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237 留言者:王建維 [2001-04-20]
主題:感謝
  感謝先生之言
  勝讀十年書
  現行電腦運算為二進制
  本人才學疏淺
  請問是否有更好的方式取代二進制
回應﹕
  二進制不能取代,何也﹖「一」止而不變,無從以「進」。既進,是為「二」,多則繁雜,不符合「宇宙易變」之理。
  「太極生兩儀」者,陰陽互動,是變之「基因」也。用之於機械、電子,即「開」與「關」,一動一止,精簡之極矣!
251 留言者:任天時 [2001-04-23]
主題:對網路智慧財產之我見
  借道德經內之話﹕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現世人可否法其精神呢﹖智慧財產是為了保護創作或保護創作所隨之而來的暴利﹖
  又云﹕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故鑽研各種網路管制機制,終將途勞無功,無法抵抗市埸那看不見的一隻手。
回應﹕
  世道已如此,反對又如何﹖
280 留言者:蘇勁松 [2001-04-30]
主題:梅花易數
  朱先生您好﹕
  後學是在數個月前看到您發表中文電書及其他相關計畫,實在是對您十分的崇敬,
  於是起了一個念頭﹕也想自己利用電腦來研究中華文化的東西,而而自己手上有一
  本梅花易數,想要自己動手建立資料庫,但是在建立資料庫時發現輸入資料非常的
  死版,又想起了朱先生在智慧學九論中所提因果體用關係而把每一個中國字串起來
  而形成話語字詞上的意義,但是在實際上來作卻是思路尚未通達,在目前做這樣的
  研究所使用的系統為win98及office之access,而語言是以VB 6.0,請問朱先生,
  像這樣的小型研究是否能做到一定的靈活度或者對於資料庫的建立方法能否給予指
  點﹖另外想請問朱先生台灣的中文2000何時會出來呢﹖煩請朱先生解答,謝謝!
  後學 蘇勁松
  敬上
回應﹕
  立意甚佳,但著手之處有待商確。
  以《梅花易》取材嫌太偏,且易流於「算命」之途,君子不器,何捨重就輕﹖
  用何種系統關係不大,只是「應用效率」之別而已。關鍵在於對「文化」之瞭解,如果只想寫個「程式」,其價值不高,唯有作「系統分析」始能對文化有進一步認識。應知「程式易寫,文化難為」,在中華文化中,「文字」始為「眾經之典」。人人自以為不是「文盲」,實則也不過隻隻能鳴的「樹上蟬」。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所以如斯而不得不然者,則須痛下數十年功夫,是矣!
  數月前「中文2000」已先在台公佈,現已進入「商業推廣」,悉交本企業集團有關部門處理,老朽一概不再聞問(只做技術更新)。
293 留言者:劉建英 [2001-05-02]
主題:硬體研發
  先生在智慧之旅的第三集
  提及漢卡研發
  現在是中文cpu
  可是一提硬體研發
  令人想到公式很複雜的電子學
  煩瑣製程
  先生是如何突破障礙﹖
回應﹕
  在各個領域中,都有專家。世上專家有兩大類,一進取,一保守。欲跨足專家領域亦然,人應先有自知之明,始能發揮所長。
  進取之人,不會以所知所得為滿足,永遠會試險嚐新,故成敗難定。保守者只看眼前,穩定踏實,以做「老二」為榮。
  老朽屬於進取者,終生不斷學習、改進,故從來不將「成、敗」放在心中。當力有未逮之際,也找有「進取」心之專家,通力合作,共同探討,是日有所發也。
294 留言者:阿南 [2001-05-02]
主題:古文導讀
  一、 先生鼓勵後輩應多讀文言,如以《古文觀止》為例,應如何閱讀﹖
  二、 在先生之漢字教材未問世前,能否考慮於網上先導讀一些古籍﹖
回應﹕
  中國人所謂「功夫」,就是泛指﹕「以工力成人」。意為﹕要努力、要付出時間始能有成者。學習漢字,老朽尚有「基因」法(也得痛下三個月苦功才行),但要學古文,只有「苦讀、苦讀、再苦讀」,不必先知其意,讀之多,成為潛意識反應,成矣!
  不幸老朽忙之過甚,實在勻不出時間了,請原諒。
301 留言者:蘇勁松 [2001-05-03]
主題:如何系統分析
  朱先生你好﹕
  後學想向朱先生請教真正的如何來著手的詳細內容,之前後學向您請教過以梅花易數來研究,原來以為梅花易數是易經縮小版,後學原來的構想是想做出一個小系統應用於電腦上各種的解決方案,可能是有點天真,後學知道朱先生的意思可能是由文字來著手,朱先生所謂的系統分析,到底應當何為,其詳細的情況是否能請朱先生略示一二,或者是否改朝哪一個方向發展呢﹖若需要長年的功夫來研究,那也是非常值得的,就如同朱先生所說的,或許有非常多的人了解倉頡輸入系統,但是有多少人能夠活用其中,以此來做經世濟民的工作﹖目前後學對於智慧學九論中的觀念非常有興趣,只是有時候讀來又覺得有些幽微難明,所以認為唯一能深入去理解的方式唯有動手實作,萬般還是得請教朱先生指點迷津,長示出途!謝謝!
  後學 蘇勁松
  敬上
回應﹕
  所謂「系統分析」者,必先確定「系統」本身。「系(一絲連眾絲之象形,以一率之也)統(糸+充=以絲充實之)」者,必有其規律,若能以一馭萬,以簡馭繁,則系統可成。要之,其成或敗,在於「分類方法」也。
  《易經》最偉大的發現,即為其陰陽進階之分類觀念。其法甚簡,而認知難度極高。蓋今日學者,早受西化所愚,專取事之繁者,學其一端。到得頭來,人人見樹不見林,所學不知所用。學子十年寒窗,不過掙得一棟方盒中,一個桌面之小格局也。
  惜老朽日理萬機,工作甚忙,實在分身乏術。早年曾收徒若干,近已歸山,緣起緣落,毫無自由。今家國衰頹,其果有因,非一二子可以振興於萬一。必也,老朽傾全力以教「小杏子」一「人」,假以時日,中華文化大盛,舉世盡霑甘露,斯為正途。
  常有網友詢及「習易」之事,老朽一概不答。需知「《易經》者藥也」,今人之「病」,在於「急功近利」,占卜算命,斯為速效,以致人人愚迷,遺害極大。
  但若以「分類」法則而言,不妨詳參﹕「太極分兩儀,兩儀成四象,四象組八卦」。其理甚簡,然不參得「透徹」,終在門外徘徊。老朽不才,僅此三句,即參了二十年之久,舉凡漢字基因、智慧學、多媒體、電子工具等無不蛻變於斯。閣下有心,不妨自參,待得天下萬事萬物皆能納入此三句之中,即得其旨矣!
307 留言者:廣達 [2001-05-04]
主題:文字疑問
  請問﹕
    保留中文字應以”繁體或簡體”哪個來運作,有此一說”學繁寫簡”具有效率云云,但是光是BIG5 or GB 之間就有計算就有麻煩了(註一),其次顧慮”解釋”問題,就以考古學家之言﹕『...文字沒有消失,族群沒有絕滅,只是我們失去解釋的能力了...』(註二)
    從日本得到一個靈感,如果政府機關、公立事業、公共空間用以繁體字,而市面上用以簡體,是否有以下”功能”﹕
  (1)較易使文盲視字,提高書寫速度
  (2)後人不會失去解釋原古字之慮
  否則光用簡體,是一種飲鴆止渴的行為
 (註一)出處資料借人,稍後補充,但可先查證GB之”藝墬藝鄙”和BIG 5的原意差距
 (註二)美國有一鹽湖地為輻射廢棄物最終處置場,是萬年前海底升高處,依地質學家估計,此地還可以保有萬年之壽,選此地之因是核子輻射物的半衰期,也必須放置萬年才不會危害人類。做法是在鹽層挖洞穴,再放置廢棄物,之後鹽層每年會下陷約1cm,數年後即完全掩埋,為了告知後代世人”此地不宜挖掘”,曾考慮用”圖案”或”文字”來作告示,但是依人文學家之見,圖案的解讀較難讓人了解,例如”骷塿”一例,某些文化解釋成”死亡”,但也有些文化解釋成”生命泉原”,如果誤解告示一但開挖,後果堪慮。所以目前的做法為;在掩埋場上方蓋一巨大之建物,上方留下百種文字(中文其中)說明危險,因為不知道哪種文字或文化會留下來,所以出此之策,為後人著想...
  因此我們可以了解到,古時的金字塔中的文字,因為某些因素、可能是戰亂,所以現在人們失去解釋之能,同時也失去了”某些”知識,然而劇變後的中文字,如果不思以長久的考量,難保不會發生如同孔丘古書之例,千年前所失去的”某些”知識...
回應﹕
  問得好,細答要費上許多篇幅。簡而言之,文字係「約定俗成」,非任何「政治、學術」可決者。一時或有其影響力,但時過境遷,只有便於應用者得以留存。
  以簡、繁字體為例,古之士人重養心,用筆書寫之際,精神會聚,繁體為楷,草書求簡。今人求速效,兼以中國立國之初,教育不普遍,提創簡體有其必要。自後工具改變,電腦問世,簡化字體於辨識、取碼均不易,是故台灣先有中文電腦(大陸於五○年代已開發電腦,當時其技術尚領先日本甚多,但正因簡體不易「量化」,故轉攻羅馬拼音)。
  待「衣食足而後知禮義」,為了文化的認同,以及精神食糧日趨重要,文學的多樣性浮上檯面,是以大陸又推出多種新字集標準(目前是二萬四,已知六萬字正在研議中)。只是字集標準未必代表應用效率(新標準有兩字元、四字元多種結構,且無法排序),實驗檢驗真理,尚要耗時費日,反覆論證,方可見塵埃落定也。
  至於釋字,又是一大關鍵,古時漢字以「字義」為單位。自五四後,學者專家全面西轉,大力提倡「詞組」,刻意模糊「單字」(目前所有字典都只是辭典)。近百年來,其毒害之深,令國人幾不知「漢字」是單字為義的結構矣!
  閣下所舉之例,只是美國人杞人憂天之另一章。試想此後百年之間,污染處處,人類在地表生存都有問題,各種偵測工具將成為日常生活之必備品,豈有不知輻射危害之理﹖再看資訊時代之發展,文字逐漸趨於統一,其辨識應用可傳之萬載,毋庸操心矣。
  關鍵是在今日,現在「寫字」已成藝術,不久語音、文字辨識當道,文意修正、校對將成軟件發展主流。屆時除了專門做資訊輸入的人員外,其他人都可用語言處理一切,文字只是「供閱讀之訊息」,自必以「多媒體(聲視感知用)」為主(老朽明、後年將有大動作焉)。
  至若政府、民間,無不以「成本」導向,價格低、功能強,誰曰不宜﹖文化生命在於千秋萬世,後人能知前人意,始謂「生機」。一個時代的得失興衰,宛似白駒過隙,唯有察古觀今,將宇宙貫連一體,斯乃「生命」也。
328 留言者:小羅 [2001-05-07]
主題:問背不懂
  在#264問中,能否給予提示,解心之惑﹖
  謝老師!
回應﹕
  大腦是個「神經網絡」,它有記憶功能,但當所記的資訊太多,而沒有一種「理想的搜索工具」,上網等於進神經病院!
  所幸網絡尚有搜索引擎,大腦怎麼辦﹖到哪裡去買這種「軟體」﹖
  不過大自然有另外一套機制,生物學者拉馬克提出「用、不用」理論,指出生命為了有效利用能源(人常自命為神,忘了自己只是個生命體),不用或用得少的器官及機能就會退化,而不斷強化所用且有用的。
  「山水風景」好看吧﹖那原是一片陸地,經過長時間風化侵蝕形成的。哪天有空去看看月球,四十億年前的地球就是那樣。
  這與「死背不懂」的書有什麼關係呢﹖要知道「水」什麼都不懂,它只是不斷地從上流到下,流到今天,我們才有「山水風景」可看。古聖賢的金言玉語,今人早都忘得乾乾淨淨了,難道是「不懂」嗎﹖不是!是沒有背過,沒有渠道,洪水亂流也!
  再舉一列,人怎麼知道「5塊錢多於1塊錢」呢(千萬不要找理由,因為沒有)﹖想都不要想,懂也不必懂,道理只有一個,因為從小就背,背出來的(不要輕信「懂」,天下有誰懂什麼了﹖老朽只是比別人老一點,多走了幾步路)!
331 留言者:chang [2001-05-08]
主題:問教育
  何謂『理性教育』﹖
回應﹕
  所謂「理性」,係指「理智之特性」。中國文化中,「老莊思想」可稱理性的代表,儒家多談人性,佛家則係感性。但因國勢沒落,這種認知並未得到大眾的認同。
  十七世紀,因科學的啟蒙,西方一舉擺脫了中世紀的教會控制,認為宇宙中有一「機械原理」,一切跡象皆「有機可循」,而自詡為「理性時代」。但事實上,科學一再蛻變,古典物理受到質疑,「測不準原理」又推翻了理性思維。尤其在高能物理上,「量子力學」「幾乎」回到老莊的理論基礎之上,那麼,什麼才是「理性」呢﹖
  問題在,在「理性」尚未釐清之前,何來「理性教育」﹖人人自認具有「理智」,但有誰得知宇宙的「機械規律」﹖故此,「理性教育」只是一種理想,一種口號而已。
338 留言者:王強 [2001-05-08]
主題:強悍
  地中海商業文明侵襲,無免疫機能
  商業文明是如此強悍嗎﹖
回應﹕
  商業文明之強悍,由今日世事可知,過去中國人的價值序位為「士農工商」,如今則改成「外商、合營商、鉅商、細商」,全民皆商,清一色矣!
  妙的是「政商合一」,政客下台,以商機為酬;商人騰達,必有卿位相許。君不見「就業率」乎﹖除政商二業之外,尚有何業可就﹖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