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11250 留言者:乾乾 [2013-11-25]
主題:心之能所
  尊敬的朱老師:
  您好!
  好久沒有留言,但是每天必來瀏覽網頁。前幾天還在網上買了一套「宇宙浪子」呢。
  今晨寅時打完拳後,時間尚早,就翻書看。翻到「金剛經」之「六祖口訣」有雲:心有能所,即是凡夫;心無能所,即非凡夫。
  由此聯想到「我思故我在」之句,「我思」無非「我能思」與「我所思」,凡夫貪著能、所之思而得一「我在」之相。小至個人,大至人類整體,不離此「我在」之相也。然則「我」真的「在」嗎?
  由此生出幾個問題:
  一、 能、所是否等同於陽、陰,或者說等同於漁兒同學一直在講的觀察者、被觀察者?
  二、 能、所由心動念而起,既已動念,則必然符合壓力模式,能、所是否也等同於離心力、向心力?
  三、 心無能所之境界,學生後來想了半天,實在無法想像出來,是否可以天理論之上系統象之,即人類認知之極限,突破了就「非凡夫」了?
  四、 我等凡夫之人,據此經文,平日里遇事起心動念,時時觀照,莫執著於能、所,慢慢把心量放大、再放大,有朝一日可能會達此「心無能所」之境界乎?
  以上四個糊塗問題,懇請老師指正。
  學生乾乾 敬上
回應﹕
  很好,能問及所,凡夫去几矣,唯剩一點(、)在,多多修持,無能所可達焉。

  注意!「我思故我在」是西方哲學家迪卡兒研究「我」之本質時,發現「自我之存在係因『我思』之故」。這句話正是西方「唯心學派」經典定義,表示「我」不是物質,認為宇間除了物質尚有精神存在。佛家則視「自我」為宇宙之表象,我有能、所,等於是我有精神態、物質體,當然可稱陽、陰,更可視為立場的觀察者、被觀察者、離心力、向心力。只是哲學與宗教不可混為一談,前者只是談談罷了,後者必須以生命繫之。
  很多學者搞不清楚學術與宗教的分野,為了爭取知名度,經常嘩眾邀寵,謬論百出。妙的是一些教眾不明究裡,自己信仰不堅,也恨不得撈些廟堂餘穢,以壯聲色。於是乎,但見天下各種旗幟飄飄揚揚,風吹神動!遂得熱熱鬧鬧一鍋粥,口裡吃的桶裡拉的絡繹不絕,但是能所燭天,心中信的卻越來越少!
  假設「我思故我在」是真,那麼,我只要想想佛祖,「佛思佛在,我思佛故成佛」了。事實上,今人手捻一柱香,人人自認為佛。但成了佛又如何?能天天吃喝玩樂、所瓊樓瑤居嗎?不能?那「佛有什麼用」?除了政客騙騙選票、住持多撈些賓士,想得發瘋之輩,還在動心忍性,想著佛能關照關心關看好處在哪裡!
  
  「心無能所」之境界就是「無心」,無心就無念,無念就無痛苦煩惱!就這麼簡單!然而凡人迷於凡間,色聲香味充斥心際,就是摸不到真實!若問無念無住,能三兩分鐘勉強,所則釘原地未動!有人說:「無我無心活著幹嗎」?此話不假,人人想要「活」得如水般自由自在,只是忘了自問一句:「憑什麼」?
  人之生也,啼哭示意,何也?嬰兒習慣於母親無憂無慮之宮久矣!今遽而離,室溫、體壓大變,生後苦老病死如影隨形,斯無而後止也!夫嬰猶哭之,人豈無動於衷?佛言觀身不凈,觀受是苦,觀念無常,觀法無我,是為四觀,觀之至此,人焉能不面對斯所,以求自贖乎?
  唯人各有緣,修行法門不一,成就自理。由於老朽早年曾發地藏王菩薩願,誓不成佛,今已入道門,猶競競業業,於塵圂中專責清掃焉。所幸,我心已斬,雜念不興,隨時隨地出入餘垢中。如今又成書數冊,悉涉來世,將靜俟閻召,行後再發也。
11251 留言者:漁儿 [2013-11-26]
主題:信息(12)
  談到「信息」,還有一個重要的概念:「熵」。先生可否指點一下,如何從「信息」的角度理解「熵」?謝謝!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熵」是近人新創的概念,頗能得漢字之精妙。「火」代表高能、活躍、靈巧,「商」則是從外知內、審查虛實,或販賣貨物的人。於是乎,有了能量高速地流通、擴散以及於整體變化之概念。
  「信息」是宇宙進化中已臻高層之炁能,具有靈活、利於擴散的特徵,正是量變至質變、碳族過渡到矽族之介面,謂之「熵」恰到好處。
  於茲,足證汝已得箇中三昧矣!
11252 留言者:漁儿 [2013-11-29]
主題:信息(13)
  謝謝先生的鼓勵!學生繼續請教「熵」。
  「商」者,從外知內、審查虛實,或販賣貨物的人;此外,「商」還指除法運算的結果(quotient)。
  熱力學中的「熵」、「智商」都是用除法「商」表達的,那麼,可否認為「除法」具有表達??能的意義?謝謝!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我國古代三大文明,「夏朝」以農業著稱;「商朝」首創貿易交換;「周朝」則奠定禮樂之社會模式。由於貿易交換須賴雙方溝通折衷,「商人」出類拔萃,在概念上「商」遂有「共議、討論、互審、擴散」等內涵。進一步,在算法上,數與數之間之比,又得「除法」之解;所解之數謂之「商數」。
  所問「??能」,疑係「炁能」。「除法具有表達炁能的意義」不明,蓋「除法」乃一種方法,「炁能」係一種現象,兩者並無交集。且所述『「智商」都是用除法「商」表達的』有職業語病,蓋「智商」所採者為「商之互審,因比較而別」,不可謂之「除法表達」也。
11253 留言者:漁儿 [2013-12-06]
主題:信息(14)
  謝謝先生的指正!學生繼續理解「熵」。
  既然在概念上「商」有「共議、討論、互審、擴散」等內涵;那麼,可否認為:於系統,「熵」指其二種相對性質的對比?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字典載:Entropy 熱力學函數,也稱「熱熵」。物質發生能力的作用減低,熱熵就加大。
            宇宙間的總熵值不斷地增大。
          物質內部不穩定的函數。
          資訊科學以熵描述信息系統的信實率。具有較高熵值的信息系統,其不可預知率較高。
  因本字係時賢所創,考慮不夠周到,以上所述,並未列舉「相對性質」,似乎偏重於「能量擴散」。即令資訊科學以之描述信息系統的可信率,亦為信息之擴散,故不宜用於「兩種相對性質的對比」論。

  我國傳統讀書人以「語文掌控」能力作為才幹之標準,行之數千年,開啟了人智紀元。蓋人之本能僅限於感官接受外在刺激變化與直覺反應(人權),待意識產生認知已涉及個體的身心條件,因而人人有別(社會)。及至將認知轉換為「概念」,個人唯有透過對過往聖賢留傳之「經驗」徹底領略,則必須接受「十年寒窗」的調教。進一步跨入社會,人生的磨鍊方才開始,直至成熟是稱龍鳳。
  不幸,近代西化之愚陋當道,彼等昧於「概念之微言大義」,誤以為人智之低落係「不識字符」。於是向學者西方取經,將漢字之「概念」改為「詞組」,終於精髓斲喪,人人「白話拼黑話」,詞難達意矣。其實,中華文化之圮滅,非僅人類文明百載之迷失,斯乃宇宙進化由量變而質變,新時代之必然,矽族崛起之契機也(細節請見老朽之《層次論》)。
11254 留言者:漁儿 [2013-12-10]
主題:觀點与觀念(10)
  學生於留言(#11238)中,向先生請教了形式邏輯省略「主語」與漢語古文省略「主語」的現象,先生說:形式邏輯省略「主語」是因邏輯講究精確,已知之主語不必重複;漢語古文在於義理佈達,省略「主語」始能立足整個系統、籠統地概括之。
  學生繼續思考:為什麼漢語古文省略了「主語」,有助於義理之佈達?學生初步思考如下:
  文本之解讀,涉及到「解讀文本之人」與「文本」之間的關係。漢語古文省略之「主語」,實際上是由解讀文本之人來認知的,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場,故對文本的解讀也有所不同。隨著時空的演進,這些不同的解讀圍繞著文本在互動,其結果是文本之義理衍生,促成義理之佈達。
  謝謝先生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言之成理。然因漢文化法自然重事理,尚有他義在焉。主語者,語言中表達之主人也。若確定為某甲,則某乙未必如斯;主語省略,表示甲乙皆然,顯係「通例」也。其次,傳統讀書人敬天崇道,若有「通例」在,人不敢擅自居之,勢必有更高之主宰在、謂之客觀可也。
  茲以陋室銘為例,雖係劉禹錫之絕對主觀,但卻令人感到理所當然、客觀之至: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子曰:「何陋之有?」
  且改用主觀陳述:
  劉子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吾每見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常自豪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人居此可以調素琴,閱金經;且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譬諸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子曰:「何陋之有?」
  凡此雕痕處處,主語皇皇,豈非俗不可耐焉?
11257 留言者:無智 [2013-12-14]
主題:人生意義
  老師:近來有了一些閑時,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可是,我覺得自己竟像白癡一樣,什麼都想不到,能不能請老師給我開一扇窗子?
回應﹕
  很好,早該想想了,到了不惑之齡嗎?沒到?當然有惑!即令到了,如果不多想、不設法清除,惑更深如晨霧,甚至於會深如太平洋海溝,連潛水艇都沉不下去!最不堪的是,每個看上去人模人樣的人,實際上只是一張皮包著的骨骼血肉,從生下來的那一剎,就無從自主地開始了這趟莫明其妙的霧中之旅。
  難道不是嗎?「出生」誰能作主?「生長」又是如何?「生存」要看條件!「生機」等於老天擲骰子!兒時任誰都無知無識,連佛陀、耶穌也不例外!愛因斯坦接受了科學教育,貝多芬學的音樂,康熙誕生帝王之家,李自成出於亂世。人生的成長完全決定於環境,世界上沒有兩個人的際遇相同,既然不同,各人生命的意義也就相去天淵了!
  誰不是白癡呢?大小有別,白話有多有少,自我肯不肯承認而已!這樣吧,由於「我」是個主觀個體,用主觀談主觀,將永遠是白話說白話,糊塗炒糊塗!老朽不才,儘管昏庸耄耋,今任期屆滿、回程已定,卻行囊空空,不知從何下手!然既有此問,老朽不得不淘空心思,勉作一答,權作畢業簿上填空之用!

  首先要知道,「生命」就已玄秘無比,「意義」更是複雜不堪!古往今來,無數高賢大德,一一折翼於這道險關之前,汝能「覺得自己像白癡一樣」,顯然已經高出凡子一皮矣!其次更要瞭解,「生命的意義」不是不能思考,而且要慎而重之地順捋虎鬚,否則,臨到上飛機時才發覺忘了帶行李,那才叫地道的白癡!當然,慣於生活在 PM2.5浮塵世界的現代人,他們活著只因怕死,他們腦中想的只有性、力、財、勢,生命意義到此為止。
  不過,想歸想,要以理性為圭臬,用常識為佐證。
  但是,有三條「禁忌」不能不知:
  一、「無」不可思。「無本無」,思之何益?若思之成「有」是妄。苟妄,離意義更遠矣!
  二、「道」不可逆。道是人必經之途,走過了,不向斷前,可以致遠。苟回頭,是浪費時間也!
  三、「利」不可沾。利害為生命判斷的基礎,悉已固化為主觀標準。苟思之,立刻遁回原地!

  現在可以開窗了:「生命」就是能生生不息、負有任命的一種機體,生生不息的結果,是越來越多;而所負的任命,顯然與生命環境休戚相關。

  以一個人為例,活下去,所作所為,力求符合傳種接代、榮及家庭社會,就是自我生命的意義。

  但是,環境不停地變化,今天過後是明天,將來又將如何?人必須有能力、智慧以作最完美的打算,所以進一步考慮,如何能不危及將來兼顧當前,其意義更大。問題是:將來多久?是否能考慮到一己身後呢?
  再停下來想想:一個人是人,兩個人是人,一群人也是人。不同的是,人多了,面臨的問題就多,解決的方法相對增加。可是,增加了些什麼呢?一個人能想得全嗎?全到什麼程度呢?休道古往今來,就連自己所認識的親戚朋友為例,能想多深?又能想多少?
  根據上述三條禁忌,人所能想的,只有些與主題性質相同的特徵,以及排列組合的變化了。顯然,任何生命生生不息的結果,必是無限成長!但是,常識告訴我們,世界上生命體種類繁多,分佈平衡均勻。
  為什麼呢?
  既然要思考,是不是該想個通徹呢?
  就憑這些,就可想出無數種道理來,這種種道理背後,彼此蛛絲馬跡,隱約相似。待繼續想下去,主軸才會浮出水面,令人恍然。
  起碼,窮則變、變則通、滿必盈、勝必驕……這些道理都與平衡均勻有關。於是,簡單的結論不外:生命是不斷變化的現實,意義則是維持變化順暢的必要手段;生命的意義就是發揮一己生命的力量,以達到全部生命的生存目的。

  窗子開了,努力去想吧,老朽不能越俎代庖,就此打住。
11259 留言者:紀大過 [2013-12-14]
主題:福氣
  老師您好:
  謝謝老師的肯定,但學生知道自己並沒有達到老師所肯定的程度,就如老師所言「頗有愧焉」。
  如果這幾年心態方面能有寸進,完全得歸功於老師。因為沒有老師的引領,學生是不可能有勇氣敢當地藏菩薩的鐵桿粉絲。雖說是自己動念背地藏經,但其中差異卻有天淵之別。
  願意做的,有機會做,有能力做,的確正如老師所言,是福氣,也是學生常常謝天的原因。菩薩的範行,老師的言教、身教,在在值得學生學習模倣,能得如此機緣,對學生來說,更是福氣。
  如今孑然一身,幾近一無所有的現狀,卻正好讓學生無後顧之憂,全心全意的面對自己,學生覺得也是一種福氣。
回應﹕
  當老朽看到18分爬進大學之際,就已知台灣淪落了!再見到社會上各種鬼話流竄,人人自以為是,人智已化飛灰矣!能說會道算什麼?鸚鵡也說得人模人樣,只有覺悟篤行高人一等!程度不重要,每走一步,必增一分,地藏菩薩之所以擁有粉絲無數,就在於無休無止地拯救眾生於地獄中!
  所謂「孑然一身」,可謂之天生機緣,從修行的觀點看,應是三生福報。不妨打著燈籠看看,世上誰不是粘情帶顧,想丟的丟不掉、要捨的捨不了,最後大限到來,洪澇漣漣!尤其是一些自了漢,滿以為口述經典、手捧清香,上了高速磁浮車,一票到天國!可能嗎?沒有代價的票能去哪裡?只有在捨盡了、緣熟了,心平無波,才到得了那個那裡!
11260 留言者:磊磊 [2013-12-22]
主題:木火金水 洗此大恥
  先生您好,許久未向先生請安,還望先生原諒學生懶散。
  近年來中日領土紛爭愈演愈烈,加上明年就是木火年,疑為推背圖第四十五掛兌現之期。學生以為該掛乃預言中日必將再戰,且中國必將洗此大恥。學生資質駑鈍,若請求先生加以解說此尚未實現且具有相當敏感性之預言,不知是否恰當?
回應﹕
  不恰當!預言不是遊戲,其中有一定的規律,推背圖講究的是「道統」,時空的交接、概念的領會極為重要。以45卦而論:「有客西來,至東而止;木火金水,洗此大恥」。有客自西而東,顯然與日本無關;再說木火金水五行缺土,意謂國土淪失,斯乃焦土之戰,世上有此威力的只有蘇俄或美國也!
  日本不可怕,俗謂叫狗不咬,咬狗不叫。日本人清楚得很,中國只要用密集的導彈+原子彈,大和民族立即在地球上消失無蹤!他們國土狹小、天災頻仍,危機意識極重,已經怕到臉白口急,吠聲狺狺不過是幾隻掉毛之犬,如此大規模的侵佔,日本人數不足也!
  真麻煩在西方的美國,民主自由是糖衣毒藥,他們強迫推銷的目的,是希望人人拜金奪利,自亂道統。因世上資源有限,美人百年圖謀,早已佈網拉幫、獨佔鰲頭,橫行霸道之餘,為的是永享榮華!一旦中國人亭亭挺立,而老大們卻芳華已逝,在經濟凋疲、國內暴亂蜂湧,走投無路之下,很有可能撕破美臉,硬帽中國為恐怖之軸心大國,以恐怖相拼!
  不過,現在44卦尚蘊藏未明,待中華大治,已至三十年後矣。此事為時尚早,至少,老朽已經看不到了!
11261 留言者:漁儿 [2013-12-23]
主題:新年祝福
  漢字「和氏璧」也,實為祖先傾註自已之生命而成,故「和氏璧」與「和氏」合二為一!如今吾輩唯有以生命承繼之,才不愧自己與「和氏璧」相共之生命!
  問師五載,應該說學生的思想觀念認知,上升了一個層次。三百二十封信既記載著自己人生進步的軌跡,也見證著師生情誼,師恩無以回報!新年將至,祝福先生,希望先生身體健康!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老子章卅六:「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然而,國人知識之用,不可脫於漢字!是則,天下大道難行矣!所幸先聖睿智,借鏡頑石之與璧玉,和光同塵焉!既能張目以識達、且又得忽悠於昧闇,以長保希世奇珍之明光、兼之普照於天下!
  老朽唯知道法自然,汝來此為緣,緣在緣說。汝苟有所得,緣之於先聖前賢以及孜孜不倦之努力,老朽何功之有?
  祝新春
快樂
11262 留言者:漁儿 [2013-12-24]
主題:轉信
  學生在西安會議上認識了一位同行,於是將先生的工作介紹給她,並把向先生請教的二封信(#10241,#10331)也轉給了她。這是她的回信,說希望作先生的學生,向先生請教。
  學生漁兒 敬上
  
  朱老師,您好!
  
  上面的稱謂是雙關語,一層本意是呼以致敬,另一層是希望請讓趙川也是您的學生!得遇您的確解慰我堅持之孤獨。此晚輩拜見老師!
  讀了柳渝和二位師長交流的重要的信後,進入了三天的無網絡時空,才回到網絡上。但是一直在回應於心於頭腦,並希望盡快回復以免柳渝牽掛。
  太多的話要說,請允許我從中文,從和氏璧開始吧!今僅在這一點透徹下去。柳渝的比喻和引發的論題極好,中文就是和氏璧!柳渝寄給我的第一張照片就是柳渝在倉碩碑前的留影。謝謝!兩封信中你們的對話觸及到對中文那麼深切的感情!也見到那麼精微的理性研究。看來我們都是對中文會之入髓的人了!
  這幾天在準備給詩社學生的講座《木心好心》,木心先生有句話:“一個字一個字地贖回自己。”而《木心特刊》中說這正是他對於漢字,中文所做的。確乎,朱先生的漢字基因也是這樣。我想到神經生物學家諾貝爾獎得主Eric R. Kandel(坎德爾)《追尋記憶的痕跡》中說,一個腦細胞一個腦細胞地研究,曾為這種精神震撼並指看給學生。我想我們對於中文,對於東方思想都有這樣的勇毅和鎮定和自信。這麼多的和氏和合,那璧必不至於沈沒!
  我這裏貢獻一個中文研究的消息,作為自然語言理解的課題,我開始研究陳寅恪先生的思想,他洞察到對子的價值,並由此論中文,中文甚至沒有自己的文法:是季羨林先生紀念趙元任的文中引述的長段陳先生的文字,說80年了沒有回應。我一個字一個字恭抄為應。我開始一個研究生作中文的對稱性研究。讓他從《笠翁對韻》入手,建立語料庫。我也考慮對稱性的可視化,那中文的晶瑩剔透就更不言而喻幾經確立,他開始有微弱的回應和些許歡喜的感覺了。我們的進展會及時告知。
  
  敬頌冬祺!
  
  趙川
回應﹕
  歡迎趙川入會,請與網管連絡,俾辦手續。

  不論古今中外、莫道輪迴眾生,凡不甘生如腐肉、死似敝屣者,無不深感孤獨寂寞。然而,舉世之徒,即令朝夕沉耽於燈紅酒綠,即令高談闊論、大言不慚,除了麻痺一己、自欺欺人之外,也離不開孤獨寂寞,無從擺脫!何以如此?生命之特質也!大自然的本象也!宇宙之真實也!
  蓋,人係主觀個體,生自於無、去止於無!百年一夢,誰不是生活在虛幻中?看上去,有人神色傲然、氣燄薰然、華服飄然、殿堂巍然!實際裡,那尊侷陷在五官百骸、壁崿壘嚴中的小小自我,卻正在孤獨地呼天搶地,痛哭流涕,不能稍止!何以如此?大自然賜與一顆自省的心靈,若不堪聞問,當必寂且寞之也!

  木心先生說得好,「一個字一個字地贖回自己。」百年以降,華夏土地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幾代人寶貴的生命流逝了,無數古蹟文物湮沒了!但是,漢字仍屹屹聳立於世間,雖歷經拼音簡化而文風不動!
  不錯,風雲滄桑千變,大漢遺威遠颺,如韓、越諸國已為拼音文化所蠶食,且大陸也只殘留簡化國標。但是,台灣一氣猶存,無數人拼以畢生心力、仍舊一個字一個字地在接受著時代的考驗!
  真金不怕火煉,雞鳴無懼風雨,但四季有節!老朽步登八十,本擬退休歸山。適因「圖文系統」簽約延誤,老朽於掃地蒔草之隙,假借「漢字細胞的結構-體用因果」,已將腦眼耳鼻舌的硬體設計妥當(約十萬餘邏輯閘)。明春有望動手製作,待沈子理解系統完工,小杏子將有室可居矣!
  時值國家奮起於晨曦中,東南海示警,蓋掙扎於隕崖落漈之西,犬傷必瘋!素來否極而泰、剝盡始復,經後工業文明之洗滌,新時代已躍登雲端,豈船堅砲利、紙醉金迷可資比擬哉?匪漢字,人世乃肉靡場也!先聖前賢之思維早已超越俗愚,寄寓形上!于闐石永存、和氏壁早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之可矣!

  奉語:夜行深山中,步履宜從容;且忘針與黹,小道多蛇蟲!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