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7592 留言者:芋頭 [2008-01-22]
主題:修改建議
  先生,您好:
  修改建議謹呈 先生參考。
  一、自序,第三區,第三段:
   原文:但雅不願為虎作悵。
   建議:但雅不願為虎作倀。
   説明:「悵」改為「倀」。
  二、第二章,第二節,第二則,第二區,第二段:
   原文:介面能啣接系統
   建議:介面能銜接系統
   説明:「啣」改為「銜」。全書出現三次「啣」,未出現「銜」。
      漢字基因字典:啣,會意,形聲-衍文;銜,會意,形聲-小篆文。
  三、第二章,第二節,第四則,第一區,第二段:
   原文:人類文明得以一綫相延
   建議:人類文明得以一線相延
   説明:「綫」改為「線」。全書出現十七次「綫」,兩次「線」。
      康熙字典:【綫】之古文為〔線〕。
  四、第二章,第二節,第四則,第二區,第三條:
   原文:
      陰:阜今云  山之北、有雲、難知  負、靜、暗、藏、弱、合、吸、慢、
      陽;阜日揚  山之南、有日、易見  正、動、明、開、強、分、斥、快、
   建議:
      陰:阜今云  山之北、有雲、難知  負、靜、暗、藏、弱、合、吸、慢
      陽:阜日昜  山之南、有日、易見  正、動、明、開、強、分、斥、快
   説明:
      「陽;」改為「陽:」。
      「阜日揚」改為「阜日昜」。
      删除句末「慢」「快」後的兩個頓號。
  五、第二章,第三節,第二則首句:
   原文:但人在成長後,家長的訶護未必是福。
   建議:但人在成長後,家長的呵護未必是福。
   説明:「訶」改為「呵」。
  六、第二章,第三節,第四則倒數第三段:
   原文:政客、奸商利用這種手段,令人墮入主觀迷思,然後任意操縱、于取于攜。
   建議:政客、奸商利用這種手段,令人墮入主觀迷思,然後任意操縱、予取予求。
   説明:「于取于攜」改為「予取予求」。
回應﹕
  謝謝費心。
  一、自序,第三區,第三段:
   原文:但雅不願為虎作悵。
   建議:但雅不願為虎作倀。
   此段已改。

  二、第二章,第二節,第二則,第二區,第二段:
   原文:介面能啣接系統
   建議:介面能銜接系統
   很好,謝謝。

  三、第二章,第二節,第四則,第一區,第二段:
   原文:人類文明得以一綫相延
   建議:人類文明得以一線相延
   很好,謝謝。

  四、第二章,第二節,第四則,第二區,第三條:
   原文:
      陰:阜今云  山之北、有雲、難知  負、靜、暗、藏、弱、合、吸、慢、
      陽;阜日揚  山之南、有日、易見  正、動、明、開、強、分、斥、快、
   建議:
      陰:阜今云  山之北、有雲、難知  負、靜、暗、藏、弱、合、吸、慢
      陽:阜日昜  山之南、有日、易見  正、動、明、開、強、分、斥、快
   很好,謝謝。

  五、第二章,第三節,第二則首句:
   原文:但人在成長後,家長的訶護未必是福。
   建議:但人在成長後,家長的呵護未必是福。
   很好,謝謝。

  六、第二章,第三節,第四則倒數第三段:
   原文:政客、奸商利用這種手段,令人墮入主觀迷思,然後任意操縱、于取于攜。
   建議:政客、奸商利用這種手段,令人墮入主觀迷思,然後任意操縱、予取予求。
   很好,謝謝。
7622 留言者:芋頭 [2008-02-16]
主題:智慧學修改建議
  先生,您好:
  智慧學修改建議,謹呈 先生參考。
  第三章,第二節,第四則,第一區,第三段(7557留言):
  一、原文:以維管朿之虹吸及溫差作用
    建議:以維管束之虹吸及溫差作用
    説明:「朿」改為「束」。
  二、原文:則維管朿之成長越快
    建議:則維管束之成長越快
    説明:「朿」改為「束」。
  第三章,第三節,第一則,第一區,第二段(7557留言):
  三、原文:此外,心臟也能分泌激素,如同心利鈉多肽(ANF),以供血壓、血管、血液之調節。
    建議:此外,心臟也能分泌激素,如同心利鈉多肽(ANP),以供血壓、血管、血液之調節。
    説明:「ANF」改為「ANP」。
       參考(http://www.chinavalue.net/wiki/showcontent.aspx?titleid=58112):“心房利鈉多肽(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 ANP):由心房組織釋放,可增加回心血量、提高心房內壓。其作用為抑制近曲小管重吸收鈉,使尿鈉與尿量增加,作用於腎上腺皮質球狀帶而抑制醛固酮分泌,減少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
       參考(http://www.doctor.org.tw/periodical_detail.php?id=88):“心臟衰竭會造成組織灌流不足,而引起neurohormonal system的變化,中間牽涉到腎上腺、腎臟、心臟,其中最重要的荷爾蒙是renin-angiotensin system及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早期心衰竭以增加ANP為主,當心房內壓力過高時,會以分泌ANP的方式將過多的水及鈉離子排出,”
  第五章第一節第二則第二區第二段與第三段(7566留言):
  四、原文:要擺脫各種引力的朿縛
    建議:要擺脫各種引力的束縛
    説明:「朿」改為「束」。
  五、原文:最基層的朿縛
    建議:最基層的束縛
    説明:「朿」改為「束」。
回應﹕
  謝謝費心。皆據以改正。
7632 留言者:小蔡 [2008-02-24]
主題:《智慧學》修改建議
  朱老師您好:
  
  修改建議謹呈老師參考。
  
  (一)第二章,第一節,第四則「變化」,第一區,第四段
  【原文】
  例:圓球面積=4乘圓周率乘半徑平方;而圓球體積=4/3半徑立方乘圓周率。
  似此,當圓球半徑增減時,圓球面積與體積應成正比。然而,事實不然,當此球半徑變化時,圓球面積與體積之比,適與半徑成反比。
  換句話說,當圓球半徑到達某一比率(實驗值為原子之奈米級次)時,其表面性質丕變。半徑越小,其表面積與體積之比越大、表面所容之粒子數越多。
  
  【建議】
  例:圓球面積=4乘圓周率乘半徑平方;而圓球體積=4/3半徑立方乘圓周率。
  當圓球半徑增減時,面積與體積之比,與半徑成反比。隨著圓球半徑變小,面積的比重越大;當圓球半徑縮減至某一比率(實驗值為原子之奈米級次)時,其表面性質丕變。半徑越小,其表面積與體積之比變大,表面所容之粒子數量反而激增。
  
  【說明】
  圓球面積=4.圓周.半徑平方
  圓球體積=4/3.圓周.半徑立方
  若將以上方程式簡化,得:圓球面積/圓球體積=3/半徑
  
  因此,「圓球面積/圓球體積」永遠與半徑成反比,而非正比。原文中「當圓球半徑增減時,圓球面積與體積應成正比」,疑是指「圓球面積及圓球體積,分別與半徑成正比」。老師提出的奈米質變,應該是指「半徑越小,其表面積與體積之比變大,表面所容之粒子數量反而激增」此一奈米表面效應。
  
  參考資料:「奈米效應-表面效應」http://baike.baidu.com/view/243088.html:「球形顆粒的表面積與直徑的平方成正比,其體積與直徑的立方成正比,故其比表面積(表面積/體積)與直徑成反比。隨著顆粒直徑變小,比表面積將會顯著增大,說明表面原子所占的百分數將會顯著地增加。對直徑大於 0.1微米的顆粒表面效應可忽略不計,當尺寸小於 0.1微米時,其表面原子百分數激劇增長,甚至1克超微顆粒表面積的總和可高達100平方米,這時的表面效應將不容忽略。」  
  
  (二)第二章,第六節,第三則「層次」,第二區,第三段(7562留言)
  【原文】第二章第一節第四則「變化」中提到圓球面積與體積之比值與其半徑值成反比現象,即係層次及立場的認知之明證。
  【建議】第二章第一節第四則「變化」中提到圓球面積與體積之比值在奈米級次急劇變大,即係層次及立場的認知之明證。
回應﹕
  謝謝,已改正(怎麼今天才來?白紙都快要成黑書了)。
7638 留言者:小羅 [2008-02-28]
主題:自救
  朱老師您好:
  老師您指出,物質文明目前現況猶如一列急駛又失控的火車,正朝向山壁撞去,後果不堪設想,那在車上的我們應如何謀求自救呢?
  請老師指點,謝謝!
回應﹕
  答案在《智慧學》中。
  當然,又是「立場、目標、手段」的老課題,自己找答案吧。
  以「今天永不停止」一片為例,老朽常要學生用心看,再用心分析此片之主題。記得在楊梅時,有個學生不明主題,老朽便叫他說「故事」。他說:「在大雪天,有個人被困於一個小鎮,最後找到了真愛。」老朽還能講什麼?人要是連電影都看不懂,那不論講什麼都是白搭!
  這部片子分明是說:有個人陷身主觀思維中,只知有己不知有人,如此這般每天(象徵生生世世)輪迴不盡。直到這人迷途知返,開始關心他人、協助他人,且為善不求人知。最後,他覺悟了,他心愛的人也接受了他,他才獲得解脫,回到客觀世界。

  汝所問乃一客觀事件(X)中,主觀個體(Y)所應採取之對策(前一故事之「明天」)。茲以《智慧學》的闡述,且忽略客觀事件之內容(已假設為X,可自行求Y之手段),分析如下:
  1,主觀立場:
     目標=自我解脫。Y=唸阿彌陀佛、真主阿拉、上帝耶和華可解。
     目標=解救眾生。Y=練成天大本領再說。

  2,客觀立場:
     目標=自我解脫。Y=認識X之因果,選擇自我能接受之途徑。
     目標=解救眾生。Y=先充實智慧,認清X之體用因果後,再為眾生指點迷津。
               為眾生謀首重團結,欲團結則須倫理;次重能力,能力之得
               在於道德,故倫理道德即係智慧。
7668 留言者:乾乾 [2008-03-14]
主題:宇宙壓力論與引力論之思
  引力論之來源是出於解釋行星之運行軌道,故而牛頓無法解決引力來源的問題。以老師的壓力論和引力論所得出的數學公式是一致的,根本上是思想上的區別,引力論以星體為體,壓力論則以宇宙炁能為體。
  有個反證,當是黑洞之說,從壓力論推導,應該是沒有所謂的黑洞的。而現有的引力推導出來的黑洞,實際上是不可能直接測得的,直能間接證明。(世人迷於此論,適為迷信科學之明證)
  自己偶爾想到,既然有萬有引力實驗,老師的壓力論也完全可以用實驗來證明。再一想,這是宇宙量級的實驗,實在很難直接證明的,如黑洞實驗。
  再聯想到社會思想,如現在電視節目中「動物世界」十分流行,其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思想還在潛移默化著年輕大眾。思想之于社會一如老師的壓力論中的宇宙炁能之於星球,思想才是根本。如二次世界大戰,究其根源,都源於人類思想的進化。然以老師的智慧學來看,這一切也是自然而然的演化而已啊。
  所以衷心希望老師的智慧學能夠大行與世,一醒世人耳目,別再迷於物質引力之論了。
回應﹕
  其實,黑洞並非迷信,以生死交替而論,炁能也有其循環,其易不易也。
  至於《智慧學》,起碼也須數十年後,待這一代「專家」下野了,下一代才能放開心智,重啟新猷。由科學史觀之,宇宙觀之循環已歷數代,由托勒密到哥白尼費了約1400年,到牛頓約200年,到愛因斯坦亦然。目前新的宇宙觀百花齊放,尚無定論,至於智慧學,古今獨步,怎期這一代能「一新耳目」?
  西方文化以利為先,凡事,無利不圖。老朽,中華傳統未寒之化石也,所作所為一不求利、二不為名,是名「不二」!諸如牛車,苟若世人有利,超重多載,車損牛疲,自毋贅言。老朽者,荒原之灌木也,牛羊不食,世人不愛,正好終養天年,不亦樂乎?
7669 留言者:芋頭 [2008-03-14]
主題:敬呈陋見
  先生您好:
  因近日留言問答,思索「智、德、信、權、財」五行(出自《智慧學》第五章第一節第一則「天時」)之義理。敬呈陋見,祈請 先生教誨。
  信,他人之信仰;權、財,身外之物;德,自修、自省、自行之。人若無私,其智故可生財、生權或生信,皆不如以智生德來得順應自然,不受外界外物左右。
  人若有私,以所謂的智去求財,可能利慾薰心,沈淪物欲;以所謂的智去謀權,可能陷入政治漩渦,難以自拔;以所謂的智去取信他人,可能迷失於宗教,為鬼所惑;以所謂的智去「做作施德,反而無德可言」,實係「下德之人」(引用 先生之語,出自《老子止笑譚》)。
  《老子》雖曰:「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其意不在反對提倡仁義道德或反對追求智慧,而是希望人們順應自然之道,返樸歸真,「見素抱樸,少私寡欲」。是故,以「閑置千載、廢棄百年的倫理道德救治今世之疾」,實非陳腔濫調,實為合乎大道的智慧之語。
回應﹕
  得其旨矣!五行者,各行其是、相互制衡之性質也。人執其一,應知生生剋剋,必有四餘焉。若知此,可知天理、可應人情,不致墮入迷障也。
  信者,尚有自我之認知,諸如人入魔境,即係過於自信之故。人一旦自以為是,主觀偏頗,極易喪失客觀參考而判斷無據。而當人判斷喪失之際,在一己小天地中,可自封為王、自以為仙佛,客觀管道阻隔不通矣。於醫學,謂之瘋;於哲理,是稱主觀失調。
  若人對語言文字理解不足,或對普通常識缺乏,則其人所能「信」者,無非自己之主觀餘緒。於此,斯人主觀不離自我分寸,是謂之「愚(母猴子坐心上)」。進一步說:當某人被身邊貪圖利益之人士所包圍,所見所聞必係刻意安排、與某人主觀全同,信之則稱「昏庸」。
  唯:「以所謂的智去取信他人,可能迷失於宗教,為鬼所惑」尚有先決條件,即其「智」不實。蓋「宗教」有真有偽,「真」者,其教義與行止一貫,且經得住客觀考驗;「偽」者,不過嘩眾取寵,滿足有心人士一時之需求。近日所發生之案例,千真萬確、百載難逢,其人其事,如假包換!
  何以高級知識分子愚昧如斯?正因本室工作難度極大,天地人無所不涉,其門檻高企,道德關隘無盡。凡「技匠」但見其利齊天,卻伸手難搆,兼以老朽百鍊金剛,顛撲不破!但凡德性不夠者,長時間在此天淵交煎、神魔互搏下,若不「主觀失調」,亦必遲早崩潰也!
  於客觀世界,物必自爛而蟲生,當社會上經濟成長停頓,世人生活由順入蹇,斯爛矣!既爛,人人挺而走險,於美國為9夭夭,本室小眉小眼是3夭夭!以至夭夭夭夭臨頭,普天同亂,人不聊生,始為剝之極也!剝極必復,所復者,倫理道德,是乃千年玄艾、智慧之靈藥也!
7673 留言者:超文 [2008-03-24]
主題:抽象思維與跳耀性思考
  老師:
  老師於智慧學中的抽象思維與跳耀性思考(Flight of idea,又稱意念飛躍,是指思考速度很快,一個念頭接一個,躁症患者常有的症狀。)
  二者有相同的地方嗎?亦或全然不同?
回應﹕
  「抽象思維」=正常狀態之思考,從宏觀出發,以求全面且完整之認知者。
  「跳耀性思考(Flight of idea,又稱意念飛躍,是指思考速度很快,一個念頭接一個,躁症患者常有的症狀。)」=一種心理學新名詞,代表非常態之思考現象。
  二者之同在於對思考之描述;其異則在於用途各別,兩者之動機、立場、對象完全不同。抽象思維與平行思維、觀察思維同屬思維的方法;跳躍性思考則指思考時,或速度太快、或跨距太大、或內容非常。只是,跳躍性思考又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認定,一種是正確高效,另一是錯亂不經。
  聽說過「天才與瘋子」的傳說吧?人們喜歡把問題分得一清二楚,可是大自然卻沒有這種義務。類似的例子如人與電腦,人有肉體與精神之分,電腦更有硬體與與軟體之別;電腦硬體功能強大者,每秒鐘可執行數兆指令,而軟體設計不良者,光開機一次就要耗上幾分鐘之久!
  其實,硬體速度快、容量大,也比不上一隻螞蟻所具備的功能。再說,就以當今全世界電腦的總和、將所有大型、超大型資料庫的資料加起來,其「智能」也較一個幼稚園的小朋友為低!當然,若以其耗電量、數學運算速度、記憶貯存調用能力而論,足可以嚇煞一般老百姓!
  可是,這個物質文明的桂冠,除了當今世界尊若上帝外,過不多久,等到一個王朝殞滅了,蓋棺論定,罪魁禍首怕難逃宿命。就像這次台灣的選戰,以往那個叱吒風雲、不可一世的神主牌,倒了便成了過街小鼠!從某一個角度來講,天才與瘋子的跳躍性要看批判者所站的立場,事後方明!
  且不論「抽象思維」(蓋一寫出來,又是洋洋灑灑,沒完沒了)!若只談「跳躍性思考」,一切倒是簡單明瞭!
  假定有「天才、白癡、瘋子」:
   天才=高效硬體+強大軟體。如不懂電腦,天才莫非添材;沒有伯樂,千里馬只是馬。
   白癡=低效硬體+無效軟體。問題是,誰又知道什麼叫做效率?
   瘋子=高效硬體+無效軟體。執行亂數,一種躁症患者。
  心理學家未必懂電腦,一般人未必瞭解天才,所以概括一句「跳躍性思考」,一舉解決!

  舉例說,十年前,老朽出版了《老子止笑譚》一書。中國時報「讀書人」專刊派人來台東訪問,說要做「書評」。老朽告以該書非創作,只相當於註釋,無須評論。由於來訪者的堅持,後來倒果真「見了報」。該書評曰:此書構思屬跳躍性思考,內容如天馬行空(後來該訪者來電道歉,謂原文已被其主編所改)!
  可作如是觀。
7681 留言者:庚子 [2008-04-12]
主題:回#7680
  老師立功、立言、立德,且所立無一不是艱難創世之事,已是益世有餘也!
  祝願老師達至從心所欲而不踰矩之境。
回應﹕
  何出此言?如今濁世,惡霧翻飛、生民塗炭,言語難通、功德何在?偶植新苗,枝葉未展,已見諸蟲爭食,瞬成殘餘!固然,大同盛世莫非理想,及見今人唯利是圖,言乏理、行無想,豈非叢林?再觀時賢惶惶悚悚,日患其身、夜損其神,人動輒失據如此。是知:於世無益也!

  曩有愚公者,居王屋大山之背,誓以子子孫孫移之焉!及三代而後,某愚孫掘通山陰,直趨山外。族人喜而聚,咸謂:「先祖之志得遂矣」!
  有一愚孫大惑不解,問曰:「吾輩移山何為」?
  「汝尚不知焉?與山外相通也!」
  「與山外相通為何?」
  「經商、圖利,以謀溫飽也!」
  「若此地貧瘠,不利人居,曷不移人?」
  此語一出,族人恍然大悟,有志一同者,紛紛攜家外移,美夢得圓。然而,愚公之族頗眾,王屋山後,土至之丘林立,迄今尚有愚孫孜孜於斯,鋤鋤及土焉!

  汝習中醫,當知人體一週天,微宇宙也。其中陰陽生息、五行運作無非以均衡互濟為度,略有衰旺,便成病徵。人間社會,實乃眾人之聚,宇宙之一環也;功德之說是旺之極,苟有人居之,餘人必有所缺!醫者投藥,是扶弱除旺,以歸之於自然。故曰:「聖人不死,大盜不止」!
  老朽所作所為,不過稟持祖宗遺訓,不屈不撓、不枉不縱。苟能接引覺者於淤途,使行於大道,於願已足。更何堪所創產品不能濟眾,無功可立;長年親炙弟子裝神鬧鬼,言傳如斯?再加上自逐自放、禁足經年,其於德渺矣!是無立功、立言、立德之說也!
7766 留言者:乾乾 [2008-06-25]
主題:交集還是合集
  朱老師:
  您好!
  近日复習「智慧學」初稿,發現序言第一段文字和第一章常識推理之第二節公理中關於客觀的定義文句有點問題,原文:
  一、所幸前人披荊斬棘,發文字概念以載其道,久而久之,構建了客觀交集。
  二、客觀系統:各主觀系統之總交集,其用由外向內,符合炁能變化。
  按照集合的定義,是否應改為:
  一、所幸前人披荊斬棘,發文字概念以載其道,久而久之,構建了客觀合集。
  二、客觀系統:各主觀系統之總合集,其用由外向內,符合炁能變化。
  查以前留言中有:客觀=主觀之和,即人見人殊,各有看法。
  如以打比方而言之:主觀如水分子,客觀如大海。如此理解,不知對否?
回應﹕
  很能用心,只是方法、方向錯誤,如此以往,可開課教學,可無疾而終也!蓋本文所有內容皆來自漢字基因,若引用西方術語必會註以原文,否則概與其定義無關。查合集為 Union,交集為Intersection,兩者為西方數理邏輯之專用名詞,而老朽所用之「交集」,僅係漢文「交互堆集」之義。
  蓋西學講究「精確」,結果智慧便分割成為無窮無盡的微微智慧,迄今舉世有數百萬高級知識分子,孜孜不倦地進一步微分中。如果智慧學真要字字計較,保證可頭戴博士帽,身披大綬章!但是人生苦短,這樣除了名利兼收外,老朽實在看不出有任何意義!
  其實,老朽為文用字,只求令人「明白瞭解主旨」。那些交集、合集、差集、聯集完全是供「精確微調」的工具,千萬注意,智慧是「含糊」的,絕對不能量化!要量化,且去學生產技術!就算精確到奈米級次,還有千分之一、萬分之一奈米,猶須奈米合奈集!
  快快醒過來!做木匠用斧鋸,做電工用三相電錶!要想得到智慧,唯有明心見性,無私忘我,是稱倫理道德!人具備了倫理道德,方能平心靜氣,為所應為,該做工匠便做工匠,而且可以做得頂級棒!但是,在一大堆垃圾中,人早被薰得暈頭轉向,何必管交集、合集?反正都是市集、垃圾!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