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95 留言者:揚帆 [2006-05-11] |
| 主題:關係屬 關係屬整理完畢。 主 象形,會意-甲骨文 象火炷,持有者,負責者,自己的立場;最重要的,精華。 與「金」組合為「鉒」 金之主,貴重器物。 與「木」組合為「柱」 木為主,支撐屋頂直立的粗木。 與「水」組合為「注」 以水為主,象徵集中於一處。 與「火」組合為「炷」 火之主,燃燒之中心。量詞。 與「?」組合為「疰」 久住之疾病,多指傳染性和病程長的慢性病。 與「人」組合為「住」 人所擁有,居留停止也。 與「手」組合為「拄」 手之主力所在,支撐也。 與「女」組合為「妵」 女子中之精華,美女也。 與「彳」組合為「往」 行有主,之也,去也。 與「鹿」組合為「麈」 鹿尾為主,鹿類,其尾可做拂塵。 與「車」組合為「軴」 車住,停車。 與「蟲」組合為「蛀」 蟲住,被蟲子咬壞。 與「石」組合為「砫」 石為主,支撐屋頂直立之石。 與「足」組合為「跓」 足住,停步。 與「馬」組合為「駐」 馬住,停留。 與「黃」組合為「黈」 黃色的。 與「糸」組合為「紸」 絲之性連結,貼近,附著於某處。 與「網」組合為「罜」 網之主,網主要用來捕魚,魚網。 與「言」組合為「註」 以本意為主者,加強解釋之,表明。 賓 象形,會意,形聲-甲骨文 外人止於室,手持厚禮者,來客也。 與「月」組合為「臏」 肢體之客,指附著於膝的膝蓋骨。 與「金」組合為「鑌」 尊貴之鐵,精鍊的鐵也。 與「水」組合為「濱」 水之賓,靠近水邊也。 與「人」組合為「儐」 接賓以禮,導也;敬也。 與「手」組合為「擯」 使物為賓,排斥,拋棄也。 與「女」組合為「嬪」 與主相對,侍女也。 與「骨」組合為「髕」 古人以骨之主為脊,膝蓋骨為賓。 與「目」組合為「矉」 目之賓,眉頭也,指皺眉。 與「王」組合為「璸」 玉之賓,玉上的花紋。 與「歹」組合為「殯」 不好之客,死人之軀也。 與「髟」組合為「鬢」 髮之賓,耳旁的頭髮。 與「糸」組合為「繽」 絲無主皆客,眾也,亂也,盛也。 |
| 回應﹕ 很好,謝謝。 |
| #6096 留言者:網主 [2006-05-11] |
| 告網友: 《字易》一書內容已告完成,組合字尚在進行中,全書須經仔細校對,始能出版。但目前暫時放在網上,供網友們指正切磋,諸如解釋不合情理、或分類不實、或用詞不當者。漢字本係約定俗成,期關懷中華文化之志士,大家群策群力,努力攻錯,以期止於至善。 字易所強調者,「漢字易學」也!今有以證者,協力之網友如朱氏、小蔡、學生乙、傻小子、旅人、華子、乾乾、小程、陶人、襄助、上善若水、阿仁、庚子、修行人、揚帆等十餘位,僅於網上略覽,伸手便是不凡、較老朽所作猶有過之。待更進一步,掌握了理解之訣竅,再多做練習,龍珠在抱矣! 前已公佈了「一、漢字之特性」及「二、漢字學習方法」,下面再公佈「三、漢字之理解及獨體字」。這些只是「劍訣」,真正要練成一身本領,則待「痛下苦功」,老朽在此「接招」。 三、漢字之理解及獨體字 何謂理解?定義: 一主觀系統,對某一客觀現象,以理性解析所得之認知。 要理解漢字,若知漢字產生之原理與目的,進而按圖索驥,必有所獲。然而,對一般人而言,漢字不過是一種符號訊息,能知能用即可,無意詳究其實。久而久之,塵堆垢積,作為一種符號,不過為了學習工作,等因奉此。再拿漢字與英文相比,幾萬個方塊字、與26個簡單的字母一字排開,就不然而然地敗下陣來。 本文只談理解,不提漢字中所蘊含的「信息量」,更無意討論文化之優越性,因為這一切不久自有明證,多言無益。即令是談「理解」,也非局限於「中國人」或「人」,而是指任何一種有此「需求」之系統。在以往時機不成熟之時代,「神話」是人不能懂的怪談,但在今日,電腦堂堂問世,神話即將跨入科學殿堂。 何謂「漢字理解」?定義: 漢字=一種供人類溝通對宇宙人生認知信息之載具。 理解=任何系統以理性分解之。 漢字理解=任何系統用理性分解出、漢字這種溝通載具所載之信息。 然而千百年來,人類文明由無而有,其中點點滴滴,莫非建立在前人的經驗上。英國哲學家洛克,寫了一本「人類理解論」,他承認理解源自「感官經驗」。正因為有了這種思維,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美、日各國傾全國之力,擬開發「人工智能」。然因電腦不具備「感官經驗」,而人也不瞭解感官,兼以英文本與「概念」無關,是以與感官經驗宛似「隔著大西洋喊話」,誰也不知道誰聽懂了什麼。 假如把理解視作:理性解析所得之認知,則只要電腦能正確地執行「認知結果」就大功告成。正因如此,本室開發了「圖文系統」,於該系統中,電腦程式能將「文字轉換成經過理解後之圖形」。如果旁觀者認為「執行正確」,那麼,就可證明:「電腦能理解人類語言(漢字)」。 說來簡單,電腦程式如何將文字換成圖形呢?由於今日適在「智慧啟蒙時期」,人類尚自沉湎在「物慾的晚霞」中,時眼花撩亂,還未具備智慧的基礎認知。老朽在本網已發表了約千萬言,就算撈到了若干覺者,可惜入網太晚,「少林童子功」太挑剔,「說文」未弄清楚,「玩武」氣力難繼也! 漢字基因所提供之資料,是根據《易經》分類而得,老朽公佈已久,但今人連易經都不識,遑論易理分類?老朽若從易經教起,怕過不多久,四處旌旗林立,「算命仙」蜂擁呼囂,人人不問理解問鬼神矣! 不過,為了教學漢字,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能走一步,且走一步吧! 易理分類是古人「透過感官、認識宇宙」的唯一法門!這話絕對真實。蓋感官的功能,源自於「生化電流」,需要經由生物化學作用產生電流。因此,當一感覺細胞「電性疲勞」時,就由鄰近之另一細胞「代行」。故不論「刺激源」如何,人感官所接收到訊息不能連續,而形成「前一級與後一級之比值」(老朽曾謂乃辨識之本)。 基於生理條件之限制,刺激訊息皆然,僅有比值認知可得以存在。到了概念層次,比值認知更為明顯,且成為概念之根基。若任何概念,能一分而二,各代表另一不同且相異之概念、且能不斷分割下去,即係「概念分類」。分類後之概念,各成系統,且相互交集。於《易經》中,稱之為:太極分兩儀、兩儀分四象、四象分八卦。 這種分類精確有效,祇惜限於人類認知的條件,分到第三次,就難以為繼。因為人類之認知是站在「立場」上,觀察「現象」,得到「認知」。既已得到了認知,所認知者必是林林總總,不可能再以原條件「對分」。這種原理,西方在二十世紀,才被學者發現,寫了一本《混沌》,稱此現象為「週期三分裂」。 數千年前,我國古人觀天察地,著《易經》,分到「八卦」為止。後周文王再續六十四卦,幾臻人思之極境,後人真能領悟者寥寥可收。然而,本文所討論之概念分類,只是套用易理的方法,餘不涉及。 綜上所述,將概念對分,首重立場;次及現象;再而認知。 1、立場有「二維」,客觀真實及主觀立場。 概念為供人類傳達信息之載具,人必有立場,於立場中傳達特定之信息。 靜態者指客觀事物,是立場之體。(英文文法:名詞等。) 動態則為主觀變化,是立場之用。(英文文法:動詞、形容詞等) 2、現象有「四象」,皆可供觀察、辨知者。 立場既分,所有之概念若非客觀真實,即為主觀立場所得。 於客觀真實中,萬事萬物中,其體若非具象,必係抽象。 抽象有「象、數、性、徵、關係、意義、條件、利害」等因子。 抽象無形無體,僅存在於人類思維之認知中。 具象有「體、形、質、量、色、位、能、品」等因子。 具象之因子皆可供辨識、應用。 於主觀立場下,所作所為者,其用無非認識,以及行為。 認識有「刺激、分辨、狀態、感受、程度、印象、情緒、希冀」等。 認識來自外在,在西方文法中被定為「形容詞」。 行為(或反應)有「能力、意念、目標、動作、功效、判斷」等。 行為出自個體,在西方文法中,多為「動詞」。 3、認知有「八知」: 抽象者分:定義,應用。此類無體、無形、無色。 定義者多供辨知,係人為假設者。 如:符號、語法、根源、現象。 應用者多係對象,係現實環境之代稱。 如:規範、人際、資訊、意義。 具象者分:本存,人造。此類有體、有形、有色。 本存者多為「自然形」,無特定機能。 如:本體、肢體、植物、動物。 人造者多為「幾何形」,有特定機能。 如:食衣、住行、起居、工作。 認識者分:感知,狀態。此類為人被動接受者。 感知者為因覺而知,由接收刺激到產生印象。 如:刺激、感覺、心緒、認知。 狀態則為所知之果,辨知各種變化的狀態。 如:化態、動態、界態、知態。 行為者分:能力、經驗。此類為人主動發生者。 能力指生命本具者,由官能進至智能。 如:官能、體能、技能、智能。 經驗則需要學習,包括做事待人等行為。 如:生活、溝通、行事、控制。 ![]() 256種概念,在8000漢字(係指具有意義者,其餘多為地名、物名等)中,每種中平均有概念31個,最多者約50個,最少也有二十。這種現象實乃人為分配者,蓋分配平均始能發揮組合之效率,同時,能否將既有文字分配於十六進位之格局中,也是研究者的一大考驗。 如今分類已畢,為了「科學印證」,理論上人人皆能根據前述分類法則,將前節學習「組合之字」,一一納入此256類中。這種法則,是稱「歸納」,即根據一定之原則,分門別類,將「組合之字」納入。 「歸納」之法則如下:(探二進位,因僅有0、1二數,每位置一數,下列共得五數) 1,先任選一字。 2,根據文義解釋,該字確定為「何維」? 其為客觀名稱設為0,主觀之動、形容詞設為1。 若兩者皆可,則兩者分別歸納之。 3,再確定「何象」? 抽象設為0,具象設為1。 認識設為0,行為設為1。 4,再確定「何知」? 定義設為0,應用設為1。 本存設為0,人造設為1。 感知設為0,狀態設為1。 能力設為0,經驗設為1。 5,上面四則皆有共識,方能開始歸類於下列256項中。 符號設為00,語法設為01,根源設為10,現象設為11。 規範設為00,人際設為01,資訊設為10,意義設為11。 本體設為00,肢體設為01,植物設為10,動物設為11。 食衣設為00,住行設為01,起居設為10,工作設為11。 刺激設為00,感覺設為01,心緒設為10,認知設為11。 化態設為00,動態設為01,界態設為10,知態設為11。 官能設為00,體能設為01,技能設為10,智能設為11。 生活設為00,溝通設為01,行事設為10,控制設為11。 例:1,選一「硬」字: 2,必係主觀認知,蓋某甲認為硬者,某乙未必同意也。 第一位數為 1 3,是為認識之形容詞,不可能是行為之動詞。 第一、二位數為 10 4,可能是感知,也可能是狀態;兩處皆可放置(為簡化手續,只取感知說明之)。 第一、二、三位數為 100 5,感知中,對物而言,是稱「刺激」 第一、二、三、四五位數為 10000 而對人而言,是靠「感覺」 第一、二、三、四五位數為 10001 6,最後於概念表列中,選擇八種細別,得三個二進位碼(未知者以x代之): 第一至八位數字 10000xxx 或第一至八位數字 10001xxx 不要怕,下面是「易經與電腦」的核心奧秘,但只要看一遍,弄清其中關係,保證學得會。 在電腦中,二進位制需用八位數字(最後應加一B,以資區別如:10100100B),不易應用。故另設計了十六進位數字(如第一數字大於9,應先加0;最後應加一H,以資分辨,如前例:0A4H),用兩個數字取代八個(二進位每四個數字為一組)。其法如下: 二進位 加1進位下一行 十六進位數字 0000B +1=下一行 0H 0001B +1=下一行 1H 0010B +1=下一行 2H 0011B +1=下一行 3H 0100B +1=下一行 4H 0101B +1=下一行 5H 0110B +1=下一行 6H 0111B +1=下一行 7H 1000B +1=下一行 8H 1001B +1=下一行 9H 1010B +1=下一行 0AH 1011B +1=下一行 0BH 1100B +1=下一行 0CH 1101B +1=下一行 0DH 1110B +1=下一行 0EH 1111B +1=下一行 0FH 10000B +1=下一行 10H 每四位二進位值相對於一個十六進數字,十六進位由0至9與十進位全同,大於9時,以英文A,B,C,D,E,F代表之。為了分辨方便,當此六個英文出現在最前頭時,應加以0,如上述。 將上述歸納之二進位值轉為十六進: 假定已知前者為「質狀」(xxx=100) 第一至八位數字為10000100B=84H (1000B=8H,0100B=4H,合併為84H) 或已知後者為「膚覺」(XXX=011) 或第一至八位數字10001011B=8BH 根據表列(請見「著作下載」欄中《字易附錄》),得「硬」字之理解為: 人之「主觀認識」,經物質之「質態刺激」而得到之「膚覺感覺」,並能「知物之性能」者。(另加「硬」字的「石+更」之會意。) 同理,根據由二進位轉換之十六進位值,可以「分析」出其理解之內容。 如:「8BH」化為二進位為:10001011B,根據前述「歸納法則」反查之: 第一位為1 意為主觀,形容狀況或動作行為。 第二位為0 現象認識,形容狀況。 第三位為0 認知下之感知。 第四、五位為01 是為感覺。 第六至八位為011 查概念分類表,得知膚覺。 再加「石+更」之組合,是知其義。 僅由此一表格(詳盡之理解尚需其他資料,是另一組256類定性定量值,因係科學定義,已與漢字無關),已可「概略理解-硬之為何」(寫成程式,不過十數行指令即可,足見漢字之偉大也)。 歡迎網友自擇概念,自行歸納,共同探討之。 網主人白 |
| #6097 留言者:傻小子 [2006-05-11] |
| 主題:完成「良性」及「惡性」 良性: 吉 會意,形聲-甲骨文 士人之口,良善美好。 與「用」組合為「周」 小篆從用口,指言語須週全;終竟,遍至也,各方面。 與「力」組合為「劼」 吉力,善於用力,慎也,固也。 與「頁」組合為「頡」 頭美好,頸項端正貌。 與「衣」組合為「袺」 古人穿長袍,為利於行動,把衣襟向上提起來謂袺。 與「手」組合為「拮」 良善之手不妄取,窘迫困難狀。 與「糸」組合為「結」 絲成團,互相鉤連,完成,合也。糾成一團不易解之繩套。 與「髟」組合為「髻」 髮結,挽髮而束在頭頂上的結。 與「黑」組合為「黠」 看不見的美好之處,聰明也。 與「言」組合為「詰」 有原則的話,求知求明,詳細的問。 與「加」組合為「嘉」 累積良善,贊許之。 與「人」組合為「佶」 良善勇壯貌。 良 象形,會意-甲骨文 主宰者知止,好的性質,強也。 與「門」組合為「閬」 門良好,象徵高大空曠狀。 與「金」組合為「鋃」 以金械使良善,指鎖犯人的鐵鎖。 與「水」組合為「浪」 良好多變的水波,引申為不受限制。 與「禾」組合為「稂」 外貌與良禾相似之草,與禾相雜,有害於禾者。 與「竹」組合為「筤」 好竹,未成長的小竹,或竹製的篷蓋。 與「月」組合為「朗」 明亮易知狀。 與「邑」組合為「郎」 好都市,需設治者,輔佐之官名,人。 與「犬」組合為「狼」 象似犬的獸,與犬同類,群居肉食。 與「玉」組合為「琅」 良好的美石;又狀聲字,石頭敲擊的聲音。 與「足」組合為「踉」 腳善,跳也。 與「女」組合為「娘」 女之好者,母親也;又女姓稱謂。 與「人」組合為「俍」 美好貌。 甫 會意,形聲-甲骨文 從田中有作物,人有作為,美男子也;亦解眾,大。 與「肉」組合為「脯」 肉大者,需要風乾才容易保存,引伸為乾肉。 與「金」組合為「鋪」 金甫,高貴門第以求其名,敷陳使知也。 與「水」組合為「浦」 水鋪者,陸地接近水邊也。 與「寸」組合為「尃」 眾之規律,布以法度。 與「車」組合為「輔」 車兩旁大的夾木,助車穩定者,助也。 與「衣」組合為「補」 衣求美,使之完整也。 與「酉」組合為「酺」 大家在一起喝酒。 與「食」組合為「餔」 大食也,以晚飯為正餐;又食也。 與「舍」組合為「舖」 大房舍,店家;又休息之處。 與「 」組合為「匍」 彎下身體,張開到最大,用手爬行也。 與「手」組合為「捕」 手大,掌握也,擒捉也。 與「口」組合為「哺」 口中含食而顯大,餵養也。 與「黹」組合為「黼」 古代禮服刺繡的花紋,半黑半白之斧形。 與「囗」組合為「圃」 所圍之地,美化之,以種植花木、瓜果的園地。 與「辵」組合為「逋」 行動剛好,逃亡,拖欠。 與「土」組合為「埔」 (原典從缺) 廣大平坦的地方。 善 會意-金文 羊者好也,良言,有利者。 與「肉」組合為「膳」 肉善,經烹調之肉,飲食也。 與「土」組合為「墡」 色明為良,指白色的黏土。 與「糸」組合為「繕」 補之求善,補也,使完善也。 孚 會意-金文 鳥卵的孵出皆能如期,顯著明確,有信用也。 與「肉」組合為「脬」 體中有信之器官,有尿必來,膀胱。 與「邑」組合為「郛」 顯著明確之城,乃郭也,外城。 與「乙」組合為「乳」 人與鳥生子皆曰乳,引申為哺育器官,或其分泌的汁,作哺育之用。 與「水」組合為「浮」 物在水上必漂,明顯可見;引申為在某一介面之上。 與「卵」組合為「孵」 卵有信用,可化出生物也。 與「虫」組合為「蜉」 有信用,一日即死之昆蟲。 與「歹」組合為「殍」 顯著的不好,指餓死的人。 與「木」組合為「桴」 (原典從缺) 孚象徵爪子,以木編製爪型之筏。手爪之木,亦解鼓槌。 與「人」組合為「俘」 人用手捉,擒獲也;又被擒者。 粲 會意,形聲-小篆文 舂米,使潔白光彩,亦指上等的米。 與「火」組合為「燦」 火之光彩優美奪目狀。 與「玉」組合為「璨」 玉之光明狀。 惡性: 夸 會意,形聲-石文 大出其氣,自大狀。 與「骨」組合為「骻」 可夸大之骨,即股間骨,腰骨也。 與「肉」組合為「胯」 肢體可張大之處,指兩股的中間。 與「水」組合為「洿」 水所誇所跨之處。 (建議改為「水積大,停積之水池。」) 與「土」組合為「垮」 土華而不實,象徵不穩。 與「瓜」組合為「瓠」 大瓜。 與「刀」組合為「刳」 用刀把內部挖大。 與「人」組合為「侉」 人自誇,自大也。 與「足」組合為「跨」 腳大,張開腿也;越過也。 與「女」組合為「姱」 可誇之女。 與「言」組合為「誇」 言語放大。 厭 會意,形聲-小篆文 石塊下的肥大之物,象徵狹迫,受氣足也。 與「土」組合為「壓」 加力於下面的物體,使不動。 與「鬼」組合為「魘」 夢中受驚。 與「面」組合為「靨」 加壓力於面,臉頰上的小窩。 與「食」組合為「饜」 食足,飽足也。 與「黑」組合為「黶」 皮膚上受壓的黑色小斑,痣也。 與「心」組合為「懨」 心受氣足,厭煩也。 凶 象形,指事-金文 象地凹陷,惡地有危也。 與「酉」組合為「酗」 酒之惡,酒醉後發怒。 與「人」組合為「兇」 惡人,態度凶狠。 與「 」組合為「匈」 包胸,人彎腰上身則陷,胸也。事物交互,喧擾紛雜狀。 與「心」組合為「忷」 (原典從缺) 心靈不潔,引申紛擾,恐懼。 戾 會意,形聲-甲骨文 犬出戶下,曲也,乖違,罪也。 與「水」組合為「淚」 因戾氣所激,由眼中分泌出來的液體。 與「手」組合為「捩」 用力扭轉物體,拆撕。 鬼 象形,會意-甲骨文 象人戴面具,指人死後的精氣。亦解神奇、怪異的,不良的。 與「土」組合為「塊」 土鬼,不良之硬土;量詞。 與「白」組合為「魄」 鬼白,人的精氣。 與「麻」組合為「魔」 為鬼所麻木,邪惡的,不可思議的力量。 與「玉」組合為「瑰」 殊奇之美石。 與「云」組合為「魂」 形體之上的精神現象,常指人死後而言。 與「厭」組合為「魘」 (似不合基因規則) 夢中受驚。 與「艸」組合為「蒐」 一種茅草,傳說能補血。聚集,春聚而獵亦謂蒐。 與「酉」組合為「醜」 醉鬼狀,不可見人,不美觀,惡劣。 與「阜」組合為「隗」 如山之精魂,引申高大狀。 與「斗」組合為「魁」 首也,宇態為高大,宙態為力強,序態為第一。 與「委」組合為「魏」 高大狀。姓,國名。 與「人」組合為「傀」 人非人,怪異也;又木偶。 與「食」組合為「餽」 鬼不能食,進食於鬼,祭也;又贈也。 與「心」組合為「愧」 心有鬼,羞慚也。 與「山」組合為「嵬」 山勢怪異。 |
| 回應﹕ 很好,謝謝。 |
| #6098 留言者:襄助 [2006-05-11] |
| 主題:主題:完成: C0 主觀、行為、能力、官能屬; 認領: 主觀、行為、能力、體能屬。 C0 主觀、行為、能力、官能屬 食 象形,會意-甲骨文 象人食之形,吃;吃的東西。 與「殄」組合成「餮」 吃盡,貪食也。 與「厭」組合成「饜」 食足,飽足也。 與「夕」組合成「飧」 晚飯,熟食也;又吃也。 與「鄉」組合成「饗」 象賓主相向而食,鄉土之食,享受也,大規模的宴請賓客。 與「?又」組合成「餐」 拿工具進食;飯食的泛稱。 含 會意,形聲-小篆文 現在在口中,包容也。 采 會意-甲骨文 手爪擇木,有色可觀者;擇取。 與「??」組合成「寀」 室中有選擇者,官員。 與「手」組合成「採」 手擇可觀者,選取也。 與「艸」組合成「菜」 草採而可食者,蔬類植物。 與「目」組合成「睬」 目之光采所及,眼睛觀看狀。 與「足」組合成「踩」 腳擇物,踏也。 與「糸」組合成「綵」 有顏色的絲織品。 舀 會意,形聲-小篆文 爪取盛具,用以取物。 與「水」組合成「滔」 臼取水,溢出,瀰漫狀。 與「心」組合成「慆」 自心中取出,喜悅也;久也;藏也。 與「韋」組合成「韜」 可放進取出,弓劍的套,保護用。 與「禾」組合成「稻」 禾需舂,有芒之穀。 與「足」組合成「蹈」 腳取出又注入,連續以腳踏地狀,履也。 爰 會意-甲骨文 爪手,手與手相接引也,緩也,換也。 與「金」組合成「鍰」 金屬器物與手相連,指門環;金錢。古時重量單位。 與「手」組合成「援」 用手牽引也;支持幫助也。 與「水」組合成「湲」 水引水,緩流狀。 與「火」組合成「煖」 爰火,手引火,溫也。 與「女」組合成「媛」 溫柔和悅之美女。 與「玉」組合成「瑗」 待臣接引君王之璧,中有孔可握。 與「糸」組合成「緩」 絲引著絲,速度慢也。 與「言」組合成「諼」 以言語判決,欺詐也。 發聲:喿詹 喿 會意,形聲-衍文 群鳥鳴木上,噪也,多變化也。 與「肉」組合成「臊」 肉燥,騷而刺鼻的氣味。 與「水」組合成「澡」 用水沖去煩燥,指洗浴。 與「火」組合成「燥」 火喿,煩也。 與「手」組合成「操」 聲吵的動作行為,演練也;把持控制也。 與「口」組合成「噪」 喧鬧也。 與「玉」組合成「璪」 多變之玉,指用彩絲串玉為帽飾;或玉飾繁複貌。 與「足」組合成「躁」 足燥,擾動不安狀。 與「糸」組合成「繰」 繅絲之噪音。 與「言」組合成「譟」 言語吵鬧。 詹 會意-小篆文 位高處而言多,象徵有氣概;足也。 與「肉」組合成「膽」 氣足之內臟,司消化,膽功能強則精神旺,有勇氣。 與「木」組合成「檐」 高處屋頂的邊沿,泛指四周張出之邊。 與「水」組合成「澹」 水足,象徵平靜。 與「竹」組合成「簷」 屋頂高處斜下而滴水的部分。 與「衣」組合成「襜」 高處下面之衣。 與「人」組合成「儋」 人有氣概,擔負也。 與「手」組合成「擔」 有氣概的行為,負責承受也。 與「貝」組合成「贍」 供給錢財。 與「目」組合成「瞻」 目詹,目向高視,遠視。 與「虫」組合成「蟾」 身上有疣的蛙,見人不怕,俗稱癩蝦蟆者。 與「言」組合成「譫」 多言。 睪 會意-金文 以目幸之,偷看,引及。 與「金」組合成「鐸」 以器物引及,古時宣布教令用的大鈴。 與「水」組合成「澤」 水之及,湖泊也;人依澤而生存,引申為影響所及。 與「手」組合成「擇」 手引及,揀選也。 與「禾」組合成「釋」 辨別引出,解也,放也,消散。 與「馬」組合成「驛」 騎馬引及之處,長途之中站也。 與「糸」組合成「繹」 抽整絲線,使連續。 與「言」組合成「譯」 言語引及,概念的轉換。 見 會意-甲骨文 眼力所到,意識所及,得視。 與「日」組合成「晛」 日光得見。 與「肉」組合成「覓」 手挖目尋,以求得也。 與「竹」組合成「筧」 可見的長竹管,導水用。 與「人」組合成「俔」 人見到,譬喻也;又見者,間諜也。 與「??」組合成「覶」 所見詳細清楚。 與「冥」組合成「覭」 不明之見。在暗處偷看,看不清楚。 與「賣」組合成「覿」 目視之交易,見也。 與「臼爻?」組合成「覺」 見到自己的蒙昧之處,感受到,意識到。 與「示」組合成「視」 示之以見,意志行為。 與「目」組合成「睹」 目者,見此,得見也。 與「玉」組合成「現」 可見之玉光,引申為顯露的物體、時間、跡象、金錢。 與「足」組合成「硯」 石常現者,磨墨的用具。 與「巫」組合成「覡」 能見鬼神,向鬼神祈禱的男人。 與「面」組合成「靦」 面目之貌;又慚愧狀。 與「俞」組合成「覦」 眼見範圍皆為自己所願,欲想獲得也。 與「青」組合成「靚」 青色可見,美麗之色,引申裝飾也。 與「夫」組合成「規」 大丈夫之見,法度也,一定的方式。 與「臣人一?」組合成「覽」 人持物以看,觀察。 與「冓」組合成「覯」 不易而得視之,遘見,遇見。 與「雚」組合成「觀」 見雚,仔細察看,看到的場面。 與「堇」組合成「覲」 難得而少之見,指下屬見上者。 與「豈」組合成「覬」 欲見,樂見。 與「辛」組合成「親」 立木可見,近也,密切也。 與「虛」組合成「覷」 沒有實體地看,不欲人知也。 與「占」組合成「覘」 佔某位置而視,窺伺也。 瞿 會意,形聲-小篆文 鳥雙目注視,驚駭狀。 與「肉」組合成「臞」 身體因驚駭而瘦弱。 與「心」組合成「懼」 心驚駭,害怕也。 矍 會意,形聲-小篆文 驚駭,一再左右驚顧。 與「心」組合成「戄」 心驚視,驚也。 與「手」組合成「攫」 以手矯健取得,撲取也。 與「足」組合成「躩」 腳健而穩定,跳也。 心理:享 享 指事-甲骨文 人子供奉於廟堂,上者受也。 與「水」組合成「淳」 水可享,水清純自然狀。 與「心」組合成「惇」 心能奉獻,寬厚也。 與「酉」組合成「醇」 酒可享受者,香味濃厚也;又謹重。 與「言」組合成「諄」 供奉言語,以助他人。 與「牛」組合成「犉」 牛豎立顯其強健也,健強的牛。 |
| 回應﹕ 很好,謝謝。 |
| #6099 留言者:阿仁 [2006-05-11] |
| 主題:完成文學類 欲再認領動態屬「亙丁止尼定出至」七字。 句 會意-甲骨文 包在口中者,語文之一段,段落也;止也,繫絆、停滯;曲也。 與「日」組合成「昫」 日止於出,溫暖。 與「肉」組合成「朐」 肉乾時呈彎曲狀,乾肉。 與「金」組合成「鉤」 用彎曲有尖的工具處理;引用為工具。 與「竹」組合成「笱」 曲竹,捕魚器。 與「疒」組合成「痀」 曲病,背脊彎曲之疾。 與「衣」組合成「袧」 古代一種兩側有縐摺的喪服。 與「人」組合成「佝」 人曲,短醜貌。 與「心」組合成「怐」 心曲,思路不通暢;愚昧、不聰明。 與「手」組合成「拘」 動作之止,取而止也;被控制、約束也。 與「口」組合成「呴」 嘴發為言語,則必先開口出氣也;吹氣。 與「艸」組合成「苟」 草之段落,曲也,亂也。 與「山」組合成「岣」 山勢告一段落而轉折。 與「鼻」組合成「齁」 鼻子出氣告一段落,睡覺時的一段段的鼻息聲。 與「車」組合成「軥」 軛下曲者。車軛兩邊下卷以利於繫革帶的部分。 與「耂」組合成「耇」 年長而曲身之人,老人。 與「犬」組合成「狗」 象犬,略小,善吠,出氣成聲之獸。 與「多」組合成「夠」 不少段落,聚也,足也。 與「羽」組合成「翑」 羽毛末端彎曲之處 與「立」組合成「竘」 成長至終止,健壯、雄壯。 與「齒」組合成「齣」 戲劇一次演唱的段落。 段 會意,形聲-金文 物件分割所成;將物件分割成不連續狀。 與「肉」組合成「腶」 切成段的肉。 與「金」組合成「段」 把金屬燒紅,分段槌打;表示精心鍊造。 與「石」組合成「碫」 用以鍛鍊刀劍的石頭。 與「糸」組合成「緞」 絲織品分段加針,質地堅厚密緻者。 章 指事,會意-金文 樂曲竟於十者,有規律的事物;文件。 與「日」組合成「暲」 太陽運行時的規律,日出;太陽存在時的規律,明亮狀。 與「木」組合成「樟」 木材紋理規律細緻;植物名 與「山」組合成「嶂」 山勢規律,像屏障一般的山峰。 與「巾」組合成「幛」 在巾上題字,用作慶弔的禮物。 與「玉」組合成「璋」 玉成章者,指供祭禮用之半圭狀玉器。 與「阜」組合成「障」 土山已成,壅塞也,阻隔也,遮蔽也。 節 會意,形聲-金文 竹子此處,是分段也,中空有氣而堅,象徵自我控制;止、檢、制也。 與「木」組合成「櫛」 木器有節者,梳、篦的總稱。引申為清理。 與「水」組合成「瀄」 水流動的時呈現出起伏、分段狀;水流動的樣子。 與「疒」組合成「癤」 病名,毛囊四周的皮膚在皮膚變紅、發熱,如竹節突起。 史 象形,會意-甲骨文 本作中又,象持中正以記事者,記載過去事蹟的資料。 與「馬」組合成「駛」 馬之史,供騎也;引申為行船、開車或開飛機。 |
| 回應﹕ 很好,加的字很恰當,謝謝。 |
| #6100 留言者:旅人 [2006-05-11] |
| 主題:領字 老師您好: 之前學生只做了一個字的練習,便讓老師說是協力完成,實在愧不敢當!這幾天一直在觀摩眾前輩們如何解字,以致於一直不敢下手,如今厚著臉皮來領一些字: 90 主觀、認識、感知、心緒屬 好感:美香甘惠益妥安康喜樂爽 情感:愛迷尚 煩感:炎匆 憂感:憂 感謝老師給我們這樣的機會!! |
| 回應﹕ 字多字少只是數,心有心無謂之寶!如果漢字只有「學富五車」之大學者能做,那漢字豈不變成了賊奴?老朽一向堅信,大公才是無私!漢字這個機會是老祖先留給後代的,想想看就知道,五四、簡化害了幾代人! |
| #6101 留言者:揚帆 [2006-05-11] |
| 主題:概念歸納 泄 1主觀-0認識族-1狀態類-01動態屬〔AB流動〕 枻 0客觀-1具象族-1人造物類-01住行屬〔6D行具〕 -11工作屬〔7A工具〕 疶 0客觀-0抽象族-1應用類-11意義屬〔3D疾病〕 跇 1主觀-1行為族-0本能類-01 體能類〔CE動式〕 迣 1主觀-1行為族-0本能類-01 體能類〔CE動式〕 〔CA互動〕 玴 0客觀-1具象族-0本存類-00本體屬〔44質體〕 靾 0客觀-1具象族-1人造物類-01住行屬〔6F身後〕 紲 0客觀-1具象族-1人造物類-11工作屬〔7E材料〕 詍 1主觀-0認識族-0感知類-11表現屬〔9B習性〕 齛 1主觀-1行為族-0本能類-00官能屬〔C0飲食〕 |
| 回應﹕ 很好,如此以往,不僅可證漢字易學,抑且可知漢字「微言大義」,蘊宇宙於幽冥,發人思之極致也! 再加倉頡碼:泄=水延續。 枻=木製品。 疶=病。 跇=足動。 迣=行為延續。 玴=玉。 靾=皮製。 紲=絲製,繩索。 詍=言不斷。 齛=齒磨不止。 蓋電腦輸入時,必有「輸入碼」(倉頡碼有碼、序、聲、形、辨、義六大功能,愚人不知而不用,老朽從不過問,何也?道在眼前前無方,色不迷人人自迷,我佛慈悲,但難渡無緣之人),故信息已全矣!本室圖文系統程式不過數百KB,其能動天地而泣鬼神,精簡而強大,斯乃漢家光輝,知者自知也! |
| #6103 留言者:襄助 [2006-05-12] |
| 主題:完成: 主觀、行為、能力、體能屬 認領:90 主觀、認識、感知、心緒屬 體靜:立坐 立 象形,指事-甲骨文 立,如林之住也;已成,建,有作為的姿勢。 與「日」組合成「昱」 日光所立,象徵光耀狀。 與「水」組合成「泣」 淚水流在臉上如立狀,不出聲或極小聲的哭。 與「土」組合成「垃」 土立,礙事,無用物。 與「竹」組合成「笠」 立於首者,用竹葉編成遮雨防曬的帽子。 與「人」組合成「位」 象人站處,時空環境座標,址所也,次序也。 與「手」組合成「拉」 手有作為,對一系統向己方施力,拖也。 與「米」組合成「粒」 米立,一顆米之形。量詞。 與「羽」組合成「翌」 鳥羽直立,明也,引借用翌日為明日。 坐 會意-小篆文 止於地,不動,守也;又折足狀,審罪也。 與「肉」組合成「脞」 肉挫,切肉,小也。 與「金」組合成「銼」 以工具挫之,磨擦使平。 與「??」組合成「座」 穩定於位之位子,架子。量詞。 與「??」組合成「痤」 病位於之處,面部不平的的小疹。 與「手」組合成「挫」 動作使止,有阻礙也,摧也,折也。 與「矢」組合成「矬」 箭折足,短也。 與「髟」組合成「髽」 髮坐,古時婦人遭喪時,以麻和髮合挽而成的髻。 體動:走登 走 會意-金文 人行則足屈,趨也,去也,離,變了。 與「彳」組合成「徒」 兩個人走,一個在前,一個跟從;空手走。 與「阜」組合成「陡」 山走,山勢突立而傾斜度大。 登 會意,形聲-甲骨文 行向祭器,進也;上也;成也。 與「金」組合成「鐙」 馬鞍兩旁腳踏可登上之物。 與「水」組合成「澄」 水登上,雜物下降。 與「火」組合成「燈」 將火引進,以照明也,指發光照明的用具。 與「竹」組合成「簦」 竹製品,用在上面的,笠蓋,可以擋雨。 與「山」組合成「嶝」 登山的小路。 與「目」組合成「瞪」 目登,用力直視。 與「石」組合成「磴」 登山的石階。 與「足」組合成「蹬」 足登上,履也。 與「言」組合成「證」 言可登上祭壇,憑據,成功。 體態:夌疐豖 夌 會意,形聲-衍文 行於土丘,越也;古文「陵」字。 與「水」組合成「淩」 漢字基因字典未有 水勢高越狀,上升。 與「山」組合成「崚」 山勢高越狀。 與「目」組合成「睖」 瞪著眼睛直視遠方狀。 與「禾」組合成「稜」 禾穀高越的尖角,引申為物體的角。。 與「??」組合成「凌」 凍冰表面高出之銳角,象徵超越,由上侵下。 與「車」組合成「輘」 車行於丘,越過,車輪輾過。 與「阜」組合成「陵」 高越的土山;又墓冢也;高也;踐也;犯也。 與「糸」組合成「綾」 薄的絲織品,透明似冰者。 疐 會意-甲骨文 引足而止之,行動中止,仆倒。 與「口」組合成「嚏」 漢字基因字典未有 口中足而止之,發出聲響。 動向:晉離分去來??回出至 晉 象形,會意-金文 象日之出,往也,前進。 與「手」組合成「搢」 手前進而長的動作,人臣上朝時,將珽插入腰際者。 與「糸」組合成「縉」 插於紳帶之前的布,赤色之笏。 離 會意,形聲-小篆文 鳥彼此分散分開,非常美麗狀。 與「竹」組合成「籬」 竹製圍牆,以分離內外者。 分 會意-甲骨文 以刀切成兩半,由少化多,引申為由分之所得。 與「人」組合成「份」 人分別之,所分者為整體中之一。 與「手」組合成「扮」 以手分別之,指與原來有別的處理方式,裝飾也。 與「口」組合成「吩」 以言語施給,囑告也。 與「艸」組合成「芬」 草所分出者,香氣也。 與「目」組合成「盼」 眼睛黑白分明。引申顧也,視也。 與「林」組合成「棼」 林木分立,象徵其亂。 與「雨」組合成「雰」 雨之分化,霧氣。 與「气」組合成「氛」 氣的成分,氣也。 與「糸」組合成「紛」 絲多而無序,雜亂也。 動向:晉離分去來??回出至 去 會意,形聲-甲骨文 人有私,與眾相違,離也;又行也,動作之詞。 與「水」組合成「法」 水之去,依循一定方式、規律、準則也。 與「一」組合成「丟」 一去不還,擲棄也。 與「衣」組合成「袪」 人從衣所離者,袖口也。 與「心」組合成「怯」 心離去,膽小畏懼也。 與「示」組合成「祛」 示之去,禳、遣、逐、散也。 與「石」組合成「砝」 以硬物為法,以測重量者。 與「曷」組合成「朅」 去也。 與「皿」組合成「盍」 大者覆也,一者物也,蓋覆也,又引申何不,疑問詞。 與「力」組合成「劫」 漢字基因字典未有 用力拿去,搶也。 來 象形-甲骨文 樹下見人,象徵空間的接近,時間指即將到。 與「艸」組合成「萊」 地荒蕪而草來。 與「目」組合成「睞」 眼珠將到而未到,斜視也。 與「彳」組合成「徠」 小步來到,古文來字。 回 象形,會意-石文 象囗中有口,循環,復返,一始一終。 與「水」組合成「洄」 水流回轉狀。 與「??」組合成「迴」 循環運動,躲。 與「來」組合成「嗇」 本字從來,來者回而藏之,慳貪也,又維護也。 與「彳」組合成「徊」 來回踱步,欲進不進狀。 與「虫」組合成「蛔」 能回轉之蟲,寄生在人肚中。 出 象形-甲骨文 象由凹處走出狀,自內部系統到外部系統,產生。 與「月」組合成「朏」 月三日謂朏,月未盛,略明。 與「手」組合成「拙」 由肢體出,屈也;不靈巧,笨也;謙稱。 與「尸」組合成「屈」 體受力向外彎曲,受折辱。 與「艸」組合成「茁」 草出,初生、肥壯狀。 與「糸」組合成「絀」 絲錯出,紡織之拙也,無能。 與「黑」組合成「黜」 除去使看不見,貶逐,斥退。 與「言」組合成「詘」 言出,盡也,而未經思考之出言,曲折不順,傷屈他人。 至 象形,指事,會意-甲骨文 象形,飛鳥下地,指鳥之到,最終,善。 與「金」組合成「銍」 金至而稻落,割稻。割稻的短鐮刀。 與「木」組合成「桎」 木製刑具,至地者,繫腳也。 與「土」組合成「垤」 土極,土之高也。又螞蟻用其極而堆成的小丘。 與「??」組合成「室」 人所至之處,屋子。 與「人」組合成「侄」 人到最終,堅定也,癡心也。 與「尸」組合成「屋」 體至之處所,房子。 與「女」組合成「姪」 女姓之侄也。 與「穴」組合成「窒」 到了穴中,阻塞。 與「車」組合成「輊」 車近地之處,車前重而低的部分。 與「老」組合成「耋」 老之至,八十歲的老人也。 與「足」組合成「跮」 足至,腳到了。 與「糸」組合成「絰」 最終之織物,喪服,以麻葛做成。 ?? 會意,形聲-衍文 目視美服,驚訝而視,循環而返。 與「金」組合成「鐶」 金??,如目圓而有孔可以貫穿的東西。 與「??」組合成「寰」 驚視的空間,廣大的境域也。 與「人」組合成「儇」 人驚視,聰明反應快;又輕浮也。 與「囗」組合成「圜」 在周圍之處,祭天的壇。 與「??」組合成「還」 恢復,償回。 與「門」組合成「闤」 市場的牆壁,以防止來往者。 與「車」組合成「轘」 機具循環使用,古時用來分裂人體的一種酷刑。 與「玉」組合成「環」 復返之玉,玉體有中空之圈形璧;圍繞。 與「髟」組合成「鬟」 婦人挽成環形的髻。 與「糸」組合成「繯」 以繩圈循環套住。 動式:步奔 步 象形,指事-甲骨文 走也,跨足而行,腳的距離。 往前。 與「水」組合成「涉」 徒步渡水,及於也。 與「阜」組合成「陟」 登山,引申為進也,升也。 奔 會意,形聲-金文 屈足疾行,跑得很快很急,如飛狀。 與「金」組合成「錛」 向內急削的木工用具。 |
| 回應﹕ 謝謝!90心緒屬已被「旅人網友」先領,建議認領「感覺屬」,蓋餘額不多,遲恐不及。 「?? WLGRV」字缺,已補如上。 |
| #6104 留言者:網主 [2006-05-12] |
| 告網友: 謝謝網友支持,茲再公佈尚餘之字於下: 50 客觀、具象、本存、植物屬 糧食:禾粲米栗 菜蔬:豆 果實:瓜果 枝幹:芻堇 觀賞:英華 客觀、具象、本存、動物屬 養殖:羊牛豕象馬羔 飛禽:隹雚 走獸:虎虒禺豦 水族:貝魚 爬蟲:它虫蜀肙 生機:肙蜀 傳說:龍离 70 客觀、具象、人造、起居屬 食具:叉豆皿匕勺舀 炊具:鼎 容具:缶豆匋鬲 盛具:包 用具:罔索帚疌奚 家具:几席 飾具:圭石 客觀、具象、人造、工作屬 文具:聿尺 工具:斗曹 農具:彔 武器:干戉匕戈刀盾矛殳弓矢 主觀、認識、感知、感覺屬 食覺:香甘辛 視覺:昏冥奐矞 膚覺:炎 體覺:累 心覺:昏迷安危厄辛瞿矍 知覺:困單幽岑俞兀 意覺:冗沓奇玄奧冓惠唐 A0 主觀、認識、狀態、化態屬 宙態:昔已早先后古臾久常永卒竟完曾毚乍今勿旬 宇態:向長高崔唐丕巨奐皇因覃廣大小京豪堯氐 能態:發复冉艮 勁態:強大弱孱厲昌衰厥盡成畢闌央 容態:容婁空光充實乏欠宏 質態:柔巽 識態:易真 生態:沓叢 主觀、認識、狀態、知態屬 知時:長老少 知形:呈暴表屏匽 知狀:化易兌 知利:成具負北益失 知行:敦 知情:足周可 知命:孛乇生夭卒亡 網主人白 |
| #6106 留言者:庚子 [2006-05-12] |
| 主題:完成40之地形、水界、形體 完成一半,先上傳,請老師指正。 原 會意,形聲-金文 象泉之本來,高平之地;又本態。 與「水」組合為「源」 水的原來出處,引申人事的原來關係。 與「廾」組合為「蒝」 草之本態,散佈無序的樣子。 與「?」組合為「獂」 同豲。家豬之始祖,野豬。 與「虫」組合為「螈」 生活於水源的水陸兩棲的大虫,蠑螈。 與「豕」組合為「豲」 家豬之始祖,野豬。 與「馬」組合為「騵」 赤毛白腹的馬。 與「羊」組合為「羱」 野生羊的一種。 與「糸」組合為「縓」 絲之原狀,相结牢固、不離散態。 與「言」組合為「謜」 平緩地說話。 不合基因規則:榞嫄 山 象形-甲骨文 象地面高出的部分。 與「水」組合為「汕」 水在山旁,魚群溯流而上貌。 與「火」組合為「??」 燦之簡體字。火滿於山則光,光則燦爛。 與「疒」組合為「疝」 泛指病處隆起者,又指睪丸發炎。 與「人」組合為「仙」 人在山上,自能高瞻遠矚,指入山修煉成真的人。 與「山」組合為「出」 象由凹處走出狀,自內部系統到外部系統,產生。 與「辵」組合為「辿」 以舟運山,不能快也,指步伐徐緩。 與「巴」組合為「岊」 山之一部分。 與「米」組合為「??」 稻米的一種,比普通米細而長。 與「走」組合為「赸」 行走高山狀,不自在。 與「禾」組合為「秈」 同??。 與「夭」組合為「??」 已死之山,無山,平地。中國浙江、褔建等沿海一帶稱山間平地;多用於地名。 與「舟」組合為「舢」 船若游魚之於水(汕),便捷之船,也叫划子。 與「丘」組合為「岳」 高大的山丘。 與「代」組合為「岱」 地方名。泰山,王者告代之處。 與「敖」組合為「??」 山敖(放浪)則不密,不密則碎而成小石;山高,如人才高則傲。 與「木」組合為「??」 屋頂形如山狀;指屋檐板、屋子四圍張出的邊木。 與「人」組合為「仚」 古同仙。 與「言」組合為「訕」 言山,漫無邊際,不嚴謹。 不合基因規則:奾峊 井 象形-甲骨文 象水井之形,為汲水而鑿成的深穴。 與「阜」組合為「阱」 掘地為坑,用以捕捉野獸。 與「耒」組合為「耕」 古者井田制,耒井指種田,犁也;又努力不怠也。 與「水」組合為「汫」 井中之水無風不動,指緩慢的流水。 與「女」組合為「??」 深閨女子貞潔嫻靜。 與「丶」組合為「丼」 井中有聲狀。 不合基因規則:囲 不合基因規則且未列於組合字中:刱坓汬宑肼 阜 象形,會意-甲骨文 象土山之形。又引指多也。 與「土」組合為「埠」 土堆成阜處,乃水邊貨物積販商泊之所。 島 會意,形聲-小篆文 似鳥之山,水域中的凸起的陸地。 與「手」組合為「搗」 用手將島擣平,擾亂也。 末 指事-金文 一木,指樹木的最上端,引申為事物的最終者,或不重要者。 與「木」組合為「枺」 樹木之末節多為柱狀,指柱子。 與「水」組合為「沫」 水之末,水最小可見之形。 與「手」組合為「抹」 用手的終端,摩也,去掉或塗在物的表面也。 與「韋」組合為「韎」 皮之末,可染,染過的皮。 與「米」組合為「粖」 指賣。多餘之米可賣也。 與「禾」組合為「秣」 將穀料切成細末,飼養馬的飼料。 與「石」組合為「??」 大石最終化為的碎石。 與「革」組合為「靺」 革之末,細皮製之襪子。 與「衣」組合為「襪」 襪之簡體字。穿在末端的衣服。 不合基因規則:妺茉 谷 會意,指事-甲骨文 水半現,出於口,泉通於川也,兩山間低窪處,有容,難行。 與「金」組合為「鋊」 器物用久漸失鋒芒,如流水慢慢蝕山成谷,又如器物有缺口。 與「水」組合為「浴」 水在谷中狀,浸洗狀。 與「火」組合為「焀」 火半現於谷口,引申火之貌。 與「宀」組合為「容」 室如谷可納,包含也,一系統中的另一系統。 與「衣」組合為「裕」 衣如谷之能容,多餘之衣,有多餘的。 與「人」組合為「俗」 水注谿,低處也,人從谷,指一般人的習慣和好欲。 與「山」組合為「峪」 山谷。 與「奚」組合為「谿」 谷中空虛可容水注入之處。引指水注入勃發之狀。 與「車」組合為「輍」 車枕之前的部位。 與「害」組合為「豁」 谷之傷,使谷開通,除去障礙也。 與「糸」組合為「綌」 織物之不平者,粗葛也。 泉 象形,指事,會意-甲骨文 白水,水之本態也,指從地下湧出來的水。 與「肉」組合為「腺」 動物體內之分泌,以及分泌的機構。 與「糸」組合為「線」 以絲麻或棉紗搓成不斷的細縷。 與「泉泉」組合為「灥」 很多泉水。 不合基因規則:湶葲瑔瀪 不合基因規則且未列於組合字中:楾 灰 會意-金文 手撥火,火燃後餘下之細塵土。 與「水」組合為「洃」 以水調和面粉。 與「心」組合為「恢」 心如灰般廣布,大也,又志大也。 與「言」組合為「詼」 如灰之話,難以捉摸,幽默,滑稽。 與「皿」組合為「盔」 一種覆首的器物,色作灰黑者。 不合基因規則:拻脄 石 象形-甲骨文 象有角之硬物,質地堅實的土;石製;又借用為容量。 與「金」組合為「鉐」 金色的石頭,黃銅。 與「木」組合為「柘」 一種樹。此樹質堅而致密,是貴重的木料。 與「水」組合為「沰」 同落。水沿石面向下跌。同澆。水濺石面化為很多水珠。 與「土」組合為「坧」 土如石,穩固,指地基。 與「宀」組合為「宕」 石室,開鑿費時也。 與「手」組合為「拓」 作用於礙事者,手推物,闢也,使廣而有用也。 與「山」組合為「岩」 山上的石頭。 與「麻」組合為「磨」 治石也,可以研物使細、使光,消耗也。又可指石製磨具。 與「示」組合為「祏」 宗廟裡藏神主的石室。 與「十田十山殳」組合為「礊」 擊石而感到石的堅硬。又指擊石之聲。 與「斬」組合為「磛」 斬石後碎塊菱角分明,形容山勢險峻陡峭。 與「雨」組合為「雼」 同宕。在山石之中可擋雨之間。 與「石」組合為「砳」 石頭撞擊聲。 與「折」組合為「硩」 屈斷石頭,指搗毀。又指摘取。 與「足」組合為「跖」 腳底如石堅硬之部份。 與「臤」組合為「硻」 堅強如石頭狀,指堅硬。又,以堅體撞石產生聲响,指擊石聲。 與「奴」組合為「砮」 石制的弩箭頭。 與「水」組合為「沯」 水激石的様子。 與「此」組合為「砦」 這個石頭,用作欄柵,建成堡壘。 與「士尸殳」組合為「磬」 石做成的樂器。 與「般」組合為「磐」 留而不去、難移之大石。 與「珀」組合為「碧」 石之青美者;又深青色也。 與「石石」組合為「磊」 石頭眾多狀。 與「辟」組合為「礕」 古同劈。以力劈石。 與「其」組合為「??」 石制之棋,通常指圍棋。 與「臼爻冂」組合為「礐」 學習堅定。 與「龍」組合為「礱」 巨大石製磨穀去殼的農具。又指磨也。 不合基因規則:妬鼫礬 不合基因規則且未列於組合字中:碆礜砉礕硰礐 宕 象形,會意-甲骨文 石室,開鑿費時也。 與「走」組合為「趤」 離開石室,舒暢遠遊。 不合基因規則且未列於組合字中:菪 磊 會意,形聲-小篆文 石頭眾多狀。 與「廾」組合為「藞」 石多草又多,不好看。又難分辨,指粗率,不檢點。 玉 象形-甲骨文 美石,堅硬而光滑,半透明色多,象徵尊貴,美麗。 與「金」組合為「鈺」 金玉般堅硬寶貴的金屬。 與「明」組合為「琞」 同聖。以玉之極者為明亮光透之品比擬聖人。 與「爾」組合為「璽」 秦漢以後,專稱帝王所用的玉印。 與「亞」組合為「琧」 次等之玉,白玉。 與「石」組合為「砡」 玉石多得齊頭。 與「辟」組合為「璧」 可靠的美玉,外圓內方,象天地之形者。 與「臼同冂」組合為「璺」 玉器、陶瓷破裂而顯現出的痕跡。 與「玉」組合為「珏」 兩玉相合為一珏。 不合基因規則:瓕瑿璗 不合基因規則且未列於組合字中:閠 |
| 回應﹕ 辛苦了,的確有很多字漏列,且「基因理論」古時原無,老朽不過「穿鑿附會」而已。前已言及,「約定俗成」者,約於視覺、定於認同。若為中華文化之前途,自應「揚善棄惡」,以免他日淪落溷軒!唯,山野之人,粗食淡飯已足也!漢字大業有待大家努力,「仚人」行將返山也! 字碼不足更是笑話一堆,文傳公司開發之「漢文史大庫」,收字約八萬,圖書館界大感振奮。惜皆係外國之中文圖書館,至於國內,山頭林立,各自霸佔一方,儼然「滿洲國皇帝」然!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