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9719 留言者:小徐 [2010-02-04]
主題:試解#9718
  A可以是RANDOM,也可以不是RANDOM。
  * 如果A不是RANDOM,可以用A的回答推論出B或C不是RANDOM,向B或C問第二個問題;
  * 如果A是RANDOM,不論A回答什麼,推論出什麼,B和C都不是RANDOM,可以向B或C問第二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問A,但其目的是以之確定B或C當中誰不是RANDOM。
回應﹕
  這正是「唬爛邏輯」(標準短笑話)!不如一一硬性規定什麼是什麼!(定是沒看懂烏龍內容)!
  要談邏輯,請先用邏輯證明:「A可以是RANDOM,也可以不是RANDOM。」
9719 留言者:小徐 [2010-02-04]
主題:試解#9718
  A可以是RANDOM,也可以不是RANDOM。
  * 如果A不是RANDOM,可以用A的回答推論出B或C不是RANDOM,向B或C問第二個問題;
  * 如果A是RANDOM,不論A回答什麼,推論出什麼,B和C都不是RANDOM,可以向B或C問第二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問A,但其目的是以之確定B或C當中誰不是RANDOM。
回應﹕
  這正是「唬爛邏輯」(標準短笑話)!不如一一硬性規定什麼是什麼!(定是沒看懂烏龍內容)!
  要談邏輯,請先用邏輯證明:「A可以是RANDOM,也可以不是RANDOM。」
9721 留言者:小徐 [2010-02-05]
主題:回#9719
  『請先用邏輯證明:「A可以是RANDOM,也可以不是RANDOM。」』
  不是說A同時是兩者,只是說那包含了A的所有可能。
  ((A==RANDOM) OR (A!=RANDOM)) = 常真
  *************************************
  第一個問題回答的運用: 
  ANSWER(Q1,A)= 問A第一個問題的回答
  if ( ANSWER(Q1,A)==ja )
    B 是 not RANDOM
  else
    C 是 not RANDOM
  要証明可行,可列真值表: (T=TRUE, F=FALSE, R=RANDOM, Y=是, N=否)
     A B C da ja  ANSWER(Q1,A)
  1  T F R Y  N   ja 
  2  T R F Y  N   da
  3  F T R Y  N   ja
  4  F R T Y  N   da
  5  T F R N  Y   ja
  6  T R F N  Y   da
  7  F T R N  Y   ja
  8  F R T N  Y   da
  9  R T F Y  N   ja or da
  10 R F T Y  N   ja or da
  11 R T F N  Y   ja or da
  12 R F T N  Y   ja or da
  第一至第八個情況,留言#9715已解,不贅。第九至第十二個情況,不論A回答ja或da,B和C都不是RANDOM。利用A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在所有12個情況下都可確定B或C當中誰不是RANDOM。
  *************************************
  『麻煩的是,基於前述三種身份不在同一平面,只用三個問題,面對三個未知對象,而其中一個有兩個可能的答案!結論=不可能的任務!』
  三種身份:A B C 對應 TRUE FALSE RANDOM,可得3!=3*2*1=6個組合。
  三個問題:三個ja/da答案,可得3個bits,可有 2^3 =8個結果。
  
  da/ja是John McCathy 對題目的修改,沒有要求知道da/ja的意思,8個結果對應6個組合,不是不可能的任務。
回應﹕
  這叫「西式混元邏輯」!避開主戰場,以邏輯教科書中不食人間煙火的謬論、來嚇不學無術的老阿Q!既是討論第9718則留言,當應以該文為準。由於「原始命題」不符邏輯,老朽闡明了:「三種身份不在同一平面,只用三個問題,面對三個未知對象,而其中一個有兩個可能的答案(此即or之吊詭)!」
  請先看懂了老朽留言,歡迎「一句一句辯駁」!

  「關鍵」問題:「random」如何用「是非」題回答。請注意:原題指明用 yes-no questions (是非題),其中只有「是、非」,沒有「OR」容身之地,因有「OR」則稱之為「選擇題」。此外,形式邏輯不全等於數理邏輯,敬請以文字說明之!否則寫上千千萬萬個真值表,「如果不符合真實(是非題中竟然有or,能如此作答老朽早去考「托福」了)」、無法「現場模擬詢問」(所書:不論A回答ja或da,現場該怎麼答?老天!A被命題所限,只能開口一次)!若脫離現實,一大堆公式也只是老外唬爛二十世紀中國人的老把戲!
9721 留言者:小徐 [2010-02-05]
主題:回#9719
  『請先用邏輯證明:「A可以是RANDOM,也可以不是RANDOM。」』
  不是說A同時是兩者,只是說那包含了A的所有可能。
  ((A==RANDOM) OR (A!=RANDOM)) = 常真
  *************************************
  第一個問題回答的運用: 
  ANSWER(Q1,A)= 問A第一個問題的回答
  if ( ANSWER(Q1,A)==ja )
    B 是 not RANDOM
  else
    C 是 not RANDOM
  要証明可行,可列真值表: (T=TRUE, F=FALSE, R=RANDOM, Y=是, N=否)
     A B C da ja  ANSWER(Q1,A)
  1  T F R Y  N   ja 
  2  T R F Y  N   da
  3  F T R Y  N   ja
  4  F R T Y  N   da
  5  T F R N  Y   ja
  6  T R F N  Y   da
  7  F T R N  Y   ja
  8  F R T N  Y   da
  9  R T F Y  N   ja or da
  10 R F T Y  N   ja or da
  11 R T F N  Y   ja or da
  12 R F T N  Y   ja or da
  第一至第八個情況,留言#9715已解,不贅。第九至第十二個情況,不論A回答ja或da,B和C都不是RANDOM。利用A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在所有12個情況下都可確定B或C當中誰不是RANDOM。
  *************************************
  『麻煩的是,基於前述三種身份不在同一平面,只用三個問題,面對三個未知對象,而其中一個有兩個可能的答案!結論=不可能的任務!』
  三種身份:A B C 對應 TRUE FALSE RANDOM,可得3!=3*2*1=6個組合。
  三個問題:三個ja/da答案,可得3個bits,可有 2^3 =8個結果。
  
  da/ja是John McCathy 對題目的修改,沒有要求知道da/ja的意思,8個結果對應6個組合,不是不可能的任務。
回應﹕
  這叫「西式混元邏輯」!避開主戰場,以邏輯教科書中不食人間煙火的謬論、來嚇不學無術的老阿Q!既是討論第9718則留言,當應以該文為準。由於「原始命題」不符邏輯,老朽闡明了:「三種身份不在同一平面,只用三個問題,面對三個未知對象,而其中一個有兩個可能的答案(此即or之吊詭)!」
  請先看懂了老朽留言,歡迎「一句一句辯駁」!

  「關鍵」問題:「random」如何用「是非」題回答。請注意:原題指明用 yes-no questions (是非題),其中只有「是、非」,沒有「OR」容身之地,因有「OR」則稱之為「選擇題」。此外,形式邏輯不全等於數理邏輯,敬請以文字說明之!否則寫上千千萬萬個真值表,「如果不符合真實(是非題中竟然有or,能如此作答老朽早去考「托福」了)」、無法「現場模擬詢問」(所書:不論A回答ja或da,現場該怎麼答?老天!A被命題所限,只能開口一次)!若脫離現實,一大堆公式也只是老外唬爛二十世紀中國人的老把戲!
9722 留言者:小徐 [2010-02-05]
主題:覆#9721
  覆:關鍵問題:「random」如何用「是非」題回答。(請注意:yes-no questions =是非題,其中「只有是、非」,沒有「OR」容身之地,有「OR」則稱之為「選擇題」...
  
  多謝老師指正,真值表有不足之處。因為不知random會如何回答,把原先第九至第十二個情況擴張為第九至第十六個情況,免卻了使用「OR」的混亂。
  真值表: (T=TRUE, F=FALSE, R=RANDOM, Y=是, N=否)
     A B C da ja  ANSWER(Q1,A)
  1  T F R Y  N   ja 
  2  T R F Y  N   da
  3  F T R Y  N   ja
  4  F R T Y  N   da
  5  T F R N  Y   ja
  6  T R F N  Y   da
  7  F T R N  Y   ja
  8  F R T N  Y   da
  9  R T F Y  N   ja 
  10 R F T Y  N   ja 
  11 R T F N  Y   ja 
  12 R F T N  Y   ja 
  13 R T F Y  N   da
  14 R F T Y  N   da
  15 R T F N  Y   da
  16 R F T N  Y   da
  第一至第八個情況,留言#9715已解,不贅。第九至第十六個情況,B和C都不是RANDOM。利用A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在所有16個情況下都可確定B或C當中誰不是RANDOM。
回應﹕
  是了,雖然有所改進,但仍與事實不符!蓋將da or ja一分為二,排列組合增加了,真值表好看了!但新問題產生了!即「問問題要超過三次」(以求得增加之答案),不符原「難題」的規定。此外,既然是「隨機」回答,怎麼可以肯定da是真da、ja是真ja?

  閣下對邏輯頗有研究,為何不自問:「邏輯源自人們的推理經驗,難道邏輯絕對真實嗎?若一旦命題假設錯誤,推論會有什麼後果」?西方人把邏輯視為神聖的思考殿堂,事事皆要合乎邏輯。不幸,如同把四種組合變為八種,「真值表好看了」,事實上卻違背了原來的命題。
  人人都有成見,但若人不知自省,失敗者怨天尤人、成功者趾高氣揚,邏輯經常是最順手的武器!西方積有無數成見,諸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難道不是「生存演進,互利互存」?難道生命演化一定要找個「造物」者?地球上沒有,便諉稱來自外太空?那麼外太空呢?要用什麼邏輯?
  又如老美認定:
  大前題:強國之間必有大戰。
  小前題:美國是強國,中國將成為強國。
  推論 :美國為了和平,必須阻止中國強大。
  上個世紀美國人運用他們的邏輯,作孽無數(如同攻打伊拉克,次貸金融風暴等等),說穿了,正是「命題錯誤、邏輯推演正確」之故!所以老朽之邏輯是:天下無好人壞人,但行為來自觀念,觀念一旦有誤,萬劫難復!
9722 留言者:小徐 [2010-02-05]
主題:覆#9721
  覆:關鍵問題:「random」如何用「是非」題回答。(請注意:yes-no questions =是非題,其中「只有是、非」,沒有「OR」容身之地,有「OR」則稱之為「選擇題」...
  
  多謝老師指正,真值表有不足之處。因為不知random會如何回答,把原先第九至第十二個情況擴張為第九至第十六個情況,免卻了使用「OR」的混亂。
  真值表: (T=TRUE, F=FALSE, R=RANDOM, Y=是, N=否)
     A B C da ja  ANSWER(Q1,A)
  1  T F R Y  N   ja 
  2  T R F Y  N   da
  3  F T R Y  N   ja
  4  F R T Y  N   da
  5  T F R N  Y   ja
  6  T R F N  Y   da
  7  F T R N  Y   ja
  8  F R T N  Y   da
  9  R T F Y  N   ja 
  10 R F T Y  N   ja 
  11 R T F N  Y   ja 
  12 R F T N  Y   ja 
  13 R T F Y  N   da
  14 R F T Y  N   da
  15 R T F N  Y   da
  16 R F T N  Y   da
  第一至第八個情況,留言#9715已解,不贅。第九至第十六個情況,B和C都不是RANDOM。利用A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在所有16個情況下都可確定B或C當中誰不是RANDOM。
回應﹕
  是了,雖然有所改進,但仍與事實不符!蓋將da or ja一分為二,排列組合增加了,真值表好看了!但新問題產生了!即「問問題要超過三次」(以求得增加之答案),不符原「難題」的規定。此外,既然是「隨機」回答,怎麼可以肯定da是真da、ja是真ja?

  閣下對邏輯頗有研究,為何不自問:「邏輯源自人們的推理經驗,難道邏輯絕對真實嗎?若一旦命題假設錯誤,推論會有什麼後果」?西方人把邏輯視為神聖的思考殿堂,事事皆要合乎邏輯。不幸,如同把四種組合變為八種,「真值表好看了」,事實上卻違背了原來的命題。
  人人都有成見,但若人不知自省,失敗者怨天尤人、成功者趾高氣揚,邏輯經常是最順手的武器!西方積有無數成見,諸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難道不是「生存演進,互利互存」?難道生命演化一定要找個「造物」者?地球上沒有,便諉稱來自外太空?那麼外太空呢?要用什麼邏輯?
  又如老美認定:
  大前題:強國之間必有大戰。
  小前題:美國是強國,中國將成為強國。
  推論 :美國為了和平,必須阻止中國強大。
  上個世紀美國人運用他們的邏輯,作孽無數(如同攻打伊拉克,次貸金融風暴等等),說穿了,正是「命題錯誤、邏輯推演正確」之故!所以老朽之邏輯是:天下無好人壞人,但行為來自觀念,觀念一旦有誤,萬劫難復!
9727 留言者:小徐 [2010-02-06]
主題:回#9725
  看不懂如何問清筊同異之定義,請老師賜教。
  此中文邏輯問題可否用比較簡單的問題?老師看看以下行不行。
  第一問:你是神嗎?   (神鬼均必同意,可測「筊同、筊異」之定義)
  第二問:神與鬼相同嗎? (可測神與鬼,神不同意,鬼必同意)
  第三問:右位空嗎?
  首先對中位提第一問:你是神嗎?   (已知非空位者)。
  如筊為同- 筊同=真,因神鬼均必同意。
   再對中位提第二問:神與鬼相同嗎? (已知筊同為真)。
    如筊同- 中位必係鬼,因神不可能同意
     再對中位提第三問:右位空嗎? (已知筊同為真,中為鬼,鬼言必謊)
      如筊同-右為神,左位空    結論:左位空,中為鬼,右為神,筊同為真,筊異為偽。
      如筊異-左為神,右位空    結論:左為神,中為鬼,右位空,筊同為真,筊異為偽。
    如筊異- 中位必係神
     再對中位提第三問:右位空嗎? (已知筊同為真,中為神,神言可信)
      如筊同-右位空,左為鬼    結論:左為鬼,中為神,右位空,筊同為真,筊異為偽。
      如筊異-右為鬼,左位空    結論:左位空,中為神,右為鬼,筊同為真,筊異為偽。
  如筊為異- 筊異=真,因神鬼均必同意。
   再對中位提第二問:神與鬼相同嗎? (已知筊異為真)。
    如筊同- 中位必係神
     再對中位提第三問:右位空嗎? (已知筊異為真,中為神,神言可信)
      如筊同-右為鬼,左位空    結論:左位空,中為神,右為鬼,筊同為偽,筊異為真。
      如筊異-右位空,左為鬼    結論:左為鬼,中為神,右位空,筊同為偽,筊異為真。
    如筊異- 中位必係鬼
     再對中位提第三問:右位空嗎? (已知筊異為真,中為鬼,鬼言必謊)
      如筊同-左為神,右位空    結論:左為神,中為鬼,右位空,筊同為偽,筊異為真。
      如筊異-右為神,左位空    結論:左位空,中為鬼,右為神,筊同為偽,筊異為真。
回應﹕
  「筊」是我國傳統習俗中,人與神鬼溝通的道具。筊為立體新月形,多用竹、木等材質做成,從中部開為兩半。每一半稱「支」,分正反面。反面凸起稱為「陰面」,正面平仰稱為「陽面」。陰陽組合,有很多解讀方法,一般寺廟中規定如下:
  1,一陽一陰(一平一凸):稱之為「聖杯」(或「聖筊」)表示神明認同,或行事會順利。
   但如祈求之事相當慎重,多以連三次聖杯才做數。
  2,兩陽面(兩平面):稱之為「笑杯」(或「笑筊」),表示神明還未決定要不要認同,
   行事狀況不明,可以重新再擲筊請示神明,或再次說清楚自己的祈求。
  3,兩陰面(兩凸面):稱之為「陰杯」(或「怒筊」),表示神明不認同,行事會不順,
   可以重新再擲筊請示。

  老朽為了將筊與DA、JA匹配,並令之簡化為同異,並特別說明,「同、異(兩陰、兩陽為同,一陰一陽為異)」無關「真、假」。否則,以上述陰陰陽陽而論,不懂的人又要說是中國大沙文主義作祟了!

  汝之推論合乎邏輯,但這樣推演太辛苦了!所以還是邏輯教主聰敏,假設同為真、異為偽(或反之),如果=假設=如果!不過老朽學會了「如果同為真」,倒也省事得多。

  不過,若以命題(涉及概念、觀念理解)而論,則頗為不妥。
  如:「首先對中位提第一問:你是神嗎?   (已知非空位者)。
     如筊為同- 筊同=真,因神鬼均必同意。」
  於命題中:神言可信、鬼言必謊。
     若問:「你是神嗎」?神同意、鬼反對(必說謊)。
      故:「筊同=真」尚無法定論。
      故:「因神鬼均必同意」不確。
  其後各種推論,由於龍首不正,其後皆歪也。
9727 留言者:小徐 [2010-02-06]
主題:回#9725
  看不懂如何問清筊同異之定義,請老師賜教。
  此中文邏輯問題可否用比較簡單的問題?老師看看以下行不行。
  第一問:你是神嗎?   (神鬼均必同意,可測「筊同、筊異」之定義)
  第二問:神與鬼相同嗎? (可測神與鬼,神不同意,鬼必同意)
  第三問:右位空嗎?
  首先對中位提第一問:你是神嗎?   (已知非空位者)。
  如筊為同- 筊同=真,因神鬼均必同意。
   再對中位提第二問:神與鬼相同嗎? (已知筊同為真)。
    如筊同- 中位必係鬼,因神不可能同意
     再對中位提第三問:右位空嗎? (已知筊同為真,中為鬼,鬼言必謊)
      如筊同-右為神,左位空    結論:左位空,中為鬼,右為神,筊同為真,筊異為偽。
      如筊異-左為神,右位空    結論:左為神,中為鬼,右位空,筊同為真,筊異為偽。
    如筊異- 中位必係神
     再對中位提第三問:右位空嗎? (已知筊同為真,中為神,神言可信)
      如筊同-右位空,左為鬼    結論:左為鬼,中為神,右位空,筊同為真,筊異為偽。
      如筊異-右為鬼,左位空    結論:左位空,中為神,右為鬼,筊同為真,筊異為偽。
  如筊為異- 筊異=真,因神鬼均必同意。
   再對中位提第二問:神與鬼相同嗎? (已知筊異為真)。
    如筊同- 中位必係神
     再對中位提第三問:右位空嗎? (已知筊異為真,中為神,神言可信)
      如筊同-右為鬼,左位空    結論:左位空,中為神,右為鬼,筊同為偽,筊異為真。
      如筊異-右位空,左為鬼    結論:左為鬼,中為神,右位空,筊同為偽,筊異為真。
    如筊異- 中位必係鬼
     再對中位提第三問:右位空嗎? (已知筊異為真,中為鬼,鬼言必謊)
      如筊同-左為神,右位空    結論:左為神,中為鬼,右位空,筊同為偽,筊異為真。
      如筊異-右為神,左位空    結論:左位空,中為鬼,右為神,筊同為偽,筊異為真。
回應﹕
  「筊」是我國傳統習俗中,人與神鬼溝通的道具。筊為立體新月形,多用竹、木等材質做成,從中部開為兩半。每一半稱「支」,分正反面。反面凸起稱為「陰面」,正面平仰稱為「陽面」。陰陽組合,有很多解讀方法,一般寺廟中規定如下:
  1,一陽一陰(一平一凸):稱之為「聖杯」(或「聖筊」)表示神明認同,或行事會順利。
   但如祈求之事相當慎重,多以連三次聖杯才做數。
  2,兩陽面(兩平面):稱之為「笑杯」(或「笑筊」),表示神明還未決定要不要認同,
   行事狀況不明,可以重新再擲筊請示神明,或再次說清楚自己的祈求。
  3,兩陰面(兩凸面):稱之為「陰杯」(或「怒筊」),表示神明不認同,行事會不順,
   可以重新再擲筊請示。

  老朽為了將筊與DA、JA匹配,並令之簡化為同異,並特別說明,「同、異(兩陰、兩陽為同,一陰一陽為異)」無關「真、假」。否則,以上述陰陰陽陽而論,不懂的人又要說是中國大沙文主義作祟了!

  汝之推論合乎邏輯,但這樣推演太辛苦了!所以還是邏輯教主聰敏,假設同為真、異為偽(或反之),如果=假設=如果!不過老朽學會了「如果同為真」,倒也省事得多。

  不過,若以命題(涉及概念、觀念理解)而論,則頗為不妥。
  如:「首先對中位提第一問:你是神嗎?   (已知非空位者)。
     如筊為同- 筊同=真,因神鬼均必同意。」
  於命題中:神言可信、鬼言必謊。
     若問:「你是神嗎」?神同意、鬼反對(必說謊)。
      故:「筊同=真」尚無法定論。
      故:「因神鬼均必同意」不確。
  其後各種推論,由於龍首不正,其後皆歪也。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