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94 留言者:yangchenglin [2003-06-15] |
| 主題:對對 冰比冰水冰 空勝空穴空。 另外,請問先生,李淳風是否知道1974年,您的岳父給您看《推背圖》呢?您與李誰是因,誰是果呢? 再請問先生,“智”字為什麼寫作“知目”呢?內宇宙與外宇宙交叉點在什麼地方呢?在這個“目”上嗎? |
| 回應﹕ 李淳風所預言者,皆「治權」興衰,老朽不敢且無意高攀。蓋天上人間,莫非三才結構:「治者、思者、行者」。於碳族世界,因有「生存」壓力,治者掌權,思者從命,行者出力。李淳風與老朽同屬思者,僅因生時有異,彼此際遇大不相同。 宇宙進化有一法則:任一「機體」之成長,至該機體「內部控制」之極限後,即進入衰退期。中國於盛唐以次,帝王之內控能力逐漸下降,明清已衰,民國而微,至二十世紀五○至六○年代,幾至斷絕。職是之故,治權衰微,思者、行者始能自主自立。既能自立自主,又是治權之興,其形式或有別,治者之治,異中有同也。 李淳風生於初唐,時治權鼎盛,不得不為治者從。老朽有得有失,生於治權之末,上無著下難落,一切端靠自己,否則唯有依賴「行者」之治,為五斗米折腰也。 李淳風知否,老朽不知;老朽知李,李知否不知。因在前,果其後,因果爽然。 查漢字基因字典: 「智」–字首〔白〕:原字從白,說也。字身〔知〕:理解。 會意,形聲–甲骨文。知黑白者,其理解徹明,通達事理也。 |
| #3096 留言者:yangchenglin [2003-06-16] |
| 主題: 一、物理與道理 先生,本人竊以為:身外有“物”,心內有“道”,物有物理,道應當也有道理。發現物理必須依靠五官實驗,通曉道理卻必須依靠內心體驗。可是,本人的學生偏不以為然,他們對於《物理學》認真學習,卻認為道理令人反感。先生,在大陸,“大道理”是一個貶義詞。大陸目前也開設道理課程,但是無非也是《辨證唯物主義》等理論課程,所談及的好象仍然是身外之物。先生,《道理學》將來在中國有可能普遍開設嗎?先生,《道理學》最大的缺點是沒有邏輯,或者說沒有根基。什麼叫“道”,這個最基本感念已經令人難以理解,再論述其“理”,確實困難重重。先生,我想編寫《道理學》,有必要嗎?《道德經》巍然屹立,恐怕任何《道理學》都是小兒科了。 二、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一隻老牛) 朱老的觀點在我看來是不夠全面的。我雖知中華之傳統文化有其可取之處,但也不能認為西方文化毫無是處。人生在世最大的目的無非是使自己過得愉快一些,而如何愉快則蝦有蝦路鱉有鱉路了。他認為酒池肉林就是快樂的就讓他快樂去吧;而我等不抱此想法的人認為讀書才是讓我感到快樂的那就去讀書好了何必非要人家也來讀書?人類要獲得更大享受,所以經濟才會發展而發展並不一定就是壞事情?讀書是一種享受,他好美重色也是享受,人的發展到了一定程度是會使自然再來一次重新循環的。一切都是正常的。 |
| 回應﹕ 所言甚是。 正因為「心中有道」者如同鳳毛麟角,居於金字塔頂,其價值無與倫比。但若用無價之寶與金玉相比,豈不有污法眼?平凡之輩怎分得出蒼天薄雲的微妙?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心頭掛,便是人間好時節。 再說:春無好月秋瑟絕,夏日酷暑冬寒冽;挑來挑去無指望,人間哪來好時節? 人發明創造的本領不高,穿鑿附會可是專而又精!例如:法律本是一種觀念,法家演繹成為思想。而今法律蔚成恐龍,據老朽所知,美國法律要讀七年,僅一個「離婚法」,就有兩百多種分科!《道理學》還是維持原貌的好,否則一覺醒來,「口水隨地流,道理滿天飛」,人人各執一是,最後只有到「道庭」去開戰了! 老朽的觀點當然不夠全面,拜託!千萬不能有「全面」的想法,只有大自然自然,人為的只是未必然。然而,老朽從未認為「西方文化毫無是處」,何況談到古典音樂、美術、雕塑,中國確實望塵莫及。 「人生在世最大的目的無非是使自己過得愉快一些。」此言不虛,故此人類思想技術一旦超越了「過得愉快」的極限,人生就到此為止了。比如說:科學家找到了「愉快DNA」,前面說的花、月、風、雪,一應俱全,人生的目的又是如何? 當然,大自然的目的是當其所然。故此,老朽在《宇宙浪子》中假定,未來社會,一應「問題」都解決了,「人生真正的問題」才會浮現。結論是:「正常」的後果,是大自然自然而然把「人類當作芻狗」,芻狗就是芻狗,只有不甘心者,才有向大然取經之舉。有誰知道大自然的意旨?「實踐檢驗真理」,矽族已在眼前,該信是不信呢? (沈補)既有二之想法,何來一之念頭?學生不以為然,自讓他去,一切都是正常的。 |
| #3097 留言者:yangchenglin [2003-06-17] |
| 主題:雜談 先生對於法學的解釋與我心有戚戚焉。為了維持小我的能量,在下教書度日,也講述法律。國家有部《擔保法》,最高院隨後制定了《擔保法解釋》,隨後有人著書,《關於<擔保法解釋>的解釋》,本人上課的一部分內容就是解釋《關於<擔保法解釋>的解釋》,學生們常茫然:太複雜了。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解釋越多,道理越複雜呢?到底是語言的局限,還是人類對於概念的理解存在歧意呢? 先生,在下認為韓非子的理論立意低於墨子。治理社會,僅僅依靠制定行為規則,依靠外部約束力,不如向人們灌輸“兼愛”、“非攻”理念持久。可惜後者在人無理念的社會中已經無用武之地。 先生,在下不認為計算機會統治人類。計算機屬於物的組合,它不會閉上眼睛,它不會體會自身。 |
| 回應﹕ 一粒種子,剛發芽時,其營養自足,只需日光、空氣、水分。一切欣欣向榮,沒有一個細胞多餘,也沒有病毒作祟。等到茁壯了,規模初具,根幹枝葉,分工合作,也頗無間。但是,生而具有的資源消耗殆盡,一切能量取自環境的互動。於是,環境漸漸成為支配的力量,得失經常決定於「機緣」,而存亡也就是環境的一部份了。 任何一種生命體,由種子的成熟到生長,就是一種奮鬥的歷程。再由幼苗自力更生,以迄於競爭生存之林,又是另一番景象。待得冒出頭來,獨立於天地之間,經常是百、千、億萬取一。然而在其生態環境中,層次地位越高,其存在的機率相對增加。若將人類社會或人類文明視作一種生命體,其勢依然,此乃自然法則也。 中國文明在地球上屹立了數千年,相當一棵巨大而老邁的樹木,其遍體鱗疤,百病叢生。然而,一棵高有丈許,徑約數尺的樹木,挺拔健康,常是砍伐的對象。但如千年大樹,鋸之不動、砍之不搖,其為木也,不能為具,其為貨也,一文不值! 墨子是始,猶如初生樹苗,其言也精,其意也善。至苗初成,枝幹紛歧,甲枝不同乙枝,韓非子遂出焉。今日可比諸老樹,其頂可凌雲,根莖錯雜,瘤癤參差,皮厚逾尺。再觀其貌,其樹上有樹,枝上生枝,蟲鳥為巢,猿猴以居,韓非子亦語窮矣! 世上不論何法,人間不論何語,只要有人,人即以己利是問。時當樹木、文明欣欣向榮之際,整體之利益與己息息相關,人人彼此一同。然其樹木、文明瀕臨老邁,根不及梢,皮不保莖,自由之呼聲遂起,一犬吠形百犬吠聲,是生命終極、解體在即也! 不知自然之道者,難見自然之實;未識樹木者,怎知其新陳代謝?計算機乃西方之工商產品,問世僅五十年。今之業者,若係工匠之流,最多能組裝拆解,應用糊口,自是無眼無身。然,見一葉之落可知秋至,知風向潮汐可作環球之遊,信與不信,各有機緣也。 |
| #3128 留言者: zengsky [2003-06-30] |
| 主題:請教先生看法﹗ 先生你好: 我近日在報上看見這樣一條消息:中國已經擬定對人名用字進行規範,限制使用一些漢字。這個問題先生早有預見是吧!我對這個實在是有意見的。不知先生如何看這個法規?假若干年後,長此以往,中國的許多漢字不是會失滅嗎? |
| 回應﹕ 何必大驚小怪,事事擔心,人生試場必敗。若看一時風吹草動,天下豈有安寧?要知宇宙有其意旨,順昌逆亡是也。 |
| #3138 留言者:abc [2003-07-03] |
| 主題:學漢語難 老師: 英國研究人員認為漢語要用左右兩邊大腦,比英文難學,是真的嗎? |
| 回應﹕ 難答也難答!兩個問題一句話!什麼是「真」?什麼是假? 1,「英國研究人員認為(缺使用二字)漢語要用左右兩邊大腦」 真的,「真的」有此一說。 2,「漢語比英文難學」 假的,「真的」是英國人心虛的偏見。 查進化史,有法國人拉馬克者,他提出「用不用學說」,指生命體有一特殊機能(事實上是蛋白質能貯存能量並刺激成長),就是越用越發達,越用越進化。 太空人上了太空,由於地心引力微弱,肌肉缺乏刺激,不久就萎縮了。人的大腦,越用越發達,故下得苦功越多的人,大腦越聰敏;而有著「幸福而快樂的童年」的小皇帝,遲早面臨「大權他移」、「國亡家敗」的境地! 用不用?用,進步;不用,退化,此乃真真正正的真理!偏偏人性好逸惡勞,一到口袋中有了幾文,就要騷包三分,所以有「富不及三代」的俗語(財富變化亦然)。 英文只用一半大腦,真容易?老朽遲早將證明,英文單字太多,且沒有「生機結構」,需要大量記憶,而且是「死記」!中文字少,容易聯想,一通百通!只怪國勢一弱,人都成了白癡,把富人垃圾當作財寶!以致捧著金碗討飯! 中文(漢語)難?真難?有什麼好爭的?老朽所怕的,是金碗被強盜搶了,討飯的還有什麼指望?既然葡萄是甜的,說酸葡萄的人,讓他說去,於漢語有何損失? |
| #3140 留言者:元兒 [2003-07-04] |
| 主題:釋疑 在網友留言中,有位simple留下了許多文章,學生看來看去,似懂非懂,能否請老師開示? 謝謝 |
| 回應﹕ 如老朽猜得不錯,此人上月曾來此留言,自謂有能力設計小杏子,毛遂自薦,遭老朽所拒之者。 人生苦短,若是東看看、西摸摸,不久金烏山頭墮,夜鶯天上飛!老朽人生方向早定,數十年來,安步當車,始能不忮不求,法眼豈可再污? 觀該員以往留言,已犯三項「軍家大忌」,長此以往,人生若夢也。 一、不知做人 其人似係一學生,然口氣狂妄,毫無尊重他人之心。就算其本領通天,但難以 與他人相處,不過一獨夫也(老朽之狂,僅係對事,做人從未越矩)。 《易經》之為群經之首,正因其隱含「做人之道」,今有人自詡精通「易理」 者,豈有不知做人之理?如斯,是正宗「半調子」也。 二、看事太易 老朽一再提及,人應至五十而學易。何也?「易理」=符號之理。其符號不過 陰、陽(即0與1)兩種;其規律只是三才六爻,組成六十四類。此與宇宙之道 暗合,宇宙之道既明,此符號系統方能發揮價值。老朽曾認識一位能背誦整本易 經之人,然其做人做事,大乖小謬,形同白癡。 學易不難,難在「為何要學」?古人將之設為標準課本,是有億萬個「專家學 者」。所幸過往視之為人生道理,鮮少炫之以技,故無大礙。 此事原係老朽述及文化理論,因「飲水思源」,在本網率先提及,其錯在己! 及見好奇者眾,為免誤導,遂不再「談易」矣。 緣於十數年前,老朽隱居山林,潛心讀書,甫明易理,視為天物。及至深入, 方悉「易之為易」,符號也。苟符號不能與「人生常識」相結合,遂成「雕蟲小 技」,只能嘩眾取寵,蠱惑人心也。 繼見一干年輕人,略識符號之學,非走入星相算命之林,即駐足空泛之鄉,終 生徘徊虛無中,難以自拔。是知,孔老夫子勸人於四十而不惑(人生常識已明) 後,再五十而學易者,良有以矣! 人生常識無限,西人研究人工智能垂數十年,最後踟躕難前者,正是「知識易 得,常識難知」也!人無此常識,奢言萬能,其萬實虛也! 三、主觀太強 《易經》六十四卦,無不禍福夾雜,唯「謙卦」道亨,大吉無尤。人在夢中, 無事無理,正因主觀掛帥也。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若僅從中華文化討論立場中 華文化;由民主自由立場討論民主自由,是無錯可攻也!人知有夢,是有醒時, 若不能融入環境,人要自說自話,何妨任人說之? 老朽「主觀甚強」,然近七十年來,知行合一,有錯必改!今世道失禮喪,群 魔亂舞,老朽幸未造孽遺緣,現已行至終站,人生廓然無愧矣!有人不知天高地 厚,亦有人渾渾噩噩,老朽不過隨緣隨止,善門已閉也! 此類問題,老朽言盡於此,否則紛爭難遏,不值也不值!本網宛若一「自然生態」,魚龍混雜,正係考驗網友們判斷力之試場。因之,觀看留言時宜以常態視之,對己有用,對世有益者,大可研究參詳。至於其他,置諸腦後可也。尤其是「易理」等「虛玄」之學,且待對人生有了明確的認識,再學之不遲。 |
| #3145 留言者:Samantha Huang [2003-07-05] |
| 主題:任重道遠 - 該如何放心知命? 朱先生您好, 冒昧打擾, 煩請見諒. 個人有些生命的問題,希望求教於先生. 自大學化學系畢業後,在傳播與資訊界工作十年,隨緣浮沉,掙扎忙碌,一直沒有機會靜思生命中種種際遇的意義.但奇特的是,周圍又有許多徵兆和貴人,似乎告知冥冥之中,有我該盡的責任和天命.因此雖然一直走著別人眼中"曲折辛苦"的路, 時時仍提醒自己,應該放心而行. 更感謝的是, 看到像您, 像詹宏志先生這些前輩們的典型,鼓勵著自己這條文化傳承的路,並不孤單. 兩年前因緣際會得知先生您的漢字基因工程計畫, 加上個人對中國文字的喜愛, 決定赴英修習語言學.由於本人就讀學校相當傳統,重視的又是印歐語系,因此很遺憾地,並未能對中國文字的結構和系統有預期深入的了解; 但另一方面,卻藉由此次學習機會,有機會探索人類大腦和心智的關聯性: 亦即腦神經科學. 因此在今年結束語言學課程後,繼續轉入生理系研習腦造影技術,希望探索人類腦神經和心靈之間的關係. 個人學習這些課程,最大的心願,是希望能將這些有關心智的科學知識傳播給普羅大眾 - 當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和感受,都有可能受到先天大腦資訊處理限制的影響(這些限制可能一部分來自先天,一部分來自成長環境),我們該如何藉由這些心智知識,幫助我們擁有一顆更開放,去除偏見的心靈,來看待自己和世界? 另一個個人願望, 是希望發現: 人類的心靈,有那麼一些部分,來自人類之外,亦即,這宇宙有一些力量,有種常道,讓我們的存在有其終極意義. 掙扎在自然科學與中國宇宙觀之間,掙扎在家庭責任和生命責任之間,該如何才能有足夠的智慧,知天命,放心而行? 想請教先生,萬千感謝! Sam |
| 回應﹕ 西方的為學之道,是分科而研,研之至精,精而後止。這種方式極利於線性思維,任何一次了斷的工作,必能快速精準,不斷重複。是以崇西之結果,物質科學大行其道,商品經濟蔚為奇跡,結果,舉世逐物,卻把「人給忘了」。 東方的為學之道,是囫圇吞棗,消而化之,擇而用之。這種方式屬於非線性思維,事情越複雜,其功效越彰顯。問題在,當今舉世唯金錢、名勢是圖,民主自由狂飆,淺碟文化盛行。人生已經線性化為:「食、色」,人已放棄大腦,只求滿足感官,東方式微矣! 閣下所學,西學也,技術也,謀個飯碗簡易異常,但欲以此知天人之道,離之已遠。需知謀生乃道,有生始能存,因存始有為。只是切勿以技害心、恃技凌人,謹守崗位,努力修為(工作、做人、處世),足矣。 蓋「生命」不過宇宙中「能量變化」之一種現象,任何時空皆有無窮無盡之生命,絕非如同商業文明所渲染,視生命為無價之寶也。因西方只信奉「一神」,故一定要追索「生命之來由」,何也?緣「上帝」被科學否定後,人心不寧,冀有所補償也! 其實文化也有生命,曾在心田中播種耕耘者(國人讀古書,西人讀聖經),新苗油然而生,只待施肥、中耕、除草,自有開花結果之時。此花此果,在宇宙中與時空長存,是由物質體進化為精神體,亦是人類存在之終極意義也。 天生吾材必有用,不必掙扎,順勢而行即可。人生機緣何在,吾人不得知也,唯有「知命、順命、認命」之人(閣下已知),時機一至,必有任務,放心放心放心可也! |
| #3146 留言者:Samantha Huang [2003-07-07] |
| 主題:感謝 謝謝先生的提醒和回覆. 祝 時安 Sam |
| 回應﹕ 西風狂捲殘花飄,道傾樓圮根基搖;仗劍策馬行萬里,寒月孤星一肩挑。 |
| #3150 留言者:jack [2003-07-08] |
| 主題:迷失方向的西方文化? 先生你好: 敝人感覺歐美日在掌握世界科技領導地位的同時,可能已經反被物欲所奴役了。世人只看到科技先進國家的富有,卻不知其人心的迷惘。對此中國人應該引以為戒! 不曉得先生的看法如何? 謝謝! |
| 回應﹕ 見識透徹! 察人類不過源於野獸,歷經數百萬年,由錯誤中學習,進而始有文化。文化累積又有方向與高低之別,若久居瀛海,一波萬頃,得失盡在眼前,豈知所知之有限?或奮而登山,群巒叢嶺,更難明其境,唯有攀越山巔,居高臨下,始一目瞭然焉。 今人目光如豆,一時之變尚不明因果,何以高瞻明日休咎?西方以物質掛帥,所圖不過己身感官之享受,故紙醉金迷,寧為富奴。中國人縱受一時之愚,所幸文化背景深厚,明燈高懸,十載而後,紅樓夢醒,自當否極泰來也! 茲以奕棋為例,上善之人甫觀奕者氣勢,已有分曉;次之開局即知高低;再若待拼搏殺戮,已落下乘;其何況只知將帥死活、甚至不知死活之輩也哉? 然棋之為棋,善奕者不奕,唯不知死活者,方殺之玩之,人間萬象莫非如此。西方出自草莽,其歷史簡短,猶如兒童玩火,災難未成之前,但見其盛。今西人恣意妄為,雖領風騷百年,其道已迷,其勢將盡,未足道介也! |
| #3173 留言者:唐琪 [2003-07-15] |
| 主題:學習 朱老師:您好!又麻煩您為學生解惑了。因為老師真的很忙,佔用老師的時間,真的感到有點慚愧!問題如下:因為《古文觀止》、《易經》等文著的文字都是文言文,因語文基礎薄弱,讀不知其義。請問老師,我該借助什麼工具(字典)來學習?謝謝老師! |
| 回應﹕ 不必客氣,老朽職責所在,不論多忙,也心甘情願為大眾解惑釋疑。唯有一干自以為是、附庸風雅者,來此「班門弄斧、孔雀開屏」,令老朽窮於應付。不過,既張此網,難免蠅蚊麇集,今已囑網管代為過濾,幸無大礙。 所問者乃實情,文化之亡,首亡於文字之曲解、誤解、難解。老朽所忙者,即忙於建立一「理解系統」,將古文「圖象化」,如若成功,人人皆可見圖識字、見象悉旨。是則千秋萬世,中華文化必將屹立長存矣! 由於此系統能「理解」文字、文義,並可即時將文字轉化為圖形,攝製「動畫電影」輕而易舉,故稱「圖文平台」。不過基於世道已衰,人心不古,本系統一旦問世,必為宵小利用,適足增長暴力色情之氣燄,故不擬推出,僅供自用。 而另一「倉頡系統」乃平台之基礎,係供文字處理(包括文書、劇本、資料庫等綜合應用之功能),大約可在明後年推出。本系統如能與本公司之漢文史資料庫聯網(須成為會員,應用本公司之廉價網絡電腦),則字字句句皆能與文史資料庫相連,平面(表面之意義、各種相關之資料)廣及無限,深度(立場、史實、境界等)則可達數層。 在「白話文」的宰割下,今之「字典」受西化影響,悉皆「詞典」矣!以之閱讀古文,大是不易,蓋古人以「字義」為主,聯義成句,組句為章。 「詞」者,字之集也,查拙著《漢字基因字典》:詞=言之主,代表概念的文字交集,一種文體。白話文以詞為主,略過文義,故常有因詞害義之弊。不幸老朽過忙,此基因字典尚未完工,但用來學習古文,尚不無小助,請自本網著作中下載之。 古文之難解者,除文義外,尚有「典故、人事、器物」等,因時空背景之隔閡,容易混淆。以《古文觀止》為例,各版本多附今人註解,頗有參考價值,唯於文義翻譯上,舛誤頗多,甚至「大義難明」。但對一個初學者,能知概略,由淺入深,足矣。 (沈補: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雖釋字未達根本,但所舉之例,皆引自古書,當有助古文之閱讀。) 2009年10月註:因06年遭蕭牆之禍,公司計劃丕變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