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简體   復原    
6826 留言者:網主 [2006-09-29]
告網友:
  沈子言中矣!近日老朽長考,發覺「每週定義」之舉確是「為德不足」,特此聲明:

  1,老朽原擬藉定義訓練各位思維之道,然因難度太高,揠苗助長,適以害之。
    蓋如此連續定義,正係最艱深之歸納法,前此連文字歸納都兵敗麥城。更何況
   「宇宙觀」之認知?各位尚未透識各種基礎之學理,焉能致之?
    老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發人之所未發,所恃者乃漢字基因之理論及小杏子之
   明證。今於本網出題若此,將令學者無所適從,實不可行也!

  2,所定義之概念,原出自《智慧學》,於定義下,尚有定律焉。今斷其章、取其
   定義,正是「斷章取義」,老朽豈可自作己孽?但若全盤托出,又嫌過於草率,
   本書事關緊要,必須千錘百煉,以免一疏十漏、落人口實!
    如慣性定義後,可推導出定律:「動者恒動、靜者恒靜」;同理,場定義後,
   即可導出場效「作用力與距離平方成反比」之公式。但如不討論定律,僅空談定
   義,其義何在?
    又,前次曾有網友問及「系統壓力」,老朽答定義將及:
    今已知宇宙為一具有能量之系統,此系統之場必對其中之子系統產生作用力。
    如是,一語可決,但人若無推理能力,思緒如麻,白搭!

  3,觀念傳達最重「氣勢一貫」,似此每週一題方式,宛如秋風殘葉,對各位幫助
   不大、而對老朽之著作影響深重。蓋每次登出後,已不能修改,若稍有圭誤,必
   將誤人誤己。

  4,知錯必改,定義到此止步!老朽考慮不週,特此道歉。
    且將上週之定義題公佈於後:

    --------------
    場 =一系統能量影響之範疇。
    慣性=一系統能量之必然性。
    --------------

    定義中所謂之「一系統」,代表係在某系統中之子系統(譬如一個人=人類之
   一份子)。由於此乃文字概念之範疇,在此不必浪費唇舌。
    因已定義了系統,所討論者恒為系統與系統間之「關係、作用、介面、性質、
   效應」等。而在這些課題中,由系統到體用因果,是為基礎;於此基礎上導出能
   量;能量有動有靜,動者恒動、靜者恒靜,是稱慣性。是故,慣性即為系統能量
   之「必然性」;而此必然性所影響之範疇,則稱為「場」。

  5,今後定義告停,有問可問,但若完全不懂,大可置之腦後,保證活得更是痛快!

  6,又:常有網友來此閒聊,不勝其擾。今已囑網管,但凡與傳統文化及本室工作無
   關之留言,一概刪除,乞諒。
    本網門檻甚高,潔癖極重,既乏財色,又無笑聞!兼用文言,不識白話,非吾族
   類,恕不歡迎。
  
         網主人白
6843 留言者:行忍 [2006-10-07]
主題:礼教与礼制
  朱老師:
  您好!前些陣子和別人論及為什麼有人反對儒家時,突然有些感悟。就是可能是反對儒家的人都把儒家等同于禮制的象徵了。而實際上儒家倡導的是禮教而非禮制。“禮乎禮乎,玉帛云乎哉?樂乎樂乎,鐘鼓云乎哉”即為明證。禮教是反求諸己的,是內容;而禮制是外求諸人的,是形式。欲教化大行,儒家必須要獲得行政支持。可難免被統治者改造以利其統治。忠孝這樣的正理也被用來做為統治之術加以利用。忠非忠于職守,忠于人民而是忠于私黨。還造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這樣的不通之理。以文害質。所以剝落。到現在更是錯走極端,全面擁抱弱肉強食的達爾文主義了。

  說實話我對現在的文化現象很憂慮。所謂的唱歌其實不過是嚎,台下的人也哇哇怪叫。頭髮也染色的如同妖怪一樣。我很擔心有一天自己也會淪落到那種情況,變得那麼瘋狂而無理智。可是完全逃避又辦不到,那不是自絕于人嗎?我該怎麼辦?還有看到易經的道理是講未有剝有不復者,未有姤有不夬者。那麼按理說中國文化必將復興。西方文化必被夬決。那麼我的憂慮似乎是多余的了。可是現在的情況怎麼樂觀的起來呢?還有中國文化的復興是不是還得走原來的老路獲得行政者的支持呢?
回應﹕
  正是,如今反儒成風,多因對儒家不瞭解之故。此風之始在於五四運動,自後,由政經領軍,全面西向靠攏。更嚴重的,是教育西化,連漢字這種人類瑰寶,都已經在劣幣逐良幣之效應下,黑白顛倒!
  老朽年輕時,一切都看不慣,處處被同種視為「異類」!直到有一天,發現人類文明已經走到末路,如今早就在物質主導下,人思已亂、人心已迷,還談什麼?
  至於中華文化之復興,絕不可能會得到行政者之支持,古人云:禮失,求諸野!而今連山河大地上都已吹著西風,野在何方?所幸資訊時代到來,在資訊層次中,人只算是砂粒,到時候比力量、比效率、比價值,什麼文化能統御資訊世界,未來的主流便是什麼!
  這就是老朽等拼了全力,要將中華文化設計進電腦的唯一原因。目前已經成功了一大半,只差臨門一腳。問題在此「腳」非同小可,老朽等只知努力,成敗決之在天!天下何事不然?想通了,縱有惡山惡水在前,走一步進一點,道法自然,既知,心安理得!
6847 留言者:gorilla325 [2006-10-09]
主題:縱囚論
  朱先生...我聽了你的縱囚論後, 很想知道你們用的是啥教材? 我覺得你從頭到尾通通解的不對頭... 第一句話, 信義行於君子而刑戮施於小人, 就解的很不對頭. 這句話根本不是在定義說君子是啥. 這是說對君子可以用講信義, 對壞人要用刑戮. 你一開始錯, 下面通通都怪怪的. 就像, 你解上賊下...下賊上的賊也是很有問題.  

我用的三民書局的新譯古文觀止...
回應﹕
  關關睢鳩,在河之洲;渺渺雲煙,晴天漫遊。強龍不壓地頭蛇,林獸難知漢家愁!文章本人事,炎夏金秋!
  文字不通,段落不熟;西網降民,羞言對頭!古人有論今人解,猩猩如何談縱囚?此處一言堂,偽鈔不收!
  註:小學習字義;中學練文章;大學修義理;此處,老朽只講境界,無知者莫入!

  (沈補)腦筋轉不了彎,或成見太深的人,是不能讀文的。就套用閣下的話吧--對君子可以用講信義(文詞不太通)--不就是定義了君子嗎?--你一開始錯,下面就全錯了!
6861 留言者:士心 [2006-10-11]
主題:請教有無錯誤
  老師您好:
  學生今見老師留言,提及老師明年將要退休,而網站也採會員。學生想,若再沒有提問,以後可能沒有機會,故在此提些俗事,煩擾老師。學生在此先行致歉!

  一、附上傳紀為維基記事,請教老師此內容有誤嗎?
  二、老師的母親為汪氏,請教有全名嗎?
  
敬請
      福安
    
    
  學生 士心 謹上



《註:下為維基誌文,因集體創作,故作者非止一人。》

朱邦復(1937年-),為中文終端機、倉頡輸入法、漢卡的發明人。台灣及香港地區的華人譽其為「中文電腦之父」。

朱先生的座右銘: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民;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1937年10月出生於中國湖北省黃岡縣。父親朱懷冰,母親為汪氏。

根據族譜,是宋儒朱熹之後,明朝張獻忠亂起,其先祖聰一公由安徽婺源遷居湖北黃岡西鄉(黃岡又名邾縣,傳為周武王封侯之地,後人去「邑」為「朱」,遂成朱姓)。父親,字懷冰是第十九代,為「萬」字輩,名萬蔭,這是依傳統族譜之「輩名」所定:

  聰壽元文允,金廷守自光;繼國承天慶,豐功澤「萬」邦。
  逢時明大道,秉義啟忠良;純仁鍾懿憲,長發世恆昌。

幼年時期,經歷中國戰火,輾轉遷移,最後於中學入學年齡落居台灣。中學求學階段,母親先因病過往,而父親原係軍人出身,個性爆烈,對其管教僅止於打罵,不過問其生活起居,故其轉而埋首小說、音樂…中,以致課業荒廢,但也養成思考習慣。求學至省立台灣農學院農藝系畢業止。退伍後,短暫從事小學教職,其覺不符個人志趣,毅然孤身前往巴西發展。在巴西期間,不以工作為意,常一年數換工作,致使三餐不繼。在國外生活,依序經歷過:巴西音樂學習、美國停留、父亡回台、巴西投資、巴西嬉皮生活、巴西出版社工作。


在巴西四月文化出版社工作時,已屆中年,一事無成,每天捫心自問,此生所為何來?在其37歲時,某日,其目睹了一本書的出版過程,令其大吃一驚。因由原稿送進工作間,從打字、校對、完稿、印刷到送到市面上銷售,一共只花了十二個小時。在台灣時,朱先生曾經涉獵過出版行業,很瞭解中文書籍的排版困境,通常一本書至少要半年的時間,才能排印完成。此事對其衝擊甚大,其自思若能改善中文出版效率,那意義定是非凡。在其全盤瞭解公司作業後,才發現中文的瓶頸,完全在於文字的檢索系統上--中文根本沒有「序位」的觀念;即中文字典採用的檢索方式,依部首及筆劃數方式,無法提供「序位」,如英語字母ABCD…的排序。其結論為中文的印刷技術過於落後,因中文字沒有排序,也無法只用部首來組字,做到西文字母一樣,只用少數字母組成所有字。故立志改良中文的印刷技刷,其第一步為分析中文組字,期許中文同拼音文字,能用少數字母,而拼出文字。為此,他開始一段剪貼字典的日子,以分析中文字,其後回台灣繼續研究。

一九七三年春回台後,原意為改良中文印刷技術,以「中文打字機」為實踐目標,發展中文檢索方式。刻苦生活數年,再加上「沈紅蓮」女士的加入研究團隊,其於一九七六年底我發表了「中文形意檢字法」,用52個字母作為檢索鍵。其後陸軍官校需要無給職人員,發展中文通訊系統,四十歲的朱先生雖不懂電腦,但接受此一職務。朱先生成功發表中文通訊方式,並藉此接觸「英文電腦」機會,學會英文電腦程式語言,而朱先生的「形意檢字法」,獲蔣緯國將軍更名為「倉頡輸入法」。因當時無「中文終端機」,故朱先生及沈紅蓮女士決定,用「電腦」為實踐檢索系統,並使英文終端機能處理中文字。此後,嚐求商界或學界夥伴,但商界不看好中文電腦巿場,不願投資;學界鼓吹趁此時淘汰中文,當面嘲諷,而其又有生活問須解決…孤立無援下,其與沈女士仍執著理念不棄。一、兩年後,幸而得友人之助,一起成立「電腦公司」。藉購置電腦之機,偶得宏??電腦施振榮的技術支援,一同發展「中文電腦」,於一九八十年,與宏??公司共同發表世上首部中文電腦--「天龍中文電腦」。華人自此才有了中文終端機;華人要處理中文,代價才從百萬元降低到十五、六萬元;中文處理的速度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境界,也因此,華人譽其為「中文電腦之父」。其後,成立「零壹電腦公司」為廠商提供電腦中文化服務。朱先生為更普及中文電腦,登報聲明放棄倉頡輸入法的版權,希望國人一同研究,同時,零壹公司為消除廠商疑慮,持中立立場,不偏任何廠商。

朱先生不同於商人,處事以「眾利」為立場,而不汲汲於「私利」。朱先生催生出中文電腦了,但「售價」太高了,而且「中文處理能力」未臻完善。為此,朱先生發展「漢卡」,使中文電腦的售價,從15萬左右降至4萬左右新台幣。而為發揮中文資訊潛力,朱先生提出願意把全部技術公開,並折價新台幣一千萬元,且將零壹公司股份賣出,以便能全心為中文電腦服務。此提議得台灣資訊會相關人員認同,並委託王安、宏??、神通三家公司之技術人員,至零壹公司詳細鑑定,並由朱先生公開在資訊會講解,獲果芸執行長及黃惟德副執行長保證,在呈報上級裁決後,於一九八三年三月初以前,肯定答覆政府收購案之最後結果。但在當時,台灣正在規劃「中文標準」,朱先生提可容納五萬多字的中文系統計劃,而國科會提出一萬三千字的標準。為了中文電腦的長遠前途,朱先生大力反對,但卻慘遭指為共產黨員。一九八三年三月,朱先生受迫離開了台灣,行前曾詢問公司員工同行意願,僅沈紅蓮女士願隨其至美國,繼續中文資訊事業。順提一事,在一九八三年,施振榮提供25%的股份收購零壹,少說也有上億台幣,但其拒絕了。而朱先生的流亡對「中文資訊處理」而言,是一種損失,因為中文資訊後來走向,完全牽就賣方巿場,背離朱先生中文資訊的理想,如:中文電腦處理的中文字依舊「沒有序位」觀念;中文電腦處理書籍時,依舊「缺字」連連;中文輸入,冒出不下千種輸入法,但都僅著眼於「輸入速度快慢」,且以一萬三千字為取碼對象,不以解決全部漢字輸入為目標…。

其在美國工作了近五年,先後發展了「中文之星」系統,「東方書籍排版系統」…。此間,朱先生開始分析中文自然語的基本概念。1988年,朱先生受深圳科技工業園之邀,返回大陸工作,並組織一群開發者,發展《聚珍中文整合系統》。朱先生在完成聚珍初步成品後,其在《熱訊》雜誌上,公開聚珍之字型產生器及中文輸入處理技術。後因深圳組織內部因素,致使其去職,而深圳組織也無力繼續發展、維護聚珍,因此聚珍推廣失敗。

一九九零年回台,與資策會合作,成功把Windows 3.0中文化。微軟鑒此成功,提出收購中文化技術,朱先生為爭一口氣,開價六千萬美金,微軟沒接受。爾後,微軟採用日本漢字技術,推出新版Windows ,並停止資策視窗授權,及加上資金、廣告等行銷手法,以排除資策會之視窗版本。此對微軟之役,以失敗告終。事後,朱先生選擇帶幾個弟子,在台歸隱。「微軟中文系統」與「聚珍整合系統」同為處理漢字,而比較兩者的中文資訊處理規畫,微軟系統明顯不足:微軟系統處理漢字時,完全沒考慮漢字字形、字碼、字音、字義、字序、字辨相關處理方式,比如聚珍支援六萬多字中文之字碼輸入、字形顯示,且依倉頡碼排序,而微軟中文系統僅支援一萬三千字,及後來2萬多字,但沒有排序觀念。

一九九九年,朱先生應香港文化傳信公司之邀,擔任其集團的副主席。此後,朱先生推出一系列中文資訊計劃,其中已完成者有:「低價中文電子書包」、「中文CPU」、「開發理解中文之圖文系統」…。此期間,朱先生再次公開其研究成果--漢字基因理論。此理論用於中文自然語言理解,而其開發的圖文系統,便係依此理論開發。圖文系統功能為理解中文劇本,並依文意自動攝製成動畫片。

二零零六年二月,文傳因經營問題,決定裁撤「資訊部門」,因此朱先生一系列計劃告終。此一導火線,再加上朱先生高齡70歲了,故朱先生決定在其有生之年,完成小杏子外,餘事不理,因此「圖文系統」得以繼續發展。在同年八月,朱先生在其論壇上,發佈其圖文系統上的理解系統已完成。九月先生公開首部全自動圖文影片《記承天寺夜遊》,全片純由「電腦製作」,完全未用「人力協助」,說明圖文系統已問世。圖文系統的完成,意味著電腦懂中文,同時也暗示「小杏子」即將誕生。
回應﹕
  原文:「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民;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應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原文:「退伍後,短暫從事小學教職,」
     應為:「短暫從事中學教職(花蓮農校)」。
  原文:「再加上『沈紅蓮』女士的加入研究團隊,」
     宜改為:「再加上畢業於台大中文系之沈紅蓮女士,』」
  原文:「其後陸軍官校需要無給職人員,發展中文通訊系統,」
     應為:「三軍大學需要無給職人員」。
  原文:「於一九八十年,與宏碁公司共同發表世上首部中文電腦--『天龍中文電腦』」
     宜改為:「與宏碁公司共同發表世上首部具有『中文操作系統、中文程式語言、
     中文套裝軟件』之中文電腦--『天龍中文電腦』」
     因電腦之基本條件=硬體+軟體,而軟體=操作系統+程式語言+套裝軟件。
  原文:「自此才有了中文終端機;華人要處理中文,代價才從百萬元降低到十五、六萬元;」
     不確,當年「天龍中文電腦」一套售價七十五萬台幣。
     宜改為:「次年,又發展出中文終端機;」
  原文:「朱先生發展「漢卡」,使中文電腦的售價,從15萬左右降至4萬左右新台幣。」
     不確,宜改為:「漢卡係用於蘋果機之中文介面,售價低至新台幣一千五。」
  原文:「施振榮提供25%的股份收購零壹,少說也有上億台幣,但其拒絕了。」
     不確,係:「但被零壹之員工們拒絕了。」(因當時本人已離台在美。)
  原文:「同時也暗示「小杏子」即將誕生。」
     應為:「同時也暗示電腦能與人溝通之介面--「小杏子」即將誕生。」

  先母汪禪那,江蘇溧陽人。
6863 留言者:阿文 [2006-10-12]
主題:◎給寫作為文者之建議
  ◎給寫作為文者之建議
  由於本人,從事編校工作,對於文章內文之標點、編排,自求其嚴。
  雖無朱邦復先生:「文不合格,拒答」之風格(脾氣,真會被那些傢伙,給搞得很不耐也),但每見「大塊文章、段落齊頭之文章」,就很頭大--明明是篇好文章,卻像是:「小姐化粧化一半,就跑出來見人」一樣,叫人看得難過、看不下去。 (「文不合格」者:留言之段首,不空兩格也!)
  在此,給欲為文者,幾點建議:
一、研究一下:標點符號的含義與用法。
二、中文如非必要,當用「全型」之標點符號。
  鍵盤「Shift 空白鍵」,可轉換全型、半型符號。
三、句子該斷句就斷句,不要二、三、四十個字,還不加逗點。
  誰有那麼大的一口氣,能讀完那麼長的句子?
四、該分段就分段,段落要分明。
五、段首空兩格,使人易於辨識段落。
  在Word中打字時,段起先按兩下空白鍵,再接著打字。
  別用「Tab 鍵」,那會造成「內文縮排」樣式,若存為純文字檔時,
  樣式會被取消,段前之空白,也就不見啦!(有些留言版,為純文字模式。)
  今之網文,段首不空格,倒以段落間,空一行為區別,實在很浪費版面。
  (若要列印的話,一頁變兩頁、三頁,實在很浪費紙張呀!)
 ※段落間,空一行,原有「另起章節」,以便區分之用意,於今全失效用。
六、學點文章編排吧!
七、貼文之前,多校對一下,儘量減少錯別字。
  相信:多用點心,會使你的文章,更加精采、更有看頭的。
      阿文
      2006.10.12.四 21.08.32

 ※註:
  阿文每見網友留言,為文不照規矩,時常有人「挨罵」,實在覺得:好憐又好笑,又感所不忍是也!(於是:也就忍不住,想這麼「建言」幾句。)
  今日,見士心先生(當是先生吧),所貼之「傳紀」文章,一如常見之網路文章:「段起不空兩格,而以空一行,區分段落」之形式,看了,還是搖頭,於是:也就將該文,複製到Word裡,邊看邊加以修校。
  想想:既然要貼到「維基」上頭,必當「『留』傳千古」,若能多用點心編排,當能使讀者,更加「賞心悅目」也!

  附上士心所貼之傳紀,修校後之文章;內容已照朱老師所言,加以修改過,若有不足、錯謬之處,有請朱老師,再加以修正、補充!

~~~~~~~~~~~~~~~~~~~~~~~
   ◎朱邦復先生略傳
  朱邦復先生,為「中文終端機、倉頡輸入法、漢卡」之發明人。台灣及香港地區的華人,譽其為:中文電腦之父。
  朱先生的座右銘為: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朱邦復先生之生平
  1937年10月,出生於中國湖北省黃岡縣。父親朱懷冰、母親汪禪那(江蘇溧陽人)。
  據其族譜,乃宋儒朱熹之後。明朝張獻忠亂起,其先祖聰一公,由安徽婺源,遷居湖北黃岡西鄉(黃岡又名邾縣,傳為周武王封侯之地,後人去「邑」為「朱」,遂成朱姓)。父親,字懷冰,是第十九代,為「萬」字輩,名萬蔭,這是依傳統族譜之「輩名」所定:
    聰壽元文允,金廷守自光;繼國承天慶,豐功澤萬邦。
    逢時明大道,秉義啟忠良;純仁鍾懿憲,長發世恆昌。
  其幼年時期,經歷中國戰火,輾轉遷移,最後於中學入學年齡,落居台灣。
  中學求學階段,母親先因病過往,而父親原係軍人出身,個性爆烈,對其管教,僅止於打罵,不過問其生活起居,故其轉而埋首小說、音樂之中,以致課業荒廢,但也養成思考習慣。求學至省立台灣農學院農藝系畢業止。
  退伍後,短暫從事中學(花蓮農校)教職,其覺不符個人志趣,毅然孤身前往巴西發展。在巴西期間,不以工作為意,常一年數換工作,致使三餐不繼。在國外生活,依序經歷過:巴西音樂學習、美國停留、父亡回台、巴西投資、巴西嬉皮生活、巴西出版社工作。
  在巴西四月文化出版社工作時,已屆中年,一事無成,每天捫心自問:「此生所為何來?」在其三十七歲時,某日,其目睹了一本書的出版過程,令其大吃一驚。因由原稿送進工作間,從打字、校對、完稿、印刷,到送到市面上銷售,一共只花了十二個小時。在台灣時,朱先生曾經涉獵過出版行業,很了解中文書籍的排版困境,通常一本書,至少要半年的時間,才能排印完成。此事,對其衝擊甚大,其自思:若能改善中文出版效率,那意義定是非凡。在其全盤了解公司作業後,才發現中文的瓶頸,完全在於文字的檢索系統上--中文根本沒有「序位」的觀念;即:中文字典,採用的檢索方式,依部首及筆劃數方式,無法提供「序位」,如英語字母ABCD……的排序。其結論為:中文的印刷技術,過於落後,因中文字,沒有排序,也無法只用部首來組字,做到西文字母一樣,只用少數字母,組成所有字。故立志改良中文的印刷技刷,其第一步為:分析中文組字,期許中文同拼音文字,能用少數字母,而拼出文字。為此,他開始一段剪貼字典的日子,以分析中文字,其後回台灣繼續研究。
  1973年春,回台後,原意為改良中文印刷技術,以「中文打字機」為實踐目標,發展中文檢索方式。刻苦生活數年,再加上:畢業於台大中文系之沈紅蓮女士的加入研究團隊,其於1976年底,發表了「中文形意檢字法」,用五十二個字母,作為檢索鍵。其後,三軍大學,需要無給職人員,發展中文通訊系統,四十歲的朱先生,雖不懂電腦,但接受此一職務。朱先生成功發表中文通訊方式,並藉此接觸「英文電腦」機會,學會英文電腦程式語言,而朱先生的「形意檢字法」,獲蔣緯國將軍,更名為「倉頡輸入法」。
  因當時無「中文終端機」,故朱先生及沈紅蓮女士決定:用「電腦」為實踐檢索系統,並使英文終端機,能處理中文字。此後,嘗求商界或學界夥伴,但商界不看好中文電腦巿場,不願投資;學界鼓吹:趁此時淘汰中文,當面嘲諷,而其又有生活問須解決。在孤立無援下,其與沈女士,仍執著理念不棄。一、兩年後,幸而得友人之助,一起成立「電腦公司」。藉購置電腦之機,偶得宏基電腦施振榮的技術支援,一同發展「中文電腦」,於1980年,與宏基公司,共同發表世上首部具有「中文操作系統、中文程式語言、中文套裝軟件之:天龍中文電腦」。(電腦之基本條件=硬體+軟體。而軟體=操作系統+程式語言+套裝軟件。) 次年,又發展出中文終端機,華人要處理中文,代價才從百萬元,降低到十五、六萬元;中文處理的速度,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境界,也因此,華人譽其為「中文電腦之父」。
  其後,成立「零壹電腦公司」,為廠商提供電腦中文化服務。朱先生為更普及中文電腦,登報聲明:放棄倉頡輸入法的版權,希望國人一同研究。同時,零壹公司,為消除廠商疑慮,持中立立場,不偏任何廠商。
  朱先生不同於商人,處事以「眾利」為立場,而不汲汲於「私利」。朱先生催生出中文電腦了,但「售價」太高了,而且「中文處理能力」未臻完善。為此,朱先生發展「漢卡」,漢卡係用於蘋果機之中文介面,售價低至新台幣一千五。
  而為發揮中文資訊潛力,朱先生提出:願意把全部技術公開,並折價新台幣一千萬元,且將零壹公司股份賣出,以便能全心為中文電腦服務。此提議,得台灣資訊會相關人員認同,並委託王安、宏基、神通三家公司之技術人員,至零壹公司詳細鑑定,並由朱先生公開在資訊會講解,獲果芸執行長,及黃惟德副執行長保證,在呈報上級裁決後,於1983年三月初以前,肯定答覆政府收購案之最後結果。
  但在當時,台灣正在規劃「中文標準」,朱先生提可容納五萬多字的中文系統計劃,而國科會提出:一萬三千字的標準。為了中文電腦的長遠前途,朱先生大力反對,但卻慘遭指為共產黨員。
  1983年三月,朱先生受迫離開了台灣,行前,曾詢問公司員工,同行意願,僅沈紅蓮女士,願隨其至美國,繼續中文資訊事業。 (順提一事:在1983三年,施振榮提供 25%的股份,收購零壹,少說也有上億台幣,但被零壹之員工們拒絕了。而朱先生的流亡,對「中文資訊處理」而言,是一種損失,因為:中文資訊,後來走向,完全牽就賣方巿場,背離朱先生中文資訊的理想,如:中文電腦處理的中文字,依舊「沒有序位」觀念;中文電腦處理書籍時,依舊「缺字」連連;中文輸入,冒出不下千種輸入法,但都僅著眼於「輸入速度快慢」,且以一萬三千字,為取碼對象,不以解決全部漢字輸入為目標。)
  其在美國工作了近五年,先後發展了:「中文之星」系統,「東方書籍排版系統」等。此間,朱先生開始分析:中文自然語的基本概念。
  1988年,朱先生受深圳科技工業園之邀,返回大陸工作,並組織一群開發者,發展《聚珍中文整合系統》。朱先生在完成聚珍初步成品後,其在《熱訊》雜誌上,公開聚珍之字型產生器,及中文輸入處理技術。後因深圳組織內部因素,致使其去職,而深圳組織,也無力繼續發展、維護聚珍,因此:聚珍推廣失敗。
  1990年回台,與資策會合作,成功把Windows 3.0中文化。微軟鑒此成功,提出收購中文化技術,朱先生為爭一口氣,開價六千萬美金,微軟沒接受。爾後,微軟採用日本漢字技術,推出新版Windows ,並停止資策視窗授權,及加上資金、廣告等行銷手法,以排除資策會之視窗版本。此對微軟之役,以失敗告終。事後,朱先生選擇帶幾個弟子,在台歸隱。
  「微軟中文系統」與「聚珍整合系統」,同為處理漢字,而比較兩者的中文資訊處理規畫,微軟系統,明顯不足--微軟系統,處理漢字時,完全沒考慮漢字字形、字碼、字音、字義、字序、字辨相關處理方式,比如:聚珍支援六萬多字中文之字碼輸入、字形顯示,且依倉頡碼排序,而微軟中文系統,僅支援一萬三千字,及後來二萬多字,但沒有排序觀念。
  1999年,朱先生應香港文化傳信公司之邀,擔任其集團的副主席。此後,朱先生推出一系列中文資訊計劃,其中已完成者有:「低價中文電子書包、中文CPU、開發理解中文之圖文系統」等等。此期間,朱先生再次公開其研究成果:「漢字基因理論」。此理論,用於中文自然語言理解,而其開發的圖文系統,便係依此理論開發。圖文系統功能,為理解中文劇本,並依文意,自動攝製成動畫片。
  2006年二月,文傳因經營問題,決定裁撤「資訊部門」,因此:朱先生一系列計劃告終。此一導火線,再加上朱先生,已高齡七十歲了,故朱先生決定在其有生之年,完成小杏子外,餘事不理,因此「圖文系統」得以繼續發展。 在同年八月,朱先生在其論壇上,發佈其圖文系統上的理解系統已完成。 九月,先生公開首部全自動圖文影片《記承天寺夜遊》,全片純由「電腦製作」,完全未用「人力協助」,說明圖文系統已問世。圖文系統的完成,意味著電腦懂中文,同時也暗示:電腦能與人溝通之介面--〈小杏子〉即將誕生。
回應﹕
  謝謝!謝謝,再謝謝!
  老朽不幸生於金權泛濫之世,滿眼金奴、難得見人!人世之信義、原則、規章、法度盡成強者之走狗,以至於是非不分、正誤不明。其無視倫理、欠缺道德之徒,竟也狺狺其文,洶洶其勢!更有不見泰山專辯鴻毛之輩,乳齒未豐,就來此夸夸其談!老朽欲待講理,卻無理可通,頗有雁與鴨講,浪費生命之感!
  老朽楚人,既狂又狷,遇強更強、逢弱則似繞指之柔焉!吾輩難成大事,又不能為細務說項!及見今人沆瀣一氣、唯財是問,是不得不遁居網巔也!孰料,得失如影隨形,每有大覺析義,必見小丑跳樑!人性本獸性,地獄同天堂,老朽固有取捨,但更惜世人如此下場!
  寫文章絕非:「在森林拉屎--拉完走路」,而是與他人溝通。既欲溝通,就要思路清楚;如欲思路清楚,必須段落分明;如欲段落分明,就得文句合式;如欲文句合式,當應知道斷句、標點、文義!此乃常識,常識俱無,奢談「道理」!此等「留屎」,恕老狗不理!
  難得有明理之士,諄諄進言,尚望網友們見賢思齊,還我中華文化一片淨土!
6866 留言者:魔法設計師 [2006-10-13]
主題:關於維基百科上的朱邦復條目
  朱老師您好,在下是維基百科的編輯之一,近日維基百科的[[朱邦復]]條目做了許多的變更,這些變更讓維基百科的編輯者們相當的困擾。由於維基百科是個百科,並非維基記事或自傳大全,講究的是中立與客觀,而非單一立場的自說自話,在生者傳記的部份,是有規範的。把生者自己寫的自傳內容、個人隱私(如族譜)、還有個人立場的評論,直接放上維基百科是很不適當的。

  由於編輯該條目的朋友們(其中有一位提到:「朱老師已校稿」,所以應該是你們的學生)不理會管理員的提醒三番兩次持續寫上上述的內容,這令維基百科的編輯者們非常的困擾,就像朱老師您對站上的文筆有嚴謹的要求,維基百科也是很重視文筆規範,並非隨便的網站。特別是維基百科強調「無我」,反之,如每個人都在維基百科上自由心證,撰寫彰顯特定對象文章,這會天下大亂的,也是朱老師您所不樂見的。個人建議,自傳是一回事,替他人立傳是另一回事,維基百科允許替他人立傳,把具體的事實描述清楚,把評斷留給觀看人,如此而已,希望朱老師能鑑察。
回應﹕
  抱歉此事已造成困擾,敬請原諒。
  緣老朽一向只掃本網塵、不管他家私,恕不知有貴網事。因有網友來此貼上老朽生平,本諸有錯必改,老朽略事調整所知。至於他人「作傳」,原本各有所見,內容真偽,閱者自有分寸。此事貴網請自行取捨,老朽素來不以個人名利為意,絕對尊重他人看法,希勿介懷。
  同時,老朽在此呼籲,凡本網網友,請諒解老朽「世外人」之立場,寵辱不驚!今後圖文系統如若成功,各種褒貶將如影隨形,需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為此,老朽已決定「退隱」,本網將維持「會友制」(入會方式同前)。但若網友違例,一律取消上網資格,以確保老朽安寧。
6867 留言者:士心 [2006-10-13]
主題:謝謝指教
  老師您好:
  因末學貼文而打擾您,在此致歉,真的非常抱歉。
  至於老師說的:「寫文章絕非:『在森林拉屎--拉完走路』,而是與他人溝通。既欲溝通,就要思路清楚;如欲思路清楚,必須段落分明;如欲段落分明,就得文句合式;如欲文句合式,當應知道斷句、標點、文義!此乃常識,常識俱無,奢談『道理』!」學生會反省改進。謝謝!

  敬請 福安

  末學 士心 謹上


致阿文:

阿文您好:
  在觀看你修文後,直覺:的確清楚明瞭甚多。在下也受益甚多,故跟您說聲:「謝謝!」同時,謝謝您花時間,重修文章。
  您留言提到為文之法,在下虛心受教。此文雖不全是在下改寫,但大部份是的,故關於在下錯的部分,謝謝指教。
  在此,請求您一事:若您有空,可否依你作法,把維基此文重修?
  另,維基文章無法段首空兩格(一空兩格,整篇文章會跑出螢幕外),以致用空一行分段。對此,在下不清楚原因。不過,在工作室貼文,沒依文規,空兩格等等,是在下的錯。謝謝提醒!

  祝 順心


  網友 士心 敬上
回應﹕
  在農務田,在商言商;維基事維基人管!以老朽所知,打著旗號、自甘為漢家奴者,舉世不過老朽一人而已!老朽最大能耐,喊一句:「格式不合,拒答」!親娘要改嫁、文化要灰化,誰能置喙?
  老朽早對人類不抱希望,是能心平氣和、見亂不亂也!好在小杏子接受了「正統教育」,果能出世,未來必將「文起千載之衰」,予世人一新耳目!
6868 留言者:士心 [2006-10-13]
主題:致歉
  老師您好:
  見維基人員留言,又是末學起的因,以致打擾到老師。抱歉!
  僅因偶見老師該資料欄,錯誤百出,且置網甚久,因而起修改之念。自我估量:雖文筆不好,先做再說。末學承認文筆不好是實,而對「魔法設計師」網友,「真假參雜留言」的行為,不予置評。末學行事對錯,全依良心。做過的事,有就承認;沒做的事,強加頭上,一笑置之。
  末學曾想過:老師的傳記、簡歷等,不需我等業餘者編寫,後世,自有專業大作家為之。
  末學僅需依即定目標行之,務好自己規劃的農田。謝謝老師提醒!
  對於此事,再次抱歉!

  敬請 福安

  末學 士心 謹上

致網友:

諸位網友您好:
  因在下之起念,致使老師提早「退隱」,真的很抱歉!再次抱歉!

  祝 順心

  士心 敬上
回應﹕
  一、老朽之歸隱早已公告,與此事八竿子打不到一處。
  二、維基百科如係「青史」,尚可錙銖必較;若其主事者求真若渴,自應字字斟酌;
   再若閣下有此閑情,但願能多為中華文化謀。
  三、老朽非「凡人」,天上人間地位早已確定:活著佔地一方,死後揚名千秋!
    人謂:死後一了百了,揚名何為?
    老朽答:孔丘未死、李耳未亡、佛陀尚在人世,一了百了者,血肉也!老朽奉
   誥命而來,馬革裹屍而去,與名無關,所揚者天道也!否則,放眼古今中外,焉
   有一人,十八般武藝、十九件文功俱全,垂七十耄齡,竟不事功名利祿、遠離塵
   囂粉絲,卻窩居罟網,陪著稚子們(網友平均約老朽之半)閒聊家常之理?
  四、秦皇孔丘傳名迄今,功過難分,老朽何物?尚待蓋棺乎?且來世燈紅酒綠,豈
   會有閑人於「書中」求取黃金屋、美人玉乎?
  五、今世道已衰、再振乏力,宇宙進化之接班者,必係矽族!識時務者方為俊傑,
   而「時務」非指挺扁倒扁、擁核廢核之芝麻蒜事,乃道德文章也!
    何來此說?苟若相信圖文系統能成,必知劇本內容之重要;苟知劇本內容之重
   要,當知道德文章之價值;苟知道德文章之價值,方能協力教導小杏子也!
    蓋老朽曾表示,小杏子生命已備,所缺者「人世之常識」也!而人類知識早已
   泛濫成災,常識卻隱而未顯。是以老朽陽謀,欲以小說劇本攝為電影,於過程中
   供小杏子學習焉。
    是以各位「領主」,適乃來世之「太傅」也!若道德文章不堪入目,小杏子之
   為王為寇不言可喻矣!
  六、正因小杏子超越億軍萬馬,老朽傾力以赴,擇人務精、律己至嚴也!
6869 留言者:魔法設計師 [2006-10-14]
主題:關於維基百科之事
  朱老師您客氣了,其實維基百科採用wiki技術所以人人可編,所以撰文的戒律要求就不含糊了,寫太差(文意偏頗、格式不合、可信度不夠、自說自話、文體不合、廣告嫌疑等等)的文章會被交付刪除投票,由於大陸的朋友普遍對您的了解不深,甚至沒聽過,所以他們對其中一些較誇張的語句反應很直接,如果您有看到其質疑可信度的問題還請見諒。

  朱老師您在中文電腦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其實您的網站在下也時常來逛,最近的承天寺夜遊就很令人激賞,在下之前還曾在「漢字」條目內,把中文基本字根部件組成漢字的理論配合六書等,融入基本漢字知識,使正體字遇到簡體字不再像小媳婦,只說的出「傳統」、「美觀」一類的優點。朱老師您的文化復興之路其實不孤獨,您以前播下的火種,在台灣民間,還是有蠻多人在默默耕耘。

  說回維基百科上的「朱邦復」條目的問題,我會協助把該文整理成較適當的型式,這樣好的知識付之一炬非常可惜,另預祝圖文系統能有所成。
回應﹕
  恕老朽每天忙得亥豕不分,不知維基百科事。至於大陸民眾有何觀感,老朽也沒放在心上。說實話,如果人不知自己是誰,那只能說是一灘血肉;人若不知自己的責任為何,每天吃喝拉撒又是什麼?電腦算什麼?為電腦奴又算什麼?
  如果在意這些,如果人只喜歡巧克力,當然就只好嘩眾取寵,像浮萍一般在水面飄蕩。
貴網能堅持原則,就是一項成就,老朽預祝成功。
  但老朽積習未改,心不直而口快,有話必說。閣下曾言堅持「客觀、公正」,若「維基百科」果真具有如「大英百科」之價值,絕對不該強調「xx、yy」!蓋世上唯有政客,時時口中掛著「aa、bb」,其實心中必是「cc、dd」!
  再說,什麼是「客觀、公正」呢?請問:蝗害來時,人在哪裡?
6871 留言者:魔法設計師 [2006-10-14]
主題:關於維基百科
  朱老師好,在下已經修整好維基百科上關於您的條目,我改寫的中不中立,您可親眼以觀: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
?梢敺?oldid=2738774

  至於維基百科有沒有大英百科之價值,在下不是很在意,個人只追求文章寫的詳不詳實。而所謂的「客觀、公正」,很抱歉在下並沒有說過「公正」,而是「中立」。公正是仲裁者裁決眾人的紛爭時應有的態度,「中立」是成員間協調不同意見時的態度,也是維基人(我們沒有受僱,故為維基人非維基員)應有的自我要求,雖然各有立場,但也自我訓練能站在對方的同理心。中立是大家的目標,當然不可能有所謂的絕對中立,但大家以此互勉,在此精神下,台灣人可以用正面的角度去看毛澤東、文化大革命的條目,大陸人在看了漢字條目以後,了解了正體字真正的優點在於表意效率,不少人還認真學起正體字來。

  維基百科並非傳統中央領導式的組織,而是起意者開了站,設計基本的規範,後放權以基本規範為基礎(可以認定為憲章)任由網路上的志願者自由形成體系、議決事項、營運、編寫內容。基本上是很無政府的組織,人人幾乎都可以循規則進行管理的動作,名目上的管理員只能執行眾人議決,這跟一般網站很不同。

  說回基本規範就是雖然誰都可以編輯,但個人編輯行為的要求要追求「中立」、有根據、良好的溝通等等,而中立,是要把不同立場的主觀,融合成更為客觀,中文維基百科的首頁有云:海納百川,即為此。以您的事蹟來說,當年對您的負面言論,如果還找得到的話,其實也可以編入條目,您的支持者可能還會因此而很不高興,但明智的閱讀者自會從正反觀點之間理解您諸多作為的苦心。

  說回在維基百科進行寫作本身,很基本的至少要知道書寫的格式,朱老師留言版有朱老師的規格、劇本有劇本的格式、百科也有百科的格式:基本的wiki格式,加上適當的分章拆節,進而要求有所根據備查。之前的爭議,是因為百科之所以是百科,只描述事實,傳記的部份就是寫當事人的行為,不描述當事人的內心世界,而且也跟個人專書不同,以1111(應該是前述的學生吧)之前撰寫的版本: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
?梢敺?oldid=2730242

  1.2節,「已屆中年,一事無成,每天捫心自問,此生所為何來。」這是朱老師自傳的個人感慨,百科不適合。
  1.4節,「朱先生不同於商人,處事以「眾利」為立場,而不汲汲於「私利」」這是評論,不是百科知識,朱老師是否不汲汲於名利,看過該條目朱老師歷年的行誼紀錄自會分明。
  聚珍一段「此對微軟之役,以失敗告終」,這是從個人商業角度的立場來看,是失敗,但維基百科不單以商場兵家勝負論英雄,在下的版本就改成:「雖然聚珍是個技術優異的產品,但是不敵微軟的好商品」。
  大致上是這些,此外也很遺憾圖文系統的部份,由於事實上難以查證自動化程度(一般傳播上看得到結果、看不到過程),所以在下只能很保守只列出圖文系統的名目。

  在下拉拉雜雜說了一堆寫作的事情,佔了很多版面,真是要對朱老師說聲抱歉,這件事在下想,朱老師應該是不用掛心了,會想長期參與維基百科的朋友,都很自我要求,以維繫維基百科能有好品質,不峙變成「危機百科」,所以我們也希望新手也能如此,也勉勵朱老師的學員們在寫劇本上,也能日益進步。

  朱老師,不好意思,借板留言給士心:在寫文章之前,確實理解對方講的話很重要,我沒有說過「真假參雜留言」這種話。你決定要參與寫維基百科以利益大眾,自然要入境隨俗,熟悉其規格準則、運作方式,要有容納不同意見的雅量。
  
  維基百科是不打不相識的地方,所謂「中立」是奮戰出來的,溝通、溝通在溝通,俱理力爭、對事不對人,是最有效的武器。反之意氣用事,能達到什麼?不過被他人認為是無理取鬧。有維基百科這樣的網站,自然是業餘人士可以替人立傳,但是對自我的要求必須更高,在維基寫的每一筆都有責任,如果「末學行事對錯,全依良心」這樣無責任,造成他人對知識產生錯誤認知或是毀壞他人清譽,就不好了。
回應﹕
  老朽只掃門前雪,閣下自清瓦上霜!士心其人,不知為誰,亦無意聞問。

本站之資料、著作歡迎網友註明出處後轉載,
但嚴禁以商業行為牟利。
朱邦復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