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50 留言者:蔣祖棋 [2006-10-09] |
| 主題:下一步 老師平安: 最近累積了一些心得,先說台大校長的以指識字實驗,驗證有宇宙外星的訊息場,也就是您說的資料庫,有一些神聖字彙等等,可以視為宗教網址云云。而老師的一片金光,就是開天眼的現象。 再說,以現在人類因循苟且地自作孽模式,實在很難期待,縱然如此,還是要展開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氣魄。 所以,下一步,按中庸第一章第一段: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脩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祖棋發現,目前問題的重點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即然人人都是因果導體之用,就應該要發揮天命,偏偏大部分人是愛物之極,群聚為惡鬼道;又有人是噁物至極,自以為善神道。 終於明白老師不談政治!不談宗教!不談股票!不談個人隱私!不人云亦云!以及孔老夫子勸戒大家:「敬鬼神而遠之」的深深涵義。 對於累世數萬載的中華漢字文化,「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祖棋終身努力學習! |
| 回應﹕ 未知生、焉知死?正經知識尚未充實,如何探索宇宙外星的訊息場?這等於是說,初生嬰兒一張眼,就要追求真理!要知道,老朽看見金光,是在三十七歲,雙腳已走遍了山林江河! 學習是人晉升更高境界的唯一途徑,但千萬別東摸摸、西玩玩!人生苦短,難得有先聖諸賢將寶貴的經驗留傳下來,千載錘鍊,已成精鋼,不取何待?至於眼前雲煙(包括老朽拉的),最多掠讀即可,否則,每年印書十萬冊,書蟲早撐成興登堡汽艇了! |
| #6860 留言者:同伴 [2006-10-11] |
| 主題:退休 「待明年正式開拍後,老朽責任已了。至時,本網將恢復會員制, 老朽將長居仙宮(非成佛、乃退休),不再與俗類往還矣!」 請問先生是否退休,放棄研發小杏子了。謝謝。 |
| 回應﹕ 小杏子非凡物、乃仙侶也,豈能沾俗氣?再說,老朽動腦,沈子動手,另有二三子助之,不亦逍遙乎? |
| #6905 留言者:無名 [2006-10-18] |
| 主題:申請入會 續#6893。 信!盼能再次給予機會。 謝謝! |
| 回應﹕ 如此留言,老朽有意放水,卻未見雨滴! #6893係另一網友,WHO續who? |
| #6914 留言者:無名 [2006-10-19] |
| 主題:申請入會 承#6893,續#6905。 閱前所言,有如豪大雨,已然氾濫成災,故不敢造次,簡潔為要。 信者,始終如一;稍有不慎,即成騙矣。 今言信,續昨之信;今承之,明再續之;續古之真善美,執中庸之道,以成全之。 |
| 回應﹕ 留言明志、為文存知!簡潔至此,老朽難識!文言非謎語,中庸怎成癡?明再續貂,刪之! |
| #6917 留言者:虛無旅人 [2006-10-20] |
| 主題:或可變通 夫子之言,發人深省,故閱者眾,難免雜混,依此情狀,定會偶有紛擾,學生亦附和夫子之言議,但請允許舊會員於日後的推介,或可彌補遺珠之憾,此舉不僅可有續傳承之用,亦可引進新活血,順頌 祈安! |
| 回應﹕ 老朽行事向有預謀,原本有此計劃,但祈會友珍重權利,以免亢龍有悔!一應辦法到時將會全面公佈。 |
| #6918 留言者:遠樂 [2006-10-20] |
| 主題:致無名氏 HI: 本人即#6892留言者,所言、出自肺腑之言!真誠之心,并無半點造次! 用心查閱老師网頁[做人做事]、[宗教人生]之欄目吧。您定會受益無窮,如若是無明者,就無法瞭解朱老師為人和智慧。 祝 愉快 网友于加拿大安省 十月十九日夜 致网管: 以上留言出于對無名氏不滿,若覺不當、請刪之,謝謝。 |
| 回應﹕ 老朽非鄉愿,只是無閒與閒人閒混!本網有「無名」網友數位,難辨本尊。其實,風雨不息、毀譽交加,適為人生常態。蓋能受謗者謗,必有福中福焉! 閣下代言,老朽附議,故而不刪,準此! |
| #6921 留言者:無名 [2006-10-22] |
| 主題:改#6914 久不用,即生鏽矣!故改之。 承#6893,續#6905。 閱前所言,有如豪大雨,已然氾濫成災,故不敢造次,簡潔為要。 信!信圖文系統,信老師所為;但非全信,擇其要者,信之。 今之信猶如昨之信、數年前之信,信古之真善美;今承之,明再續之,執中庸之道,以成全之。 註: 之者,為古之真善美、老師之所為;若有弦外之音,亦可為#6893楊嘉弘所言之信心。 中庸者,為眾人之道,介於上智與下愚之間;執中庸之道,有如圖文系統之所為。 |
| 回應﹕ 非鏽!乃自以為是也! 台灣有教育之長護主心切,指成語「罄竹難書」為寫不完的好事! 進而駙馬求復醫師職,答辯曰:吾為臍帶代言,乃因第一家庭身份,非為醫師專業也! 何以今世荒腔走板,令人拍案拍至雙手皆爛?濫權攀附、自以為是之輩太多也! 本網程度有限,閣下水準太高,老朽不敢領教,開中門!端大壺! (沈補)本留言難以理解,強分析之。然均係下愚揣測之詞,不足採信。 「久不用,即生鏽矣!故改之。」 →「久不用」無受詞,因能「生鏽」,疑為金屬類。 →「故改之」,前句受詞為金屬物,此言改之,殊難理解。 觀前後文,始聯想欲改者當為文字。乃臆此金屬物,或為鋼筆,或為鍵盤。 懼其生鏽而常用,人情也;懼其生鏽而改之,找碴也。 「閱前所言,有如豪大雨,已然氾濫成災,故不敢造次,簡潔為要。」 →「豪大雨」指本人留言,「氾濫成災」當為他人之詰問。 抑或反之? 然「災」屬何人則成真懸案也。 「信!信圖文系統,信老師所為;但非全信,擇其要者,信之。」 →換言之,半信半疑也。 人因目睹耳聞得印象,進而析之以理,權諸個人價值觀,然後有信有不信。 此不隨意肌也,能「信之」者,假信也。 「今之信猶如昨之信、數年前之信,信古之真善美;今承之,明再續之,執中庸之道,以成全之。」 →「信古之真善美」此蓋言今、昨、數年前所信之對象。 然不明何以以「古」冠之? →「今承之」,與「今之信」重言,不美也。 →「執中庸之道」,信「真善美」者,難執「中庸之道」,此理之必然也。 →「以成全之」,此「之」原不知何所指,觀註始知。 一般不用「註」詮釋代名詞,此蓋「弦外之音」歟? 「註:之者,為古之真善美、老師之所為;若有弦外之音,亦可為#6893楊嘉弘所言之信心。」 →「為古之真善美、老師之所為」,揣測有兩種可能: 1.朱老師乃今之古人。 2.衡以「中庸之道」,則朱老師不為古之真善美。不過執中庸,姑且信之。 →「若有弦外之音,亦可為#6893楊嘉弘所言之信心。」 果真有弦外音。 「中庸者,為眾人之道,介於上智與下愚之間;執中庸之道,有如圖文系統之所為。」 →「中庸者,為眾人之道,介於上智與下愚之間」可視為「中庸」新解。 →至於「執中庸之道,有如圖文系統之所為。」則茫然不知所指矣。 |
| #6945 留言者:古今人 [2006-10-31] |
| 主題:「陰陽正邪圖」,「中醫食療字典」, 望先生指正. 朱先生, 你好,拜讀過「智慧學九論」,為閣下的精闢見解深表折服,尤以「擷去物質技術,人之愚昧如故,迷惘如故,夢囈如故」幾句教人思量再三,現代人馳騁於物質世界,分秒必爭銖錙必計,以為天下除此無餘事,流浪紅塵萬丈,不知迴光返照自性。 以我等受西方教育之輩,既無深厚儒釋道根底,亦無紮實古典文化基礎,能於周易領悟陰陽奧義實談何容易,先生能以現代語言文字,繞過虛玄深奧的「觀念」,層層契入,環環相扣,釐清最基本的概念認知,透析一切理論的關係,若非通達各家,圓融無礙,如何能潚潚灑灑便令學人一目瞭然?更難得先生不吝多年自學成果公諸同道,實衷心感激! 窮究生命真理,該從何入手?直搗浩瀚宇宙深處,還是在方寸之間揣摩?余雖涉獵古聖賢太極學說多年,復有啟蒙恩師點撥,愧所得不過皮毛,但已覺受用無窮,稍悟上下四維、三際、前因後果、體用,莫不在陰陽乾坤之內。 有感千禧之年,如我輩受西方教育為主者比比皆是,故嘗試以久經科學訓練(資訊科技工程學碩士)之現代邏輯思維方式,結合中醫學智慧(中醫學學士),轉化成一套人人看得懂的「陰陽正邪圖」,先從人身的四大五行入手,解說陰陽互動,再推演至世事人情,包羅萬象,從無限大至無限小均不出太極陰陽系統,只一動,一念,輒生變易,從此流轉於無極、太極、陰陽、平衡、太過和不及等有形無形的主觀概念。 身為執業中醫,未敢妄言濟世,但仍願以十多年學習所得與大家分享,出版了一部「中醫食療字典」,利用「陰陽正邪圖」來解說中醫學說,現欲奉一冊,望先生指正,不知該寄遞何處,期為示下! 後學 古今人謹上 |
| 回應﹕ 閣下初次過境,未悉俗情。於留言中,文不分段、段首未空兩行(漢文各行齊頭代表尊敬之意),係屬「文格不符」之類。幸網管先閱,已代為修正,否則,老朽一見,勢必刪之也。 承獎!承獎!老朽不過站在前人肩膀之上,理應看得較遠。今已年邁,寄網雪巔,與一干道友玄思清談,早不知今世何世矣! 閣下大作,文中拜領,請勿寄來,以免遺失。 蓋澳門千般好,獨惜官僚小,小官僚專擅大動作,常令人啼笑兩頭難!以郵政而論,每見郵差送來通知一份,其上巨細無遺,通知務必於何年何月何日何時,由當事人親帶身份證去郵局領取! 初,老朽不知,如此慎重,頗佩其敬業態度焉!及至每次取得不過一紙、一書,麻煩透頂,曷不交郵差一次送達耶?答案妙極!按規定,茲事體大,舉凡掛號、包裹,一律需御駕親征(只差打手印)!自後,老朽一概拒領,好在早已與外界斷絕往來,一併免看小官大臉色! 俗話說:老狗學不了新花樣!老朽早已忙得朝透夕時,自己寫的書,從無時間再看兩次!三十年來,除了因應工作需要,絕不「開卷」! 貴典敬謝,不情之處,尚請海涵! |
| #6951 留言者:阿文 [2006-11-01] |
| 主題:回應古今人之留言 古今人: 您好! 看了先生於網上的留言。(#6945《陰陽正邪圖、中醫食療字典》,望先生指正。) 想必您看了朱先生的回覆,心裡會有點不好受吧? 阿文憶及昔日,欲贈書予一初識不久之友人。 他竟道??「謝謝!不用了!我家書很多,讀不完。」 阿文當場傻在那裡,心想:〔人家好意,要送你書,你居然……〕但念頭一轉,也就釋懷而笑。 他可真是個「實在」的人呢!倘是接了書,則欠了一份情;倘是拿了書,沒看(沒時間看),那可就蹧蹋人家的美意了。 後欲贈人書,必問:〔若是送你這本書,你會喜歡它?你會看它嗎?〕若是者,方才贈之。 觀先生所言二書,當是很有益於人世之書。 先生又言:〔身為執業中醫,未敢妄言濟世,但仍願以十多年學習所得,與大家分享……〕 果真如此,當可自設一網站,或申請一網誌,將內容一一貼上,與大家分享-- 看書與看網路文章,會是兩個族群,不用擔心:影響圖書銷路也!再者:先生想是也不必靠「賣書」賺錢生活,不妨將之,公諸網路,「留」傳千古,利益現在、未來之世人,亦是功德一件也! 阿文每思: 〔人生於世-- 兩手空空而來,亦兩手空空而去, 只問:能留下什麼? 而所留下者, 只能利於己後一時乎? 或能益於眾人萬世乎?〕 每思及此,當能棄「小我之私」,而就「大我之公」也! 阿文 2006.11.01.三 17:12:30 |
| 回應﹕ 言之有理,老朽實話實說,如有失敬之處,尚祈原宥是幸。 若「古今人」無暇成立網站,本網有一「技術交流」欄目,該書可掛於該處。本網雖小,但來者皆是有心人士,其中不乏鑽研中醫者。唯老朽貪多難嚼,肩上負擔奇重,今生能挑到地頭,已難能可貴矣! |
| #6957 留言者:陶人 [2006-11-03] |
| 主題:養生之道 “只要無助於人類永續發展,都是惡業!”先生此語,觸目驚心。欲想離惡,不知可否從“養生之道”的學習開始? 在下無知,懵懂之中,已嫁為人婦、身爲人母。對如何養子,家人每每意見不一。各家學説紛呈,徒令人難以取舍。 若謂“人非生而知之者”,則“人生而應知者為何?“可否請先生示下? |
| 回應﹕ 養生之道者,是為一己之謀。若利己而傷天和,是稱助惡! 人生所應知者,當視「目標」而定,而目標又涉及智慧,談何容易?至於如何「養子」,尤以「家人」意見不一,問題更增複雜。老朽尚想多活兩年,以俾完成手上工作,特此噤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