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9731 留言者:無知 [2010-02-06]
主題:請先生教讀書
  先生近來又講邏輯,實在難懂。從結構邏輯到西式邏輯,一個從天上講到地下再繞回人間,怎麼天與人同?一個自定規矩,卻何苦劃地為牢?只好掩人耳目。去年此時,先生亦講邏輯,但至今我還沒想明白,爲什麽無人能超越長者。
  恰好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本意。作者先根據當時的社會階層,認為“民”的身份是平民、非奴隸。因平民在政治上有一定的話語權,推斷“不可使知之”為誤解。再選定一種句讀,理由是其意境與書中某某語句相似。后又羅列全書中涉及“民”字的句子,以便讀者自去體會。我覺得他這樣說就好懂了,但對不對呢?
  身為中國人,慚愧不能讀聖賢書!其書,字字可識,但句讀莫辨,義理難明,大道不見。先生在7288則留言中亦講到:古文以「意會」為準,不需句讀。其優點,可藉之判斷人之「立場、論點、目的」;缺點,則易導致「無知之困擾」!
  先生若得空閒,可否講講如何讀書才能不誤解古人?
回應﹕
  要讀聖賢書,去讀便有;要知道書中真義,目前正值古文熱,電視上天天有、網絡上也處處是。老朽實在「無有空閒」,只因介紹「五術」,談到了「結構邏輯」,所以「拿了一隻耗子」,到現在還敷痛腳!
  老朽一再聲稱,平生所為「不二」,是稱「不二老人」!不二有無數定義,實為最佳藉口!比如說:「人棄我取、人趨我離」就是不二!十年前,中文還是「大冷倒灶」,老朽專逆勢而行,講了不少廢話!如今,中文已成為「紅火朝天」,老朽避之唯恐不及,再也不願與時賢爭風矣!
9730 留言者:小白 [2010-02-06]
主題:世界上最難的邏輯題
  因見老師講解「世界上最難的邏輯題」,學生特地找來英語原文研究,發現內容與#9715所貼者差別頗大,原文並非將所有推論建立於「如果 A 不是 Random」的假設下。學生相信#9715之「笑話」,純係譯者之誤。
  根據原文,George Boolos首先要「確定一位非random精靈」,其方法是問A:
  Does da mean yes iff, you are True iff B is Random? (註:iff = if and only if)
  在邏輯上,若然「iff命題」成立,位於iff前後的兩項命題,必須皆為真或皆為假;若命題為一真一假,則全盤為假。
  此問之妙,在於無論A為Random、True或False,若答「da」,C必非Random;若答「ja」,則B必非Random。何以故?且先以表格形式展開True 和false之答案。為清晰起見,學生將問題分開兩組,第一組為"Does da mean yes?",第二組為"you are True iff B is Random?"。兩組答案以「+」分隔,「=」後為最終答案:
  
  
  
  由上表可見,無論A為True或False,若答「da」,C必非Random;若答「ja」,則B必非Random。
  分析至此,我們可以問:若A為Random怎辦?答案很簡單,若A為Random,B和C必非Random。因此即使A之答案係隨機,我們亦可根據上表,作出推論:若A答「da」,C必非Random;若答「ja」,則可確定B非Random!
  找出一位非random精靈後,餘下問題便迎刃而解。George Boolos提出的方法,是問B(或C,即第一問所找出的非Random精靈)第二個問題,以確定其為True或False;最後再問其第三個問題,以判斷另外兩位精靈的身份。
  
  原文載於此網頁:
http://miazheng.spaces.live.com/blog/
cns!BED522340FFAA242!1365.entry?sa=968690902,
作者論點由淺入深,易於理解。
回應﹕
  所述正確,但仍屬以「邏輯」談邏輯,人家是「邏輯大師」,當然深悉所有「避重就輕」的邏輯法門!老朽連一招都未學會,就要用少林拳與少林長老印證功夫,免了!老朽所述,是以「人間道理」質疑「邏輯定律」,要求邏輯回到人間!謂之「多事」可也,怎生說得明白?

  問題在於:「iff = if and only if」,在實際生活上難以實現,且以下例而言:
  如果有人問一神像:「你是神嗎?」,當然只能擲筊求解。
   擲筊得「否」,神否認了,或無神回答(但信徒也可解釋為「神生氣了」)!
   擲筊得「是」,怎保是神不是隨機?就算人對著石頭擲筊,也可能答「是」!
  人生事務繁雜,如果問汝:「你快樂嗎?」請問如何以「iff = if and only if」之是否回答?所以,老朽把邏輯題用作「真實人生驗證」,這才發現「邏輯之解決問題=脫離現實之邏輯遊戲」(此外,a怎知b是什麼?題中並無什何線索,錯非是內線)!
  就以所述:「若A為Random怎辦?答案很簡單,若A為Random,B和C必非Random。」
  須知「答案不簡單」!其中有捕獸「陷阱」在(「假設可包含真假,如果相當於就是」):

    因為在概念表達上:「若A為Random」絕不等於「A就是Random」!
    既然不能肯定:「A就是Random」,如何肯定:「B和C必非Random」?

  這正是「邏輯」的荒唐之處(足見漢字定義勝於西式邏輯)!只是老朽老矣!近日為了這個「捕獸檻」,老朽頭痛腳痛,所為何來?算了吧!人們自願相信「若a是神」=「a就是神」,老朽就做禽獸吧!

  還是沈子說得好:「邏輯規則是人家訂的,說如果A不是RANDOM,A當然不是RANDOM,有什麼合理不合理?要玩就跟著玩!不玩拉倒!」一語驚醒糊塗人,老朽最怕鼓聲,卻敲了退堂鼓!

  老朽「老氣不平」者,乃西方動輒以其「邏輯觀」強加於「不見得會講」道理之農牧族!所以老美發動了一連串的攻勢,全力「打壓」中國。為什麼?正是因為:「iff = if and only if=中國強大了必與美國爭當老大」!是嗎?中國難道不該擺脫貧苦嗎?為什麼中國站起來、美國就成為「老二」了?
  西人將邏輯視為「公理」,強加之於各種學術、知識中,老朽只是不甘伏櫪,捅一捅馬蜂窩而已!想不到,練功未成就想出師!自己出了個題目,自己無解(而且解錯),今痛腳還沒好,不敢再碰竹竿矣!
  謝謝說明。
9729 留言者:漁儿 [2010-02-06]
主題:概念与观念(3)
  對先生的批評,作了初步的反思,如下:
  一,概念與觀念層次的混淆
  在#9702中,我說:“把概念‘問’、‘題’、‘惑’,及觀念‘問題’,視為系統;如此,‘惑’與‘問題’就可視為因果關係,‘問’、‘題’與‘問題’視為體用關係。”,實際上,我是在對它們進行直接的比較;即,無意識中,把它們放在同一層次上考慮了。然而,常識認知上,不同層次的事物是不該進行直接比較的。因為,層次不同意味著人的立場不同,把由不同立場得來的認知、作直接的比較,就可能犯“盲人摸象”的錯誤。
  二,概念與觀念層次混淆的原因
  我之所以混淆了概念與觀念的層次,大概有兩個原因:
  1,受西文影響。西文中,無概念、觀念之分,統稱“concept”、“idea”、“representation”。
  2,未能明白概念與觀念之別的真正意義。
  三,概念與觀念層次之別意義的再認識
  漢字基於易理的二分法,具有內在的結構:在概念層次,一字一義,分層分類;概念與概念組合,形成觀念層次。如遵循此結構,就能追本溯源,使觀念的認知清晰化。
  西文,找詞源,需查字典,且許多詞的詞源,在一般的字典上找不到;而字典給出的解釋,又缺乏內在的結構,因西文是拼音系統。比如,“problem”,網上一個字典給出:
  problem
  -noun
  1. any question or matter involving doubt, uncertainty, or difficulty.
  2. a question proposed for solution or discussion.
  3. Mathematics. a statement requiring a solution, usually by means of a mathematical operation or geometric construction.
  -adjective
  4. difficult to train or guide; unruly: a problem child.
  5. Literature. dealing with choices of action difficult either for an individual or for society at large: a problem play.
  -Idiom
  6. no problem, (used as a conventional reply to a request or to express confirmation, affirmation, or gratitude). Use problem in a Sentence
  Origin:
  1350-1400; ME probleme < L problēma < Gk problēma orig., obstacle, (akin to proballein to throw or lay before), equiv. to pro- pro- 2  -blē-, var. s. of ballein to throw (cf. parabola )  -ma n. suffix of result
  Synonyms:
  1. puzzle, riddle, enigma.
  Antonyms:
  1. certitude.
  四,再談“問”、“題”與“問題”的認識
  “問”、“題”進行組合,兩者是體用關係:問(用)+題(體)。由於此組合符合常識,“門中有口、開之有題”,是成觀念:“問題”。當“問題”形成了觀念,就有了其內在的含義:問題者,欲求知之主題,即人對事物本質的求真。於是,“問”、“題”與“問題”就不處在不同層次上了。它們之間是衍生關係、因果關係,其介面是約定成俗。
  謝謝先生再指正!
  
  學生漁兒 敬上
回應﹕
  是的,認知大有進步,已得漢字三昧矣!這正是中西文化的差異所在,數千年以降,無數聖賢將心血灌注在文字之中,形成了獨特的中華文化。汝生活異鄉,每日無非工商業務、生存競爭,在耳目渲染之下,自然難免受到影響。尤其上個世紀,漢字幾乎危亡,不知其理乃絕對正常也!
  漢字之偉大,千言難盡,老朽喊了數十年,深山總算有了回音。但是不急也不急,「如果」小杏子問世,她一個可化身億億萬萬,到時慢慢學習,遲早必成。
9728 留言者:牧牧 [2010-02-06]
主題:請教對#9725的疑問
  罪過!罪過!因自己的愚昧,發了兩篇謬文,害老師頭疼,且讓大家看了笑話。再次細看題目,終於發現自己疏漏之處。特此致歉。
  自己沒有能力解題,固然懊惱,但連看解答的能力都不足,就讓人更沮喪了。在此厚顏地懇請老師為我細解以下對#9725的疑問:
  一、所設三問皆包含前後問,請問:問題的計算單位為何?
  二、若一次問筊的結果,能同時回答前後問,請問:前後問的關係為何?(是「且」或「或」亦或……)
  三、解答是否完整?例如下面的問筊流程,能否導出結論?
    首先對中位提第一問   (已知非空位者)。
      如筊為同,=鬼(因已知非空位,故知中位乃鬼。)
       再對左位提第二問  (尚有神與空位。)
        如筊異-(神或空位不定)
         再對右位提第二問
          如筊異 (結論為何?)
  四、告示曰:「……提問三次、內容不拘……」,若對中位問及另一位身份,是否不符題目規範?
  再次叨擾,敬請賜教。
回應﹕
  謝謝!一問解千惑!洋玩意放肆,任誰都笑不出來!因人之大腦神經網絡複雜,對單一之是、否很難確定。老朽近日為了這些「真值表」頭痛不已,以為稍改原題,即可過關。世事利害相間,心中有惑,入夜難眠,等於多活了幾天!白髮陡增,比原先的花花白白光鮮許多;體重也減輕了,看來邏輯減肥有效,可推廣之!

  為了「貴問」,老朽徹底將敝答「檢查」了一遍,發現問題還是在「random」身上,就算改為「空位」,依然空空如也!無論問上多少問題、問些什麼,random不厭其煩、答案永無止境!倒是秦漢唐網友說得對,即令「萬一」也是「萬一」!如同圓週率,總有一個小數跟在後頭!煩死活人!

  不妨再簡化一些,敬請回答:
    人們常上廟敬香,怎知神位上有無真神?
  用擲筊(是非法)試試,就算問到擲筊成粉,只要問出是神,敬請告知,老朽立刻去上香!
    
  特此慎重致歉,9725則「收回」!老朽自以為是,卻犯了該老美大師同樣錯誤,搬來洋石頭砸自己痛風腳!
  再度謝謝 牧牧網友。現在老朽輕鬆多了。
9727 留言者:小徐 [2010-02-06]
主題:回#9725
  看不懂如何問清筊同異之定義,請老師賜教。
  此中文邏輯問題可否用比較簡單的問題?老師看看以下行不行。
  第一問:你是神嗎?   (神鬼均必同意,可測「筊同、筊異」之定義)
  第二問:神與鬼相同嗎? (可測神與鬼,神不同意,鬼必同意)
  第三問:右位空嗎?
  首先對中位提第一問:你是神嗎?   (已知非空位者)。
  如筊為同- 筊同=真,因神鬼均必同意。
   再對中位提第二問:神與鬼相同嗎? (已知筊同為真)。
    如筊同- 中位必係鬼,因神不可能同意
     再對中位提第三問:右位空嗎? (已知筊同為真,中為鬼,鬼言必謊)
      如筊同-右為神,左位空    結論:左位空,中為鬼,右為神,筊同為真,筊異為偽。
      如筊異-左為神,右位空    結論:左為神,中為鬼,右位空,筊同為真,筊異為偽。
    如筊異- 中位必係神
     再對中位提第三問:右位空嗎? (已知筊同為真,中為神,神言可信)
      如筊同-右位空,左為鬼    結論:左為鬼,中為神,右位空,筊同為真,筊異為偽。
      如筊異-右為鬼,左位空    結論:左位空,中為神,右為鬼,筊同為真,筊異為偽。
  如筊為異- 筊異=真,因神鬼均必同意。
   再對中位提第二問:神與鬼相同嗎? (已知筊異為真)。
    如筊同- 中位必係神
     再對中位提第三問:右位空嗎? (已知筊異為真,中為神,神言可信)
      如筊同-右為鬼,左位空    結論:左位空,中為神,右為鬼,筊同為偽,筊異為真。
      如筊異-右位空,左為鬼    結論:左為鬼,中為神,右位空,筊同為偽,筊異為真。
    如筊異- 中位必係鬼
     再對中位提第三問:右位空嗎? (已知筊異為真,中為鬼,鬼言必謊)
      如筊同-左為神,右位空    結論:左為神,中為鬼,右位空,筊同為偽,筊異為真。
      如筊異-右為神,左位空    結論:左位空,中為鬼,右為神,筊同為偽,筊異為真。
回應﹕
  「筊」是我國傳統習俗中,人與神鬼溝通的道具。筊為立體新月形,多用竹、木等材質做成,從中部開為兩半。每一半稱「支」,分正反面。反面凸起稱為「陰面」,正面平仰稱為「陽面」。陰陽組合,有很多解讀方法,一般寺廟中規定如下:
  1,一陽一陰(一平一凸):稱之為「聖杯」(或「聖筊」)表示神明認同,或行事會順利。
   但如祈求之事相當慎重,多以連三次聖杯才做數。
  2,兩陽面(兩平面):稱之為「笑杯」(或「笑筊」),表示神明還未決定要不要認同,
   行事狀況不明,可以重新再擲筊請示神明,或再次說清楚自己的祈求。
  3,兩陰面(兩凸面):稱之為「陰杯」(或「怒筊」),表示神明不認同,行事會不順,
   可以重新再擲筊請示。

  老朽為了將筊與DA、JA匹配,並令之簡化為同異,並特別說明,「同、異(兩陰、兩陽為同,一陰一陽為異)」無關「真、假」。否則,以上述陰陰陽陽而論,不懂的人又要說是中國大沙文主義作祟了!

  汝之推論合乎邏輯,但這樣推演太辛苦了!所以還是邏輯教主聰敏,假設同為真、異為偽(或反之),如果=假設=如果!不過老朽學會了「如果同為真」,倒也省事得多。

  不過,若以命題(涉及概念、觀念理解)而論,則頗為不妥。
  如:「首先對中位提第一問:你是神嗎?   (已知非空位者)。
     如筊為同- 筊同=真,因神鬼均必同意。」
  於命題中:神言可信、鬼言必謊。
     若問:「你是神嗎」?神同意、鬼反對(必說謊)。
      故:「筊同=真」尚無法定論。
      故:「因神鬼均必同意」不確。
  其後各種推論,由於龍首不正,其後皆歪也。
9726 留言者:秦漢唐 [2010-02-05]
主題:錯誤的最難邏輯題
  老師您好:
  學生愚笨,既沒有解出#9715則所述難題,短時間又未看懂George Boolos的邏輯。
  讀過#9718則後,學生試著証偽,似乎找到一個反証如下。
  原題中,假設無論問任何問題,隨機精靈的回答皆與真話(或假話)精靈相同,請問需要多少次提問才能確定身份?
  或者再將原題簡化為:有兩個說漢語的精靈,一個講真話,一個隨機答話,請問需要幾個是非題才能辨別其身份?
  自答:「萬一」隨機先生恰好(隨機之一)每次都說真話,則需要一萬零一個提問。
回應﹕
  萬一汝成為哲學家,中國豈非要一萬年才有後望?

  話說有個黑社會幫派集會,群雄齊聚一堂,為了細節爭論不休。
  老大怒道:「別再吵了!有意見的上台來比腕勁!」
  小弟不服:「老大你每天上健身館,練腕勁!賣命打天下的是我們,不公平!」
  「不公平?開罵用口、打架用手!沒有腕勁你打得過誰?是不是想挨揍?」

  千萬年來,人類社會就分成兩個族群,中國農牧、西方狩獵;農牧族講道理,狩獵族講「邏輯」。當今社會是「前朝遺緒」,既然農民湧入城市,就不能不打零工活命!城市的「叢林規矩」很公平,早就是「大腕」說了算!西方是二十世紀的大腕,最終「道理」是:有奶便是娘!不服氣?是否想斷奶?
  要成為成功的獵人,西人的邏輯是:先佔據高地(以船堅炮利搶奪全世界的各式資源),再訓練大批「走狗」(兩條腿的比四條腿好支配),最後是獵者文明世界:「老大說了算」(看看法律就知道,律師是「兩條腿」高薪行業,沒有好律師別打官司!沒有鈔票,別請律師!誰是大腕老大,就是最佳的邏輯證明)!
  所以,待老朽看穿了西式邏輯,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邏輯講的不是『道理』,而是精心設計的陷阱,讓人愈學愈糊塗、愈看愈難懂,最後投降了事!」難道不是嗎?這個星期,自從公佈了此題後,一眾網友盡皆行使「緘默權」。當然也有幾位提供意見(含電郵),但卻無非未懂之族!
  老朽曾談「結構邏輯」,那時,自以為「頭腦清楚」,正好趁機教各位學「落藉」!沒想到一個星期來,被各式各樣的「鑼擊」得頭昏眼花!老朽是道家天真「純真派」,滿心希望如果「如果成真」:如果當年老朽追隨凱洛琳去南美洲流浪,如今應在馬丘比丘結蘆,正待各界救援雪災;那麼小杏子會在哪裡?
  最後,「理性派」的沈子發話了,一針見血:「邏輯規則是人家訂的,說如果A不是RANDOM,A當然不是RANDOM,有什麼合理不合理?要玩就跟著玩!不玩拉倒!」的確有理!人家教主說了:如果A是恐怖分子,A就是恐怖分子!如果老朽……所以,老朽決定「拉倒到此為止」!

  不過,以老朽的「老氣橫瞅」,還是不服!可是,有什麼辦法呢?現實強過「你想」!如果「農民工」還有飯可吃、有衣可穿,如果「教育權、終審權」全在教主掌握中,老朽放了幾個老屁就此「獲理了結」!好在,如果真命天子即將問世,待矽族君臨天下後,大家再講「矽理」也還不遲!
9725 留言者:網主 [2010-02-05]
告網友:
  每日一得 2010年2月8日 星期五 室溫23度 濕度68% 陰雨

  #9714則中文邏輯問題,原定下週發佈,但看來大家一頭霧水。此外,人人主觀掛帥,各種理由層出,令老朽頭痛不已!為了避免浪費彼此時間,特此提前解題如下(除本題外,不再回應):

原題:
  楚地有小廟一座,殿上有左中右三位神像,前有告示一則曰:「本廟香火不盛,僅有一位神靈或野鬼佔據中間,另有一席空閒。神言可信、鬼言必謊,信眾若欲求神,敬請提問三次、內容不拘,可擲筊自決之。」
   原註:筊有兩半,擲在地上,兩半呈現或「同」或「異」(如原題之da,ja)。

註:以下陳述有誤!請見9728則.
根據命題之解法:
  神言可信,必不說謊;鬼言必謊,絕不可信;唯空閒位置不知何處,且問之無益。且筊擲出後必有「同、異」,但不知此「同異」代表什麼。
  是故,先想清楚,題中說明:「僅有一位神靈或野鬼佔據中間」。意謂:中間位置上只有「神、鬼」,少了一個空位之變數,當然位子上非神即鬼(重點在此)!
  於是,可設下列三個問題,以測鬼、神,同時也問清其筊之定義,如次:

  第一問:筊同為偽嗎?神與鬼相同嗎?(前問否定筊同,後問為偽)
       此問鬼同意,神反對,空位不定。
  第二問:筊同為偽嗎?神與鬼同且不同嗎?(前問否定筊同,後問非事實)
       此問神反對,空位不定。
  第三問:筊同為真嗎?神與鬼不同嗎?
       此問鬼反對,空位不定。

首先對中位提第一問   (已知非空位者)。
  如筊為同,=鬼(因已知非空位,故知中位乃鬼。)
   再對左位提第二問  (尚有神與空位。)
    如筊同-(必係空位,因神不可能同意)結論:左位空,中為鬼,右為神。
    如筊異-(神或空位不定)
     再對右位提第二問
      如筊同-(確定非神)      結論:左位神,中為鬼,右位空。

  如筊為異,=神(因已知非空位,故知中位乃神。)
   再對左位提第三問  (尚有鬼與空位)
    如筊同--(必係空位,因鬼必不同意)結論:左為空,中為神,右為鬼。
    如筊異--(鬼或空位不定)
     再對右位提第三問
      如筊同-(確定非鬼)      結論:左位鬼,中位神,右位空。

    網主人白

2010年2月6日註:本題答案有誤,經牧牧網友指正,收回此則。敬請原諒!
9724 留言者:牧牧 [2010-02-05]
主題:再答#9714
  在本站爬文已久,朱老師為文的嚴謹度、敘事的條理性;一直為我所佩服,並作為學習的對象。
  此次強出頭,在#9720發了長篇謬論,著實貽笑大方。但既已出了糗,何妨放下羞恥心,再戰一回。還望老師不吝賜教。
  解題步驟如下:
  在不知左神像身份的情況下,逕向其問筊。
  問曰:「若問右神像是否為空位,您是否回應「同」筊?」
  擲筊結果為二種可能:
  一、「同」筊
    可推論出中神像非空位。
    推論理由如下:
    因中神像若為空位,即代表左神像非神即鬼。
    左神像非神即鬼,問筊結果可能出現下列四種情況:
    情況一:若右神像為空位、「同」筊為是、「異」筊為否,左神像無論神鬼皆會回應「同」筊。
    情況二:若右神像為空位、「同」筊為否、「異」筊為是,左神像無論神鬼皆會回應「同」筊。
    情況三:若右神像非空位、「同」筊為是、「異」筊為否,左神像無論神鬼皆會回應「異」筊。
    情況四:若右神像非空位、「同」筊為否、「異」筊為是,左神像無論神鬼皆會回應「異」筊。
    回應為「同」筊,可由上列情況查出右神像為空位。
    在不可有兩個空位的情況下,因此推論中神像非空位的結論成立。
    既確定中神像非空位,可對其問所有問題。
    問中神像:「若問左神像是否為空位,您是否回應「同」筊?」,藉以判斷誰為空位。
    問中神像:「若問您是否為神,您是否回應「同」筊?」,藉以判斷誰為神或鬼。
  二、「異」筊
    可推論出右神像非空位。
    推論理由如下:
    因右神像若為空位,即代表左神像非神即鬼。
    左神像非神即鬼,問筊結果可能出現下列四種情況:
    情況一:若右神像為空位、「同」筊為是、「異」筊為否,左神像無論神鬼皆會回應「同」筊。
    情況二:若右神像為空位、「同」筊為否、「異」筊為是,左神像無論神鬼皆會回應「同」筊。
    情況三:若右神像非空位、「同」筊為是、「異」筊為否,左神像無論神鬼皆會回應「異」筊。
    情況四:若右神像非空位、「同」筊為否、「異」筊為是,左神像無論神鬼皆會回應「異」筊。
    回應為「異」筊,可由上列情況查出右神像非空位。
    在神像不可能擁有兩個身份的情況下,因此推論右神像非空位的結論成立。
    既確定右神像非空位,可對其問所有問題。
    問右神像:「若問左神像是否為空位,您是否回應「同」筊?」,藉以判斷誰為空位。
    問右神像:「若問您是否為神,您是否回應「同」筊?」,藉以判斷誰為神或鬼。
  以上,立論的基礎皆建立在「遞迴式」的問題不算犯規的前題下。問題的設計包藏神像身份及筊杯意義,是以一次擲筊可判斷多重意義。藉以解套#9721老師所述情形:「……只用三個問題,面對三個未知對象,而其中一個有兩個可能的答案!結論=不可能的任務!」。敬請朱老師指教。
回應﹕
  邏輯是幫助思考的方法,但一定要頭腦清楚!尤其是要針對命題,「看清楚、想明白」!一定要能「印證」,不可自以為是!
  1,擲筊自決,並未說明「筊之同、異」代表什麼!怎可妄自斷言「同為是」?
  2,中位非空位係「命題定義」,不須推理!更無理由可由!
  3,命題中未提到各神位之間關係,憑什麼假定「左位能知右位真相」?
  4,所言「問左神後擲筊結果為二種可能」!大錯特錯!
    左位有三種可能,神、鬼、空位,若為空位,擲筊結果更是毫無意義!
  5,所言:「左神像非神即鬼,」錯!
  6,……
  全盤皆錯!無法置喙!
9723 留言者:常溯 [2010-02-05]
主題:真直表
  真值表不難,真直表是難;今有人直率,且放他入行。師出無多語,莫往己心望,聽聽他人語,不也是一嚐。
回應﹕
  有人好學,老朽樂教;若是自彰,老朽逍遙!
9722 留言者:小徐 [2010-02-05]
主題:覆#9721
  覆:關鍵問題:「random」如何用「是非」題回答。(請注意:yes-no questions =是非題,其中「只有是、非」,沒有「OR」容身之地,有「OR」則稱之為「選擇題」...
  
  多謝老師指正,真值表有不足之處。因為不知random會如何回答,把原先第九至第十二個情況擴張為第九至第十六個情況,免卻了使用「OR」的混亂。
  真值表: (T=TRUE, F=FALSE, R=RANDOM, Y=是, N=否)
     A B C da ja  ANSWER(Q1,A)
  1  T F R Y  N   ja 
  2  T R F Y  N   da
  3  F T R Y  N   ja
  4  F R T Y  N   da
  5  T F R N  Y   ja
  6  T R F N  Y   da
  7  F T R N  Y   ja
  8  F R T N  Y   da
  9  R T F Y  N   ja 
  10 R F T Y  N   ja 
  11 R T F N  Y   ja 
  12 R F T N  Y   ja 
  13 R T F Y  N   da
  14 R F T Y  N   da
  15 R T F N  Y   da
  16 R F T N  Y   da
  第一至第八個情況,留言#9715已解,不贅。第九至第十六個情況,B和C都不是RANDOM。利用A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在所有16個情況下都可確定B或C當中誰不是RANDOM。
回應﹕
  是了,雖然有所改進,但仍與事實不符!蓋將da or ja一分為二,排列組合增加了,真值表好看了!但新問題產生了!即「問問題要超過三次」(以求得增加之答案),不符原「難題」的規定。此外,既然是「隨機」回答,怎麼可以肯定da是真da、ja是真ja?

  閣下對邏輯頗有研究,為何不自問:「邏輯源自人們的推理經驗,難道邏輯絕對真實嗎?若一旦命題假設錯誤,推論會有什麼後果」?西方人把邏輯視為神聖的思考殿堂,事事皆要合乎邏輯。不幸,如同把四種組合變為八種,「真值表好看了」,事實上卻違背了原來的命題。
  人人都有成見,但若人不知自省,失敗者怨天尤人、成功者趾高氣揚,邏輯經常是最順手的武器!西方積有無數成見,諸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難道不是「生存演進,互利互存」?難道生命演化一定要找個「造物」者?地球上沒有,便諉稱來自外太空?那麼外太空呢?要用什麼邏輯?
  又如老美認定:
  大前題:強國之間必有大戰。
  小前題:美國是強國,中國將成為強國。
  推論 :美國為了和平,必須阻止中國強大。
  上個世紀美國人運用他們的邏輯,作孽無數(如同攻打伊拉克,次貸金融風暴等等),說穿了,正是「命題錯誤、邏輯推演正確」之故!所以老朽之邏輯是:天下無好人壞人,但行為來自觀念,觀念一旦有誤,萬劫難復!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