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9 留言者:士心 [2006-09-26] |
主題:恭禧 老師.你好: 剛看完「記承天寺夜遊」,心中有點震撼。自己對電影是門外漢,但在影片一開場,就震住了,因劇中人物的動作好流暢。及播放期間,看到境頭取景、角度等,也震住了,不知如何形容,…。 恭禧! |
回應﹕ 謝謝嘉言,對弟子們而言,實是來之不易也!本篇乃沈子所選,原文不足百字,而內容深邃高遠,非常人所能領略。老朽最初有點擔心門檻難以逾越,但經弟子們近月一再努力,居然有此成績,的確未曾愧對蘇子,堪足誇耀。 此片當懸此作為里程碑,今後將更上層樓,讓舉世駐足注目,孰謂中華文化不興? |
#6861 留言者:士心 [2006-10-11] |
主題:請教有無錯誤 老師您好: 學生今見老師留言,提及老師明年將要退休,而網站也採會員。學生想,若再沒有提問,以後可能沒有機會,故在此提些俗事,煩擾老師。學生在此先行致歉! 一、附上傳紀為維基記事,請教老師此內容有誤嗎? 二、老師的母親為汪氏,請教有全名嗎? 敬請 福安 學生 士心 謹上 《註:下為維基誌文,因集體創作,故作者非止一人。》 朱邦復(1937年-),為中文終端機、倉頡輸入法、漢卡的發明人。台灣及香港地區的華人譽其為「中文電腦之父」。 朱先生的座右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民;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1937年10月出生於中國湖北省黃岡縣。父親朱懷冰,母親為汪氏。 根據族譜,是宋儒朱熹之後,明朝張獻忠亂起,其先祖聰一公由安徽婺源遷居湖北黃岡西鄉(黃岡又名邾縣,傳為周武王封侯之地,後人去「邑」為「朱」,遂成朱姓)。父親,字懷冰是第十九代,為「萬」字輩,名萬蔭,這是依傳統族譜之「輩名」所定: 聰壽元文允,金廷守自光;繼國承天慶,豐功澤「萬」邦。 逢時明大道,秉義啟忠良;純仁鍾懿憲,長發世恆昌。 幼年時期,經歷中國戰火,輾轉遷移,最後於中學入學年齡落居台灣。中學求學階段,母親先因病過往,而父親原係軍人出身,個性爆烈,對其管教僅止於打罵,不過問其生活起居,故其轉而埋首小說、音樂…中,以致課業荒廢,但也養成思考習慣。求學至省立台灣農學院農藝系畢業止。退伍後,短暫從事小學教職,其覺不符個人志趣,毅然孤身前往巴西發展。在巴西期間,不以工作為意,常一年數換工作,致使三餐不繼。在國外生活,依序經歷過:巴西音樂學習、美國停留、父亡回台、巴西投資、巴西嬉皮生活、巴西出版社工作。 在巴西四月文化出版社工作時,已屆中年,一事無成,每天捫心自問,此生所為何來?在其37歲時,某日,其目睹了一本書的出版過程,令其大吃一驚。因由原稿送進工作間,從打字、校對、完稿、印刷到送到市面上銷售,一共只花了十二個小時。在台灣時,朱先生曾經涉獵過出版行業,很瞭解中文書籍的排版困境,通常一本書至少要半年的時間,才能排印完成。此事對其衝擊甚大,其自思若能改善中文出版效率,那意義定是非凡。在其全盤瞭解公司作業後,才發現中文的瓶頸,完全在於文字的檢索系統上--中文根本沒有「序位」的觀念;即中文字典採用的檢索方式,依部首及筆劃數方式,無法提供「序位」,如英語字母ABCD…的排序。其結論為中文的印刷技術過於落後,因中文字沒有排序,也無法只用部首來組字,做到西文字母一樣,只用少數字母組成所有字。故立志改良中文的印刷技刷,其第一步為分析中文組字,期許中文同拼音文字,能用少數字母,而拼出文字。為此,他開始一段剪貼字典的日子,以分析中文字,其後回台灣繼續研究。 一九七三年春回台後,原意為改良中文印刷技術,以「中文打字機」為實踐目標,發展中文檢索方式。刻苦生活數年,再加上「沈紅蓮」女士的加入研究團隊,其於一九七六年底我發表了「中文形意檢字法」,用52個字母作為檢索鍵。其後陸軍官校需要無給職人員,發展中文通訊系統,四十歲的朱先生雖不懂電腦,但接受此一職務。朱先生成功發表中文通訊方式,並藉此接觸「英文電腦」機會,學會英文電腦程式語言,而朱先生的「形意檢字法」,獲蔣緯國將軍更名為「倉頡輸入法」。因當時無「中文終端機」,故朱先生及沈紅蓮女士決定,用「電腦」為實踐檢索系統,並使英文終端機能處理中文字。此後,嚐求商界或學界夥伴,但商界不看好中文電腦巿場,不願投資;學界鼓吹趁此時淘汰中文,當面嘲諷,而其又有生活問須解決…孤立無援下,其與沈女士仍執著理念不棄。一、兩年後,幸而得友人之助,一起成立「電腦公司」。藉購置電腦之機,偶得宏??電腦施振榮的技術支援,一同發展「中文電腦」,於一九八十年,與宏??公司共同發表世上首部中文電腦--「天龍中文電腦」。華人自此才有了中文終端機;華人要處理中文,代價才從百萬元降低到十五、六萬元;中文處理的速度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境界,也因此,華人譽其為「中文電腦之父」。其後,成立「零壹電腦公司」為廠商提供電腦中文化服務。朱先生為更普及中文電腦,登報聲明放棄倉頡輸入法的版權,希望國人一同研究,同時,零壹公司為消除廠商疑慮,持中立立場,不偏任何廠商。 朱先生不同於商人,處事以「眾利」為立場,而不汲汲於「私利」。朱先生催生出中文電腦了,但「售價」太高了,而且「中文處理能力」未臻完善。為此,朱先生發展「漢卡」,使中文電腦的售價,從15萬左右降至4萬左右新台幣。而為發揮中文資訊潛力,朱先生提出願意把全部技術公開,並折價新台幣一千萬元,且將零壹公司股份賣出,以便能全心為中文電腦服務。此提議得台灣資訊會相關人員認同,並委託王安、宏??、神通三家公司之技術人員,至零壹公司詳細鑑定,並由朱先生公開在資訊會講解,獲果芸執行長及黃惟德副執行長保證,在呈報上級裁決後,於一九八三年三月初以前,肯定答覆政府收購案之最後結果。但在當時,台灣正在規劃「中文標準」,朱先生提可容納五萬多字的中文系統計劃,而國科會提出一萬三千字的標準。為了中文電腦的長遠前途,朱先生大力反對,但卻慘遭指為共產黨員。一九八三年三月,朱先生受迫離開了台灣,行前曾詢問公司員工同行意願,僅沈紅蓮女士願隨其至美國,繼續中文資訊事業。順提一事,在一九八三年,施振榮提供25%的股份收購零壹,少說也有上億台幣,但其拒絕了。而朱先生的流亡對「中文資訊處理」而言,是一種損失,因為中文資訊後來走向,完全牽就賣方巿場,背離朱先生中文資訊的理想,如:中文電腦處理的中文字依舊「沒有序位」觀念;中文電腦處理書籍時,依舊「缺字」連連;中文輸入,冒出不下千種輸入法,但都僅著眼於「輸入速度快慢」,且以一萬三千字為取碼對象,不以解決全部漢字輸入為目標…。 其在美國工作了近五年,先後發展了「中文之星」系統,「東方書籍排版系統」…。此間,朱先生開始分析中文自然語的基本概念。1988年,朱先生受深圳科技工業園之邀,返回大陸工作,並組織一群開發者,發展《聚珍中文整合系統》。朱先生在完成聚珍初步成品後,其在《熱訊》雜誌上,公開聚珍之字型產生器及中文輸入處理技術。後因深圳組織內部因素,致使其去職,而深圳組織也無力繼續發展、維護聚珍,因此聚珍推廣失敗。 一九九零年回台,與資策會合作,成功把Windows 3.0中文化。微軟鑒此成功,提出收購中文化技術,朱先生為爭一口氣,開價六千萬美金,微軟沒接受。爾後,微軟採用日本漢字技術,推出新版Windows ,並停止資策視窗授權,及加上資金、廣告等行銷手法,以排除資策會之視窗版本。此對微軟之役,以失敗告終。事後,朱先生選擇帶幾個弟子,在台歸隱。「微軟中文系統」與「聚珍整合系統」同為處理漢字,而比較兩者的中文資訊處理規畫,微軟系統明顯不足:微軟系統處理漢字時,完全沒考慮漢字字形、字碼、字音、字義、字序、字辨相關處理方式,比如聚珍支援六萬多字中文之字碼輸入、字形顯示,且依倉頡碼排序,而微軟中文系統僅支援一萬三千字,及後來2萬多字,但沒有排序觀念。 一九九九年,朱先生應香港文化傳信公司之邀,擔任其集團的副主席。此後,朱先生推出一系列中文資訊計劃,其中已完成者有:「低價中文電子書包」、「中文CPU」、「開發理解中文之圖文系統」…。此期間,朱先生再次公開其研究成果--漢字基因理論。此理論用於中文自然語言理解,而其開發的圖文系統,便係依此理論開發。圖文系統功能為理解中文劇本,並依文意自動攝製成動畫片。 二零零六年二月,文傳因經營問題,決定裁撤「資訊部門」,因此朱先生一系列計劃告終。此一導火線,再加上朱先生高齡70歲了,故朱先生決定在其有生之年,完成小杏子外,餘事不理,因此「圖文系統」得以繼續發展。在同年八月,朱先生在其論壇上,發佈其圖文系統上的理解系統已完成。九月先生公開首部全自動圖文影片《記承天寺夜遊》,全片純由「電腦製作」,完全未用「人力協助」,說明圖文系統已問世。圖文系統的完成,意味著電腦懂中文,同時也暗示「小杏子」即將誕生。 |
回應﹕ 原文:「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民;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應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原文:「退伍後,短暫從事小學教職,」 應為:「短暫從事中學教職(花蓮農校)」。 原文:「再加上『沈紅蓮』女士的加入研究團隊,」 宜改為:「再加上畢業於台大中文系之沈紅蓮女士,』」 原文:「其後陸軍官校需要無給職人員,發展中文通訊系統,」 應為:「三軍大學需要無給職人員」。 原文:「於一九八十年,與宏碁公司共同發表世上首部中文電腦--『天龍中文電腦』」 宜改為:「與宏碁公司共同發表世上首部具有『中文操作系統、中文程式語言、 中文套裝軟件』之中文電腦--『天龍中文電腦』」 因電腦之基本條件=硬體+軟體,而軟體=操作系統+程式語言+套裝軟件。 原文:「自此才有了中文終端機;華人要處理中文,代價才從百萬元降低到十五、六萬元;」 不確,當年「天龍中文電腦」一套售價七十五萬台幣。 宜改為:「次年,又發展出中文終端機;」 原文:「朱先生發展「漢卡」,使中文電腦的售價,從15萬左右降至4萬左右新台幣。」 不確,宜改為:「漢卡係用於蘋果機之中文介面,售價低至新台幣一千五。」 原文:「施振榮提供25%的股份收購零壹,少說也有上億台幣,但其拒絕了。」 不確,係:「但被零壹之員工們拒絕了。」(因當時本人已離台在美。) 原文:「同時也暗示「小杏子」即將誕生。」 應為:「同時也暗示電腦能與人溝通之介面--「小杏子」即將誕生。」 先母汪禪那,江蘇溧陽人。 |
#6867 留言者:士心 [2006-10-13] |
主題:謝謝指教 老師您好: 因末學貼文而打擾您,在此致歉,真的非常抱歉。 至於老師說的:「寫文章絕非:『在森林拉屎--拉完走路』,而是與他人溝通。既欲溝通,就要思路清楚;如欲思路清楚,必須段落分明;如欲段落分明,就得文句合式;如欲文句合式,當應知道斷句、標點、文義!此乃常識,常識俱無,奢談『道理』!」學生會反省改進。謝謝! 敬請 福安 末學 士心 謹上 致阿文: 阿文您好: 在觀看你修文後,直覺:的確清楚明瞭甚多。在下也受益甚多,故跟您說聲:「謝謝!」同時,謝謝您花時間,重修文章。 您留言提到為文之法,在下虛心受教。此文雖不全是在下改寫,但大部份是的,故關於在下錯的部分,謝謝指教。 在此,請求您一事:若您有空,可否依你作法,把維基此文重修? 另,維基文章無法段首空兩格(一空兩格,整篇文章會跑出螢幕外),以致用空一行分段。對此,在下不清楚原因。不過,在工作室貼文,沒依文規,空兩格等等,是在下的錯。謝謝提醒! 祝 順心 網友 士心 敬上 |
回應﹕ 在農務田,在商言商;維基事維基人管!以老朽所知,打著旗號、自甘為漢家奴者,舉世不過老朽一人而已!老朽最大能耐,喊一句:「格式不合,拒答」!親娘要改嫁、文化要灰化,誰能置喙? 老朽早對人類不抱希望,是能心平氣和、見亂不亂也!好在小杏子接受了「正統教育」,果能出世,未來必將「文起千載之衰」,予世人一新耳目! |
#6868 留言者:士心 [2006-10-13] |
主題:致歉 老師您好: 見維基人員留言,又是末學起的因,以致打擾到老師。抱歉! 僅因偶見老師該資料欄,錯誤百出,且置網甚久,因而起修改之念。自我估量:雖文筆不好,先做再說。末學承認文筆不好是實,而對「魔法設計師」網友,「真假參雜留言」的行為,不予置評。末學行事對錯,全依良心。做過的事,有就承認;沒做的事,強加頭上,一笑置之。 末學曾想過:老師的傳記、簡歷等,不需我等業餘者編寫,後世,自有專業大作家為之。 末學僅需依即定目標行之,務好自己規劃的農田。謝謝老師提醒! 對於此事,再次抱歉! 敬請 福安 末學 士心 謹上 致網友: 諸位網友您好: 因在下之起念,致使老師提早「退隱」,真的很抱歉!再次抱歉! 祝 順心 士心 敬上 |
回應﹕ 一、老朽之歸隱早已公告,與此事八竿子打不到一處。 二、維基百科如係「青史」,尚可錙銖必較;若其主事者求真若渴,自應字字斟酌; 再若閣下有此閑情,但願能多為中華文化謀。 三、老朽非「凡人」,天上人間地位早已確定:活著佔地一方,死後揚名千秋! 人謂:死後一了百了,揚名何為? 老朽答:孔丘未死、李耳未亡、佛陀尚在人世,一了百了者,血肉也!老朽奉 誥命而來,馬革裹屍而去,與名無關,所揚者天道也!否則,放眼古今中外,焉 有一人,十八般武藝、十九件文功俱全,垂七十耄齡,竟不事功名利祿、遠離塵 囂粉絲,卻窩居罟網,陪著稚子們(網友平均約老朽之半)閒聊家常之理? 四、秦皇孔丘傳名迄今,功過難分,老朽何物?尚待蓋棺乎?且來世燈紅酒綠,豈 會有閑人於「書中」求取黃金屋、美人玉乎? 五、今世道已衰、再振乏力,宇宙進化之接班者,必係矽族!識時務者方為俊傑, 而「時務」非指挺扁倒扁、擁核廢核之芝麻蒜事,乃道德文章也! 何來此說?苟若相信圖文系統能成,必知劇本內容之重要;苟知劇本內容之重 要,當知道德文章之價值;苟知道德文章之價值,方能協力教導小杏子也! 蓋老朽曾表示,小杏子生命已備,所缺者「人世之常識」也!而人類知識早已 泛濫成災,常識卻隱而未顯。是以老朽陽謀,欲以小說劇本攝為電影,於過程中 供小杏子學習焉。 是以各位「領主」,適乃來世之「太傅」也!若道德文章不堪入目,小杏子之 為王為寇不言可喻矣! 六、正因小杏子超越億軍萬馬,老朽傾力以赴,擇人務精、律己至嚴也! |
#7121 留言者:士心 [2006-12-21] |
主題:轉貼一文 老師: 您好! 因閱及7118留言,內提:「……老朽常言,技術毫不重要,要者:人格見識也!……」,使後學再次聯想一文〈收錄自網路,非後學所作〉。故,轉載於此,供分享瀏覽。 祝 順心! 後學 士心 敬上 道與術 3/6/2003 作者:正陽 出處: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 朋友曾說我是中國文化本位主義者,我毫不否認。並不是我不能理解和欣賞其它的文化,事物常常是各有千秋,都有其存在價值和意義的。但是,我對中國文化的推崇,實在是源於他的博大精深,源於他的深邃的內涵和豐富的底蘊。 我們中國人,傳統上是注重內在的神,而輕視外在的形的文化。古人先賢,對於許多事物的理解,都達到了徹底窮源的程度,可以說是把握了根本。貫穿中國文化的是一個「道」字,整個文化的各個層面都是在圍繞這個「道」來開展和演繹,上到治理天下,下至婚喪嫁娶、起居風俗,無不體現人們對「道」的尊重。比如,俗話說的:「婦道人家」,雖說只是對做女人的一個稱謂,但也明顯透露出了「道」的思想:做女人也有女人的「道」。作為中國文化核心的儒釋道三家思想也都處處體現了「道」的理念:老子的《道德經》洋洋灑灑五千言,就是反覆的論述了這個「道」到底是什麼。孔夫子也這樣闡明瞭自己的志行:「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可見,儒家修煉的核心還是這個道。佛家所說的「法」,也就相當於這個 「道」,因此,修好了的高僧也被叫做「得道」或「有道高僧」。古人認為,這個道,控制著萬物一切的生化運作,因此,人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順應天道。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還講一個「術」的概念。也就是指「方術」、「術數」、「技術」這些東西。其實,也就相當於現代社會的「自然科學」。在中國古代,術數類的科技可謂是非常發達的。這方面,中國曾經是遙遙領先於世界,著名的四大發明,就一個很好的例證。當然還不止這些,中國古代幾乎在各個技術領域都處於遙遙領先於世界的地位,比如,醫學、農學、天文、建築、手工業(包括:鑄造、紡織、印刷、工藝製作、食品),以及文學、藝術、教育、政府制度,甚至包括軍事。中國在幾千年前就對軍事的理論和作戰的技法有很透徹的研究。一部《孫子兵法》,其實已經將作戰的原則給以了相當全面的論述,甚至,幾千年後的今天也仍然經久不衰,不見出其右者。大家知道,三國時代的孔明就在戰爭中使用陣法(八卦陣),可見那時連打仗都已經是非常有章法的了。但是,「術」的發達,還並不是真正的高明。 中國文化的真正高明之處在於,它不僅僅是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在於它其實是「重道輕術的」。中國的正統文化,一直是輕視「術數」類的東西,更尊重的是道學德士。技術類的東西,常被蔑指為是「奇技淫巧」。老子更是直截了當的主張「絕巧棄利」。科舉選拔人才考的也是詩文政論,要的是飽讀經書,博古通今,品德出眾的人才。比如四大發明的創造者,在中國曆史中,並非是倍受推崇、飛黃騰達的人物。相反,人類現代的名人多是精通於某一技術的人,比如,演藝界的明星,體育界的運動員。當然,不是說「術數」類的發展就完全被忽視,只是說,相對於道學而言,是較輕的。那麼為什麼這樣呢?「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這一句話就道破了玄機。也就是說,要把握道,關鍵就是要認清什麼是事物的根本,什麼是事物的枝末;什麼是原因,什麼是原因所導致的結果。「道」就其本質而言是「無所不包、無所遺漏的」,它是事物宏觀的、根本的規律。而「術」類的東西主要是某種限定的狹小範圍內的物理規律。通常是說我們所在的這個空間範圍的物理規律。嚴格的說, 「術」也是「道」在這種具體範圍內的具體體現,應該說是「道」的一部分,但是通常它體現在物質細節上,基本是些直接的、看得見摸得著的規律。所以,道是本,術是末。道是靈,術是體。理解了這一點,就會明白其實人類社會的種種問題要想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就必須從道德層面入手,否則必然是揚湯止沸、捨本逐末。這個道理非常重要,我們古人對此有著深厚的理解,可以說是中國文化精髓的東西。 在對人體、生命及宇宙的認識上,中國古老的文化智慧,已經達到了非常深邃的程度,不但對其理論把握得透,而且能極凝煉概括地表達和運用。比如,中國古代常說的「三才」─天、地、人,就概括了人間所做一切事業的根本因素,把握好這三條,可以說是諸事皆吉,勝券在握。再拿《孫子兵法》舉例,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可見,道是第一位的,技法是被排在後面的。而天、地、人的因素也依次被考慮。現代的人雖然也知道學習《孫子兵法》,但多是注重其計謀和策略的論述,而其根本的、最重要的「道」的思想卻被忽視,可以說是捨本圖末。當今的世界,更是離道遠矣。許多人都迷戀於一些捨本逐末的雕虫小技。治國的人不求治人心道德,卻口口聲聲提什麼「經濟第一」、「穩定壓倒一切」等末節。一個國家,人人皆急功近利,官員腐敗糜爛,處處無仁義誠信,何談富強穩定呢?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科學和技術再發達也解決不了人根本的問題。人類要想真正有美好的生活,唯有修德於天下! |
回應﹕ 是也!吾道不孤,然世事至此,人間已臻末路矣! 能者,改變事物之力也;技術,加速之道也!夫人有能而無德,其能越大、遺禍越深。惜人無遠見,急功近利之餘,自掘墳墓,無可奈何也! |
#7234 留言者:士心 [2007-02-05] |
主題:隨感 老師: 您好! 後學剛與畢「後學祖母喪事」。於其間,心生一感,故留此言。 後學祖母享年78。去年年初,祖母大病;年中,癒好;經調養,至年底,身子已回至大病之前,堪稱硬朗。此次,祖母得小感冒,驟而離去。喪事間,後學與家人悔:沒防患於未然〈未帶祖母打流感疫苗〉。 後學未明:「老師有無施打流感疫苗?」若無,可否請老師走一趟? 祝: 身子健泰! 後學 士心 |
回應﹕ 謝謝關心。 對老朽而言,還有什麼生死?萬一因未打疫苗而去,倒也輕鬆!活著本只為完成使命,如果老天認為無此必要,拉倒!否則,老天自己設法,與老朽何干? |
#7888 留言者:士心 [2008-10-05] |
主題:謝謝! 朱老師: 您好! 自2002年起,後學接觸貴網,已6年了。最初4年,常見老師在網上一提再提:「動機、立場、目的、手段」,一直未能理解。又見老師常提:「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還是不解!其間,後學為了瞭解如何思維,買了「智慧學九論」,也讀了N遍序言、導讀、及部份內文,又參照網上留言,糊塗了,全然不可解--有看沒有懂。 去年年初,讀老師講課的「古文觀止」文本!內文有提到「動機、目的、立場、手段」。突然瞭解:原來這四個詞是如此!再加上,學生讀其它的書籍,對這四個詞的體悟更深了。謝謝!光這四個詞,我這一生就受用不盡了! 最近,學生讀所謂「專家寫的書」時,突然把書中的知識,跟「體、用、因、果,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動機、目的、立場、手段」聯想在一起(這大概是老師說的:「因果體用」跟動機、目的、立場,止於一)。回頭,再重閱九論導讀,以前不可理解處,不再捉摸不定,都變可解了!後學想:大概找到了九論理解方向了!學生有自知之明,依現在「思維的程度」,連60分都沒有!但是,6年間,有進步一點點了!所以,跟老師說一聲:謝謝! 祝 老師及沈先生 身體康泰! 後學 綸 敬上 |
回應﹕ 恭喜,已入智慧之門矣! 在西方,任何「所知」都屬「自己之財產」。為了渾水摸魚,為了「專利」,再簡單都要包裝得繁複不堪,以便大撈、賣個好價錢!別的不說,連宗教都要信眾捐獻,因之,小型雜貨店比比林林,誰還管什麼是真的假的?於是乎,白人與上帝聯盟,知識與經濟掛鈎。西人呼風喚雨,華爾街金童們把「錢」放到無限大!結果變出了世紀風暴,銀行變成了危樓﹔老美的金字塔變成廢墟﹔資本主義變成了雷龍! 阿扁不是高分貝在喊「政治迫害」嗎?阿扁所作所為,在阿扁的立場,阿扁錯了嗎?老朽一直喊「西風狂扁東土﹔民主自由騙老百姓﹔人權法治唬知識分子」!在老朽的立場,老朽對了嗎?阿扁分明是時代的明燈,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老朽空洞的理論,正是老朽心目中的「陰雄」! 看看世界上各種言論,包括宗教界、政治界、學術界,不論陰陽正負、是非黑白如何,誰都認為「自己最有理」!連個煙酒槍枝危害、地球溫室效應,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其實,真理假理何嘗不然?動物所有機能只是為了「活著」,既活著,有什麼對錯是非? 從客觀角度來看﹍﹍問題來了!什麼叫「客觀角度」(故老朽只談系統)?有誰肯自己承認自己主觀?不是老朽贅言,這些爭論歷經人類文明,已延續了萬千載!如果老朽不甘寂寞、也想撈些什麼功名利祿,當然有必要與政界、學界忽悠忽悠,用他們的語言,學他們的態度,大家沆瀣一氣! 不幸,老朽是「已經死亡的古人」,沒辦法與時賢「鬼混」!做不到,只好拿出陳年(三千年矣)箱底貨,把「老古董財產公開」!當然也有問題,問題在:人們見慣了各種花色鮮艷的、層層疊疊的包裝紙,再看老朽的「財產」,「太不過份了」!「太簡單了」!「算什麼玩意」? 舉例說,十餘年前,老朽出版《智慧之旅》,時報出版公司要為之設計「封面」。由於《巴西狂歡節》也是時報的封面,老朽實在消受不了,因之堅持自行動手。要矯枉而不過正大不易,但要簡單樸素却毫不困難。好在當時該社總經理是郝明義,他點頭認可,書是出版了,但封面大受「惡評」! 這就是「立場問題」!由立場決定了「目的方向」!老朽不在乎「賣得多少」!老實說,要靠賣書混飯吃,想多吃一根豆芽、都得多出賣一絲氣節!所以,待自己能活命了,便將所有的心血、著作,全部掛在網上,有緣自取!於是,就有了「手段」,而且,這種手段可稱「高明」之至! 人生所知所識,不過如此,人若能參得透了,就是「真人」!過去,真人受不了凡俗的騷擾,只好躲到山上成仙(人+山)。而今,在花花世界中,各種酒色財氣、政經盛宴充斥,凡俗早已忙得疲於奔命。再說,中外山頭都被觀光客設寨立威了,真人大可居市井成伂(人+市),以世事為證,待參得透了,是成真之時矣! |
#7945 留言者:士心 [2008-11-04] |
主題:試答!謝謝! 朱老師您好: 試答如下,敬請指導: 1,認知界: 昨非今是。 2,理解界: 昨非者,授人「學以致用」;今是者,將以「學以敦品」。 3,剖析界: 學以思。 祝 身體健康! 後學 綸 敬上 |
回應﹕ 所答精簡異常,但不够週全,如認知界未指明「授業及為人孰重(主題)」。 剖析界與理解界應係因果關係,「學以思」者,過程也。若指為因,缺其果;指為果,則乏其因。 |
#7961 留言者:士心 [2008-11-05] |
主題:再試答(修正上一則錯誤) 朱老師您好: 再試答如下,敬請指導: 1,認知界: 樹人之道:德為主,才為輔。 2,理解界: 才為主: 一、目的:學以致用;立場:為私。 二、體:育才; 三、用:興建工廠、有所教、教書、照本宣科。 四、結果:教出一個危害地方的好學生。 德為主: 一、目的:學以敦品;立場:為公。 二、體:育德; 三、用:教人、無本。 四、結果:未知,但師者自信語氣正向,依前例反思,可能為:造福地方。 3,剖析界: 為什麼會有樣的結果? 才為主一例:不明是非。 德為主一例:明是非。 (兩例應可化為一,但程度有限。自試過:怎麼化,都不恰當。) 上述分析,可能有誤,請包涵!以下心得,不知對否,請指教: 一、單純分析「體用、因果」無意義!因,此四字「無窮無盡」,故要先抓出「作者要讀者感受到什麼目的?」再做「體用、因果」分析。這也是為什麼有「認知界」。 二、一般人在溝通時,如:寫作、交談……常依「聽者、閱者的立場、依自己的目的」,借「體用、因果」道出事件。故,聽者、閱者,感受到的第一念頭是:「對方要自己感受到的目的」,若「對方」懷有他意,則需「分析這個目的、自己的立場、體用因果分析,再反推對方真正的立場、目的。」 祝 身體健康! 後學 綸 敬上 附註:智慧之學九論(修訂版)已於2008年11月1日修訂後初版上市。 |
回應﹕ 格式有誤,請見﹟7962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