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57 留言者:鄧智 [2009-05-13] |
主題:#9444作業 事例:一鄉會組織改選,一資淺新人脫穎而出被推選為會長。 應酬語:你年輕有為,要好好加油。 詼諧語:大跌眼鏡,玻璃碎片滿地。 嘲諷語: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
回應﹕ 仍是詼諧與嘲諷不分!需知於溝通過程中,詼諧令人愉快,雙方交誼益深;而諷刺拒人於眼前,目的係到此為止。如不能掌握這個原則,說什麼都只是動動嘴皮,毫無意義! 如將「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改為「連猴子都能充老虎,這裡還有人嗎?」聞者必然不悅,目的達成矣!否則,一句俗話相當於老生常談,常談只是長談,誰都不會介意。從另一面來講,聽到有人嘲諷,明智的會長或能有所作為,至少不至於認定萬眾歸心也! 又:尚有數則作業,大半有此毛病,各位且自行檢查,如有可能,宜改正後再貼。 |
#9456 留言者:持心若水 [2009-05-12] |
主題:做個練習 事例:天氣一直不好,某君重感冒卻帶病上班,讓人可敬可氣(辦公室通風較差) 應酬語:感冒了?唉,最近太忙肯定是累的。 詼諧語: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事業論,加班到發燒。/(夠敬業的,)感冒了還親自來上班阿? 嘲諷語:(生活,讓工作給廢了; 身體,讓加班給廢了;) 陽光,讓烏雲給廢了; 清風,讓病毒給廢了。 括號內的文字學生不知去了好還是留著好。 學生有一事不明:練習“嘲諷語”對修心處事感覺並無好處阿,琢磨起來挺費勁,淺了不合要求,深了又覺著惡毒,倒不如誠心道來練習“誠懇語”。 |
回應﹕ 阿彌陀佛,這正是「主觀之自以為是」也!十年來,老朽留下千言萬語,在本網有緣即教、有教無類。奈何吾道已絕,天地正氣不通,如今西山霞染,物正亦反!閣下來此,焉能對老朽一無所知,無的放矢耶?難道老朽吃撐了沒處放?在此傳授各位「諷刺」他人之特效乎? 溝通之道者,乃跨出自我主觀以邁入客觀真實之不二法門也!閣下欲成就「一己誠懇心」,不妨關上宅門,重重上鎖,否定概念可也!「練習“嘲諷語”對修心處事感覺並無好處阿,琢磨起來挺費勁,淺了不合要求,深了又覺著惡毒」!正是:溫室花最艷,不必出大門也! 今日社會,滿街滿園小王子、公主,一個個自以為是,完全無視於他人的情緒及態度!緣應酬有恭敬、逢迎、應付之別;詼諧亦有智愚、機敏、高雅之分;至於嘲諷,適足觀人臉色、以知取捨。事於未央始有濟,莫待反目而成仇!今人自以為是,常聽不出他人話中寒氣,一至於撕破臉皮、刀兵相向! 有謂:「害人之心不可有,閱人之心不可無」,人與人相處,焉能自以為是?若人被諷為罄竹難書,還自解為「好事說不完」,那也只配做台灣國的大總統!純潔是指出污泥而不染,而非居淨室以自彰!猶如一個女孩子,衣著暴露,人稱祁連山下好牧場,風吹草低見羔羊!風光美妙乎?攬客誠懇乎?孰可無知? 當事有顧慮,須對他人「客氣地間接婉拒」,於「溝通界」,以「語刺」作「緩衝」,可謂「披風」。例如傳統社會,認定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於今,淫已美化為性徵,搖搖抖抖晃晃顛顛,社會大繁其榮;孝淪落笑話,弒親忘祖,習而無奇!君不見,紅白喜事、政經盛會,性感群情可瘋,無辣人氣不旺,是無諷可封矣! 「嘲諷」者,「口朝對象,言帶玄風」,適人適事,是謂溝通;適人不適事、或適事不適人,則稱詼諧;人事皆否是為嘲諷。若以「誓願追隨左右,為國盡忠、為民謀利,為文化創建千秋基業。」一語為例,在老朽立場,對真英雄鄧小平而言,此語可稱「誠懇」;但對馬阿哥,是謂「詼諧」,蓋馬兄之國為美、民是愚、思想全然西化;再對阿扁,則不折不扣是為「嘲諷」,其國未立、民極端,文化則係貪婪玩法、唯己獨尊! 恥(原字為耳+止─耳止),指人能察顏觀色,預為之謀。溝通之道,即在於探尋對方之話風,知所趨止。人若不識溝通之道,只知己念,不識人心;既而開口對話,無非消磨時日、宣洩鬱悶而已。於斯,他人有所言,言中有刺,而己耳不能止,洩之愈甚焉!最後及於干戈,止之於武,我武維揚也! 往年老朽從事中文資訊,台灣電信局總工程師王金土博士諷倉頡輸入之「旭日東升」為「九日日東升」;國科會何宜謀主任委員又謂「溪頭碼」為「國家標準」;而工作伙伴如宏碁老董施振榮則指老朽為電腦門外漢。老朽知諷,特避居美國,得免於白色絞台;繼而絕跡商場,如今終能仰觀白雲、俯覽青山,與小杏子暢談玄奧也(以上事件俱載於拙著自傳《智慧之旅》)! 老朽一再聲明,老朽者,老而腐朽之類也!魯迅大文豪筆下阿Q之流也!中華傳統殘存之餘孽也!老朽教學生武功,不為華山論劍、不許恃技鬥勇!教學生文化,不求成名得利、不得嘩眾取寵!最後以電腦為謀生工具,能供三餐,不計隔宿,維持老骨頭迄今。 蘇州寒山寺,因出了個濟公活佛,聲名大噪,各地僧人來此,常以略試佛心為樂焉。方丈為此,頗為無奈,特叮嚀附近酒家,希維護善良風俗為要。 某日一和尚往某店化緣,指明討一杯酒喝。店家一指身後牆上,書曰:酒肉穿腸過,仙佛跳牆來;萬鍾不嫌多,一杯帳難賴!和尚見了,誠懇地道:小僧絕不賴帳,祗不過化一錢銀子,結個善緣。且待將酒先喝了,喝後銀子不拿,不就抵了帳嗎? 不知罡風之烈,難登極峰!不明嘲諷之氣,難與溝通!今世人際唯功名利祿是間,讀書為求一技,一技唯求謀財,有財始得權勢,權勢彰為名利!既得功名利祿,自是為所欲為,天下以我之為意、以我之言為言,酒先喝了,銀子不拿,是何溝之通耶? 人欲食,呼諸羊,羊言:「咩!咩!」其聲不厲、其氣不盛。人逮之,宰之、烹之,肉已下肚、皮已上身,人是知:咩咩之言,善也!故於漢字基因,「善」者羊言也!至於人,冠者,自我獨尊也,餘者皆「亞(醜)」,故「惡」者亞心,舉世皆崇冠而輕亞也! 中國地大物博、人多事雜,前日央視科學頻道播一節目,曰湖南某地土雞頗具盛名,但見者莫不大呼不可思議!蓋其雞皆戴「眼鏡」,記者實地採訪,方知該雞好鬥,常互啄流血至死。業者多方設法,最後研製一塑料眼罩,「眼不見、心不亂」,土雞老老實實,不再啄血,饕餮始有福焉! 如不懂此文,無礙於養生活命,但千萬莫與老朽為友!但若不贊同本文,老朽恭而賀之,自來龍乘雲兮魚樂水,孤雁與貴鴨異途也! |
#9455 留言者:心一 [2009-05-12] |
主題:#9444練習 在杭州市新圖書館遇見某鄰居,旁若無人地大吃零食,且時不時地與周圍的人交談,令人側目而視。 應酬語:早!您老到圖書館來了。 詼諧語:早,您來圖書館休閑了。 嘲諷語:您在圖書館也很受關注啊! |
回應﹕ 為何稱「您老」?應有原因。 「休閑」應作「享受」。 此事宜大作文章,嘲諷不止如是。 |
#9454 留言者:持心若水 [2009-05-08] |
主題:做個練習 事例:單位較忙,某君經常加班。 應酬語: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注意身體啊。 詼諧語:革命是身體的本錢,注意本錢啊。 嘲諷語:別天天那麼革命,你的本錢可不充裕阿。。 |
回應﹕ 應酬語太寫實,成為「關心」。 詼諧語太政治,成為「無意」。 嘲諷語太親切,成為「家人」。 |
#9453 留言者:修行人 [2009-05-07] |
主題:#9444作業提交 請老師指正: 事例:早晨上學,在校門遇某同學。 應酬語:早,準時到學校。 詼諧語:來得早,一派悠閒自在嘛! 嘲諷語:搭到早班車啦?趕這麼早? |
回應﹕ 嘲諷無味,詼諧不足。 |
#9452 留言者:阿勇 [2009-05-07] |
主題:作業試答 事例:與舊同學已多年沒有聯絡,對方突然來電推銷保險。 應酬語:老兄真有心,百忙之中仍沒有忘記小弟。 詼諧語:老兄將來成為「保險大王」,可不要忘了小弟啊。 嘲諷語:俗語說:「無事不登三寶殿」,果然不錯。 |
回應﹕ 應酬語不宜如此,對「推銷」者而言,此乃嘲諷也! 詼諧中也含嘲諷味,有「不忘保險」乎? 嘲諷卻是詼諧,如今年輕人真是黑白灰化了! |
#9451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5-06] |
主題:#9444「語氣」練習作業 事例:一日,於路上遇見某衣著花哨的女性朋友。 應酬語:你好,你的衣服很漂亮。 詼諧語:嗨,你穿得越來越像淑女了! 嘲諷語:捉蝴蝶去了?沒被蜜蜂螫到吧? |
回應﹕ 「你的衣服很漂亮」缺少對人的讚美,只有拜物教徒聽了爽。 詼諧與諷刺弄反了,「像淑女」有損意,因說人「不像淑女」可算侮辱,可告上地方法院;蜂蝶本非人,作為言語題材,隔了一層皮、才算幽默。 溝通之道不簡單,一要全面掌握文字概念;二要瞭解對方心態;更重要的,是把握分寸、目標明確。連日來,網友們多未能一針見血,有待努力。 |
#9450 留言者:襄助 [2009-05-06] |
主題:主題:作業提交 事例:不班後二小時,在公司遇某同事。 應酬語:您好,您實在很勤勞。 詼諧語:嗨,在等女友? 嘲諷語:唷?老闆要加人工啦? |
回應﹕ 粗心如此?「不班」? 應酬語失禮!「很勤勞」係「待下」之詞!有自高一等之意。 詼諧語失當!等女友有何詼何諧?難道是同志乎? 嘲諷語失聯!恕老朽不知所云。 |
#9449 留言者:逆海風 [2009-05-04] |
主題:#9444作業提交 事例:期末考週在讀書館遇見同班同學。 應酬語:嗨,來讀書館看書啊。 詼諧語:早啊,你也來抱佛腳啦。 嘲諷語:真是希客,這麼好興致來借小說? |
回應﹕ 應酬不只是道及事實,尚須酌加讓對方欣悅之作料。 詼諧量不足,不如間接說:「小心,浴佛節已過,佛足上有泥巴。」 嘲諷更淡然無味,如對方成績好,可說:「老師那樣喜歡你,何必避嫌呢?」 |
#9448 留言者:殘缺 [2009-05-04] |
主題:五月份的溝通練習 有勞先生指點,謝謝。 事例:位於上海的一家五星級大飯店,某俱樂部正在舉辦一場藝術品展示會,來賓皆是身價超過千萬人民幣的富豪。展示會現場一名藝術大師,遇到原為自己的舊學生,但不久前才獲得知名藝術大獎,而獨立門戶成為各界矚目的藝術家。 應酬語:今天是你的大日子,可要好好加油,別丟師傅我的臉。 詼諧語:怎樣,生平第一次來到大上海,可不要水土不服喲! 嘲諷語:要不要老師教教你,如何討這些人開心的秘訣! |
回應﹕ 以上之說,應酬語有失禮之嫌。對倫理濟世之傳統中華讀書人,師徒可謂終生關係;而於當今商業掛帥,學校只是各人必經之大賣場。應酬者,因應報酬也,新人既已出頭,舊關係不能再提!否則謂之揩油! 如此詼諧語相當於諷刺!把人當作「土包子」,小心被控毀謗名譽! 嘲諷更無釐頭!不知所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