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12 留言者:水火 [2005-04-27] |
| 主題:判斷 老師:您說人是主觀個體,怎能作正確的客觀判斷? 謝謝作答. |
| 回應﹕ 問得好,足證用心。但應注意:「客觀判斷」無所謂「正確與否」,蓋宇宙中「無人敢於自稱具有絕對客觀」。是以,客觀判斷只有「接近或偏離」之程度、以及參考某一時段之情況而已。然而,今世西學當道,諸說雜陳,人人皆有多個立場、無一定目的,以致各說各話。 因此,在「特定立場及目的」下,「強者」硬性規定了所謂的「正確答案」,弱者只好「打臉充強」。比如說,近日連戰訪問大陸,在一個「真正的民主社會」,本是「常態」,台灣為此流血動盪,是知「反常之極」矣!且舉世之人,各執一立場,各有所斷: 泛藍過半數「得意連連」。 泛綠失半數「尷尬扁扁」。 台聯全數「跳牆李李」。 日本左派「笑笑」;中間「茫茫」;右派「叫叫」。 自認是中國人者「高高興興」。 自認不是中國人者「悲悲哀哀」。 只有老天是客觀者,老天的客觀判斷是:「好漢順時勢,時勢造英雄」! 主觀個人有理性及感性之分,人在判斷時,如不知「自我之立場」,即不知當時是理性、感性、或某種混合比例,所謂的「判斷」並不成立,充其量可視作故思亂想。 因判斷需「一刀兩斷」,對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時空下,所「判」相同。這種情形,只有在「理性」立場才行得通,因為「理」者,玉石之紋也,玉極堅,其紋永遠不變。而所謂「感性」者,隨時隨地因感而變,因變而感,故謂感性。 瞭解了前述兩個前提,還要知道一項「現實條件」,才能考慮「判斷」。因為任何個體基於自身生理、心理、環境條件等等,而有「上智、中實、下愚」之別。人若不識人之智愚,喊喊叫叫,與雞鳴犬吠有何不同?而欲雞犬溝通,唯一之道,乃口胃腸肛也! 判斷立場:理性(地)。 判斷目的:力求接近客觀(天)。 判斷者:「上智、中實、下愚」(人)。 判斷課題:怎樣作客觀判斷。 判斷最偏離者:一己之認知。 判斷最接近者:古今中外所有人類之見解。 欲具備此一條件,該人必須讀遍各種言論著述,顯然,無此可能。 可行之策,為對各種學說集思廣益,擇其重點概括之。 所以人需上進,努力充實自己,以求與客觀同在。 結論:力求對課題瞭解更多、排除自我參與。 |
| #5540 留言者:敬朱 [2005-05-18] |
| 主題:『怎麼會這樣』? 朱老師: 請問我一次經驗如下:我閉目沉思,被自己一個念頭嚇住,接著腦海出現一光點,光點環繞煙霧,光點由右向左起落四次直至另一個『怎麼會這樣』的念頭出現,我恢復正常思維。 到現在我都在想『怎麼會這樣』? 請朱老師指正! |
| 回應﹕ 所問全係「主觀狀態」,既無前因,又乏環境陳述。兼以文難達意,老朽無從置喙。 總之,從思維的過程與條件而言,「思維」與「形象」毫無關係。故所述「腦海出現一光點,光點環繞煙霧,光點由右向左起落四次」與「『怎麼會這樣』的念頭」顯係一種「巧合」。既係巧合,當與「怎麼會這樣」所具有之概念無關。 思維之過程有一「惰性」,經常受人類生活習慣所影響。是以,「良好的習慣」是做人處世必然的基礎。閣下所述,相信必與閣下工作、行為之某種模式有關,不去想它,遲早即忘。 (沈補)不用擔心,閣下一定能忘掉的,您瞧!每個段落空兩個全形空格的規格不就忘了嗎?怎麼會這樣? |
| #5565 留言者:國誠 [2005-05-29] |
| 主題:寓言 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明朝寓言故事:"海瑞罷官"及明朝寓言故事:"打嚴嵩"使人有:"好人難做"之嘆,不知老師見解為何? |
| 回應﹕ 老朽認為: 烏龜看綠豆,小眉小眼;獵人看獵物,又香又甜;白痴看考場,無法無天;盲人看世局,茫茫然、一遍遍。 |
| #5575 留言者:通諒 [2005-06-01] |
| 主題:文學 請問: 老師曾受宗教迷信之害,何以南海觀音菩薩出身修行傳,觀音菩薩傳奇 收錄於開放文學網內?那七真修行史傳應亦可收錄於開放文學網內嗎? 此三書曾在民國70~80年代台灣南部,最廣泛通行的印贈善書 七真修行史傳可見於http://jamyang.myweb.hinet.net /report/7true/p0.htm |
| 回應﹕ 老朽從未「受迷信之害」,只是迷信過,懷疑過。及長,經過一再反省,最後「了悟於心」,成了實信,遂絕口不談矣。 開放文學另有專人負責,老朽豈有時間事事履及?原則上只要符合開放文學宣言,而且有人願意服務,什麼書都歡迎收入(但不從事錄入工作,本室人少事繁故也)。 |
| #5580 留言者:網主 [2005-06-03] |
| 告網友: 榨菜,對一般人來說,是一種根莖類蔬菜,食之香脆,如斯而已。但老朽不然,榨菜直似一把時空隧道之鑰匙,常在不知不覺間,將神思拘於遙遠的過去,令老朽不能自己! 在台灣,有移種之榨菜,食之香脆,如斯而已。待至青年,老朽浪遊巴西,偶於餐館中得食道地之培陵榨菜。剎時,光影突變,群山環抱、兩江夾流,大病初癒的母親、攜著一隻小手,穿梭在重慶熙來攘往的菜場中。每當小腦袋中一個念頭興起,小小的神經亢然欲動,母親就會塞一塊榨菜在小口中。那充塞天地之芳香之氣,立刻貫通全身,也堵塞了其他回憶之門。 另一道門,是在巴西,時老朽與巴籍女友打得火熱。對生理而言,下一代猶如地心引力,揮之不去。但老朽直覺甚為敏銳,始終對這異國婚姻缺乏信心。一次,老朽千里迢迢去聖保羅買了一罐榨菜,特意炒了一盤榨菜牛肉絲。巴西女友一聞,掩鼻大呼:「臭死人了」! 是嗎?榨菜臭了嗎?老朽吃了一口,正要搭其芳香回到重慶,猛地一想:「不對!此生活習慣之天塹也,若不解決,將有終生遺憾」!於是,老朽好說歹說,只求女友「嚐上一口」!她堅拒,老朽堅持,最後不歡而散。自後老朽決定葉落歸根,行至今日,不能說不是榨菜之賜也! 來到澳門後,因是集體生活,一切概不挑剔。每週均有榨菜炒肉絲,但往往不知是蘿葡或是地瓜,香脆皆無,充饑而已。直到上週,又見報載食物不可過鹹,如榨菜宜先用清水泡上半天。是矣!大廚善意,榨菜已成為無鹽無香菜,不如不食矣! 既然心動,老朽已落凡塵,遂下十二道金牌:令大廚,榨菜不可泡水,炒熟後,加適量水「烹」三分鐘(彼等做菜,從無菜湯,有亦倒之)。如是,老朽留上一碗,早餐配稀飯,日日可回重慶,大享天倫之樂。人生夢,夢如斯,雖千金難易也! 何以如此?天道也!億萬年來,鱒魚逆江而上,海龜跨洋而歸,象群覓水源,候鳥遷南北,無非因襲「氣息」而有以致之。生命者,物質之聚、精神以凝也,氣息正係物質分子與精神狀況之介面,理有徵也!苟如生命體僅重物質而輕精神,生命進化失調、勢將墜入絕地也! 譬如鱒魚,戀於海洋而棄溪流;譬如美人,樂居天堂而惡祖國;譬如學富五車、財勝萬民顯赫益增;譬如數典忘祖、只羨大位不顧生民敗類日猖!若是!是水聚於海不再蒸發、是強者愈強弱者消滅、是宇宙均衡完全破壞、是生命之流到此為止矣! 生命如此,榨菜亦然!若不知烹飪,其芳香不存,尚可稱榨菜乎? 是有所感。 網主人白 2008年註:今人惑於物表,不明世情久矣!是故婚姻失敗之例十有三成!婚姻敗,家難興、社會紊亂、舉世不寧!蓋男女結合承自於天,有體即可;而家庭生活源之於習俗.傳統之婚姻重視門當戶對,實則門戶即生活習慣形成之溫床也!基於榨菜之思,老朽得以跳出男女巢臼,斯乃萬幸,望未婚網友深思。 |
| #5609 留言者:虛無旅人 [2005-06-12] |
| 主題:請問沈:古文觀止有新檔或過去整理的檔嗎? 吾人已聽完網路錄音檔,想進一步聽其他的古文,此事不勞老師,且屬個人要求,可另外回電郵,閱之即可刪之,或有建議無妨告知,枕謝! |
| 回應﹕ 老朽對公司員工「講課」已積十八年歷史矣,沈先生每講必錄,曾擁有千餘卷錄音帶。因征塵僕僕,馬未停蹄,故從未加以整理。三年前,有友人好心,云可代勞,遂將一大批錄音帶寄交之。孰料石沉淵海,兼以老朽無暇兼顧,鴻過無痕,迄今連其人為誰皆已忘卻矣! 然則,塞翁失馬,始有前次古文觀止之再講,進境又加海底撈一番也!目前四出禱山,硝煙戰火迷漫,可能在三年之內難有寧日。於計劃中,待老朽退休後,或能專心講學。至時,恐已非錄音,想必能進入「虛擬幻境」,古今中外,仙佛聖賢,大家同登雅域焉。 老朽惜字如金,掛網為公、『「不回私郵」』,乞諒。 |
| #5611 留言者:虛無旅人 [2005-06-12] |
| 主題:世事難料 老師所言已多,非一時一刻可消化,要吸收又得等段時間,吾人佩服貴子弟功夫了得,壓力之大不難想像!日後必有青出於藍也! 然經數載,閱之豐,積之久,拭目以待,或可見圖文轉換之通俗演義!不也,師之說也親也藹,如真如擬,非系統可仿也! 實欲窺古人全貌,得破幽古之迷思,非賢非聖,人為心之器,奈何之!近讀程朱與陸王之爭,是是非非,攪亂天下!不知所云!欲問老師,理學(儒道佛?)到底是什麼?吵什麼?在中華文化中地位是? |
| 回應﹕ 讀書之別,有初讀、已讀、竟讀者。以閣下來文可見,對中國古文尚屬初讀,若此,應本諸初讀之要,先得廣、慎、匯,再談「窺古人全貌,破幽古之迷思」。 廣讀者,非濫、非無所不讀,應擇古書之著者,先由核心讀起。諸如一般略具文化程度者,老朽恒建議由「古文觀止」下手,蓋其文易而道通也。該書由先秦至明清,縱橫數千載,觀止竟,已略具判斷能力矣!然因係廣讀,切切不可以老朽之錄音帶為足,斯乃蜻蜓點水,只產蜻蜓也!(蜻蜓英名飛龍,實則只能吃蠅蚊,經不起一巴掌也!) 次之慎讀,慎選目標、慎定體系,蓋諸子百家,東覽西閱,必將神思顛倒,走火入魔!若目標為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當由四書五經下手。 待讀之精,可作匯讀矣!匯者,交集也、融合也。如此方知天下之大、思維之精,彼此異同不外立場、方法、目的,於匯可明。 十歲幼兒豈能妄評古人?尤其是今人受西洋風襲,白話成災,兼以印刷之便、商業之利,著作宛如叢榛。時賢動不動引西非中,將朱熹定位為「唯理」、陸九淵成為「唯心」派!荒唐之特大稽焉!何也?如同另一劃時代之妙論,謂司馬光為帝王走狗,竟不知發揚「民主」!若此輩,老朽走避萬舍! 人性,猶如私字,禾之氣。人因進食,其出氣即有脾氣、口氣、下氣、穢氣、惡氣,氣氣不同焉!任一物,一人居左、一人立右,所見遂有別!人之爭,名也、利也,不爭不能稱勝;非勝無以獨佔。是以舉凡顯學,其爭也嗷嗷,其聚息則成風,風狂興雨,雨暴成災! 敬告閣下,勿效西學,未明所以即東詢西問。欲知儒道釋,先爬上文化金字塔,看看清楚,再說不遲! 註:老朽之答,恒以來文而異,網友們不可一概而論也! |
| #5628 留言者:小蔡 [2005-06-21] |
| 主題:中華文化的第三次融合 朱老師您好, 於上次網聚時,老師曾談及環保其實就是人與環境不斷妥協平衡的過程。而中華文化正具有這種環保的特質,因為她是經過萬年的憂患紛爭,不斷磨合而成的一股動態精神,卻又萬變不離其中,因其載具-漢字-千古以來讓中華文化得以一脈相承(若學生理解不正確,還請老師指正)。 學生的木頭腦袋一直未能確切明白背後深意,直至最近偶然重讀「論中華文化的第三次融合」一文,才恍然大悟。老師的意思是,如今人類面臨嚴峻的生態危機,中華文化將汲取物質文明的慘痛教訓,衍生出一套新的思想體系,「讓知識份子的思想有發揮的方向,讓一般民眾的行止有所依歸」。 老師在文中指出,目前中華文化所欠缺的,正是「人與物質」的關係,但並未有詳細討論這套理論體系。不知老師可否略述之?突然想到,這套理論應該就是《智慧學》吧? 此外,學生最近又有另一領悟。友人經常批評人類文明為萬惡之首,故極力提倡回歸原始。學生無力反駁之餘,常有迷惘之感。後經老師屢次點化,終於明白此為立場問題也。 彼站在「生態環境」的立場來看,人類的確除了破壞之外,無一德以報天。但在「宇宙進化」的立場,人類的可貴之處,正是在兩極間孕育了燦爛的精神生命。而學生迷惘的原因,是尚未領略到智慧(從來只是在老師身上「看」到智慧)。待攀上智慧的境界,印證了精神生命的存在,也就不會再迷惘了。 謝謝老師! 學生 小蔡敬上 |
| 回應﹕ 有此悟解,殊屬不易。今舉世人類,若非偏左,即為急右,中道難求。需知人非生而知之,洵皆困而知之者,無否之極、無泰之至。中華文化之可貴,正在於五千年不斷之文字記錄、以及漢字之能以「載道」也。時至今日,正當物質文明泛濫之際,一剝一復、適足以明其理。 正是,《智慧學》將應運而生,老朽只是「帶原者」。因茲事體大,老朽若體會不真、表達不全,恐有掛一漏萬之失。是以尚須繼續磨練,精益求精,全文已成其大半,有望於物化之年,公諸於世。待果熟蒂落,宇宙文明之行向改道,資訊時代功德圓滿,自有龍飛在天也。 精神生命甫生,明光將潺潺不息矣!立場一穩,迷惘已去;迷惘既去,智慧將臨!然覺悟之餘,尚宜力行,蓋唯篤行方知道途之艱,且因履艱有以晉登極峰。生命之真實,無休無止、無始無終,斯為宇宙本體。人若不能擺脫一己,三才混沌、六感重濁,那虛幻方寸,焉得不迷? |
| #5632 留言者:網主 [2005-06-23] |
| 告網友: 近日頗多感概,尤以見到前數則網友「小蔡」來文,詢及《智慧學》及「人與物」之關係,頗擬長篇大論一番。然因此論非箋箋數言可了,兼以目前劇本「備戰」甚忙、「魯濱遜」尚未脫險,實有心無力焉。原於預計中,今年公司可望有利回饋,孰料天不從人願,吾輩尚須繼續努力。 思及本網成立之初,原擬與「同道閑話家常」,卻忘同道者,閒雲野風也,網之空空!曾擬「拉近」與網友之距離,每談及國家民族,輒被譏為「大中國沙文主義」;再談電腦方略,則又招致各路下駟包圍;若談《易經》,必來人云必云的迷信盲從;一提工作,就有「投資者」抱怨聲聲;若云做人做事,雞毛蒜皮、天花亂墮!但言傳統文化,立時!宇間寂靜!鴉雀無聲!國人已淪落如斯焉? 古訓:工欲竟其事,必先利其器;求人難為功,不如求自己。要發揚傳統文化,必先建立文化工作平台;要推廣文化於大眾,必先舖設公眾網絡;欲網絡普遍被接受,必須有價廉物美之成品;欲有此成品,必先有各種應有之基建;基建需內容,更得先完成圖文系統;欲自動將傳統文化攝製成動畫,又必先整理成為劇本…… 如今老朽雖順天由人,但早年作孽過多,是以報應連連。所憂者,華夏孫子一脈,子孫斷絕矣!人盡見葉而不見樹、見樹而不見林!夫廟算勝者放逐深山,其興兵爭者蟻出如潮!老朽等在此拼命以搏,至今「義勇軍」不足十人!何也?山林失火耀天心,遠觀悅目近身焚!廟算如斯也! 好在老朽有言在先:「努力在己、成敗在天!天欲亡我,我行翩翩。」 且先翩翩回到文初之言,夫欲理解《智慧學》者,必有一「利器」焉!此利器,即正確之思維大道也!苟思維方法不「正」,思緒難「止於一」,奢言「智慧」? 此利器,是謂「結構邏輯」(註),蓋一般邏輯僅能處理線性之一維推理,而宇宙人生、思維觀念,其層分多維,各具特性。諸如在室中工作,一般工具已足,最多踏上桌椅、墊得高些即可。但要上二樓,則非供升降之梯級不可,且一旦上樓,就必須明瞭所居立場、上下關係,否則難明究竟。 老朽所著《層次論》,即為結構邏輯之基礎。智慧居於人類認知層次之頂端,故有興趣瞭解「何為智慧」者,敬請先行瞭解該論。待大腦中層次已備,應知人類所知所識無一不是由「觀察、分辨」而得。且既有「分辨」,當知「一分為二、辨別比較」則又落入易理陰陽兩儀彀中矣!再上去,是三才、四象、五行之結構,重重復重重,層層又層層,是謂老朽之「智慧學」。 抱歉,上次回答不全,今日補之,雖仍不全,聊勝於無,乞諒。 註:老朽於書寫此段時,深恐「自以為是」,特上網查「邏輯」一詞。結果見「公法評論」網有云:「古典邏輯有三:一為亞里士多德之形式邏輯;一為印度之因明邏輯;一為中國先秦之辨證邏輯。另一為易理之二分法邏輯……」(大意如此)。 老朽一見,大喜過望,居然網上有人與老朽「英雄所見略同」焉!興緻沖沖,立即進入該站,準備好好「學習一番」!殊不料,開網一看,竟然字字熟悉!原來該文是轉載自老朽《智慧之旅》中之一段! 網主人白 |
| #5637 留言者:星晨 [2005-06-26] |
| 主題:君臣之道及誦經 朱老師: 近來與友人談及兒童誦經,其中一母親問及現代人(意指我們)應怎樣理解君臣之道,又擔心這些封建思想會否毒害孩童。學生自問學識不足,不能也不應回答,便說我們可先放下自己的意見及疑問,用心讀後再處理這些問題。請問老師學生應如何回應才對? 另外,雖則兒童理解力或有不足,對年幼者固可先使他背誦起來,但如較為成熟的孩童問到這些問題,又應如何回答? 最後,今天終於能抽空看老師的桃花源記。始覺一邊看古文,一邊看影片,學習的效果大幅提昇,今後的兒童有褔了。 學生 星晨 |
| 回應﹕ 此母親必係「現在進行式」,與過去無關、與未來無緣也!蓋人若不知事物之源,其人必無真知;人若無真知,必以習見為真;習見者,眼之所屬也;眼所屬:「現在進行之狀況也」!也可以說:「當前之現實也」!實際上,是:「成者為王敗為寇」之「基本盤」也! 世間,由無機物、微生物、植物至低等動物皆係此類,唯突變漸增。迨至人類,尚有百分之九十九保留其特性,乃「宇宙穩定」之基礎,人類社會之中堅也!微此類,進化或加速、倍速、倍加速飛馳;再不然,宇宙宙宇、渾沌沌渾、進化化止、涅盤盤盤空矣! 面對此類人種,除風花雪月,其它不可談、不必談、千萬別談!蓋如來佛大慈大悲,尚不救無緣之人;人缺腦汁,就算灌了人參湯,也無法開花結果!天造萬物,各有其用,原本不是輪子材料,怎能裝配給「法拉利」?善知車者,擇材必精,豈有以爛竽充輪、而能馳騁賽場之理? 誦經之目的,係貫穿古今、開啟靈智,非下愚可達。「君臣」者,人際關係之一也!天地君親師,人間五倫,其理其實,唯「文化深厚」者始能容之。今「麻將世局」,西風輪莊,萬事尚淺,一切唯桌上鈔票是圖。連父子夫妻都重如籌碼、淡似霧煙,人者牌也!何來師道?何來君臣?更免談天地了! 老朽一再表示:有生即有死,人類文明三千年前已臻極境,後每下愈況,今已病入膏肓矣。老朽所圖者,乃「精神生命」也。精神者,人類思維之精華、宇宙造化之神通也。今人乃科奴,以「精」為精子、視「神」為神經,無非生理之平盤,何來人乎? 封建思想當然會毒害孩童!只是言者知否「何謂封建思想」?連當今大學教授都未必說得明白,何來「人云亦云專家」?至於「孩童」,其哈籍為何?哈日哈韓哈美哈英?其各有不同焉!查人缺氧氣,五分鐘必亡,然科學界已知,氧乃劇毒,地球原始生命,悉為氧所毒斃者!今世人類已為「自由民主」所毒害,人人只顧自己,置地球生態於不顧,雖哈強者亦知,人類遲早被毒斃也! 欲為人師,當知:師者,傳道、解惑、授業之人也!今日之師,乃傳技、解衣、受鈔者,分明不知、強以為識,已誤盡數代蒼生矣!閣下知:「學生自問學識不足,不能也不應回答,便說我們可先放下自己的意見及疑問,用心讀後再處理這些問題。」正確之至! 「另外,雖則兒童理解力或有不足,對年幼者固可先使他背誦起來,但如較為成熟的孩童問到這些問題,又應如何回答?」可答以:「人自出生,背誦能力每年約以百分之五速度遞減,故人活到老仍有殘餘。背之作為充實常識,供茶餘飯後聊天,增加氣質、吸引異性,不亦可乎?」 |