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5037 留言者:迷途學生 [2004-12-15]
主題:回應老師的自白
  朱老師:
  學生很久沒有留言了。以往「欲言又止」,是因為覺得每留言一次,就耽誤了老師的寶貴時間,內心也就增多一份罪惡感。
  是次留言,係想回應一下老師的自白。
  老師說:"除滿身箭矢外,竟無人會「登臨意」焉!" 學生絕對不敢說自己「登臨意」,有時甚至對老師的教誨似懂非懂,但直覺感到老師在網上的留言(例如最近的「十八般武藝」留言)真的是字字珠磯、一字千金。不過,像這樣的讚美話若果說得太多,不但浪費了老師的時間,而且有阿諛奉承之嫌。何況老師早已聲明「客套話,不要說」。
  其實學生只是想說一句話:「在老師的背後,是有很多網友、學生默默地支持你的。」
  祝 安康。

迷途學生 上

註:《罟網雪泥》尚未能在著作欄中找到。
回應﹕
  果真迷途矣!
  人間事莫不有憂、有喜,做人則力求不憂、不喜,但怎能只看憂、不看喜?
  老朽文中說得清楚,前一則是喜,可喜者網友中龍象新苗已成,來日必成大器。憂者,憶及老友辛棄疾於《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中,說得心有戚戚: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
  難道不是嗎?六年來,「風雨無阻」,老朽(含本室弟子)拍遍欄杆,又有誰「會登臨」意了?雖然,支持老朽之網友多不勝數,然而,渾渾噩噩的更多!要不浪費老朽時間精力,快快練成十八般武藝、十九件文功,為我中華民族好好吐一口惡氣!
  的確,《罟網雪泥》尚未上掛,蓋老朽一言,網管百忙也。近日因老朽找到素日稱道之《星星、原子、人》一書,為饗網友,特命照相成冊,公諸網上。請注意網上公告,待該書掛畢,「雪泥」即將「堂堂推出」也!
5039 留言者:qiunli [2004-12-15]
主題:先生之言,如春风化雨,过往之人必将受益
  第一次登錄先生的工作室,感到彷彿找到一個心靈的家,第一次讀到先生給余之解惑,深受啟發。感激之余,將先生的留言轉發給余之??友。余學習自然科學,過去對於中國傳統的古文化知之甚少,讀碩士時,余之友曾建議我讀中國的古書,余認為艱澀難懂,不願去讀。讀博時余之另一友,在另一個大學上課,偶然聽到一個韓國人給中國的學生講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深受震動。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國人自己少有人去研究,反而叫外國人來講!實在有損中國人的尊嚴,於是發誓學好它,余受之影響,也開始涉獵這方面的書籍。可憐余之悟性不高,在較短的時間內,不敢到先生這裡發言。但每天必仔細閱讀先生給別人的答疑,從中吸取一些營養。余希望將來有一天,也有能力去做先生目前的工作。我已經將先生的網頁發給幾位好友,未經先生同意,但相信先生不會怪罪。一個人文化底蘊的澱積是緩慢的,然而只要用心,就會不斷地增長。目前,我已工作,然工作之餘,每天必然拿出一點時間讀傳統的文化。余之留言已很冗長,先生讀完即可,無須浪費時間回覆。余只想告訴先生,您的工作對於世人的影響也許比您想像的大,這種影響需要時間的積累才能顯示出來。
回應﹕
  文化者,人思維之根也,苟失之,人等同禽獸,所餘不過食色而已矣!尤以我中華文化,除思維之外,尚有義理在焉。義理者,人之所以立、心之所以明、行之所以智也。
  人立於世,朝夕萬端;不知義者,難以取捨;不識理者,難辨是非。
  既明義理,心有所依;可養妻子,可謀眾利,可發幽微,可伺天地。
  行有休咎,事有得失;集聚於心,智因行實;昔中華之所以頂天立地,良有以也。
  當今知識爆炸,實乃逐物之末,劫灰四佈也。衡諸三千年前、春秋時代,前賢百花爭鳴,盡發人思之微。再以物質文明而論,隋唐盛世已登峰造極;有宋一代,僅煉鐵之量,早超過全世界之總和;元朝大都天威,經馬可孛羅氏傳入歐洲,咸被視為荒誕無稽,是知文化之別也。
  中華文化歷經五千年陶冶,早知人性易迷,崇物者必喪其志。是以重人際、輕工技,倡禮義、排物慾,以期千秋萬世永繼不衰。然物極必反,宋明以後,西方崛起,我國瞠乎物後。迨至清末,讀書人上不能明時機,下未能掌事理,信心頹然而崩,是有今日。
  以今世觀之,僅百餘年之興風作浪,西化已露出下世光景矣!人心惶悚、貧富懸殊、家庭離析、社會腐蝕、氣候逆轉,能源枯竭、生態敗壞、危機處處。人多事後之明者,然尚有更多死不閉目之輩,猶在焚山為居、竭澤而魚,罔顧生民塗炭、人類滅亡在即之事實!
  明智之士,當知:唯有提倡中華倫理道德,再建禮義社會,略息逐物之慾望,重領精神之靈光。似此,即令不能阻遏人之慣性,卻能於釜底抽薪,苟延殘喘一時。龍潛深淵,靜待時機;專研文化,厚植實力;登高一呼,以期回音;種花種果,端視一己也!
  本網說小不小,每日經主頁進入者雖僅數百,但經各種超聯接以及轉載者,豈止千計?是老朽寧放棄六千萬股票、琳瑯滿目生意,現身說法,苦口朽心,實係無為而有大為也!
  要者,待老朽腳步站穩後,將從中華傳統文化之立場,發幽闡微。在科技戰場上與西方一較高低,以實證我中華文化之優越性;在人類社會上與西式觀點分出上下,力挽狂瀾於既倒!也不僅不容碧眼兒射我西域盤雕,更不願見我黃膚黑髮人,染成白膚黃髮!
  老朽拍遍欄杆,登臨本網之意,莫過於此,豈在意一、二子之口沬水哉?
5043 留言者:平郎 [2004-12-16]
主題:金庸小說
  金庸小說,瘋魔華人社會,譽為認識中國文化的入門書,

澳門更設有金庸館,先生去過沒有?對金庸小說,感覺如何??
回應﹕
  本網只談大義!恕老朽無閑,茶餘飯後都在工作,今後此類閑話,一概拒登!
  澳門有國父紀念館,尚未曾涉足,何況其他?
  金大俠作品,大眾品味也,老朽曾閱《射雕英雄傳》,初頗寄以厚望。然見其格局,全為「電影」設景,卻又僅具舞台劇經驗,出將入相,離不開幾個小圈圈。其情節更巧合拼湊,故弄虛玄!雖能迎合普羅觀眾,而文不能化,門徑流俗!於老朽目錄中,掛零!
5050 留言者:ggnekki [2004-12-18]
主題: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小子無知,叨擾再三。
  今日社會,西式學制橫行,晚生難以倖免,渾渾噩噩,隨波逐流。天幸因緣際會下,得遇朱老師,知中華文化之博大精深,遂有志於學。然學生時代已逝,現當自食其力,戮力以報家國,雖公司加班連連(台灣電子產業常態),亦不以為意。惟工作之餘,不免心生一慮,即人生有限而學無止境,既無心於升官發財、物質享受,大好時光怎奈蹉跎於生產營利?又知如此想法,恐有「我私」之執,故斗膽請教老師,是否工作宜慎選?抑或不應起分別心、全力以赴便是?
回應﹕
  有此覺,在佛教說來,已入羅漢道矣!
  此為「明心」,要更上層樓,是稱「見性」,明心見性之餘,已入菩薩道中。最後修得「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佛境。
  從道家立場,自然渾成,順遂自然即可。修者三尸蟲(見過往留言)必須革去,看來閣下上尸已除,中、下尚在也!斬除三尸,端看時機,機未動前,潛龍勿用。注意!修行者「休問何時」!蓋「道法自然」,時至自成,若火候未到,祇此一問,前功盡棄也!
  從做人立場,要做悟者須知:
  1,神智保持清明:
    此屬「機緣」,即令福德深厚也須前人「接引」,否則當然渾渾噩噩。若人在十歲
   前有所遇合,福德最高;二十歲前,易參上乘;三十歲前,可參大乘;其餘小乘。
    乘雖有異,功能相同,皆有以渡人者。乘者馭驂,不可分心,欲確保心志專一,是
   必神智清明也。神為智根,智為神用,勤學析理、達天及人,積德去孽、近善遠惡。
   似此,十年一期,若得心志活活潑潑、萬塵不染,基已築就矣!
  2,責任不可逃避:
    宗族責任:傳宗接代係視人口多寡而定,否則便是盲目愚從。尤其在下尸作祟下,
         春情一發動,連生死都會置之度外。故如結了婚,上了十字架,就得揹
         到底。當然,如能「感化」家人,善莫大焉,只是難如駱駝過針眼!
    社會責任:中尸以生存為要,生存賴群體社會。西式學堂不教義理是當政者之愚,
         但一技之傳,可以存身,眾生之存,大道始成。既有工作,就應盡責,
         盡責時應心無二用,否則就叫「私心」。
    良知責任:上尸好名,惡有名、善亦名、愚為名、智更名,名不可追、亦不可避,
         要之,外絕諸緣、內聚一慧,當心頭念了,於人無虧無欠,於理無礙無
         昧。於此刻,所知者必良,良知遂如金剛寶劍,無往不利矣!
  3,知行必須合一:
    既知,起而行之,「勿以善小而不行」!譬如「開放文學」,能每日撥十分鐘,雖
   修改一字,是一字之行矣!再若一書,苟能使之流暢易讀,是一書之行矣!更能於章
   句結構間,痛下針砭,令人人得知古人言行風範,中華文化焉得不興?
    文化之興,乃精神力量之聚也,精神既聚,物慾潛然而隱。若舉世皆崇精神而輕物
   質,地球生態得救、人生意義昌明矣!是知,人可居家奉親教子、外出從事工作,只
   要做到慎思明辨、知行合一,雖聖賢仙佛亦不過如是也!
5059 留言者:雲影 [2004-12-20]
主題:
  2004/02/19 18:19 東森新聞
記者林熙祐/報導

你知道米開朗基羅是誰?戴高樂又是誰嗎?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在「教養」說廣被討論的今天,把他一年前對國立大學生進行的考試問卷結果公佈出來,希望突顯教養以外,通識教育的重要。而從3百份學生各式各樣的回答中,李家同說,他彷彿看到一場災難,因為在大學生的認知裡,義大利藝術家米開朗基羅被當成忍者龜,法國第五共和國的創建者戴高樂則被誤認是積木。

到底大學生常識有多貧乏,回答的問題又有多離譜,以下是李家同教授投書媒體全文:

「這次總統大選候選辯論會,有提問人問兩位候選人有關『教養』的問題,這當然是個大問題,也沒有什麼標準答案,要回答得讓人民滿意,似乎很難,但是我想教養中一定含有知識的成份,有教養的人一定是很有知識的吧!

問題在於知識是否只是專業的知識,一個人拿到博士學位,多半在他的專門學問的領域中知道了一大堆的東西,你一問他,他就答出來,所謂應答如流也。我們能夠說這個人已經受到良好教育了嗎?

我們做老師的人,往往希望學生很淵博,不僅在專業上能夠應答如流,對於一般的世界大事,或者大家應該知道的文學、宗教和藝術等等也都知道一些。大學不是強調通識教育的重要性嗎?

究竟我們的大學生是否真的受到非常好的通識教育?我做了一個小小的測驗。我設計了個簡單的考卷,裡面含有三十個以下的名詞:狄更斯、白先勇、京都條約、日內瓦公約、紐倫堡大審、雙城記、柴可夫斯基、白鯨記、高爾基、基度山恩仇記、阿拉法特、恩隆案、王文興、彌賽亞、黃春明、戴高樂、但丁、舊約、田園交響曲、張愛玲、維瓦第、德蕾莎修女、米開朗基羅、戰爭與和平、遠藤周作、伯利恆、科索伏戰爭、盧安達、楊振寧、蒼蠅王。

我的考試很簡單,我只要求同學們在每一個名詞後面寫下一句最簡單的解釋。舉例來說,狄更斯,只要寫下「英國名作家」,蒼蠅王只要寫下『一本著名的英文小說』,戴高樂『法國總統』就可以了。

我透過各種關係,在多所國立大學中考了好多學生,其中不乏明星大學的明星系學生。我以為他們一定認為這些名詞是家喻戶曉的名詞,沒有想到考試結果是一場大災難,平均答對不到三分之一。

絕大多數的同學對於這些名詞可說是一無所知,最令我吃驚的是大家不知道田園交響曲,維瓦第也是只有極少數的人知道;科索伏戰爭是最近發生的事,這場戰爭中,中國駐南斯拉夫的大使館被炸,使得國際情勢一度非常緊張,這些孩子們居然一點也不知道這件事,真是好福氣。

最有趣的是一些答案,阿拉法特,好多同學說他是一種法國軍艦;戴高樂很少人知道,但很多人認為他是一種積木;米開朗基羅是忍者龜,王文興變成了王永慶的兒子。

為什麼大家不知道這些該知道的東西?大多數學生承認他們平時是不看報的,即使看,也只會看影視體育版,所以他們都對某某歌星出了什麼唱片知道得一清二楚,男生對於體育新聞,不論國內國外,都一概會背。如果勉強看看新聞,最多只看國內新聞,國外新聞一概不理。

難怪他們不知道阿拉法特了,阿拉法特已經紅了幾十年,我們同學還將他和拉法葉艦混為一談。同學們也會看電視新聞,但是我們的電視新聞的確是不理會國際新聞,電視台寧願播許純美的故事,而不會播車臣戰事。很多同學不知道巴勒斯坦在那裡,他們還以為以色列的敵人是巴基斯坦。

當我出這份考卷的時候,恩隆案鬧得天昏地暗,可是絕大多數管理學院的學生對此一無所知,他們也都不知道因為恩隆案而垮台的會計公司。

這份考卷中有不少名詞和名著有關,經由這次考試,我發現同學們完全沒有看課外書的習慣,有好多中文系畢業的學生居然沒有聽過「城南舊事」!還有一件怪事,有一位明星大學外文系學生不知道蒼蠅王,他也不知道果陀的出典,他猜果陀是印度人。

這件事嚴不嚴重呢?我認為這的確是一件嚴重的事,如果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如此一般,其他學生更不用談了。最近有人投考管理學院的在職碩士班,他是一家著名電子公司的總經理,居然將Ireland(愛爾蘭)翻譯成了以色列。如果他和外國客戶來往,豈不是會鬧大笑話。

大學生的人文素養,不能靠大學的教育來解決。我們的國民教育就沒有鼓勵同學看書的習慣。以英美為例,他們的老師教英文課的時候,會強迫學生閱讀好多小說和名著,我們沒有,我們好像很強調課本上那些課文的解釋,而並不會叫孩子們小的時候就去看水滸傳、三國演義等等。

我們整個社會看書的習慣是不夠好的,赫爾新基有百分之六十五的人在市立圖書館借書看,台北市只有百分之十三的人口在圖書館借書。我們雖然以誠品書店為自傲,可是和其他國家的大書店比起來,我們差得太遠了。就以小說來講,美國一般書店所展示的小說數量絕對是我國的十倍。大家不妨注意在國際航線上旅客看書的習慣,西方旅客幾乎一定在看小說,我們的旅客極少看書的,如果看,不是專業的書,就是理財的書。

在過去,大學生總以為自己是社會的菁英份子,因此大學生會自動地注意國際大事,也會自動地注意音樂、美術和文學。現在時代變了,社會裡的菁英份子已不吃香,熟讀經書不是一件有正面價值的事,強調自己注意國際大事,在選舉時,恐怕還有負面效應。

通識不好,不關心國際新聞,吃虧的是老百姓。歐美國家補助他們農民的經費是三千億美元,我們的政府對於此事一字不提;韓國的農民還為此而自殺以示抗議,我們可憐的農民連知都不知道歐美國家有如此巨大的補助。政府也因此可以裝聾作啞,假裝不知道。走筆至此,我不禁懷疑是不是政府官員並非假裝不知道,而是真的不知道。

國人的缺乏普通常識對我們絕對是不利的,我無意中發現學生中居然以為民主國家一定會有總統大選,他們居然不知道歐洲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內閣制。

我們做老師的人,應該好好檢討自己了,我們自己先要有相當好的人文素養,我們自己先要對音樂、美術和文學有興趣,我們自己也先要關心世界大事。否則我們的學生是不可能知道阿拉法特是誰的,他們如果到了義大利,也無法瞭解為什麼全世界的人都對米開朗基羅這個『忍者龜』如此有興趣。」


=====================
如老師已評,見諒

學生乃香港學生
對此考卷某一些名詞譯名不清楚
當然學生的通識不足也是大原因
試問老師
吾等一輩有否什麼方法可扭轉此"評語"
做一個通識之菁英,而非普通專才?
是否只多看多留意新聞,名著??
回應﹕
  有個國際學術會議,主辦單位為了慰勞與會學者,特別精心安排了一次「接近自然」的旅行,讓大家享受一番生命之美。
  當會議結束,大家殷殷話別,一位地質學家向主辦人謝道:「這次旅行真精采,我看那裡應是玄武紀地形,有空要再去考察一番。」
  物理學家說:「奇怪,我發現那一帶有地磁異常的現象。」
  植物學家說:「此行不虛,我採到了三種蕨類樣品。」
  主辦人聽了,問道:「你們知道那是什麼地方嗎?」
  經濟學家答道:「誰知道?我們浪費了兩天,生產力下降了百分之一!」

  這些都是「江河日下」的現實,有什麼好評論的呢?當人追名逐利的時候,眼中除了名利,還有什麼?當人陷入美色漩渦中時,除了美人倩兮,性命都不重要了!今天社會,尤其是「自由社會」,早在奸商設計的圈套下,處處披金鍍銀,沒有錢,連做鬼都不得平安!
  錢又是什麼呢?是強者的尚方寶劍、是「捧美金」的老本、是利益既得者的護身符、是學校賴以存在的基石、是學子夢寐以求的希望、是萬千家長胝手胼足將子女送去學校的動力!
  錢還是什麼?是「美國夢」掛在釣竿上的餌、是苟且偷生者朝朝夕夕謀取的恩物、是窮困者在沙漠中搜尋的地下水、是像老朽這種「不識抬舉」者的阿堵物!
  因為美金源自美國,美國為了「先進國家利益」,向全世界推廣「物質享受至上論」。今天的學校、學生,有哪一間、哪一個不是在「物質教堂」中天天領洗?眼巴巴望著富敵六億人的教主比爾該死,時時刻刻等待「西瓜車」來迎、風而光之的去試穿「玻璃高跟鞋」!
  那麼,「博學」有什麼用?能發財嗎?如果不能,不如做個連親娘老子都不認的美夢人!

  不過,「物極必反」,等浮士德夢醒了,或許還能把靈魂「贖回來」!十年後,時代的繁華褪盡,物質文明的下世光景一到,人類紅樓夢醒,方知常識才是生活的營養。
  要者,人之所以為人,必須先自問自己是否自己的主人!如果是,快快尋求人生方向!何必管那些工匠知道什麼?如果不是,就算知道米開朗基羅、戴高樂,奴隸還是奴隸!活著不過吃得肥點、等待被煉成石油,以供未來青少年飆車、跳跳摟摟、唱唱哥哥妹妹我愛妳!
5080 留言者:雲影 [2004-12-23]
主題:
  學生讀回舊日留言, 發覺一點不明白, 但又未知已有其他前輩問過沒有,如果老師已答,見諒

老師提及西方利字行頭,關係建於"利"字上,東方以"情義"行先,利益次之,現今中國青年大多崇美拜韓日(東方最洋化之地),關於此點, 學生有個問題, 性善說性惡說乃相對之學說, 如果說中國人祖先心性皆善, 應該不會出現壞人(無處可教壞良善之人), 但何以出現"奸商"一詞? 奸商奸商, 無奸不成商, 何以中國人都會出現此利字行頭之"美人"??何以會出現大奸大惡之壞人??如果說西方人本性皆惡(無得罪之意), 為何西方都有善良之人(學生不信西方世界半個有義氣有骨氣有良知之人都沒有), 此不出現一點矛盾之處? 老師對學生此見之評價如何? 學生對性善說性惡說的灰色地帶存疑日久,望老師解答
回應﹕
  老朽說過,人性無善惡。至於性善、性惡之說,乃基於教化之立場也。任何持有:「某人種為善人種、某人種為惡人種」者,皆屬「偏見」(老朽說「西人、美人」,乃泛指「在西方、美國弱肉強食思想教化出來的任何人」)。
5088 留言者:曾奕升 [2004-12-24]
主題:中國文化....
  最近在國立台灣史前博物館裡跟一位小女生筆戰~
不禁感慨現代人的觀念~~
她有一句話讓我不是很苟同
....現今美國的技術至少比我們進步2.30年 所以中國已在跟美國學習 而中國文化後繼無人 是非常自然的......
也許是個人觀點不同吧~
但是中國文化傳承下來的技術也只是當今美國只能望其項背~~
如果您有興趣可以去看看我們的留言...
然而在上網時看到您所寫的智慧之旅的文化那一章節~~
不禁感動萬分~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內心衝擊很大~~
中國文化豈是這麼簡單就會被侵蝕掉~戰國時屈原留下的天問~這些故事~在我小時候還耳熟能詳~~
但真的很怕您所說的華盛頓取代秦始皇...白雪公主取代白蛇娘娘......
最近剛升大一~~雖然目前走理工科方向~但我立志當一個考古學家~
以解開中國歷史未解之迷為己任~~更要傳承中國文化下去(還有待加強中~)
拜讀過大作真是佩服~深有同感~~
事務繁忙~希望有機會還能夠對您請教~~
回應﹕
  老朽幼時好辯,之所以辯者,實屬心虛內疚,不得不自我壯氣而大聲詹詹。
  稍長,視辯若畏途,蓋知有三者不可辯:
  一、真知、實知、無漏知:既如此,述之即可,其辯為何?
  二、假知、無知、皮毛知:既如此,學之即可,其何以辯?
  三、不知知之與否;知不知與知否:既如此,疑之證之,辯何何辯?
  物壯必老,其可辯乎?江河日下,其可辯乎?日出而明,其可辯乎?理明道通,其可辯乎?是知世事僅有知與不知,絕無道理可辯不可辯。夫辯,理不直而氣壯者也;夫溺辯之人,是有所圖而氣焰、因圖窮而匕現也!
  中華文化之榮枯興亡,豈二三子一辯可決乎?
  拙著《層次論》,剖析進化之時間層次,驚見每一層次皆以對數成長。五百萬年前人類走出叢林;五十萬年前人類已知用火;五萬年前進入石器時代;五千年前發明文字;五百年前工業文明萌芽;五十年前資訊時代到臨。顯然,下一個時代,將在五年左右發生(此數字無精確之必要,知其概略足矣)。在宇宙中,美國有多大、多久?人見不及一里,所見尚可恃乎?
  於進化途中,可貴者,人之高瞻遠矚也!黑暗只是一時,若人不知努力,待得天亮了,也是睜眼瞎子一個!就算投靠美人懷抱,焉知所靠者不是骷髏一具?
5089 留言者:江濤 [2004-12-25]
主題:孝義
  朱老師你好,


學生近日開始讀《論語》, 每讀每停, 每停必嘆, 嘆自己為何未能早讀此經. 特別讀及關於孝義相關之至理, 例如當孟懿子、孟武伯及子遊分別向孔子問孝時, 所答的分別是「無違」、「父母唯其疾之憂」及「今之孝者, 是謂能養...不敬, 何以別乎?」, 更令我有點迷妄. 因為「孝」這個字, 似乎比學生之前對此字片面的認識更難. 難的地方, 是應該作出有條件的「孝」, 還是無條件的「孝」呢? 因為若要行孝, 那便要心態及行為也合一. 我一方面覺得, 「孝」是無條件的, 因這不是可以被衡量的事; 另一方面, 我又會反問自己, 若父母作出很不當的事 (例如歷史上的賣國行為, 或現今常見到的倫常案例之類), 不加思考地行孝, 豈不是「愚孝」? 推高一層來說, 若某國家 (在此指任何國家) 不合理地要侵略某地, 若有士兵毫不問因由便進攻, 那豈不是「愚忠」? 


學生也嘗試過用老師的「公本一, 私無盡」想法去判斷這問題的對錯, 但一涉及忠、孝、仁、義這些大課題, 學生不敢妄自分析. 所以, 還望老師能指點一二.

另, 天氣驟寒驟暖, 老師請勿忘記多添寒衣.

末學敬上
回應﹕
  孔子之智,在於深悉人性,整本論語,所談皆屬「仁」,即人與人之關係。同一問題,問者不同,答案必異。雖異,而異中有同,同趨人生真實。
  「孝=老+子,上老下子,子事上之態度」;沒有什麼「有條件、無條件的孝」,只有良好的態度與惡劣的態度。再若父母有不當之行為,子女做該做而利於親長之事,如此而已矣!
  豈止愚忠愚孝?閣下以往曾經愚讀愚行、愚愛愚恨、愚歡愚笑!須知「漢字載道」,凡不解處,可查漢字基因字典。緩行於大道,無憂。
  (沈補)君不聞乎?「百善孝領先,論心不論事,論事貧家無孝子」(下聯省…)。
   人對事物的片面認知,豈僅囿於「孝」字、豈僅止乎漢字而已?
   多謝提醒!
5102 留言者:曾奕升 [2004-12-27]
主題:山海經.....
  不知朱老師您對山海經的看法為何?
您覺得裡面的內容的可信度?
或者只是單純認為他只是一本神話小說?
不知道這有沒有人問過?
如果有麻煩告知我就好~謝謝~
回應﹕
  進化也者,向前行進之變化歷程。宇宙既在不停之變化,事物必有不同之面貌、人類亦有不同之認知。若人類文明能再發展千年,若老朽仍在此懸帘解謎,將有對話如下焉:
  問:「千年前,有本書叫做相對論,這是一本神話小說嗎?」
  答:「請見罟網第5102則答言。」
  山海經可作如是觀。
5103 留言者:華人 [2004-12-27]
主題:實習
  老師:
  您好,現下晚輩十分擔心,因週圍一切事物太過順利。緣兩月前新任資管一職,孤軍奮戰,百廢待舉,內外夾擊。除百萬採購、工程山芋未掘,尚有割地配款租界等屈辱條約待簽,人禍且不在話下。小子轉念以無包袱罣礙,不計得失去留,正面應戰、安步攻堅。前五十日,入夜握拳夾膝閤眼;始曉晨泳練氣,得間勤讀古文、兵書、演義。至今,竟如神助,每臨挑戰,剎時腦中轉念無數,恢惶首尾相連,自成體系,自覺懷仁義出師,對圓數陣,兵不血刃,招降納叛。以至雖已定於歲末結束實習、解甲歸田,猶配綬各部相印,掣工部、太阿、龍泉在手,化對立為一心,將士用命,同仇敵愾,本週將披戎起馬,單騎出城,直取敵盟全軍。卻也再次切身體會人慾私心之禍,見證人言與一圓之重輕。
  擔心者,福禍相倚也。前額髮線撤守,睡眠愈少精神益豐;卻也藉此精銳之氣,食淡禁慾,痛除中下二尸,自以為連過五關,惟瞼下日趨深沈,現下小子內心實戎慎恐懼。
  然,若諸事得濟,信能回饋此地,即,往後人、物移動,當可駐朱蓮、駕白鴿,翱遊青冥穹蒼。藉以報精神寄託,及一面之恩。

                華人網友拜上
回應﹕
  注意,文言文非「文言謎」,述事應明確,勿令讀者入墮五里霧中。
  「您好,現下晚輩十分擔心,因週圍一切事物太過順利。」
    不二註:所擔心者,太過順利焉?不必,軍法有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緣兩月前新任資管一職,孤軍奮戰,百廢待舉,內外夾擊。」
    不二註:一句四事,事事有別。
  「除百萬採購、工程山芋未掘,尚有割地配款租界等屈辱條約待簽,人禍且不在話下。」
    不二註:難明!難明!
  「小子轉念以無包袱罣礙,不計得失去留,正面應戰、安步攻堅。」
    不二註:尚稱合理。
  「前五十日,入夜握拳夾膝閤眼;始曉晨泳練氣,得間勤讀古文、兵書、演義。至今,竟如神助,每臨挑戰,剎時腦中轉念無數,恢惶首尾相連,自成體系,自覺懷仁義出師,對圓數陣,兵不血刃,招降納叛。」
    不二註:確有神助,與鬼打架乎?
  「以至雖已定於歲末結束實習、解甲歸田,猶配綬各部相印,掣工部、太阿、龍泉在手,化對立為一心,將士用命,同仇敵愾,本週將披戎起馬,單騎出城,直取敵盟全軍。卻也再次切身體會人慾私心之禍,見證人言與一圓之重輕。」
    不二註:霧深數里,茫然若失矣!
  「擔心者,福禍相倚也。」
    不二註:不必擔心,既已「不計得失去留」,尚有何禍?
  「前額髮線撤守,睡眠愈少精神益豐;卻也藉此精銳之氣,食淡禁慾,痛除中下二尸,自以為連過五關,惟瞼下日趨深沈,現下小子內心實戎慎恐懼。」
    不二註:
    「前額髮線撤守」?已拉皮耶?「瞼下日趨深沈」?欲開雙眼皮乎?
    「戎慎恐懼」?戒慎也。
    「食淡禁慾」?宜為「食淡慾禁」,平行句法也,否則易誤會為「食淡遂禁慾」。
    可敬可敬!可憐可憐!
  「然,若諸事得濟,信能回饋此地,即,往後人、物移動,當可駐朱蓮、駕白鴿,翱遊青冥」
    不二註:
    「信能回饋此地」?何也?能將文字表達清楚,足矣!
    「即,往後人、物移動」?人、物移動為何?
    「駐朱蓮」?不怕水淹?
    「駕白鴿」?人何其渺小?
  「藉以報精神寄託,及一面之恩。」
    不二註:不必不必!老朽即大眾,能嘉惠族群,斯善矣!

  總之,文言文不必刻意「求文」,將「多餘之贅字去除即可」。
  如:「把白話文中多餘而沒有必要的文字刪除掉,就是文言文。」
  總論前文,即令填空補全,寫成白話文也難令人瞭解。不妨作一試驗,先寫成白話文,待字句通順了,再精簡之,斯可矣。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