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0 留言者:逍遙子 [2001-05-04] |
| 主題:試答問題十二 情﹕藉此點化摩爾歸正途。 理﹕摩爾乃電腦解密高手。 法﹕順此劫,考驗文娃能力。 |
| 回應﹕ 情者「人情」也,亦為人之常情,選摩爾必有因。 理很接近。法則稍遠。 |
| #312 留言者:司上明 [2001-05-05] |
| 主題:思維方法 先生在智慧學中論及思維方法是歸納 與分析 可是aristotle 之形式邏輯 印度之因明邏輯 墨子之辯證邏輯 羅素之數理邏輯 是不是思維之方法 可是他們自己皆稱思維 易經亦有邏輯嗎 先生所論似乎太少 |
| 回應﹕ 過去哲學家談思維,只是探討,其名稱有千千萬萬(嚴格說來,邏輯只是思維的工具,而非方法),但方法唯二。何也,人之思維必有「過程」,其過程不是由單一概念衍生至無數,就是從無數概念歸之於一。前者為分析,後者是歸納。至於「邏輯」則是依據某種設定的規則(故稱工具,連電腦都有邏輯,卻無思維),用以推演辯證某一命題者。 如果一定要回答閣下之問,假定易經有邏輯,即可稱分析與歸納也。 智慧不是哲學(此為西方分類,所謂形而上、形而後學者)。如老朽成名了,也會有「不二邏輯」,是要將一切納之於一!為什麼﹖因人老了,萬事從簡,一以貫之,死後仙去!(沈補﹕《智慧學九論》不是思想史,而是二十世紀某個中國人對智慧本身的認知與探討。) |
| #314 留言者:吳桐 [2001-05-05] |
| 主題:搬家 先生為何由澳門搬至北京 |
| 回應﹕ 無此意也,北京是老朽最不願定居之處。就算葉落歸根,也會找個好山好水! |
| #315 留言者:廣達 [2001-05-05] |
| 主題:求真實與程序 不知『程序』與『真實』分別如何解釋﹖ ------------------------------------------- 『程序』一切正常、是否就會成為『真實』﹖ 『真實』的事物之中、是否都包含必備的『程序』﹖ |
| 回應﹕ 真實與程序毫無關聯,在理解與認知上,皆不相及。 「真(原字從匕+目丌=目視變化以求客觀之知者。在老朽《基因字典》中,原係取《康熙字典》解釋,現已改正)」、「實(+貫=實中貫滿,不虛也)」係指觀察至不虛,主體所知與客觀的比較一致者。「程序」只是一種過程的先後,作假也有程序,故程序無正與否之別。且人生處處是真理,唯有知與不知之別。至於真實,條條大道通羅馬,何條為真﹖ |
| #317 留言者:廣達 [2001-05-05] |
| 主題:續315 既然做假也具有先後、繼而程序,依先生之言,要如何面對 『關察-->假設-->實驗-->(驗證)-->結論』之科學通則﹖ |
| 回應﹕ 觀察、假設、實驗、結論不是人人能成功的捷徑,當今全世界「科學家」滿街跑,沒有七萬萬也有七億,除了大量製造垃圾,又有什麼成就﹖可是在二十世紀以前,全球科學家絕不超過十萬,而幾乎所有重大的理論,都被發揮得淋漓盡致。 是不是人類智力退化了﹖再不然宇宙中只有那幾個定律,越挖越少﹖老朽頻提哥白尼,當然是同老相憐,連亞里士多德的「天動論」他都敢碰(須知亞里士多德的學生亞歷山大征服了全歐洲)!又有誰做了「實驗」了﹖ 足證這種「科學通則」除了供考試以外,用處並不怎麼大。尤其是二十世紀「實驗科學」當道,物質文明的特色,正是「眼見為信」。「高掛」這套「科學通則」,只是不折不扣的「尚方寶劍」,與「真實」扯不上關係。 君不信,老朽預言在此,不久「彎曲時空」及「萬有引力」的理論將被中國人推翻(與實驗毫不相干)。屆時物理學界又要大搬風了,各種後知之明的「算命大師」又會找些「教材」,來繼續他們的「普渡眾生」。 問題在於「智慧」,有了智慧人才能「判斷」(話說回來,因為閣下問及「真實」,是有此答,否則「智慧」只是神經病的代名詞)!現代的大學生(美國學生更糟,不要相信一些洋奴的話,他們為主子捧場,已到了﹕「美國茅廁可進餐」的地步)九成九只死啃「死知識」,「上行下效」之餘,人為了苟且偷生,已經「靦不知死」了! 用用大腦,多觀察,就可下結論了,只是下了結論還要再觀察,不斷反覆足矣! |
| #318 留言者:阿南 [2001-05-06] |
| 主題:苦讀與多讀之意﹖ 謝謝先生解答,尚有不明處請先生指導。 先生所授「苦讀、苦讀、再苦讀」是指「掠略屢驢濾」中的「驢讀」嗎﹖而「不必先知其意,讀之多,成為潛意識反應」,係讀的次數多或是讀的數量多﹖謝謝! |
| 回應﹕ 苦讀即驢讀。 好書多讀有益,量多數多用心多,多多益善。古人多讀聖賢書,在潛移默化之餘,遂生「氣節」,氣節既生,胸中有容乃大矣!又聖賢書思路清晰,文理分明,習之既久,智慧亦不遠矣。蓋人智與思路成正比,絕不可能產生「出口不通而心容萬有」者,即或其「萬有」屬實,亦必全係「倣冒」渣滓,難以「出口」也。 今世受「物質文明」污染,學子猶如垃圾車,將垃圾從街上載到鄉野。滿目風馳電掣,呼嘯而過,徒使協力都市更擁塞,大地環境更不堪。如此終生碌碌,幾曾瞭解人生為何﹖難道祗是車馬衣裘﹖名利光環﹖ 人生乃自然實驗室,苟知得失,應有取捨,是其時矣! |
| #319 留言者:阿南 [2001-05-06] |
| 主題:試答第十二問 情﹕恃才傲物之人常不自知 理﹕有知識不等於有智慧 法﹕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
| 回應﹕ 情﹕不通,此為說理。 理﹕那為何要找摩爾﹖ 法﹕指方法,不是說教也。 |
| #320 留言者:陳文忠 [2001-05-07] |
| 主題:試答題十二 情﹕摩爾有強大的意志力。 理﹕破解智慧電腦的密碼。 法﹕錯而不覺,是為愚昧。 |
| 回應﹕ 1,意志力不屬於「情」的範圍。 2,為何要用摩爾﹖ 3,此為何法﹖ |
| #321 留言者:劉代德 [2001-05-07] |
| 主題:試答十二問﹕ 情﹕人喜炫燿,可成考驗時機。 理﹕入侵電腦,真偽對立並生。 法﹕專心一致,可辨真偽覺悟。 |
| 回應﹕ 很具功力,請見325則,宜由摩爾之特性下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