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2 留言者:鄧智 [2001-05-17] |
| 主題:請問 何謂『明心見性』? 以及要如何才能做到? 謝謝。 |
| 回應﹕ 「明心見性」也者,係指人能「明己之心,見人之性」也。蓋「己心本私,人性唯利」,此乃生命體之本能,僅能掙扎於七情六慾中。人若甘願浮沉人海,順水而流,自是「大江東去不回頭」,無可厚非。 然人間有所謂「覺者」,是知人生之無奈,覺天地之無垠者。既然已覺,當應努力「修行」,是「逆流而上」也。有人溯至源頭,得功名利祿焉,是則仍在河中,僅履不沾水而已;有人得悟,悟及身體僅為廬舍,遲早與草木同朽;有人更進一步,「明心見性」,推己及人,知人於肉體之外,尚有「精神」,是矣。 追求之道,在於「去私寡慾,捨己為人;不問收穫,但求耕耘」。行之既久,心清意明,甫達其境,智慧自生也。 |
| #353 留言者:廣達 [2001-05-17] |
| 主題:賀喜不二老 有人知奧秘,但沒辦法做,因為技術未達,以Baddage為代表;有人接手奧秘, 等到機會到了就大鳴大放,依我之見,先生是候選者,恭喜恭喜。 (--另補--請注意以後電腦界的一種新名詞”Box”) |
| 回應﹕ 若係道中人,當悉雲之深;相期同登臨,把手將道成。 |
| #354 留言者:廣達 [2001-05-17] |
| 主題:解看看 問十三﹕為何「專心一志」時,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限以十字作答) 集中能量,全力運算,速也。 |
| 回應﹕ 此乃其皮,不僅此也。 |
| #356 留言者:逍遙子 [2001-05-18] |
| 主題:試答問題十三 念念相續,一念成,念念成。 |
| 回應﹕ 答得好,真逍遙也!贈送電書一冊。 此為「正理」,蓋人心係一泵送血液之機構。思維之際,大腦傳送相關之「經驗訊息」至生理器官,而各器官立即釋放對應之「內分泌」於血液中。因此,「心」能感受到內在情況及外在環境變化,從而採取適當的「反應行為」。 若心不能「專」於一念,各種訊號紛至沓來,自然煩亂不堪。「專心一志」是指「心專志堅」、「靜定而慧」,但釋其字未必能解其理。其理在於「念念不斷」,「專心」即念之又念,「不斷」為「一志」。念念不斷則煩惱無所著力,煩惱無住,即無「問題」產生。既無問題產生,是能解決一切「問題」之「最上法門」也。 |
| #357 留言者:逸遙子 [2001-05-18] |
| 主題:試答問十三 定靜安慮得, 慧生惑自解。 |
| 回應﹕ 此亦為結果,未觸及「為何」。 |
| #358 留言者:鄧智 [2001-05-18] |
| 主題:答第十三問 心無雜念,定而淨,智慧生 |
| 回應﹕ 甚佳,美中不足者,此為結果,並非原因。 |
| #359 留言者:劉代德 [2001-05-18] |
| 主題:試答十三問﹕ 志者恆,理通。 智全,解萬題。 |
| 回應﹕ 「智全」從何而得﹖又何以「志」可生「理」﹖ |
| #360 留言者:楊許 [2001-05-18] |
| 主題:試答題十三 行為不受干擾, 心想事成。 另請教, 直達宇宙真如之”真如”二字何解﹖ 感覺似乎是某種境界, 但字面上又不知如何解釋, 還請指點一二, 謝謝!! |
| 回應﹕ 不確,如不受干擾即心想事成,是「唯心論」也。 「真如」二字是佛家用語,「真」者不妄,「如」泛指一切時空萬有,故「真如」等於是宇宙永恆之真實。 真如確是一種「境界」,唯「心靈」可達(非五官所能及)。蓋於哲學上,「真」者恆指全部系統之總和。「宇」指空間,「宙」指時間,故宇宙之真,即為永恆。 佛教追求永恆,視「生老病死」為「夢幻泡影」,是能清心寡慾,以登臨「涅槃」(本性脫離肉體束縛之終極狀態)境界為念。故修行者,需常保清淨,面向真如也。 |
| #361 留言者:楊許 [2001-05-18] |
| 主題:再答題十三 覺得以下的比較好 行為隨心所欲, 不受干擾。 |
| 回應﹕ 的確較前則佳,但所述僅現象,未及於「為何」。 |
| #362 留言者:李土 [2001-05-18] |
| 主題:答十三問 萬念歸一,清明自生。 |
| 回應﹕ 未若356透徹,且缺二字,限十字者,資源宜善用也。請見該答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