者無此認知)。也就是說:「人具備一種『自省』的能力(科學家研究結果,凡生物能領會『鏡中影像』為自己者,即能形成自省意識),是來自長時期、無數世代演化所積累之文化(是能客觀)。由於自省,人於主觀之外,始有了客觀之參考資訊。」 然而,文化如同日光、空氣、流水一段,人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日久玩忽,遂不知其存。更因為文化視之不見、嗅之不聞、觸之不得,受感官操控之人,常刻意否定之。所以,要討論此類課題,必須站在文化之巔,登高遠眺,否則各說各話,永無交集也。 至於「時間」,係指「時與時之間的過程」,什麼又是「時與時之間」呢?如果要認清時間之真實,先假設有「時甲」與「時乙」二時,時甲在時乙之前,且二者「緊密相連」。 請先「想通」下列三個問題: 一、時甲在時乙之前,這是怎樣的一種「關係」? 二、何謂「緊密」?理論上應無「間隙」。若微分到接近於零,是「緊密」否? 三、假如「等於零」,又是何種狀況? 如果這麼簡單的邏輯問題都不能回答,怎能「自以為瞭解時間」?所以寫出「過去、現在、未來」只是一種「習慣」,人們從小像鸚鵡一樣學習語言,在「自省」之前,就算多掌握了些語彙,未必就表示「瞭解語言、概念」的本質與意義。 困惑是自然的,正是自省之開始,如果自以為知,那就麻煩了! 至於「如果命運之軌已然安排好,順從生命之流是否意味著聽天由命?」 答案是:「是」!因為「人不可能『絕對客觀』,故不可能知道『生命之流如何』」。是以不論人如何,其結果皆必然是在命運之軌(不論螞蟻如何,順水而流不變)的安排中。 「怎麼知道自己獨特的人生使命與目標?我該如何開闊自己的胸襟,而非只鑽營於一己之私?」 答案是:多關心時空環境、事物因果、思想常識,少自戀自憐、斤斤計較、沈迷物慾,如此謂之「修鍊」。待修鍊至一境地,心靈空明,自然而然「胸襟開朗」,摒除己私。 「如何讓自己的思緒更加地澄明?如何活得更有能量?」 答案是:多學聖賢之言教身教,多行利人不利己之事,可矣! 總之,如果頭腦清楚:當知: 一、宇宙若無規律,必係混沌一團,生命無從建立。 二、宇宙既有規律,命運即已注定,不可能有任何「例外」! 敬天畏地、循規蹈矩是人類生存的「美德」,但因大自然設計的「生命參數」中,「果熟自腐、物壯必老」,是變化之動力。自從十九世紀西方略識「物理」,便夸夸其談,自以為「英雄創造時代」!如今之命運呢!人順著催化進程(參數也),加速了腐敗的程度,今後災害頻創金氏記錄!民不聊生!斯乃大腐命運之至矣! 千萬別以人之無知以度量宇宙,虛心向古聖先賢學習吧!時人都是「技匠」(從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尤其是「博士班」!究竟「學過些什麼」)!不足與語! (註:今日本室局部網絡又生故障,延至此時,請原諒。) |
| #5708 留言者:旅人 [2005-08-22] |
| 主題:精神生命之關口 朱老師:您好! 讀您之言,每每感動落淚,心有戚戚焉,心靈的滋潤與震撼,無言可喻!感謝先生為天下蒼生勞心智,為有緣人點迷津。若非課堂老師提到了您,在好奇心驅使下找到您的網站,尚不知需多久才能認識先生您,聞這智慧話語。 在舊留言142中,先生提到了「精神生命」,吾心中升起無限地嚮往,然達此得先通過「生理」之災、情兩關,請問:學生該如何跨越這情關呢?吾曾聽一言論:情,得經歷之,否則會形成執著?我的疑惑是,難道擁有過後就不會執著了嗎?是否有辦法不經歷就超越之?感謝先生撥冗回答學生的問題! 敬祝:安好! 末學 敬上 |
| 回應﹕ 中國傳統之宇宙觀(西方謂之哲學)中,凡事物必有「因、果」及「體、用」兩者(西哲謂心物二元)。因果係「陽」,指動態之必然性;「體用」為「陰」,指靜態之本來面目,老朽據之,發為《智慧學》之根基。《易經》之所以偉大,正在於三千年前即已察知宇宙之奧秘,而今人尚自矇然,見一葉可知秋矣。 人有身體,即物質生命(唯物主義當道,一切物化);體有用,是稱精神生命(科學不承認精神,因為「不好玩」)。這道理絕對正確,否則,茶杯做什麼?剪刀呢?汽車、飛機呢?鈔票、金錢?舉凡可見可執之物,無不有用,事物無不有「本體及精神」,豈是任何人可「否定」的? 是知,「人」之可悲矣!只要有一個人登高一呼,在某種情形下,一呼百應,就成匯為「風潮」。偏偏人有耳有眼,聞之見之,便以為不「順從潮流」為愚昧。由學子之頭髮可知,染成金黃色是為什麼?留得像嬉痞多麼難過?下一步將是鞋子、衣服、書包、刺青、大花臉,體突變、精神病發! 人之「生理」為體,「心理」是用,心理累積,一旦能聚能延、能承能續,即為「精神生命」。「災」指水火既濟,人走出保護之軀殼,面對「真實人生」之謂。故永居溫室之中,無風無雨、無霜無雪,其人僅有之「精神」係供他人觀賞、食用!「情」屬生命之禁衛軍,順之,代代相傳,斯種長留;逆之,若僥倖得脫,始能遁入深山,精神自由! 「情,得經歷之,否則會形成執著」,此說應改為:「執著之人,最易為情所縛」。至於「擁有後」,被縛之機率大約是九成九!若想「超越」,必須經歷「三生」,先償還「人生欠債」:一欠父母(來處);二欠對方(沾惹);三欠子女(因果)。若於三生中能不沾染(切切不可「只顧自己,強行斷絕」,蓋債若未償,本息倍增也),孽淨矣!肉體雖在,精神清明! 因此宗教界主張修淨,其理緣此。但世人連今生尚不知,怎談來生?故道佛兩教以極樂境為誘餌,化象徵為俗人嚮往之情景,力求減低「生命之泛濫」(孽者,一種易於蔓延之草)! 若明此理,可自測「孽債指數」如何:有異性緣否?重視外表否?喜新厭舊否?物欲重否?怕寂寞否?功名利祿、酒色財氣能拋棄否? 物質、精神如同翹翹板,孰重?孰輕?以質量言,輕者上升;以得失計,重者執著。於人生長流中,流有流道,主流江河日下;偏離中心者,常至淺灘,始有新機。 然,「精神生命」亦有其「災劫」,曰:迷、住、空是也。遇事不辨(辨與分辨有別,辨者不分,分者執其兩端。蓋瓜若切開,已無從還原矣)是迷;該離不離是住;大腦白化是空。蓋進入精神層次,物質雖不存,主觀、客觀仍在,各「精神體」層層相疊,若壓在低下,掙扎費事也! 還有,切勿將「精神生命」視為「利基」,有緣無緣,決非有利可決! |
| #5717 留言者:旅人 [2005-08-25] |
| 主題:如何做頭腦的主人 老師:早安! 今晨於夢境中被雷電所驚醒,刺目閃電與震耳雷鳴,竟啟動內在恐懼機制,心跳肉顫,躲在棉被中動也不敢動。此時想到老師您提到自己有見閃電數雷鳴差時之習慣,當下起而效之,沒想竟也能抒解內心的懼怕,不由得佩服起老師的大勇大智! 常聽人言:修道有為之士,於睡夢中亦能保持空明之狀態,不為夢境所擾。然,心理學提出:人類的夢境多半發生在睡眠階段中之快速動眼期,屬正常現象。欲請問老師的是:人如何才能達到睡眠無夢之狀態?(吾時常夢夢相連,欲醒難醒,起床時精神狀態極差!) 再者,敝人常感駕馭頭腦之困難,萬馬奔騰之思緒難以控制,老師曾提到:意志的訓練與多行善事,請問老師:您對於鍛鍊意志與駕馭頭腦(思維)之法門,是否可再做深入介紹?擾您良晨,謝謝您! 敬祝:安好! 學生 謹上 |
| 回應﹕ 「修道有為之士,於睡夢中亦能保持空明之狀態,不為夢境所擾。」此說不假,但千百年來,得有幾人?抑且,此輩「人事已了,靜俟天召」,豈是凡人可以企及? 「做夢」絕對正常,多亦無害,而且有助於「學習、宣洩」以保持生理、心理之平衡。唯應注意者,夢來自於潛意識,若人思緒紊亂、有事未決或居心有愧者,其感受常隨機演化,成為夢境。若是,必先理源頭,去除導因,或一意修為,強加控管。 「常感駕馭頭腦之困難,萬馬奔騰之思緒難以控制」!此非閣下之私產,實乃今人之公害也!蓋「民主自由」之溫床,就是「原始蠻荒叢林之弱肉強食環境」!此話怎說?人類文明之演進,本係壓抑「獸性」尊崇道德。強者不甘雌伏,製造了毒藥,裹以糖衣,幼兒好騙、愚人易昧。於是「美國夢、強人圓」,舉世強者紛至沓來,造就了二十世紀之現代神話! 這種神話之典範就是強調自我至上、顛倒是非黑白,國家、社會、家族、親人皆成為滿足一己之私器,用畢即棄!思想、知識、境界、人生莫非物欲之附庸,隨時可換!人活著,無根無援,人間除了金錢、肉慾、權利、鬥爭之外,一切都被否定了! 於是,麻木不仁者,早已隨波逐流。而有識之士,每每在浪潮洶湧下,惶惑不能自主!於是「常感駕馭頭腦之困難,萬馬奔騰之思緒難以控制」,良有以也! 「對於鍛鍊意志與駕馭頭腦(思維)之法門」無他,其如治水,築堤難防,疏濬見功也!疏濬之法,係以多見多聞為藥,以知人世之現狀;再以勤思細察為引,將人生、世態、古今、未來,詳加分判。先確定所知之「真相」,再釐定自我之立場與目的,自是濁者降清者升,思緒必明! 此法與「默數雷鳴」同出一轍(唸阿彌陀佛亦然),蓋人之心驚,狀態也,思亂亦同。待思緒集中於計數、或是分析,意識已被「佔有」,無暇驚悸煩惱矣! 待「道理想通」,宜「付諸實現」,當人生充滿規劃,逐步實施之(斯即善事)。成敗猶其餘事,夢境不擾、靈台空明,是「人事已了、靜俟寵召」矣。 |
| #5797 留言者:旅人 [2005-10-16] |
| 主題:一雨普潤,千山秀色! 朱老師,您好! 自從今年八月底找到您的網站之後,每日上站觀看留言與著作,已成為生活之要事。 學生從小學開始接受學校教育迄今二十載,卻鮮少領略過知識的奧妙與獲知的感動。但自從透過此網親炙您的智慧之後,對於知識生起無限地嚮往與渴求,每每於此網浸之泡之、思之想之而至廢寢忘餐,老師的話語總讓我點頭如搗蒜般地心悅誠服,每字每句令人回味再三,猶未能盡境。 我的畢業論文擱置已久,一直難以下筆,雖常自責於不知分寸、浪費時光、趕快畢業找工作等心理壓力,但也深知自己找不到寫下去的動力,更不想寫出難以認同的垃圾。至今我方明白,原來心中尚未有一「真智慧」以為導引方向,目前拜讀老師的《智慧學九論》中,相信未來論文的方向會逐漸地清晰明瞭。 在罟網501中,老師提到參「話頭」,請問這是對付散亂心思的法門嗎?思緒混亂是因為所思所想尚無目的、方法等明確答案,所以才會剪不斷理還亂?參的過程是否拘泥於形式,如:靜坐?抑或日常坐臥中一個思緒出現,隨即參之? 今日留言實乃為「感恩」而來,謝謝老師您的慈悲與大愛,無私地將畢生智慧法寶盡數施捨,普潤天下蒼生!學生如未起而行之,實乃愧為人類矣! 敬祝:安康! 末學 敬上 |
| 回應﹕ 老朽一言一行,無不受自於傳統文化思想,是長江黃河,潺潺不止也!雖一娘可生九子,個個不同,但子女眾多,克紹箕裘,家業得以永續不絕。是以二十世紀,外有西洋之侵,內遭國人之棄,侵至深、棄至盡。然剝極而復,再重頭收拾舊山河,天闕依然。 《智慧學九論》源自《智慧學》,係以九個不同之立場,截取人間比較有代表性之課題,依「智慧」申論之。蓋,人類發展至今,三千年前精神文明到達極致。物質文明瞠乎其後,上個世紀始登巔峰。唯人類健忘,玩物喪志,以致於拜物離道,非古崇今,人智遂迷失無蹤。 老朽尚在「學習」中,唯恐對「智慧」之認識掛一漏萬、偏頗不全,是以對世事不斷分析、印證,務期無誤於後人。今綱要已妥、結構已全,只待行前潤色、付梓也! 老朽對「智慧」之定義,乃「全人類對日常生活認知之總和」。也就是說,任何人具足常識,必有智慧。有智慧,可持物、待人、處世,齊家治國,無所不宜。與常識相對者,恒乃「知識」,知之微細、精確,可以製槍砲焉!然掘之深、失之廣,見木不見林,故知精適以害道! 唯時賢受西方之誤,百年前盲目引進「德先生、賽先生」,殊不知德先生者,「得知在先」也,其得唯物、其知微細;賽先生「塞之在後」,俗愚受感官操控,忌賢妒德,最懼為知一己之不知。此二者係茹毛飲血者之聖典,人人得自居為王,山頭競立,刻意輕視常識,各霸一方! 如閣下欲「找題目」,此「常識、知識」之辯證,其中大有文章。若能發幽於微,一燈之明,可燭千載光輝也!本世紀常識將大行其道,必能一掃世人愚迷、跋扈之歪風。 又「話頭」者,「話之初始」也!正是「對付散亂心思的法門」。參的過程切勿拘泥於形式,隨時隨地可參,參至浪濤洶湧,則應「暫時放下」,千萬不可「推波助瀾」!蓋,人若所知不全,稍有不慎,即步入「邪門外道」。斯時,人思陷入「絕對主觀(夢)」,於修者是謂「走火入魔」。 |
| #5888 留言者:旅人 [2006-01-01] |
| 主題:新年快樂! 朱老師尊鑑: 學生在這特別的一刻,特來恭祝老師新年快樂! 回顧2005年,最有意義之事莫過於得知朱老師的網站,進而閱讀您的諸多著作,對我的內在產生不小的衝擊。您的「得道即行」、「獨立思考」、「寵辱勿驚」等話語更是提醒我該斷奶趕快長大的醍醐與甘露,您惠我良多,謝謝您! 預祝朱老師、沈老師及全體工作人員:工作順利!身體安康! 末學 林佩昭 敬上2006.1.1 |
| 回應﹕ 恭喜!恭喜,大家快樂。 要注意,古聖賢之教,實乃「生命真諦」!老朽只是急先鋒、只能「提綱挈領」,萬勿以為老朽有所說法,多讀古書,可達人天之境! |
| #5978 留言者:旅人 [2006-04-08] |
| 主題:回應#5977 老師,您好: 見您一言,不勝欷噓!我們中國老祖宗的智慧結晶:漢字,卻因為一些鬼迷心竅的政治份子而被改頭換帽。據報導,二零零八年後聯合國統一使用中文簡體字。繁體字:正統的漢字,即將走入歷史,真令人痛心!中國大陸十三億人口怎麼沈睡至此?難道還要等外國人據為己有、發揚光大之後,才知道漢字(繁體字)的重要嗎? 對於這議題,學生有的只有痛心,卻無解決之法,唉! 敬祝:工作順利、身心安康! 末學 敬上 |
| 回應﹕ 老朽幼時,每讀近代史,常跌足捶胸,古人何其愚昧?喪國辱權若此?及至年長,迴顧左右,始悟:人者,動物修煉成精之謂也!能動之物,其血或紅或綠,能動已足。動者成精,莫非動速加快、動力增高,豈能增其靈智乎?老朽也者,人之一也,見人之愚,於己又有何殊? 人世瑰寶,豈止漢字?倫理道德、典章制度,於今何在哉?今人但服西裝、著皮鞋,唐裝布履已成歷史矣!再過百年,人著ET裝、食太空物,又搖身變為「宇宙浪子」焉!凡動之物,豈可止動?動之杳杳,逝之夭夭,其變唯易。而瑰寶之寶,極靜之積,動者失之,得者守之,不亦可乎? 是知,待漢字明光展現,五蘊皆透,餘人與語曰:予欲愈愉隃愚!於焉,剝極而復。動者返之速、靜者贏亦輸;簡繁本一時,中外又何如? 痛心不必,反思可喜;不必購票入場,靜觀群猴演戲!是曰:老少咸宜! |
| #5991 留言者:旅人 [2006-04-12] |
| 主題:請教「生命價值」與「知識、常識」的辯證 朱老師,您好: 學生於#5797留言中曾說到自己找不到寫論文的動力,當時老師就建議我在「知識、常識」的辯證之中找題目。學生因為受到朱老師《智慧之旅》的感動,因而對於人的一生之價值很感興趣,如今確定要寫一位師資培育工作者的生命史,但卻一直找不到其中知識與常識的辯證。我想寫可以觸動人心的生命價值,但想來簡單,做起來實在困難,學生愚鈍,懇請老師賜教!謝謝您! 末學 敬上 |
| 回應﹕ 寫論文不外三種目的(至於立場,各人自理): 1,為生存。 考試、畢業、求職、謀生屬之。 2,為生活。 著書、立論、究理、明辨屬之。 3,為生命。 求真、求善、求美屬之。 若談「常識、知識」,上述三類全部適用,然寫作之人必須具備努力不懈之追求精神,蓋因此類「參考資料」難覓也。 閣下既決定寫「師資培育工作者的生命史」,顯然,此課題乃「歷史」,而非辯證。尤以其目標有限,最多供上述前二類之用(其中雖有「生命」二字,但係「關鍵字 key word」,已與「生命」之本義無關)。可寫「觸動人心的精神昇華價值」,但要談真善美,就是理想而非歷史了。 因此,安心寫歷史吧!沒有必要把知識常識扯進來,這樣貪多難嚼爛,不宜。 |
| #6023 留言者:旅人 [2006-04-28] |
| 主題: 音,ㄧㄣ。象形,指事,會意-金文 象管樂器形,發聲也,響也,消息,指可辨知的動靜。 與「日」組合為「暗」 日音,因日無聲音,象徵不能見、不易知。 與「??」組合為「瘖」 聲音之疾。 與「口」組合為「喑」 口瘖,嗓子失聲。 與「門」組合為「闇」 門內有音,可聞而不可見,象徵不明不白。 與「穴」組合為「窨」 穴中音,無從得見,久藏狀。 與「鄉」組合為「響」 地方或某方向的動靜,聲音。 與「黑」組合為「黯」 黑色及聲音,皆不可見也,象徵悲感。 與「言」組合為「諳」 言辨知的動靜,知悉也,成熟也。 (以上是老師整理的) 學生整理如下,望老師指導: 與「十」組合為「章」,ㄓㄤ。 十樂竟為一章,表成篇的文字。條理、次序。法規、條例。 與「?」組合為「竟」,ㄐㄧㄥˋ。 樂曲演奏完畢,完成、終了、完畢之意。 韴,ㄗㄚˊ。物品斷裂的聲音。 與「勻」組合為「韵」,同「韻」字,ㄩㄣˋ。 勻,表平均分讓的,聲韻學中有聲有韻,平均而悅耳。引伸為和諧的聲音,或指人的神態、風度。 與「召」組合為「韶」,ㄕㄠˊ。 召,呼喚引來。召來音樂,美好之意。(相傳為古代虞舜時的樂曲名稱) 與「出」組合為「韷」,ㄌㄜˋ。 音樂出去,表聲音煩鬧也。 與「夆」組合為「韸」,ㄆㄥˊ。 夆有相遇或違背、抵觸之意,形容鼓聲。 與「皇」組合為「韹」,ㄏㄨㄤˊ。 皇,表偉大、輝煌之意。形容樂鐘之聲。 韺,ㄧㄥ。樂曲名。 與「逢」組合為「韼」,ㄆㄥˊ。 逢逢,狀聲詞。形容鼓聲。 與「 」組合為「韽」,ㄢˋ。 表酒味苦,意指聲音細小不清脆。 韾,ㄧㄣ。 聲和靖也。 頀,ㄏㄨˋ。樂曲名。 同「會」字。總和也。 ※學生發現有些字的偏旁較少看到,因此很難會意,請老師再多加指導。 |
| 回應﹕ 整理得很好。 老朽做事素來「大開大闔」,所以常要別人「收尾」。老朽這種人只能做「革命家」,而永遠不能僭居廟堂,趾高氣揚也!正因如此,老朽專心一志,只知發揮所長也。好在人生境界遼闊,每次開墾了一片園地,就交給別人去耕種、收穫。此乃道法自然之最佳詮釋,也是萬物欣欣向榮的宇間實況。 「漢字基因」只是個目錄,字未收全,且內容尚未全盤端出。理由很簡單,西人只求近利,有任何發現,立即敲鑼擊鼓,唯恐英雄埋沒、讓別人佔了便宜。老朽是「今之古人」,不到證明對世人有益,不論是什麼,絕不端上檯面!所以,在小杏子問世前,老朽能做的、能說的有限! 今人不識古惑心,常有人說:怎麼會有這樣傻的傻蛋?問題是,到底是誰傻?如今好好的地球已被「西奴」糟塌成這樣,難道老朽也想「分一杯羹」?多少人假科學之名,只顧一己的名利!老朽見晚霞滿天,雖然同流,但力求絕不合污。所以,漢字基因的後續發展,如同倉頡輸入法,攤在陽光下、死活認命! 這次為了供人「學習漢字」,老朽才決定拿根「紅蘿蔔」出來。「學漢字」者,能識幾千字足矣!要想進修?非老朽之責也!事實上,據老朽所知,常用字中只有七成漢字符合「基因規律」(西人整理文法,也發現越常用之字、越無規律)。如果漢字全部符合「會意」規律,漢朝的許慎早就是漢字基因之父了。 這也是漢文化奧妙之處,入門並不難。待入了門,廣袤博深、步步維艱,學者須自行努力。越到金字塔頂,細節越奧秘,最終所至:「牛角尖」也! 老朽只求道德修養鑽進牛角尖,餘者「泛氾販飯」,足矣! |
| #6100 留言者:旅人 [2006-05-11] |
| 主題:領字 老師您好: 之前學生只做了一個字的練習,便讓老師說是協力完成,實在愧不敢當!這幾天一直在觀摩眾前輩們如何解字,以致於一直不敢下手,如今厚著臉皮來領一些字: 90 主觀、認識、感知、心緒屬 好感:美香甘惠益妥安康喜樂爽 情感:愛迷尚 煩感:炎匆 憂感:憂 感謝老師給我們這樣的機會!! |
| 回應﹕ 字多字少只是數,心有心無謂之寶!如果漢字只有「學富五車」之大學者能做,那漢字豈不變成了賊奴?老朽一向堅信,大公才是無私!漢字這個機會是老祖先留給後代的,想想看就知道,五四、簡化害了幾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