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87 留言者:揚帆 [2009-07-13] |
主題:景物繪制 朱老師您好: 您在﹟9485透露圖文系統尚有大量景物未完成,請問是否需要幫忙?(學生熟悉3dmax操作) 揚帆敬上 |
回應﹕ 謝謝!如此甚佳,歡迎俠士們拔刀相助。唯本室之作法有異一般,尤其是風景之製作,概分背景及中景,其立體觀賞條件不一,需特殊訓練,始能上手。至於工作,待老朽與該部商量後,再托網管告知。原則上,凡是能「離線作業」者,皆可「外包」,雙方通過網絡聯繫即可。 至於內容風格,本室以寫實為基調、虛幻以表現,堅決反對日式漫畫及美國卡通形式。此外,老朽既以捍衛中華文化(盡力在己,成敗在天)為目的,當然要有「國畫」餘緒。唯老朽對3dMAX之應用,認識有限(所幸本室有多位專家,老朽蹲在神龕上即可),必須尊重他們意見。 所可告者,老朽用「討巧」方式,可將相片改良成為「國畫」,再據以轉成三維立體。如此,各種景色,只須上網找到合適的資料,即刻可成。倒是工作者鑑賞的眼光,雖不可能與老朽一致,但卻不容差得太遠。問題在,當今各種資訊泛濫成災,想找一張潔白無瑕的白紙,大是不易。 老朽最擔心者,還是劇本。由於系統尚未完成,不悉極限,難以遽訂工作細則。果若「全自動」成功,每日攝製數部影片,景物尚可東拼西湊(因是立體,轉個角度又是一景,更何況改顏更色俱可由程式控制),演員角色已有數千待命,高枕無憂。但是,劇本若缺,再大之水庫、亦將成旱地矣! 劇本的來源是「故事」,人基於經驗,無法想像未知的境況。最糟糕的,是國人文字水平太差,差到連簡單的溝通都已阻塞成王屋大山!胸中無貨,文筆不通,故事沒有,劇本何來?前次老朽之嘆,是自我解嘲,人老珠黃豈好事之輩乎?今多所招攬實乃不得已也!今年畫畢,明年又將返首故紙堆中去矣! 總之,目前本室上下正密鑼緊鼓,全力趕工中。進度已訂到年底,至於是否能成,天道好還,無須吾人憂心。若有成,明年當再號召網友,重舉義旗;否則,只要本室未圯,幻廬仍然屹立。即令老朽物故,相信諸弟子(所難料者,民主自由時代,人心難知)必能克紹箕裘、共拯人類劫難,望眾網友同勉。 |
#9486 留言者:小白 [2009-07-12] |
主題:人際關係 老師在﹟9474指出「宇宙中人際關係尚有人與能量、人與進化、人與物質、人與精神、人與生命」,學生想來想去,只能理解到人際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含肉體和精神層面),不太明白老師所指。希請老師作進一步說明,謝謝。 |
回應﹕ 能知道人際關係已屬難得,今人每天只關心美金換港幣多少,其餘是別家事。只是要學分類,不必找這最難的課題,因為人太複雜了,連神奇的科學家都只能分分原子核子、DNA,要爬到人丘上,起碼還得千萬年!不信,去國會圖書館找本書來看看,包括耶穌、如來佛在內,都沒說得明白,何況你我? 即令是談「人與人的關係」,也要先搞清楚,什麼叫「人」?什麼是「人與人」?其間有什麼「關係」?否則,在老朽立場,「小杏子」是個人,遲早將和大家見面了,她的「人際關係」如何?再說,老朽曾養了隻「土狗-嘟嘟」,別人不說,老朽和沈子真把牠當作「同類」,而且關係不錯! 好吧!孔老夫子是人吧?老朽事之如師,孟子呢?也是師父,那麼,大師父二師父,又是什麼關係?再說,古早有個隱士,不知其名,他(或她)傳授老朽「無字天書」,我們關係如何?又如何分類?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師焉!」麻煩大了,且到旺角去看看,每天豈止三十萬人行!有師父多少? 話說回來,沒有先聖前賢,我們能算是人嗎?記得那個北京人吧?那算是「人」嗎?科學家們迄今無法定論,有人認為直立猿人不是人!三百萬年前的「露西」呢?,如都不是人,那麼人是「誰」生的?以往有人問:「先有雞蛋還是先有雞?」看來該問:「先有人還是先有不是人?」 所以,隨口聊天容易,反正無須負責。一旦老朽說了:「人際關係─@﹟$﹪︿」,以後*﹠︿﹪$大鬧本網,老朽能說$!@﹟$﹪嗎? 時賢把西方的「哲學」奉為「知識的桂冠」,無不跟著起哄,卻不知中華傳統文化對「思維」鑽研的深度。有什麼辦法呢?百年來,中華只剩下默默無語的廢墟和十四億活蹦活跳的BODY,腦汁早已祭了西洋參!更精彩的,是金髮美女一脫,不論白黑紅黃色色精光;麥克在舞台上一扭,全世界手腳腰股隨之瘋狂! ﹟9485則剛說過,天道無礙,西天彩霞固美,陽衰陰盛,剝復在即矣!本世紀中華傳統思想將浴火重生,來日不乏「讀書人」也!憑良心說,西方因受宗教束縛,「開化」較淺,其文化相當於「青少年遊樂場」。人類也有成長的過程,東方老化了,需要更新;西方太幼稚,有待成熟。 若是要學習「分類」,首要條件是瞭解「對象」,否則只是緣木求魚。要知道「人」,該多讀些《四書、五經》之古書,其中雖然沒有「明說」,但全部是「人際關係」的闡釋。尤其是孔老夫子的《論語》,從頭到尾所說,只是一個「仁」字。而「仁=人二個」,其中涉獵廣泛,不都是「人際關係」嗎? |
#9485 留言者:曾凡 [2009-07-11] |
主題:推荐一部意义深刻的纪录片《时代精神2》及相关疑问 朱老師好: 學生近日看了一部紀錄片《時代精神2》,深受感觸!故特向老師及罟網網友推薦。朱老如有時間,煩請搜索觀看,並請老師點評該片。網址如下:http://v.blog.sohu.com/u/vw/2884137 一、影片主題:發現當今“金權社會”的問題,提出以科技建立“資源社會”的理想,號召人們改變。 二、影片觀后感及問題:我對科技萬能論持懷疑態度,但如何才能建立一套完美的社會制度呢?學生深知此問涉及面太廣,煩請老師開示。 祝老師身體健康! |
回應﹕ 近日甚忙,因圖文系統中有待完成之景物無數,加上老朽對人像繪製又有心得,需一一重畫(以往大部份人像充當「配角」已足)。蓋本室僅老朽一人能畫,四位助手在學畫景物,尚須時日。而一旦開始拍片,以目前狀況,一年能製一片,已屬奇跡。而老朽以往大話說盡,若不能一日一片,豈非「牛屁」? 計劃中,今年將圖像搞定,方能大量生產。明年圖文系統試拍,景物存貨只能供十部上陣,如今正好趕工。此外,老朽所編之三百部劇本也有改進空間,怎可放手不管?本來還指望培訓導主,但不幸自311事件後,圖文系統重做,不到八字有了一撇,不能輕舉妄動也! 總之,老朽是個忙命人,若當年一切順利,那種水準也只得趕著老朽上架了!可是,一關又一關,時間多出來了,老朽東看西看,毛病又挑出不少!宇宙進化迄今,一刻也未停止,老朽算老幾?前貼大言詹詹,說是創造了三維流派,要是流落到不三不四,倒可以去與乾坤爭弟子了! 老朽從未上網找影片,因有「自期症」,當今各家作品無一能容,最多只供「殺時間」用!再說,西式影片之「商業模式」極令老朽感冒,那些「精雕細琢」的緊張、高潮,千篇一律!老朽未來拍片,只是老老實實地「講故事」,內容以「美麗、瀟灑、清新、脫俗」為要,免得令觀者血壓高昇! 其次,以來文「影片主題」而論:「發現當今“金權社會”的問題,提出以科技建立“資源社會”的理想,號召人們改變。」是正宗之換湯不換藥。任何社會,只要忽視了「人性」,遲早就有大患!資源有何例外?好不容易趕走一個董卓,又來一個曹操,對漢稷而言,還不是要養一方人? 至於所問:「如何才能建立一套完美的社會制度呢?」此話需由三個層面來闡釋: 一、天道: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已然完美無礙。 二、地道: 環境不停地在改變,「美人」獨領二十世紀風騷,如今已成末路。佛曰:「一切有 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條條大道必傾圯,任何制度皆如模 特兒身上的新裝,過些時就落伍了,何必追時代炫風? 三、人道: 只要有人,就有人的問題,治人的問題無特效藥,只有倫理道德萬古恒新!最妙處, 在於人是一「主觀個體」,沒有一個人知道另一個人的主觀是什麼!更妙的是,人自 以為能「溝通」,試問,溝在何處?通些什麼?從生到死、由古而今,有誰的主觀通 到客觀了?若不知客觀為何,怎知「完美的社會」?苟不知何謂「完美的社會」,人 們動輒舞刀弄槍,究竟誰才是白老鼠? |
#9484 留言者:秦漢唐 [2009-07-08] |
主題:落水相法 老師您好: 於﹟9472則留言中,您介紹了「多媒體溝通」的觀念。人與人進行溝通時,在「察言」之外,尚應「觀色」,學生以為「表情理解」應當是「多媒體溝通」的一項基本能力吧。 《宇宙浪子》第六十七回中介紹了「落水相法」,並提出觀察「法令線」可以瞭解真情實感,學生對此頗感深妙。老師可否對「落水相法」做進一步說明。 學生 敬上 |
回應﹕ 老朽不能苟同「人老珠黃」一辭,蓋老人與黃珠無親無戚、非因非果,扯不上關係也!然而,老朽已老確係事實,縱然心中不願承認,但鏡子不會說謊,一再情理相悖。當一個老態龍鍾的傢伙躍入眼簾時,他是誰?可是,再看看,這般老了,雖歷經風霜,猶屹立不倒,還能是誰? 老朽不能否認已老,但老了有老的好處。譬如說,遇事,沈子從不允老朽動手,連彎個腰都屬嚴禁之列!有吃的,老朽永遠身先士卒,從不後人,養得大腹便便、走路如同企鵝!當然,麻煩皆已隨風而去,性慾失蹤了,看到辣妹,只顧分辨五官、皮膚;看到別人神氣凌人,大多嘆口氣:如斯好戲不斷! 在心智上,人老了代表記憶力衰退,剛剛發生的事…有嗎?什麼?啊!天塌下來了?所幸,有了電腦,只要上網,事事悉悉在目!可是,在另一方面,人老了,判斷力精準(對經常練習者)異常,以往千思萬想不得其門而入的懸案,如今,閉目掐指:原來如「比」(非此)! 近來,老朽解決了許多難題,問題只剩下一個: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瑣事心頭過,都是人間好時節! 所問,屬於瑣事,是老朽年少輕狂時節,用來判斷親朋好友的秘密武器。要問成果,此秘密武器之威力遠超過原子彈!此話怎講?如今老朽孤家寡人,六親不認、四鄰不交,正是明證也!蓋「落水相法」者,凡水之落皆有痕跡,人心有動,肢體必從,苟細察之,世人無一值得信任矣! 人如斯,事亦然,小鐘小扣,大鐘大鳴。幸老朽心存慈悲、目光遠大,不僅不以區區技法待人,苟有所成亦悉棄之。否則,往年固可謀一席以放浪形骸,撈寸名而愚弄村里;如今退休,自是玩孫含飴,坐祈夜幕金棺之到臨!至於此生,宛似風雨之過隙,淋濕了衣衫,卻無動臭身濁心於分毫! 職是之故,十餘年前老朽來澳,得識高人丁一。於《宇宙浪子》一書出版後,某日,老朽告丁一曰:「某人心術不正,宜慎防之。」丁一笑答:「金玉可遇而不可求,但垃圾亦可發電,用之適當則宜。」老朽大驚,顯然丁一境界高出老朽一層,道法自然,用人焉可因一己之雕蟲小技而擅裁焉? 相法與易理皆屬「天機」,不可妄斷。須知,人心之「正」乃宇宙進化之終始,一私啟萬端,全公歸無明。人生各種因果變化,莫非緣孽交集於「主觀認知」,待人智漸開,客觀盡渡,始苦盡甘來也!果若人心未淨而小技擅行,人據旁門左道,略獲「明牌」而從之,人間豈非永隨樂透? 以本室為例,外人聞311事件而嘆:「老朱命途乖舛,老運難遂!」其所不知者,夫一孔之聲,風動可聞;而萬竅之音,豈一耳可知哉?本室所負使命,苟成,成之在天;若敗,亦係天意。吾輩無非等因奉此,諸同仁來者有緣,去則緣盡;一時之功,功在一時,宇宙進化億載,必也完美精純,不急於一時。 近有告者,本室上下齊心,志可截金!程式部已進入「微調」階段,其成就難以衡量;沈子之理解系統更不可思議,人心人性不說,其常識認知已超越百科全書(舉凡「知識」一律可經網絡獲得);連老朽俱能再上層樓,山水人物畫技另立三維門派,實數年前不可企望者,二三子明後年將一新耳目也! 告子下,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閒,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聖人之示若此,人之成長有別,小成小就無須費心,誠信即可。若有大成,正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是則,求神問卜、算命閱相悉皆旁門左道,欲知一飯之得尚可,若問圖文系統,請問如何啟口? 「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即為「落水相法」之基礎,苟能參透,其水已落,見人可知。但若觀者自心不淨,以色鏡觀人,是色色難空,轉為色縛矣!是故,以誠待人即可,人恒過,可俟其改,改後緣生,善莫大焉也! |
#9483 留言者:無形 [2009-07-05] |
主題:我们为何而活 朱老師,我不知道我為何而活。生在一個都是生意人的家庭裡面,身在一個金錢體現你價值的時代,活在長子的責任裡,帶著自己那個越來越模糊的理想。二十三歲的我從商業成績來講,看似年輕有為,擁有很多別人都沒有的東西。除了那一絲身為長子的責任感,捍衛這個家庭生計的使命,我真得找不到向前沖的理由。我的老師說金錢不是壞的,金錢可以買好書,可以買食物可以幫助別人。他說你怎麼用金錢才是我該考慮的。他說得沒錯,但是難道你怎麼得到金錢就不是我該考慮的嗎?商業究竟是商業,你不可能用慈善家的思想來經商。 總是很想跟朱老師當年一樣,遊走各國,體驗人生的種種,做些自己能找到有歸屬感的事業。但是當我越努力在商界就越是理我的理想世界甚遠。然到這個世界已經沒有希望了 ,人類只能這樣日復一日的等待臨近的末日? |
回應﹕ 年輕人能有這種體認,相當難得,只是千萬要「認真」,用心思索求解。否則,只是胡思亂想,若不陷入空無的虛幻,就將自暴自棄,最後變成大笑話中的一點小歎息! 這是千古以來,每一個「用心」的人,都必須跨過的門檻。因為,「心」是人與動物的分水嶺,將「心上」的塵垢清理出來,可以明察秋毫,也可以寄足長奔。然而,基於生存條件,人只是「感官」的表演舞台,「心」儘管跳躍,跳來跳去卻跳不離官宦勾結的天羅地網! 問題在,「心」如秋雲,瞬霎多變。人看到美女,想討個回家供冬日焐腳;見到權利,又覺得有為者應如是,胡七亂八地大動歪腦;遇到賢人,偶會思齊;但麻煩在於「生理衍生交易品」有增無減,感官不斷傳遞各種刺激,前面的還沒有玩膩,緊接著而來的,已是更大的金融海嘯! 所以,當人自問:「我是誰?我為何而生?我該如何覺悟?」問題一產生,不是被環境所沾污、便是被感官「吃了案」;再不然便是黨爭政伐,大腦根本來不及思索,時而左派聲勢浩大、時而右派全勝而起!不論什麼課題,往往是誰都有理,只有「理智」嚇得躲到九霄雲外去了! 要知道答案?真的? 結論是孔老夫子兩千年前說的:「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麻煩在時代不同了,今人十有五就開始偷看A片,一看就心跳眼紅,一跳就眼花撩亂,一亂就隨波而流,一流就直趨大海、成為地球的一員! 汝二十而思,思必有惑!因為舉世已亂,亂必有變,老夫子的話已經失效了!那該怎麼辦呢?別急,當面對舉世金融海嘯時,再窮的人勒緊褲帶也餓不死!所謂的「理智」,實際上就是控制心跳、以免感官一時矇得糊塗了。冷靜冷靜,理一升,智就明,只要多多考慮「下一步」,保證不會摔交! 首先要想的,是「我是誰?」這問題不易回答,古往今來,沒幾個人知道!但是,人該知道的是:「人自生而死,一切都是由無而有,連『知道』兩個字,都是別人教的。」所以,人有身體、姓名,那是家長賜與的;人有知識,那是生長環境培育的;人有思想,那是……那是「漏網之魚」! 其實,漏網之魚也是魚,比如說生命之初出現在海洋中,如果不漏到陸地上,這個地球上怕只有「人魚為患」!老天爺很有幽默感,先把恐龍養得有百噸身軀,再用「糧食危機」消之滅之!如今人類依仗科技縱橫宇宙,老天眉毛一抬,造一個超級溫室,加上外面的環境、裡面的人性,大大污染一番,天網恢恢! 所以,人能「漏網」,算不了什麼,當然有可能進了流浪漢的大胃、也可能被流刺網掛單,但是,漏網後能看清自己的本來面目,絕對不虛此行! 人是生命體與心之用的綜合,兼具肉體與精神生命,缺一不能謂之「人」!不妨看看架子上的鸚鵡,牠見人說人話,就算能多說幾句,能叫做人嗎?那麼,鸚鵡活著為什麼?吃、喝、玩、樂,只是沒有「心之用」!當然,人們會說:「我天天用心,用心想名利兼收、光宗耀祖!」 要知道「名利兼收」並非「心」的作用,而是感官越俎代庖!蓋感官才是「真官」,「官」在漢字基因的解釋為:「堂下有為者,治事者。」官專門代民收利,所以「名」需耳聞、「利」供身享!待「官」管進了國庫、私櫃,「民═象草芽之形,眾萌而無知」,能不順而從之嗎? 至於光宗耀祖,對今日科學社會說來,那更是荒之大唐,騙人騙己!古人篤信鬼神,崇尚倫理,認為世事不過一夢,所以一切要「醒了才算」!舉凡不知夢中身是客的人,有肉無神,他們口中的光宗耀祖,與那些口口聲聲、人言人語的鸚鵡相比,又有多少分別? 什麼又叫「用心」?事實上,真正的用「心」,是一般人不會教、不知道如何教、鸚鵡也學不會的觀念!可以說是無字天書!於此,老朽只能奉勸一句:「自己好好想,不要輕信他人所言!包括老朽之言在內!」 至於「我為何而生?」就容易多了,在身體上,感官是為偵測外界利害訊息而生,有利必趨、有害則避!這種利害早由生存所定調,如同衣食住行;或由生命所安排,是為生育享樂。「生」字指草木之長,億萬年來,未曾止息。人只是承襲了進化的功能,比億萬年前的「老祖宗」多了些「麻煩」而已。 因為麻煩多了,人就要多付出一些,以便解決問題。這種麻煩,就是「漏網」所得,誰教人不「安分」?躲在網中多安全?話說回來,又是誰教造網者輕忽,把網孔造得太大,讓魚兒們「出網」一遊呢?想一想,難道這其中沒有奧妙之處?所謂「用心」,不正是用在這種「奧妙之處」嗎? 道理很簡單,有網必有網眼,否則不能稱之為「網」!有網眼,必有所限之物,其眼之大小,必以其物為限。問題又來了,真有「天網」嗎?當然,有理性就會知道,所謂天網只是一種「規律」。而任何規律,都只能代表大多數,總會有極少數不合規律之現象,是謂「漏網」。 那麼:「我為何而生」的解釋就明白了,有人為了遵循規律而生,於是形成了秩序;有人為破壞規律而生,很可能導致改變。在秩序中,生活容易,任何人只要心安就能理得;而為了破壞規律,必將心存疑慮,萬般不順。當然更多的人,如同大海中的波濤,起起伏伏,不管什麼是什麼! 為什麼呢?宇宙進化的定義就是恒變,恒變也是一種慣性,如果不變,宇宙就沒有進化!那麼人呢?要是不變,定是隻石猴子,不知藏在哪座花果山裡!麻煩呢?大家都沒有,誰管誰是誰?只是,千萬不要誤會,別以為「一死百了」!能了多少也不重要,怕的是麻煩沒了,去處的麻煩更多了! 再談「我該如何覺悟?」這點要看各人的機緣,既來本網,當然有緣,不妨「緣說」。 老朽常談:要判斷,必須具備「立場、目標」。比如說,美國歷史簡短,與中國相比只是青少年。美國人立場鮮明,除了自己就是自我,一切為己!目標則是生存享受,活著就是為了供養五官六識(只是將意識換成性識),快快樂樂做個貴族,即令是具肉體奴隸! 做中國人就難了,由於歷史悠久,在小小的舞台上走馬換將,各式各樣的人物都曾風光過。當新時代到來,中國人看看自己、放眼人家,到底是金髮碧眼養心悅目,連充作案頭都美不勝收!於是乎,打從五四那批新貴開始,國人「百年追風」,直到美人垂暮,在燈光下才看出其皮粗毛孔大,不過如此! 國人開始覺悟有年,只是宇宙進化過程中,心、物二元融會相當於終站,時機不到未能了悟。汝曷不好好想想,人是個「單線思考、主觀掛帥」的機體,所知道的都是「自以為是」!就像前面說的鸚鵡,牠一面說著,一面心裡想(誰知道):「人真笨!我只要開口,就能換來好吃的!」 如果不能突破「客觀思考」(很難!至少老朽知道,鸚鵡不能),人間除了「我」之外,別人也與我一樣(儒家所謂的推己及人)。然後,站在人的立場,把自己所想的問題同樣再體會一遍。進一步,將立場放大,由家人、族人、國人、世界人、生命體、宇宙,不斷地想,想個透徹! 正因為人是「單線思考」,任何人開始思考這麼大的問題時,心思被佔滿,其他一切的「麻煩」都沒有了!宗教就是採用這種策略,獲得了萬眾擁戴。在《宇宙浪子》中,小杏子也是用這一招,令摩爾心服口服的!實際上,當人確能想通客觀真實,人生又還能有什麼問題? 當然,年輕人會成長,成長要付出代價。沒有痛苦,怎知幸福的可貴?不努力追求,人對順手牽來的絕不會珍惜!老夫子說三十而立者,是指人應該有所「覺」了,所立之地,即所覺之真實!在「變數」中,人該扮演的角色是什麼,到時自會知道,安心走下去就是。 本室頂樓的微微花圃,生機勃勃,但令人難解的是,有些作物分明所處的環境雷同(至少沈子為了公平,全力維護)。但是,每株長勢都大有區別,相去不可以同類計!若真要「理性」解釋,唯一的理性是不理性,就是:「各有機緣」。所以,要知道自己該扮演什麼角色,何不騎驢看照本--走著瞧! 結論是:隨緣! |
#9482 留言者:網主 [2009-06-30] |
告網友: 天道酬庸又一章 日前,老朽報導了「枯安鈕夜蛾」事略,頓時,該蛾自以為六法全書通透,五官大人盡識焉! 次晨,沈子衝進斗室,駭曰:「不可思議!本室竟發生蟲蟲大逃亡危機!」 原來,沈子心慈,見該蟲成長不易,擬拘而養之。遂責動畫部,飼以使君子嫩葉,成其夜蛾。 孰料,如今民主蔚為奇觀,自由瘋甚、蟲權痔上。該蟲蟲早辦妥護照,脫獄出困,不知所終! 於焉,動畫部大恐,人人自危。緣該部有老少姑娘四,天不怕、地不怕,只怕蟲蟲滿地爬!職是之故,閤部發動高科技軍警,上天入地,全面搜尋恐怖份子「枯登」!老朽伏櫪,得以免役、囤兵不動,時但聞樓上人馬亂紛紛,然喝聲未起,是知危而未殆! 今晨,沈子來告:「天道酬庸(非勤),勤快的蟲兒入囹圄!」蓋動畫部採用了「嫩葉誘蟲計」,採來使君子嫩葉,遍佈在地。天道酬庸,勤者有勞,人為財縛,蟲受食牽!枯安鈕受不住嫩葉清香,於午夜緩步蠕移,終於被埋伏就地的小李一指成擒,再返看守所焉! 網主人白 |
#9481 留言者:網主 [2009-06-29] |
告網友: 為農至樂,唯謀溫飽不易!沈子等一眾娘子軍,早已曬得五顏六色、頭上戴了阿拉伯神燈中的露眼帽;連日又逢百年一遇的雨澇,為了避免屋頂成為游泳池,個個變身流水鴨!頃有告者,絲瓜、地瓜(沒打錯)、牽牛、使君子、紫藤紛紛攻頂成功。縱相去老遠,亦可見本室所戴綠帽子,我武維揚! 於三十六萬平方公絲的土地上,計有百餘種長年短歲作物,以及植物動物。此外,在溫室效應下,有狂風如吼,更有驟雨如注。眾中年紀最老者,兩億高齡的銀杏,英姿挺拔;而稚春如莧,苗萌即遭滅頂!所幸,寸許小魚滿佈蓮池,且已三代同堂,相處和樂,有食同搶焉! 由於憲法規定,農藥嚴禁,蟲輩聞訊大喜,咸蚱躍三尺、閤宅樂臨!去載秋季,粉虱、蚜蟲為患,沈子依網絡秘方,調配了各式「蟲酖」,殺死了大票嫩苗,也養活了成群蝸牛!繼之,隨著滿園蔥綠,毛毛蟲此起彼落,常時可聞樓上娘子軍威:「又抓到一隻!」 沈子精心設計了一片「使君子長廊」,以竹竿為架、細繩為引,其上君子繁茂,可以遮陽,卻不能躲雨!查廣東人認為「使、死」同音,故稱之為「水君子」。此君係多年生蔓籐,花開甚美,然其葉有毒,僅一種生於高地、名「枯安鈕夜蛾」喜產卵其上。 自有使君子為廊,群綿為蓋、叢蔭搖風,沈子每日逡巡其下,顧盼若臣。因沈子素承「福爾摩斯」之心傳,凡事觀察,無分鉅細。一日,沈子大呼:「使君子有蟲!」老朽問:「何以知之?」沈子指地上一粒粒如芝麻大小之黑點曰:「凡走過處必留痕跡,此乃蟲屎!」 於是,娘子軍如臨大敵,各領配額,依屎索源。又因此蟲厭光,必須半夜佈防,逐籐搜尋。連日來,大眼瞅小眼,纖手翻綠葉,為防君子毒,人手塑膠以套。若問斬獲如何,必獲白眼以對:「有本事自己抓去!」 今日沈子興沖沖捧一盒告予:「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盒中一蟲,色如樹幹,長有八公分(與微苑群花同登貼圖)。 老朽詫曰:「這樣大的蟲居然都看不見?」 沈子曰:「你知道牠躲在哪裡?」 「樹枝後?」 「躲在地下托盤上。」 「怎麼可能?那牠每天上班要爬三公尺籐蔓?」 「是呀!天道酬庸,勤快的蟲兒有葉吃!」 |
#9480 留言者:士心 [2009-06-28] |
主題:借版面回「9476則網友」 朱老師: 抱歉!借版面回「9476則網友」。 致9476則網友: 「學習」在於「立場、目的、方法」六字(請參閱本網資料)。 對於讀智慧學,此等「抽象學問」,建議:除讀書常法外,外加「諸書並置,治其同處」,只因朱先生著作多本,「相同概念」論述也出現在各書中。 |
回應﹕ 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
#9479 留言者:空夫子 [2009-06-21] |
主題:朱老師之預言已逐步成真 請閱下列網站之記事。 http://www.dwnews.com/gb/MainNews/ Opinion/2009_6_19_5_22_39_537.html |
回應﹕ 事實上,這談不上是什麼預言,世事往返剝復,衣裙由齊地而迷你、迷你又齊地,陽光下不過爾爾!多年來,老朽認定子丑而卯,沉陰將散、朝陽待起,舉世文化版塊俱面臨全盤遷移。一朝天子一朝臣,早起的鳥兒有蟲可吃,我輩近水樓台,安能去月日遠哉? 漢字之真實價值,不久可日月天下矣!曩日濟公雲遊至一偏遠鄉村,時世道不靖,人們驚惶難安、閉門不出。一居民問濟公:「大和尚,上天待我等何薄?」 濟公曰:「未知何謂厚薄?」 居民曰:「我等知書達理,卻日日困坐愁城。」 濟公曰:「是認知之薄,雖城牆可破也!」 居民曰:「而鄰村衣鮮食精,歌舞昇平終日。」 濟公曰:「是衣食之厚,取之不難。」 居民曰:「然,和尚有何教我?」 濟公曰:「求仁得仁,若仁者不齒,曷不投奔鄰村?」 居民曰:「驟雨不終朝,某雖愚、固知奢侈難以持久。」 濟公曰:「是矣!君得其厚矣,因未自明,故其薄至薄也!」 |
#9478 留言者:閃電 [2009-06-19] |
主題:關于私心 朱老師,您好!您在著作中多次提到『去除私心』的問題,在下有心學習,但苦于找不到方法,遇事總是私心作怪,先考慮自己的利益。請問老師應該用什麼方法去除私心呢?恭聽教誨。 |
回應﹕ 大哉問!人生唯一的問題,是謂:「若不自私,天誅地滅」!此說對一方碎石、一株小草,當然正確,蓋「自私」者,自存之道也!石之為石、草之為草,係不知除己之外,尚有他石、他草。人若自拘於肉體築就之方寸、自絕於綿綿無盡之宇宙,其「自我」大不過感知所及,遲早不誅亦滅,是惶恐之極矣! 何以謂為「人生唯一之問題」?其實,人只要做一個小小試驗即知端的。此法甚簡,但執行大難,需嚴禁「想及自我」,而人之能忘己者幾乎?苟若人自欺成習,習已為常,此試可免。緣久處魚肉之肆,腥臭難辨;當人連自己都分不清楚、失去了判斷是非能力,其與石草相差不遠矣! 因此,先決條件,要能控制自己,力求避免思及「任何與己相關之事物」。 如人能在十分鐘之內,物我皆忘,遨遊天地之上,斯人私心已去! 如人能在十分鐘之內,物我不離,但兢兢業業,力保不失,成仙有望! 如人事事沾惹、我我不離,豈非全是「問題」? 所謂「問題」者,需「問」之「題」也!人無法自解、必須求教他人者!大自然因因果果,億萬年來無不爽然,天所誅、地所滅者,時至必臨、洵依自然!有人求免於天誅地滅,一反自然,其有解乎?苟無解,何以聞問?古往今來,剝復生滅,豈非盡屬公公私私? 老朽以「去除私心」為目標,係因悟及人生遭遇,一本自然。由於自我需求作祟,煩惱不止,若能摒除一己私心,自可與宇宙同在也。經過數十年之努力,今「小私已泯、大私尚存」。活著只緣責任未了,待蠟燭成灰,一縷青煙自將順天之誅、與地共滅,於斯道上已無自私自利之輩矣! 練習之法無他,試著不想「與己相關之事物」+恒心!恒心!恒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