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8629 留言者:心一 [2008-12-14]
主題:练习
  1, 認識界:學術會後的“接近自然”,各專家雖有所獲,獨無“接近自然”。
  2, 理解界:因為其局限於專業,所以難以交流溝通,致隔行如隔山。
  3, 剖析界:反之,如各專家具基本常識,則可交流無礙,也可免一葉遮障。
回應﹕
  1,對。2,對。3,對。
8628 留言者:黎明近焉 [2008-12-14]
主題:覆試8616
  朱夫子尊鑒:
  1,認知界:主辦單位作了一接近自然之旅,以慰與會學者,各學者不知善用。
  2,理解界:因為各學者不明主辦單位之意,所以,各以己之學,評判所遊地。
  3,剖析界:反之,人不應囿于己之所學,眼界放大;自然萬物,何只一用也!
回應﹕
  1,對。2,錯。3,錯。
8627 留言者:小程 [2008-12-14]
主題:練習
  1、認知界:學者在自然之旅中,囿于一己之學術領域,無法領略自然之美。
  2、理解界:因為學者的地位自學術而來,所以即使旅遊放鬆,也須臾不離學術。
  3、剖析界:反之,調整心態、放棄成見,方能享受生命、領略自然。
回應﹕
  1,自然之旅?2,錯。3,對。
8626 留言者:九洲 [2008-12-14]
主題:#8616則,作業試答。
  1,認知界:某國際學術單位,會後,安排與會者旅行,當結束話別是各說各話。
  2,理解界:因為所有與會學者專家,各棈其行、各擅其業,所以各個自以為是。
  3,剖析界:反之以自然整體觀之,專家所知不過一隅。各執己見必然分崩離析。
回應﹕
  1,對。2,對。3,對。
8625 留言者:襄助 [2008-12-14]
主題:主題粹取
  1、認知界:主辦單位安排了旅行給與會學者,學者們卻沒有享受到好意。
  2、理解界:因為學者們沒有主辦人一樣下的目的,所以沒有享受到好意。
  3、剖析界:反之,目的一樣,才有可能互相領悟。
回應﹕
  1,對。2,錯。3,錯。
8624 留言者:秦漢唐 [2008-12-14]
主題:答8616則主題萃取
  1,認知界:專家們去某處旅遊,各言其所見,見見不同。
  2,理解界:因為專家們皆站在自己的立場,所以只能見其所見、不見其餘。
  3,剖析界:反之,若能站在整體立場,則見見相通。
  學生有問:以「認知界+理解界(因為,所以)+剖析界(反之,必然)」為格式作文,這可否為「作文」模式之一?似乎這已經包含了「起、承、轉(缺合)」,或者「破題、承題」?
  感謝老師辛勤教誨。
  學生  敬上
回應﹕
  1,去某處旅遊?2,錯。3,錯。
  作文事見後文。
8623 留言者:小黑 [2008-12-14]
主題:#8438作業
  觀      念(陰) 
           ┌───────┴───────┐
  立場:     靜態,主觀(因)       動態,客觀(果)    
         ┌───┴───┐      ┌───┴───┐
  現象:    行為      認識  具象      抽象
       ┌─┴─┐   ┌─┴─┐  ┌─┴─┐   ┌─┴─┐
  認知:  狀態 感知   經驗 能力  應用 定義   人造 本存
回應﹕
  什麼「觀念」?
8622 留言者:曾凡 [2008-12-14]
主題:#8616 主题萃取练习
  1、認知界:主辦單位特意為與會學者安排旅行,以讓大家享受自然、生命之美。會畢話別時,幾學者各以自身專業眼光向主辦人談及旅行之觀感。
  2、理解界:因為學者術業有專攻,常囿于某領域,所以對同一事件的知見也不盡相同。
  3、剖析界:反之,若能跳出專業領域,擴充眼界,則更利于學術交流。
  另及:前幾日之作業,自覺能力不足以完成,或沒有把握,故未上交。請老師見諒!學生自會不斷從您的教導中學習,爭取跟上進度。
回應﹕
  字數全錯!
8621 留言者:阿三 [2008-12-14]
主題:#8616 主題莘取
  1,認知界:各學者於一次旅行中,就自然現象各抒己見。
  2,理解界:因為各學者觀點和角度不同,所以所見不一,沒有交集。
  3,剖析界:反之,若能提升思考層次,求同存異,始能集思廣益。
回應﹕
  1,錯(非旅行中)。2,對。3,對。
8620 留言者:無有真假 [2008-12-14]
主題:#8616 主题萃取
  1、認知界:主辦方請與會學者享受生命之美,學者們仍只看到自己專業相關的事物。
  2、理解界:因為學者過于專精,智慧受限,所以專家往往只看到自己熟悉的事物,無法兼顧其他。
  3、剖析界:反之,欲獲得智慧,就要成為通才,兼顧到方方面面的事物。
回應﹕
  1,字數超過。2,字數超過。3,對。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